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047200000009

第9章 老一辈北路梆子名家

一、贾桂林

贾桂林是一位享誉全国的北路梆子著名表演艺术家,她把北路梆子旦角表演和演唱提到一个相当高的艺术境地,她的一生为北路梆子的复兴和繁荣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1917年,贾桂林出生在山西大同口泉一个贫寒的家庭,为了谋生,她8岁投师学艺,进入梨园。她的第一个师傅是程泰,学了一年。第二年又拜在名伶杨三娃门下,学北路梆子青衣、小旦。学艺头一宗就是喊嗓,然后是练腰腿功。在师傅的严厉苛教下,贾桂林进步很快。十岁时就能演出《哭殿》、《断桥》、《双吊孝》等青衣戏。三年后,师傅带她出外搭班,在忻州、代州、五台、定襄一带演出,从此声名大振。演《小放牛》时,一出场,二目有神,灼灼放光,随着身段和节奏,顾盼流转,像两盏小电灯,立刻博得满堂彩,因此“小电灯”的艺名由此而来。

贾桂林的好学是出名的,她见谁演得好就拜谁为师。她拜“八八旦”为师,曾一度专攻小旦,学了《游龟山》、《凤仪亭》、《蝴蝶杯》等小旦戏。她还向“金兰红”、“十六红”、“林林丑”等名伶广泛学习,提高技艺。她尤其受到“两股风”、“十六红”演唱风格的影响,为她以后的唱腔打下坚实的基础。不久,她就在代县组班领戏,名震塞外,誉满一方,已经是相当成熟的北路梆子著名旦角演员。正当她越唱越红时,抗日战争爆发。她不给日伪献艺,辗转逃奔张家口,深居简出,开始了长达18年的隐居生活。

1954年,山西省第一届戏曲观摩会演中,阔别舞台18年的“小电灯”贾桂林再次回归舞台,一出《哭殿》震惊四座,当年的风采依然不减。之后,贾桂林开始为北路梆子的恢复发展四处奔走,联系演员。终于在1955年筹建了忻县专区北路梆子剧团,贾桂林任副团长,使北路梆子又恢复了生机和活力,挽救了这一濒危剧种。自此以后,贾桂林带领全团上下钻研业务,辛勤排练,使北路梆子的演出质量很快提高起来,并且在她的带领下进京做了汇报演出,大获好评,北京各家媒体都纷纷撰文评价,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了全体成员。1957年,贾桂林参加山西省第二届戏曲会演,以她的代表剧目《血手印》荣获演员一等奖,之后又相继排演了现代戏《红色的种子》、《江姐》、《山乡风云》等新剧目,使北路梆子呈现空前的繁荣局面。

进入花甲之年,她仍坚持排练演出,第一次扮“老旦”饰演了《杨门女将》中的佘太君;并再次加工了《王宝钏》、《金水桥》等剧目,使这几个戏在唱腔、表演等方面有了新的突破,艺术上更加成熟,成为精品剧目。1980年,64岁的贾桂林克服种种困难,将北路梆子名剧《金水桥》拍摄成戏曲影片,她成功地塑造了银屏公主的银幕形象,展现了贾桂林表演艺术的隽永魅力。1986年该片获山西省影视“天龙奖”戏曲艺术片一等奖。她还以满腔热情培养年轻演员,给青年演员配戏,甘为人梯,提携后人,培养了一批戏曲人才,特别以贾粉桃出类拔萃。

贾桂林的表演艺术成就表现在她的唱腔上,她的唱腔保持了北路梆子固有的激昂、豪迈之风,刚劲有力,响遏行云。继承发展了北路梆子特有的拖腔“弯调”,婉转抑扬,盘旋曲折,大有“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之感,她能把大段的唱因人物形象不同,唱出不同的情调气氛。她还善于从生活中汲取营养,丰富自己的唱腔,她唱的“滚白”,便是吸收了农村妇女在丧葬仪式上的哭腔而又有所发展,创造了一种哭的艺术。她的代表剧目有《王宝钏》、《金水桥》、《血手印》、《李三娘》、《劈殿》及现代戏《山乡风云》、《江姐》、《红灯记》等。

贾桂林曾于1960年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是第五、第六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二、三、四届理事,山西分会二届理事、三届副主席、四届名誉主席,山西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二、三、四届委员,历任忻县地区北路梆子剧团团长、忻县地区戏曲学校校长、忻州北路梆子剧院名誉院长等职。1992年,因病辞世。

