登陆注册
28284200000024

第24章 干电视的那些人(6)

当然,电视人中也有少数的“贵族”,比如知名的主持人,不仅拿的工资和奖励比普通员工多(主要是对优秀主持人的特殊奖励和化妆费等加起来的收入),而且他们还有诸如出书、商演(体制内主持人是被限制主持商业活动的,体制外的则不受限制)等外块,他们算是挣了钱的。但他们只是电视人中很少的一部分,我们主要谈谈大多数普通的电视人。

之前,电视台一线的记者编辑一般都按发稿量和发稿质量(几类稿)拿绩效工资(或叫稿酬),能干的编辑记者拿个8000~9000元也是有的,但整体平均也就能达到4000~5000元。现在,随着电视台的扩张,人员、频道、节目都大幅度增加,而电视广告市场这个大蛋糕却没有增大。电视台的总收入有所增加,但成本也随之增大,随着人员的扩充,平均收入非升反降。

比如,一个新闻中心的年轻记者编辑,要想拿到外企员工的薪酬水平,就要两倍于外企白领的工作强度,每天要不停地拍摄新闻、剪辑样片、制作节目。而新入台的小编导,要靠做节目记件拿工资,没有节目就不拿钱,每月做1~2个片子也就挣2000~3000元,前提还是片子能够顺利通过。

电视台近年来实行台内的栏目制作和广告经营剥离,电视台把所有节目的广告经营权收归广告部统一经营,栏目组只管制作生产节目,广告的业务节目组不用管,节目的制作经费由台里统一拨款。制片人没有挣钱的责任,只管花台里拨给每个节目的预算。这个预算就是人员工资、交通费、餐费、机器设备使用费、摄影棚使用费、节目后期制作费等开销。这些钱在台里下发时就经过严格的测算,制片人谁也给自己多发不了什么钱,最多你是组里绩效工资最高的,比别人多一千元,再多报点餐费、交通费,也就这样,想挣大钱没可能。

曾有个别人利用自己的节目和外边搞活动(带软广告性质),挣了笔钱没交台里,还把钱挂在外边的广告公司里,准备组里内部分掉,却被人举报到台里,最后结果是钱被要求上缴,制片人被撤职处分。因为电视台有规定,以电视台(包括以栏目)名义开展的任何活动,所挣的收入应上缴电视台财务部门,再由财务对创收的栏目给予适当的提成奖励。而且,电视台本身不支持节目组创收。所以,制片人现在要想挣什么大钱也是不可能的。

有人算了笔账:一个年轻的电视编导一个月能挣5000元(基本工资、福利、加绩效工资)的话,他每天必须保证12小时的实际工作时间。这样算来,每小时的工资也不算多。

很多老电视人感叹:电视行也是吃“青春饭”的职业。干电视,需要有智慧、有创意,这要求你要有好的脑力、体力,能熬夜,不惜透支身体。电视人最好的职业年龄(指编辑、记者、导演、摄像等一线工种)是25岁~40岁(或45岁)。就像很多吃青春饭的职业(芭蕾舞蹈演员、运动员、空姐等)一样,在他们最能干的时候就应该比“非青春饭”的职业多挣钱,拿高薪。因为他们的工作年限非常短暂,一旦过了年龄界限,就不能干了,就会被边缘化,大多只能转做其他行业。所以,他们在工作年龄的鼎盛时期,拿高收入是合情合理的。

可现实中,并没有这样。

电视人干工作的“正当年”是没资格享受生活、没时间谈恋爱(尤其是摄像师),甚至没时间失恋。每天像上了弦一样拍片、加班、做片子,还要面对只要更少的钱、能加更多的班的那些等待机会的新人。最终,人老了干不动了,只得改行!

