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047200000006

第6章 老一辈晋剧名家(4)

太原解放后,剧团经过整顿改名为人民剧团,张宝魁为团长,花艳君担任副团长。为了宣传新社会排演了《小二黑结婚》、《红娘子》、《白毛女》、《小女婿》等新剧目。她满怀热情地投入到排戏演出中,她敢于突破程式,大胆改革唱腔,这一时期主演的《情探》、《三上轿》征服了省城数十万观众的心。1954年,中央文化部为提高各地戏曲演员的整体素质,在北京举办了为期半年的“演员道德讲习会”,花艳君和省城的几位演员都参加了这次难得的学习。在半年的学习中,她聆听了首都著名戏剧理论家和艺术大师的讲课,还观摩了各地著名艺术家的演出,使她受益匪浅,程砚秋、梅兰芳先生的经验之谈,在唱功和表演技巧上都给她以新的启示。学习归来后,她学以致用,把从大师们那里学到的东西消化吸收,举一反三地运用到自己所塑造的人物身上,使之更加丰满动人。同时,她还虚心向其他省市的艺术家学习,她把常香玉、王秀兰等人的一些很有特色的唱腔和旋律恰当地运用到她演出的剧目中,取长补短,丰富了自己的唱腔。1957年,她出席了共青团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并当选为团中央委员,受到了毛泽东、周恩来等国家领导人的接见。1964年,她由太原市晋剧院调到太原市实验晋剧院担任副团长,除了演出还教授学生。80年代以后,她把精力主要用于培养年青一代,现在已是桃李缤纷。1989年,太原市文化局和太原市剧协为她举办了“舞台生涯50周年”纪念活动,表彰她为晋剧艺术作出的贡献。

她曾当选为第五届省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82年开始连任两届太原市人大常委,还是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太原市戏剧家协会顾问。

花艳君的表演艺术以唱功见长,在不断的舞台实践中,她敢于突破程式,大胆改革唱腔,创造自己独特的演唱方法。她改变了晋剧古老传统唱法中“以腔带字”的弊病,使自己的演唱能够吐字清晰,咬字准确,喷口有力,以字正腔圆的唱功去感染观众。为此,她吸收了京剧和其他剧种的科学演唱方法,强调了以拼音字母来吐字,创造了“以字带腔”的新声。她善于借鉴其它剧种诸名家的演唱,消化吸收后,根据自己扮演人物的需要,恰当地揉进她的演唱中,以新鲜、丰富的唱腔刻画人物。她的行腔很有技巧,高低快慢、抑扬顿挫,运用自如,刚柔相济、起伏跌宕,富于变化。她的唱腔声情相融,声因情发,情真意切。

花艳君还以演悲剧见长。《情探》中的敫桂英、《孔雀东南飞》中的刘兰芝、《张羽煮海》中的琼莲等角色,她独树一帜,表演上臻于佳境。经过她千锤百炼的《三上轿》、《急子回国》则是她悲剧表演的又一个高度,这两个戏,一个属于社会悲剧,一个属于宫廷悲剧,她的表演把《三上轿》中崔秀英哀恸欲绝、愤恨交加的内心世界揭示得惟妙惟肖,把《急子回国》中宣姜麻木复杂、爱恨交织的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她对悲剧意蕴的发掘,人物情感与表演技巧的完美结合,以及继承传统而又发展传统的创新意识,使她的表演达到了很高层次的艺术品位,并且获得了“悲剧演员”的称号。其他如《芦花河》、《二堂舍子》、《宇宙锋》、《明公断》、《三娘教子》、《孟姜女》、《孟丽君》、《血手印》等,一个个鲜明的人物形象,催人泪下,感人至深。数十年来,花艳君成功塑造了许多历经苦难而意志坚强的封建时代的妇女形象。她的表演使她享誉三晋,有口皆碑。

七、王爱爱

她是德艺双馨的晋剧表演艺术家,开创了晋剧史上的一个流派,成为晋剧青衣行中一个里程碑式的代表人物;她是诲人不倦的梨园教育家,为晋剧艺术培养出一批中坚力量;她还是一位社会活动家,历任全国政协委员、山西省文联副主席、山西省戏剧家协会副主席等职。

