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768400000016

第16章 军旅文学新格局——近年军旅小说形势评估

几年前,我曾将新时期青年军旅作家创作运动最主要的特征简单归纳为一句话——“两类作家”在“三条战线”作战。

所谓“两类作家”即出身军人家庭的一类和出身农民家庭的一类。前者的主要人物有朱苏进、刘亚洲、乔良、钱钢、简嘉以及大部分军队女作家;后者的主要人物有李存葆、莫言、宋学武、唐栋、周大新等。

所谓“三条战线”,一是开辟于八十年代初期的以《高山下的花环》为代表的“当代战争”线(亦即“南线”);二是开辟于八十年代中期的以《红高粱》为代表的“历史战争”线;三是贯穿于其闻的以朱苏进的《射天狼》、《凝眸》、《第三只眼》为代表的“当代和平军人生活”线。

这种概括对于整个新时期军旅文学来说当然还很不全面(譬如说还有老作家如徐怀中的短篇创作、黎汝清的长篇创作,以及一些“非两类”作家的优秀创作等等),但是它至少概括了最活跃的一部分,或者说以此为框架,形成了新时期军旅文学的基本格局——这种基本格局成形于1986年,同时也差不多就停止于1986年,而到了1988年则开始瓦解。“瓦解”在作家队伍和创作题材两个方面同时进行。就前者而言,由于一部分作家从“喷发期”转入蓄势阶段,以及“军人出身”的作家队伍的后继无人,“两类”作家(唱主角)的格局被打破;就后者而言,由于“南线”战局的狭小和历史风云的远逝,都从客观上局限了作家们的微观感受与宏观把握,因此“当代战争”和“历史战争”两条战线呈现萎缩。并由此宣告新时期军旅文学全面进入低潮。

1988年以后,军旅文学在一种既不热闹也无格局的散漫而沉寂的状态下缓缓行进。到了1990年,情势开始有了转机,或者说逐渐形成了一种新的格局,它具体表征为三个值得人们予以关注的新动向。

一是对当前军人生活的正面切入与拓展。虽然长期以来朱苏进在反映当代和平军人生活方面雄鸡独唱式地作了很多出色表演,但严格说来,他笔下的人物多是“文革”一时期的“当代军人”,而真正进入八十年代以后改革开放大潮中的军人形象不仅在他笔下甚或在整个军旅文学创作中也颇为少见。这也从整体上造成了军旅文学的失衡。1990年始,以广州军区的“特区军旅文学”的旗号为标志,相当多的军队作家开始直接切入了经济变革与商品运动背景中的当代军人心态与军队现实生活,从中去感受改革开放的历史潮流和我军现代进程的相互激荡,企图通过塑造行进在现代文明进程中的当代军人形象,来参与我军重大历史转型期中全新的军人人格人性意识和文化文明品格的重建工程。只需翻检一下近二年的《解放军文艺》、《昆仑》、《西南军事文学》、《西北军事文学》,便可强烈地嗅到当代军队生活和军人气息。也许迄今为止还没有产生典型意义上的代表作品,但这个努力方向无疑是正确的,是代表未来的,最有可能为军旅文学走出当前的困境提供一个转机。

二是一批军旅文学新人开始崭露头角。如果说第一点是对军人生活层面的横的开拓与进展的话,那么,这第二点则不妨从纵的角度看,即新人的成长是对军旅文学创作队伍的更新与补充。从发展的眼光来看,这后一点也许更有意义。进入九十年代以来,一批年龄在25-30岁左右的新秀有如雨后春笋般应运而生(可参见《解放军文艺》专为他们开辟的“90方队”专栏)。他们不仅为当前较为沉闷的军旅文学现状点缀了片片生意盎然的新风景,而且更为未来的军旅文学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与活力,他们的作品也许还不够成熟与老道,但普遍让人感到一种当代士兵青春气息的弥漫,自由心灵的呼吸,和开放品格的律动,最真实自然地流露与传达出了行进在八九十年代之交我军现代化行列中的当代士兵们的体验、渴望与情感。其中的佼佼者已然表现出了一定的艺术个性,和不可小视的刨作潜力(如阎连科、陈怀国、石钟山、陆颖墨、蔡秀词、陶纯、阿浒、张香林等等)。他们是九十年代中国军人的“代言人”,是新一代军旅作家的“苗子”,是军旅文学的明天。