电视台正式员工还可以转到电视台其他的岗位“养老”或“靠边站”,拿点一般的“绩效工资”吃“大锅饭”。惨的是那些一直“打零工”的临时人员或合同工。岁数大了只能离开这个行业。

而管着几个栏目,却不直接管操作节目的部门主任,“挣大钱”的机会也没有。他们除了比制片人每月多一些的绩效工资,再就是按照业绩好坏,拿台里年终奖励的一笔数量不等的奖金(各台的情况不同,奖励数额也不好说)。

说起“寄生”在电视台的一些电视制作公司,这些公司的老板有的本来是看中电视产业这块大蛋糕的,于是投资干起节目,准备靠卖片子、卖广告挣钱,但后来发现,满不是想像的那么回事儿。电视台要你的节目一般不给你钱,给你公司广告时间你去卖,卖好了你捞回制作成本后,也许还能挣到钱,卖不出去你只能赔钱。如果你是经济类的靠赞助和冠名制作的节目,电视台一般不但不给你钱,还得要你一笔高昂的播出费,而且可能随时找个理由就撤掉你的节目。所以,国内靠做电视节目挣钱赢利的公司很少,而且风险很大,回报率不高。国内只有王长田的光线传媒、李静的文化传媒公司等少数几家公司,还在制作几档电视节目卖给国内的地方电视台。

电视制作公司的老板们基本上也是挣不了大钱,多是在微利中维持,或维持公司品牌和影响力,大多转向电影、电视剧等经营领域。公司里的电视人更是挣不到高薪。

当然,电视台一多半都是“人精”,基本上都属于高智商、高情商的人,很多人不是没有挣钱的聪明才智和本事,他们之所以坚守这个行业,是因为对其发自内心的喜欢和热爱。

13、养小不养老

电视人这一职业究竟能干到多大年龄?

电视人的出路在哪里?

电视人为什么怕被称做“资深”?

做电视记者(指记者、编辑、摄像、导演、撰稿、策划等编播人员)的门槛,说高并不太高,无论你是大学科班学传媒、学电视编导的,还是学其他的,如经济、文史哲甚至是理工科专业的,都可以很快进入角色,做起节目来。但要做个好的电视记者,做出名堂来,又是很难的。

电视记者要会策划、会采访、会出镜、会提问、会运筹、会写稿、会构图(男的最好要会摄像)、会编片、会把关、会开车、会电脑、会网络、会外语等等。还要脑子好使、嘴好使、眼好使、腿好使、观念要新、想法要新、手法要新、身体要好,耐力要好、年纪要轻。具备这些条件才具备了一个好的电视记者的前提。

而当你成为一个很不错的电视记者,经验丰富了,有人叫开始你“老师”了,你的年龄也大了,可以自称“资深”电视人了,那么,你就离边缘化也就不远了,准备退居二线了。因为你的观念相对陈旧,追赶不上新的形势,创新思维减少;你的体力不佳,再也经不住熬夜工作。在有些行业被称做“经验丰富,老当益壮”,很有优势的年纪,在电视这一行,却成了劣势。(一般一到40岁就已经是老记者了,到45岁就已经应该在管理岗位或担任策划、顾问等二线角色了,到50岁不当主任及更高职务就已经被边缘化了。)

我有很多“老电视人朋友”,除了少数在领导岗位的,多数现在都以边缘化。他们曾经是电视台的骨干记者编辑,有不少人当过制片人,创办过栏目、管理过栏目,带过很多的新人,他们带过的学生有的已经成为名记者、名制片,得过各种电视大奖,做过很多有影响的节目。而这些老电视人一旦由于原有节目下马,赋闲下来,休息调整之后,就被“边缘”起来。当更年轻的制片人、主编掌管新节目时,这些老资历的人就不好“安置”了,小字辈的制片人对“前辈”和老同志不好发号施令,不好批评,就宁可他们待着、继续赋闲着。不做节目时间长了,老同志们自然在理念上、工作方式方法上越来越看不惯,思想上也就越来越不合拍。其实,电视业每天都在创新,都在变换,都在更新。一步没跟上,步步跟不上。

电视业应该是一个充满朝气、充满青春和时尚气息的行业,也是拼智慧、拼创意、拼体力、拼意识、拼时尚的行业。

电视的记者编辑和报社、杂志的记者编辑还不太一样,报人是越老越资深,写出的文章越有厚度,大小文章都能做。而电视很少做长篇的、有深度的新闻报道和专题节目,这与电视受时长限制,受制作时效、周期、成本等限制有关(一般电视新闻节目,短消息都是几十秒、小专题也就2、3分钟,长的专题节目也就十几分钟),还与电视人不像报社记者“跑口”较为固定,采访的题材较杂、变数多有关。所以,电视记者编辑(包括娱乐等各类专题节目的导演)的最佳工作年龄是24——40岁(少数精力旺盛、体能和心态年轻的除外)。

