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570100000040

第40章 人物碑记(1)

回族是一个人才辈出的民族。如果从唐宋时期来自阿拉伯、波斯的回回先民算起,回族至今已有1300余年的历史;如果仅从元明之际回族最终形成算起,回族的历史也有800年左右了。在这段近千年的历史中,回族热爱自己的祖国和家园,具有坚忍不拔的优良品格,勇于在困境中自立与进取,他们与各兄弟民族一道,共同为创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灿烂文化做出了不朽的贡献,涌现出一批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教育家、经济家、文学家、宗教学家、学者和工程师。本部分收录的99篇回族人物碑记,就反映出上述基本情况。在入选的碑主中,有些是爱国将领,如左宝贵、马福禄;有些是著名学者,如李贽、王岱舆、刘智;有些是著名教育家,如胡登洲、海东阳;有些是卓有成就的政治家,如赛典赤·瞻思丁、马福祥;还有一些是有影响的宗教人士,如马复初、哈德成。另有一些尚存争议的人物,如马占鳌,为了尊重历史,我们也将有关的碑记收录进来,供大家研读。

北京牛街礼拜寺两筛海墓碑约元至元二十年(1283年)

筛海墓立于牛街礼拜寺东南跨院,为两座青砖矮冢。墓主分别为伽色尼(今阿富汗加兹尼)人阿哈默德·布尔塔尼(殁于1280年),布哈拉(今属乌兹别克)人阿里(殁于1283年),均为元代伊斯兰教长者。两墓均镌有古体阿拉伯文,译文如下:

西碑

宇宙是最高主权者,是为曾在尘世努力于善道者之墓,为遵行主命以希乐园者之乐园,为竭其毕生之力以从事于主道者之归宿处。宗教之光明伽色尼人,名穆罕默德之子阿合默德·布尔塔尼,彼实适于此慈祥之日而逝世,阿拉伯之五月五日聚礼二,为迁都之六百七十九年。愿仁慈之至准其善功而宥其过错。

东碑

凡生物尝死,是为总集诸贵之伊玛目之墓。布哈拉人,法官尔马顿迪尼之子阿里,愿创造者施恩者的慈祥及于宗教之有力宣传者,其人即报善信者,实适弃此尘世于六百八十二年十月二十五日聚礼一。

元舍刺甫丁墓碣元泰定元年(1324年)

该碑着重记载了元大都回回人舍剌甫丁一生为官,谨恪立身、以勤成家、以至诚奉上、以慈惠抚下的生平事迹,兼记其先辈及子孙概况。是研究舍剌甫丁生平宦迹及其家族发展的重要资料。碑文由舍刺甫丁之子、阿老丁之父木八刺沙撰写,收于《两浙金石本》卷一六。

故朝列大夫,广州路治中,系本哈撤尼,世居大下阙芦沟桥。公之父讳可刺马丁,乞答察大王位下,诸色人匠宣差。公讳舍刺甫丁。至元十二年,公下阙中书省,伯颜丞相奇公之才,荐引进见,俾中书省,咨发浙江省差,充嘉兴、上海县达鲁花赤。至元十九年,祗下阙,敕命累调绍兴之山阴,衢之常山,安丰之霍邱,宁国之泾县,建康之句容,皆任长官。再调杭之税司提举,又再调常州宜兴同知。廷祐六年,以资考升转钦受宣命朝列大夫、广州路治中。时公年未七旬,遂移文谢事。

公平生以谨恪立身,以勤俭成家,以至诚奉上,以慈惠抚下。六宰县,一司征,一同知州事,过化之地,皆有恩泽及民,民爱之如父。历仕四十余年,其仕止久速,意趣淡然,廉名广誉,始终如一,诚当世之良吏也。及其余年可仕,乃急流勇退,隐居于杭之丰乐桥东旧班前。筑池圃,植花竹,为高世避贤之举。以礼义教子孙,以诗酒交亲友,视富贵如浮云,得逍遥物外意。《易》所谓“知进退存亡”者,公有之矣。

至治三年夏七月一夕,公呼诸子前日:“我一生仕路,廉谨勤俭,赖以立身成家。今与汝辈永诀,汝辈当念我,各为保家计。”遂正寝而逝。

公生于庚戌岁之十月十五日,没于癸亥岁之七月十二日,享年七十有四。公娶夫人野赫别,诸子侍奉在堂。子男五人,长木八刺沙,次哈马刺丁、阿老天丁、忽赛因,皆早世。又次纳速鲁丁,蒙古翰林伴读。女二人,长实怜,次惜里别牙。男孙三人,长阿老丁,次法忽鲁丁、童童。孤子木八剌沙、纳速鲁丁,已于癸亥至治岁孟秋吉日,奉公营葬于钱塘之西湖南园,从治命也。然哀慕公之罔极,遂志公之功德于石,示后之子孙于无穷,庶少发公之幽潜于万一云。

