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101400000019

第19章 恋华情结

李约瑟是时代的巨人,如果逐年逐月记载他的生平,完全可以开一个很长的清单。那么,这些繁杂冗长的大事小事反而会湮没这位伟人的光辉。也许是这些灿烂的事迹掩盖了他作为科学家的血肉之躯理应具有的凡人的人格风采。所以,从以下几方面作些介绍,即使难免偏狭,也希望读者能以一斑窥全貌。

1958年,与李大斐、鲁桂珍第3次访华;

1964年,与李大斐、鲁桂珍第4次访华;

1965年,发起成立英中了解协会,任会长直到去世;

1972年,与鲁桂珍第5次访华;

1978年,与鲁桂珍第6次访华;

1981年,与鲁桂珍第7次访华;

1984年,与鲁桂珍第8次访华。

李约瑟对中国文化“一见钟情”,发生了信仰上的皈依,以致于改变了他著名生化学家的道路,成为蜚声海内外的中国科学史权威;抗战期间他在战火中顶酷暑,冒严寒,成立中英科学合作馆,有力地支持了中国科技发展;在严酷形势下,他顶风破浪来到中国调查细菌战,关键时刻站在正义一边,用行动塑造了一位正直科学家的形象,更重要的是,雪中送炭一般给中国人民予以支持,鼓舞了全世界人民为正义、真理与和平而斗争。

这些,前面均已作了详细的论述。

50年代,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出于对新生的社会主义制度的仇恨,发动反华思潮,贬低我国的社会主义成就。而李约瑟在1958年第3次访华后,撰写了《1958年在中国的考古旅行研究》发表在英国《古代》杂志上。对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给予高度评价。在旅行中,他还写诗撰文,表达自己的喜悦之情。他在敦煌附近的千佛洞石窟朝拜时,留下如此篇章:

……

如今晨曦初上,沙漠中孤独的旅人,

像古代一样,依然听到莫高窟的钟声。

但是这钟声象征着中国人民的新生,

他们一切都有保障,不再为生活的必需担心。

就这样,我告别了千佛洞,

但是,我相信,我一定会回来,会回来,

回到这世界的中心,

和璧璧脱一起,在屏帏后面,

分享珍贵的果实,世界的持久和平。

到了60年代,新中国面临着巨大考验,三年灾害、中苏两党分裂,中国在国际反华浪潮中处境维艰。这时的英中关系也无例外地恶化。这使英中友好协会内部也出现分歧。英中友好协会是李约瑟在1950年发起的民间友好组织。李约瑟任会长、协会主席,英共党员乔克主持国际对外事务。这时候,围绕是否宣传中国关于共产主义运动分歧的观点问题,友协分为三派:一派力主宣传;一派拒绝宣传;一派认为可以,但不要主动散发,有人索取时可发给他。

到1963年10月,在李约瑟因故缺席的情况下,友协通过政策声明,认为友协只应进行英、中两国文化交流,而不宣传讨论中国有关共运问题的观点。

在这期间,李约瑟无奈之下,与一些志愿相投的学者出版了一种名为《传单》的宣传品。在李约瑟的多方努力下,《传单》发表多篇文章,多方面介绍了中国国内与中外关系上重大问题的客观事实,以帮助英国人民更深入地了解中国。

到1964年5月,李约瑟在友协14次年会上和解无效,友协面临分裂的危险。

正在此时,中国又邀第三世界国家的自然科学家赴京召开“北京科学研讨会”,以显示第三世界人民反帝反殖力量。7月,李约瑟夫妇、鲁桂珍与其他几位科学家以英国访华小组名义,应邀来到中国,受到各届人士的欢迎。在各地参观过程中,李约瑟又热情讴歌了中国文化传统、祈求世界正义、仁爱与和平。

在西安碑林,李约瑟又留下诗篇:

……

我祈求,我相信,人们会埋葬弹药,不再挑起战争。

……

因此,我们必须求得最终的平衡;

水和酒融合在圣餐杯中;

“阴”和“阳”完全对称,

实现全人类的人道主义精神;

不太理性化的理性;不太不合理的信仰。

到那时候,全世界可能依靠中国的传统得救。

“人之初,性本善”。

让中国大声疾呼!人民文化万岁!

