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699100000021

第21章 毛泽东评点各类史书(9)

司马光编写《通鉴》是投入了毕生精力,“研精极虑,穷竭所有,日力不足,继之以夜。”他和他的写作班子皓首穷经19年,仅残留在洛阳的草稿就放满了两个屋子。对此,毛泽东深为赞叹,他动情地向盂锦云讲述道:“司马光这个写作班子互相配合,各施所长一干就是19年,这里还有皇帝的支持。当然,主要是靠司马光,没有他主持,一切都不会有。”“司马光可说是有毅力,有决心噢,他在48岁到60岁的黄金时代完成了这项大工程。当然,这段时期他政治上不得志,被贬斥,这也是他能完成这部书编写的原因呢。”“中国有两部大书,一日《史记》,一日《资治通鉴》,都是有才气的人在政治上不得志的境遇中编写的。

看来,人受点打击,遇点困难,未尝不是好事。当然,这是指那些有才气、又有志向的人说的。没有这两条,打击一来,不是消沉,便是胡来,甚至会去自杀。那便是另当别论。司马光晚年还做了三个月的宰相,过了一年左右的时间,他便死了,死了之后,还接着倒霉,真是人事无常啊。”

孟锦云还曾问:“王安石与司马光既是对手,又是朋友,这是怎么回事?”毛泽东解释说:“这两个人在政治上是对手,王安石要变法,而司马光反对。但在学问上,他俩还是好朋友,是互相尊重的。他们尊重的是对方的学问,这一点值得我们学习,不能因政见不同,连人家的学问也不认帐了。”“我也有政治上的对手,我不同意他们的主张,但对这些人的学问还是尊重的,至少还得承认吧。”显然,毛泽东也很赞赏司马光为人处事的原则,而这种原则在今天仍值得提倡。

总之,毛泽东关于《通鉴》的许多讲话,在今天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九、《明史》今犹存此弊

在清朝民族歧视和文化专制的重压下,《明史》在记述内容上存在不少的缺陷。毛泽东对《明史》的批注是:“今犹存此弊。”这也反映出了毛泽东的政治取向以及读史非常善于联系现实的特点。

【简介】

《明史》是《二十四史》中的最后一部,共332卷,由清朝的张廷玉等人共同编撰。

《明史》的修撰,从顺治到乾隆,历时95年,前后共修撰了三次,参与修撰的人员累计约有二三百人,可以说是中国古代设史馆修史历史上规模最大、历时最长的一次。

顺治二年(1645年),清政府为笼络汉族知识分子和扩大自身的影响,于是设立了明史馆,命令内三院大学士冯铨、洪承畴、李建秦、范文程、刚林、祁充格等人纂修《明史》。然而,由于当时政府不稳,所以《明史》的编修工作没有进行多久就停止了。

到康熙十八年(1679年),清政府再开史馆,继续编修《明史》。康熙帝任命大学士徐元文、叶方蔼、张玉书为总裁,让卢君琦、彭逊通、陈雏崧、朱彝尊、尤侗、毛奇龄、潘耒等60余人担任纂修。其后,张玉书、张迁敬、汤斌、徐乾学、张英、王鸿绪等人都先后担任过总裁。到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完成了列传202卷。到雍正元年(1723年),完成了本纪、表、志108卷。《明史》大体算是修成了。

雍正二年(1724年),雍正帝认为《明史》还未尽善,又任命隆科多、王顼龄为《明史》监修,任命徐元萝、张廷玉、朱轼、觉罗逢泰为总裁,任命孙嘉涂等25人为纂修,对《明史》进行全面修订。乾隆四年(1739年),《明史》定稿,由当时的总裁官、保和殿大学士张廷玉领衔,呈上《明史》本纪24卷、志75卷、表13卷、列传220卷,目录4卷,不包括目录,其总数为332卷。到乾隆二十四年(1777年),乾隆帝又命令英廉、程景伊、梁国治、和砷、刘墉等人将《明史》逐一考核添修,并亲自阅定,然后重新刊刻颁行。这才是《明史》的最后订正本,也就是现今通行的《明史》。

