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047900000001

第1章 前言

巍哉,中国第一个封建大朝秦!

壮哉,中国第一个封建盛世汉!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雄图发英断,大略驾群才。收兵铸金人,函谷正东开。”古往今来千千万万诗人中的“大哥大”、唐代的李太白先生这样吟道。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和导师毛泽东主席,也在他的词作中以“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并举媲美,将他们列为中国古代屈指可数的几位伟大君主之一。有人甚至把秦始皇誉为“千古一帝”。在近现代,虽有顾颉刚、郭沫若责难之,亦有章太炎、萧一山褒举之,他们都给了秦始皇崇高无比的历史地位,这也是始皇帝所当之无愧的。

秦始皇嬴政,秦王朝的建立者,中国第一个真正的皇帝、天子,历史上的一代圣君。秦朝,中国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的,而且是广阔的、富饶的、强大的、先进的封建王朝。你可以因为秦朝只历短短三世(子婴其实只是一个短暂的过渡)而终(公元前221—公元前206年,也就只有15年的历史)便瞧不起它,你可以拿孟姜女哭倒长城等“莫须有”的民间故事来诅咒秦始皇的暴戾,你可以对始皇帝的焚书坑儒、血腥杀戮、大兴土木、穷奢极欲等罪行表示愤慨,你可以通过各种“刺秦”类的故事或文艺影视片而做出现代民主自由人士的抨击;但是,秦始皇的伟大是勿庸置疑的,秦朝的伟大是勿庸置疑的。“蚂蚁缘槐夸大国,蚍蜉撼树谈何易。”对真正高大、杰出、优秀的伟人,我们只能仰视,岂可睥睨。再说,你也应该站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站在人家君主的位置上来看待问题,这才是科学的、马克思主义的态度。

我们都知道,在秦始皇与秦朝以前,中国历史上也曾出现过不少圣君、盛世,如以炎、黄二帝为代表的远古“三皇五帝”,武侠小说《鹿鼎记》中韦小宝口头的“鸟生鱼汤”(其实是“尧舜禹汤”),以及后来的周文周武、春秋五霸、战国七雄等;但是,他们都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九五之尊、皇皇帝国,他们也还够不上盛世大朝、黄金时代的名号;不过是远古愚昧社会的一时进步和短暂安宁,甚至还只停留在夸张假想、虚幻传说之中。

中国的历史,只有从秦始皇与秦朝开始,才第一次真正实现了崛起和辉煌,第一次真正建立了统一和统治,第一次真正出现了气派恢宏、体系完整的巨大封建王朝。也正因为秦朝的重要地位,“中国”的英语单词china才与“秦”谐音,而中国的特产瓷器(有人甚至觉得这是中国古代的第五大发明)也叫china。由秦始皇开创的那些政治、经济、文化制度和做法,被后世继承、发扬了两千余年而几乎少有改变;他兴建、发明的那些工程、物件,也一直为后人所沿用和坚持,影响极为深远。就连“皇帝”、“天子”、“陛下”、“朕”……这些字眼为君主所独有,那也是他的首创,并为后来的君主所专用。

有人说,秦始皇所在的时代,就是一个需要伟人出现,并真的诞生了伟人的非凡时代。秦始皇雄才大略,叱咤风云,“横扫六合,并吞八荒”,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消灭了六国,统一了中华,结束了长期以来诸侯割据称雄的混乱局面,开辟了更辉煌、更进步的封建王朝年代,有利于人民的生活安定和社会生产,符合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秦朝的幅员辽阔,东到大海,西到陇西,北到河套、阴山、辽东一带,南至岭南,大大超过了前代,奠定了中国疆域的基础,其版图基本沿用至今。万里长城在北国边疆轰然矗立,巍峨如险峰,蜿蜒如巨龙,东起辽东,西至临洮(今甘肃境内),形象庄严,气势磅礴,构成一道坚固、高大的藩篱,隔绝了境外的猎猎风尘和滚滚狼烟、凛冽寒潮和刀光剑影……

