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453100000017

第17章 诗韵

新诗开始的时候,以解放相号召,一般作者都不去理会那些旧形式。押韵不押韵自然也是自由的。不过押韵的并不少。到现在通盘看起来,似乎新诗押韵的并不比不押韵的少得很多。再说旧诗词曲的形式保存在新诗里的,除少数句调还见于初期新诗里以外,就没有别的,只有韵脚。这值得注意。新诗独独的接受了这一宗遗产,足见中国诗还在需要韵,而且可以说中国诗总在需要韵。原始的中国诗歌也许不押韵,但是自从押了韵以后,就不能完全甩开它似的。韵是有它的存在的理由的。

韵是一种复沓,可以帮助情感的强调和意义的集中。至于带音乐性,方便记忆,还是次要的作用。从前往往过分重视这种次要的作用,有时会让音乐淹没了意义,反觉得浮滑而不真切。即如中国读诗重读韵脚,有时也会模糊了全句;近体律绝声调铿锵,更容易如此。幸而一般总是隔句押韵,重读的韵脚不至于句句碰头。句句碰头的像“柏梁体”的七言古诗,逐句押韵,一韵到底,虽然是强调,却不免单调。所以这一体不为人所重。新诗不应该再重读韵脚,但习惯不容易改,相信许多人都还免不了这个毛病。我读老舍先生的《剑北篇》,就因为重读韵脚的原故,失去了许多意味;等听到他自己按着全句的意义朗读,只将韵脚自然的带过去,这才找补了那些意味。——不过这首诗每行押韵,一韵又有许多行,似乎也嫌密些。

有人觉得韵总不免有些浮滑,而且不自然。新诗不再为了悦耳;它重在意义,得采用说话的声调,不必押韵。这也言之成理。不过全是说话的声调也就全是说话,未必是诗。英国约翰·德林瓦特(John Drinkwater)曾在《论读诗》的一张留声机片中说全用说话调读诗,诗便跑了。是的,诗该采用说话的调子,但诗的自然究竟不是说话的自然,它得加减点儿,夸张点儿,像电影里特别镜头一般,它用的是提炼的说话的调子。既是提炼而得自然,押韵也就不至于妨碍这种自然。

不过押韵的样式得多多变化,不可太密,不可太板,不可太响。

押韵不可太密,上文已举“柏梁体”为例。就是隔句押韵,有些人还恐怕单调,于是乎有转韵的办法;这用在古诗里,特别是七古里。五古转韵,因为句子短,隔韵近,转韵求变化,道理明白。但七古句子长,韵隔远,为什么转韵的反而多呢?这有特别的理由。原来六朝到唐代七古多用谐调,平仄铿锵,带音乐性已经很多,转韵为的是怕音乐性过多。后来宋人作七古,多用散文化的句调,却怕音乐性过少,便常一韵到底,不换韵。所以韵的作用,归根结底,还是随着意义变的;我们就韵论韵,只是一种方便,得其大概罢了,并没有什么铁律可言。词的句调比较近于说话,变化多,转韵也多。可是词又出于乐歌,带着很多的音乐性,所以一般的看,用韵比较密。它以转韵调剂密韵,显明的例子如《河传》。还有一种平仄通押(如贺铸《水歌调头》“南国本潇洒,六代竞豪奢”一首,见《东山寓声乐府》)也是转韵;变化虽然不及一般转韵的大,却能保存着那一韵到底的一贯的气势,是这一体的长处。

曲的句调也近于说话,但以明快为主,并因乐调的配合,都是到底一韵。不过平仄通押是有的。

词的押韵的样式最多,它还有间韵。如温庭筠的《酒泉子》道:楚女不归,楼枕小河春水。

月孤明,风又起,杏花稀。

玉钗斜插云鬟髻,裙上镂金凤。

八行书,千里梦,雁南飞。

(据《词律》卷三)这里间隔的错综的押着三个韵,很像新诗;而那“稀”和“飞”两韵,简直就是新诗的“章韵”。又如苏轼的《水调歌头》的前半阕道: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据任二北先生《词学研究法》,与《词律》异)这也是间隔着押两个韵。这些都是转韵,不过是新样式罢了。