在晋剧的流布地区,王爱爱的名字可谓家喻户晓,在当代山西戏曲界,王爱爱的影响可谓无与伦比,在晋剧青衣行当中,王爱爱更是独领风骚。

1940年6月,王爱爱出生在山西省榆次一个梨园世家。奶奶筱桂花是当时晋中一带小有名气的晋剧名伶,在观众中享有较高声誉。爷爷王金奎承班多年,也是一位在晋剧界有影响的人物。受家庭环境的影响,王爱爱7岁便踏进了梨园的门槛,开始跟奶奶学艺。大概是奶奶从爱爱身上看到了灵性与希望,她对爱爱的要求非常严格。每天天不亮奶奶就带着爱爱到城墙脚下练嗓,大约从清晨5点多要练到8点多,回来休息一会,吃点早饭,便又开始教唱段,一唱就是一上午。奶奶对唱腔的训练为爱爱以后的成长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奶奶要求爱爱在唱时要吐字清楚,让别人能听懂,每个字每句唱词都要反复地练,有时唱半天也练不好,奶奶气急了就会过来打她。奶奶虽然讲不出什么高深的理论,但对她的要求非常严格,有时甚至到了苛刻的程度。除了唱功,她还得学习各种身段和把子功。每天下午是她练功的时候,练跑圆场时,奶奶用一条带子把她的双腿绑在一起,她在前面跑奶奶在后面跟,跑慢了奶奶就会踩了她的脚,步子大了就会摔倒。晚上睡觉,她要把两腿轮换着抬起垫到头下,像枕头一样枕着,苦练腰、腿功。天天如此,冬练三九夏练三伏,春夏秋冬从不间断。这种传统的严格训练方法,使王爱爱饱尝了学艺的艰辛,也为她以后成为著名的表演艺术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这样严格的训练下,一年之后,爱爱已经可以有模有样地演出一些折子戏了。8岁那年,爱爱成了榆次新生晋剧团一名随团学习的小演员。9岁便开始登台演出,开门戏唱的是《拜月》、《杀庙》。在奶奶的悉心指教下,她先后学会了《游西湖》、《樊梨花》等剧目,并且很快唱红了晋中一带。14岁那年,奶奶走了。奶奶把她带入了梨园门,领上了红氍毹,留给了她严谨认真做事、踏实诚信为人的生活态度,以后的路就靠爱爱自己走了。

1956年,王爱爱转入晋中专区晋剧团,16岁的爱爱带艺投师到著名晋剧表演艺术家程玉英的门下。相继演出了《教子》、《明公断》、《樊梨花》、《回龙阁》等很多传统剧目,她那清脆高亢的唱腔响遏行云,被观众惊呼为“金嗓子”,每每都能赢得台下一片热烈的呼声。这一时期,她悉心求教于老师程玉英,受到程派艺术的熏陶,继承了程玉英老师“咳咳腔”的神韵。再加上奶奶七年来给她训练出唱做念打的扎实功底,这时的爱爱在晋中一带已是小有名气。

1960年,王爱爱被选调到山西省晋剧院青年团。这里集中了丁果仙、牛桂英、郭凤英、冀美莲等一批艺术造诣很深的老一辈表演艺术家,也集中了一批优秀的编剧、导演、作曲和演奏家。这样的环境为王爱爱的艺术发展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在这里,王爱爱又遇到了她艺术生涯中另一位至关重要的人——著名晋剧表演艺术家牛桂英。牛桂英是20世纪三、四十年代出现的晋剧青衣行的代表人物,她把自己多年积累的艺术经验毫无保留的传授给了弟子。《打金枝》、《含嫣》、《见皇姑》、《算粮》牛桂英一出一出的教,王爱爱认真的学。一年以后,山西省晋剧院青年团晋京演出,王爱爱以《含嫣》、《见皇姑》、《算粮》等剧目声震京华,赢得了首都观众及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赞扬,九次进中南海为毛主席、刘少奇、周恩来等老一辈党和国家领导人演出。她的名声也随之飞出了娘子关。

