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047200000011

第11章 戏曲梅花群芳谱(1)

一、任跟心

中国戏剧梅花奖是中国戏剧表演艺术的最高奖项,始创于1983年,每年一评。2005年起改为两年一评,2007年更名为“中国戏剧奖·梅花表演奖”。自从梅花奖开评以来,山西共有41位演员获得了43朵梅花,其中任跟心、谢涛为二度梅获得者,即获得了两次梅花奖,获奖人数居全国之首。涉及剧种除四大梆子之外,还有眉户、上党落子、碗碗腔、京剧、豫剧、话剧。他们是当代山西戏曲演员中的佼佼者和领军者,是山西戏曲艺术发展的中坚力量。

当代著名蒲剧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二度梅”获得者。上世纪80年代,由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办的中国戏剧梅花奖首届大赛中,绽放了15朵鲜艳的“梅花”。其中有山西的两名蒲剧演员任跟心和郭泽民,当时的任跟心只有20岁,是所有参赛人员中最年轻的一位,他们的出现轰动京华,更享誉山西。

1963年9月22日,任跟心出生在山西省襄汾县古城镇。1974年,11岁的任跟心离开家乡,跨入了临汾艺术学校的大门,迈出了她艺术之路的第一步。在长达五年的艺校生活中,任跟心勤学苦练基本功,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功夫不负有心人,由于她的勤奋和坚持,她的武功、身段、台步、水袖、把子功等基本功都出类拔萃,终以出色的演技脱颖而出。1978年,临汾戏校参加全省教学剧目会演,任跟心参赛的剧目是已故名老艺人王存才艺术创作的珍品《挂画》,这出戏中椅子、台步、手帕等硬功很多,在短时间内排好难度非常大,然而,任跟心没有让老师们失望。为了把这出戏演好,她跟着老师一招一式地学,每个动作都做到精益求精。为了练单脚站在椅子扶手上的功夫,她栽了个木桩,每天在上面跳上跳下,一练就是上百次。为了练习碎台步,她在硬地上反反复复地跑圆场,练功鞋都磨穿了。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眼神,她都要不厌其烦地练习、深入细致的揣摩。通过两个月的辛苦排练,她把《挂画》中的各种基本功都练得娴熟精巧、运用自如。于此,花旦表演成为她艺术人生的亮点。1979年任跟心从学校毕业,从此以后,蒲剧舞台上闪亮着一颗耀眼的明星,可以说舞台成就了她,她也绚丽了舞台。

毕业后,任跟心被分配到了临汾地区蒲剧院青年团工作,在这里,她不仅虚心向剧团的老前辈求教,而且常年坚持下乡演出,她的表演在不断的舞台实践中得到很快提高。1980年,刚从学校毕业的她参加山西省优秀青年演员评比,即以《拾玉镯》获得优秀青年演员一等奖,之后,各种表演奖项接踵而至,1982年获得山西省最佳青年演员奖;1983年以《挂画》、《打神告庙》、《烤火》轰动京华,获首届中国戏剧梅花奖;1984年被中国全国总工会授予“五一劳动奖章”;1985年获得全国第二届戏曲观摩演出主演一等奖;1986年山西省政府授予她青年表演艺术家称号;1991年被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评为“先进个人”;1999年获得山西省庆祝建国五十周年调演优秀表演奖;2000年以现代戏《土炕上的女人》的精彩表现再度荣获第十八届中国戏剧梅花奖,成为山西省首个“二度梅”获得者;2001年获得第七届中国戏剧节优秀表演奖;2002年获得文化部第十届文华表演奖;2003年获得第十四届上海白玉兰戏剧主角奖;2004年获首届人事部、文联“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荣誉称号。这一个个耀眼的光环令人钦佩,但这些荣誉的背后她却付出了常人无法企及的艰辛努力和执着追求。