诗里早有人试过间韵。晚唐章碣有所谓“变体”律诗,平仄各一韵,就是这个:东南路尽吴江畔,正是穷愁暮雨天。

鸥鹭不嫌斜两岸,波涛欺得逆风船。

偶逢岛寺停帆看,深羡渔翁下钓眠。

今古若论英达筭,鸱夷高兴固无边。

(《全唐诗》四函一册)章碣“变体”只存这一首,也不见别人仿作,可见并未发生影响。他的试验是失败了。失败的原因,我想是在太板太密。新诗里常押这种间韵,但是诗行节奏的变化多,行又长,就没有什么毛病了。间韵还可以跨句。如上举《酒泉子》的“起”韵,《水调》的“宇”韵,都不在意义停顿的地方,得跟下面那个不同韵的韵句合成一个意义单位。这是减轻韵脚的重量,增加意义的重量,可以称为跨句韵。这个样式也从诗里来,鲍照是创始的人。如他的《梅花落》诗道:中庭杂树多,偏为梅咨嗟。问君何独然?念其霜中能作花;霜中能作实,摇荡春风媚春日。念尔零落逐寒风,徒有霜华无霜质!“实”韵正是跨句韵;但这首诗只是转韵,不是间韵。现在新诗里用间韵很多,用这种跨句韵也不少。

任二北先生在《词学研究法》里论“谐于吟讽之律”,以为押韵“连者密者为谐”。他以为《酒泉子》那样押韵嫌“隔”而不连,《西平乐》后半阕“十六句只三叶韵”,嫌“疏”而不密。他说这些“于歌唱之时,容或成为别调,若于吟讽之间,则皆无取焉”。他虽只论词,但喜欢连韵和密韵,却代表着传统的一般的意见。我们一向以高响的说话和歌唱为“好听”(见王了一先生《什么话好听》一文,《国文月刊》),所以才有这个意见。但是现代的生活和外国的影响磨锐了我们的感觉;我们尤其知道诗重在意义,不只为了悦耳。那首《酒泉子》的韵倒显得新鲜而不平凡,那《西平乐》一调的疏韵也别有一种“谐”处。《词律拾遗》卷六收吴文英的《西平乐》一首,后半阕十六句中有十三个四字短句。这种句式的整齐复沓也是一种“谐”,可以减少韵的负担。所以“十六句三叶韵”并不为少。

这种疏韵除利用句式的整齐复沓外,还可与句中韵(内韵)和双声叠韵等合作,得到新鲜的和谐。疏韵和间韵都有点儿“哑”,但在哑的严肃里,意义显出了重量。新诗逐行押韵的比较少,大概总是隔行押韵或押间韵。新诗行长,这就见得韵隔远,押韵疏了。间韵能够互相调谐,从十四行体的流行可知;隔行押韵,也许加点儿花样更和谐些。新诗这样减轻了韵脚的分量,只是我们有时还不免重读韵脚的老脾气。这得靠朗读运动来矫正。新诗对于韵的态度,是现代生活和外国诗的影响,前已提及。但这新种子,如本篇所叙,也曾在我们的泥土里滋长过,只不算欣欣向荣罢了。所以这究竟也是自然的发展。

作旧诗词曲讲究选韵。这就是按着意义选押合宜的韵——指韵部,不指韵脚。周济《宋四家词选》序论中说到各韵部的音色,就是为的选韵。他道:“东”“真”韵宽平,“支”“先”韵细腻,“鱼”“歌”韵缠绵,“萧”“尤”韵感慨,各具声响,莫草草乱用。

这只是大概的说法,有时很得用,但不可拘执不化。因为组成意义的分子很多,韵只居其一,不可给予太多的分量。韵部的音色固然可以帮助意义的表现,韵部的通押也有这种作用,而后者还容易运用些。作新诗不宜全押本韵,全押本韵嫌太谐太响。参用通押,可以哑些,所谓“不谐之谐”(现代音乐里也参用不谐的乐句,正同一理);而且通押时供选择的韵字也增多。不过现在的新诗作者,押韵并不查诗韵,只以自己的蓝青官话为据,又常平仄通押,倒是不谐而谐的多。不过“谐韵”也用得着。这里得提到教育部制定的《中华新韵》。这是一部标准的国音韵书,里面注明通韵;要谐,押本韵,要不谐,押通韵。有本韵书查查,比自己想韵方便得多。作方言诗自然可用方音押韵,也很新鲜别致的。新诗又常用“多字韵”或带轻音字的韵,有一种轻快利落的意味;这也在减少韵脚的重量。胡适之先生的“了字韵”创始于新诗的“多字韵”,但他似乎用得太多。

