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150800000001

第1章 德国中小学教育概述(1)

德国地处欧洲心脏地区,自古即为人文荟萃之地。二次大战后,于短期内由废墟中茁壮,成为目前欧洲经济力量最强大的国家,更居欧洲共同体的领导地位。此一成功之事实,绝非偶然,实乃民族性所致。德国人守法与敬业精神,治学态度的严谨,早已享誉国际。

德国中小学教育的发展历程

近现代德国教育的发展受到其政治经济发展的直接制约和影响。德国不同于英国和法国,是一个具有自己特点的国家。17世纪中叶至19世纪初,英、法两国已经经历了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政治上分别建立了君主立宪制的国家或资产阶级共和国,经济迅速发展。然而,这时的德国仍处在封建割据的状况,是一个由许多大小城邦组成的封建联邦式的农业国。其中最强大的两个城邦国,一个是普鲁士,另一个是奥地利。农业人口占当时总人口的70%以上,资产阶级不集中也不富裕,且政治上软弱,妥协性强,但向往革命。因为有英、法政治革命和工业革命的经验可以借鉴,所以德国社会的变革虽然起步较晚,但却能后来居上。到了19世纪中期,已在各方面出现了一个迅速发展的新局面。至1870年,德国工业生产增长比英法快两倍,在世界工业总产量中比重达157%,仅次于美国,成为资本主义国家中的第二工业强国。重工业的大规模发展,使德国成为无产阶级力量较为强大的国家。产业工人人数多而且团结,加上革命理论思维的发展,德国很快成为资本主义发展时期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中心和伟大哲学家云集荟萃的大本营。

随着德国政治、经济的发展,其教育也经历了以下几个发展阶段:

一、新教派控制教育的时期

欧洲文艺复兴以后,德国的学校教育便与宗教改革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宗教改革中产生的新教派,包括路德派和后来的虔信派,为了发展新教的势力,十分重视教育。先是路德派建立并发展了初等学校(德意志学校的前身)、拉丁中学和文法中学(文科中学的前身),并按新教教义办大学。到了18世纪初叶,虔信派仅在普鲁士就开办了2000多所学校,还办了许多贫民学校、拉丁语学校、初等学校、师范学校、孤儿院,等等。新教派的这些教育举措,主观上是为新教派揽民心、争地盘,扩大影响,客观上却起到了一个发展民族教育的作用。

二、各封建公国分权管理教育的时期

这一时期适逢德国的18世纪,德国还处于封建割据的状态,各封建公国从各自的利益出发,管理着本辖区的教育,其主要特点有:

(一)颁布强迫义务教育法

17世纪初,各封建公国已经把初等教育由教会控制变为国家管理,并开始颁布自己的强迫义务教育法。然而,真正全面实现城邦国(公国)分管教育还是18世纪以后。最有代表性的是18世纪初,普鲁士两次颁布的实施强迫教育法令。腓特烈二世颁布的学校教育法令很著名,它规定5—12岁的儿童必须到学校接受教育,否则对家长实行罚款。普鲁士颁布的《民法》被称为世俗教育的“大宪章”,其中关于学校教育的条款明确规定:各级学校均系国家机构,管理和教育青年是学校的职责;设立学校要经国家允许;所有公立学校都要接受政府的监督和视察。

(二)设立教育管理机构

各封建公国除了通过立法加强对学校的管理外,还设立必要的机构,直接把学校管理权掌握起来,1787年普鲁士成立的高级学校委员会就是负责管理中等和高等学校的专门机构。从教会把持学校到公国管理学校应当说是历史上的一种进步现象,它反映了当时德国新兴资产阶级革命的愿望和资本主义生产力发展的需要。

