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444900000009

第9章 石油危机与战争(2)

从决策者个人来看,布什政府的核心人物都曾在石油界长期工作,不仅与这一行业有着密切关系,更具有“共同利益”。副总统切尼在海湾战争结束后曾任得克萨斯州哈利伯顿石油服务公司的业务主管,该公司在海湾战争后因承包伊拉克石油管道修复工程而大发横财,获利2400万美元,而切尼2000年8月将该公司的优先认股权出手,赚取3600万美元。毋庸置疑,假如美国对伊发动新的战争,该公司就有可能再度大发其财,切尼也可捞取大量好处。另外,2000年大选以来,美国油气行业向政界候选人提供了约5000万美元资金,在这种情况下,政要们怎能置“石油大亨”们的利益而不顾?

美国固然要借“倒萨”来维系其能源供应的稳定,但它的战略意图还不仅如此单纯。在“倒萨”战争背后是另一盘“大棋局”、另一场“大政治”,而石油正是这盘棋中的“王后”。换句话说,美国正力图借夺取对伊拉克石油的控制权来实现其多重战略目标。

首先确立在中东的绝对战略优势。中东石油占世界石油储藏量的65%,冷战时期,中东是美苏对峙的重要“战略场”。冷战结束后,美国确立了在中东的主导地位,该地区的主要产油国均与美国建立了密切关系。然而,伊拉克却使美国在中东的利益遭遇挑战。美国迫切需要推翻萨达姆政权,将中东石油完全纳入囊中,并确立其在中东的绝对战略优势。

第二个目标是借打击伊拉克来调整与传统盟国沙特的关系。9.11事件使美国与沙特的关系日趋冷淡,对恐怖事件的调查报告表明,涉嫌恐怖袭击的多数恐怖分子是沙特阿拉伯公民。美国人怀疑,“基地”组织的主要支持者既不是萨达姆,也不是塔利班,而是与沙特当局关系密切的中东石油大亨,这一切导致美国和沙特开始了真正的“冷战”。“泄露”出来的美国国防部秘密报告认为,“沙特是美国的敌国”。与此同时,沙特的反美情绪也在升温,反映政府立场的利雅得某报指出,沙特“应重新考虑与美国的关系,并应想一想与美国人战略联盟以外可能的选择”。同时,沙特的投资者因担心资产会被冻结,已把数千亿美元投资从美国撤回。在这种情况下,美国认为,如果伊拉克能受控于美,美不仅可获得新的石油供应和军事基地,还可考虑肢解沙特,切断伊斯兰极端势力的资金来源。

第三个战略考虑是基于对中国的担忧。在将国际恐怖主义作为头号敌人的同时,美国目前仍将中国视为潜在的战略对手。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增长和能源需求的不断扩大,美国正试图将能源作为遏制中国的重要战略手段。目前,中国石油消费的1/3依靠进口,且绝大多数源于中东。国际能源机构预测,2005年~2020年,中国石油消费将增加一倍,但中国既未控制中东石油资源,也未掌握石油贸易渠道。因此,法国学者认为,美国试图在伊拉克扶植亲美政权的真正用意是向中国施压,促使中国收敛自己的“政治雄心”。

21.全球穿梭的美军是如何为石油而战的?

从波斯湾到里海盆地、非洲和拉丁美洲,只要有石油的地方就有美军出现,美军正在全球范围内为确保美国的石油供应而战。事实上,是石油在驱动美国军队,美国军队不是在为他们所宣扬的“自由”和“民主”的价值而战,而是在为石油而战。下面让我们来看看美军是如何为了石油而在全球四处奔波的。

一、石油成为美在伊拉克的“第二战线”

在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两年后的今天,美军仍在为保持对伊拉克重要石油设施的控制权而英勇奋战。实际上,伊拉克战争已经发展成两条战线:控制伊拉克城市的战争和保卫分布范围很广的石油基础设施免遭破坏和袭击的长期斗争。第一条战线上的战争在美国报纸上已有广泛报道,但第二条战线上的战争却远没有获得足够的关注。但是,事实证明,伊拉克石油基础设施命运的重要性决不会逊于其战乱城市的命运。在这条战线上出现的频频失败,将会使将来可能会出现的一个稳定的伊拉克政府失去赖以生存的经济基础。鉴于这种认识,美国已经派遣大批军队承担确保石油安全的任务。

