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040100000012

第12章 常见疾病的预防与治疗

眼科疾病◆◆◆

双眼红肿

孩子双眼红肿,从内因上来看,主要是由于肝火旺盛,引发热邪内蕴;从外因上来看,则是外感风邪。内外结合,从而患病。

主要症状

双眼红肿,畏光,正常光亮都会刺激孩子流泪。通常还会有很多眼屎,疼痛感明显。可能还会有排泄不畅的情况,大便干结,小便赤涩。

主穴功效

步骤1可散除体热,缓解双眼疼痛流泪的症状,并可消除红肿与眼屎多的情况。

步骤2有清热泻火的作用。

步骤3同样可清热泻火,治疗双眼红肿的症状。

步骤4可清上焦之热,同时还可降火明目。

配穴功效

步骤1有清热之功。

步骤2可缓解通便不畅的问题,帮助排便。

步骤3清利小便,清热泻火,可巩固疗效。

辨证施治

病症较轻时,采用按摩治疗的方法,见效很快。

新生儿双眼红肿不能睁开,可采用按摩主穴:揉小天心穴5分钟,推补肾经5分钟,推清天河水半分钟,推清板门穴5分钟;按摩配穴:推清肺经3分钟,推退下六腑3分钟,揉阳池穴半分钟,揉二人上马穴3分钟。可缓解新生儿双眼不开,红肿的症状。

预防与调理

父母要注意孩子双眼的清洁卫生,可用干净的毛巾轻轻擦拭,减轻孩子双眼的疼痛与干涩感。为孩子清洁双手,并尽量让孩子少用手去揉摸双眼。

外感风热型麦粒肿

主要症状

眼皮会有微微的红肿,并有痛痒感。会出现如同麦粒一样的小硬结,有发热、口干舌燥的症状。

主穴功效

步骤1可通经开窍,缓解眼部红肿的症状。

步骤2有清热之功。

配穴功效

步骤1可清热解表。

步骤2可疏风解表,泻火清热。

热毒内蕴型麦粒肿

主要症状

眼皮处麦粒状硬结明显,红肿刺痛感明显。孩子情绪烦躁不安,且大便秘结,小便短赤。

主穴功效

步骤1可缓解双眼红肿赤痛的症状。

步骤2有清热解表的作用。

配穴功效

步骤1可帮助排便,清除体内湿热。

步骤2可清热泻火,通利小便,巩固疗效。

辨证施治

如果眼皮局部红肿疼痛明显,眼屎增多,且口中发苦,则有可能是脾胃积热引发的麦粒肿,可加清胃经4分钟,推清小肠经5分钟,清大肠经5分钟,推退下六腑5分钟进行调理。

刚出生的孩子偶尔也会有双眼红肿痛痒且溃烂的症状,可揉小天心穴5分钟,推补肾经5分钟,推清天河水半分钟,揉肾纹穴3分钟,揉二人上马穴3分钟进行缓解。

预防与调理

父母要注意孩子眼部的清洁卫生,并为孩子修剪指甲,让孩子少用手揉眼睛。饮食应清淡宜消化。如果患处有化脓的迹象,切记不要挤压,以免脓液流入眼内,引发更严重的后果,应及时知会医生进行处理。在孩子病症发作的早期,可用热毛巾进行热敷,可改善眼部血液循环,有助于早日康复。

鼻科疾病◆◆◆

流鼻涕

孩子感冒之后,很容易流鼻涕。主要是由外感风寒,或是胆热内蕴上涌所引发。

主要症状

感冒初期鼻涕呈现清稀状,中后期会呈现浓稠状的绿色或者黄色。

按摩主穴

主穴功效

步骤1可缓解内热,并治外感风寒。

步骤2肺经为本症治疗主穴,可平内热上涌,有补气之功。

按摩配穴

配穴功效

步骤1有清热泻火的作用,可缓解鼻腔内的炎症。

步骤2可清体内湿气,清利小便,巩固疗效。

辨证施治

本病通常是由感冒所引发,所以应以治疗感冒为主,感冒治好了,本病就已经痊愈大半。再辅以按摩,很快就可恢复。

如果孩子有消化不良的症状,不宜采用本法。推清肺经会让消化不良的症状加重。

预防与调理

父母要让孩子多运动,强健体魄。饮食应均衡健康,不宜暴饮暴食。要多在室外空气流通处活动,室内也应保持通风流畅。孩子患病之后,应注意适当保暖,不要让孩子呼吸到冷空气,会刺激其鼻腔,引发不适。

流鼻血

孩子流鼻血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可能是由外感风热,而肺热、肝火上逆、胃热等引发。另外受到外力撞击,也有可能导致流鼻血。

主要症状

孩子鼻内出血不止,多则出现面目苍白、昏厥休克的症状。

主穴功效

本穴为治疗出鼻血的有效穴位。可迅速止血,可用拇指压住右端正穴,停止流血之后亦可多掐压一会儿,从而巩固疗效。切记不能掐左端正穴,其效正反,会加剧鼻子出血。

配穴功效

步骤1针对外感风热有疗效。

步骤2可治肝火上逆。

步骤3可缓解胃热。

步骤4可舒缓肺热。

步骤5醒脑清神,清热泻火,通利小便。

前四个步骤可分别同步骤5操作,亦可一起进行。

辨证施治

通常而言,外感风热的流鼻血往往同热性感冒并发;肝火上逆型流鼻血,孩子通常面目红赤,还有头晕的症状;胃热型流鼻血,孩子往往烦躁不安,口臭,排便不畅。父母应注意分类调养。

预防与调理

孩子流鼻血时,父母不用紧张,可先用冷敷后颈的方法,然后按摩止血。碰撞出血时,应检查身体有无别的伤口,注意消毒。清淡的饭菜,蔬菜水果也可减少孩子流鼻血的症状。到了冬天,室内干燥,孩子鼻腔也容易因干燥内热而流鼻血,应让孩子多喝水,并增加空气湿度。忌食巧克力,饼干、薯片、虾条等干燥性食品。

风寒型鼻塞

主要症状

鼻塞的基本症状为:孩子有鼻塞的症状,但间歇性发作。如静坐时鼻塞加重,运动时鼻塞症状消失。鼻涕呈黏稠状,通常还有头痛、头晕的症状。除了基本症状之外,还有畏寒发热、体表无汗、舌质淡红等特征。

主穴功效

步骤1可疏风解表。

步骤2可安神醒脑,缓解头痛。

步骤3可缓解鼻塞。

步骤4有止痛的作用。

按摩配穴

配穴功效

步骤1可疏风解表,清肺部积热,温中散寒。

步骤2可清热止痛,行气活血,进而驱寒。可同时推后背肌肉,可疏通经络,增加疗效。

风热型鼻塞

主要症状

孩子口鼻出气发热,鼻涕发黄且浓稠,嗅觉不灵。

主穴功效

步骤1可疏风解表。

步骤2可安神醒脑,缓解头痛。

步骤3有止痛的作用。

按摩配穴

配穴功效

步骤1可清肺部积热,清热泻火。

步骤2可清热明目、健脑通络。

辨证施治

慢性鼻炎的成因较多,这里主要举出外感风热和外感风寒两种例子供参考。应与医生接洽,明了孩子鼻炎的成因,这样才能辨证施治。过敏性鼻炎应注意防治,不然很容易演变为慢性鼻炎。过敏性鼻炎适宜用药物治疗,并应查清过敏源,避免再次发作。

预防与调理

孩子应多锻炼身体,从而增强体质,增加抵抗力。预防慢性鼻炎的一种方式,就是预防感冒。在饮食方面,宜清淡易消化。

口舌疾病◆◆◆

脾胃虚寒型流口水

在孩子婴幼儿时期,有流口水的现象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但流口水还可能是因为脾胃虚寒或是脾胃积热所引发的病理性疾病。这被中医称为“滞颐”。

主要症状

面色萎黄或苍白,口水清稀,舌质淡。通常伴有消化不良的症状,大便稀薄,小便清长。

主穴功效

步骤1有温养脾胃的作用,补充脾阳,从而缓解孩子流口水不止的情况。

步骤2平和胃气,增加食欲,促进消化。

配穴功效

温补肾阳,帮助消化,减轻消化不良带来的肠胃不适,并通利小便,巩固疗效。

脾胃积热型流口水

主要症状

面色红赤,口水黏稠,舌赤而苔黄,并有口臭。偶尔会有口腔炎症。大便干燥,小便短赤。情绪烦躁不安。

主穴功效

步骤1可清热滋阴,有制约流口水的作用。

步骤2可清胃热,促进消化。

配穴功效

步骤1可清热,消除口腔疾病,除口臭。

步骤2可促进消化,帮助排便。

步骤3可清除体内积热,通利小便,巩固疗效。

预防与调理

针对生理性流口水,父母只要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随着孩子岁数的增大,就可以痊愈。至于病理性流口水,只要积极治疗,也可很快恢复。

