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416700000016

第16章 人至暮年——一个老人最后的时光

老而不颓唐

虽然张謇为社会为国家做了许多大事,做了许多贡献,然而应当说,张謇的一生是坎坷而不平的。不管是多么的艰难,他都在忍受着,坚挺着,直到晚年还是奋斗不止。

晚年的张謇依然精神矍铄,身体硬朗,干什么事都是风风火火。因为需要他办的事情真是太多了,他心里装着整个南通,装着整个中国。虽然他做了不少事情,然而,还远不能救中国,这是他心里很清楚的事情。厂里的事情需要他来处理,海堤需要他去查勘,林苑需要他去布置整修,有时候,急需钱,还需要他挥毫泼墨,运笔书法,进行典卖,他一刻也没有闲过,他好像是越战越勇,越老越有劲头……

回望当年,他起初去吕四查勘的时候,吕四还是到处海腥气,尘沙满天的荒滩地,如今再看吕四,简直是翻天覆地的变化。通州城的南边,长江的北边,矗立着马、剑、军、黄、狼五个山头,使广阔的江海平原分外的美丽,张謇因此而看重这个地方,于此建造了东奥山庄、林溪精舍、赵绘沈绣之楼等建筑,使这个地方锦上添花,更是光彩耀眼,让人流连忘返。偶有闲暇,张謇也会和朋友们一起来到这个地方,观景说事,心情格外的好。也使他对未来更具雄心,充满了向往。

然而,好花不常开,好景也难以永久。第一次世界大战打完之后,张謇的生意也就很难做了。那时候帝国主义列强国家的经济势力再次关注中国这块地方,像黑色的旋风一样席卷而来,这使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1921年,张謇的大生集团对外负债已经达到了400万两,如此危机便发生了。之前,张謇还想第二年举办一个地方自治第25年报告会,来全面展示一下南通地方自治的成就,万没料到的是,一场特大的暴风雨不期而至,将他这一美好的计划全部打破了。这场特大的暴风雨将他多年用心维护治理和赖以保障南通大部分的水利工程都摧垮了。

在1922年北京和上海的报馆举办的成功人士民意测验里,投票选举“最敬仰之人物”,张謇获得的票数是最高的,可以说此时的他走到了人生的最高峰。而就在这一年,中国发生了棉花价格高,而纱却十分便宜的不正常现象。由此,张謇的大生纱厂也一下子非常的不景气,从赚钱转入亏本,并伤及元气。一向大赚其赚的大生一厂严重亏损39万多两,二厂亏损31万多两,这让整个大生集团都陷入困境。这一年也正式成为了大生由盛变衰的转折年,再也难以出现转机。没有办法的张謇只好寻求外国资金的支持,然而,待至1924年,也没有等到外国资金的到来。

在股东大会上,对于股东们的责难,已经是70余岁的张謇也和他们一样有一肚子的怨言,于大生企业快要运行不动的时候,他也对股东们说道:“大生一厂和大生二厂的股本仅为369万两,可纱锭的市值却是900万两以上。20多年来大生只官利这一项就付出了1348万余两,你们所获得的已经大大超过了你们投资的好几倍。纵使大生今日衰落了,我张謇也没有什么地方对不起你们这些股东的。若非为了地方自治、若非为了实业救国,我连中了状元做官都不屑,能低三下四地给人当牛做马?如今我已经是70多岁的人了,给人当牛做马30年了,也该结束了。我本人欠大生企业的债务,可以由股息和退隐费中逐年偿付。”

然而,股东们对此还是心里不快,感觉不满意。张謇对此却是无愧于心的,他曾说:“我做事,上不依赖政府,下不依赖社会,全凭自己的良心去做。”其实,张謇就是想依靠政府也依靠不上的,中国当时的政府向来是对企业家的事不管不问的。

张謇为实现实业救国的梦想而办企业,也为这个梦想而受拖累。因为大生企业投资扩张太多,他办学校、开交通、建公园、修水利,开慈善等等,仅是大生一厂在张謇去世以前就为企业与公益事业垫款70多万两,给别的企业的借款也超过了112万两,用交际来往的名义被别的企业占用的也差不多是这个数目,这三项加起来差不多便是大生全部运营资本的一半——45%。

张謇为理想而战,又为理想而败,是没有什么遗憾的。他就是真的倒下了,也是个顶天立地的大英雄!

