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570100000021

第21章 功德纪念碑记(1)

由于回族和伊斯兰教在历史上就有密切的联系,因此,回族广大群众深受伊斯兰教“两世吉庆”的思想影响,具有乐善好施,周济贫困的优良民族传统,本部分选编的77块碑记,以清代或民国年间为多,就记述了这方面的情况,其内容包括给清真寺捐地捐屋捐款,资助清真寺搞建筑维修,表彰回族著名人士的高德懿行,纪念某项重要礼仪活动(如郑和行香碑)等。通过回族群众所建树的上述种种功德,可以反映出清代至民国时期该地回民的精神面貌和宗教信仰虔诚程度。如从清代乾隆、嘉庆到同治、光绪年代广州回族群众的一系列捐赠碑记中,就可以了解到当时广州回民的经济、社会及海外联系情况。值得指出的是在道光年间,有多位回族寡妇向清真寺捐赠房产,似乎此举在当地已形成一种风气。

在收入本部分的碑记中,有些属于签订的议约或契约,但因碑文内容突出“功德纪念”,故入选在这里。同样,有些碑记涉及捐资兴办经堂教育,但因为突出纪念意义,也入选其中。

北京“金玉亭大乡老捐花市清真寺铺房供养本寺海里凡碑文”民国十一年(1922年)

花市清真寺是首都城区四大古寺之一,建于明初永乐十二年(1414年),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曾大规模整修,雍正七年(1729年)建造世宗皇帝御碑亭一座。乾隆年间邻居失火殃及寺中建筑,后由回民多次捐修,得以衍传保存。该寺所处的京城东南隅,是仅次于牛街的北京第二回民聚居区。此捐资碑建于民国壬戌年(1922年)。碑首有“纪念永垂”四个大字。

花市清真寺建自明朝,耆老善士施助者代有其人,而未有若金公之好施者。金公讳德山,字玉亭,世居都门。性慷慨,善治生业,惟其素志最喜恤贫。享年四十岁,于民国十年壬戌五月初六日寿终。公之在世时,将花儿市之门牌一百一十二号自置店房一所,共二十余间,捐于花儿市清真寺;又助《葛最真经注》一部四册,为阿衡开学参考所用。此经不准携出或外借。嘱以每月房租为供给外方投学之海里凡所用。如本地人入学,不得分用此款。其人数之多寡,量入而定,务使剖分平均,数尽而止。并嘱自施助后,公之后人亲族绝然无人干涉。而本寺教长、乡老中之经理其事者,不惟生者感荷,死者亦且赞诵于地下,万祈永循捐者之意,不可移为他项之用。善哉,公之捐也!嘱曰:既为海里凡所用,若议作本寺之经费,不可也;改作教师之养廉,亦不可也;抵作寺后汉文学校学费,尤不可也。惟必须天方文字之学生,方可享用。自古之善举,常有亲族从中把持或干涉,使先人光明正大之所为不得表彰于天地间者,固所见不鲜。只缘捐助之时,未经划清用途之界限,致使张冠李戴,大违先公之初心,甚至有为强梁霸守,假公义之名以济其私。俾捐者之后人不得过问,而隐没先公之善意者有之。公盖有见于此,临终所嘱周且至矣。吾故曰:若金公者,可谓好义而善为施者也。公有一子宝善,此项捐施,亦遵先翁之所嘱,其他亲族无论也。说者曰,金公捐产供给海里凡,金公之德固大矣;而本寺世代经理其事者,其德亦不减于金公。但须知,凡在善举而经手办理者,冥冥中必有日晌其旁而监视者;若稍有些微弊病,人虽不知,而暗中早为记之也。且他日同归后世,而金公必持筹与之清算。算而清也,则其德固大于金公;如不清,危险甚矣。此理之必至,事有定然者也。同人等恐日久其事泯灭,特为文以勒之石。

中华民国壬戌年七月十六日

合郡阿衡掌教各乡老等同启

河北“大厂清真寺制碑记”清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

大厂清真寺始建于明朝永乐初年,位于该县大厂镇,清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修缮时留下此碑记。

