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700300000003

第3章 婚姻篇(2)

《仪礼》是一部记载礼仪的典籍,是儒家经典之一,记载了古代社会中各种重要的礼仪制度,是古代社会礼仪之大成。其中包含士冠礼、士昏礼、士相见礼、乡饮酒礼、乡射礼、燕礼、大射、聘礼、公食大夫礼、觐礼、丧服、士丧礼、既夕礼、士虞礼等等。《周礼·地官·大司徒》云"以仪辨其等则民不越",以相应的礼仪区分人们的等级并使人各安其分、互不相犯,这正是《仪礼》一书的宗旨和目的。

婚姻乃终身大事,不但关系个人,还关系国家社会宗庙社稷,所谓"昏礼者,将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礼记·昏义》)古人对婚姻的重视程度可以从其所规定的种种程序而可见一斑,婚礼通过六礼最终达到确定男女夫妇关系的目的,六礼是指婚礼缔结的六个递进的步骤,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

纳采:《仪礼·士昏礼》开篇云:"昏礼。下达,纳采用雁。"如果男家要想娶某家的女子为妻,一定要请媒人到女家去提亲,如果女家同意,于是就开始行动,第一个步骤是给对方送采择之礼,简称"纳采"。这个采择之礼不是什么金银财宝都可以充当的,而是要用"雁"这种禽类,古人认为,大雁秋凉飞向南方,春暖飞向北方,顺时而行,顺阳气而动。而阴阳对男女而言,则男为阳,女为阴,预示妇将从夫,夫妻家庭谐和。

问名:"宾执雁,请问名。"男方派来纳采的人同时兼有"问名"的使命,之所以要问名,是因为男家要问得女子的姓名之后,带回去向神灵祖宗禀报请示,看是否有所不妥,卜定吉凶。

纳吉:"纳吉,用雁,如纳采。"在男方将女子的姓名带回去,向宗庙祖先圣灵请示之后,如果兆头是好的、吉利的,那么就告知女方,两家的婚事就可以确定下来了。"纳吉"是两家婚姻是否成功的关键一步。

纳征:"纳征,玄GFDA1束帛、俪皮,如纳吉礼。""征"这里是"成"的意思,宗庙占卜的结果是吉利的,预示两家婚事的成功,所以再次向女家表示。这次所带的礼物不是大雁,而是"玄GFDA1束帛、俪皮",玄是黑色,GFDA1是绛色,帛是丝织品,俪是一对,皮是鹿皮,因婚事将成功而向女家再作表示,这次用的是两色的丝帛和一对鹿皮。

请期:"请期,用雁。"结婚的具体时日由男家决定,男家要先卜卦吉日,选好吉日之后再告知女家,告知时也不能空手而去,还是用大雁作为礼物。

亲迎:吉日到,男家往女家亲迎新妇,亲迎是六礼之最后一道程序,也是婚姻是否成立的最后一环。为什么要亲迎,古人给出了很多的理由,其中最突出的一点是为了表示男子在生活中的主导地位。如《礼记·郊特牲》说:"男子亲迎,男先于女,刚柔之义也。天先乎地,君先乎臣,其义一也。"《春秋公羊传·隐公二年》注:"礼,所以必亲迎者,所以示男先女也。"当然,也是男子向女子示爱,表达亲爱之意,如《白虎通义·嫁娶》云:"天子下至士必亲迎授绥者何,以阳下阴也,欲得其欢心,示亲之心也。"《礼记·哀公問》:"大昏至矣,大昏既至,冕而亲迎,亲之也。……弗爱不亲,弗敬不正,爱与敬其政之本与?"