《明史》的记事,起自明太祖洪武元年(1368年),迄于明思宗崇祯十七年(1644年),记载了明代277年的历史。其本纪部分为《太祖本纪》3卷、《惠帝本纪》1卷、《成祖本纪》3卷、《仁宗本纪》l卷、《宣宗本纪》1卷、《英宗本纪》2卷、《景帝本纪》1卷、《宪宗本纪》2卷、《孝宗本纪》1卷、《武宗本纪》1卷、《世宗本纪》2卷、《穆宗本纪》1卷、《神宗本纪》2卷、《熹宗本纪》1卷《庄烈帝本纪》2卷;志的部分为《天文志》3卷、《五行志》3卷、《历志》9卷、《地理志》7卷、《礼志》14卷、《乐志》3卷、《仪卫志》1卷、《舆服志》4卷、《选举志》3卷、《职官志》5卷、《食货志》6卷、《河渠志》6卷、《兵志》4卷、《刑法志》3卷、《艺文志》4卷;表的部分为《诸王表》5卷、《功臣表》3卷、《外戚表》1卷、《宰辅表》2卷、《七卿表》2卷;列传部分为《后妃列传》3卷、《诸王列传》5卷《公主列传》1卷《郭子兴等传》3卷、《诸侯列传》156卷、《循吏列传》1卷、《儒林列传》3卷、《文苑列传》4卷、《忠义列传》7卷、《孝义列传》2卷、《隐逸列传》1卷、《方伎列传》1卷、《外戚列传》1卷、《列女列传》3卷、《宦官列传》2卷、《阉党列传》1卷、《佞幸列传》1卷、《奸臣列传》1卷、《流贼列传》1卷、《土司列传》10卷、《外国列传》9卷、《西域列传》4卷。

《明史》主要取材于明朝的实录、典志、传记、杂史等。明朝尽管连一部国史也没有修成,但实录却有3094卷,私家所撰的各类明史著作总计有3282卷,各类典志总计2064卷,各类传记总计1001卷,各类杂史约有1000多种,史料极为丰富。而清朝参加《明史》编修的人员中又有许多著名的历史学者,如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万斯同、全祖望等。清初担任《明史》总裁的徐元文是顾炎武的外甥。《明史》的纂修义例是徐元文委托黄宗羲、顾炎武两人制订的。因此,《明史》的编修,从一开始就有一个良好的规划,分类也比较妥当。在编修过程中,《明史》又经过了多次大修大改和订正,长期反复考证推敲,因而在《二十四史》中,应该说是写得较好的一部史书,体例比较严谨,文字精炼,内容充实,矛盾之处也较少。例如,《明史》的志分为十五目,在《二十四史》中,是名目最齐全的。再如,明初为加强中央集权,废除了丞相,六部尚书直接受皇帝控制。另外都察院置左右都御史,权力也相当大。所以明政府机构中的主要官员即六部尚书加都御史,是为七卿。而《明史》为了反映明代官制的特点,便新创了《七卿年表》。《明史》的《阉党列传》、《流贼列传》、《土司列传》,也是新增的类传名目,反映了明朝的时代特色。

然而,在清朝民族歧视和文化专制的重压下,《明史》在记述内容上却存在不少缺陷。例如,清朝之祖先女真部落联盟,原与明朝的关系十分密切,但《明史》却不敢涉及清朝祖先的问题,女真部落联盟的历史全部被删去。又如,崇祯以后,明宗室在南方相继建立了几个政权,以抵御满清,史称南明。南明政权延续了18年之久,是整个明朝历史的一个组成部分。南明的福王、唐王、桂王等三王,原本应附于本纪之末,自成一卷。但《明史》却将三王附见于各始封王之后,仅有寥寥数语,使南明历史淹没殆尽。

【毛泽东评点】

今犹存此弊。

——毛泽东读《明史·宣宗纪》批语(见《毛泽东读文史古藉的批语集》第284页,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