口疮

孩子口疮主要是由脾胃积热所引发的口舌糜烂,和我们常说的口腔溃疡非常相似。

主要症状

孩子的牙龈、舌头、口腔内壁包括上腭都有可能出现黄白色的溃疡,有明显疼痛感,通常会有发热的特征。有轻微的口臭,且食欲不振,情绪烦躁不安。

主穴功效

步骤1可清热解表,温养下元。

步骤2可清利小便,也有清热的功效。

配穴功效

步骤1可以缓解孩子口腔内溃疡的疼痛,有疏风解表之功。

步骤2可平和胃气,增加食欲,促进饮食。

辨证施治

如果有便秘,以及心闷烦躁的症状,可加推清大肠经4分钟,从而帮助排便,除体内湿热。

预防与调理

孩子患病后,父母要加强护理,要以清淡的流食为主,减轻孩子口腔的疼痛。并保持口腔卫生,有助于尽快回复。忌食辛辣食品。

小儿鹅口疮

鹅口疮同口疮有相似之处,但多发于刚出生的孩子身上。通常还在母亲身体中,就被热毒所侵,热毒内蕴小儿体内,出生后发作于口腔之中。

主要症状

病症轻时,口腔壁及舌头上有白点分散。发展严重时,这些白点会发展为溃疡,引发孩子口腔疼痛。

主穴功效

步骤1清热泻火,可消除舌头上的溃疡。

步骤2对治疗口腔溃疡有疗效。

步骤3有清热消肿,缓解口腔疼痛的作用。

步骤4散热,对口腔壁的溃疡尤其有效。

配穴功效

步骤1可消除胃热,可缓解牙龈肿痛。

步骤2也可消牙龈肿胀,还可缓解便秘,帮助通便。

步骤3清热泻火,可通利小便,巩固疗效。

辨证施治

推清肺经以及推下六腑法有促进排便的作用,故而腹泻时,这两个穴位应停止使用。牙龈肿痛有所缓解时,这两个穴位也要减少使用。

发热时,可加揉一窝蜂穴3分钟。为了加强疗效,可将小天心穴与一窝蜂穴一起使用,放在步骤1疗效更佳。

预防与调理

鹅口疮口腔疼痛较为明显,让幼儿进食较困难,所以要及早治疗。父母应及早送医,在医生指导下采用内服外推的方式治疗,让孩子早日恢复健康。忌食辛辣食品。

实证型牙疼

牙痛,通常胃火上升或是虚火上炎都会引发。可分为实证和虚证,实证通常是外感风邪,导致胃火上升,从而引发牙痛;虚证多因肾气不足,导致虚火上炎。

主要症状

孩子不仅有牙痛的症状,同时牙龈红肿,甚者外腮也有肿痛迹象,有口臭。通常伴随头痛、体热、大便秘结、小便短赤等。

按摩主穴

主穴功效

步骤1可解风邪,有助于从根源上治疗本症。步骤2清热泻火,可降体温,并消除口臭。步骤3可清热,并可有效缓解牙痛。

按摩配穴

配穴功效

步骤1可缓解便秘的症状。

步骤2有清热之功。

虚证型牙疼

主要症状

疼痛症状不甚明显,牙龈与外腮通常正常。体温正常,没有口臭迹象。

按摩主穴

主穴功效

步骤1是治本之法。

步骤2可清热降火,治虚火上炎。

步骤3可有效缓解牙痛症状。

配穴功效

可清热降火,平息胃热。

预防与调理

对牙齿、牙龈有刺激性的食物,应少量摄取。少吃甜食、零食、冷饮等,也对缓解牙痛有帮助。

牙龈肿胀

孩子牙龈肿胀通常是由胃火上炎而引发。

主要症状

牙龈肿胀,呈微透明状。偶尔会有牙痛的症状。

主穴功效

步骤1可缓解牙龈肿胀,有助于消炎。步骤2可清胃热,是治本之法。

步骤3可缓解牙痛或是牙龈肿痛。

配穴功效

步骤1补肾水,可平胃火。

步骤2有助于清热消炎,通利大便。

步骤3可通利小便,清热泻火,巩固疗效。

预防与调理

从预防上来讲,孩子应尽量摄入清淡有营养、易于消化的食物,忌食辛辣食品,保证胃部健康,排便通畅。并养成少吃零食以及刺激性食物的习惯,保持早晚刷牙的好习惯。

牙龈溃烂

比牙龈肿胀更为严重的是牙龈溃烂,通常是因为外感热毒,或是内蕴热毒上炎而引发。

主要症状

热毒上炎,会导致牙龈红肿赤痛,并溃烂,口腔有腐臭气息。严重甚至会引发牙齿脱落,嘴唇溃烂等。

按摩主穴

主穴功效

步骤1可清热泻火,可降体温,并消除口臭。

步骤2可清热,并可有效缓解疼痛。

步骤3有清热消肿,缓解口腔疼痛的作用。

配穴功效

步骤1有助于清热消炎,通利大便。

步骤2可通利小便,清热泻火,巩固疗效。

预防与调理

本病症发作时,即应送医,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辅助治疗。服用清热解毒的药剂,辅以按摩治疗,疗效较好。

嘴唇干裂

孩子嘴唇干裂,内因主要是脾热,外因则多是因为气候干燥。

主要症状

嘴唇干燥,偶尔甚至有干裂出血的症状。出血之后,嘴唇上会结血痂,通常不会自行脱落。

主穴功效

步骤1可清脾热,有效缓解嘴唇干燥的症状。但幼儿和体弱脾虚的孩子不宜过度按摩本穴,应以4分钟左右为佳。

步骤2疏通经络,并可让嘴唇血痂自行脱落。

步骤3有清热滋阴的作用,可让嘴唇润泽起来。

配穴功效

步骤1利排泄,让大便通畅。

步骤2可清热泻火,通利小便,巩固疗效。

预防与调理

天气干燥时,父母要督促孩子多喝水,不仅可缓解嘴唇干燥,也还有清热泻火的功效,起到预防的作用。孩子嘴唇上的血痂,应让其自行脱落,不要让孩子用手去抠撕,以免引起出血。观察到小的血痂尚未脱落,又还连接在嘴唇上时,可用小剪刀小心剪去。

咽炎◆◆◆

中医称咽炎为喉痹,为咽部黏膜以及黏膜下组织发炎,是上呼吸道感染的一部分,通常可分为急性咽炎和慢性咽炎两种。

急性咽炎

主要是由于内有积热,外感风邪,进而导致风热邪气袭喉。

主要症状

孩子咽喉有红肿疼痛的症状,全身都有不适的感觉,情绪烦躁不安。说话声音嘶哑喉鸣,会觉得呼吸困难。吞咽食物时,会感到疼痛并难以下咽,食欲减退。喉咙内有黏稠的痰液,但不易咳出。

主穴功效

步骤1有疏解体内风邪的作用。

步骤2可清热泻火,并降体温,平和胃气。

步骤3可缓解喉咙疼痛的症状,舒爽喉咙。

配穴功效

步骤1可缓解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的症状。

步骤2有助于消除红肿。

步骤3可清热泻心火。

辨证施治

针对急性咽炎,当呼吸困难时,可采用捏挤天突穴、哑门穴、少商穴、委中穴(后三穴可先用针刺出血,继而用捏挤法,使之出血)来让呼吸通畅,并缓解咽喉肿痛的症状。但针刺法宜谨慎采用,一方面因为小儿多动不能很好配合,另一方面如果引发小儿哭闹,呼吸将会更加急促,使得病情加剧。

总之,急性咽炎应及时送医救治,不宜拖延。

预防与调理

急性咽炎可通过锻炼身体,增强身体抵抗力进行预防。感冒后应积极进行治疗,以免引发急性咽炎。且应注意让孩子多在空气清新、粉尘少的地方活动。

慢性咽炎

主要症状

观察孩子咽喉处,红肿症状较轻,吞咽时有轻微的疼痛感。咽喉干燥,口干易渴。有咳嗽的症状,声音低而嘶哑。冬春季节,以及清晨起床时,症状明显。

主穴功效

步骤1主要补肾气,可滋阴潜阳,可清热泻火。

步骤2可通经开窍,舒缓喉咙处疼痛干燥的症状。

步骤3可止咽喉疼痛。

配穴功效

步骤1有促进消化,增加食欲的作用。

步骤2可治咽喉红肿,清热泻火,通利小便,巩固疗效。

辨证施治

这里应注意喉炎与咽炎的异同。喉炎是病毒性感染,会引起喉部黏膜发炎肿大、声带发炎肿大。喉炎主要表现出声音嘶哑,甚者可能有短期失声的可能。孩子通常伴随感冒风热的症状,身体发热,喉咙处会感到干燥、疼痛。可在本法基础上,加清肺经5分钟,清小肠经4分钟来进行缓解。

预防与调理

在治疗急性咽炎时,要尽量根治,以防止发展成慢性咽炎。父母要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每天定时刷牙,少摄入刺激性食物,并多吃蔬菜瓜果补充维生素。多喝水,也有利于防治慢性咽炎。慢性咽炎不易治愈,应以预防和调理为主。