(三)兴办实科中学

实科中学的兴办和骑士学校的衰亡也是这一时期德国中等教育发展的重要特点。担任把贵族子弟训练成为文武官职或外交人员的骑士学院,从17世纪中叶开始到18世纪中叶,历时一个世纪就逐渐衰亡。从18世纪初开始,德国则出现了适应工商资产阶级活动需要的实科中学,它比英国、法国的实科中学早建一个世纪。这是一种既具有普通教育性质,又具有职业教育性质的新型学校,最早的一所是1708年虔诚信徒席姆勒在哈勒创办的“数学、力学、经济学实科中学”。1747年赫克在柏林市又开办了一所“经济学、数学实科中学”,之后德国各个城市都兴办了这种学校。实科中学以教授数学、物理学、力学、自然等学科为主,并辅之以绘画、制图,后来又增设建筑、商品经济、贸易、经济等学科。教学内容均和实际生活、国民经济部门直接相联系,适应了德国发展重工业为主导的经济方针,为德国后来成为工业强国培养了大批经济管理人才。这一点,德国新兴资产阶级显得比英国、法国资产阶级更有远见。

(四)改革高等教育内容

这一时期,德国的大学也增加了人文学科(历史、哲学、法律等)人文主义精神开始占据重要地位,改变了以神学宗教为主要学科的状况。学校教学用语上不再限于拉丁语与希腊语,可以用德语授课。这不仅大大有利于发展德国的民族文化与精神,也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活跃学术研究。

三、18世纪末至普法战争(1870)时期

这一时期为德国的18世纪末、19世纪上半叶,教育上出现了新的变化:

(一)泛爱主义学校运动的兴起

在法国资产阶级启蒙思想运动的影响下,德国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出现了代表新兴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泛爱主义学校运动和新人文主义运动。泛爱主义学校运动是德国资产阶级反封建的启蒙教育运动,以学习、移植卢梭教育思想为宗旨。其代表人物有巴西多(1724—1790),康德(1724—1804),他们赞同卢梭的教育思想,反对压制儿童的封建式经院教育,主张热爱儿童,让儿童自由发展。巴西多还创办了以户外活动和游戏为重要课程的泛爱学校,此举推广到德国各地,形成了运动。巴西多还著书立说,传播资产阶级进步的人文主义教育思想。同时,德国的文学方面则出现了仿照《鲁宾逊漂流记》、给青少年自读的《少年鲁宾逊》等几部作品,成为教育的重要读物。

(二)新人文主义教育思潮的发展

同泛爱主义学校运动相呼应的是新人文主义教育。它是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出现于德国的一种教育思潮,是当时新人文主义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人文主义运动是德国新兴资产阶级的革命愿望和要求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是历史上一次进步的运动,史称第二次文艺复兴运动。在哲学、文学艺术方面都有辉煌的创造,反映在教育上则强调学习古典语言、文学、历史等学科。与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教育不同,新人文主义教育主张发扬古希腊文化中一切珍贵的和有用的东西,强调复兴古希腊文化的内容和精神,注重领会其中积极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而不在于对古代语言和生活样式的模仿;强调在教育中尊重人性,重视人性的和谐发展,促进人的身体和精神的均衡发展;认为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充分发展人的一切力量。

为此,要求注意学习自然科学,重视审美教育,并建议在艺术教育中渗入德育的要素,强调感情的陶冶应重于理智的训练。其代表人物有洪堡(1767—1835)、席勒(1759—1809)、赫尔德(1744—1803)。

(三)洪堡对教育的改革

作为德国新人文主义教育的代表人物——洪堡,于1809年初担任普鲁士公共教育部部长,负责领导和管理全普鲁士各级学校的教育工作。他按照新人文主义精神,在短暂的一年半任职时间里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教育改革,使德国教育进入了一个繁荣时期,使国家在新的基础上建立起一套完整的教育制度。

洪堡首先注意提高基础教育的质量,加强小学师资的培训。他认为提高基础教育质量的关键在于提高教师的素质。他一上任就专门派遣了一批教师到瑞士去向裴斯泰洛齐学习,并特别要求学习裴斯泰洛齐热心办教育的精神和伟大人格。他还邀请裴斯泰洛齐的学生斯勒到普鲁士师范学校任教,传授经验。这一做法影响到德国的师范教育。到19世纪30年代,德国师范教育有了较大发展,出现了像第斯多惠那样在办师范教育方面有杰出贡献的教育家,也为德国中小学教育,特别是小学教育培养了大批质量较高的教师。