【鉴赏】

明宣宗朱瞻基(1398—1435年)是明仁宗朱高炽的长子,于明仁宗洪熙元年(1425年)即位,号宣德,在位10年(1425—1435年)。

1958年在天津郊区视察

明仁宗和明宣宗时期是明朝的鼎盛时期。明仁宗和明宣宗在明太祖朱元璋和明成祖朱棣创业的基础上,比较清楚地看到了明朝前期政治的弊端,因而一改明初的严酷国家政治,而在政治、经济等方面实行了宽缓的政策,以稳定内部关系,求得社会的安宁与自身统治的稳固。史称“仁宣之治”。由于明仁宗在位仅有一年,因此,所谓“仁宣之治”,实际上是在明宣宗时期完成的。

由于“仁宣之治”比较注重宽容,因而也就出现了“纪纲不振”的问题。有令不行的事情屡屡发生。宣德七年(1432年)三月庚申,明宣宗下诏行宽恤之政。第二天,他鉴于当时的政风不严,因而对自己所下的诏令是否能得到落实存有疑问,便对礼部官员重申道:“朕以官田赋重,十减其三。乃闻导时蠲租诏下,户部皆不行,甚者戒约有司,不得以诏书为辞。是废格诏令,使泽不下穷也。自今令在必行,毋有所遏”。

毛泽东读至此处,深有感慨,便对此批注道:“今犹存此弊。”

毛泽东所说的“此弊”,指的就是有令不行的问题。这个批注大约是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写的。毛泽东对这个问题非常注意,并极力寻求一种合理的解决方法。1959年3月29日,他在一封党内通讯中,曾批评中层干部说:“上面的指示不合他们口胃的,他们即阳奉阴违,或者简直置之不理”;“下情不能上达,上情不能下达,危险之至。”因此,需要经常开会,中层干部的错误观点才能改正。由此可以看出,毛泽东读史是非常善于联系现实的。

同类推荐
  • 萧山湘湖人物故事

    萧山湘湖人物故事

    本书描述的对象是曾经生活在湘湖区域的历史人物及他们某一方面的经历,但它们不是真实的历史,而是历史故事。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收入本书的主要人物及事件,在萧山旧县志中均有记载,确有其人。
  • (林语堂全集11)我行我素

    (林语堂全集11)我行我素

    林语堂以自己独有的气息、真情和独见,构成了林语堂的“个人笔调”。本书延续了林语堂先生一贯的文字风格,收录了林语堂先生的小品文数十篇。这些作品内容丰富,题材各异,构思精巧,文笔精巧、语言轻松幽默,朴实不失揶揄,常常在细节处显出大智慧,意韵幽长,引人入胜,充分显示了林语堂先生的文学功底及丰富的人生阅历,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及创作风格,非常值得一读。同时本书是林语堂文集的系列作品的精装版本,统一风格的版式设计和封面制作,都给人赏心悦目的整体美感。
  • 立春随笔(蠹鱼文丛)

    立春随笔(蠹鱼文丛)

    本书是专栏作家朱航满谈书业和个人藏书经历的散文的结集。作者结合书业的历史和现状,对个人的访书经验和读书心得进行梳理总结,穿插讲述现代文坛掌故,趣味盎然,具有较高的知识性和可读性。
  • 用奔跑来忘记悲伤

    用奔跑来忘记悲伤

    梦想是每个青春期男孩心里的一簇微光,它照亮所有灰暗的日子,照亮前行的路。但梦想也是荆棘密布的山丘,翻越这座山丘,欣赏山顶的风景,需要勇气、毅力、汗水,甚至泪水,梦想也让男孩们变得强大。所以,我将与你一起,翻开那泛黄的青春启事,聆听铅笔头“吱吱”划过纸背的响声,以及广场上悠扬而后散去的钟声;还有那阳台前,我们看着彼此的发梢,呼啸而过的风声。在那些声音中,你是否还记得我们曾大声说出的青春物语?是不想长大,还是各自保重?是不要忘记,还是有缘再会?是淡淡的殇逝,还是幽幽的暖意?
  • 大爱无疆

    大爱无疆

    本书以纪实文学的笔法,客观真实地讲述了李培斌同志忠党爱民、扎根基层、服务群众的先进事迹。在当前深入开展“学党章党规,做合格党员”的教育活动中,本书更具有它的现实意义。
热门推荐
  • 克雷托尔