扁桃体炎◆◆◆

中医称扁桃体发炎为“乳蛾”。多是由于外感风邪,风邪积聚于扁桃体处引起发炎;而虚火上炎也会引发扁桃体发炎。主要可分为急性扁桃体炎和慢性扁桃体炎,前者如果未得到及时治疗或是未得到根治,便会向后者转化。

通常是由胃热肺热所引起,并外感风热,火气上炎,促使扁桃体发炎。

急性扁桃体炎

通常是由胃热肺热所引起,并外感内热,火气上升,促使扁桃体发炎。

主要症状

扁桃体红肿疼痛,伴随有头痛发烧,全身发热的症状。且喉咙有痰,排便不畅,大便秘结,小便短赤。

主穴功效

步骤1可疏风解表,并可发汗,缓解发烧发热的症状。

步骤2滋阴清热,并可降体温。

步骤3可有效缓解疼痛感,可舒爽咽喉。

配穴功效

步骤1可缓解扁桃体红肿的状况,并可缓解便秘,通利大便。步骤2可清热泻火,通利小便。步骤3有止痛的作用。

预防与调理

孩子应注意多休息,室内应保持安静,并保持通风。可多补充水分,或是富含维生素的果汁,有助于身体恢复。

患慢性扁桃体炎的孩子,通常身体瘦弱,肾气不足,引发虚火上炎。急性扁桃体炎反复发作,或是未能根治,也会引发本症。

慢性扁桃体炎

患慢性扁桃体炎的孩子,通常身体瘦弱,肾气不足,引发虚火上炎。急性扁桃体炎反复发作,或是未能根治,也会引发本症。

主要症状

扁桃体肿大,呈暗红或者紫红色,咳嗽症状轻微。体温正常,偶尔夜间睡眠不安稳,可能会伴随有大便结燥、小便色黄等。

主穴功效

步骤1有疏通经络的作用。

步骤2补肾水,可有效控制虚火上炎。

步骤3可清热泻火,缓解咽喉肿痛的症状。

配穴功效

步骤1可清热,消除咽喉红肿,并行气通滞,通利大便。

步骤2可平和胃气,促进消化,增加食欲。

步骤3可清热泻火,通利小便。

预防与调理

患有扁桃体炎应减少讲话,同时孩子要多摄入蔬菜瓜果等富含维生素的食品,并多喝水。忌食辛辣油腻之品,暂忌剧烈运动,注意休息,预防重感。

哮喘◆◆◆

哮喘成因是多样的。

内因:1.痰邪内伏? 2.肾有纳气? 3.体质虚弱 4.脾肾亏损

外因:1.外邪侵袭? 2.饮食失宜? 3.劳倦过度? 4.情志影响

哮喘主要可分为实喘和虚喘两类。

风寒型实喘

主要症状

咳喘的症状较为严重,通常伴随有感冒的症状,如头痛怕冷、发烧体热且无汗等。排泄不畅,可见大便结燥,小便赤涩。

主穴功效

步骤1可通窍开络,有散寒之功。

步骤2可清热泻火,降体温,减缓孩子情绪烦躁的症状。

配穴功效

步骤1可平和胃气,减缓胸闷气短的症状,并可缓解腹胀。

步骤2可平复咳喘,化痰止咳,并行气通滞,通利大便。

步骤3可清热利湿,通利小便,巩固疗效。

多痰型实喘

主要症状

孩子通常喉中有痰,多而浓。多伴随呼吸急促,不思饮食,有恶心干呕的症状。面色萎黄,大便呈黏稠状。

主穴功效

步骤1有助于健脾化痰,是治本之法。

步骤2可温补肾阳,促进脾脏功能恢复。

步骤3补肾水,温补肾阳,将痰饮下化于小便。

步骤4有化痰止咳之功。

配穴功效

步骤1可促进消化,增加食欲。

步骤2可缓解恶心呕吐的症状。

步骤3有止咳的作用。

步骤4可清热泻火,通利小便,巩固疗效。

伤肾型虚喘

主要症状

孩子呼吸不畅,通常吸入少呼出多。稍作运动,便喘息更甚。面色呈青中发黑,身体虚弱,精神疲惫。

主穴功效

步骤1可补肾水,是治本之法。

步骤2可疏邪解表。

步骤3可缓解呼吸不畅,增加食欲。

步骤4可平衡肾气与肺气,缓解咳喘症状。

配穴功效

步骤1可缓解咳喘。

步骤2可巩固肾气,平息咳喘。

步骤3清热利湿,通利小便,巩固疗效。

伤肺型虚喘

主要症状

孩子气息短促,声音低而发涩。有低烧的症状,大便稀薄。面色白中发青,身体瘦弱。

主穴功效

步骤1有健脾之功,并助益肺。

步骤2可化解体内湿浊之气。

步骤3可平胃气,促进消化,消除腹胀,增加食欲。

步骤4可有效缓解咳喘症状。

配穴功效

步骤1可清热滋阴。

步骤2可清热泻火,清利小便。

步骤3可温养下元,缓解大便稀薄的症状。

预防与调理

哮喘的成因是很多的,感冒、天气变化、空气中的粉尘,甚至食物等都会引发。对于大多数孩子而言,感冒是引发哮喘的重要因素,所以应防治感冒。父母不要带孩子去人群过度集中的地方,适宜去空旷、空气清新的地方。平时室内要注意通风,保持空气流通,父亲如果有抽烟的习惯也请回避孩子。在准备饮食时,宜清淡,易消化。

肺热痰喘

主要是外感风寒,且风邪久治不愈,体内痰热互结,阻隔在气管中,发作为喘咳。

主要症状

孩子发病很突然,先有寒战,接着发高烧且无汗。呼吸急迫,鼻翼煽动,咳嗽声重,喉中有痰。舌苔白且腻,伴随排泄不畅,大便秘结,小便短涩等。本病通常要采取分阶段治疗的方式。

急救功效

步骤1可缓解呼吸急促,胸闷气喘的症状。

步骤2让喉中痰下降。

步骤3可让呼吸顺畅。

如果呼吸正常之后,可进入第一阶段:

主穴功效

步骤1可疏解风寒,温补经络。

步骤2可滋阴清热降体温。

步骤3可顺气化痰,缓解胸闷气短。

配穴功效

步骤1可缓解腹胀,行气通滞,促进消化。

步骤2可消除肺中积痰,素肺定喘。

步骤3可清热化痰,利湿利尿,巩固疗效。

第二阶段:

此时孩子高烧已经消退,但依然有低烧的症状,持续咳嗽,且有痰。

主穴功效

步骤1可疏解风邪,疏通经络,并可镇静安神。步骤2可清热退烧,利湿化痰。步骤3可清胃热。步骤4可缓解胸闷气短,并有止咳顺气化痰的作用。

配穴功效

步骤1可行气通滞,促进消化,增加食欲。

步骤2可素肺平喘。

步骤3可缓解情绪不安,清热泻火,通利小便。

步骤4缓解咽部积热,有止咳之功。

第三阶段:

孩子退低烧后,可能还有食欲不振,夜间烦躁不能安眠。还有轻微咳嗽,痰液明显减少。

主穴功效

步骤1可帮助孩子入睡。步骤2可清热滋阴,缓解孩子烦躁不安。步骤3可平胃气,帮助消化,增加食欲。步骤4亦可平抑胃气,缓解恶心症状。

配穴功效

步骤1可潜阳利湿。

步骤2可化痰止咳,巩固疗效。

第四阶段:

孩子身体已经基本恢复,宜再作按摩,从而巩固疗效。

主穴功效

步骤1可健脾养肺。步骤2可促进消化,增加食欲,让孩子身体机能尽快恢复。步骤3可缓解恶心的症状,可促进孩子进食。步骤4可温养下元,帮助消化。

配穴功效

步骤1可滋阴清热。

步骤2可化痰清肺。

步骤3可清热泻火,滋阴利湿,并通利小便,巩固疗效。

辨证施治

本病宜分阶段进行治疗,会取得不错疗效。在各阶段都应参考医生所提供的建议,以药物治疗为主,按摩治疗为辅。病情轻,每日可按摩2~3次;病情重,每日4次;病情好转,早晚各1次。肺内干性摩擦音消失之后,可停止按摩。

食欲不振◆◆◆

食欲不振,即我们常说的厌食。孩子不思饮食,进而造成营养不良,身体虚弱。中医看来,食欲不振的主要原因在于脾胃不和。通常说来,或者伤胃,或者伤脾,或者脾胃俱失调,都有可能引发孩子食欲不振。