泰定改元甲子,孤子木八刺沙、纳速鲁丁立

北京“敕赐清真寺住持马公世德碑记”明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

马世德曾任明代北京(东四)敕赐清真寺掌教阿訇,马姓系赐姓,去世后,由张溶于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撰写碑铭。原碑已不存,碑记可从《马氏家谱》中录获大要。

曰定(完?)亦德者,我太祖高皇帝赐之中国之姓名马信。才德出众,追配前人。信生义,任中书舍人,直内译写制敕文字,学行纯全,仪形教众。义生健,任光禄寺署正,亦直内阁中书,译写制敕,德量宽洪,学术正大,世世相承,领众拜天,祝延圣寿,后先相望,俱常住是焉。健君孝敬存心,刚正处己,慈惠待人,人皆知为有隐德。健君殁,众相语曰“主斯教者非甬不可也”,乃保之于大宗伯,给札为是寺住持。自弘治癸亥迄今四十余载,其为教不徒以言而先知。观其拜天祝圣,无论寒暑,问孤吊死,不弃贫穷,制行完洁,仪容庄重,凡见之必知为有德人也。平生乐闲,不干仕进,因号曰“静厂”。八旬有五,尚清健,有德。……

北京昌平县何营清真寺“乡先贤伯哈志墓碑”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

该碑存于北京昌平县何营清真寺伯哈志陵园内,记述了伯哈志西来传教和当地回民为其修墓以悼念这位筛海巴巴的情况,碑文由直隶总督马进良撰。

公西域人,以明洪武初束装来朝。赐之官,弗受。请乡游宣教,许之。公持身端严,步趋不速,乘一白驼,所到之处,并不琐琐于禁饬。而败检逾闲之徒,观其清操,自相率悔艾,琢磨更新。由是,吾乡之风得改观,吾乡之教遂大行。明太祖嘉其德化,甚礼重之。后归昌平,以寿终。吾乡人为之葬于北邵之阳,并其所乘之驼亦附瘗墓侧。正统、嘉靖、万历年间屡著灵异,载在前人,碑记可考。入我朝,而吾乡之人,景仰仪风,奉为模范者,无间于昔。今上御极三十五年,恭逢北征凯旋,过北邵,曾捐金修公墓。时有为余述公盛德者,欲记一言,未果也。兹又越十七年,恭逢今上六十万寿,嵩祝归来,再过北邵,更为之修整墙垣,疆理界北,墓门神道焕然一新。余次子龙,向蒙特简,为余中军参将,带同。呜呼!公往矣。公之贤虽啧啧在吾乡人,然无表而出之者,余既心仪先贤,而又羡其以躬行为化导,故将其行事铭曰:献策而来,宣教而死,被风者为之葬于此,亿斯万年,高山仰止。

提督直辖古北等处地方总兵官、督都同知湟中马进良撰

时康熙五十二年五月日立

北京三里河清真寺“王岱舆先生墓碑记”民国十二年(1923年)

马福祥生前对王岱舆著作曾详加研究并重新刊印,对王岱舆的知识品行也十分钦慕,故于1923年写下此碑铭以作纪念。

明代江苏王岱舆先生,以天方学者博通儒书,广译经典,为中亚学说沟通之鼻祖。福祥曾广求其著述,详加研究,知先生于天方学说独见其大,身体力行,非犹夫占毕小儒寻章摘句,空言无补者也。先生归骨于北京阜城门外之三里河。一时吾教中人,钦其高风,就其墓侧建清真寺,上以拜祷真主,下以捍御采樵。数百年来,高冢巍然。无论同教异教,糜不景仰瞻礼,良以君子之泽,百世之下,闻风兴起。况吾教之人,认主遵圣敬礼先贤,出乎其性者哉!福祥素仰先生之德、之学、之高明正大,洵足以昌明吾教;又以先兄振威公,于前清光绪庚子督师都门,效命疆场,归忠骸于先生之墓之侧。论公谊则表章贤哲,义无可辞;论私情则眷念弟昆,心尤难忍。是以既广印先生译述,以饷吾教及他教之研究宗教学说者,俾知道之大源,彼此皆同。兹复勒石于先生之墓,敬抒区区信仰之忱,且使吾教后起流连慨慕由希贤,希贤而至,希天归顺真主,或亦先生在天之灵所默许乎?铭曰:

呜呼先生,主命所倚,圣教所归,流风未坠。其神塞天,其骸韬地,无古无今,万物皆备。嗟余有兄,效忠清季,归骨公傍,隆焉邱隧。道学英风,千载谁嗣?我作铭辞,挥毫涕泗!

