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767700000041

第41章 废墟上的精魂——《白鹿原》论一(1)

我从未像读《白鹿原》这样强烈地体验到静与动、稳与乱、空间与时间这些截然对立的因素,被浑然地扭结在一起所形成的巨大而奇异的魅力。古老的白鹿原静静地伫立在关中大地上,它已伫立了数千载,我仿佛一个游子在夕阳下来到它的身旁眺望,除了炊烟袅袅,犬吠几声,周遭一片安详。夏雨,冬雪,春种,秋收,传宗接代,敬天祭祖,宗祠里缭绕着仁义的香火,村巷里弥漫着古朴的乡风,这情调多么像吱呀呀缓缓转动的水磨,沉重而且悠长。可是,突然间,一只掀天揭地的手乐队指挥似的奋力一挥,这块土地上所有的生灵就全都动了起来,呼号、挣扎、冲突、碰撞、交叉、起落,诉不尽的恩恩怨怨、死死生生,整个白鹿原有如一鼎沸锅。在从清末民元到建国之初的半个世纪里,一阵阵飓风掠过了白鹿原的上空,而每一次的变动,都震荡着它的内在结构:打乱了再恢复,恢复了再打乱。在这里,人物的命运是纵线,百回千转,社会历史的演进是横面,愈拓愈宽,传统文化的兴衰则是精神主体,大厦将倾,于是,人、社会历史、文化精神三者之间相互激荡、相互作用,共同推进了作品的时空,我们眼前便铺开了一轴恢宏的、动态的、纵深感很强的关于我们民族灵魂的现实主义的画卷。

我也很少看到当代作品中像《白鹿原》这样,把人在历史生活中的偶然与必然的复杂微妙关系,揭示到了如此出神入化的境界。那种常见的,作者受某种观念驱使,又让人物去体现这种观念的“手”放松了,一任隐蔽的规律性在作品中自由前行。近五十年岁月,在白鹿原这块土地上,盛衰兴替,人事沧桑,变动不可谓不剧烈,但是,你将奇妙地感到,一旦舍弃了表层变动,后面是一个深邃的海;几乎每个人的生死祸福、升降沉浮,都是难以预料的、出人意表的,却又是不可逆转的、合情合理的。书读到一半的时候,没有人能像读有些作品那样,预知主要人物的命运归宿。好像有种不可见的“道”主宰着一切,又好像高踞云端的上苍默默注视着人群,每个人都恪守着自己的性格逻辑行动,每个人都被自身的利欲、情欲驱遣,他们争夺着、抵消着、交错着、平衡着不断地走错房间,最终谁也难以完全达到预想的目标,谁也跳不出辩证法的掌心,大家仿佛都成了命运的玩物、天道的工具,共同服从于一种不可抗拒的强大的必然。这可真是令人惊讶的真实,它既不同于非理性的、不可知的历史神秘主义,也不同于把人当作“历史本质”的理念显现符号的先验决定论。

在阅读《白鹿原》的整个过程中我强烈感到,原先的陈忠实不见了,一个陌生的大智若愚的陈忠实站到了面前。他在什么时候悟了“道”、得了“理”,暗暗参透了物换星移、鱼龙变化的奥秘?在陕西灞桥镇闭门谢客,著书五载的陈忠实只是朴素地说:“当我第一次系统审视近一个世纪以来这块土地上发生的一系列重大事件时,又促进了起初的那种思索,进一步深化而且渐入理想境界,甚至连‘反右’、‘文革’都不觉得是某—个人的偶然判断的失误或是失误的举措了。所以悲剧的发生都不是偶然的,都是这个民族从衰败走向复兴复壮过程中的必然。这是一个生活演变的过程,也是历史演进的过程。”同样的话,别人也说得出,但理性的感知与饱和着生活血肉的感悟是大不一样的。对于创作出《白鹿原》整体意象的陈忠实来说,这是了不起的觉醒和发现。陈忠实的全部努力,就在于揭去覆盖在历史生活上的层层观念障蔽,回到事物本身去,揭示存在于本体中的那个隐蔽的“必然”。

由于廓清了某些观念的迷雾,浮现出生活的本相,尽管《白鹿原》的取材、年代、事件已被许多人写过,《白鹿原》依然呈现出全新的面貌,给人以刮垢磨光后的惊喜;惊喜于那么多本在的人物、心理、文化形态何以到了今天才被发掘出来。