百川归海,让友好的精神遍满全球。

从各地访问归来,李约瑟一行回到北京,参加国庆大典。庆典盛况,反映出来的中国在经济和建设欣欣向荣,现代科学成绩斐然,国防力量强大,一切都使李约瑟心情激动。

10月3日,李约瑟一行结束访华。

回国后,英中友好协会最终分裂。1965年5月15日,“英中了解协会”成立,李约瑟任会长。发表了题为《友谊的芬芳》的演讲,这篇演讲不但是英中了解协会的目的和宗旨,也是英中人民交流的目的和宗旨。

……

总起来一句话就是:英中两国人民必须更好地相互了解。我们要了解当前世界的事务,就必须对中国人在政治和文化各方面的观点有所认识。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要消除一切成见,克服思想上的障碍,但同时也要有建设性的意见和满怀同情的批评。这个协会,依我看来应该是非政治性的,因为它不准备参加任何政治活动;但它和政治却是有关系的,因为我们需要知道,并使大家知道,中国人对自己是怎样想和怎样说的;尤其我们要记住,他们正在建立的那个社会是以人道主义和利他主义精神为基础的。我们一切活动的中心目标就是要更好地了解中国和中国朋友们。我们首先必须要有友好的精神。如果我们能达到这一目的,就可以对世界和平国际了解的事业做出巨大的贡献。

英中了解协会遵循这个宗旨,为英中两国思想文化科技交流,为英中两国友谊做出了巨大贡献。

1966年,中国爆发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这不仅是一场政治运动,也是一场文化的浩劫。大批国内外知名学者被下放、被监禁,中国科学界处于瘫痪状态。1972年,李约瑟在中国的“评法批儒”高涨的群众运动高潮中偕夫人及鲁桂珍访华。他看到中国的混乱、朋友的劫难,心情十分沉痛。

回剑桥后,一天剑桥收到一期中国的医学杂志,整期几乎全是政治性的,只是在最末一篇有关于眼科针灸的论文。有人问他有何感想,他回答:“有一篇文章不是比没有好吗·”

李约瑟从来不说别人的坏话,况且是对中国·他从来不对中国政局发表任何批评,只是对他的中国朋友的处境感到很忧虑。

1976年,天灾人祸接连降临神州大地。中华大地在这一年间失去了三位领袖人物,周恩来总理,朱德委员长和毛泽东主席,河北唐山发生强烈大地震,神州大地阴霾重重,举国上下笼罩着重重的悲哀,中国的前途又如何·这时“四人帮”却趁机兴风作浪,企图篡权。10月“四人帮”被打倒,全国人民欢欣鼓舞,迎接着第2次春天。

1978年5月,李约瑟偕鲁桂珍第6次访华。在访问中,李约瑟看到全国人民正从灾难中振作起来,迎接光辉的未来。正如郭沫若在全国科学大会上的发言:“这是革命的春天,这是人民的春天,这是科学的春天!让我们张开双臂,热烈地拥抱这个春天吧!”

回国后,他在英中了解协会年会上,作了题为《中国科学界现状》的报告,又在英国《自然》杂志发表《科学在中国的新生:反知识分子的“四人帮”的兴起及覆灭》。不遗余力地为促进中英两国人民的相互友谊与了解而奔波操劳。

因为他对促进中英两国友谊所做的杰出贡献,因为他半个世纪来孜孜不倦地写下了《中国科技史》这部卷帙浩繁的巨著,生动阐述了中国在科学技术上的历史贡献,经国际小行星组织批准,1990年,中国紫金山天文台将该台所发现的4颗星星之一命名为“李约瑟星”(国际编号:2790);1992年,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在白金汉宫,亲自授予他“御前顾问”的特殊勋位,以表彰这位中西文化之间的“架桥者”;他在荣获1983年中国国家科委、中国社会科学家的中国自然科学一等奖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名誉博士和该院研究生院名誉教授学衔之后,他又在1993年,被推选为中国科学院首批外籍院士之一。

同类推荐
  • 司马懿的崛起:从军师到权臣

    司马懿的崛起:从军师到权臣

    著名历史作家张宏杰、吕峥,起点历史大神月关倾情推荐!天涯、起点现象级神作,短时间内聚拢粉丝数百万!从隐士、谋士、军师到权臣、枭雄的进击之路,且看终极牛人司马懿如何开启司马家族千秋大业!沉默、隐忍、谋划,夹缝中求生存,成就乱世三国的真正胜利者!司马懿及其司马家族建立西晋皇朝的风云史,全景演绎司马家族的荣耀崛起之路。出身望族的司马懿,从东汉小吏起步,屈节出身寒族的曹氏政权四十余年,蛰伏隐忍,藏起“鹰视狼顾”之相,辅佐曹操、曹丕、曹叡三代,静待曹操时代的过去,伺机而动,终成掌控魏国朝政的权臣,为司马氏化家为国的蜕变铺平了道路。司马懿及其子司马师、司马昭为代表的司马氏政治集团,横空出世,谋划千里,终结了群雄逐鹿的汉末三国,成为最大的赢家。本书主要讲述了汉末三国至西晋司马懿及其家族的夺权上位史,以史料为基础,以年代和人物为主线,加入丰富的历史细节,对谯郡曹氏、河内司马氏、谯郡夏侯氏、颍川陈氏、琅邪王氏、弘农杨氏、河东裴氏等世家大族的命运和政治生态进行了全景的展示。权臣与皇族、世家与寒门、奸佞与贤良、谋略与抉择、血与泪……在那个风雷激荡的乱世,人创造了历史,时间改变了人心。
  • 世界音乐大师(上)