秦始皇第一次在全国统一了度量衡、货币(“孔方兄”曾千百年成为钱的代名词)、文字(并因此出现了“隶书”)、法令,促进了各地的经济、文化交流,巩固了国家的统一(所谓“车同轨,书同文字”);秦始皇制定的郡县体系、中央集权、丞相辅政(包括太尉、御史大夫,合为“三公”)、官员任免等政治制度,被历朝历代的君主沿用了数千年,基本上不变;秦始皇在位时期,户籍制度趋于完备,成为千百年来国家政府统治人民的一项根本制度;秦始皇下令修建的咸阳宫、阿房宫,规模空前,美仑美奂,宏大而精巧,有唐朝诗人杜牧那篇文采绚丽、热情洋溢的《阿房宫赋》为证;秦始皇连接原来秦、燕、赵三国所建立的边墙,并加以补筑和修整,在世界的东方高高耸立起绵绵万里长城,而成为中国乃至人类数千年来伟大工程的象征,最近刚被国际上评为“世界新七大奇迹”之首(2007年7月8日在葡萄牙首都里斯本由相关机构宣布);秦始皇为自己死后安息而建造的骊山陵墓、兵马俑,雄伟壮丽,被西方人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秦始皇在全国各地修筑的驰道、直道、五尺道……宽阔平坦,堪称当时的“国道”、“高速公路”,基本上构建了后来中国陆路交通的体系;从秦国到秦朝,在四川出现的都江堰,可谓中外水利史上的奇迹,数千年来浇灌着成都平原的千里沃野,使之成为富庶、安乐的“天府之国”;由秦始皇派史禄开凿的灵渠,沟通了漓、湘二水,至今还在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秦朝时期的科学文化水平也比较高,除了上文提到的工程建筑、水陆交通、水利设施外,《吕氏春秋》内容丰富,是杂家的集大成;神医扁鹊创造了切脉,并擅长诸科;当时的冷兵器铸造已甚为先进,在全世界都应该是一流地位;秦始皇为长生不老,令方士徐福率五百童男女斋戒后入海东渡求仙,于客观上开发了邻国海岛,据说他们就是今天日本人(至少是相当一部分日本人)的祖先……

盖棺论定,客观评判,秦始皇的复杂一生,应该是远远功大于过;秦朝的孤峰崛起,也应该是远远利大于弊。始皇的伟大、秦朝的建立,乃中国历史上少有的了不起之举。

刘氏汉朝(包括西汉和东汉,还有夹在其中的王莽、刘玄两个短暂的统治时期,以及东汉末期的三国鼎立,群雄纷争时期)是中国第一个封建盛世;从西汉的“文景之治”到“汉武盛世”,到东汉的“光武中兴”(还应该包括西汉中期的“昭宣中兴”、东汉中期的“明和之治”),疆域辽阔,国力强大,军事雄厚,经济富庶,制度完善,文化繁盛,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真正的黄金时代。

盛极而衰,衰极而盛。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皇帝轮流坐,明年到我家。三十年河西,四十年河东。中国的历朝历代,往往都经历了开创、承启、鼎盛、衰落、灭亡的五个主要过程,很有规律地循环和轮回着,就像有着什么宿命似的。如唐朝,开创者就是唐高祖李渊,承启和过渡期有唐高宗李治、女皇武则天,鼎盛是在唐太宗李世民和唐玄宗李隆基前期;清朝,开创者就是努尔哈赤、皇太极,承启和过渡期先后有顺治和雍正,鼎盛是在康熙和乾隆前期。而在汉朝,其情况类似,西汉的开创者就是汉高祖刘邦,承启者就是汉文帝和汉景帝,鼎盛是在汉武帝刘彻前期;东汉则很特殊,其开创者、承启者、鼎盛期是在汉光武帝刘秀一个人手里完成的——这有点像是秦始皇嬴政、隋文帝杨业,他们也是一个人实现了三个时期的转变和提升。但问题在于,秦朝、隋朝的历史都很短暂,才经得两、三世即便已落幕,所以其开创、承启、鼎盛、衰落、灭亡的五个过程进展得非常快,则开创、承启、鼎盛三个阶段集中在第一个皇帝身上便很正常;而东汉却不同,刘秀之后还有很长的历史时期,还有许多代皇帝,可他却一个人集中了这三个阶段,真是分外特别,所以也分外值得关注和研究。