所以从行业特点讲,电视是个养小不养老的行业。

电视人的出路

有个央视的老电视人,在他的一篇文章里这样给电视记者(编辑、记者、导演、撰稿、策划、摄像等编播人员,至于制片人、监制都是记者)描绘了一幅职业前景的图画:

记者的道路就是通往宝塔尖的道路,它是越走越难的道路,同时也是出人头地、一览众山小的道路。

电视记者获得成功的最终出路大致有这样几个走向:

1.成为名记者;

2.成为名导演;

3.成为撰稿人;

4.成为主持人;

5.成为制片人;

6.成为名监制;

7.成为台长或广播电视部门的行政领导;

8.成为学者或教授;

9.成为作家;

10.成为策划人;

11.成为老板;

12.成为政治家。

一步步迈向前七种宝塔尖上的电视记者都是最优秀的电视记者,但也是少数靠勤奋、靠努力、靠机遇、靠智慧、凭灵气的记者;后五种可能是有思想、有学识、有商业头脑、有政治智慧的几类记者。

电视人见多识广,信息多,接触人多,上上下下的什么人都打过交道,加之手里的“话语权”,自然帮人办了不少宣传上的事,所以不少人出了“电视圈”,凭借自己的社交圈子和聪明才智,经商、做广告、办文化公司。有的人还真成了有钱的老板。

至于有一定阅历和生活经验,又有文学情结、文字功底、编剧能力的电视人,成为作家的也不在少数。畅销小说《暗算》《风声》的作家麦家,就是四川电视台的一位导演(现在成了专职作家);热播电视剧《激情燃烧的岁月》(原着《父亲进城》)的作者石钟山,原来就是北京电视台的一位编导(现已调到武警总部政治部创作室任专职作家);畅销书《忏悔无门》《灵魂21克》的作者王春元,也是北京电视台财经频道的制片人。

至于成为大学教授和客座教授的电视人就更多了,一些名记、名导、优秀制片人,有丰富的电视节目制作、管理的实操经验,有新鲜的创作理念,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亲历者和实践者,他们正是大学电视传媒课的好老师。大学电视类专业的课程和教学,本身就是要跟随电视业的发展不断创新、改进、更新。电视从业者中的优秀者走进校园,给高校教学输送了新鲜的营养。比如像阿忆,在电视圈做过总策划、撰稿、导演、主持人各个行当,摸爬滚打多年的资深电视人,现在已经回归母校(北京大学),当起了大学老师。

14、我们的幸福

每个职业都有职业幸福感,

电视人的职业幸福感是什么?

没有哪个职业能像电视人那样丰富多彩、受人尊重!

尽管电视人经常干到不分昼夜、透支体力、消耗脑力,还仅是个“灰领”,没有大的“成就感”,成不了腰缠万贯的有钱人;但电视行业仍对年轻人有着很大的诱惑力,老电视人回顾自己电视生涯的时候,还是一脸的骄傲和满足。

因为没有哪个职业,能像做电视那样丰富多彩,同时又受人尊重;没有哪个职业像电视记者编导那样走南闯北、见多识广,能结交各行各业不同层次的朋友;没有哪项工作能像电视人那样,他的工作成果能被千百万人观看和检验,并带给人们精神上的感染。

电视工作是辛苦与享受的交融,其中的快乐和幸福只有长久做电视的人才能体会和感悟到。

我有一位央视的朋友,今年40岁,是个优秀的“老”摄像记者,人很好,非常敬业,我们曾经一起合作拍摄节目。十年前他从山东老家一个地市级电视台来到北京,进入中央电视台,从临时工开始,干得非常出色,成了组里的骨干和摄像组长,这几年成为中央台“企聘”的合同记者。他由于常年跟随各个编导在全国各地拍摄,非常辛苦,很难在北京待上一段时间休息几天。收入水平不上不下,但是错过了在北京买房的最佳时期,“北漂”十年,还居无定所。由于工作忙碌,搞对象谈恋爱很受影响(他曾经有过一个军官女友,因无房、工作经常外出不稳定,前两年也分手了),40岁还独身一人。回老家过节时,他看到同学、好友都是“老婆孩子热炕头”,很受“刺激”。他在校友聚会时还碰到初恋情人,那个女人是离异的公务员。种种的一切,让这兄弟纠结了很长一段时间,几度萌生回山东老家的打算,但最终还是留在了北京。因为,在北京的生活虽然很孤独,总是一种无根漂泊的感觉,可一下子抛弃这里的工作和生活,他从心里是舍不得的。