《白鹿原》是一个整体性的世界、自足的世界、饱满丰富的世界,更是一个观照我们民族灵魂的世界。说它是民族灵魂的一面镜子,并不过分。对一部长篇小说而言,它是否具有全景性、史诗性,并不在于它展现的外在场景有多大、时间跨度有多长、牵涉的头绪有多广,主要还在于它本身是否一个浓缩了的庞大生命,是否隐括了生活的内在节奏,它的血脉、筋络、骨骼以至整个肌体,是否具有一种强力和辐射力。《白鹿原》正是以这种凝重、浑厚的风范跻身于我国当代杰出的长篇小说的行列。

若仅就聚拢生活的手段、概括生活的基本方式而言,《白鹿原》并无多少标新立异之处,它不可能逃出许多经典的现实主义作品已经提供的范式。白鹿原是一片地域,黄土高原上一块聚族而居的坡塬,散落着几个村庄。最大的白鹿村由白、鹿两姓组成,形成一个大宗族,一个典型的基层文化单元,一个血缘共同体组成的初级社会群体,“它具有初级性和稳定性,外延可以很方便地伸向广大社会,内涵可以是广大社会的缩影”。于是,《白鹿原》采用了“通过一个初级社会群体来映现整个社会”的方法。事实上,《红楼梦》、《静静的顿河》、《喧哗与骚动》、《百年孤独》从大的结构框架来说,莫不如此。我国当代长篇小说中,《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暴风骤雨》、《创业史》、《艳阳天》、《芙蓉镇》、《古船》等,也概莫能外。

然而,方式终究只是方式,问题在于你究竟翻新了什么,注入了什么,有多少独特的、重要的发现,概括了多少新的社会历史内容和民族文化底蕴。我们不妨拿《白鹿原》与《艳阳天》略作比较——两作的时代背景和主旨不同,但也不是绝对不可比。两作相比,真有恍若隔世之感。按说,白鹿村与《艳阳天》里的东山坞,同是北方农村,同属一个文化源流,不是没有一脉相承之处的。可是,东山坞的一切生活形态,一切人物及其心理,都用阶级斗争的漏斗分解过了,尽管浩然在当时允许的范畴内还是表现了难得的才情,全书也不乏细节的生动与丰富和某些人物的活脱的生命,但观念化毕竟排挤和钳制着生活化,萧长春们、焦淑红们、马之悦们、马老四们的一言一动、一怒一笑,无不与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挂钩,只有在“斗争”的间隙,才流露出少许自然的世俗感情和人间气,与《白鹿原》的写法相比,它不知遗漏了多少文化意蕴和精神空间啊。对于中国农民性格和灵魂的探索以及养育他们的文化土壤和精神血缘的挖掘,它都淡化掉了,因而它只能是一部缺乏深厚的文化根基的作品。《白鹿原》写了“最后一个地主”白嘉轩,这个人与传统文化有千丝万缕的联系,甚至他本身就是传统文化的象征;《艳阳天》倒也写了个地主马小辫,这个人除了念念不忘破坏和变天,他那“心不死”的“心”里就没有更多的东西可言了。诚然,地主也是多种多样的,但他属观念的工具还是鲜活的生命,有无丰厚的文化内涵,还是不难判别的。直到今天,我仍然认为《艳阳天》对于它的时代而言不失为比较优秀的长篇,但它的构筑太多“左”的阶级斗争观念的廊柱,它在无情的时间的冲刷下东倒西歪也就不足为怪了。

同样,《白鹿原》与《芙蓉镇》也不是不可以略加比较。这两部作品的时代和主题不同,但概括方式近似,都是透过“小社会”旋转变化来隐括大社会、大时代的变迁。《芙蓉镇》也在对历史进行深切反思,那反思集中在拨开“阶级斗争扩大化”(此系当时的提法)所布下的迷阵,寻踪辨迹,力求还历史和人物以本来面目。它的最大功绩在于恢复和坚持了“写真实”这一现实主义的要义,因而它对极“左”路线破坏下的中国农村现实的揭示是深刻的,它对“二中全会”的路线和政策的拥护也是由衷而热烈的,加以作者奇妙地把湖南山镇的风土人情与政治斗争的狂飙巨澜糅合起来,使作品焕发出久违了的艺术魅力。可是,冷静一想,作者的眼光终究局限在一个短时期内,他虽然扬弃了“左”的“阶级斗争理论”,但没有也不可能摆脱狭义的政治本位视角。这当然是当时的思想解放的程度和风气所局限,但它不可能不影响作品去发掘更深邃更广大的真实,尤其是影响了作品的文化意蕴的深度。