其次,洪堡在任职期间,注意对文科中学进行多方面的改革,重视中学师资的考核与选择。1810年,新制定的中学教学计划削减了古典学科的内容,扩大了普通基础学科的教学,使文科中学更加接近实际生活。同时,德国还加强了中学师资的考核与选择。1810年规定,任用中学教师需要通过国家考试,取得合格称号。考试由国家委托的大学办理,考试科目以大学训练中学教师开设的课程为依据和标准。这就改变了中学教师由神学家、牧师和未经考核的人员担任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中学教师的质量。

再次,洪堡还重视创建新型大学,主张把大学办成哲学、科学和学术研究的中心。他和哲学家费希特一起于1810年最先创建并领导了柏林大学。他们着眼于学术研讨和科学水平的提高,主办讲座,开展自由讨论,提倡师生研究,鼓励新的建树。他们聘任黑格尔讲授哲学、冯特讲授实验心理学、斯塔尔讲授法律、穆拉讲授病理解剖学、李沁讲授实验化学,使当时著名的哲学家、科学家都荟萃于柏林大学,1811年建立的波恩大学等,均按此宗旨办校,从而开拓了学术研究的新风气,保证了大学教学的最优质量。

洪堡的这些教育改革措施,后来在国际上产生过广泛的影响,具有深远的意义。

(四)“神圣同盟”时期与欧洲革命失败后,教育上的倒退与反复

1815年,拿破仑“百日政变”失败,欧洲封建势力重新抬头,同年9月俄、奥(奥地利)、普(普鲁士)三国结成所谓的“神圣同盟”,由于它的干预,德国教育的发展出现了反复和倒退,宗教事务和国民教育部又取代了公共教育部。1819年政府命令学校监视学生的思想和行动,并专设特级教师完成此项任务。1824年又下令监视教师的行动。1848年欧洲革命失败以后,文科中学的古典学科时数大增,自然学科被削减。政府认为这些学科是“破坏了信仰的力量”的危险学科,1856年后干脆取消了自然学科。大学神学科目的地位又大大提高了,学术研究活动和中学讲授受到极大限制,试图把哲学科学、学术中心变成实验、搜集的储存库。这一反复和倒退尽管推迟了德国教育改革的发展进程,却无法阻挡教育改革的历史潮流继续向前涌进。

四、德意志帝国时期

这一时期主要指1871年至1919年。1871年的普法之战,法国战败,普鲁士得以最终实现德意志的统一。这给德国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是历史的进步。但是德国的统一是经由王朝战争的道路完成的,经济上和政治上的封建残余势力大量被保留下来,普鲁士容克的地位更加巩固。容克贵族与资产阶级联盟的德意志帝国继承了普鲁士军国主义的传统,成为最富于侵略性的国家。这一时期的德国教育充满着沙文主义、军国主义和僧侣主义。如德语、德国文学、德国历史和地理、宗教等教学,竭力宣扬德意志人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民族”,是“占有主宰地位的民族”,向学生灌输民族沙文主义思想。宣扬黩武主义,强调以军事训练为主,试图把青年一代培养成为为侵略扩张服务的军人和臣民。1892年制定的德国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即明确规定要培养具有沙文主义、军国主义和忠于国王的“德意志公民”。

适应德国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德国在19世纪中叶以后形成了等级性很强的双轨学制。一轨是通过8年的国民学校再进入职业性质的补习学校,这是为劳动人民子女设计的。另一轨则是由家庭教育直接进入中学,但只有为封建贵族子弟开办的文科中学是与大学相连接的,为资产阶级子弟开办的实科中学的毕业生是不能升大学的。

1872年,帝国当局发布普通学校法,规定6—14岁的8年初等教育为强迫义务教育阶段,并要求年龄不满18岁的在职青年应接受职业补习教育。同时,将8年的国民学校分为4年的基础学校和4年的高等国民学校,并增设6年的中间学校供基础学校的毕业生就读。名义上中间学校的学生可以转入各类中学的相应年级,实际上是有许多困难的。