粤自三古于兹,清真之教其由来渐矣。溯其始,裔缘西域。迨其继派演东方,良非混俗者无因拟也,盖喀尔益之。先师盛德,神化“夷嘛呢”之中,立善淮天经,故淑身善行之士,莫不清心而寡欲;秉到特节之人,罔不诚意而正心,是以迄今,人则不为地囿,教亦不致年湮,而永磐固云。然吾于此,且有感矣。尚德虽根于性,未尝不赖君子之多;成仁虽本于心,未始不由良士之聚。况寺有杏檀之风,堂有武彝之韵。夕雨晨风,诵法每忘三月味;明窗净几,提撕长切五更谈。第患时移,岁转函伏,无菽水辛资,晷过阴驰,几席缺,修金聘币,念兹念兹能不忧乎,其然其然将何以济?昔者,王君讳文成、海君讳世常者,尝睹此而慨然叹曰:此吾辈之所深虞也,脱令不预为之计,恐过之而亦不及矣。即欲罄己之囊而或,则以为善必从众于是。王君即喇嘛庙募银四两,海君即本地募银八两,因自携生息,为寺中给,殊意天假。不许,事未成而形已化黄耇者。莫继,功未毕而寿已捐,依稀转瞬,洵可悲夫。幸其嗣君王名可美、海名永泰者,迩来寝不安席,食不甘味,惕然,怀继述之恩,卓然,掺必志,是以王嗣君共生息银一百六十五两五钱,共买地三十九亩三分,价银六十九两五钱,立寺碑银四十二两,除使仍存银五十八两。海嗣君共生息银四十一两,共买地二十七亩五分,共价银四十九两,要皆久积之余遂制储粟之业,岁勤三时之力,已备百世之需。庶家生慕道深衷,户起读经至意俾。圣人大道日新日隆,莫不省身而面主,令学者切磋。时敏时勤皆得就道而亲仁。既奉先师以继往永启奕禩以开来,率皆二公之志,基于前两嗣君之手成于后也。

淑阳吴绍庠因周氏撰文

从学肄业生王锡岐沐手书丹

同人如意真镌

河北沧州“诰授振威将军一品封典副将韶仪刘公遗爱碑记”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

沧州回族名绅刘凤舞一生重德修善,慷慨好义,在兴办学校、资助贫寒、救济灾民等诸多方面有所贡献。他1893年去世后,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沧州民众为他树立此碑以示纪念。

廪生邢向宸撰文

廪生杨聚奎书石

光绪二十八年三月十六日沧郡人士公立

壬寅春三月,沧郡士大夫集于州城之学舍,将为韶仪刘公刊立遗爱碑以表思慕之意。呜呼,公捐馆十余年矣,何人心之感戴久而弗忘如此。公少孤,不事举子业,仁爱深厚,慷慨好施,自先世隶籍以来,世有令德公,父健庵公以义行举于乡,公兄在梧公遭粤军之变,抗节不屈,阖室殉难。公甫成立,克承先志,以救灾恤患为己任。当光绪初,畿辅大浸,附近饥民流亡载道,公立暂栖所以养给之,设厂平粜谷价得无昂贵,其老弱孤寒之不转徙者悉收入延息堂,计授食钱谷衣药,馈运弗绝,全活盖数万人。复出其积年盖藏,济乡里困乏。维时就食之人皆感泣相谓曰:“我辈当累年饥馑幸而获免者,实出刘公之赐也。”每值京兆试,寒士多无力观光,公立梯云局,助诸生资斧。自壬午以迄丁酉,先后登贤书者数十人。其余若建学宫、广书院、设义食、赡族姓诸善举,载之志乘,详于传记,不可殚述。公之惠我沧人者可谓无微不致矣。公殁之日,士人涕泣,几为罢市。非公之厚德实惠,有以及人,曷克致此,公诸孙继起,继志述事,克绍前徽。庚子之交,竭赀纾难,捍卫乡里,洵所谓世继其美。亦见公之流泽孔长也。吾侪深沐大德,未获报公于生前,为之树碣以纪其事,俾后之过而读者,慨慕流连,则公之功德徽美,将与条山渤海而俱永已。