二、目的是控制全球输油通道

伊拉克并不是美军每天冒着生命危险保护其石油流动的唯一国家。在哥伦比亚、沙特和格鲁吉亚,美国人也在日夜守卫输油管道和炼油厂,或者对负责该任务的当地部队进行指导。美国海军现正在波斯湾、阿拉伯海、南中国海以及向美国及其盟国运送石油的其他海上航线执行旨在保护石油的巡逻任务。

实际上,美军的使命正在逐步转变为在全球保卫石油。格鲁吉亚的情况就是这一趋向的最好例子。自苏联解体以来,美国的石油巨头公司和政府官员一直都想要获得里海盆地巨大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特别是阿塞拜疆、伊朗、哈萨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但是,里海地区是个内陆地区,向西方市场输送石油的唯一途径就是通过横跨高加索地区的输油管道。美国公司现正在建设一条通过这一多事地区的输油管道。这条输油管道从阿塞拜疆的巴库通过格鲁吉亚的第比利斯直达土耳其的杰伊汉,全长1600公里。这条输油管道全线都将面临伊斯兰好战分子和民族分裂主义者的破坏威胁。美国已经承担了保护这条输油管道的责任,向格鲁吉亚军队提供了价值数百万美元的武器装备,并向第比利斯派遣了军事专家对保护这条重要管道的军队进行培训。到2005年或2006年,当这条输油管道开始输送石油而这一地区的冲突继续加剧的时候,美国在当地的军事势力很可能会得到进一步加强。

在战乱频繁的哥伦比亚,美军也越来越多地承担了保护易受攻击的输油管道的责任。多年来,左翼游击队破坏输油管道,从而切断哥伦比亚政府急需的收入来源。为支持哥伦比亚政府并加强其对付游击队的能力,华盛顿正准备花几百万美元来加强哥伦比亚石油基础设施的安全。作为这一行动的一部分,美陆军特种部队现正在帮助训练、装备和指导一支新组建的哥伦比亚特遣队。这支特遣队的唯一任务就是保卫这条输油管道并在这条长达770公里的输油管道的沿线地区同游击队作战。

三、能源政策日益军事化

动用美国军人帮助保护经常发生冲突、长期不稳定的国家的那些易受攻击的石油设施,这种活动肯定还会继续加强。这主要有下面三个重要因素:美国越来越依靠进口石油、全球石油生产从发达国家转向发展中国家以及美国对外能源政策日益军事化。在政府的想法中,反恐和保护石油供应是密切相关的。

美国在非洲产油地区的军事实力也在迅速增长。国防部已经加强其向安哥拉和尼日利亚军队的武器供应,并且正在帮助训练这两国的军官和士兵。同时,五角大楼官员已经开始在这一地区寻找永久性的美国基地。美国海军也抽出越来越多的力量用于保护外国石油运输。以巴林为基地的海军第5舰队现在花很多时间在波斯湾和霍尔木兹海峡重要油轮通道巡逻。这就是美国海外军事介入的发展情况。虽然仍然利用反恐和传统的国家安全的说法来解释在海外的军事部署,但越来越多的美国士兵致力于保护海外油田、输油管道、炼油厂和油轮运输线。

22.伊拉克战争对世界石油市场有何影响?

伊拉克战争以美国“倒萨控伊”而告终。美国控制了伊拉克石油,不仅可以补偿为之付出的巨额战争费用,更重要的是,可以就伊拉克石油大做文章,最终建立起有利于美国的世界石油市场“新秩序”。

伊拉克战争结束后,美国与其他大国围绕伊拉克战后重建问题的争斗已经展开。毫无疑问,美国将在分享这块“大蛋糕”的争斗中牢牢地把握着主动权。通过政权重建,美国将在伊拉克培植一个西方式的亲美政权。通过经济重建,美国将通过本国大公司获取的主要石油合同完全控制伊拉克的石油工业。在这样的条件下,预计今后两、三年,或者较长的时间里,伊拉克战争对世界石油市场的影响将会显现。其中可预期的影响主要有三:

首先,美国可以利用伊拉克石油冲击欧佩克油价调控机制,左右国际原油价格的走势。

欧佩克制定的七种原油一揽子价格的调控机制,经过多年来的实施证明,无论对于稳定国际原油价格,还是维护欧佩克成员国的石油收入利益都是有效的。这一定价机制也是科学的,其下限一般高于非欧佩克石油生产国每桶原油的生产成本,不会影响它们石油收入利益;其上限一般低于新能源与替代能源的开发成本而对它们起制约作用。但是,美国不乐意由欧佩克来主宰世界原油价格,这是因为美国是世界最大的石油消费国和石油进口国。国际原油价格每桶上涨10美元或下跌10美元,对美国经济的影响都非同小可。因此,美国一直不认可欧佩克的油价调控机制。美国曾多次向欧佩克传递降低油价调控范围的信息,然而,欧佩克不予理会,美国亦无可奈何。

如今,美国控制了伊拉克,情况就不同了。目前,伊拉克债台高筑,据称萨达姆政权时期所欠外债即达1420亿~1500亿美元,还得偿付1000多亿美元的战争赔款,加以战争重建急需巨资投入。在债务、赔款与重建压力下,只要联合国一旦解除对伊拉克的经济制裁,伊拉克将会不顾欧佩克原油生产配额的束缚,拼命扩大石油生产。由于伊拉克的油田、油井基本上没有遭到战争破坏,伊拉克战争又比预期的提前结束,预计伊拉克石油很快重返国际市场,如果再假以时日,并投入足够的资金和技术,伊拉克原油产量在两三年内有可能与沙特并驾齐驱,达到每日800万~1000万桶的生产规模。若是这样,美国就可以利用大量增产的伊拉克石油去冲击欧佩克的油价调控机制,削弱欧佩克对国际原油价格的影响能力,使国际油价走势朝着有利于美国的方向演变,使美国既能从国际市场大量购买廉价石油,又能把国内高成本生产的油田、油井封存以备后用。

今后几年,在不发生新的海湾重大突发事件的条件下,国际原油价格的基本走势将是稳中趋低。其主导因素是伊拉克原油生产量的扩大与向国际市场出口量的大幅增长。此外,影响油价这一走势的因素还有:①世界经济虽已走出2001年的谷底,但尚处于缓慢的上升期。由于美、欧、日等主要石油消费国对石油需求不旺,还不足以改变目前世界石油市场供过于求的状况;②未来几年里,里海地区将成为向国际市场供应石油的一个新的重要源地。2002年9月,从巴库经第比利斯至地中海港口杰伊汉的输油管线已动工铺设,到竣工时,据称能向国际市场提供相当于全球4%的石油需求量;③非洲几内亚湾地区,如尼日利亚、赤道几内亚、乍得、喀麦隆、加蓬和安哥拉等国的石油生产和出口将会进一步扩大。据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预测,到2015年,美国从非洲进口的石油将占其石油进口总量的25%;④俄罗斯作为石油生产大国与出口大国的地位正在重新崛起。2002年4季度日产原油797万桶,多年来首次超过沙特跃居世界第一位。

综合上述诸因素,未来几年内,国际原油价格有可能低于欧佩克调控机制的下限。

其次,美国石油进口的主源地将再次从西半球向东半球转移。

20世纪50年代,美国由石油净出口国转变为石油净进口国。那时美国进口石油的主源地在西半球的加拿大和拉丁美洲。20世纪60年代以来,美国国内石油消费需求骤增,而国内原油生产的颓势却难以改观,以致产消逆差越来越大,到1978年逆差已高达每日987万桶,除用本国液化石油气与凝析油填补一部分外,还有约每日805万桶需依赖进口。这一巨大的缺口已决非西半球产油国所能填补。相反,东半球的中东与非洲业已成为世界两个最大的原油产地和出口地。此乃是美国石油进口主源地首次从加拿大、拉美向中东、非洲转移的基本原因。1978年,美国从中东、非洲进口石油的比重由1967年的21.1%上升为68.9%。