帝国时期的德国中学由文科中学、实科学校和文实中学三种类型所构成,但文科中学仍为主要类型。文科中学的学生多为贵族和资产阶级的子弟,教学内容偏重于拉丁文和希腊文,而忽视一般学科,首先是自然学科的学习。实科学校则比较重视自然科学和现代语文的讲授,后来在许多普通中学里也出现了向实科教育发展的倾向,以满足新兴资产阶级发展工商业的需要。文实中学最初由一部分实科中学因增加神学和拉丁语课程而形成,古典语与实用知识的学习并重。帝国时期则成为德国普通中学的三种学校之一。一般设宗教、拉丁语、英语、德语、法语、历史和地理、数学、自然史、物理、化学和矿物学、图画、写字、唱歌、体育等课程。1896年,文实中学的学生约占全部中学生总数的23%。1901年帝国政府正式确认其毕业生有权报考高等学校。这是对特权阶级子弟就学的教育轨道所进行的调整与改革。

五、德意志共和时期

这一时期主要指1919年至1934年。1918年德国爆发了无产阶级革命,推翻了君主政府,建立了巴伐利亚苏维埃共和国,但后来被资产阶级扼杀,变成了资产阶级共和国。资产阶级政府依据1919年通过的魏玛宪法对教育进行了改革。

在初等教育方面,1920年6月,魏玛政府在柏林召开的教育会议上讨论通过了初等教育法规,规定废除原招收6岁儿童入学,肄业3年,以直升中学为目的的贵族化的预备学校;将四年制的基础学校定为统一的初等国民学校。基础学校的经费由地方政府负担,并由地方学校管理局直接管理。全国所有的学龄儿童,不论阶级出身,一律均须进基础学校学习。学校仍保留教派性质,师生均按其宗教信仰严格划分。义务教育定为8年,学生在基础学校毕业后,经考试,少数成绩优秀者升入各类中学,大多数进入四年制的高等国民学校继续学习,以完成8年义务教育。德国教育史上传统的双轨制,在学制形式上被废除。

同类推荐
  • 我是猫(部编版语文教材配套阅读名著书系)

    我是猫(部编版语文教材配套阅读名著书系)

    《我是猫》是夏目漱石的代表作。小说以一只猫的视角,观察并评述身为中学教师的主人苦沙弥和他的朋友们的日常生活。小说中的猫语言幽默机智,妙语连珠,作者借其口嘲笑了明治社会矢目识分子空虚的精神世界,揭露了金田等资产阶级及其帮凶的势利、粗鄙、凶残的本性。全书构思灵巧,手法夸张,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
  • 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五辑——战争与和平

    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五辑——战争与和平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八十天环游地球

    八十天环游地球

    《八十天环游地球》是凡尔纳的代表作,也是世界科幻小说的经典之作,笔调生动活泼,富有幽默感。小说叙述了英国人福克先生和朋友打赌,用八十天的时间环游地球一周的故事。书中不仅详细描写了福克先生一行在途中的种种离奇经历和所遇到的千难万险,而且还在情节的展开中使人物的性格逐渐立体化。沉着、寡言、机智、勇敢、充满人道精神的福克,活泼、好动、易冲动的仆人等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学校戏剧项目的训练与比赛(上)

    学校戏剧项目的训练与比赛(上)

    本书是学校文化娱乐活动项目训练与比赛系列之一,学校的文化娱乐活动项目包括音乐、美术、舞蹈、文学、语言、曲艺、戏剧、表演、游艺等多方面内容,在这些文化娱乐活动中,广大青少年通过接受不同形式、不同内容的有益教育,能够受到潜移默化的作用,这对造就和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有文化、适应时代腾飞的新一代人才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 白貔记

    白貔记

    白貔记题材广泛,内容涉及人生、社会、城乡、校园、亲情等方面。收录的小小说立意新颖、构思精巧,其中的很多作品被转载多次,有些还被设计成中考、高考现代文阅读试题。
热门推荐
  • 逆仙伐命

    逆仙伐命

    地球已经因为两个世界的意外“擦肩”导致世界法则混乱而成为重灾区,李飞鱼从地球时空穿越而来,来到仙灵世界很久之后,他才知道,原来地球那边的宇宙其实早已经死去,生命的存在更像是一种寄生在腐朽尸体上的腐蚀生物……
  • 甜妻很忙三少请排队