现在举卞之琳先生《傍晚》这首短诗,显示一些不平常的押韵的样式。

倚着西山的夕阳和呆立着的庙墙对望着:想要说什么呢?又怎么不说呢?驮着老汉的瘦驴匆忙的赶回家去,忒忒的,足蹄鼓着道——枯涩的调儿!半空里哇的一声一只乌鸦从树顶飞起来,可是没有话了,依旧息下了。

按《中华新韵》,这首诗用的全是本韵。但“驴”与“去”,“声”与“顶”是平仄通押;“阳”“墙”“驴”“顶”都是跨句韵,“么呢”“说呢”,“道儿”“调儿”,“话了”“下了”,都是“多字韵”。而“么”“去”“下”都是轻音字,和非轻音字相押,为的顺应全诗的说话调。轻音字通常只作“多字韵”的韵尾,不宜与非轻音字押韵;但在要求轻快流利的说话的效用时,也不妨有例外。

同类推荐
  • 灵魂笑忘书——水浒人物心灵探秘

    灵魂笑忘书——水浒人物心灵探秘

    本书对《水浒传》的人物形象进行了研究,包括《从官场到江湖》、《别无选择》、《从教授到军师》、《钱财于我如粪土》、《鱼与熊掌可否得兼》等文。
  • 海盗:惊心动魄的海上劫杀

    海盗:惊心动魄的海上劫杀

    《海盗:惊心动魄的海上劫杀》结构严谨,内容新颖。用纪实文学的手法,重现了人类的海盗史,故事情节惊心动魄,悬念重重,一个秘密揭开,一个秘密又展现在你的眼前……打开《海盗:惊心动魄的海上劫杀》,你将会被深深吸引,它带给你的不仅仅是另类的历史和另类的知识,还有无比惊险刺激的阅读快感和另类的思考。
  • 读者精品——幸福品味

    读者精品——幸福品味

    那一个时代事实上总有许许多多不满现状的人。现代以前,这些人怎样对付他们的“不满”呢?在老百姓是怨命,怨世道,怨年头。年头就是时代,世道由于气数,都是机械的必然。本集合了不同的名人对成长的理解的作品集。
  • 沉浮诗丛

    沉浮诗丛

    回望往昔岁月,时而热烈,时而低沉,热烈时觉得生活无限美好,低沉时又深感苦闷和忧烦。一路跌跌撞撞、蹒跚举步行至今日,偶得宽余,寻拾旧稿,依时间顺序编纂成集。谨把此诗集作为五十年前知青生活的记忆,献给那已逝去的青春岁月。
  • 胡适:做最好的学问

    胡适:做最好的学问

    本书选取了胡适著作中关于读书、治学、教育等方面的篇章,既有轻松的读书趣味,也有科学的治学方法,同时也包括对经典名著的点评,考注等,对青年人读书做学问有很好的引导作用。胡适的名言“你的最大责任是把你这块材料铸造成器”在这里得到充分阐释;他的“学问便是铸器的工具,抛弃了学问便是毁了你们自己”,在今天依然振聋发聩。
热门推荐
  • 黑桃皇后是只鸡

    黑桃皇后是只鸡

    本书为俄罗斯众多著名作家的动物文学合集,文章生动有趣又不乏诗意,让人在阅读的同时,好似亲身处在朝气蓬勃的大自然里,而那些可爱、单纯的大自然的精灵,就在自己身边……本分册包括:《孩子和野鸭子》、《凤头麦鸡》、《白脖子熊》、《黑桃皇后是只鸡》等。
  • 陛下有孕:家师不包送