不难发现,在六礼实施过程中,男方始终处于主动,从纳采到请期都是男家派人前往女家致命行礼,女家则只予以配合,并且这些订婚程序由男家、媒氏和女家安排完成,男女当事人并不参与,只有在亲迎时,男女当事人才正式登场。而男女当事人角色的转换则是通过亲迎礼来完成的,于是本从父命迎娶新妇的儿子成了新妇的主人,而女子的手则由自己的父亲交给了来迎娶他的男人,成了这个男人的妇人。

"六礼"反映了封建时代一种标准的结婚程序。这里有必要解释一下,最先的"婚礼"为什么作"昏礼"。

《仪礼·士昏礼》汉代经学家郑玄注解说:"士娶妻之礼,以昏为期,因而名焉。必以昏者,阳往而阴来,日入三商为昏。"昏是黄昏的昏,太阳下山,天将暗,《说文》"昏,日冥也。""冥,幽也。"婚从"昏"而来,《说文》:"婚,妇家也,礼:娶妇以昏时,妇人阴也,故曰婚。"

现代人结婚迎亲一般都在白天,且都在大早,古代人为什么安排在晚上呢?这与古代抢亲遗俗有关。抢婚,是由族内婚发展到族外婚时的一种婚俗,其特征是未经女方同意,凭借武力将女子强行抢夺为妻。为了便于得手,故抢婚一般在接近夜晚时进行。虽然随着社会的发展男女结为夫妇已是在一种文明的情况下进行,但是"昏、婚"两字意义内涵为我们揭示了历史上曾经有过的习惯遗俗。

从"娶"字的结构上,我们也可以探寻一些古代婚俗的蛛丝马迹。"取",《说文》的解释是:"取,捕取也。从又从耳。周礼,获者取左耳。""取"字是由两部分组成的,一是"又",一是"耳",这个"又"在古代是手的意思,作为偏旁,表示与手相关的动作。因为周代获取俘虏以割下俘虏的左耳计数,故"取"的原始意义就是捕获、获取。而"娶"字则在"取"的基础上加了一个"女"旁,我们不妨推测这是表示与女性有关的获取了。《说文》:"娶,取妇也。从女从取,取亦声。"

直到今天,在不少少数民族婚姻风俗里,我们还能看到。据说,瑶族中有一种亲迎方式,夜晚,男方结伙高举火把冲向女家,半路上,女方人马也冲杀出来,男方抢到新娘,女方回抢。最后新郎新娘双双溜出队伍,于是双方停止战斗,一起享受婚宴。在现代人的生活中,抢婚已成了增加喜庆元素的场景,再也不同于远古的野蛮风气。

5妻与妇

《史记·高祖本纪》记载:"臣有息女,愿为季箕帚妾。"

这是吕后父亲吕公对远没有发迹的刘邦说的一句话。息是生息、子息,息女指自己的亲生女儿。"季"是刘邦的字;箕,畚箕,帚,扫帚;妾,《说文》解释为"有罪女子",本指女奴,后泛指男子在正妻之外所娶的女子,这里用作谦词。据记载,吕后的父亲善于相面,刘邦当时虽然还只是个到处混混的主儿,但吕父断定刘邦其后必有大成,所以主动将女儿许配给刘邦,当然,刘邦后来成了汉高祖,吕女也就成了吕后。"愿为季箕帚妾"就是说愿意将小女许配给刘邦做个拿畚箕、扫帚的女人,也就是给刘邦做媳妇。《汉书·高帝紀》也有同样的记载。

而"执箕帚"则成了"妇"或"为人妇"的代词。《说文》云:

女,婦(妇)人也。

婦,服也。从女持帚,洒扫也。

许慎是个文字学家,同时也是个经学家,关于他的经学造诣,史上记载说"五经无双许叔重"(《后汉书·许慎传》)叔重是许慎的字。在许慎对女、妇两个的阐释中,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社会思想观点和意识。在人们的心目中,女性迟早要为人妇的,妇人的最主要特点就是要服从于人,一旦嫁为人妇,那就要主持家内家务,所以从文字本身来看,"妇(婦)"这个字所含的信息是:女性;拿着代表家务的扫帚;干家务活儿。许慎的这一解释,奠定了两千多年来一个以男权为主的社会对女性的一个基本态度。

"妻"字的释义是:

"妇与夫齐者也。持事,妻职也。"

意思是妻的职守,在于负责做事,而做事的范围,则限于家庭之内。无论是"妻"也好,"妇"也好,《说文》都对女性的职责作出了明确的界定,这其实也就是社会对女性的界定。男女的职责明确了,社会才不会无序,社会有序了,天下才会太平。在男权的社会里,为了维护男权的统治,就必须排斥女性对社会生活的参与,把她们禁锢在家的牢笼里,并且给她们订出一系列的清规戒律,使女性循规蹈矩,不得越雷池一步。

