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570100000063

第63章 族规教争教案碑记(2)

夫道一也,故不纷,二则歧矣,歧则必离,不纷不歧而教立焉。清真正教肇自西域,衍于东土,由唐迄今历年所,独关东阙而来。自皇清定鼎之初,有铁率吾公念天道不遗品类,至教不隔方隅。开人馈之,蒙继不绝之绪,倡义举行捐资兴,远征学师建清真寺,同志者望风景,服教者,闻声踊跃。盖以道统,承先圣之传教化,遵古昔之制,宏纲巨节,灿然相陈,细目微言,凛然不紊,几冠婚丧,余则古不恭记。习以拜郎,称先冈,用师心道东诸一不下歧,且离则分其教也。惟其一而造化之几微隐显之体用性命之玄旨,以及条律教戒之文,圣智凡愚之分,万物精粗之理,不容诬也。而之人,人百其心,心百其用,必涉臆见,则流于歧道而不觉,所谓叛以毫厘,失之千里者,往往然也。

盛京南寺建立之百余年矣,其中服教遵行者,不下数百家。要皆遵古制则先型不稍涉近习焉。靴方游历之客,行习多时超本地服习之,人渐染或流行,是则。有碍立教之原来,建寺之初制。惟传教者巨细务准前规,服习者大小胥凛旧典庶,至教不纷,大道协一,所谓歧且离者,不致淆惑于其间矣。爰纪迹刻铭,永以为戒,相传不朽云。

山东济南清真南大寺“永禁三掌教世袭序”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

碑立于康熙乙未(1715年),高165厘米,宽68厘米,现存济南清真南大寺大殿前厦南侧。碑文系抄录“济宁州礼拜寺碑记”原文,是了解清代伊斯兰教派的重要资料。

吾教自至圣立极,名曰清真正教。盖讲诸教弗讲之理,宣列圣弗宣之奥。道不可及,理无容加,故至圣后永不降圣。因理道俱备,至此极矣。

迨圣殁世远,惟赖学行并懋,奉命遵圣者,衍真铨于罔替,庶斯教之传久而无弊。此以知掌教之设,所以继圣而传教也。关系岂渺小哉!故立之不可少缓,承之尤非易易耳。安得拘于胤袭之说,而谓不学无德者可以冒昧胜任耶!矧人生不齐,有父贤子愚者,亦有父愚子贤者,即如努哈大圣人也。而生亚夫斯,忤父悖主之子,衍及后袭,愈悖愈远,即亚朱者、马朱者是也。若可以胤袭拘焉,将圣人之子若孙,皆可以圣人呼之乎?抑有作佛拜佛而生伊卜拉欣之圣子,且复育伊斯马仪之圣孙,乃必以胤袭拘焉,则逆命者之子若孙,又不得以圣人称之矣。

噫,大道无亲,体道者是。使胤袭之说行,则学浅行亏者,皆得藉肆意,使吾至圣之正教日晦,卒流于清失其清,真失其真,不止也,可忧孰甚。诸亲共虑及此,深以为患,遂请于大教铎常老师、李老师,均善其言。因为文勒石以垂久远。

斯举一行传之易易,使后之教亲,悉知掌教之任不可滥授,务推德学兼优者,始可维持斯教于不衰。倘有徇情而废公,含糊以姑容者,皆以此碑文正之。斯千百年后,道脉绵长,正教日兴,而清真永畅。

至圣幸甚,合教幸甚。

养心殿供奉钦天监夏官正掌理科务加一级薛宗撰

大清康熙岁次乙未中秋抄录济宁州礼拜寺原文碑记

济郡历邑阖教公立

山东济南北新书局侮教案及行政院通令碑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

该碑记载了民国年间相继发生的北新书局侮教案始末,及针对案件行政院所发布的通令。碑立于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现存于山东济南清真南大寺南侧抱厦内。为横碑,高268厘米,宽77厘米。