任跟心的表演传承、吸收了蒲剧已故著名旦角演员“王派”王存才的表演风格与剧目,以“做”功见长,她做戏细腻真切、传神达意,而且动作优美。她的椅子功、扇子功、水袖功等均为人称道,在水袖上独创了“跪步双托荷叶袖”的表演。她能熟练、得心应手地把这些技艺运用于舞台人物形象的刻画塑造中。她在继承前辈艺人技艺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巧用技巧,使传统的表演技艺与不同的人物相结合,焕发出鲜活的生命力,呈现给观众一系列生动传神、惟妙惟肖的戏曲舞台人物形象。如《表花》一折中,运用扇子、手帕技巧,配合各种造型舞姿身段,表现了丫环梅英嫉恶如仇,爱憎分明的少女形象。《挂画》一折中,运用“单腿跪椅”、“交跳椅”、“跪腿扫椅”、“金鸡独立”、“椅上探海”、“转身跳椅”、“单腿跳椅”、“窜桌坐椅”等一系列表演特技,展示出人物激荡的心情,把初恋少女盼、窘、急、娇、怨、羞的心理状态表现得逼真传神。《打神告庙》一折中,通过云手袖、团花袖、波浪袖、涟猗袖、车轮袖、托塔袖、单摆转盘袖、正侧重叠转盘袖、直冲展翅飞卷袖等一系列技巧表演,表现了敫桂英遭休弃后,激烈的内心冲突与情感矛盾,把敫桂英愤怒、哀怨、凄凉、悲苦的内心世界展现得淋漓尽致。《土炕上的女人》更是任跟心表演艺术得到升华的一出现代戏,她成功地塑造了杨三妞的艺术形象,从17岁演到71岁,小旦、青衣、老旦三个不同的行当转换自然。她突破行当演人物,演得朴实、自然,有程式但不刻意表现程式,不露雕凿的痕迹。著名戏剧家郭汉城评价说:“演员的表演好像跟现实生活没有太大的差距,在程式运用上达到了得心应手、不露痕迹的地步。”

一路走来,从艺30多年的任跟心如今担任着临汾市蒲剧院院长,作为国家一级演员,她不仅要在舞台上创造出更多精彩的艺术形象,迈向更高的艺术境界,而且她还得把精力投入到剧团的发展中,管理好剧团,狠抓艺术创新,出精品出人才,使剧团始终保持生机和活力,使蒲剧艺术更好地传承发展下去,她义无反顾地承担着这样的重任。为了培养年轻的后继人才,为了让蒲剧艺术得到更大的发展,任跟心与多年的老搭档郭泽民一道出资设立了少儿蒲剧奖学基金会,并创办了临汾艺校蒲剧院定向班,聘请剧院老师为学员们授艺,她也亲自向学员传艺,经过几年的努力,现在已经是硕果累累,剧院已经有十几位小演员获得了“小梅花”奖,并且成立了一个小梅花演出团,社会反响很大。可以说,任跟心为了蒲剧已经奉献了太多太多。

二、郭泽民

当代著名蒲剧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首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

1960年8月郭泽民出生于山西临汾尧都区刘村镇。郭泽民从小就喜欢文艺,在小学就是校宣传队的骨干,经常自编自导一些小节目,很受老师和同学们的喜欢。1975年进入临汾地区戏曲学校表演班学习,不久就排演了《沙家浜》,展露了他的艺术才华。1976年在《红色娘子军》中扮演洪长青,接戏后他根据人物性格,仔细琢磨,刻苦训练,认真排练。下半年演出时红遍临汾。1976年周总理去世,团里为了纪念总理编排了《八一风暴》。当时只有16岁的郭泽民扮演周总理,为了演好总理郭泽民从报纸上搜集了很多总理的照片,天天琢磨,对着镜子演练。功夫不负有心人。1977年首次上演时郭泽民一出场就让观众大为震惊,举手投足之间一个活生生的总理展现在观众面前,当时尽管年龄小但是演得非常逼真。这一演就是40多场,许多机关、厂矿都组织观看。郭泽民这个名字也渐渐被传开。