伤胃型食欲不振

主要症状

孩子情绪低落,有明显的饥饿感,但觉得食之无味,很容易就产生饱腹感。讨厌油腻的食物,皮肤通常干燥而缺乏光泽,且大便干燥,排泄不畅。

主穴功效

步骤1有平和胃气,促进肠胃消化,增加食欲的作用。

步骤2也有平和胃气之功,可缓解孩子恶心不思饮食的症状。

配穴功效

步骤1可行气通滞,帮助排泄,通利大便。

步骤2可清热利湿,通利小便,巩固疗效。

伤脾型食欲不振

主要症状

孩子面色不好,往往没有饥饿感,故而不思饮食。饮食后会有恶心感,偶尔会有呕吐的症状。难以消化,还会有腹胀的症状。体形瘦弱,通常排泄正常。

主穴功效

步骤1推补脾土,增强其运化功能,从而达到治本的目的。

步骤2有平和胃气,促进肠胃消化,增加食欲的作用。

步骤3也有平和胃气之功,可缓解孩子恶心不思饮食的症状,并增加食量。

配穴功效

步骤1可温补肾气,促进消化。

步骤2可清热利湿,通利小便,巩固疗效。

脾胃失调型食欲不振

主要症状

以上两种病症的症状都兼而有之,并不易辨别,最好请教有经验的医生帮助检查辨别,以便于对症按摩。

主穴功效

步骤1可化解体内湿浊之气,温养补脾。

步骤2可平和胃气,促进消化,增加食欲。步骤1和步骤2相结合,可有效治疗本症。

步骤3可平和胃气,缓解恶心呕吐的症状。

配穴功效

步骤1可温补肾气,帮助消化。

步骤2可清热利湿,通利小便,巩固疗效。

辨证施治

食欲不振主要有这三方面的原因,相似又略有不同,其采取的按摩方式也不同。所以孩子在患上食欲不振之后,父母要辨别病情,采取合适的按摩方式,才能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父母最好是在有经验的医生指导下进行,以免耽误病情。

预防与调理

除了病理上的食欲不振,也有生理上的食欲不振。比如在炎热的夏季,孩子可能会因为天气闷热而不思饮食,父母宜烹饪清淡不油腻的食物,从而增加孩子的食欲。在日常生活中,还要让孩子养成少吃零食,不偏食的好习惯。

初生儿食欲不振

初生儿食欲不振主要表现在不饮奶水上。主要原因可分为两种,一是胎中粪便不能及时排除,二是初生儿受到风寒所致。

前者有腹胀,恶心呕吐,啼哭不安的症状。可按摩主穴:

逆运内八卦2分钟,推四横纹穴4分钟,揉合谷穴半分钟。按摩配穴:推清肺经4分钟,推下六腑4分钟,揉阳池穴半分钟。此法可平和胃气,帮助消化,促进胎中粪便排出,从而达到让孩子恢复食欲的目的。

后者通常四肢发凉,且有腹痛的症状。可按摩主穴:推补脾经5分钟,揉一窝蜂穴3分钟,揉外劳宫穴4分钟,捏挤神阙穴。按摩配穴:逆运内八卦2分钟,推四横纹穴4分钟,揉合谷穴半分钟。此法可缓解腹痛,温养下元,补脾健胃,温中散寒,达到驱寒促进饮食的目的。

呕吐◆◆◆

呕吐是孩子的一种常见病,其成因较多,故而需要分别讨论,以便对症施治。

热症型呕吐

热证型呕吐通常是由胃火上炎所引发,偶尔摄入刺激性食物也容易导致这种类型的呕吐。

主要症状

面色发红,并且皮肤干燥。全身有发热的症状,孩子情绪烦躁不安。易口渴,并贪冷饮。通常一吃东西就容易吐出来,呕吐物呈酸臭味。

主穴功效

步骤1可清热解表,缓解体热的症状。

步骤2清热泻火,滋阴退热。

步骤3也有清热之功,并可缓解烦躁不安的情绪,使面色逐渐恢复正常。

按摩配穴

配穴功效

步骤1有平和胃气的作用,可帮助消化,增加食欲。

步骤2可缓解恶心呕吐的症状。

步骤3有助于排泄,通利大便。

步骤4平和胃气,通利小便,可巩固疗效。

外感风寒,或是风寒侵腹都会引发本症。孩子摄入寒凉性食物也会引发呕吐。

寒证型呕吐

外感风寒,或是风寒侵腹都会引发本证。孩子摄入寒凉性食物也会引发呕吐。

主要症状

患病的孩子有明显消化不良的症状,呕吐物没有酸臭气息。通常孩子面色发白,四肢发凉,有畏寒的症状。

主穴功效

步骤1有健脾之功,可温中散寒。

步骤2有平和胃气的作用,帮助消化,可缓解呕吐的症状。

配穴功效

步骤1可驱寒,并温养下元。

步骤2可清热滋阴,清利小便,巩固疗效。

孩子饮食不节制,暴饮暴食即会引发本症。孩子消化系统还没有成长健全,若摄入较为油腻或是不容易消化的食物也容易引发呕吐。

伤食型呕吐

孩子饮食不节制,暴饮暴食即会引发本症。孩子消化系统还没有成长健全,若摄入较为油腻的或是不容易消化的食物也容易引发呕吐。

主要症状

孩子会感觉腹胀,身体发热。感到恶心,呕吐物气息发酸。

主穴功效

步骤1可清胃热,消除口臭。

步骤2可平和胃气,促进消化,消除腹胀。

步骤3可缓解恶心呕吐的症状。

配穴功效

步骤1可行气通滞,通利大便。

步骤2可清热泻火,通利小便,巩固疗效。可运用捏挤法,使用大椎穴、曲泽穴、委中穴,也有止恶心呕吐的功效。

惊吓型呕吐

主要症状

受到惊吓后,孩子会心烦气躁,睡眠变浅,容易惊醒。呕吐时发时止,呕吐物通常伴有黏液。或还伴有身体发热或是发烧的症状。

主穴功效

步骤1可平衡体内阴阳紊乱。

步骤2可镇静安神,缓解孩子紧张的情绪。

步骤3可安神醒脑,缓解孩子烦躁不安。

配穴功效

步骤1可清胃热,降体温。步骤2可平和胃气,缓解恶心呕吐的症状。步骤3可清热泻火,通利小便,巩固疗效。

上吐下泻

孩子感染外邪,内有伤食等症状,往往就会引发上吐下泻的症状。通常会与感冒等病症并发。

主要症状

往往与感冒并发,所以会有发冷或是发热的症状。胸闷气短,腹痛明显,一般是先吐后泻。

主穴功效

步骤1可疏风解邪。

步骤2可清热滋阴,并可缓解感冒引发的发冷或是发热的情况。

步骤3可平和胃气,帮助消化。以上手法可微快用力。

配穴功效

步骤1可平衡体内阴阳,缓解紊乱。

步骤2可缓解腹泻,清热利尿。小肠经是止泻的有效穴,所以可多用时间按摩。步骤3可缓解腹胀,缓解上吐下泻的症状,并可有效缓解腹痛。以上手法可微快用力。

步骤3宜请有经验的医生执行,父母在施治时最好采用捏挤法。

辨证施治

呕吐的原因很多,父母要根据原因以及主要症状进行分辨,从而达到辨证施治的目的,让孩子能尽快回复健康。

如果孩子有上吐下泻的症状,应该以先治疗上吐为主,不然容易反复。上吐下泻不排除有食物中毒的情况,父母要及时送医,以免耽误病情。

预防与调理

孩子呕吐后,要用温盐水让其漱口。可慢慢喂水,免得孩子有虚脱缺水的症状,但一次性不宜饮用过多,可慢慢增加饮水量。父母最好为孩子烹饪清淡不油腻的食物,并且易于吸收,这样可帮助孩子尽快恢复体能。孩子宜在安静的房间中静养。

营养不良◆◆◆

孩子营养不良,通常是吸收不好。在中医看来,属于阳明热盛,蕴结化燥。

普通型营养不良

主要症状

孩子容易产生饥饿感,且摄入食物量也较大。但身体瘦弱,大便结燥,小便短少。

主穴功效

步骤1可清胃热,有效治疗消化不良,是治本之法。

步骤2促进饮食正常,帮助消化。

步骤3可通气行滞,帮助排便。

配穴功效

步骤1可清热滋阴。

步骤2可清热利尿,巩固疗效。

预防与调理

孩子营养不良,长时间会精神疲惫,注意力不集中,所以发现之后就要及时治疗。可采取按摩与服用健胃消食类药物相结合的方式,孩子恢复较快。

腹胀◆◆◆

腹胀通常是由伤食而引发脾胃受损,可分为实胀和虚胀两种。

实胀

主要症状

孩子腹部胀满呈饱和状,偶尔会有腹痛的症状。食量会有减少的情形,饮食之后,腹胀会更加明显。

主穴功效

步骤1调理肝气,缓解腹痛。

步骤2可行气通滞,缓解腹胀的情况。

步骤3可平和胃气,缓解恶心,促进孩子恢复食欲。

配穴功效

步骤1有滋阴的功效。

步骤2可利湿利尿,清热泻火。

步骤3通利小便,消除体内积水,亦可缓解腹胀。

虚胀

主要症状

孩子腹部明显胀大,夜间腹胀症状会加剧。不思饮食,精神不振,面色萎黄,身体消瘦。通常还伴有四肢发凉,小便清短。

主穴功效

步骤1可健脾补气。

步骤2可补肾水,有利湿利尿的作用。

步骤3与步骤2相结合,清热利湿,通利小便。

步骤4可补脾阳,缓解腹痛、四肢发凉的症状。

配穴功效

步骤1可舒筋活络,缓解腹痛。

步骤2可促进消化,缓解腹胀,增加食欲,让孩子恢复进食。

步骤3可平和胃气,也可帮助孩子增进饮食。

辨证施治

孩子腹胀是常见的一种疾病,有时候不合理的饮食也会引发。腹胀的致病原因较多,在治疗时要结合孩子的症状进行辨别,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治疗。