二、李万林

著名北路梆子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1938年7月1日生于吕梁兴县城关镇,天生一副好嗓子,小学时就是班里文艺骨干,村里逢年过节有民间文艺活动,都少不了他。1953年兴县晋剧团招演员,他以“毛毛旦”的《采桑》顺利进入县剧团。主工须生。进入剧团李万林拜“十七生”董翠珍为师,师傅对他严格要求,李万林勤学苦练,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为了让他进步更快,师傅经常与他同台演出,在实践中更好地培养他。功夫不负有心人,不久就在《空城计》中担任主演。他学丁果仙的唱腔演出的《连环计》,一段《赐环》让他一举成名。老百姓热情地称他“十六红”。

“文革”时期李万林所在剧团解散了。1970年,忻州地区北路梆子剧团把李万林借过去唱样板戏,由于李万林出色的表演赢得剧团领导的喜爱,1979年正式调入忻州北路梆子剧团,从此告别中路梆子,踏上了做一个北路梆子须生演员的道路。

北路梆子与中路梆子虽然一脉相承,然而在唱法上却各具特色。为了学好北路梆子,她到处拜师,向前辈艺术家九岁红高玉贵、冯金泉、周成贵、孔丽珍学习,很快全面掌握了北路梆子的唱腔。并且根据自己的嗓音特色,在演出实践中,他还吸收了京剧、北路梆子、晋剧、豫剧等剧种唱腔中的优点,逐渐形成了他那高亢圆润,遒劲奔放,高音区清脆明亮,低音区宽厚沉稳,真假嗓转换自然,表现力强的特色。他独特的极富阳刚之美的唱腔被称为“万林腔”,成为北路梆子当之无愧的须生声腔代表,名满晋、陕、内蒙古等地。李万林唱腔风格的形成标志着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北路梆子取得的最新成就,为北路梆子树起了一座新的里程碑。

他主演的新编大型现代戏《续范亭》,首次将国民党爱国将领续范亭的形象搬上舞台。他在剧中热情的讴歌了续范亭爱国爱民的“松柏气节”,获得山西省建国三十周年献礼演出表演奖。1982年,他以成功扮演《血手印》中的林有安,获省中青年优秀演员评比的优秀中年演员一等奖。他在移植剧目《八一风暴》中扮演周恩来,是北路梆子舞台第一次展现革命领袖形象,得到广大观众的好评。他在移植剧目《小刀会》中扮演清代农民起义领袖刘丽川,被各级电台反复播放,进一步扩大了北路梆子的影响。新编古代戏《五台县令》中,他成功的扮演了一个为民请命的五台县令黄国安这一艺术形象。在山西省振兴北路梆子调演中获得主角金牌奖和综合治理奖,填补了北路梆子新编剧目的空白。并应邀代表山西戏曲界先后赴北京、天津参加了首届中国艺术节的演出,《天津日报》、《光明日报》等媒体均给予很高评价。

《穆柯寨》是他的代表剧目,他在剧中扮演杨宗宝。在唱腔中继承了老十六红焦生玉全用本嗓演唱的特点,发挥自己嗓音的天赋,力求在一词一句,一举一动之中体味其韵致,发掘其内在情感。大胆吸收了其他剧种的唱腔优点,使得在继承、吸收的基础上又有创新。成为北路梆子中很吃功夫的保留剧目。他的《金水桥》被中国唱片社纳入地方戏精品系列灌制了唱片全国发行。

作为北路梆子第二代领军人物,李万林十分注重事业的传承。李万林不仅传、帮、带,而且主动让青年演员站在舞台上,如今活跃在舞台上的北路梆子演员杨仲义、詹丽华、郝建东、张志强、张剑锋等都受到过他的培养和传授。

2004年9月6日,忻州市委宣传部、文化局隆重举行了“李万林舞台生活50周年座谈会”。忻州宾馆座无虚席,来自全国各地的戏剧界名家、省市领导及李万林的戏迷、弟子近400人参加了座谈会。他一生用情、用心、用力为群众唱好每一出戏,得到广大戏迷和社会各界的赞扬。

李万林的代表剧有《辕门斩子》、《金水桥》、《王宝钏》、《血手印》、《空城计》、《薛刚反朝》、《小刀会》和新编戏《续范亭》、《五台县令》和《画龙点睛》等。

李万林历任忻县地区北路梆子剧院副院长,忻州地区戏研所副所长,北路梆子剧团团长、书记等职。

三、翟效安

著名北路梆子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原忻州市北路梆子剧团团长,忻州市剧协副主席,山西省剧协理事。