1978年古装戏开放,对于从没演过古装戏的郭泽民来说是新的挑战,一切从头开始,从基本功练起,上午排戏,中午练腿,下午练梢子功,晚上练帽翅。功夫不负有心人,正是他的勤学苦练打下了扎实的基本功,为以后的舞台实践打下了良好的基础。1979年,郭泽民在古装戏《港口驿》里饰演海瑞,一鸣惊人,连演20多场。1980年山西省优秀青年演员大奖赛开赛,郭泽民的《贩马》获得了一等奖。1982年又以《黄逼宫》、《徐策跑城》在山西省中青年演员评比演出中获得“最佳青年演员奖”。也因此被调入地区蒲剧团,并正式拜张庆奎为师,成为他的关门弟子。1983年就以《黄逼宫》中的姬悟生、《徐策跑城》中的徐策、《杀驿》中的艾千三个角色,受到首都专家和观众的高度评价,荣获首届中国戏剧梅花奖。不仅在山西,更在全国有了相当大的知名度。

蒲剧现代戏《土炕上的女人》是根据贾平凹的短篇小说《土炕》改编而成。在剧中郭泽民扮演木墩。这给主攻传统戏须生的郭泽民提出新的挑战,但同时也给他提供了一个艺术表演的广阔空间和达到更高艺术境界的良好机遇。郭泽民不负众望,着力挖掘表现人物内在情感世界,以情动人,以技赢人。他表演细腻,一举一动,举手投足,分寸感、深度感、动作感无不掌握得恰到好处。《土炕上的女人》一经问世,便轰动平阳古城。1999年获得临汾地区庆祝建国五十周年戏曲汇演“优秀剧目奖”。2000年10月应文化部和中国剧协的邀请,郭泽民携《土炕上的女人》、《薛刚反唐》晋京演出。一举轰动京城,中央领导、戏曲专家和首都观众对该剧,尤其是对郭泽民、任跟心的表演艺术给以高度评价,该剧被誉为“中国戏曲现代戏成熟的标志”、“具有里程碑的历史意义”。郭泽民、任跟心的表演更被赞誉为“有程式但不刻意表现程式”,已进入表演“化境”。郭泽民在《薛刚反唐》中的出色表演,被戏曲专家誉为可与京剧名家麒麟童周信芳的《跑城》相媲美,甚至有所超越。

1996年他担任蒲剧院副院长兼实验蒲剧团团长后,常年带团深入到农村、山区进行演出,为广大人民群众送去了大家最为喜爱的精神食粮。为培养蒲剧后备力量,他与任跟心集资创办了蒲剧定向班,定向班学员在历届中国戏曲少儿小梅花荟萃活动中,共有十余名小学员获“小梅花”称号。

他的代表剧目有《徐策跑城》、《贩马》、《黄逼宫》、《观阵》、《周仁献嫂》、《赵氏孤儿》等。所获表演奖项有1980年山西省优秀青年演员评比演出一等奖;1982年山西省最佳青年演员奖;1983年首届中国戏剧梅花奖;1995年第四届中国戏剧节优秀配角奖;1999年山西省庆祝建国五十周年调演优秀表演奖;2001年第七届中国戏剧节优秀表演奖。

三、田桂兰

当代著名晋剧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第四届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是山西第一位获此殊荣的晋剧演员。

1941年,田桂兰出生于山西省汾阳市冀村。她自幼就是个小戏迷,喜欢听村里“自乐班”的民间艺人演唱山西梆子。听多了看多了她竟学会了《打金枝》中的主要唱段,在她幼小的心里埋下一个愿望。1953年的秋天,她的愿望实现了。她以《打金枝》中“头戴上二龙双凤齐”的一段唱,被著名晋剧表演艺术家张宝魁领导的太原市人民晋剧团收下了,她如愿以偿地进入剧团的培训班,开始了她渴望中的艺术生活。入团后,田桂兰师从老艺人郭双喜学花旦。在老师的严格要求下,田桂兰学戏认真,练功刻苦,很快就首次登台演出了《打金枝》并受到好评。1956年田桂兰转入太原市戏曲学校继续深造。她系统规范地接受了戏曲表演四功五法的严格训练,以优异的成绩于1959年毕业分配到山西省晋剧院青年团开始了新的艺术生涯。