预防与调理

父母要让孩子养成正确的饮食习惯,切忌让孩子暴饮暴食。

积食

暴饮暴食,或是脾胃受损都有可能引发食积,具体是指未消化的食物积滞停留在孩子的胃中。

主要症状

孩子身体消瘦,但有腹胀的症状。通常孩子不思饮食,情绪烦躁不安,夜间睡眠不稳。且大便气息酸臭,小便浑浊。头发、皮肤粗糙没有光泽。

主穴功效

步骤1可补先天不足,治后天之本。步骤2可滋阴退热,缓解情绪烦躁,让孩子在夜间可安心入睡。

步骤3可平胃气,促进消化,缓解腹胀,增加食欲。

步骤4有清热之功,恢复头发、皮肤的光泽。

配穴功效

步骤1可帮助消化。

步骤2可清热泻火,通利小便。

辨证施治

父母应在医生指导下,采用药物和按摩相结合的治疗方式。

预防与调理

忌暴饮暴食。

便秘◆◆◆

孩子大便不通,主要可分为寒、热两种类型。

寒型便秘

通常是气血不足,阴寒内生所致。

主要症状

孩子面色青中发白,四肢发冷,有畏寒的症状。腹内有气胀或是腹痛,大便不畅,小便清长。

按摩主穴

主穴功效

步骤1可气补先天之不足,血治后天之体虚。

步骤2可散体寒,有治本之功。

步骤3可止腹痛。

配穴功效

步骤1可行气通滞,缓解便秘。

步骤2也有通利大便的作用。

主要是由肠胃积热,体内津液不足,而引发大便结燥。

热型便秘

主要是由肠胃积热,体内津液不足,而引发大便结燥。

主要症状

孩子面红身热,有口臭。大便结燥不通,小便不畅。嘴唇有干裂,口腔甚至会有溃疡等症状。

主穴功效

步骤1有助于缓解腹胀,以及口腔内的炎症,还可降体温。

步骤2可帮助消化,促进排便。步骤1和步骤2可采用微快而用力的手法按摩。

步骤3有助于让大便迅速排出。

配穴功效

步骤1清热泻火,可清胃热。

步骤2可清热泻火,利湿利尿,有助于巩固疗效。

辨证施治

父母应通过病症的主要症状来明确孩子便秘的类型,从而对症治疗。

预防与调理

孩子应该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不暴饮暴食,不吃具有强刺激性的食物,以清淡为佳。有便秘症状后,应多喝水以及多摄入水果蔬菜,如火龙果、猕猴桃、大萝卜等,以及粗纤维的食物,也有助于润肠排便。

肠痈◆◆◆

孩子暴饮暴食,或对季节温差不适,或是过度疲劳都有可能引发湿热蕴积于肠内,形成肠痈。

慢性肠痈

体内寒湿之气聚集,逐渐转化为湿热之气发作于肠内,因而是慢性肠痈。

主要症状

孩子右下腹会有轻微的痛感,体温正常。大便稀薄,小便清稀,舌苔微黄且薄腻。前期发病缓慢。

主穴功效

步骤1可疏通经络。????步骤2可清胃热,平和胃气。

步骤3可平和胃气,促进消化,并清肠热。

步骤4可行气通滞,促进消化,通利大便。

配穴功效

步骤1可温中散寒。

步骤2可清热,通利小便,并止腹痛。

肠道内湿热积聚,发病较为迅速。

急性肠痈

肠道内湿热积聚,发病较为迅速。

主要症状

孩子不时腹痛,前期主要在肚脐部位,后期转移至右下腹。还伴有体温较高、恶心呕吐或是大便结燥、小便赤涩的症状。

主穴功效

步骤1可疏通经络,有解表之功。

步骤2可清热滋阴,降体温。

步骤3可清大肠积热,有调气散结的功效。

步骤4可行气通滞,疏通便秘,并可清泻肠热。

步骤5有助于迅速排便。

配穴功效

步骤1可平和胃气,缓解恶心呕吐的症状。

步骤2清热泻火,通利小便。

步骤3有止腹痛的功效。

辨证施治

此病需要及时送医,配合医生的指导对孩子进行治疗。按摩之法对早期症状有缓解作用。

预防与调理

饮食注意以半流食为主。

小儿遗尿

小儿遗尿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尿床,主要发生在夜间。孩子先天不足,下元虚寒或是体质虚弱,以及不好的生活习惯都会导致遗尿的发生。

主要症状

通常孩子在睡梦中无知觉地就排泄小便。遗尿频繁的孩子,通常面色发白,四肢发凉,喜热恶寒。往往食欲不振,消化不良,排便清稀。

主穴功效

步骤1可调养肾气,滋补肾阴,温养肾阳,可缓解排便清稀的症状。

步骤2针对遗尿频繁有疗效。

配穴功效

步骤1可缓解四肢发凉的症状,温补脾肺。

步骤2有健胃消食之功,可增加食欲。

辨证施治

由肝经湿热所引发的尿床,可用推清肝经5分钟,推清小肠经5分钟,推清天河水2分钟的方法进行调理。

预防与调理

3岁以下的孩子,有尿床的现象是正常的;3岁之后的孩子应注意防范。

要让孩子养成良好的排尿习惯。睡觉前1小时不喝水,上床前将尿排尽,睡眠后2小时家长唤醒一次,以养成有尿自己就醒的习惯。

肛门红肿

通常情况下,都是由大肠郁热所引发。

主要症状

孩子肛门周围红肿发炎,偶尔肛门处还会有小的水泡。孩子排便时,会有疼痛感,引发不适。

按摩主穴

推清大肠经15~20分钟

主穴功效

可缓解大肠郁热,并可缓解排便疼痛的症状,可消除红肿以及水泡。

配穴功效

可通利小便,清热泻火。

预防与调理

为小孩子擦屁股时,可用稍微湿润的纸擦拭,以免孩子感到肛门疼痛。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也有助于病症康复。

翻肛不还

孩子如果体内积热太甚,引发肛门红肿便容易发作。

主要症状

孩子肛门红肿,并感到排便困难且有痛感。肛门翻出后,红肿如故,不易自行翻还,向内托送时有痛感。

主穴功效

此三处穴位可采取微快而有力的手法按摩。

步骤1可消除体内积热。步骤2可清血热肠热。

配穴功效

可清肠热,且缓解肛门红肿,使其逐步消肿后能托还入体。清热泻火,巩固疗效。

预防与调理

孩子应多摄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

惊风◆◆◆

惊风是小儿时期常见的一种急重病症,以临床出现抽搐、昏迷为主要特征。又称“惊厥”,俗名“抽风”。任何季节均可发生,一般以1~5岁的小儿为多见。惊风又可分为急惊风与慢惊风,如果急惊风未获根治,也有可能会演变为慢惊风。

急惊风

通常是外感风邪,内滞邪热而引起。

主要症状

病症来势较急,高热不退,面红唇赤,心烦意乱,呼吸急促,牙关紧咬,手足抽搐,角弓反张,甚或有神志不清,昏迷不醒的症状。

主穴功效

步骤1可安神通窍,醒脑镇静,止抽搐。

步骤2可调节阴阳紊乱,镇定安神。

步骤3可退烧发汗。

步骤4降体温,镇静泻火。

配穴功效

步骤1可顺气化痰。

步骤2与步骤1相结合,有利于通便利尿,以助疗效。

辨证施治

如果孩子有抽搐、面色青紫或是半昏迷症状时,应先掐人中5~10次和中冲穴5~10次,再分阳一穴。父母手法要快并用力,直到孩子面色透红为止。

如果孩子身体虚弱,面色青白,应先掐人中和少商两穴,然后推补脾经5分钟,推补肾经5分钟,揉小天心穴5分钟,有开窍通神之功。

推补脾经5分钟,推补肾经5分钟,并揉肾纹穴3分钟可帮助惊风后手足发冷、呼气发冷的患儿。

再如有痰的孩子,可以通过揉小天心穴3分钟,逆运内八卦3分钟,点丹田穴7~10次来开郁通结,起到疏通痰气的作用。还可通过捏挤神阙、天枢等穴来止腹痛、腹泻。

预防与调理

父母应加强孩子平日的体育锻炼,饮食健康有条理,这样可以有效提高抗病能力。

孩子发病抽搐时,不要太过用力压制,孩子筋骨瘦弱,容易伤到孩子的骨骼肌肉。在孩子口腔还能打开的情况下,可以将压舌板放在上下牙齿之间,避免孩子牙关咬紧时伤到舌头。让孩子静养在安静的环境中,避免对孩子造成情绪上的刺激。父母要密切注意病情的变化,并及时同医生保持联系。