我问他:“你觉着在电视圈这么忙来忙去、又累又看不到什么“光明前景”,为什么你还是坚持在北京干电视?你有后悔的感觉吗?”

他说:“我觉得不后悔!在中央电视台这样的地方所经历的是我在别的地方、干别的职业永远也经历不到的。有苦、有累、有孤独、有时还很危险,也的确有想过改行回家乡的念头,但还是不想离开这里。它给予我精神上东西很多,这些东西是人一生的一笔巨大财富,是值得我牺牲其他选择的。”

我让他具体说说看。

他说:

有一年11月,我去西藏地区为一个专题片拍摄一组外景,司机兼向导驱车带我驶上了盘山公路。当车开了几个小时后,我感到头晕、恶心、胸闷,心脏突突地跳,因为车子开到海拔四千三百多米的雪山,而且好像还在往高处开,我真担心自己出事。我就问司机,能不能返回去,明天再来?我很难受!(高原反应加上没有休息好)司机说,回去的路和我们要去的地方一样远,其实翻过这个山口海拔就低很多了,就没那么难受了!听了他的话,我觉得既然回去的路和来的路一样远,又马上要翻过山口,就再坚持一下吧,不然可能就拍不成了,明天自己还不是一样有难受的高原反应?

又走了一个小时,我的难受感觉减轻了,再走了两小时,终于在黄昏前赶到了目的地——雪山脚下的一个金碧辉煌的寺庙。一下车,我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在橘红色夕阳的照耀下,寺庙的金顶,反射着刺眼、金灿灿的光,白白的雪山环绕着金顶红墙的寺庙,给人一种别样的神秘和美感。我赶紧支起三脚架,架好摄像机,并换好色片调好机器,拍摄这一绝色美景。拍着拍着,我竟然落泪了,不知是因为我一生第一次见到这样的雪山美景,还是因为一路颠簸,身体承受强烈的高原反应带来的痛苦,自己居然坚持下来,老天才回报我,让我看到这样的美景?我也说不清,反正那一刻的画面永远铭刻在我的心里。

也许,电视观众看到这组剪辑后出现在片子里只有十几秒的画面,并没太在意,更没有人会去想,这个画面是摄像师在什么状况下、经历了多少困难才拍到的。但我对那次冒着身体不适甚至出现生命危险的拍摄经历刻骨铭心。我也确信,不是记者,没有谁会这么玩命坚持到那里,只为了拍摄几十秒的画面。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星际时代的争霸

    星际时代的争霸

    茫茫星空、谁主争伐,少年的热血逆天争伐,机甲战士、、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一枪死亡录

    一枪死亡录

    关于狙击手一枪的崛起、堕落、回归、死亡路程。
  • 幸运天骄

    幸运天骄

    他犹如上天宠儿一样,仿佛脚下走的路都能金光闪闪!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重生小媳妇

    重生小媳妇

    撞见老公和闺蜜在家偷情,理论之余被老公扇了一巴掌,醒来却回到了17岁,那年我被逼要嫁给救了哥哥而毁容的战友……--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军人热血

    军人热血

    本书叙述了军事奇才刘轩的一生。并且创建了一支出色的特战队——闪电特战队!
  • 房子!房子!

    房子!房子!

    这是一个关于房子的故事,展现了中国人跟房子的纠缠以及爱恨情仇。这也是一个关于生活的故事,以房子为切入点,映照出生活的千姿百态。它描绘了中国人十多年的住房变迁,它展现了房地产从初兴到昌盛的历史性巨变。生活的蹉跎艰辛,房价的真实内幕,一一被展露无遗而“房子”一词,也在这里变得异常沉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