文虎

特赏八狮军刀大绶宝光嘉禾章陆军上将衔中将祥威将军勋二位

大绶嘉禾

绥远督统马福祥敬撰并书

中华民国十二年九月上浣

北京三里河清真寺“马公云亭墓地碑铭”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

马福祥为“宁夏三马”之一,是以宁夏为基地的西北马家势力的开创者,卒后葬于三里河清真寺畔回民公墓。唐文治撰写于1932年的碑铭,概括了其一生经历。

公姓马氏,讳福祥,字云亭,世居甘肃河州韩家集阳洼山。考讳千龄,妣韩氏。昆季四人,公居季。孝友出天性。年十七,与叔兄福寿,同游武庠,乡党以为荣。韩太夫人独不怿曰:挽万石,曷若通一经。公悚然折节读书,盖文武兼资权舆此矣。其生平出入戎行,垂四十年,壹以和平爱民为主旨。庚子之役,各国联军薄京师。公先时驻兵蓟州,至是偕仲兄福禄登陴守,仲饮弹殒阵前,公力战夺回城楼,茹痛统仲兄众。旋随扈西安,宿卫宫禁。积功以提督记名,历任庄浪、靖远各协镇,旋简西宁总兵。其在西宁也,尝调处达赖喇嘛与阿嘉呼图克图争斗,弭患无形。嗣调巡防统领。驻省垣时,洮属番匪势张甚,公单骑入匪营,宣谕德意,乱遂已。论者谓郭子仪退回纥不过是云。辛亥国变,公以所部昭武军捍卫甘省。此时人心浮动,官与官争,绅与官争。公苦心调协,民赖又安。是年十月库伦独立,蒙兵南犯,活佛王德呢玛率伊、乌两盟鸱张响应。公适由青海办事长官、阿尔泰护军使移镇宁夏,设计诱擒之。大难底定,包头五原编氓立碑记德。民国二年改任宁夏将军兼护军使。其在宁夏也,筹旗民生计,禁烟苗,浚河渠,恤震灾,辑道志,百废举(?)。复命子鸿逵,剿白狼等寇,扫穴擒渠,民庆安堵,建生祠报功。十年调任绥远都统。至则饷糈奇绌,扫地赤立。公以所部皆故乡子弟,给饷常薄己而厚人。敦本蠲末,整吏治,劝工商,扩农垦,抚蒙旗,几蒸蒸乎上理矣。复改任西北边防会办,又督办航空,辞职南下受任为军事委员会委员,北京开封政治分会委员等职,政府深倚重之。十八年复任青岛市长。是时值纱厂工潮澎湃,公与日领事订信约,召集华洋厂主及众职工,悃款劝导,遂复业事平。越岁复调任安徽省政府主席。凡所兴革,壹视民意为依归。阅七月,复调任蒙藏委员会委员长。公故熟谙西北边事,益殚精竭思;淬厉教育,以树大同,萌柢于是。达赖贡忱中央,班禅委贽展觐,公之力也。二十一年春,心脏病作,辞职。六月赴汉,因疾革遄返北平疗治,竟卒于琉璃河途次。于是所部将校兵士,逮蒙、回族众,闻讣咸奔走巷哭。政府震悼,特赠五千元,遣员致祭。遂以八月二十日葬于北京阜城门外三里河之阡。友人太仓唐文治,特纪神其道之碑焉。

唐柯三所树“王岱舆阿訇碑”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

1935年夏,唐柯三赴京参加成达师范第三届学生毕业典礼,曾与该校教员赴三里河回民公墓游坟,见王岱舆墓掩映于蔓草之间,而碑石所镌仅“乡贤王岱舆之墓”数字。遂决定树立新碑,由金吉堂撰此碑铭。