那么《白鹿原》呢?如果说,《芙蓉镇》的写法是对《艳阳天》的写法的一次否定(哲学意义上的)和反拨,表现了现实主义发展的某些征兆的话,那么《白鹿原》又是对《芙蓉镇》的写法的一种提升和深化,同样传递着现实主义在当今中国文学中推进的最新信息。就在《芙蓉镇》发表后不久,我国思想界兴起了研究文化的热潮,文学界也掀起了一股“寻根热”,无论其创作实绩如何,这一思潮乃是思想解放运动的继续,它扩大了人们的眼界,把“文化”这一尘封多年的、更为广大的视角引入了思想界,大大扩充了人们审度生活的眼光和认识世界的图式,打破了固守着单一的政治视角的狭局。人们意识到,看取生活的眼光,总会受到媒介和角度的制约,认识活动终究还是主观世界的活动,怎样使这个主观世界更接近事物的本质,就需要多种视角的互补和矫正,这才有可能趋向本体的最大真实。这并没有取消政治视角、经济视角的意思,而是还须动用文化参照的眼光,学会把事物放到长时期中追本溯源、寻根究底的本领。《白鹿原》并没有回避本世纪上半叶一系列重大的政治事件,如辛亥革命、国共合作、大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等都直接或间接地涉及到了,当然它的焦点始终聚结在白鹿原上的宗法制和礼俗化的农村,但是,在这里,无论是大革命的“风搅雪”,大饥荒大瘟疫的灾祸,国共两党的分与合,还是家族间的明争暗斗,维护礼教的决心,天理与人欲的对抗,以至每一次新生与死亡,包括许许多多人的死,都浸染着浓重的文化意味,都与中华文化的深刻渊源有关,都会勾起我们对本民族历史文化的深长思考。这也许就是《白鹿原》与《芙蓉镇》在把握生活、反思历史上的最明显的不同。《白鹿原》无疑具有更大的文化性、超越性、史诗性。虽然都在观照一个村庄,从《艳阳天》到《芙蓉镇》再到《白鹿原》,作家们的眼光发生了怎样深刻的历史性变化啊。

为了使《白鹿原》达到足够的心理深度和文化深度,作者切入历史生活的角度和倚重点也很值得注意。作者在卷首引用了巴尔扎克的一句话:“小说被认为是一个民族的秘史。”不管巴尔扎克说这话的本意是什么,也不管它有无奥义,由这句话再证之以作品,可看出陈忠实独特的追求。秘史之“秘”,当指无形而隐藏很深的东西,那当然莫过于内心,因而秘史首先含有心灵史、灵魂史、精神生活史的意思。《白鹿原》的叙述风格确乎具有很强的心理动作性;它的笔墨也确乎不在外部情节的紧张而在内在精神的紧张。更重要的是对“民族秘史”的理解。那自然是相对于历史而言的。民族历史通常是指政治史、军事史、经济史和一般意义的文化史,那么陈忠实所理解的“民族秘史”是什么呢?简而言之,家族秘史。家族制度在我国根深蒂固,有如国家的基础,故有“家国一体”之说。重在写家族,也就深入到了宗法社会的细胞。但作者又不是一般地写家族秘史,他的写法,带有浓重的“家谱性质”,也就是说,他要力求揭示宗法农民文化最原始、最逼真的形态。在作者看来,白鹿原所在的关中地区乃多代封建王朝的基地,具有深潜的文化土层,而生成于这个土层的白、鹿两族的历史也就典型地积淀着我们民族的文化秘密。我们不会忘记,《白鹿原》以怎样精细曲折的笔墨描写了“天然尊长”借乡约、族规、续家谱来施展文化威力,甚至不吝篇幅把族规的原文都存留下来。《白鹿原》固然是个宏大的建筑,但究其根本,它的础石乃是对中国农村家族史的研究;它是枝叶繁盛的大树,那根系扎在宗法文化的深土层中。所以,与其说它是“通过一个初级社会群体来映现整个社会”,不如进一步说,它是通过家族史来展现民族灵魂史。

写宗族制度、宗法文化自然并非《白鹿原》的新发现,鲁迅先生开创的新文学运动早就省察及此,洞若观火;冥顽不灵的赵太爷、鲁四老爷之流也早在一些中短篇小说里露面,这些代表人物的可憎面目我们绝不陌生。在现代文学的发展中,矛头直指宗族罪恶的也不在少数。可是,我们细细检点一番后发现,正面剖视农村家族内部结构的作品并不多,家族尊长的面目也多少有点凝固化、模式化了,更多的作品把重点放到冲出家族牢狱的新生代身上,家族本身的文化形态和历史变迁反倒被遗落了。《白鹿原》恰恰是把白、鹿两族的生存状态作为宗法文化的完整模型置放在风雨纵横的历史进程中,进行正面的、系统的、深刻的综合审视。作者的视线有时也随白、鹿两家的子孙活动,转向城市、根据地或抗日前线,但那视点始终又回落到家族的历史文化变迁上。而且,最重要的是,作者的审视是站在今天思想文化高度的重新审视,那诸多的新发现,那宗法文化的余晖和临近终结,就不是过去的文学可以包括的了。