慢惊风

孩子身体虚弱,久泻未愈或是久咳未愈,没有及时得到有效调养,都有可能让孩子患病。急惊风没有得到根治,也可能转化成慢惊风。

主要症状

孩子身体发虚,容易疲倦,四肢发冷,面色偏黄发青,抽搐不时发作。

主穴功效

步骤1可安神通窍,止抽搐。

步骤2可温养脾肾,可熄肝风。

步骤3可平衡紊乱,调节阴阳。

配穴功效

步骤1可温养脾胃,帮助消化并增加食欲。

步骤2有助于缓解腹胀。

步骤3可温养下元,缓解大便稀薄的情况,并清热利尿,可加强疗效。

预防与调理

如果孩子曾经感染过急惊风,应注意调理,让孩子身体得到彻底恢复。日常让孩子养成锻炼的好习惯,减轻孩子的精神压力,并给孩子提供营养丰富容易消化的食物,这些措施都有助于预防疾病。

患病之后,要让孩子静养在安静的卧室内,让他们可以得到充分的休息。应与医生的建议相结合,服用药物与按摩双管齐下。对于长期卧床休息的孩子,要为其提供透气的被褥,并经常更换消毒,还要经常用温水给孩子擦身体,这些都有助于孩子身体的恢复。

痢疾◆◆◆

赤痢

孩子感染痢疾的原因通常是外感风寒湿热,或是肠道中有湿热作祟。主要可分为赤痢、白痢两种类型。

主要症状

大便中带血,有腹痛的症状,里急后重,如厕次数较多,但每次排便量较少。贪冷饮,小便赤涩。

主穴功效

步骤1可平衡体内阴阳。

步骤2有助于抑制体内热毒,可清热解毒。

配穴功效

步骤1可减轻腹胀之感,并可清脏腑的积热。

步骤2可清除体内湿热,可缓解里急后重的症状。

步骤3可清热泻火,且有止肚痛的疗效。

白痢

主要症状

大便中有白色的黏液,同时有腹痛的症状。面色呈青白色,喜热饮,腹部发凉,小便清而长。

主穴功效

步骤1可平衡体内阴阳,让大便恢复正常颜色。

步骤2可健脾并帮助消化。

步骤3可温养下元,止腹痛,缓解腹胀腹泻。

配穴功效

步骤1可温补肾气,使大小便趋于正常。

步骤2可平顺胃气,缓解腹胀,促进排便。

步骤3可使大便成形,减缓腹泻的症状。

辨证施治

孩子感染痢疾之后,应结合药物和按摩疗法一起治疗。病症轻微,每日按摩1次或者2次即可;病症稍重,宜按摩2~3次。

黄疸◆◆◆

在中医理论中,黄疸是由于脾胃中湿热积郁,又或是外邪袭体所致。黄疸通常分为阴黄与阳黄,阴黄由寒热引起,而阳黄由湿热引起。

阴黄

主要症状

皮肤发黄且没有光泽,容易疲惫,手足发冷且有痛感。身体没有发热的症状,小便淡黄。没有口干的症状,但舌苔呈白薄状。

主穴功效

步骤1可活血化瘀,缓解四肢发冷发痛的症状。

步骤2可平和肾气,让面容恢复血色。

步骤3缓解积郁,平衡体内阴阳。

配穴功效

步骤1可中和脾胃,增加食欲。

步骤2缓解恶心的症状。

步骤3可促进排泄,巩固疗效。

阳黄

主要症状

双目发黄,全身发黄且有光泽。身体发热,排泄不畅。易口渴,舌苔发黄。

主穴功效

步骤1可散体内湿热,降体温。

步骤2缓解口渴症状,利排泄,促使湿热排出体外。

步骤3平衡体内阴阳,恢复正常肤色。

配穴功效

步骤1可中和胃气,缓解腹胀。

步骤2缓解便秘。

辨证施治

阴黄在治疗时,宜温养脾肾。阳黄则要注意平和胃气,其病在表,可用发汗透表的方法;其病在里,宜用通利大小便的方法。

冬春季节多发疾病◆◆◆

有一些疾病是属于季节性疾病,只在特定的时间内发作。比如风疹,主要是在冬末初春的时候流行。这里面既包括季节性疾病,同时也包括季节性传染病。这两者都需要父母加以预防和重视,如果孩子感染了,也不用慌张,要及时就医。在确诊病情以后,在医生的指导和帮助下对孩子进行按摩,可以帮助孩子及早恢复健康。这类疾病应注意孩子的饮食,应少油腻多清淡,叮嘱孩子多喝水,最好能在通风良好的室内卧床静养。

麻疹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所引起的急性发疹性传染病。是在婴幼儿中传染性极高的一种疾病,可通过空气以及飞沫直接传染。

主要症状

麻疹发作前期,会有急性发热的症状,并且体温会逐渐上升。孩子会呈现出患感冒的特征,如发烧、流涕、咳嗽、双眼流泪畏光,双眼多充血,同时还可能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孩子入睡会不安稳,白日疲惫乏力。

通常出疹先从耳后、发际、面部开始,继而蔓延至躯干、四肢,最后波及手足。皮疹通常呈现为淡红色。此时,体温或达40℃以上。

麻疹顺症

主穴功效

步骤1可透表发汗,疏风解邪,缓解孩子畏光的症状。

步骤2可达到清热退烧的目的。

配穴功效

步骤1可活血助气。

步骤2可以帮助孩子恢复食欲。

步骤3与步骤2相辅相成,可让孩子缓解恶心呕吐的症状,并有助于利尿排便。

步骤4可帮助消化,缓解并预防腹痛。

麻疹逆症

其一:高热不退,烦躁不安,气息不平,口干舌燥,大便与小便都不通畅。

主穴功效

步骤1可缓解高热无汗的症状,达到发汗透表的目的。

步骤2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可醒脑安神,缓解烦躁不安的情绪。

步骤3可调理内息,平衡阴阳。

配穴功效

步骤1可促进食欲。

步骤2可顺气退热,缓解便秘的症状。

步骤3可润肺止咳,疏通小便。

其二:疹持久不出,或是疹持久不收。

主穴功效

步骤1可舒经活血。

步骤2亦有活血的功效,使麻疹能够迅速发散。

按摩配穴

配穴功效

步骤1可滋阴清热,将高热体温降下。

步骤2可调理肠胃,帮助消化,排尿利便。

辨证施治

支气管肺炎、喉炎、脑炎等。其中支气管肺炎是麻疹最常见的并发症,也是需要父母尤为注意的地方。

如果麻疹发透但余热仍不退下,可揉小天心穴5分钟,推补肾经10分钟,揉二人上马穴7分钟,推清板门穴5分钟,分阴阳2分钟。

预防与调理

此病多发在冬季,一方面要注意切断传播途径,室内在保暖的情况下也要注意通风。在病症高发期,尽量让孩子在空气流通的室内或是室外空旷处活动,并减少与患儿的接触。孩子8个月以后,可接种麻疹疫苗,以达到预防的目的。

如果孩子患病,应注意皮肤、眼鼻口的卫生。适宜给孩子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多饮水可促进排除体内毒素,有助于早日恢复健康。

病症联想

除却麻疹,尚有风疹、幼儿急疹以及药物引起的过敏,这些症状多有相似,但又不同,需要辨证施治。这里仅以麻疹为例,讲解麻疹的治疗调理方法。如果病情来势较急,应积极就医,以父母的按摩为辅助治疗,切勿耽误治疗。

水痘

水痘多是热毒内蕴而引发的急性传染病,通过空气以及飞沫传染,传染性极强。学龄前儿童都有可能感染,偶有成人感染。

主要症状

病症发作前数日即会有全身不适的症状,有发烧发热的症状。开始为小粒红疹,逐渐会发展为椭圆、大小不等、外围发红的透明水泡。主要集中在头部以及躯干部,四肢较少。会逐渐干缩结痂,不留疤痕。

通常,孩子的病症较轻,只会有低热或中度发热的症状,病情恢复较快。但症状较重时,会有高热,皮肤会有出血或坏死的情况,需要住院观察治疗。新生儿水痘也是较为严重的病症,通常是母亲感染水痘而引起,需要住院治疗。

主穴功效

步骤1可缓解体热,并有助于全身发汗。

步骤2可清热降温。

配穴功效

步骤1可清热,有利于排小便。

步骤2可活血,有助于水痘发出。此处应注意的是,孩子如果高烧,则步骤2可停用。等到高烧退下,执行步骤2可使水痘透发迅速。如果水痘已经透出,可停止执行步骤2.