阿衡姓王氏,名岱舆,别署真回老人。其先天方人,以精天文历算之学,洪武中授钦天监官,俾子孙世其职。有诏,许其居住南京,并免徭役,遂为应天府上元县籍。

阿衡天资颖异,博闻强记。少习经文,不知书也。年二十,稍涉世故,以为居斯土,而不明斯文,无惑人之不我知而致疑也。始发愤读书,自六经论孟,百家诸子,以及二氏方外之书,靡不毕览。终乃归宿乎经典,沈潜于性命之理。远近来问难者,无不心悦诚服。一时名阿林若马忠信、伍连城之俦,咸列门墙。继而慨大道之莫宣,念斯人之多惑,竭数年精力,著作《正教真诠》、《清真大学》二书。而伍连城更裒集阿衡日常答辩之言若干则,辑为一书曰《希真正答》。《真诠》凡四十篇,或辩难而成,或明理而作。广西提督马承荫尝曰:虽未及见其人,而《真诠》一集,神游海宇,功在万世,非其文吾不知其人也。其为人所推崇盖若此。阿衡尝曰:余阅性理史鉴之书,旁及诸子百家,觉其议乖道异,各相牴牾,揆之清真,悬殊霄壤。所谓性理,盖指宋儒之理学言也。又曰:大国有君,府有牧,州有守,家有长,世界有主,道一也。儒者纷纷以理气二字尽之,是天下国家可以无君长而治也。其辞严以正,其论辩以明,盖自正教入华以来,一人而已。

顺治初,清兵下金陵,市井荡然。阿衡素不治生产,罹浩劫,益觉萧索,乃飘然北上,涉江淮,越齐鲁,莅京师。富绅马思远馆之正阳门外。马笃信而好客,以阿衡为有道之士,故延致之。京师处辇毂下,为四方瑰伟奇特之士所荟萃,阿衡益出其所学谈经论道,莫能与竞者。有铁山寺住持某,佛教之翘楚也,以道高悟深名,诣阿衡穷诘终日,辞屈,终入教。至今“王岱舆盘道”,犹传为佳话。

阿衡殁即瘗于李氏茔中。李,教中富绅,营香料业,在当时至有声闻,时人号为“香李”云。

传者曰:正教在华,有闭关自守之称,而前此之阿林,对教义之所以然,往往不能彻底发挥。独王公岱舆发人之所未发,言人之所不敢言,正教光辉,因之昭著。古云“有非常之人,然后作非常之事”。噫嘻!此阿衡之精神所以不朽欤!

河北沧州“诰授建威将军一品封典副将衔沧州韶仪刘公碑文”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

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钦差大臣东三省总督部堂兼将军事徐世昌来沧州,听到回族名绅刘凤舞事迹,为其撰写了碑记。

钦差大臣东三省总督部堂兼将军事徐世昌撰

东三省一等秘书官翰林院修撰刘福姚书

光绪三十四年岁次戊申小阳月日

夫易之为义,首曰乾元,而文言曰元者,善之长也。于坤则曰,积善之家必有余庆,故颜子得一善,则拳拳服膺。而孟子论乐正子又独喜其好善。是善为古昔圣贤所重,因非偶然,然亦岂易哉。

闻之相国南皮张文达公尝言,光绪初元秦晋灾祲之殷,宵旰焦劳,目不暇给,士大夫受国厚恩,平日侃侃然以康济为己任者,至此或默然退处,不肯出半粟以济人之急,而闾巷富人方且贩鬻市籴以为利,则乐行其善者诚不数觏矣。溯文达公仕宦在外垂三十年而后归乡里,屡经兵燹,遭罹水旱疾疫,及问父老子弟,此数十年中何以克济,始知皆我韶仪刘公之力也。余曩时亦习知公之世济其善,方欲推公主持乐善之道,为乡里后生表率,而公已下世。其后人乃以公行谊乞为表墓之文,余所居去公近而心折者非一日,又何敢以不文辞。

同类推荐
  • 非洲常识

    非洲常识

    《非洲常识》为一本介绍非洲各方面基本知识的百科全书,全书共分为11个章节,从文化、交通、经济、生活、旅游、教育、政治、历史、地理、人口与科技11个方面,以通俗易懂、由浅入深的文字详尽盘点了关于非洲方方面面的百科知识,勾勒出非洲的不同侧面,让读者对非洲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本书还为读者提供了非洲旅游、生活、社交等基本的常识和实用知识等,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真正的非洲面貌。除此之外,《非洲常识》还是一部真正解读非洲之秘、全方位认识非洲的百科全书,这里有奇特的艺术之作,有惊奇的文化内涵,有刺激的时空之旅。
  • 李劼人说成都