夫我回教,自唐初业传入中国,承命布道,遍及全国,历代相沿迨已千数百年矣。俗惯,几为汉化,其不同者,惟我教义耳。尤其禁食豕肉,特为严厉,以致教外人不明真理,妄加揣测,诽谤诋毁,屡见不鲜,诚憾事也。乃于民国二十一年六月闻有部次长曾仲鸣主编之《南华文艺》,在第一卷第十四期内引用西游记之故事,尤谓我回众喊为猪八戒之后裔。此时上海北新书局,又出《小猪八戒》小说一书,类同《南华文艺》。全体回民起于义愤,北平组织华北护教团,应代表,我济南公推穆君华亭参加晋京请愿,要求三项条件:(一)罢免曾仲鸣职。(二)严惩北新负责人及南华撰稿人娄予匡等犯。(三)勒令南华停刊、北新封闭等事。蒙政府俯允第二三条,惟曾氏连次道歉,并声明对该刊物仅属名义主编,无负全责,予免议,其他均已执行。并通令全国尊崇宗教布告有案,故志之以垂永久。

谨录行政院通令及批文铭勒于左:

行政院通令

“民族平等,信教自由。”为吾党之基本政纲。国民政府基于此项政纲,对国内各民族、各教徒,素来扶持、保护不遗余力。回教徒为中华民国重要成分,翊赞党国,劳绩昭著,夙为全国所爱重。乃查有北新书局暨南华文艺社等,流布侮辱回教文词,殊属谬妄,事端虽微,深恐远道传闻,引起误会,已令饬主管机关,分别依法严办,以儆效尤,而肃法纪。以后各种刊物,对于任何宗教,不得稍有侮视,政府于执法以绳之外,仍望各方咸知爱人敬事。蠲异就,兹国难方殷,尤应切宝,毋因细故而酿事端,幸共励之,此令。

行政专批字第233号,民国二十一年一月八日发奉。

具呈人,上海回教各礼拜寺教长达浦生等为上海北新书局发行《小猪八戒》一书侮辱回教,请将该书局执行查封,一面通令全国严禁由。

呈悉查北新书局发行《小猪八戒》一书,故意传播、侮辱回教,应即发封,并将发行人编辑人及著作人,依法究办,已令行上海市政府分别遵照矣,仰即知照,此批。

云南华宁县盘溪北门清真寺“署宁州所出之告示碑”清光绪十七年(1891年)

盘溪古名“婆兮”,为滇中知名古寨。北门清真寺位于南盘江畔,始建于清咸丰六年(1856年)。现寺内右墙上嵌有石碑两方,其一为署宁州所出之告示,碑立于清光绪十七年(1891年),记述官府“永不许再行新教”的镇压措施。

钦加同知衔,署临安府,宁州,备补呈贡县正堂王。为出示晓喻事。光绪十七年七月初二日,奉督抚部堂院谭密札,为札饬严密查拿事。照得本部堂院访闻,前在甘肃叛党回民、他郎之阿轰马成麟之子马永才,现由甘肃窜回,藏匿县河西,潜在该州婆溪地方,妄言真人出在伊教,煽惑愚回;并有私藏军器,欲与老教回民滋生事端等情,实属愍不畏法。除饬河西县严令获办外,合即密札,为此,札仰该州即便密饬婆溪回民首事,查明该犯马永才,如果尚在婆溪,立即捆拿送案,讯供收禁,禀候核办,勿任漏遗。如有被诱之人,亦即出示晓喻,无为所惑,自取灭亡。切切特札,等因奉此。当即谕拿马永才,出示晓喻在案。嗣据马周等上控马会甲无事生端,造谣害众,各蒙大宪,批州审办。十一月十四日,复奉抚部院谭密札:为密札拿办事。查前因访问逆回马成麟即他郎之阿轰之子马永才,已由甘肃潜回该州属婆溪一带,妄兴新教。当经札州示谕,并即严密查拿。嗣据马治才等呈控纳开喜等以无事生端,复以滇省回民只分良莠,不分新教老教。批州饬讯,究明详办各在案。兹据回绅马廷云等来辕具呈,马永才之党马周、马治才等拉毁告示,并马永才系其接回;东沟婆溪一带,种种怪诞,年轻妇女,暗室传道,敛物宣淫。又由甘肃带回纸飞子数驮,妄言惑众。前因马周奉押,新教已翻拾陆家,今虽释回家,复观望等情。本部院查所呈如实,即属邪教。除呈批府转行拿究外,合即密札,为此,札仰宁州王署牧遵照,立即严密访查。果有确据,悉准免究;倘无确据,即照案传讯办理。并出示晓喻回众,各安旧业,毋惑新教,毋相猜忌生事。仍严拿马永才,务获究报。切切毋违。特札。等因奉此。