辨证施治

水痘应注意的并发症是皮肤细菌性感染,也会感染肺炎以及脑炎等。

有的孩子在结痂的时候可能还会有低烧的症状,可揉小天心穴3分钟,推补肾经10分钟,揉二人上马穴7分钟。

预防与调理

可接种疫苗进行预防。

患病后应卧床休息,并保持皮肤和手的清洁。父母应修剪孩子的指甲,缓解孩子焦虑的情绪,避免其抓挠患处。最好进行隔离性治疗。

如果结痂脱落不顺利,且有红痒的症状,可推下六腑穴5分钟,可脱痂止痒。

有消化不良的症状,可加揉外劳宫穴4分钟,推清大肠经3分钟,可有效帮助消化并止腹泻。

腮腺炎

腮腺炎通常是内有胃热,外受风邪。热毒在体内不能散去,并发作在面上。腮腺炎是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学龄儿童或者学龄前儿童很容易感染。

主要症状

染病后会有不同程度的头痛发热、肌痛乏力、恶心呕吐的症状。发热证状出现后会出现局部症状,开始时是腮腺部位有疼痛感,并逐渐肿大。或左侧,或右侧,或者两侧齐发。

主穴功效

步骤1可疏风解邪。

步骤2有滋阴清热,解毒泻火的作用。

步骤3解胃热,同时也可降体温,也有清火的功效。

配穴功效

步骤1可平衡阴阳。

步骤2将上三关与下六腑两穴相结合,并采用上少下多的方式,可助气活血,达到消肿的目的。

步骤3可让体热下行,通过小便从体内排泄出去。

辨证施治

腮腺炎的并发症通常有脑膜炎以及急性胰腺炎等。

腮腺炎多是体内有毒,一般分为风热型与热毒型。风热多采用清热散结的方式,热毒则采用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的方式。

预防与调理

可接种疫苗进行预防。

孩子感染后要进行隔离性治疗,最好卧床休息。宜进食清淡的流质饮食,宜多饮水,并保持口腔的清洁。

百日咳

百日咳常见于5岁以下的孩子,因为其久治不愈,可拖延三个月,故称其为“百日咳”。同时百日咳也属于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以逐渐加重的痉挛性咳嗽且伴“鸡鸣声”为特点。

主要症状

发作早期同感冒相似,有流涕、双眼红赤流泪、畏光、高温发热等症状。逐渐会有干咳;发作中后期咳嗽时间长,引起面红耳赤、呼吸不畅,此时有大量痰液。

初期具有发热证状,应采用如下方法调理:

主穴功效

步骤1有疏风解表,发汗透表的作用。

步骤2可清热泻火,化痰止咳。

配穴功效

步骤1可缓解腹胀,增加食欲促进饮食。

步骤2可清利咽喉,缓解呕吐的症状。

步骤3有化痰止咳之功,并利湿利尿。

步骤4可缓解咽喉疼痛,并缓解咳嗽。

中后期痰液较多的症状,可通过如下手法调理:

主穴功效

步骤1可通经开窍。

步骤2可温补脾气,化解体内湿浊之气,治痰多之本。

步骤3可平和胃气,帮助消化,促进饮食。

步骤4可缓解吐咳的症状。

配穴功效

步骤1温补肾水,利尿利湿,可将体内痰饮之气化为小便排出。

步骤2可止咳清肺,帮助消化。

步骤3缓解咳嗽不止,温养下元。

辨证施治

在早期有发热证状的咳嗽调理中,如果有便秘的症状,可在推清肺经之后加推退下六腑5分钟,揉阳池穴1分钟。如果腹泻,则要去肺经、委中两穴,在揉二人上马穴之后加揉外劳宫穴4分钟,推清大肠经3分钟。

天突穴和哑门穴针对痉挛性咳嗽有效,症状消失后,可停用,通常隔天捏挤1次。

预防与调理

百日咳可通过接种疫苗预防。流行季节尽量减少带孩子进入人群中活动,适宜在空旷、空气流通的场所中活动。

患病之后,孩子宜静养,室内空气应保持流通。父母可为孩子准备清淡但有营养的食物,有助于孩子身体恢复。

小儿夏季综合征◆◆◆

小儿夏季综合征主要是因为孩子体质虚弱,不能忍受夏季暑热而引发的夏季常见病。

疰夏

孩子体虚不能适应夏季暑热。

主要症状

孩子疲软无力,打不起精神,食欲减退,偶尔有发烧的情况。面色不佳,眩晕心烦。大便稀薄,小便短赤。

主穴功效

步骤1可解暑热。

步骤2可退热醒神。

步骤3有助于清胃热。

配穴功效

步骤1有助于健胃消食,增加食欲。

步骤2可温养下元,同时治疗腹泻。

步骤3可清热利尿,巩固疗效。

步骤3

推清板门穴5分钟

主穴功效

步骤1可解暑热。

步骤2可滋阴清热,平和心绪,止口渴。

配穴功效

步骤1可平衡体内阴阳,排泄暑热。

步骤2可醒脑止痛。

署厥(虚证)

主要症状

夏季猝然昏倒,身出冷汗,四肢发凉。

主穴功效

步骤1有助于恢复神志。

步骤2可平衡阴阳,调节紊乱。

步骤3可疏解暑热,化痰去湿,止冷汗。

配穴功效

步骤1可助气活血,让四肢回暖。

步骤2可利湿利尿,巩固疗效。

署厥(实证)

主要症状

猝然昏倒,但身体有燥热之象。

主穴功效

步骤1可解暑热,恢复神志。

步骤2调节阴阳平衡。

步骤3可清热滋阴,排泄暑热。

配穴功效

步骤1可利气消积。

步骤2可缓解便秘。

步骤3醒脑安神,利湿利尿。

伤署

受署热之后,又感风寒。

主要症状

面红口渴,恶心干呕,会有发烧的症状。偶尔会伴有腹痛,且食欲不振。

按摩主穴

主穴功效

步骤1可疏解风寒暑热。

步骤2可降体温,清热泻火,消除面红口渴。

配穴功效

步骤1平顺胃气,止吐。

步骤2可安神醒脑,止腹痛,利湿利尿。

署风

暑热而引动肝风。

主要症状

体热有汗,烦躁不安,排泄不畅,手足抽搐。

主穴功效

步骤1可开郁通窍。

步骤2可镇静安神,止抽搐。

步骤3泄心热,平抑肝气,利湿利尿。

配穴功效

步骤1可降体温。

步骤2有助于利气,并通便秘。

步骤3可醒神治头晕。

辨证施治

孩子大便过于稀薄时,可通过推清小肠经来改善。

孩子在夏季发病时,有时会发热不退,并引发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可按摩主穴:揉小天心穴5分钟,揉一窝蜂穴3分钟;推补肾经15分钟,揉二人上马穴5分钟;推清板门穴7分钟,分阴1分钟,揉肾纹穴3分钟。按摩配穴:逆运内八卦穴2分钟,推四横纹穴4分钟,揉合谷穴1分钟;推清天河水1~2分钟,捏挤神阙穴。

夏秋季节孩子还容易生热疖,是因为受暑热而不能外泄而生的红肿生脓的病症。可按摩主穴:揉小天心穴5分钟,推补脾经4分钟,推上三关4分钟,宜快而微用力;分阳半分钟。按摩配穴:推补肾经5分钟,推清板门穴5分钟;分阴半分钟;推退下六腑3分钟,推清天河水1分钟。按摩主穴对已经生脓的地方有很好的疗效,配穴针对未生脓的地方有清热消肿的作用。

水肿◆◆◆

孩子患上水肿,通常与肺、脾、肾三个脏器有关。三者一旦失调,就会引发水肿。水肿通常可分为两种,即为阴水与阳水。阴水属虚证,因为上述三个脏器不能正常代谢身体中的水分,从而引发病症。阳水属实证,主要是因为湿热内郁、排水不畅而形成水肿。