    李劼人说成都

    懒散近乎“随时随地找舒服”。以坐茶馆为喻罢,成才人坐茶馆,虽与重庆人的理由一样,然而他喜爱的则是矮矮的桌子,矮矮的竹椅——虽不一定是竹椅,总多关是竹椅变化出来,矮而有靠背,可以半躺半坐的坐具——地面不必十分干净,而桌面总可以邋遢点而不嫌打脏衣服,如此一下坐下来,身心泰然,所差者,只是长长一声感叹。本书从李劼人小说中分门别类,节录出有关成都文明发展的大量文字,如清末的叽咕车(鸡公车)到抗战时的木炭汽车,足以见出成都交通的一个侧面。所有这些变迁的实录,后人完全可以视为一代信史。其中收入本书的《成都是一个古城》和《旧帐》,都是一九四九年后没有公开发表过的。
  • 传染病的文化史

    传染病的文化史

    《传染病的文化史》是一部从传染病入手的社会文化史著作,共九章,分别论述了“传染病与历史:概述”“瘴气、传染和疾病的细菌理论”“微生物学、现代手术及治疗基础”“病毒和病毒性疾病”“卫生革命、公共卫生、清洁运动与流行病防治”“传染病防控的艺术与科学”“新发传染病”“生物武器与生物恐怖主义”“传染媒介与新观念:从慢性病到微生物群”等方面的内容,对传染病与微生物学,作了文化史方面的介绍。
  • 烟台大观

    烟台大观

    烟台的百科全书,其一为“锦绣山河”,记烟台的自然地理,从名山大川到自然景观,兼及独特的自然现象。其二为“历史精英”。这部分对曾经发生在烟台这块热土上的重大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分门别类地进行了评述。其三是“风土人情”。这部分从烟台现存的民间娱乐、民间艺术到流传的民间故事、笑话俚语,兼及特有的风俗习惯,都进行了寻求。其四“社会发展”也为历史保留了大量的即将消亡的珍贵资料,特别是从人类文化学的角度提出的一些卓而不群的见解。
  • 每天一堂非遗文化课:民俗文化卷

    每天一堂非遗文化课:民俗文化卷

    本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各种类型的民俗文化,从岁时节日民俗、日常生活民俗、文娱游艺民俗、生态科技民俗、人生礼仪民俗等方面进行介绍,使人们更系统的了解我国的民俗文化。
热门推荐
  • 易烊千玺:原来是你

    易烊千玺:原来是你

    小时候他们是最好的青梅竹马。长大啊时间真是磨人。两人因一个女孩儿决裂。天堂躺着的女孩一直想着他。想啊。想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霉运系觉醒

    霉运系觉醒

    万年倒霉蛋的米立发觉,自己好像觉醒了一个衰神系统,然后……更倒霉了?立志要修仙,几番艰苦卓绝,结果修成了影帝……接受了命运的安排,决定安心做个影帝,盘算着跟女明星炒点绯闻,结果硬生生将自己炒成了厨神……放弃了挣扎,感觉发奋当个厨神好像也不错的样子,然后,米立赚成了富豪……这到底都是什么鬼啊?!米立仰天长啸,我想我真的是衰神附体了……
  • 追爱———极品高手

    追爱———极品高手

    一个从山林里走出来的普通男孩儿,为了寻找失散多年的青梅竹马萧婉凝,迈入了修炼者的行列,并来到了都市,在寻找萧婉凝的途中,无意间爱上了几个女孩儿,于是便开始了一场苦恋!
  • 玉龙经

    玉龙经

    王凡穿越到龙元大陆没老爷爷,没有金手指,只有天空掉下一本玉龙经,掌轮回得永生万族跪拜。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何以鉴情深

    何以鉴情深

    不过是短短的一世遇见,谁知道你竟藏在心中那么多年。
  • 傲娇小娇妻:老公乖乖投降

    傲娇小娇妻:老公乖乖投降

    她,重生归来的女王。看着眼前剑眉星目,一身冷气霸气十足的男人,瞬间化为软妹子。前世,放着好好的老公不要,非要去招惹那什么狗屁渣男,真是瞎了眼睛。这世她,钟离槿羽。专打渣男渣女,外加什么白莲花,绿茶婊,你们通通放马过来吧!
  • 惊宏一瞥

    惊宏一瞥

    作者技术不过关,又一次太监了,别问我为什么…出生于琢庄县韩砖村的女婴乐红影于同生姊妹乐红尘,因红影属天降魅星,有入宫的机会,岂料小人从中作梗,红尘入宫,红影反倒流落世间,巧遇命中注定天狼星罗居相遇于翰河河畔,互生情愫,这时红尘却在宫中遭皇后暗算而死,皇后怕被庸东帝降罪,拿红影顶包,囚居宫中,宫中尔虞我诈斗智斗勇,一个弱小女子将怎生苟活?【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全属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