在工作中,她广泛学习,不仅善于向晋剧前辈艺人学习,而且还经常求教于其他剧种的老前辈,先后曾得到川剧表演艺术家阳友鹤,京剧表演艺术家尚小云、吴素秋,汉剧表演艺术家陈伯华和蒲剧表演艺术家王秀兰的亲传,使她的艺术境界有了长足的发展。1960年,剧团为田桂兰排演历史剧《含嫣》。为了演好这个戏,田桂兰下了很大工夫。她主动向正在太原的京剧表演艺术家尚小云求教。尚先生不仅将一套水袖功传授了她,还对她表演的含嫣,从人物分析到身段、造型做了细致的指导,使田桂兰对人物感情、性格把握得比较准确,演唱和表演有了很大提高。这出戏可以说是田桂兰正式登台演出后的成名之作。《打金枝》也是田桂兰经常演出的剧目之一。她扮演剧中的升平公主,演来活灵活现,人物刻画得入木三分,富有浓郁的生活情趣,被观众称为“活金枝”。

“文革”后,田桂兰积极排练演出了《刘胡兰》、《打金枝》、《小宴》、《杨门女将》、《喜荣归》、《打神告庙》等许多剧目。《打神告庙》是一出唱、做、念、舞都很重的独角戏,没有深厚的艺术功底和对人物的准确把握,很难胜任这出戏。田桂兰的表演,细腻而不繁琐,粗犷而不肤浅,她巧妙地运用了晋剧旦角中很少使用的稍子功、水袖功,把剧中人物敫桂英的悲愤、哀怨、痛苦、绝望的感情变化和性格发展,表现得层次分明,感人至深。她也因此剧于1987年问鼎第四届中国戏剧梅花奖,成为晋剧第一朵梅花。

多年的舞台实践中,造就了她扎实的底功,宽广的戏路。她扮相俊美,光彩照人,嗓音甜润,表演传神。她虽然专工花旦、小旦,尤以做工见长,但突破一门一路的局限,她所塑造的《打金枝》中的升平公主、《含嫣》中的含嫣、《打神告庙》中的敫桂英、《小宴》中的貂蝉、《杨门女将》中的穆桂英、《雏凤凌空》中的杨排风、《柜中缘》中的刘玉莲、《喜荣归》中的崔秀英、《假婿乘龙》中的春草以及现代戏中的刘胡兰、李铁梅、柯湘等众多不同类型的人物形象,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田桂兰曾多次获得全省及全国的三八红旗手、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等荣誉,曾当选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青年委员。她是一位深受广大观众爱戴的著名晋剧表演艺术家。如今,她的学生已是桃李满园,在晋剧舞台上熠熠生辉。

四、高翠英

当代晋剧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第五届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有着“三晋第一刀马”的美誉。

1943年4月10日,高翠英出生于山西省汾阳县肖家庄,母亲是个戏迷,幼年的影响根深蒂固。5岁时随母亲从家乡投奔太原谋职的父亲。自懂事起她和伙伴们的游戏中就少不了咿咿呀呀地模仿舞台上的唱戏,十米见方的舞台成了她心中向往的地方。10岁时,她在街上看到丁果仙新新剧团招收学员的广告,她便跑去报了名,表演了一段“摘花花,逮蝴蝶”后,主考牛桂英老师就收下了她。从此她踏上了这条艺术之路。她开始了严格认真的基本功训练,下腰、拿顶、圆场、喷口、吐字、换气,一招一式毫不含糊。不久老师就给她排了《洞房》、《骂鸡》、《辛安驿》、《穆柯寨》、《双锁山》等戏。

同类推荐
  • 三教九流全知道(超值金版)

    三教九流全知道(超值金版)

    本书内容丰富、涵盖面广,力求在有限的篇幅中,尽力展现古代东方文化的思想精髓,以及古今各阶层群众的生存状态,并试图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本书加入了许多有意思的“文化常识”板块,希望读者在轻松阅读中有所收获。本书浓缩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精髓和发展脉络。无论是对个人层面的修身养性,还是社会层面的治国安邦,都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本书以豁达恢弘的气度、悲天悯人的情怀,向读者展开一幅中华文明的画卷;同时以凝练的笔触,着力阐述古代中国文明是如何哺育出中国宗教和哲学传统的。
  • 趣谈语言文学