在两汉王朝,刘家的数代天子,继承了秦始皇的统治方式和制度体系并有所发展,坚持的历史年代更长久,国家版图更加扩大,周边局势更加稳定,对周边国家(民族)的征讨和交流更加强大,物质生产更加繁荣,人民的生活水平更加提高,出现了安居乐业的美好局面,而且科技、文化、教育、宗教……各项水平大为提高、全面繁荣,“汉族”由此得名,汉族作为中国本土主体民族的地位也终于得以确立。在此期间,中国一直以世界强国的面目崛起、屹立于世界之林。大汉王朝作为当时东方最伟大的国家,与作为西方最伟大的国家——罗马帝国并称为世界上的两大帝国。西汉的都城长安(今西安),与东汉的都城洛阳,都是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实力最强的城市之一。

在西汉,首先是开国皇帝高祖刘邦(包括吕后的一部分贡献),听取谋臣意见,在马上打天下,却在马下治天下,发展经济,与民休息,减租释奴,鼓励生产;又继承并发展秦始皇的治国体系,加强中央集权和全国管理,并命叔孙通制订礼仪,命萧何制订《汉律》,国家整个局面稳定了下来。到文、景二帝时期,他们本人好黄老、尚无为,对百姓更加采取休养生息的做法,轻徭薄税,物质生产更加积极,耕地急剧扩大,人口迅速增长,“文景之治”为“汉武盛世”奠定了各方面扎实的基础。

汉武帝刘彻是中国历史上最长寿的皇帝之一(70岁)、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之一(54年),也是最伟大、最有为、最著名的皇帝之一,被毛泽东主席赞誉为“秦皇汉武”的一代圣君。有人认为中国历史上有两位开天辟地的帝王,一是秦始皇,一是汉武帝。汉武帝以其无与伦比的“雄才大略”(班固《汉书·武帝纪赞》)、文治武功,在前代稳定、扎实的社会基础上,开始其叱咤风云、功勋赫赫的一系列壮举:对内,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加强思想统治;设刺史,问六条,抑豪强,以强化中央集权;颁布“推恩令”,以削弱诸侯势力;行贤良策试,制察举,兴太学,置博士,以发现并重用人才;统一货币,筦盐铁,推广代田法,以促进经济发展;治理黄河,开凿漕渠、六辅渠,兴修水利,从而出现农耕业、工商业、冶铁业、冶铜业、纺织业、漆器制造业……国家全面鼎盛的状况,并形成了中国首次因政治、经济、交通、军事等各种优势而崛起的多个大规模城市的可喜现象。对外,派张骞两次出使西域,伟大的“丝绸之路”得以开辟,派卫青、霍去病三次打击匈奴,在西北边地设郡移民屯田,派唐蒙至夜郎并先后在西南地区设立7个郡,加上后世西域都护的建立、长城体系的完善,以及匈汉和亲政策的时断时续、时冷时热,从而稳定了边疆局势,加强了与其他国家(民族)的往来和交流,而其国际大国、东方帝国的地位也得以确立。