河北保定清真寺“建修后殿碑记”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

碑立于1932年,“文革”中遗失,80年代初期寻回,现存保定清真北寺抱厦北侧,高185厘米,宽59厘米。碑文称该寺“创建于乾隆”,据最新考察其大殿建筑结构,被确定始建于明永乐年间(1403年-1424年),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重修。

悟根源于古兰,光采不如裕后,参造化于本然,真。浮生若梦为日几无,是以古圣先贤阐明正道,办今世之五功,求后世之永福,凡我穆民,均应法圣遵贤拜主,实乃铭心刻骨之汉盖也。保定北郡清真寺创建于乾隆,增修于道光,今垂百余年矣。由来正道昌明,教民繁盛,七日聚礼且感殿隘人稠,斋月夜功、尔代大典,举皆席地叩拜,非仅观瞻不雅,抑亦肃敬失仪。老阿訇杨君觐元、教长郭君清廉、掌教宛君锡三、阿訇安干臣、乡耆金景侯、刘中午等戚然积虑者拳拳有年矣。适有殿后之民舍变价,遂毅然决然发起接修后殿之念,几经汇议,分别募集,以期共成厥志。相地购基、鸠工度材,接修后殿,三楹鼓棚起瑶亭翼然矗矗在望。雕画油饰焕然一新。从此丹楹绣柱,殿宇辉煌,正道日昌,教门蔚起猗欤哉!诚一时之盛举也。查自民国十九年春季兴工,当年秋而蒇其事,翌年夏复加以润色之,斯时也,醵金已竭,筹措困难,弥补亏累尚需时日。因是勒碑尚付阙如者职是之故耳。今兹阿訇安君干臣,绛帐高悬主席斯郡属序于余,余忠实司制代为叩拜真主之天房,许人力以建修。而企画者、赞助者、捐资者、出力者尽全副精神共襄盛举,回赐均沾,赛洼布固无穷矣。先严景侯公参与,其惜余未得滥竽,深以为憾,爰为之序,以勒贞珉用(永)垂不朽焉。

内蒙古呼和浩特清真大寺建修照壁碑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

该碑为清真大寺乡老于1988年发现,原碑残缺,未立于碑亭,但字迹清晰,记事明了。碑文详记本坊穆民康正明、康正兴弟兄暨母邀同丹府后人捐纳土地为清真大寺修建照壁一事,碑首有“万古流芳”四字。

勒碑垂照,以期永远事。今阖公同议定,清真寺前建筑照壁,拟有本方乡老康正明、兴与母同发善举,将原租丹府宅院东边地基情愿施舍与清真寺建筑照壁,并邀同丹府同心乐输,阖方感其善念,深恐代远年湮,湮没弗传,为此,勒诸贞珉,以垂永远不朽云尔。

立施舍地基人:康正明、兴同母。于光绪二十二年六月十五日将原租丹府宅院东边地基,南北长七丈五尺,东西宽七尺,情愿施舍与清真寺建筑照壁,邀同丹府两造同心施舍,言明地租原主自纳与清真寺,永远无涉,恐后无凭,刊立碣石于壁后,永远存照。

光绪二十二年六月二十四日阖方首事公国

辽宁沈阳清真南寺建修纪念碑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

沈阳清真南寺位于沈河区小西路,始建于清顺治末年(约1660年左右),一说建于明崇祯六年(1633年)。自乾隆二十年(1755年)以来经过十多次翻修扩建,已具相当规模,占地近十亩,仅礼拜殿面积就有500多平方米,寺内碑碣、匾额、楹联应有尽有。此乾隆二十六年碑反映了当时清朝政府对回民的政策以及回民的基本信念--“无愧于教规”,“无犯于国法”并“勒石敬刊”,因此是了解清代中叶中国回族历史以及东北回族社会环境的重要史料。仅以立碑人中拥有3名武举及众多生员来分析,就可见当时沈阳地区回民的社会地位相当重要。