《白鹿原》的思想意蕴要用最简括的话来说,就是正面观照中华文化精神和这种文化培养的人格,进而探究民族的文化命运和历史命运。倘与另一部政治文化色彩浓厚的长篇《古船》相比,可以说:《古船》写的是人道,《白鹿原》写的是人格。

《白鹿原》的作者,对于浸透了文化精神的人格,极为痴迷,极为关注。他虽也渲染社会的变动,但真正的目的是,穿越社会,深入腠理,紧紧抓住富于文化意蕴的人格,洞观民族心理的秘密。在他看来,一个富有文化价值的人格,犹如一把钥匙,可以打开民族文化的库藏。支配中国社会几千年的文化传统,它的人伦精神、思维方式、生活观念以至伦理型文化的特征,均可通过人格的结构反映出来。《白鹿原》有多少充满魅力的人格啊,白嘉轩、朱先生、鹿子霖、黑娃、白孝文、田小娥、鹿兆海、鹿三……哪一个不是陌生而复杂!其中,白鹿村族长白嘉轩,尤被作为中华文化的正统人格代表突现于作品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面对白嘉轩,我们会感到,这个人物来到世间,他本身就是一部浓缩了的民族精神进化史,他的身上,凝聚着传统文化的负荷,他在村社的民间性活动,相当完整地保留了宗法农民文化的全部要义,他的顽健的存在本身,即无可置疑地证明,封建社会得以维系两千多年的秘密就在于有他这样的栋梁和柱石们支撑着,不绝如缕。作为活人,他有血有肉,作为文化精神的代表,他简直近乎人格神。

同类推荐
  • 魔鬼与福尔摩斯:关于谋杀、疯狂与执念的故事

    魔鬼与福尔摩斯:关于谋杀、疯狂与执念的故事

    与夏洛克·福尔摩斯的探案故事不同,本书中所有的故事都是真实的。无论是探查英国福尔摩斯研究专家的离奇死亡、父亲谋杀三个亲生女儿的德州纵火案,还是追踪如变色龙般擅长伪装的奇异罪犯、在小说中写下真实犯罪过程的波兰后现代作家,抑或是刻画建造纽约地下绵延千里的水管网络的三代“沙猪”、四十六岁仍不肯离开棒球场的前“史上最伟大的偷垒手”……戴维·格兰都证明了自己是当代最有天赋的记者与故事讲述者之一。格兰带领着读者穿行在神秘地下城与海中央监狱,见识了最为传奇的英雄与恶棍,以及他们各自的执念与疯狂,试图告诉我们:真相永远比虚构更离奇。
  • 激情:董克仁诗歌集

    激情:董克仁诗歌集

    激情是实现梦想的动力,激情是干事的状态,激情是永远年轻的法宝,激情是敢打必胜的信心,激情是感染部厲的催化剂,激情是干好任何事情不可或缺的元素……一路走来我取得的每一点成绩无一不与保持一种激情有关,有谁相信一个精神颓废的人能干好什么事情!
  • 再别康桥·人间四月天

    再别康桥·人间四月天

    民国新月派代表诗人徐志摩、林徽因传诵数十年,最唯美最经典的诗歌精选合集。《再别康桥》、《沙扬娜拉》、《偶然》、《翡冷翠的一夜》,《你是人间的四月天》、《莲灯》、《仍然》、《深夜里听到乐声》……中国诗歌史上空前绝后的心灵碰撞,爱与美的永恒绝唱。
  • 莲心

    莲心

    本书是作者从公开发表的几十万字里精选而成的散文集。乃体察万物留痕,书写灵魂成长。以文字为药,细烹慢熬,医治时光里温柔的疼痛和生命中隐秘的渴望。笔调清新优美,思想灵动澄明。如同一朵从血液里盛开的莲花,带来抵达人心的温暖和芳醇。
  • 万尼亚舅舅·三姊妹·樱桃园