唱戏唱红了的王爱爱也受到了其他艺术同行的关注。1963年,北京电影制片厂拍摄《汾水长流》,乔羽老先生写了歌词“汾河流水哗啦啦”。作曲高如星找到王爱爱,请她为电影主题歌配唱。王爱爱不仅戏演得好,歌唱得也很好,一曲“汾河流水哗啦啦”唱响了一个时代,唱响了全中国,在当时广为传唱,成为那个时候的流行歌曲,也成为山西的骄傲。这是王爱爱一生中唯一一次为电影唱的主题曲。

王爱爱是新中国成立后成长起来的新一代艺术家中的杰出代表之一。她的成就得益于老一辈艺术家的热心扶持和广大观众的厚爱,更得益于自己勤奋好学、勇于创新的精神。

她把程派和牛派的艺术精髓融会贯通,加以创新,既继承了程派热情奔放、刚劲挺拔的特点,又吸收了牛派稳健大方、委婉缠绵的风格,同时还借鉴了郭兰英老师喷口有力、民歌唱法与戏曲唱法巧妙结合等宝贵经验,逐步形成了一种新的流派唱腔,她的唱腔音色甜美,音域宽广,吐字清晰,韵味醇厚,特别是唱腔尾音的润腔,灵巧多变,高低自如,在晋剧青衣行中独树一帜,逐步形成了晋剧青衣唱腔中一个崭新流派,即声震三晋、享誉华北的“爱爱腔”。这是一个多么亲切的称呼,表达着广大观众对她的喜爱与敬佩。

“四月里南风吹动麦稍儿黄……”这一段唱,想必很多人并不陌生,这是晋剧《含嫣》中的一段唱腔。当年,就是这一段《四月里》,响彻了省城,轰动了京城。至今听来仍觉清新悦耳,美妙依旧,像是一首抒情民歌。这段唱可以说是王爱爱的成名之作。

成名于20世纪60年代的王爱爱,到了70年代,她的唱腔流派更趋于成熟。这一时期,她演出了两个重要的现代戏,一个是改编移植于京剧的晋剧现代戏《龙江颂》,另一个是文革时期被错误地批为“毒草”的现代戏《三上桃峰》。这两个戏演的是新时代的人物形象,与她以往演的传统戏中的人物形象不同,唱腔设计突破了行当局限,注入了新的音乐元素。她在这两个戏中的表演和演唱,更加充分显示了她的艺术才华,标志着她的“爱爱腔”进入一个比较成熟的阶段。

但是,她没有止步不前,她仍然广泛学习、精心钻研、博采众长、融会贯通,承传统而不泥古,遵师法而不守旧。在她接触的诸多名家中,她是走一处学一处,能者为师,师无长师,她从京剧、川剧、秦腔、河北梆子等诸多剧种、诸多流派中吸收营养,为己所用。

在五十多年的艺术生涯中,王爱爱演出了三十多出优秀剧目,成功地塑造了众多不同年龄、不同身份、不同性格的古代和现代中国妇女形象。她所扮演的这些角色,大都是仪态端庄大方、个性善良质朴的妇女形象,加之她自幼主攻青衣正旦,这种行当特点,更加使她形成了一种沉稳大方的演出风格。她的唱和表演,从来都是不温不火,沉着老练,恰到好处,表现出一种落落大方的大家风范。如《打金枝》中的沈后、《明公断》中的秦香莲、《算粮》中的王宝钏、《含嫣》中的刘雪梅、《教子》中的王春娥、《金水桥》中的银屏公主、《出水青莲》中的王桂英、《三上桃峰》中的青兰等等,无论是仪态端庄的皇后、公主,还是朴实勤劳的农家女,她都以细腻质朴的表演,和清脆婉转嘹亮的“爱爱腔”,给观者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

她在晋剧舞台上独领风骚40余年,她的唱腔技艺大大突破前人,成为晋剧旦角声腔之翘楚,她的“爱爱腔”富有感人的艺术魅力,为后来者所效仿,受到广大观众和专家的普遍赞赏,她的表演艺术,群众基础非常好,不仅有一大批老晋剧戏迷喜欢,不少年轻观众也很欣赏,而且还受到很多同行的赞赏,向她学习的人很多。可以说,“爱爱腔”传遍千家万户,喜欢她的观众,遍及全省各个地方、各个阶层。