伏念我回民世受国恩,生齿繁盛,有爵禄之显荣,安作息于耕凿,自唐宋元明以来所未有也。蒙我皇上屡颁上谕,教训回民至详至细,愚夫愚妇,白叟黄童无不感激涕零,愧悔勉力。前因抚臣有查办回教经学挚获作序之奏,复蒙皇上轸念,愚蒙由加宽宥,概予省释,无庸查办。跪读上谕,句句揭回民之情;拜聆圣言,字字发回民之隐,凡属回民心悦诚服,感戴等于天高地厚。庆幸于涂歌卷舞。回民等躬逢圣世,叠受皇恩,知教诲于虑,不啻面命耳提,感安全断自天度无外,既以视为一家,人各有心,虽不勉为遍德,从此登仕籍者,报国期于致身;列胶庠者,抒忠乃为尽孝;牵车服贾者,遵道而勉;为农民于耜举趾者,守分而乐。为善类共求无愧于教规,即可无犯于国法。子子孙孙,生生世世,永恩图报于万一。是以勒石敬刊,感仰勿替耳。

自乾隆二十六年修理

清真寺节省余银一百两,置买店房一所,每月租钱十四吊。师傅束脩每年五十五吊、煤二车、炭一车、柴火一千。其余皆归掌教,他人不得予取。其买房红契交与掌教之相收执。同众公议,勒于碑上,以垂永远。

辽宁沈阳清真北寺改建清真寺碑记清乾隆五十年(1785年)

沈阳北寺原与南寺隔街相望,康熙元年(1662年)刘景元创修时仅草房3间。乾隆五十年(1785年)改建为瓦房,此碑碣即为改建时所立。碑文前半部分引用了明太祖“至圣百字赞”与“永乐上谕护教敕谕”的基本内容,后半部分则描述了清真北寺扩建后的壮观景象。该碑原置邦克楼内。

明太祖高皇帝敕建礼拜寺于金陵,御制至圣百字赞曰:乾坤初始,天籍经(注)名,传教大圣,降生西域。授受天经,三十部册,普化众生,亿兆君师。万圣领袖,协助天运。保庇国民,五时祈佑,默祝太平,存心真主。加志穷民,拯救患难,洞彻幽冥,超拔灵魂。离罪业,仁复天下,道冠古今,降邪归正。教名清真,穆罕默德,至贵圣人。

皇帝敕谕,赛亦的哈马鲁丁护持,朕惟人心能好善者,必能敬天事上,劝率善类,阴翊皇度,导化群迷,故以天赐福,享有无穷。爱尔赛亦的哈马鲁丁,早从穆罕默德之教,笃志清修,导引善类,又能敬天事上益效忠诚,见慈善行良可嘉焉。今特赐尔敕修护持,所在官员军民人等一应毋得侮慢。欺凌者以罪罪之,故谕。天房朝堂,赋略日“朝堂”者,肇基于开辟,复创于中古。廊宝至而为庭揉杂香,为土华榱丹,陛实天下之伟;观香栋金,檐古今之胜。概深宏渊静,崇巍高坚。鸟飞飞而空过,纤垢不遗;日炯炯而中悬,层栏无影。凭识天之圣智,足见不世之神功。垂云耸汉,揭露飞霞,齐三光而示宇宙,会万国而朝中裔。回海之流,拒昆仑之险阻,洵天地秀灵之所钟,举八极而拱向。

北寺地址南北长三十四丈,东西宽二十二丈。北至方姓、从姓,南至官街,西至杨姓,东至官街。

辽宁沈阳左宝贵监修“浑河堡德胜桥之碑文”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

据《沈阳县志》卷八·交通,第11页载“城东二十里”之“马官桥”、“城西二十里”之“转弯桥”和“城南二十里”之“白塔堡桥”等均为“左壮愍公建”或“重建”。因之,在该县志之卷九《人物·左宝贵传》中,记有:“将军虽好武乎,然性慈善,于地方公益,尤倦惓,先后设立赈灾粥厂、同善堂……县治四境津梁道路,多宝贵捐廉葺修,没后,士兵思其余爱,建祠祀之,春秋致祭不衰。”但其建修之“津梁道路”,有否碑记,难以稽考。唯有其监修的浑河堡德胜桥碑之碑文,基本全文遗存,故收录于此。

同类推荐
  • 只为与你心心相印

    只为与你心心相印

    本书作者将禅宗思想引入历代富于禅意的诗文书画,从艺术文化视角来解说禅宗,通过对具体文艺作品的分析,总结归纳禅宗的艺术境界和理论,是一本禅宗艺术论。
  •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故事文库——团结友爱(下)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故事文库——团结友爱(下)