西汉中期,延续“汉武盛世”的余波,“昭(帝)宣(帝)中兴”坚持了一段时期的繁荣昌盛,经济继续发展,物质依然富饶,国力还是比较强大的。但由于两汉朝廷始终难以铲除的两大痼疾:外戚专权和宦官干政,自来就是刘家天子治国安邦、高坐皇位的隐患,并于最终先是毁灭了西汉,后又毁灭了东汉。西汉末年,外戚王莽篡位,建立新朝,成为西、东汉之间短暂的过渡期。由于王莽才德难以服众,苛政不孚民心,社会动荡不安,出现绿林、赤眉起义,速速将其消灭了。

而参加了起义军的原汉室宗亲刘秀,便借机悄然崛起,先是韬光养晦,渐渐羽翼丰满,招集人才,争取民心,积聚力量,在昆阳之捷中大显身手,在燕赵之地上称帝复汉,最后打回中原,定都洛阳,削平余乱,再次统一全国。在位期间,刘秀休养生息,发展生产(释放并禁止残害奴婢,清查土地,减轻赋税,兴修水利);加强统治,改善政策(完善监察,推崇尚书,削弱三公;裁并县治,撤消都尉,精简官吏);而他又是个好学之君(爱好经术,提倡儒学,奖励名节),使得国家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科学达到全面繁荣和进步,继西汉的“汉武盛世”而出现了“光武中兴”的崛起之势。再加上此后的“明(帝)和(帝)之治”,如窦固、窦宪征匈奴,班超使西域,与罗马建交,佛教入华……在东汉也坚持了数十年的封建太平盛世时期。东汉前、中期,在统治上沿用西汉的许多方针与政策,而且在一些方面做了调整与改革,使之更加适合当时的社会状况,政权进一步加强与地方势力的融和,使国家趋于稳定,各个方面实际上已超过西汉的水平,取得了光辉的成就。表面看来,东汉似乎没有西汉那般大开大阖、叱咤风云、轰轰烈烈;但它稳步发展、不动声色,社会各方面还是在进步的。这种热闹与平静的不同风格,正如汉武盛世与文景之治、康熙大帝与雍正王朝、大唐与两宋之间的差异一样,各有千秋,相得益彰。

可惜,东汉仍然毁于外戚与宦官之手。经过窦氏专权与党锢之祸,国家迅速衰落;在黄巾军狠狠的打击下,刘家朝廷日薄西山;加之诸强割据,王朝名存实亡,百姓流离失所,“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曾经的太平盛世一去不复返;此后,三国鼎立,逐鹿中原,汉朝苟延残喘,接近“尾声”。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曹操病逝,其子曹丕逼汉献帝退位,自立为帝,国号为魏,于是两汉王朝彻底推出了历史的舞台,长达422年(公元前202—公元220年,中间包括新朝的15年、刘玄政权的2年)的统治终于划上了句号。

在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的努力下,在局面稳定、物质繁盛的两汉王朝里,创造了灿烂、辉煌的文化科学成就,水平高超,贡献卓著,对后世作用巨大。并且,两汉的文化科学事业,明显有延续传承、发扬广大的特征,往往兴起于西汉,而鼎盛于东汉,这是一个可喜的现象。随着政权的进一步加强与地方势力的融和,国家也更趋于稳定,无论是文化教育、科学技术,还是经济生产,在西汉的基础上,东汉均大有进步,走向全面繁荣。

教育方面,在西汉诞生了古代的高等学府——太学;艺术上,西汉的乐府、百戏等音乐戏曲杂技舞蹈的开创之功,影响深远,东汉则书法、绘画已开始渐渐成为新的艺术门类;工艺与制造业方面,西汉出现了做工精细的陶俑及船模,东汉制陶业更是大发展,彻底脱离了青铜时代的束缚;就史学言,两汉时期出现了两部震古烁今的伟大巨著——西汉的《史记》与东汉的《汉书》,它们同样也是文学名篇;就文学言,两汉的赋(尤其西汉四大家)堪称盛世雄文,两汉的散文(尤其贾谊、晁错等人的政论文)也很出色,还有汉乐府乃唐宋诗歌的重要先祖之一,东汉末年的“建安文学”(尤其“三曹”、“建安七子”等大家)可谓文学的黄金时期;在哲学、宗教上,东汉初年出现了王充这样的唯物主义大思想家及其名著《论衡》,东汉还引进了佛教,道教也正式创立,而两汉天子均爱儒家(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光武帝也“爱好经术,提倡儒学,奖励名节”),于是中国首次出现了宗教全面鼎盛的局面。