本署州于十二月初九、十日,等案审讯,将原被告之马会甲、马周等禀公研讯,备悉各情。断令革出以嫫马德安,准老教另请人充当。禁止邪教,凡入寺礼拜,皆遵旧规。以后倘有再行新教者,准汉回绅耆禀官究办。该造具有遵依甘结在案。除将审断缘由通详请示办理外,合行出示晓喻如此,仰该回教绅民遵照。嗣后,永不许再行新教,皆遵旧规,仍亲和好,勿相猜忌,各安本分,是尔等之福也。本署州有厚望焉!切切勿违。特示。

光绪十七年十二月十八日示

云南华宁县盘溪北门清真寺“甘结”碑二方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

盘溪北门清真寺右墙上嵌有的两方石碑,其一为光绪十八年(1892年)“署宁州所出之告示碑”,另一方为王知州的堂判和新旧两派所具的“甘结”碑,对了解盘溪新教的历史有参考价值。

宁州正堂王堂判据马周、马会甲等两造当堂供明,愿革去现当以嫫之马德安,即马周之胞弟,任凭老教之马会甲等另请人充当以嫫。马周等入寺礼拜,皆从古规。老教人等不许入新教,新教改归老教。皆愿具‘永远不敢滋生事端’切结。如以后有翻异滋生事端,惟今日到案之原、被(告)人等是问。具结了案,候本州通禀存案,请示办理。

光绪十八年腊月初八日奉批。

甘结一云:

具甘结:新教马周、马治才等,均系华溪老丁庄移居婆溪乡住。今于州主大老爷台前投递甘结。实结得马会甲、马登甲等上控,蒙恩当堂审讯明确。回民等实系新教,饬令严禁在案。新教仍归老教,永远不准再行新教,亦不敢私设教堂,聚众妄行。进清真寺礼拜,听从老教遵行,自不敢另行邪教,亦不敢滋生事端。至于以嫫马德安革出,永不准新教充当掌教,另凭老教请公正之人充当。俟后倘有再行新教者,仍随汉回绅耆禀官严办。如违甘罪,结状是实。

又一云:

具甘结:武生马会甲、马登甲等,均系婆溪乡住。今于大宗师台前投递甘结。实结得马周、马治才等上控,蒙恩当堂审讯明确。马周等实系新教,饬令严禁在案。新教仍归老教,永远不准再行新教,并不得私设教堂,聚众妄行。进清真寺礼拜,听从老教遵行,自不得另行邪教,亦不得滋生事端。至于以嫫马德安革出,永不准新教充当掌教,任凭老教另请公正之人充当。俟后倘有再行新教者,仍随汉回绅耆禀官严办。如违甘罪,结状是实。

光绪二十七年六月初十日众回亲同立

同类推荐
  • 中华文明之旅·第三卷

    中华文明之旅·第三卷

    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灿烂文明史、又充满着生机与活力的泱泱大国。中华民族早就屹立于世界的东方,前赴后继,绵延百代。中华文明曾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伟人巨匠和英雄豪杰。
  • 三天读懂中国文化

    三天读懂中国文化

    这既是一本介绍中国传统文化的知识宝典,又是休闲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实用指南;这既是提高文化修养的必备手册,又是汲取古今圣贤智慧的知识源泉!
  • 句典

    句典

    《句典(经典·珍藏版)》是一本关于中华传统语言的精彩汇编,也是了解古代文化、传习古代经典、掌握古人智慧的优秀普及本。本书可谓妙趣横生的语言储备库:哲人慧语,应对妙语、嘲戏绮语、村言野趣,谐谑调侃活生生的语言文字和故事,都是几千年来中华文化的智慧结晶,这些警语妙言经过智者高士的巧妙概括,既显得高度精炼,又极易触动人的心灵。随手翻过,珠玑遍拾,让人不知不觉间激活思维,从政汲取鲜活的智慧营养。
  • 汉族风俗史(第四卷):明代·清代前期汉族风俗