三是部分艺术上比较成熟的中年作家逐步转入长篇创作。一般说来,长篇小说比较能集中考验与展示一个作家的思想质量与艺术品位,因此也往往被视为衡量一个作家成就大小乃至一个时代文学水准高下的重要标尺。前些年军旅文学长篇创作的薄弱也恰恰说明了它的难度。近二年来,我欣喜地注意到了一批中年作家(40岁左右或以上)经过一段准备之后,都不约而同地捧出了他们的长篇作品(多是长篇处女作)。其中比较可读的纯军事题材的就有朱苏进的《炮群》、朱秀海的《痴情》、刘兆林的《绿色的青春期》、黄献国的《灵性俑》、叶雨蒙的《黑雪》(系列)、张廷竹的《走向天国》、施放的《伤悼》等等。这些作品或反思文革期间畸形的军营文化,或描写南线战场上军人心灵的战争,或揭示我军迈向现代化进程中的深层矛盾,思想和艺术的水准虽然参差不齐,但都表明了作家日趋丰富与深邃的艺术和生活的经验和见解。驾驭更加繁复的题材和更加庞大的体裁的技巧与能力,和迈向更高更大的创作境界的努力与决心。

军旅作家们对新的题材和体裁的择取,以及一批新人的出现,就大致构成了近年军旅文学新的态势或格局。我将它们描述出来,并不等于预言它们将给军旅文学立马带来什么“突破”或繁荣——而仅仅只是想说明一点:经过了新时期的勃兴的军旅文学进入九十年代以后,将在以上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下,以一种新的姿态开始一种更为艰难的跋涉。

1991年12月8日黑白斋

载《中国青年报》1992年1月29日

同类推荐
  • 平原纪

    平原纪

    一个人无论走多远,乡愁都会如影相随,不离不弃。平原,作为地理名词,已遍布世界七大洲;而作为地名,则是作者生长于斯的故乡。本书就是一部故乡之书。作者撷取多年创作精华,既有对平原“向水而居”的念念不忘,也有对乡村物事细致入微的描画;既有对乡邻们诸多传奇式经历的追忆,也有对自我体验的备忘录式的“打捞”;而对故土和亲人们“弥漫过来的那些忧伤”,字里行间则更多地呈现出浸入骨髓的“既绝望无助又温馨恬淡”的“记忆的芬芳”。
  • 想象的衰变:欠发达国家精神现象解析

    想象的衰变:欠发达国家精神现象解析

    本书从“第三世界”地缘政治空间到欠发达国家的时间焦虑症等特殊角度切入,将当代问题纳入“现代性时空”范畴,在独特的发生学视角和新分类学原则下,借鉴精神分析和符号学方法,对当代问题进行阐发。问题涉及传统精英文学的困境、大众文化的兴起及其文化心理特征、对表达当代中国经验的探索、市场逻辑中的公众心理学、古典诗学复活的可能性等。
  • 你的时光,我曾来过

    你的时光,我曾来过

    理性与意趣的融合,温暖和沧桑的调色。经过旧时明月,看透当世风景。江南才子偃月公子倾情新作,写尽宋诗的美感和苍凉。宋诗之美在气骨,言在意外,理在趣中。那一段被遗忘的时光,是一个朝代的繁华和落寞。当时的风景,灿烂了诗人的眼眸,也灿烂了一个时代。回到千年前的宋朝,陪你倾听彼时的清幽雅韵。在过往的文字中,在春花秋月的诗意之旅里,一起触摸乱世中守望的幸福温度。此去经年,心动依然。品清淡的诗,做安然的自己。
  • 痒痒肉(二十一世纪宁夏杂文丛书)

    痒痒肉(二十一世纪宁夏杂文丛书)

    本书为作者几年来所写杂文集。作者认为杂文是民意的载体。本文所写文章批评了社会的阴暗面,讴歌了社会的新风尚。
  • 锄尖上的墨香:首届杭州市农家书屋优秀征文集

    锄尖上的墨香:首届杭州市农家书屋优秀征文集

    二十余篇来自农家书屋的优秀征文,体裁丰富多样,主题立意、语言风格、行文结构从各个侧面展示了杭州市农民朋友的精神文化状态。杭州市的农民朋友在书中孜孜不卷地汲取营养,发掘致富途径。新一代农民正在用知识创建自己的美好温馨家园。
热门推荐
  • 总裁骗婚术

    总裁骗婚术

    离开三年后归来,两人再次纠缠。他求婚,她拒绝。他拿出两人的结婚证,她一脸震惊,谁能告诉她这是怎么回事,她怎么就嫁人了?!“尚官希,你这假的结婚证弄的跟真的似的”。“老婆,这是真的”。“我怎么不记得和你领过结婚证”。“老婆你看,这是你签订的结婚协议”。“尚官希,你卑鄙”。“老婆,我那是爱你”。“滚,谁是你老婆,我要离婚”。“离不了”。“为什么”。“我们领的是H国的结婚证”。“那又怎么样”。“除非丧偶,否则这婚姻有效期就是一辈子”。“那你过来”。“老婆,怎么了”。“我要杀了你,我要丧偶,我要离婚”。“老婆,你忍心孩子没有爸爸吗?”。“……”。
  • 时光落叶