    万尼亚舅舅·三姊妹·樱桃园

    本卷包含契诃夫经典名剧《万尼亚舅舅》、《三姊妹》和《樱桃园》,按创作时间排序,并收录焦菊隐写于1943年的《<樱桃园>译后记》。这三个剧本,虽然故事不同,所表达的都是契诃夫始终关注的主题:他憎恶十九世纪末俄国社会随处可见的、只知道用一些不连贯的空谈,对“未来”的空想,以充实当下空虚没落偷懒的生活的灰色的人群,他同情勤苦劳动却被毁灭了幸福和希望的另一群人,他用抒情诗一般的结构和台词、背景描述,创造了现代戏剧的开端。
热门推荐
  • 永恒之永恒之塔

    永恒之永恒之塔

    这里承载了那些年我们热血激情的记忆,这里承载了那些年我们单纯简单的友谊,这里讲述的一个个激情澎湃的热战。
  • 猎兽战魂记

    猎兽战魂记

    2011,太阳黑子爆发,本来平静的生活被打破,悲惨命运下,少年冷剑,凭借天生异瞳,猎异兽,斗邪派,战妖魂!且看少年如何看破世间繁华,驱使猎兽,以抗命运不公!
  • 邪狂少

    邪狂少

    他不是完美的,可他是一直在向完美迈进。他一生无数挫折,可他却在其中破茧成蝶,终成大道。且看痞子般的他如何坐拥花丛,玩转天下。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白鹿为殇

    白鹿为殇

    白鹿:“作为电台一姐,我的能力大家有目共睹”严殇:“是,没有我,你也会成功,毕竟你只是升的慢而已”白鹿:“……狗子,你要明白,我们俩没啥关系,所以不要老纠缠不休”严殇:“你都说我是狗了,那肯定是听不懂人话了!”白鹿:……这野狗怎么越来越不要狗脸了!……………………
  • 小孩谈恋爱吗

    小孩谈恋爱吗

    【超级甜文!】许于辰,向其仪,一听名字就知道天生一对!…许于辰,整个学校人人皆知是个不能惹的主。只是到高一,整天只知道黏着一个小姑娘,小孩!小孩的叫!把那小姑娘护得死死的,有那个小姑娘在的地方就能看到许于辰温柔的一面……许于辰:“说我家小孩,动我家小孩,我就必须打,这是规矩!”…那天凌晨12.00……“小孩!谈恋爱吗?”许于辰问。“啊?”“问你谈恋爱吗?”“跟谁谈啊………”“我啊!”“不谈!”五彩缤纷的烟花照亮了整个夜空,微微亮光印在向其仪脸上,眼里亮晶晶的星光看着许于辰,微微一笑的对他调皮的吐了吐舌头……【甜甜的哟!】
  • 温柔一点

    温柔一点

    高中时代,纯粹友情.天天嚷嚷着要遇见爱情,直到遇见了他,这爱情就开始辽,可可爱爱沙雕女主碰见高冷男主?!哈哈哈,朋友神助攻,有趣极辽!女主苏晗男主白霄,逗比爱情。女主:对不起,我有喜欢的人辽,我喜欢ta十几年辽。男主:嗯,我等。女主:哈哈哈,我喜欢我自己,我这么可爱,我一直深爱我自己。男主:……我能怼你嘛??
  • 灰姑娘和五少年

    灰姑娘和五少年

    亲们,这个月不能连续更,接下来很快会更,请期待。这文主要讲述一个18岁萌妹纸进入另一个少女体内的故事。有热血,有坚持。喜剧成分比较多。本文融入很多未来科技,时尚,户外,人和自然等等元素。可以说是一本基于现实但又对未来很憧憬的一个场景。对于我个人来说,粗糙的文风和草草结束的文章不是我想要的,我也希望我能有创造的初心坚持到底,完成这篇大作。个人文风的表现大部分是纪实手法,偶尔加一些唯美特效。希望大家喝我一起开心一起流泪
  • 一宠到底:警花萝莉妻

    一宠到底:警花萝莉妻

    他男颜祸水,C市公安局局长,她,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乔家公主,从未曾想过她会跟冷面阎王似的他会有什么瓜葛,更不曾想过她会踏上警界这条道路,却不曾料到她会无意间闯入他的黑白世界,自此以后,那一眼就是他的一生。--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高冷男神的麻辣小娇妻

    高冷男神的麻辣小娇妻

    能够进入一所好的大学,是每个人梦想的天堂,在那里能够接受高等教育,还有理想和追求,大学通常被人们比作象牙塔。而大学生活对于每个年轻有活力的生命来说,是一场考验,也是一场较量。为了不让自己成为人渣,不在安逸的时光里沉沦,堕落,只有努力的让自己成为人才。这些都是李亚利进入大学之前的想法,可是,现实并没有给她机会成为人才。就在大一那年她怀孕了,直接休学在家等着孩子出世。却不料,迎接她的竟然是磨难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