而在那个充满倾轧互相蚕食的时代,一个企业一旦遇到这样的情况就可能会有被别人吞没的危险。此时的大生企业也是如此,那些中外的资本家们都虎视眈眈,盯上了大生这块肥肉。

1925年的7月,上海的中国银行与有关单位狼狈为奸,怀着坐收渔利的目的组建了一个银行团,专门前来对大生集团的财产进行调查,正式对张謇的大生诸厂进行了接管。

陷入如此困境,一般的企业家是根本无法承受的,一下子就被击倒了,不是跳楼、上吊就是跳水。而张謇却没有,他并非那种一般的企业主,无坚强的意志,无多大胸怀之人,他总是善于“外观大势,内审国情”,他是能把握事情发展规律的智慧之人。所以,他没有丝毫的丧失胆气,依旧为中国的富强思谋着,想着如何才能走出困境,如何才能发展下去。他当时微眯双眼看着远方说道:“要想南通的各项事业都十分完好,还必须要有八千万的投资……收益应在二三十年之后,也许不是我一个人的力量才能达到的,而区区之志则终不自馁。”

一天,张謇在上海偶然间碰上了原江苏的督军程德全,两人以前都热衷于立宪,可谓志趣相投,本就是关系不错的朋友,然而此时相见,彼此一看,都感觉到对方已经是十分的苍老了,不仅感慨良多。而程德全,更是精神萎靡,好像是霜打了的茄子一样。他经历了一世,也在这个社会上争斗了一世,老来很是厌烦于这个反反复复争斗不止的世界,甚至生出退隐之心。只见他叹口气对老朋友说道:“如今的天下哪一件是我的?”

而张謇还是原来的张謇,于精神上丝毫没什么变化,他铿然说:“天下哪一件不是我的?”

两下里形成鲜明的对照。

而程德全呢,也终于彻底对这个世界这个社会灰心了,没过多久,就去寺里出家当了和尚。

张謇辞世

1926年,张謇已经是74岁的高龄了,然而,他还是工作不息,思想不止。这一年的夏天是个格外炎热的夏天。日头像是下了火一样,让人难受得要命。家里的人都心疼老爷子,劝张謇去狼山西面的西林梅宅躲避一下这个炎热的天气。张謇拗不过,只好顺着家人来到了西林梅宅。然而,到了那里后,凉快是凉快了些,可是他实在是安不下心来,这比他在工作岗位上受热还要难受得多,因为他有着很多很多的事情要做。这一来,就耽误了许多,干什么都不太方便了。烦躁难耐之下,便每天做一首诗来消遣。

如此过了几日,那天清晨,他起床之后到江边的山岭之上闲步。清晨的空气其实并不怎么清新,张謇总感觉沉闷得慌。慢慢地他的头也开始有些胀疼了起来,手和脚也感觉有些发凉。于是赶紧往回转。然而,回去不到中午,就又浑身发起热来了。于是,家人急忙去请大夫来诊治。

大夫来后说是受热了,患了暑湿,这样的天气年轻人都受不了,别说这么大年纪的人了,于是让他吃了一贴中药,家里的人又劝他说:“这里的西瓜很甜,又解暑,你老人家就多吃一些吧!”

于是,他又吃了一些甘甜的红沙瓤西瓜。这时候,天已黄昏,他觉得疲累,就说:“现在我想睡觉。”

于是,家人又安排他提前到床上休息去了。

次日一早,他就醒来了。醒来后,他感觉浑身上下松爽了不少,小有不适的是感觉头内空空,好像很惘然的样子,两腿也无力,走起路来飘飘的。他对家人说:“前几天,我和日本工程师定好今天要去江堤视察的,刚好今天可以行动。”然而,家人却说什么也不同意,说:“你今天刚好了些,又去江堤视察,要是有个好歹怎么能行?你已经这样大的年纪了!”