6婚姻之变奏

《礼记·昏义》说:"昏礼者,将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故君子重之。"

婚姻不但是社会秩序的基础,还是社会发展的根本保障。婚姻作为一种社会形态,以它担负的重要社会使命,历来受到人们特殊的重视。抛开古代婚姻常常为政治服务的无穷事例,单就婚姻最根本的目的来看,中国有句老话叫"娶妻生子",传宗接代应该是封建婚姻的最基本的内容。除了生育子女之外,娶来的妻子还有一个重要职责,就是主持家政,包括"事宗庙",祭祀先人等等。妻子一进门,便自然承担了刈麻织布、养蚕取丝、缝补衣裳、主持饮食等事务,起早贪黑为家庭操劳,还要负责教导子女等等。

婚姻作为一件终身大事,对人的一生影响重大,相对而言,七尺男儿"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壮志凌云,志在四方,建立家庭虽然必不可少,但只是丰富人生的其中一个内容。但对女性而言,婚姻、家庭、丈夫、孩子,就是她们生活的全部,是她们的终身事业,在某种程度上来讲,也是她们一生中最大的赌注。

作为婚姻中的女性,她们从娘家踏入夫家,她们是没有任何的自主权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决定了她们一生的幸与不幸。如果上天眷顾,和夫家、夫君能够和美相处,生儿育女,平安走过一生,那也算是前生修来的福分,好好珍惜就是了。但社会、家庭的种种习惯势力往往使婚后的女性陷入种种烦恼、痛苦甚至不幸。

与妇女在婚姻生活中的被动状态相对比,男性在婚姻中处于绝对的主动地位,因为婚姻本身就是男性特权的体现,一切是从男子及男子家族的利益出发。女性在婚姻中的角色虽然必不可少,但一旦不符合男子家族的利益,她们随时都有被抛弃的危险。

古人将离婚叫做"休",休的主动者一般是男性,而女性往往是被休的对象。虽然在历史上也不乏休掉丈夫的女性,但女性在离婚问题上仍然处于任人宰割的位置。《大戴礼记·本命》记载了古人关于离婚的种种理由,即:

妇有七去,不顺父母去,无子去,淫去,妒去,有恶疾去,多言去,窃盗去。

妇人如果有上列七种情况的其中一条,夫家就有理由将她扫地出门。这七条包括对公婆不孝顺,没有生育子女,私生活不检点,嫉妒,有重病或传染病,搬弄口舌,手脚不干净等。

"七去"后来又成了"七出"。在唐代的法律条文中,明确指出:

七出者,依令,一无子,二淫佚,三不事舅姑,四口舌,五盗窃,六妒忌,七恶疾。

"七出"与"七去"虽然在表达上有不同,但基本内容是一致的。

中国古时候的家族制度,一家大大小小的权利,都集中在长辈的手里,后辈对长辈要孝顺,生养死祭,就是"孝"的基本内容。因而,娶来的妻子,就要好好服侍公婆,公婆死了,要好好供奉。《后汉书·列女传》有这样一个例子。姜诗对母亲很孝顺,婚后妻也不敢有丝毫怠慢。母亲喜欢喝江里的水,妻便不辞辛劳走六七里路去打水。一次刮大风,妻没能按时回来,于是母亲口干舌燥,姜诗怒从中起,妻一回家,二话没说便把她休了。而在《魏永传》里,说魏永很孝顺后母,妻一次不留心在后母面前呵斥了一声从面前经过的狗,魏永便把妻给休了。

孟子曰:"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男子不能不结婚,结婚后不能没有子嗣,如果妇女婚后无子,就有可能被男方赶出家门。虽然夫妻两人恩爱情深,但家族的意志不能违拗,于是酿成了一幕幕感情悲剧。《古今注》记载,有一个叫牧子的人,结婚五年了,妻还没有生孩子,父兄便打算让他们离婚,让牧子重新再娶。妻知道了,悲泣不止。牧子知道了,也非常伤心,但他没有任何办法,只能用诗歌来表达自己的心情:"将乖比翼兮隔天端,山川遥远兮路漫漫,揽衾不寐兮食忘飧。"诗人们为此写下了不少同情妇女的诗篇。如曹植《弃妇篇》:"附心长叹息,无子当归宁。有子月经天,无子若流星。天月相终始,流星没无精。凄迟失所宜,下与瓦石并。忧怀从中来,叹息通鸡鸣……"