在科学技术方面,蔡伦的造纸术居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头一个;张衡的地动仪、浑天仪是世界天文史上的奇迹与首创;撰写为后人奉为中医经典的《伤寒杂病论》的张仲景,发明“麻沸散”(世界最早的麻醉术)与“五禽戏”(中国最早的体操)的神医华佗,是东汉的两大医学家;《九章算术》是诞生于东汉的古代数学杰作;杜诗发明的水排是工具技术上的一大进步,大大提高了生产力。

同类推荐
  • 重生之我的皇帝梦

    重生之我的皇帝梦

    废柴凌尘重生于秦末之时,身携系统大大,为完成当皇帝的梦想,誓要扭转乾坤,成为千古一帝。。。。
  • 大元王朝3

    大元王朝3

    本书以严谨的治学态度,详细解读了元朝的历史,使成吉思汗、忽必烈、元顺帝、耶律楚材等历史人物栩栩如生地展现在了今人的面前;将蒙古军西征、丘处机与成吉思汗以及蒙元历史上的各种历史事件娓娓道来。对于今人正确认识元朝的历史,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 绽放三国

    绽放三国

    汉末三国,是我们最耳熟的一个时代。我们因三国的光辉而喜爱三国这段历史,却忽略了隐藏在光辉影子里的是无数的痛苦与悲伤。自黄巾之乱到三国归晋,天灾与人祸使得人口锐减三分之二。好不容易天下归一,却只和平了十来年,就发生了“八王之乱”,紧接着的就是“五胡乱华”……一觉醒来,回到一千八百年前的郑望,首先看到的不是文臣猛将的风采,也不是名士美女的风骚。而是这个时代的日常:天灾与人祸……PS:十年读者生涯,不喜无脑套路。打脸要有风格,装壁要有内涵。主配智商在线,龙套不设下限。平时幽默搞笑,高潮热血王道。双PS:新人入坑挣扎,不足在所难免。对眼投出票票,急眼留下意见。焚寂怒气爆发,骂骂可以理解。文明和谐社会,请勿涉及亲友。
  • 大秦孤竹君

    大秦孤竹君

    生命中所有的灿烂,终究需要用寂寞来偿还。天生重瞳异相的王诩意外穿越。成为神秘古国孤竹国的大帝,面对手持天子剑尽斩六王的秦始皇,王诩只能避其锋芒,带着孤竹遗民向东迁徙。对逐鹿中原没有兴趣,王诩只想在辽东建立一座动物园。隔山海,与秦峙。在辽东,他猎了一条巨蟒名东胡,一只熊罴叫肃慎,一只水獭唤扶余。在动物园中养了猛虎,羚牛,驼鹿,狐狸,貂鼠,仙鹤,豺狼,苍鹰,猞猁,狍子等可爱的小动物。但是有一天,王诩忘记了关门,动物园中的小动物就顺着山海关跑入了中原。于是,变天了。---多年后登泰山以封禅的王诩,想起那只带头跑出去的重瞳小老虎。耳边依稀响起他清亮的嗓音。“师父,重瞳眼中看到的是什么?”“是天下啊。”
  • 开局百万兵

    开局百万兵

    夏凡:“穿越或者重生,随便来上一发!”某未知存在:“给你一百万,马上给我滚!”于是,夏凡乐滋滋的带着一百万小弟踏上了教化异域的征程。
热门推荐
  • 死极无生

    死极无生

    地球上每时每刻都有人失踪,有的因为拐卖、有的因为凶杀,有的因为天灾人祸,但有的,却是因为另一个世界的接引……那是一个人有着人、鬼、妖、精、魔的仙侠世界!------------死生无常命难测,极尽所能觅长生,无边逍遥大自在,生生不灭万古存!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网游之百战无双