张謇说:“多大的年纪?姜尚八十岁才拜相,我离八十岁还得好几年呢!小病小痛,有什么妨碍的?”他的儿子张孝若说:“姜尚是姜尚,你是你,昨天你还浑身不舒服呢!”

家人一定不让他出行,可他实在放不下心来,他说:“既然与人相约,就绝对不能失信于人家!”说完,拿了草帽,拽拐杖就走,家人无法,也只得由他。儿子张孝若同行,以便照顾他。

这一天,张謇由儿子张孝若伴着和那些日本工程师们一起顶着江风和酷暑到了十几里外的江堤上视察,寻到了好几段比较危险的口子,他也顾不上身体了,全副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急忙筹集阻浪保险的石料。张謇马不停蹄,没有一刻是闲着的,暑湿又一次发作。张謇感觉心内既乱又慌,再也难以支撑下去了。此时在家的张孝若得到消息之后,赶紧和三伯商量把张謇从江堤上接回了家中。然而,看张謇病情不同往日,又马上前往上海去找寻好的大夫,这次找来的是一位德国的医学专家。这位医学专家做事很是谨慎,又把当地有名的中医邀来一起会诊。

家人心里忐忑不安地等待着中外医生的会诊结果,终于两个医生都心事重重地出来了。会诊的结果是老人一生操劳过度,现在患的是心脏衰弱,建议吃药,多休息、多静养。

张謇经过几天的调养,家人也用心地伺候,病情是有所好转,人也精神了许多,然而病势已经形成,根本不可能会好利索了。

时光又过去半个月,这一天,张謇感觉心里稍定,便想练练书法,也是消遣。于是让家人铺纸拿笔。家人担心他费神不利于静养,便力劝他躺下休息,说等以后病情好转之后再写也不迟。张謇只好作罢,由家人将自己搀扶躺在床上。

让人没有想到的是,到了正午之后,张謇的病情突然又加重了,赶紧请来医生看视,言:“四爷已经病危,准备后事吧!”周围的人听到这样的话,泪水都一下子涌了出来。

张謇的病情一时比一时严重,人们的心里都在垂泪,晚上皓月当空,时有风儿吹来,也相当凉快,然而,张謇的病看来是再也好不过来了。

这一天夜里,在张謇的濠南别业内,他的家人都没有睡觉,全部伺候在他的床边,灯也明了一整夜。

这是个不眠之夜。

次日清晨时分,张謇终于吐出最后一口气,与世长辞了。

张謇去世的消息很快传遍了全国,四方的人民都为这位一心想以实业救国的老人垂泪。都说:“好人哪好人,怎么说走就走了呢?”

“我们救国的英雄!”

“他一心想着救国!”

……

南通的老百姓们更是悲痛,不少人坐在地上痛哭,如同离世的是自己的家人。

一时间,唁电如雪片一般向张謇家人飞来,祭幛和挽联挂满了灵堂。其中有一副挽联是这样写的,很实在:

退老一隅,元武力,无事权,而负天下重望若此;功成百世,有文章,有树立,试数近代抗手何人!

就连北洋政府的人得到张謇去世的消息后,心里也很是不好受。张謇毕竟是为中国的实业发展做出过重大贡献的人,并且曾经和他们的袁大总统是非常好的朋友,还在他们那里做过很有影响的高官,由此也沉痛地向全国发布了讣告:

张謇耆年硕德,体国忠诚,位望崇隆,邦人所重。民国肇造,于建设因革诸大端,多所赞助。嗣后……筹划经营,效绩昭著,比年引退,尤复振兴实业,造福邦家。方冀克享遐龄,共谋国是,讵意偶患微菏,遽尔盍世。老成凋谢,怆悼殊深!著给费治丧,派员致祭。生平事迹,宣付国史立传,并交******从优议恤,用示笃念言勋之至意……

11月1日举行张謇的葬礼,是日清晨,不冷却寒,老天早早地就降下了一地的霜来,好像也是为张謇寄予哀思。随着主事人一声“起灵!”,灵柩启动,一片哭声,哀乐顿时响起,送葬的队伍浩浩荡荡从濠南别业出发了。