女子私生活不检点,败坏家风,那是绝对不能容忍的,而如果有"恶疾",如患有重病或恶性传染病,就不能从事祭奉先人的活动。

因为供奉祖先首先一切都要洁洁净净,祖宗神灵是不能接受不干净的供奉的,而作为主妇,不能"事宗庙",男方就可能休妻另娶。

西汉人王吉的妻子摘取邻人树上的枣子,王吉就把妻子逐出家门,这是妻子做了不该做的事。东汉时,李充家境贫穷,兄弟六人一锅吃饭,换穿衣服,妻子主张分居分家,结果也被李充赶了出来,这是妻子说了不该说的话。

《诗经》的第一篇诗是《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关雎》本来是描写的一对男女青年相恋到成婚的一首诗,结果被赋予了特殊的教化意义,"《关雎》,后妃之德也",所谓的后妃之德,是指作为后妃的女子不嫉妒,很高兴又有漂亮而贤淑的女子,来配自己的夫君。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女人嫉妒源于男人用情不专,是对男子用情不专的一种反抗,因此男人对女人之嫉妒是唯恐避之不及,故而被列为"七出"之一。

在"七出"之外,还有"三不去"的规定,《大戴礼记·本命》载:

妇有三不去:有所取无所归不去,与更三年丧不去,前贫贱后富贵不去。

"有所取无所归不去":指娘家已经没有人的妻子可以不去,免得她离开后无依无靠无法生活;"与更三年丧不去":给公婆守过三年丧期的妻子不能抛弃,为的是不忘恩德;"前贫贱后富贵不去":糟糠之妻不下堂,贫贱时娶的妻子,富贵后不能弃去,为的是不悖德性。而这些,也正好反映了在婚姻问题上,人们对于社会的基本伦理道德的认同和遵守。

同类推荐
  • 思考世界的100部学术名著(上)

    思考世界的100部学术名著(上)

    人类的历史,犹如一串华美的项链,是由无数大大小小的事件连接而成的。那一个个辉煌的瞬间,便是历史链条中璀灿的宝石与珍珠,它熠熠生辉,警示着后人。
  • 高校廉政建设论

    高校廉政建设论

    时至21世纪,腐败仍被视为破坏世界发展的癌症。从世界范围来看,权力腐败现象愈演愈烈,国家公职人员的腐败犯罪早已不分国界、民族、习俗和社会制度,普遍存在于各种权力领域,甚至连国际奥委会也未能保持自身一片神圣的净土。
  • 论政与启蒙——近代同人报刊研究

    论政与启蒙——近代同人报刊研究

    同人报刊是近现代新闻事业史上的一个很典型的现象,胡适等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报刊活动是同人报刊最重要的一部分。《努力周报》在同人报刊中具有重要的承上启下地位。《论证与启蒙:近代同人报刊研究-以<努力周报>为例》以20世纪20年代初胡适等人创办的《努力周报》(《读书杂志》)为研究对象,剖析自由知识分子在新文化运动后面对专制、腐败的政治现实,在论政和启蒙间进行抉择时的犹豫与矛盾心态;在研究论政、启蒙的具体运作过程的基础上,探讨周报在国家统一、列强侵华、教育成败、监督政府等问题上的立场以及在新诗、古史、民主制度、科学与人生观、批评的伦理等讨论中的态度,并对传播形式与效果进行探寻。
  • 西藏情歌:雪域神山下深沉炽烈的爱情