    时光落叶

    .顾凉风是街上的小混混,南晨是学校的好学生,就在顾凉风在南晨回家的那条路上抢了她的钱,俩人因此结识,“你抢我的,我还会抢回来。”因为这句话,顾凉风对南晨产生兴趣,接着是好感,再接着爱上了她,然而,命运的捉弄,因为他的妈妈拆散了南晨的家庭,南晨不告而别。多少年后,他们再次相见.....
  • 起源探秘

    起源探秘

    考古学者明阳在一次探秘考察中意外坠入漩涡,醒来发现自己来到一片神秘的大陆,出于对这个世界的好奇,他孤身探险,却屡获奇遇······
  • 天才后的疯子

    天才后的疯子

    书友群;498590293奇怪的人被关起来,奇怪的动物被保护。“反正大家最后都会死你不妨大胆一些”“如果你看见我疯了其实就是你疯了”
  • 白色童话

    白色童话

    那年冬天的雪花在空中飘飘洒洒,整个世界就像是沉浸在一个白色的童话,梦一般记忆,梦一般的故事,两个男主角同时爱上一个女孩,却结下了纠结的爱情故事,当这段故事结尾,那是一抹莫名的惆怅,带给我们久久回味的余香,和刺痛的思恋······
  • 你的眼里有淡淡星光

    你的眼里有淡淡星光

    【双宠文,1v1】混迹娱乐圈的林落觉得,相亲这档子事儿怎么也轮不到自己身上?可是……她不但相了亲,而且还暗搓搓的领了证!后来有记者就问了:“粉丝们一直对于你择偶的标准很感兴趣,不知能否回答一下。”林落掰着手指头数了数,“做饭,洗碗,拖地,打架,玩游戏……”记者:“……”记者又问了,“粉丝很好奇,你这么拼命地拍戏是为了什么?”林落想也没想,“赚钱。”记者:“……”当他没问。——顾大总裁的身份被曝光后,粉丝们又多了一件事,那就是:吃两人的狗粮!记者就问了,“顾总,请问您对于您妻子回答的要求是否有过不满?”顾大总裁:“没有,她说的我都会。”记者:“……”满满的狗粮!记者不死心的又问了,“有人说您这一行为是在吃软饭,对此请问您有什么看法?”顾大总裁,“没有办法,她乐意让我吃软饭。”
  • 五脉神山修真问道

    五脉神山修真问道

    气海?开窍?五脉神山?揽仙镇?堂堂国内首富长子现在要做一个乞丐出身?别人修仙靠渡劫,我们的男主渡劫靠开挂!
  • 深渊——最后的伊甸园

    深渊——最后的伊甸园

    经过数次内测,由数家游戏,脑科学,vr公司跨领域合作的虚拟实景动作游戏“深渊,沦陷”首次公测,但据内测玩家的说法,改动十分巨大。玩家‘若及’戏称‘弱鸡’凭借技术和经验,一点点积累优势走上最高峰,发现表面之后竟隐藏的巨大秘密---人类最后的伊甸园
  • 我喜欢的女孩子们

    我喜欢的女孩子们

    青春,是一条流去不复返的河流。当你回头望去,是否有想过,是什么贯穿了你生命中这条青春的河流?关于青春,我能想到的一条主线,就只有她们了——我喜欢的女孩子们。在一次又一次懵懂的喜欢里,成长就如花儿一样在青春的河流上漂着绽放,让生命的记忆牢牢地印在了心里。长大后,现实的生活很骨感,时常感到落寞无助。当回望丰满的青春回忆,快乐还是会自然地在嘴角轻轻挂起。累了,就回望一下那些美好的青春。仿佛,回到了——初心。也许,里面就有你曾经的影子……(集回忆录、日记、周记、月记、年记、小书评和小影评于一体的个人随笔)【不定期更新♂】
  • 鬼谷子全书(第六卷)

    鬼谷子全书(第六卷)

    《鬼谷子》作为一部谋略学的巨著,一直为中国古代军事家、政治家和外交家所研读,在今天,它的思想精髓仍被广泛应用于内政、外交、军事、商务及公关等领域,为当代政界、商界等领域人士所追捧的智慧法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