    网游之百战无双

    因为诺言,我失去自己在乎的一切,因为诺言,我才无所畏惧的执剑天涯。乱世有我,百战无双!
  • 秦天大陆

    秦天大陆

    白杜,一个落魄的世子,从深渊走出。秦天,一个被遗忘的名字,却重现这古老的大地……
  • 龙血狂帝

    龙血狂帝

    少年楚尘,天生绝脉,遭人白眼,受尽欺凌,机缘巧合,换“龙血”,获“灵茧”,从此气血双修,修为猛进,快意恩仇,成就一代武帝。不屈强者,无惧权贵,身如刀剑宁折不弯,哪怕暗剑遍布阴霾不散,自有两只铁拳打出一片朗朗乾坤;哪怕刀山罩顶威压重重,自有一身血气冲上九霄星汉!身似蛟龙,翻江倒海;心如猛虎,傲啸江湖!不跪仙佛,不拜鬼神,不惧天地,无视法则。人若犯我,我必杀人,天若欺我,焚灭诸天。
  • 龙武华夏

    龙武华夏

    话说明世宗嘉靖皇帝统治期间,日寇席卷中原,使得中土之地生灵涂炭,而嘉靖皇帝却始终沉溺在温室之中,而在边关的戚继光却率领着自己的戚家军与日寇血战,成为了当时史上抗倭第一大英雄。然而日寇席卷中原并不是没有原因的,在戚继光还很小的时候,中原大地上的江湖却发生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那是在一个让人感到飘飘欲仙的地方,这里被人们称之为世外桃源。
  • 定不在境

    定不在境

    生活在都市里的人们是浮澡的,人们常常被眼前的利益所迷惑。本书通过一系列佛理的故事,讲述了如何做人及该做怎样的人的道理。
  • 这个魔主逆天了

    这个魔主逆天了

    生而低微是天定的,未来如何是他说了算的!天要他一生卑贱,他不从天!命要他一世无为,他不信命!自尘埃中崛起,修万魔之体,行逆天之事,与万族骄楚战于九天之上,与傲世红颜相伴星河之中!待他行至绝巅时,一眼尸骨成山,挥掌浮尸亿万,跺脚天塌地陷,弹指杀神戮仙。此今天下,吾主沉浮,谁敢不服?
  • 开启青少年智慧的创意故事

    开启青少年智慧的创意故事

    本书以挖掘和激活青少年创新潜能和创意思维为主线,以培育青少年的创新精神和相关实践能力为核心,通过一个个生动活泼而又不失深意的创意小故事,为当代新锐青少年推开了一道思维之门,这里有为平淡生活着色的奇思妙想,有奇峰迭起的经商致富创意,更有曾在人类历史长河中激起朵朵涟漪的重大发明发现……
  • 嚣张皇后岂能惹

    嚣张皇后岂能惹

    她是现代超级天才女博士,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她是古代冷宫的弃后,废材花痴草包女。她们是不同世界的两个人,却有着相同的名字和一样倾国倾城的容貌。他是古代冷酷孤傲的残酷嗜血帝王。当她穿越成她,他是一如既往地厌恶还是会无法自拔的爱上她?他是一如既往地冷眼旁观还是会用生命护她周全?而她穿越千年是巧合,还是千年之前有人等待她的回归?她又是怎样风华绝代,把一切报复回去,让那些欺辱她的人生不如死,后悔来到世界上呢?对于帝王的宠爱她是享受还是大放厥词的说:皇帝?我不稀罕。当他们强强联手,是笑傲江湖,还是看尽人间百态?敬请观看我的第一部小说:嚣张皇后岂能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