    汉族风俗史(第四卷):明代·清代前期汉族风俗

    本书作为《汉族风俗史》之第四卷,经过10余年风雨的磨练,现在终于要出版了。
  • 古代阵法

    古代阵法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热门推荐
  • 娱乐圈之璀璨人生

    娱乐圈之璀璨人生

    励志下定决心要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来。不安于现状,也不满足于父母安排的道路,因此奋起与命运进行抗争的主角来到了这个弹丸小国。在这里,他能够收获一些什么呢?事业?爱情?又或者是属于自己的璀璨人生呢?(本文主四代女团,二代三代也有,希望大家都能喜欢,不喜勿喷)
  • 听闻命运

    听闻命运

    异元次空间?魔族。明明平淡一生,八个人却打破这种静谧的环境。我不是人,我是谁?
  • 元化天域

    元化天域

    天域大陆,群雄恒存!丹药世家,姚家,雷之世族,匠家,机关家族,诸葛家,金龙世家,时家,雾之世家,秦家,毒之世家,唐家,神秘家族,东方家,七大家族鼎力才使得天域大陆万载和平。但却因东方家一场家族的看似简单的篡位之事,却牵出许多秘密,把大陆上的一些看似复杂的事件联系在了一起,一场阴谋正在上演。动荡世界,谁主沉浮,天上地下,唯我独尊!…!境界分划:入元、炼元、元师、元皇、元宗、元尊、元王、九元圣君、天元化始九个境界
  •  残王嗜宠嚣张狂妃

    残王嗜宠嚣张狂妃

    前世,商界杀手界顶尖女强人。睡一觉穿成了附属国落魄公主。转瞬又披上嫁衣前往司慕大国和亲。可为什么和亲成了朝贡。还有那么多的他国公主一起。这是选秀的节奏么?掩盖锋芒,只为低调行事,可是选不上为什么要做婢女,算了算了,就勉勉强强做个落魄王妃吧。众人痴笑她蠢,可那又如何,等她把伤残毒王爷扶上帝位,看谁还敢多言。只是说好的约法三章呢。“王爷,你食言,说好为帝就让我离开的。”杜凉夜一脸微怒,而一旁的绝色美男却把美人拥入怀中,满脸宠溺。“本王哪有食言,只是夜儿要走也要留下本王的孩子吧。”说着抚上杜凉夜微隆的腹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冷帝的宠娇妃

    冷帝的宠娇妃

    无意间救下当今圣上,令她被迫入宫为妃。她虽心有所属,可冷王的无尽恩宠,让她终究渐渐转变,后宫波谲云诡令她身陷危急之中,可有冷王在侧,她便恩宠无尽所向睥睨。
  • 天岚旧事

    天岚旧事

    人力之渺小,如蜉蝣撼树,生命之短暂,如朝花夕拾,所以很多人都渴望修仙,有朝一日能够得窥天道,飞升而去,可以与天地同在,但天道无常,有多少人能够真正修成正果?而人海茫茫,又是否所有人都真的那般渴望仙途?我也不知道,但书中故事里很多人似乎都有着无悔的一生,也许他们所经历的一切,能够给你想要的答案。
  • 全息之坑货女王

    全息之坑货女王

    无法下线的游戏失去记忆的死亡惩罚变成NPC的玩家执着追寻背叛神明的同伴冷眼旁观深藏不露的同伴所谓的真相,究竟是什么。
  • 驱魔救世路

    驱魔救世路

    沉睡千百万年,当她醒来之时,神界封印,魔道控世,唯有原星依旧苦苦挣扎!她走上了一条驱魔救世之路·····,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求各种票票支持!
  • 水月传奇之麒元丹

    水月传奇之麒元丹

    这是尔虞我诈的江湖,不一样的江湖!独孤笑很爱笑,他的笑容亦如他的名字,既无奈又孤独!前路漫漫,唯剑作伴。
  • 林深时见海

    林深时见海

    阔别三年,颜声前脚进机场,后脚就被前男友“请”回了家。往事不堪回首,前任男友步步紧逼,是否要旧情复燃?而那段不堪回首的往事又埋藏了多少悔恨和纠缠,就在她终于肯放下来重新接受林海椽时,白沐阳回国了,而林海椽的未婚妻怀孕了,这段感情又将何去何从?以爱为牢,终生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