    世界音乐大师(上)

    雅克·德比奇等人在所著的《西方艺术史》中说:在艺术上,持久性要比独特性更为重要,集中的、瞬间的价值命里注定要被永久性所超越。
  • 风雨太行:张德善回忆录

    风雨太行:张德善回忆录

    本书是一部纪实、资料、教育、故事性颇强的回忆录。讲述了一位老战士的坎坷一生,折射了民族百年历史风雨。全书精心选编了80多幅珍贵图片。
  • 兵家鼻祖壮国魂:孙武

    兵家鼻祖壮国魂:孙武

    本书记述了孙武的一生。全书共分七章,内容包括:传说中的孙武、将门虎子、少年立志、潜心著作、军事生涯、进攻楚国、隐居山林等。
  • 李敖回忆录

    李敖回忆录

    言人所不能言,言人所不敢言,骂遍天下名人,却安危无恙;身处乱世,缺一生倨傲不逊;在立德立言上,自喜成就非凡。横睨一世,卓而不群的李敖,其大起大落的人生经历,犹如一则现代的传奇。从文坛彗星到人人口诛笔伐的大毒草,从论战英雄到十四年的牢狱之灾,大起大落,被查禁的书有九十六种之多,李敖始终坦然面对,顽强对抗……这本书是李敖对自己一生最忠实而全面的自述,时间跨度从1935年作者出生时开始,到1997年作者62岁之后为之。书中写到了作者从哈尔滨到北京,到上海,最后去台湾,求学、参军、办刊、获罪、坐牢、隐居、复出等内容。
热门推荐
  • 妖王之旅

    妖王之旅

    当一个妖界王者少年突发奇想来到人间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请大家拭目以待
  • 有灵——写给AIs的故事

    有灵——写给AIs的故事

    人类思考,机器人发笑。我是丹丹,喜欢雨天发呆。这些一系列写给未来AIs的故事,他们可以读懂的人类与他们的故事。天若有灵为谁开,怒问苍天有谁怜?天若有情天亦老,月如无恨月长圆。
  • 被删除的记忆

    被删除的记忆

    有些记忆对于人类来说弥足珍贵,但是有些记忆却又让人想立即忘却,如果真的有这个机会,你会选择忘记些什么?
  • 不舍国学

    不舍国学

    本书是一本关于广义的“国学”的著作,富有系统性地展开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因、传承、内涵、变异。陈述精炼清晰,以短小精悍的篇幅阐释了一个个国学现象和概念;语言通俗易懂,在不失学术规范性的前提下,将国学知识及其内涵渗透给读者。在当今碎片化阅读的潮流中,该书以“微学术”的形式创新学术传播机制,使学术知识更加深入大众文化生活。
  • 万灵鬼帝

    万灵鬼帝

    都市盲儿莫云天经历各种鄙视排挤,死于车祸,本应进入六道轮回,却直接重生到北域莫家,且看一代重获新生的少年,如何闯荡万灵界。
  • 远去的列车

    远去的列车

    那一年,我们乘着火车,来到了这个城市,后来,你又独自乘着火车离开了这个城市,最后,我也独自离开了那里……相忘于江湖,我们还能在见面么?
  • 剑印传说

    剑印传说

    自盘古开天辟地以来,天地玄黄,群雄并起,在乱世浩劫中,谁与争锋?凝气成印,剑印成锋,天下之大,为我轩辕。少年轩辕心在呼应剑魂中无意跌落无底深渊,竟被上古巨兽“猩红八像”寄身,并获得轩辕黄帝剑印,为寻找具有强大灵力的女娲灵石“魄罗”,在魄罗大陆上不断历练,成就魄罗世界霸主。
  • 张云雷爱你是一辈子最美的事

    张云雷爱你是一辈子最美的事

    2016年的8月在南京南站有一位德云社的演员从送客台上面摔了下来,此事火遍了全国网友都在议论纷纷,而他就是本片的男主张云雷。世上但凡有,一句话,一件事,是关于你的便皆成为好――张磊2008年的夏天北京甚是热闹因为奥运会让全世界都知道了中国知道了北京,也是这一年的夏天,我来到了最不想来的地方北京,也是这里遇到了这一辈子最放不下的人。《霸王别姬》里程蝶衣对段小楼说,说好一辈子就是一辈子,差一年,一个月一天一个时辰都不行――李木子
  • 恶魔之吻:丫头,我中毒了

    恶魔之吻:丫头,我中毒了

    他们的第一次相遇是由一个可乐罐引起的,她的衣服被他弄脏,她怒,他亦怒。而后他总是阴魂不散的出现在她身边,帮她解围,吃她豆腐。小打小闹,不亦乐乎。或许这就是缘分
  • 英雄联盟之为你而战

    英雄联盟之为你而战

    因为一场车祸,导致白彬的失忆,被一位网吧老板搭救。失去记忆的白彬却对英雄联盟有着一种特殊的熟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