张謇活着的时候就已经为自己选定好了墓地,也就在南郊。张謇看重的就是此地北枕城垣墙,南向长江水,前方还有军、剑两山,就像守门的大将军立于两厢,环境极为安谧幽静……

送葬的不仅仅是张謇的亲朋好友们、商界同仁们、政府官员们,整个南通城的人都出来了,郊区的人们也都出来了,还有比较边远的能来的也都来了,足有几十万之多。人们都眼圈红红的,跟着灵车向前移动。他们心里都在想着张四爷,细数他为南通做了多少事,怎么就走了呢?虽然生老病死为自然规律,任谁也逃不掉,然而总是难以割舍……

张謇在生前已有遗嘱,家人也尊其所嘱,不用一点金银器物来陪葬,所有的陪葬品也只是一把扇子,一顶礼帽,一副眼镜,还有两个分别装着他的乳牙和胎发的金属盒子而已。他说金银器物是活着的人最需要的物品,绝不能让他带入阴间。不铭不志,只是于墓门衡梁上用篆体字刻了八个大字:

南通张先生之墓阙

很是简单,这符合张謇生前一贯的生活作风,就是死也不会改变。

为了纪念张謇,有日本朋友为张謇专门铸造了一尊铜像,在张謇安葬半年后运抵张謇墓前。此后,张謇就像活人一样,看着身后国家的命运。

同类推荐
  • 杭州创意标点

    杭州创意标点

    白居易是卖萌先生,苏东坡是定位大师;获普利兹建筑奖的王澍自称是个活在十七世纪的古人,《甄嬛传》作者的笔名“流潋紫”原来是支口红的牌子,手握拳刀的魏立中敢把明末清初的一块品牌摘下来;作者麦家说他连西湖都没有去游览过,而漫画家蔡志忠说自己是生在台湾,死于杭州;吴海燕从西湖荷花获得灵感,张雷把杭州油纸伞介绍给了世界,朱炳仁则要把铜水稻种进联合国大厦……这一个个的杭州创意标点,串起了了本书的访谈和故事。集记者和作家于一身的作者历时一年多的采访和写作,为我们展现了杭州文化创意的精彩和意韵、前世和今生。
  • 我的外公陆定一

    我的外公陆定一

    本书系统记述了陆定一同志青少年时期的求学经历、革命战争时期的奋斗历程、新中国建设时期的华彩乐章、“文革”中遭受的种种冲击和苦难,记述了陆定一同志与唐义贞烈士的生死情恋,展现了陆定一同志虽历经磨难而依旧信念不改、信心不减、追求不辍的革命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精神。
  • 戏剧天才莎士比亚

    戏剧天才莎士比亚

    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崇拜的名人。这样可以增强我们的自信心和自我认同感,有益于人格的健康发展。名人活在我们的心里,尽管他们生活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国度、说着不同的语言,却伴随着我们的精神世界,遥远而又亲近。威廉·莎士比亚(William Shakespeare,1564~1616),他出生在英格兰沃里克郡斯特拉福镇的一个富裕的市民家庭。
  • 革命先烈的故事之一

    革命先烈的故事之一

    本文主要内容为黄爱和旁人铨的故事、林祥谦的故事、施洋的故事、顾正红的故事、李慰农的故事等。
  • 中国十大文豪——李白

    中国十大文豪——李白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大诗人。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隋末其先祖因罪徙居中亚碎叶,李白即出生于此。幼年随父迁居绵州昌隆青莲乡。少年时李白即咏诗入赋,博学多才,仗义行侠。天宝初年奉诏入京,任翰林供奉。
热门推荐
  • 请圣僧为我挽尊

    请圣僧为我挽尊

    《诸天》中,曾经的佛门禅子,因为私自放走镇魔塔下的天狐而被逐出门墙。即便如此,楚尘仍不辞辛苦的劝说恶人向善,俯首认错,只因……这是他的本职工作,职业代练圈子里俗称“清道夫”。……小僧有一剑。可斩百劫轮回,再伐万古苍天。试问道祖、神帝、魔君、佛尊、妖圣,此剑利否?……小僧还有一言,世道艰险,我劝你们善良。-------------PS:本书讲述了一个秃头职业为客户挽尊,劝人向善的佛系故事。
  • 万界归途