    趣谈语言文学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学习汉语,人们也希望更多地了解中国和中国文化。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其语言文学亦有深厚的功底,诸多名著让人目不暇接。《趣谈语言文学》以细腻的文笔,带领我们慢慢品读诸多经典之作,让我们在文学的殿堂寻找到那份已远去的宁静与淡然。
  • 句典

    句典

    《句典(经典·珍藏版)》是一本关于中华传统语言的精彩汇编,也是了解古代文化、传习古代经典、掌握古人智慧的优秀普及本。本书可谓妙趣横生的语言储备库:哲人慧语,应对妙语、嘲戏绮语、村言野趣,谐谑调侃活生生的语言文字和故事,都是几千年来中华文化的智慧结晶,这些警语妙言经过智者高士的巧妙概括,既显得高度精炼,又极易触动人的心灵。随手翻过,珠玑遍拾,让人不知不觉间激活思维,从政汲取鲜活的智慧营养。
  • 十七的月亮照样圆

    十七的月亮照样圆

    本书为身残志不残的作家梅芷的最新散文集,记述五十年前作者处于年少时期的人们的各种生活和作者的少年时代,其中是对各种童年生活细节的精致记述,涉及亲情、友情以及各类趣味横生的童真小事,题材怀旧,文字温馨,展示了浓郁的人文情怀与始终贯穿的坚强乐观精神。
  • 传统文化与当代宁夏

    传统文化与当代宁夏

    本文所说中华优秀传统道德文化是指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所倡导的内容完全一致、完全契合的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重要内容和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华传统文化,同时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重要内容。
热门推荐
  • 校花恋上我

    校花恋上我

    校花什么的?最有爱啦!统统打包带走!
  • 我不会成为黑暗亡灵神的

    我不会成为黑暗亡灵神的

    这是一个少年不想成为黑暗亡灵神的故事(如有相同,纯属巧合)
  • 一只猫的使命

    一只猫的使命

    一只名为小橘的流浪中华田园猫,是否可以找到真正的主人?又是否可以创造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
  • 我是你的独家盛宠

    我是你的独家盛宠

    前脚刚被人诬陷当成不要脸的小三,剧情反转又成了人妖,成为过街老鼠,后脚就被不知名的小号豪刷百万一战成名。网络上她臭名昭著现实中她名校校花,董倾妍用她那甜美切让无数人沉醉的声音哼唱着一首歌,后台弱弱的给那个豪刷百万的小号发了一个语音:“喜欢就冠,爱就百万。”随之而来的又是一阵豪刷,昵称为倾颜的她一夜又站起来了。学习桌边的郑向沂邪魅一笑,聊和撩呵呵,倾颜我到要看看是你会撩还是我会聊……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万世孤独

    万世孤独

    天空中一只血色的瞳孔奇异出现,很是诡异,当他睁开的瞬间,整个天地开始崩裂瓦解,然而,仅在一瞬间,所有的一切化为齑粉,湮灭与虚无之中,这仅仅只是故事的开始......
  • 怎奈秋叶染北沉

    怎奈秋叶染北沉

    有人说:“方歆秋,为了林北沉掏空你的心脏,你是有多爱他”。还有人说:“叶妤,你一定是蛇蝎心肠,为什么都不动心”。并不是所有的为什么都有一个因为来解答。他们不知,不是不爱,而是不能爱。不是不爱,而是再也爱不了。假若林北沉没有执迷不悟,假若叶妤的爱有林北辰的万分之一,就不会是这种模样,可惜假若终究只是假的。
  • 妇人带下门

    妇人带下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傲娇王爷萌宠妻

    傲娇王爷萌宠妻

    昔日负心汉,今日追求?Areyoukidding?我不不喜欢看颜值,我拿智商赢你们,那啥夜王爷,你来当本宫的后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