1943年10月出生,1956年10月考入忻州艺术学校,专攻文武须生。在校期间翟效安勤学苦练每天早晨5点半起床练功,上午是文化课,下午是唱腔课,晚上是拍戏课。由于翟效安勤奋好学很受老师喜爱,得到北路梆子老艺人李定官、高玉贵等老师的指点,全面吸收了前辈艺人的表演艺术经验,表演艺术得到全面发展。在校期间,排演的《走山》、《九件衣》、《宫门卦带》等戏,使他在同学中脱颖而出。

1957年参加忻州地区举办的戏曲调演,他主演的《走雪山》受到专家的好评。同年参加全省戏曲调演,翟效安出色的表演赢得了晋剧泰斗丁果仙的好感,并亲自为他传授技艺。后来翟效安演出的《走雪山》等经典剧目都有着丁果仙的痕迹。

1960年翟效安从戏校毕业分配到北路梆子剧团工作,得到了九岁红高玉贵的栽培,并把自己的看家戏《四郎探母》传授给他,并让他与北路梆子名家贾桂林、李月梅、安秉琪等同台演出,学习他们在舞台上丰富的艺术经验。在演出实践中,他的表演技艺得到很快提高。1962年山西省召开政协会议期间,他专程到太原拜蒲剧大师阎逢春为师,学习“髯口功”、“帽翅功”。在《寇准背靴》中扮演寇准,在跟踪柴郡主一场戏中,就运用了“帽翅功”的“双抛翅”、“单搅翅”、“反螺旋翅”等技巧来表达烘托寇准在暗访跟踪时的机灵、敏感、利落。技巧与人物配合得恰到好处,假假真真,虚虚实实,生动鲜活地刻画了寇准这个人物形象。

1982年在山西省中青年优秀演员评比中获中年优秀演员一等奖,1987年山西省振兴北路梆子调演,翟效安在《四郎探母》中扮演四郎,把“梢子”功技巧充分运用在“拜母”一场来烘托人物感情,博得全场喝彩,获得主角“金牌奖”。被专家誉为“山西的杨四郎”。

翟效安将原有李定官的低声唱法和高玉贵的高声唱法并糅,借鉴京剧“麒麟童”周信芳的特点,创造了一套既慷慨激昂又高低自如的唱腔与唱法,真假声结合,并保持了浓郁的老北路韵味的唱腔,广大戏迷称赞他的唱腔为“老北路味浓,童音再现”,再加上做戏逼真,刻画人物感情丰富,被人们称为北路梆子的“麒麟童”。

五十多年的舞台实践中,翟效安成功塑造了《朱元璋斩子》之朱元璋、《四郎探母》之杨延辉、《寇准背靴》之寇准、《生死牌》之黄伯贤、《薛刚反唐》之徐策、《刘公案》之刘庸及现代戏《八一风暴》之贺龙、《红灯记》之李玉和等几十个人物形象。他们至今仍然活在广大戏迷心中。

1999年退休后,翟效安的主要精力放在传承技艺、教授学生上。他被忻州文化艺术学校聘请授课,将自己的技艺毫无保留地全部交给学生,为学生们排练了《拜母》、《义举》等多出折子戏,他们运用了“梢子功”、“帽翅功”、“髯口功”。在全省第六届戏曲教学评比演出中,郭秋玲、王丽娟被评为优等生,翟效安被评为优秀教师。他带的最年轻的弟子是忻州艺校2009届毕业生赵慧琴,她曾获得全国戏曲“小梅花奖”。另外成风英、郝建东等当代著名演员都得到过他的真传和指导。

他的艺术表演成就和对北路梆子作出的贡献使他荣立省劳动竞赛二等功;1990年被评为省青年剧团先进工作者;1996、1997、1998连续三年被评为省、地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工作者。

同类推荐
  • 日下帝京天

    日下帝京天

    历史或是一座有历史的大城,它们都早已习惯了被往高处推崇,自己甚至是故意忘掉了笑容的魅力。可是,一路走过来,我随着这孩子的画语心境,愈加感到轻松和兴奋。她勾描紫城禁苑的恢宏气势、“京街”的幌子酒旗、天桥根儿绚烂的尘杂、自得自在的八旗子弟……我无法再忘掉,北新桥儿底下还收押着一条龙;我们又是如何蛰居仙人腹中。或许因为,小作者用心倾听和发掘了这一切之后,又以一种快乐舒畅的情绪娓娓道来,所以我不能不被感染吧。
  • 纳西族风俗志