在多年的艺术生涯中,王爱爱多次在全省和全国获奖。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山西人民广播电台、山西电视台及中国唱片总公司曾经多次为王爱爱录音、录像、灌制唱片。1995年,王爱爱获得了第三届“金唱片”奖。中国金唱片奖(CGRA)是国内唱片(音像)界、音乐界经批准冠以“中国”名称的权威性大奖,在海内外唱片界、文艺界有着非常广泛的影响。在当时,山西省也只有3个人获此殊荣,第一届“金唱片”获奖者是已故晋剧须生泰斗丁果仙,第三届是王爱爱和上党梆子著名演员张爱珍。

她以辛勤的劳动和出众的艺术造诣,塑造了众多个性鲜明、生动、逼真的艺术形象,从唱腔、表演、念白等方面对晋剧艺术进行创造和革新,使晋剧青衣行当的表演艺术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极大地促进了整个剧种的发展,她不愧为晋剧史上一颗璀璨的艺术明珠。她对晋剧艺术的继承和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从而确立了“晋剧皇后”的不争地位。

2008年6月12日,山西省为27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颁发证书。王爱爱名列其中,她作为晋剧的代表性传承人,多年来一直身体力行,为晋剧的传承与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任何一门艺术形式的发展最重要的就是培养人才,收徒是其中一种很重要的形式。1989年,王爱爱收了第一个徒弟史佳花,之后不断有晋剧新星拜在她的门下,2007年,山西省戏剧家协会又一次为王爱爱举办了隆重的收徒仪式,至此她已经有24个徒弟了。她时常和徒弟们沟通交流,她把自己的艺术经验传授给她们,同时也鼓励她们创新。她的弟子中既有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也有“红梅奖”和山西戏剧杏花奖获得者,她们都是活跃在当今戏剧舞台上的中坚力量。

王爱爱现任山西省文联副主席、山西省戏剧家协会副主席、历任第八、第九届全国政协委员、山西省晋剧院名誉院长、山西省戏剧职业学院名誉院长、山西省对外文化交流协会理事等社会职务,由于她对晋剧的突出贡献,王爱爱还曾多次被评为全国劳模、全国“三八红旗手”、山西“十大女杰”等称号。

虽然她已经从台前退到了幕后,但是我们还时常能在一些重大的社会活动和公益活动中看到她的身影。在《山西四大梆子交响演唱会》上的表演,以及前不久汶川地震后山西省晋剧院举行的赈灾义演上,王爱爱的表演依然风采不减当年。

同类推荐
  • 巫医、动物与我:怪诞且美妙的非洲之旅

    巫医、动物与我:怪诞且美妙的非洲之旅

    作者以兽医的身份到非洲行医,神秘的巫医姆津巴大夫第一个到访,不仅带来几只孱弱的需要医治的小狗,还抛下一句:“我已经等了你十六年,十六年前我就看到你了!”光想象一下那个场面,就足以让人汗毛直立。而这,还只是开始……接下来在非洲行医的日子里,他遭遇了一系列不可思议的人和事:拿着大刀和市场上的肉贩干架;在酒吧跟人比腕力、教酒吧女郎下棋;主持当地人的成年礼并学习如何联结“圣灵”;甚至和巫医成了好朋友,与他一起探讨人生哲学问题。看似不务正业,却真正地帮助了在困境中挣扎的人和动物,也让这趟非洲之旅格外与众不同。
  • 远传的衣钵:日本传衍的敦煌佛教文学

    远传的衣钵:日本传衍的敦煌佛教文学

    《远传的衣钵:日本传衍的敦煌佛教文学》是《人文日本新书》系列中的一本,该系列是一套具有丰富文化内涵与深刻人文精神的新型文化学术类图书,每册突出一个人文主题,小题精作。其体现了学术前沿、专家功力;体现了中国学者透视日本文化的独到见解。语言规范而不板滞,平易流畅,理、趣相得益彰,体例设置灵活生动,图文并茂,亲近阅读。对增进国人对异质文化的认识与了解,扩大视野,提升跨文化平等对话的能力,促进中日两国人民之间的沟通与理解,具有深远而悠长的意义。
  • 流水沧桑:江河之卷