阴水

主要症状

全身有肿胀的迹象,胸闷且腹胀。孩子食欲减退,且消化不良,大便稀薄,小便清而少。可能还有发冷的迹象。阴证可采用温养的模式。

主穴功效

步骤1可温养脾肺,从体内脏器上缓解水肿。

步骤2平肾气,促进体内水分能被正常代谢。

步骤3与步骤2相结合,有清热利尿的功效,并可让水分代谢出体外,可消水肿。

配穴功效

平和胃气,促进消化,增加孩子的食欲。

阳水

主要症状

面目有浮肿的迹象。身体发热,口干易渴,大小便排便不畅等症状。阳证可采用清法治疗。

按摩主穴

主穴功效

步骤1有透汗发表之功,可缓解身体浮肿。

步骤2可清热退烧,降低体温。

步骤3可平衡阴阳,调节体内紊乱。

配穴功效

步骤1可平和温养肾气。

步骤2清热泻火,利小便,可让体内水分随小便排出,达到消除水肿的目的。

辨证施治

气肿同水肿产生的原因是相似的,但是呈现出的症状却是不同的。气肿也就是我们日常所说的气胀。气胀也可分为实胀和虚胀两类,但通常水肿更易治疗。

分阴阳法200次,推上三关200次,推退下六腑200次,推脾经300次,运水入土法100次,天门入虎口50次,手掌揉肚脐顺逆各200次。

预防与调理

忌食生冷食物。

自汗◆◆◆

所谓自汗,即是孩子在不自觉的情况下就出汗,多见于身体虚弱的孩子。通常先天脾肺气虚,后天胃热炽盛都有可能引发自汗。可分为自汗表虚和里热自汗两种情况。

自汗表虚

通常是由先天脾肺气虚引起。

主要症状

时时流汗,孩子身体并且有发热怕冷的症状,四肢发凉。容易感冒,面色发白,舌苔淡薄。

主穴功效

步骤1可发汗透表,舒经活络的作用。

步骤2可清热滋阴。

配穴功效

步骤1有清热利尿的作用。

步骤2可固表止汗。

里热自汗

通常是由于孩子饮食不当,暴饮暴食,胃热难消引发。

主要症状

孩子汗量较大,面色红赤,口渴贪冷饮,情绪烦躁。排泄不畅,有便秘的症状。

主穴功效

步骤1可滋阴清热,消除胃热。

步骤2有缓解便秘的作用。

步骤3有清热之功,可缓解口渴的症状。

配穴功效

步骤1可固表滋阴,清利小便。

步骤2与推四横纹穴相结合,有消除肠热的作用。清肠热与胃热,可帮助消汗。

辨证施治

如果孩子自汗时,还有肌肉酸痛的情况,父母可帮助孩子进行肌肉按摩,减轻痛楚。

预防与调理

孩子出汗较多,应注意给孩子多饮水,以防止孩子虚脱。饮食上应以清淡为主,可有效缓和胃热的情况。父母应尽量保持孩子身体的清洁与干燥,并小心受风感冒,以免引发并发的病症。

盗汗◆◆◆

盗汗主要是指孩子在睡梦中出汗,但醒来时汗即消的情况。“汗为心液”,盗汗可分为心阴不足和心阳过盛两种。心阴不足,通常是因为体内阳气不足;心阳过盛,通常是因为小儿性热,或是摄入过多性热食物而引发。

心阴不足型盗汗

主要症状

兼具盗汗的基本症状,即睡梦中出汗,醒来汗则消失。但孩子通常睡眠质量较差,睡不安稳,容易惊醒。

按摩主穴

主穴功效

步骤1是治本之法,可平和脾肾之气,补先天与后天的不足。

步骤2可促进消化,增加食欲。

配穴功效

步骤1可促进消化,有温养下元之功。

步骤2有镇静安神的作用,可让孩子睡眠平和安稳,并利小便。

步骤3可收敛元气,固表止汗。

心阳过盛型盗汗

主要症状

兼具盗汗的基本症状,但孩子体温偏高,且情绪烦躁不安。排泄不畅,有小便红赤、大便干燥等症状。

主穴功效

步骤1可平衡体内阴阳,平和火盛的情况。

步骤2可泻心火。

步骤3滋阴清热,可缓解盗汗。

配穴功效

步骤1对缓解大便干燥有作用。

步骤2清热泻火,清利小便。

辨证施治

心阴虚盗汗,肺阴虚盗汗,肾阴虚盗汗。

预防与调理

孩子新陈代谢较为旺盛,所以偶尔也会有入睡之后大汗不止的情况。在孩子入睡前,最好减少运动量以及减少进食,这样也可缓解盗汗。父母要为孩子准备透气性好,吸汗的床单被褥,可有效防止因盗汗引发的感冒等。在饮食方面,宜营养均衡,少摄入刺激性食物。

同类推荐
  • 吃的真相

    吃的真相

    矿泉水致癌是传说还是事实?豆浆和鸡蛋同吃导致可怕的后果吗?大家热捧的犬豆蛋白有没有传说中的保健功效?全天然的食品添加剂能否让我们不再担心安全问题?阿胶是营养丰富的美容圣品,还是品质很差的蛋白质?对有问题的食品和企业毫不留情穷追猛打;对广泛流传的错误观念、饮食偏见以及别有用心的虚假宣传进行纠正,作者并不像很多“权威”那样提出“能吃”或“不能吃”,而是告诉大众怎样在了解食品的益害之处和未知风险的基础上理性比较和选择,怎样分辨假象与真相,怎样破除自己的偏见和误解。
  • 图解邓延春全身保健按摩法

    图解邓延春全身保健按摩法

    本书介绍了以古法泰式按摩为基础的全身保健按摩方法,具有泰式松骨、中式循经点穴、日式指压、韩式美容、跪背蹬腰、欧式芳香背,以及港式踩背的多重特点。
  • 一用就灵刮痧拔罐祛百病

    一用就灵刮痧拔罐祛百病

    实用有效:刮痧、拔罐畅通经络保健康。好学易懂:一学就会,全家人都能轻松操作。速查速用:病症快速检索,方便对症自疗。
  • 无病到天年

    无病到天年

    《无病到天年》一书以国医大师邓铁涛教授的养生保健、防病治病的经验为主要内容,全书分为三大部分:《上篇——邓铁涛养生二十一法》《下篇——常见病的预防和治疗》《附录——邓铁涛八段锦养生操》。
  • 穴位指压除百病

    穴位指压除百病

    按摩是我国中医的瑰宝,具有保健强身、预防疾病、祛病延年的作用。它既能治病,又能防病;既可单独运用,又可与其他疗法并用。随着社会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们保健意识的不断增强,人们渴望一种有益于身心健康的“绿色”疗法,因此,古老的按摩方法日益受到重视,并以其诸多优势成为人们治病与保健的重要手段。本书阐述了按摩区域和穴位的基础知识,针对困扰现代人的亚健康问题,分别介绍了头部穴位、手部穴位、足部穴位、老年人穴位以及小儿穴位指压治疗的方法。本书语言浅显易懂方便广大读者阅读与应用。
热门推荐
  • 妃从天降之爱妃别闹

    妃从天降之爱妃别闹

    她,萧雪嫣,21世纪特种部队出身的金牌特务,却因一次意外死无全尸,魂穿到异世。他,夙逸晨,苍州大陆大名鼎鼎,嗜血鬼魅的王爷。谁说她萧雪嫣是废柴?姑奶奶我神器砸死你,神兽吓趴你!拳打渣男,脚踩白莲花,你不服?关门,放王爷。某王爷笑的奸诈“爱妃,放我出去的话晚上我要双倍福利~”全苍州大陆的人都知道哪怕得罪了哪位嗜血的王爷,也不能得罪了他的王妃,因为得罪王爷说不定王妃给你求个情你就没事了,但得罪了王妃,呵呵,拖出去,砍半个时辰
  • 夜皇灵后

    夜皇灵后

    :她,生前是冷血杀手,邪魅妖娆,杀人无数,却不幸死于同伴之手;醒来,却来到一个陌生的地方,遇见高人,拜师学武血毒,但从此不再相信爱情,直到遇见他。他,皇家九皇子,不受帝宠,冷血残暴,无意中被她相救,也被她吸引,几番周折,终娶她为妻,他那温柔只对她一人。
  • 大佬求包养啊

    大佬求包养啊

    顾情领着白陌从车上下来。学生A:大佬,求包养!!!学生B:看我看我看看我!学生C:大佬我可盐可甜!白陌抿抿嘴:有点生气。。。顾情摸摸他的头:乖,去上课。白陌:开心~~~
  • 废武狂匪

    废武狂匪

    如果,你穿越了,你想干点什么?如果,你穿越了,你想得到什么?在其他人穿越成为顶级高手的时候。陈吉却有一个梦想:不要大把金钱,不要环绕美女,不要武功盖世,只要回归故里。回去看看父亲,回去再感受一下父爱,感受一下家乡的气息。回去把自己没能尽到的责任,尽完……
  • 神者无疆

    神者无疆

    一个憨厚老实的砍柴少年,一个叱咤风云的大罗神仙,修真之路,荆棘满地,尔虞我诈,情意缠绵。这其间的辛酸谁人知晓……
  • 长安归我

    长安归我

    简单相遇,相伴一生没有华丽的相遇,没有多么跌宕起伏的爱情。但我知道我爱你
  • 九日

    九日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在他的季节让她笑

    在他的季节让她笑

    男孩也有苦,男生也会哭。为什么要在你面前假装坚强?为什么不管怎样都对你念念不忘?为什么受了伤还无怨无悔为你执着?你想过吗?他们的内心也很脆弱,他们也需要关心,需要理解。有时候,打不过你,只是因为在让你。在那个季节,笑容是最好的象征!是的,她也笑了,且是那样的灿烂!
  • 七号当铺

    七号当铺

    当一个平凡的少年在都市生活的压力下是继续被压迫还是反抗命运的不公?赵狱一个平凡又不甘的少年渴望权利,金钱!
  • 性别阵线

    性别阵线

    本书包括天上的星星不说话、如果云知道、圣诞节的雪、高原上的笛声、飘雨的日子等约70篇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