    纳西族风俗志

    本书读者对象:民俗学、文化人类学、民族学、宗教学专业工作者及有兴趣读者。
  • 日本之镜:日本文化中的英雄与恶人

    日本之镜:日本文化中的英雄与恶人

    《日本之镜》通过对电影、戏剧、文学、艺术和神话传说鞭辟入里的分析,剥开附在日本文化表面的层层面纱,解释日本民族这些两极又矛盾的文化特性,同时勾勒出日本人如何映照出自身的样貌。无论是黑泽明的电影、三岛由纪夫的小说、文乐《忠臣藏》、宫本武藏的传说,或是黑帮片与家庭剧,伊恩·布鲁玛都信手拈来,幽默风趣地探索有如镜子般反射出现实的戏剧性幻想。他对日本大众文化中病态怪诞的行为提供一个与众不同的解释,让读者能理解这个被迫温文尔雅的民族如何借由“人为”的风格化与仪式感,寻求压抑自我的解放。
  • 希腊神话

    希腊神话

    希腊神话(包括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作为想象力和富于魅力的思想的源泉,在西方世界始终是无与伦比的。有关希腊神话的地位,权威的《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是这样评价的:“希腊神话的重要性在西方人文化、艺术和情感的历史上怎样估计都几乎不能说是过高。……否认它的价值和意义,也就等于否认西方文化本身的成就,以及受到它的启发的伟大作家和艺术家的天才。”
  • 舞蹈艺术

    舞蹈艺术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民族,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最悠久的文明之一。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近5000年之久,从公元前841年开始,有文献可考的编年史从未间断,至今已近3000年,这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是绝无仅有的。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只有中国的历史始终传承有序,从未中断。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军事生产

    军事生产

    中国军事生产的产生军事生产是服务于军事目的的经济活动。军事生产起源于战争、服务于战争。战争是敌我双方物质和精神的总体较量,其中物质是最基本的因素,因而决定着军事产品的生产,成为军事经济建设的重要内容。军事生产属于历史的范畴,随着私有制、阶级、国家的产生而产生,并随着私有制、阶级、国家的消亡而消亡。中国的军事生产萌芽于原始社会末期。早在二百万年以前,我们的祖先就栖息、生活在这块广袤的土地上,并从事着简单的物质生产活动。由于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个人的力量不足以自卫和谋生,
  • 这是最好的结局

    这是最好的结局

    我从未想过会将这个故事写出来,因为对于很多人来说,这个故事并不可信。但是对于经历过李晨浩整个人生一些片段的人来说,无论喜不喜欢,愿不愿意,这些都将变成他们永远深埋内心的记忆。要在三年前,你要是问我这个世界有没有怪物,我会说,是你科幻电影看多了。换做是现在,我会告诉你,其实这个世界到处都是怪物,只是这个世界太大,而你,太过渺小!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传说之下之繁花落尽

    传说之下之繁花落尽

    很久很久以前,人类与怪物们发生战争,人类获得了胜利,并用一道符文把怪物关住了地下,很久以后,我们的主角Frisk,因为被人类视为异类而被追赶到山上,并掉进了一个洞里,落入了地下世界
  • 若心属

    若心属

    陆子若是一个典型的宅女,大二寒假宅在家中追剧的时候,却忽然被电脑吸到了电视剧的世界,那是将会一个怎样的故事呢?表面忠厚的太子……一个个谜团下的她和他,何去何从……
  • 一路直行:我的企业理想

    一路直行:我的企业理想

    我这个职业经理人不是工具,我把企业当成自己的事业,把企业的成败看成自己的成败”李玉琢被誉为“中国第一职业经理人”,与走在时代前沿的万润南、段永基、任正非等企业家共事,本书是其24年企管人生的总结和思考。“每个企业家心上都结满了茧”,把企业当做自己事业的职业经理人也不例外。阅读本书,你可以了解到企业成功背后不为人知的艰辛与磨难,可以学习到面对管理难题时的解决之道。更为重要的是,在追寻管理者成功足迹的过程中,可以从中领悟到管理思想的精髓。
  • 阿加莎的眼镜

    阿加莎的眼镜

    核战后的世界并不是废土一片,年轻的阿加莎走在与旧秩序对抗的路上,路途从皇宫到沙漠,从赌场到战场,一直延伸到了月球。
  • 乾隆朝内府抄本理藩院则例

    乾隆朝内府抄本理藩院则例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鬼王独宠杀手妃

    鬼王独宠杀手妃

    她是二十一世纪医学天才,亦是黑暗界顶尖杀手。当她魂穿到异世大陆,她将继续她的天才神话。他是鬼殿之主,嗜杀,冷酷是他的代名词…但当他遇见她,才明白什么叫“钢铁化成绕指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