    万界归途

    陈平意外融合了破界珠,却也被卷入了世界缝隙。民国乱世的妖魔横行,生化末世的荒芜死寂,神话世界的光怪陆离……然而这些都无法阻挡陈平的脚步!千年孤寂,万载等待,不忘初心,这是属于一个男人的归途……
  • 秦少的复仇甜心

    秦少的复仇甜心

    她这绝望的一生拜两人所赐,一是她的父亲,二是那个恶魔般的男人。在她生命结束之前,终于将那个恶魔般的男人拉入了地狱。时间再次回到一切罪恶开始的时候,方歆言表示,我不干了!该怼就怼,放飞自我,什么?世家之女,谁说世家之女就得当大家闺秀,上辈子装够了,憋得慌。还有你,这个渣爹,上辈子把你漏掉了,如今就要把你打回原形。至于那个成为她噩梦的男人,方歆言表示,我是瞎子我看不见他。“歆言,你就真的不给我追求你的机会?”秦霄很委屈,很无奈。“因为你哥是秦黙。”方歆言老生常谈地强调。当玩笑逐渐变成真心,她是否真的有勇气去刺伤一个爱她如命之人。上辈子的救赎来得太迟,这一世,他终于没有迟到,宠溺地看着靠在他肩上的方歆言,思考着要生几个宝宝比较合适。
  • 寻魂记灵

    寻魂记灵

    五个原本互不相识的少年少女因为同一场阴谋相聚在一起。神秘的邮件、记载灵异事件的笔记本、神秘的寄件人……命运的齿轮缓缓转动……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侦探山林

    侦探山林

    嗜血的连环杀人犯,将一切玩弄于股掌的疯狂骗子,偷遍全球的惊天大盗……侦探,一个被明令禁止的行业,却成为了一个,让一名情场失意的年轻人发光发热的舞台!我不调查婚外情,自己的婚姻自己搞定啊!搞商业机密?生意做不好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啊混蛋!杀人魔,疯狂的骗子,技艺绝伦的神偷,那才是我的对手,那才是我的舞台!"不好意思警察先生,虽然这么说很无耻,不过你们也很努力了,但是好像我更快一步。"
  • 重生逃亡

    重生逃亡

    本篇小说,讲述三个是十九岁的少年,在外面上学回到家中,看到的不是热闹非凡的村庄,看到的竞是荒无人烟,浓烟四起没有人的村子,便展开了一场不知终点的逃亡
  • 天灾幕后的神秘魂修

    天灾幕后的神秘魂修

    这是天灾的结局,又或许是天灾的开始。通往下界的大门紧急关闭,游荡在世间的灵魂暂无归宿。或许妖族会从中作乱,又或许魔族的浩劫是场不为认知的误会。谁会战胜谁?谁又会因此灭族?种种不为人知的谜团打破了世俗的宁静,战场的火花再次燃起......“给我去死!“
  • 重生后被偏执大佬骗了心

    重生后被偏执大佬骗了心

    (新文:被大佬缠上后每天被娇宠)桑若上辈子到死都是个母胎solo。重生后,她却开始频繁和同校某位大佬偶遇,还和他做了朋友…雨天,他替她撑伞送她回家。生病去医院,他陪了她一整晚。错过车,他背着她走了几公里…所有人都说他又坏又凶,可她只感受到了他对她的好和纵容。某天,桑若问:“靳洵,你是不是喜欢我很久了?”“嗯,很久。”久到对她的爱意已经与身体骨血融合,抽不掉,忘不了,变得偏执病态。后来——她说:“你就是个骗子!!”桑若终于知道他的真实面目,他是真的坏,也是真的能装。“桑桑,骗你是真的。可我也,真的爱你啊…”靳洵的执念是桑若的笑容,桑若的一分喜欢。他将所有的爱都给她,爱到失去自我,不惜伪装她喜欢的模样。(男主真偏执乖戾反派大佬,伪正人君子;女主可盐可甜;恋爱向甜文,双重生,欢迎收藏~)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