    西藏情歌:雪域神山下深沉炽烈的爱情

    江觉迟2005年只身来到极其遥远、与现代文明隔绝的原始深山草原藏区,长期在藏区工作生活,藏地文化已经逐渐沁入觉迟内心。其中最不为人知的藏地婚俗以及随处可闻的藏地情歌更是带给了觉迟前所未有的震撼。深沉博大的藏地情感文化引发觉迟的思考,也促成了《西藏情歌》的收集与写作。这本《西藏情歌》的内容几乎覆盖整个藏地,包括最盛名的情歌分布区域,山南地区,墨脱一带,甘孜地区,迪庆地区,青海地区等,觉迟历时7年,通过走访、观察、收集、整理、修改和编校等方式,形成这本比较完整的情歌集。全书采用情歌+情歌文化、情感故事及历史背景注释的模式,以诗歌贯穿,文字部分则取材于觉迟多年在藏地走访得来的第一手素材,真实而震撼地反应了藏地情感文化,原汁原味,荡气回肠,浸满浓郁的藏式美感以及难以言说的忧伤,是了解西藏地区情感方式、婚恋习俗的最佳读本。
  • 千古谚语大观

    千古谚语大观

    谚语是千百年来人类智慧的结晶,同时也富于高明的语言表达技巧。笔者个人认为谚语的妙处可以用四句话来概括:藏谋略于只言,指迷津于片语,以微言见大义,以前车为后鉴。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九冥领主

    九冥领主

    在足够大的诱.惑或者恐惧面前,这世上哪有一个好人!
  • 萌萌宠上天:腹黑师傅啃一口

    萌萌宠上天:腹黑师傅啃一口

    沈七七没有想到,一睁开眼,竟然来到了异世大陆,谁能告诉她,她为什么莫名其妙的来到了这里?哇!这么多的优质美男,都来姐的怀抱吧。什么?师父他老人家不同意?好吧,作为一个好徒儿,当然要唯师父马首是瞻,只是,师父大人,能不要动手动脚的不,人家会害羞的呀。
  • 结婚后:偷偷谈恋爱

    结婚后:偷偷谈恋爱

    两个原本冤家路窄的人意外结婚,为了早点脱离苦海,于是她在网上替他发了一个相亲帖子。点击率居然过了四十多万,一直居上不下,好吧,既然大家这么诚心诚意,她又岂能辜负大家的一片炙热之心,虔诚之意。在相亲路上,又会发生什么样的事儿,而他们的婚姻能否顺利走下去?
  • 从来不曾后悔遇见你

    从来不曾后悔遇见你

    看到他的第一眼,我就知道我完了。当时在想,这世间怎么会有长的那么好看的男生。后来的某一天,我闺蜜问我:我知道你一直忘不了他,那你后悔曾经遇到他吗?我笑笑没说话。其实我从来不曾后悔遇见你,你曾是我黯淡无光的青春里最靓丽的一道光,温暖了我整个青春时光。我想就算时间重来一遍,我还是会想和你在一起。可是什么时候,我怎么把你弄丢了。
  • 冰女

    冰女

    你的爱是那样的炙热,不为付出,只为拥有,你的爱燃烧了你自己,同时也毁灭了我们,你说,来世我绝不会再爱上你,我留着泪,火焰慢慢融化了我,来不及再看一眼他——古玥。就此坠入人世的涅槃,来世,我们谁也不认识谁,只是那样的刻骨铭心,随着时间的流逝,却依然洗刷不掉,人世沉浮……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校草非要找我茬

    校草非要找我茬

    文案一:传言,D大附中是一个神一般的存在,而能考进去的人更是个个都是学霸。顾庭昀,D大附中延续了三年的校草。更是冷若冰霜沉默寡言,两个字——高冷。没想到,这些都是假的。私底下,顾庭昀一生气就对她短信轰炸,一愤怒就对她炮语连珠,一开心就对她宠上天,一高兴就对她。。不停的说情话。说好的高冷呢?怎么感觉像顽痞少爷呢?文案二:传闻,校草顾庭昀已经有了女朋友,许多迷妹们不甘心于是便问道:“顾庭昀,一定是她追的你,对不对?”“当然!”顾庭昀一脸傲娇,背后阴风阵阵,原来是南音在盯着他看。秒怂,“不是!”“那少爷您是怎么追到她的?”迷妹们满脸期待他讲述校草的浪漫攻略。他却邪痞一笑,“黏,黏到她答应为止……”众人唏嘘,你的校草人设要掉了。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带着订单来修仙

    带着订单来修仙

    意外订单引起的风雨波澜……与天斗还是助天斗?逆天还是与天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