    克雷托尔

    末世纪元251年,人类重新适应了末日浩劫之后的世界!预言中的天灾、毫无记载的危险生物,还有圣经中的恶魔,末日将它们一一重现!为了生存,人类不得不去接受这样的的世界,新体系,新生存方式!一切都要重新来过!生存的艰辛、疾病的折磨、还有对死亡的恐惧、让人们抱怨自然!诅咒信仰!唾弃那名为“末日”的终结!他们不曾想过,究竟是谁毁了原本的世界?
  • 养蛊心理师

    养蛊心理师

    我的理想是成为一个优秀的心理咨询师,结果被一个来访者意外过了上蛊虫,而进入光怪陆离的蛊界,一路危机重重,杀机阵阵,所幸,还有我的蛊虫与好友相伴,一次次突围,脚发现从被过蛊的那一刻起,又陷入了一个惊天阴谋……
  • 穿越之撕心裂肺

    穿越之撕心裂肺

    一个自认为出口成章,却被人说成是脑障碍短路的女生。因为前前世世深爱他的男人被她伤得遍体鳞伤,所以她要穿越回去~想知道内容?看正文!期待吧!
  • 霸道总裁请爱我

    霸道总裁请爱我

    张熙、苏梦老天让我重活一次,我一定让你们付出代价
  • 将门庶媳

    将门庶媳

    一场阴谋,他折翅断翼,一场豪赌,她凤凰涅槃。一段爱恨纠葛的故事,超度了她异时空而来的灵魂,爱上他,就要与狼共舞,爱,还是不爱?一个是满腹城府的将门少爷,一个是变幻多端的浊世公子,一个是行踪诡异的玉面王爷,三个男人,三种生活,硬生生闯入她的世界,谁才是相伴一生的良人?风口浪尖时,他愤然地牵起她的手,将她护在他的身后……
  • 三生眼

    三生眼

    少年景玄,因为儿时的一次雷击致使双目失明,在成功进行完眼角膜手术后竟然可以看到存在于虚无中的魂灵。一面是理工大学的学生,一面是跨国集团的总裁,一面又是杀戮帝国的KING。他用‘心’与‘灵魂’做交换,得到了毁灭性的双瞳三生眼,自此纵横三界,所向披靡。他和他的仆人摧毁国家,杀戮地府,更直上神界,与神为敌。看他怎样玩转世界,步步堕落……
  • 绝色争宠之和亲王妃

    绝色争宠之和亲王妃

    和亲王妃?当舒觅柔听到这四个字的时候,心脏剧烈的跳动了几下,从未想过自己有一天会和这四个字牵扯上什么关系,可是眼前的一切生生的撕毁了一切,残酷的现实告诉了她,她是一个和亲的王妃。苦笑一声,她舒觅柔可不是如此所波逐流之人,自己的命运当然是掌握在自己的手上了,却不知道这一想法却是引得她历经无数的坎坷,最终却是走进了一场迷途的爱的争夺。(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白棉花(新版)

    白棉花(新版)

    1944年,逃难躲在乡下的克俭突然看见天边有一架飞机歪歪扭扭栽到田里,天边还开了一朵好大的白棉花。保安旅长沈沉说那是盟军的飞行员,是来帮中国人打日本人的,让乡亲们帮着找飞行员。乡亲们好不容易捞起来降落伞,才发现绳子被割断了,飞行员不见了……
  • 剑御阴阳

    剑御阴阳

    魔能天纹,令叶辰成为了万人唾弃的半人半魔,为了尊严的打拼,顽抗天界教条,他一步一步迎难而上。半人半魔的血脉,为叶辰打开了一条恒古存在,让他踏上通往巅峰的无上大道。
  • 凡战

    凡战

    吾生来平凡,为何老天却要残忍待我?那便战吧!同苍天大地齐武,夺远古神话神机。只为战那..今生.今世无悔。一战成名,视为凡战。一个放牛小娃的觅天之路,从一颗不甘平庸的凡心、一往直前的梦想、宁折不屈的灵魂、不为禁锢的思想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