    流水沧桑:江河之卷

    本书讲述了中国几条主要水脉的历史和现实,其中涉及神话、传说、历史,带您走进孕育华夏文明的中国江河。
  • 《龙图公案》与中国古代公案小说

    《龙图公案》与中国古代公案小说

    希望本书能为弘扬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各民族团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尽一份绵薄之力,也坚信我们的中华民族一定能够早日实现伟大复兴!
  • 太原历史文化

    太原历史文化

    本书从历史建筑,历史名人,历史文化等方面介绍了山西省历史文化名城太原市。
热门推荐
  • 征战次元

    征战次元

    本源世界天道韩峰继承上届天道的遗愿,欲统一无数次元世界,遭到次元世界天道的反抗,因此组成天道联盟抵抗本源天道,于是一场波及无数位面的一场大战拉开帷幕。“主神vs五级天道”“穿越者联盟VS七级天道”“主角VS八级天道”“时空联盟VS二~四级天道”。一级天道甲说:“尼玛,好危险,我们还是投降本源天到吧!”天道乙说:“是啊!我才刚诞生还不想被毁灭”一场波及时间和空间的大战,强者与强者的对决尽在《征战次元》书友群:556094537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弦音录

    弦音录

    琴师说:弦断了,说明你爱的人死了诗人说:落绯雪,那是爱你的人的心头血佛说:苦海无涯,回头却无你魔说:渡你成神,渡不过我这心头劫神说:我这三千梨白,终于比不过那灼灼其华佛有云:众生有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阴炽盛佛都逃不过这八苦,又何况这芸芸众生。人说:我是第九苦,放不下……
  • 伟人的故事(古今中外英雄伟人故事系列)

    伟人的故事(古今中外英雄伟人故事系列)

    劳动者创造了历史,劳动者书写着历史。但是,伟人可以改变历史,可以推动历史前进。翻开历史,我们就可以发现伟人在人类史上的影响,甚至一位伟人就是一个历史阶段的创造者。
  • 天道补习班

    天道补习班

    柳白从眩晕中清醒过来,耳边传来机械般的声音。“入学者无修为”“入学者无武力”“入学者无灵根”“分配至学前班”柳白:“学前班,什么鬼?”他还没搞清楚状况,一阵天旋地转,眼前出现一排排泛着古色的阁楼,一座高塔不见尽头。
  • 冷性校草:王俊凯只为让你爱上我

    冷性校草:王俊凯只为让你爱上我

    “他是不是不想来,毕竟他也不喜欢我,对吧!”——By柒雨默。
  • 神尊的椒盐小狐妻

    神尊的椒盐小狐妻

    本是一只无忧无虑的小狐狸,误打误撞的成了神尊的心肝宝贝,开启了“飞速”的修仙之旅!“神尊,不好啦,小狐狸把阎王给打了!”“她开心就好!”“神尊,不好啦,小狐狸烧了你家后院!”“随她去吧!”“神尊,不好啦,小狐狸和鸡妖私奔了!”“快随本尊去抓回!”--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悍妇不下堂之病王宠妻

    悍妇不下堂之病王宠妻

    穿越陌生朝代,可命运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其实想想被休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人嘛,开心最重要了。被人耻笑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人嘛,谁还没点绯闻。救人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人嘛,必须要菩萨的心肠。可是救人是多么神圣的事情,为何还把自己给搭进去了,离家背井的,还容易客死异乡,这是不是也太残忍了点吧,老天爷你不是在和我开玩笑吧。(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赴他乡

    赴他乡

    程熙恩是一个普普通通,但内心戏十足的女生。高中独自一人赴美留学,考入大学。生活既普通又不普通。身在他乡,明白了很多事情,也糊涂了很多明白事。海外学子的生活,不是你想的那样。这是一个普通女孩的成长经历,也许你也会感同身受。
  • 南风知意,浅沉低吟

    南风知意,浅沉低吟

    顾知意觉得,她这辈子做的最对的一件事,就是脑子发昏,导致没有抵挡住美色的诱惑,和一个只认识七天的男人领了证,从此开始了没羞没臊的幸福生活;陆沉看着在怀里睡去的女人,很是想不明白,当初看着沉稳庄重,偶尔露出一丝俏皮的人,怎么婚后变了样,像一只小狐狸,每次看他的眼神,赤裸裸的勾引,让他忍不住把她吃干抹净;即便有东西横在两人之间,但在爱情面前,又算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