    陛下有孕:家师不包送

    她,女扮男装,一朝登基为皇,只为撑起这独孤家的天下。他,是人们口中最为神秘的人——皇帝的师傅。独孤亚楠坐拥后宫佳丽三千;临烜只身一人神秘莫测,江湖诺大四海为家;独孤亚楠则受困宫中,锦衣华服山珍海味;临烜风餐露宿清茶淡粥。当两人成了师徒……独孤亚楠女儿身的事情瞬间爆出,以往王朝男尊女卑,现如今女帝在位,位置颠倒,后宫成了男人的天下!!某日,临烜将某女压在身下,“亚楠,我帮你做了这么多,你是不是该付出什么?嗯~”独孤亚楠蒙,“师傅,严肃点儿!起来!”临烜霸气侧漏:“我要做帝后!!”“……正好应付皇祖母了。”她喃喃出声,没有拒绝。临烜一本正经勾重点:“你养我!另外,本人不包送…”(绝对甜文)
  • 领主星空

    领主星空

    仙女座,一个位于M87星云中的庞大银河!盯着前方那颗毫无生机的流浪星球,张宇一个闪烁便已到达上空。“这里已经是联盟意志所能探查到的极限,在这里突破金丹,引来天劫,应该不会被发现!”……末法时代,当修真世界渐渐褪去,科技开始慢慢侵蚀宇宙,武者横出星空!平民少年张宇,偶获一位通天仙人传承,开启了漫漫宇宙的神秘之旅,无数的银河,无数的强者,无数的大宇宙之谜,这是一场前所未有的挑战!
  • 女人内调外养美颜经

    女人内调外养美颜经

    本书通过作者多年的经验总结,与读者一起分享美丽与魅力的秘籍,内容包括:在脸上下功夫不如在饭桌上下功夫、睡眠不只是一种本能、内因决定外貌、做你自己的化妆师等。
  • 悔罪之九戒

    悔罪之九戒

    凌夏和秦潇相识相爱在纯洁的中学时代,却因秦潇的好朋友程金的出现,令两人分道扬镳,在经过经过岁月沧桑后,程金又一次出现在凌夏的生活中,所作所为直接把凌夏和秦潇的关系了断,但在经过风云变幻后,凌夏才更知道,存在自己心里的那人由始至终都是秦潇,在秦潇已婚后,凌夏亦因对秦潇的愧疚等各种原因而未曾忘记秦潇,但后因凌夏对主的真正信仰的认识后,发觉对已婚的秦潇的爱是一种罪过,然后因着信仰而悔罪,决定在心底里抹去对秦潇的爱。凌夏对秦潇三十多年的根深蒂固的爱,真的可以在心里抹去吗?
  • 蚁镇

    蚁镇

    “我”是丰良镇中一个普通人物,从童年到成年,“我”遇见过很多形形色色的人,而这些人,几乎每一个都在“我”心中留下了珍贵的印象,“恋爱”“婚姻”“家庭”“人际”,每一项都需要人们在生活中不断去修修补补。小说里出现的人物纯属虚构,出现的品牌均属情节需要。写这部小说,作者是想写在社会底层艰难困苦地生活着的那些人,他们平凡,但是又不平凡;他们琐碎,但是又完整。也正因为有他们这些人的生存,生活才令人觉得如此不堪入目。
  • 重生归来:盛世嫡妃

    重生归来:盛世嫡妃

    国破,家亡!她虽为一国皇后,但在破国逃亡时,却被自己夫君杀害!当重生归来,这一世,她要为自己而活!
  • 琴议篇

    琴议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风华夫君锦绣妻

    风华夫君锦绣妻

    前生因误会,自己亲手送夫君入狱,重生后的她,京城淑女第一流,表面。腹黑、心计样样不少,这是事实!渣爹、妹、姨母?不狠狠地虐死掉,怎么能叫渣渣?夫君再度求亲,她应是不应?只是这一位,从哪儿冒出来的妖孽男,你想做么?!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隔壁竹马追我跑

    隔壁竹马追我跑

    洛萧然,智商与颜值都在线的一个男人。然而,当他遇到了蓝陌陌。他的智商就不在线了,颜值依然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