    本丛书筛选内容主要遵循以下原则要求:(1)坚持批判继承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不全盘肯定,也不全盘否定。坚持抽象继承、演绎发展、立足当代、为我所用。(2)坚持系统整体的原则。注意各历史时期分布;注意各民族的进步人物;注意各层面人物;注意人物各侧面。做到:竖看历史五千年,纵向成条线;横看美德重实践,横向不漏面。(3)坚持古为今用,为我所用原则。在发掘美德资源时,特别挖掘古代人物故事、言论,注重寻找挖掘各阶层、各民族的传统公德、通德、同德;注重人民性、民主性、进步性、发展性、普遍性、抽象性,不求全古代,不求全个体。
  • 巧夺天工 岩画(文化之美)

    巧夺天工 岩画(文化之美)

    那些埋藏在大地之下的石砖瓦砾、珠宝器物……是记载先人讯息的密码。它们静静地、默默地守候着远古的秘密,等待着后人去发现,去破译。看人类祖先是如何用粗犷、古朴、自然的方法来描绘、记录他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内容的。
  • 族群与族群文化

    族群与族群文化

    本书分“族群概念研究”、“族群理论研究”、“族群认同研究”、“族群关系研究”等六部分。收录了《族群与民族》、《论族群与族群认同理论》等40多篇文章。
  • 没有经卷的宗教:日本神道

    没有经卷的宗教:日本神道

    神道教通称神道,它是日本的民族宗教。神道是日本文化的根源,它对日本历史文化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神道作为日本国民独有的宗教信仰,宛如一条源源不竭的文化河流,在时代气候的影响下,时而泛滥成灾,时而温顺,流淌在日本民族精神的底层,左右着日本人对面对自我,人类,自然、社会所秉持的自我感觉。
热门推荐
  • 你是日落弥漫的橘

    你是日落弥漫的橘

    晚风踩着云朵,月亮贩售快乐。而柳婕手挽着林染
  • 如山歌

    如山歌

    父爱如山,这是一部歌颂父爱的作品,希望大家喜欢
  • 天行健

    天行健

    本书以报告文学的形式记录了1954年由第四军医大学与原第五军医大学合并后的第四军医大学历经风雨沧桑的五十年发展历史。
  • 我的贴身女杀手

    我的贴身女杀手

    一个阳光英俊的记者,一名美若寒冰的冷面杀手。在机缘巧合的情况下,同居了。一个视党的新闻事业如生命,而另一个则崇信冷酷的杀戮。这两个性格迥然相反的人同居之后,会发生一些什么事?
  • 傻王独宠千斤妃

    傻王独宠千斤妃

    前世,他被权势迷了心,被美人迷了眼。帝后佳话终成怨偶一双。今生,他不会再错过她。只是……谁能告诉他,眼前这个二百斤的胖子是谁?算了,好不容易争取回来的老婆,哭着也得宠下去!!
  • 王者荣耀之穿越系统

    王者荣耀之穿越系统

    王者大陆全新改版,穿越系统随之更新,你就看叶小天能翻起什么样的浪花~
  • 世界的最后一次重启

    世界的最后一次重启

    当世界再次重启,连神灵也没想到,这是最后一次。没有人生来伟大,却有人于世界重启之时,注定光明!
  • 异世之魂武震天

    异世之魂武震天

    陈天翔,一个最优秀的超级特工,在完成了一次不可能完成任务之后转身到了异世界的一个废柴少爷的身上,他会甘愿做一个平凡的人吗?……神奇的戒指,奇异的灵魂,无边的邪火,绝艳的美女,摆在他面前的将会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生?……疯狂的修炼,苦苦的追寻,他为的,只是不让自己的人生留下遗憾……
  • 天眼神农

    天眼神农

    勤劳踏实却颗粒无收,善良本分却造人陷害,刘大伟不信天命,拿起锄头怒怼贼老天,却意外被天雷劈中,机缘巧合之下获得万灵之眼。且看刘大伟如何逆天改命,走上人生巅峰……
  • 全台游记

    全台游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