    甜妻很忙三少请排队

    大明星被人当街抓包偷拍,这人还是自己的顶头上司,什么鬼,哎…………只能认命的上门道歉,然后某个俊美无双腹黑无比的上司扬起微笑,小汐汐,我们来玩潜规则吧。人家攀上土豪平步青云,我攀上土豪绯闻,黑粉也一路飙升,不行,我还是得逃…………
  • 傀儡师公主

    傀儡师公主

    她是魔界公主,因宫廷夺权战斗受伤失忆,堕入人间。他是文雅同门师兄,她为他报仇引来惩罚,却发现他是神族之王。他带她隐居凡世,再续前缘。。。。。。
  • 者的世界

    者的世界

    现代科技的高速发展,让人类不仅仅满足于对于外来工具和电子设备的改造革新,利用科学让人类本身完成更高等级生命形态的进化,于是在人类中便产生了名为职业者的高等级生命形态。
  • 快穿之那个大佬有毒

    快穿之那个大佬有毒

    全9界的人都知道,那位为了感化一个困在梦境的男人,把自己搭了进去。芒娅:镜宴,他们都知道你是我的男人了,你还想不认账吗?镜宴:不会。你是我的妻子,不管别人怎么讨厌,你只需要跟我一起生活,就够了。芒娅:那,我和你弟弟同时掉进水里了,你先救谁?镜宴:……救他,然后,跟你一起死。这是个女主努力了辣么长时间,却依然干不过男主弟弟的故事(?)。
  • 奶茶.流年

    奶茶.流年

    这里新人小麋~行星饭一枚~作者是第一次写小说,如果有不好的地方请大家帮忙指出!康撒哈密达!本书男主鹿晗,男二吴世勋,本书纯属原创,与exo本人性格可能有差异,请行星饭们不要生气哈!也许,从你递给我那杯奶茶的时刻起,关于你我的故事,就由此展开了。也许,从你拒绝我的时刻起,关于你的故事,我就已经放不下了。也许,青春就只能像一杯奶茶一样,从起初的香浓,甜美,慢慢变得苦涩,最后坏掉了,就只能扔掉。但是,那一瞬的辉煌,就够了,对吗?
  • 新星异界纵横

    新星异界纵横

    一颗新星冉冉升起,大陆掀起一片腥风血雨。新星能否纵横异界?尽在新星异界纵横!
  • 异世缘殇

    异世缘殇

    父亲在一次时空穿越实验中失事,被卷入异时空。三年后,女儿徐子嫣只身穿越,来到异时空寻找父亲,从而开始了一段异世情缘。在爱情丰收之际,才赫然发现,这次科研的最终目的竟然是为了掠夺异时空的资源。在利益与生存面前,爱情遭受着最严峻的考验……
  • 圈中人

    圈中人

    职场如战场,风云诡谲,暗潮汹涌,各色各样的人,在这里演绎了一幕幕光怪陆离的职场景象,展示了喧嚣都市的人性百态。职场亦如江湖,虽不用以性命相搏,却让人历尽生存竞争的风雨沧桑,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现实与理想、朋友与对手、善良与邪恶、甚至爱情和友情都会在残酷的竞争中相互转换,桑晚榆对此有太深的体会。打从跳进公务员圈中,他便经常遭人嫉妒、暗算,无缘无故被卷进是非当中,被领导责骂,被同事摒弃……各种郁闷烦躁憋屈,迫使他痛定思痛,开始像别人一样戴着面具生活,主动磨圆身上的棱角,褪掉属于自己的颜色,从最初的不懂人情世故,到后来的人情练达……谨以此文献给初入职场、情场的菜鸟们!
  • 血族之月色撩人

    血族之月色撩人

    一切的相遇,不是偶尔,只能是命中注定。安云汐每次看到他就闪的飞快。他每次看到安云汐就追的飞快。“离我远一点,我一点也不想看到你”安云汐惊恐的想要跑。“安云汐,你为什么每次看到我就躲”安云汐心里悲催着呐喊。大哥,你知道不知道你不是人啊,你说你一个吸血鬼追我一个人类,我能不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