诚如前述,1979年第二次石油危机后,美国为避免从中东过度进口石油的巨大风险,不得不暂时将石油进口主源地撤回西半球的加拿大和拉美,并于20世纪90年代完成了进口主源地的第二次转移。但是,鉴于西半球石油资源的时限性,美国亦积极地在东半球非阿拉伯地区寻找新的石油进口源地,在中亚的里海与非洲的几内亚湾地区,投以巨资,铺设输油管线,以图为石油进口主源地再度东移做准备。而伊拉克战争的结局,则为美国加快石油进口主源地再度东移铺平了道路。可以预计,今后10~20年,美国将完成石油进口主源地的第三次转移,海湾与非洲将再次成为美国石油进口的主源地。

再次,伊拉克北部石油出地中海的输油路线将有可能改道。

同类推荐
  • 工业4.0

    工业4.0

    本书是费尔达芬工业峰会——系统领导2030年的配套用书,主题思想是:从经济和科学的角度,深入探讨怎样才能使中欧工业到2030年仍能保持一个成功的全球生产基的地位。到2030年,互联网和其他服务联网的系统将使所有行业实现智能化,并取代传统的机械和机电一体化产品服务。本书每个章节都从非常特殊的角度表达了对工业4.0的独特看法,所有这些观点综合在一起可以为我们清淅地勾勒出目前工业产业发展所处岔路口的情形。
  • 三农中国的经济学阐释

    三农中国的经济学阐释

    作者以经济学为视角,对当前中国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些社会问题、经济问题、“三农”问题进行了阐释,观点新颖,具有较强的可读性。书稿由三部分组成:一是社会问题的经济学分析;二是经济理论研究;三是乡村发展。
  • 中国经济研究报告

    中国经济研究报告

    这些研究报告都选自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部主办的不定期内部刊物《中国经济研究报告》。该刊于2005年问世,迄今已经出版了近80期。该刊主要刊登我院学者完成的有关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的研究报告(含调查报告、考察报告等),不定期发行。为了扩大这些研究报告的社会影响,我们每年都从该刊上选编一些研究报告编辑成册,公开出版。
  • 20几岁懂经济30几岁不受穷

    20几岁懂经济30几岁不受穷

    本书通过生动活泼的语言把深奥难懂的经济学融入到日常生活和古往今来的有趣故事中,为20、30几岁的年轻读者奉献上精彩的经济学知识和智慧。阅读本书,读者不但能领略到经济学的魅力,还能更好地理解生活、工作以及未来的人生,从而以经济学的视角做出对自己有益的选择,拥有成功、幸福的人生。
  • 单身经济学

    单身经济学

    《单身经济学》分析单身群体消费能力、消费结构、消费习惯等的经济学书籍。调查数据显示,在我国的单身群体中,10%以上的人每月可支配收入为8000元人民币以上,他们的储蓄意愿偏低,具有强大的消费能力。《单身经济学》不仅聚焦单身经济蕴藏着哪些商机,生产者与服务者应该从哪些方面淘金,而且从经济学角度剖析了单身男女为何选择单身,有哪些独特的消费行为,以及如何投资理财才能避免因过度消费而导致财务赤字等内容。如果你想知道是单身潮流改变了商业,还是商业的丰富便利促成了单身的流行;那么请翻开《单身经济学》,相信你一定可以在趣味阅读中找到答案。
热门推荐
  • 道侣他心怀天下

    道侣他心怀天下

    末世来临后遭遇的种种不堪经历,导致了穆幼安自私自利的性子。上一世的她死在上百个异能者的围剿下,好在那些想杀她的人最后也死了一大半——不亏!穆幼安没有想到自己还会有重来一次的机会,她在异世大陆睁开了湖绿色的竖瞳——她重生成了一只半妖。半妖生来不详,世人惧之、厌之、弃之......穆幼安行走在阴影之中,对世人的偏见嗤之以鼻。她竭力隐藏着内心深处“想要被人珍视着”的真实想法。直到有一天,阳光主动洒落在她的身上——“我会帮你。”“你不是坏人。”“我们是朋友了。”“安安真好。”“......”“......安安,我真想亲眼看看你的样子......”......他生来目盲,身处黑暗,心向光明,对世间万物皆心怀悲悯,能容世人所不能容,天地万物在他眼中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他有神明的宽容与仁慈,又有人类的温柔与多情。他从来不为自己的眼疾而感到愁闷与苦恼,却在认识穆幼安之后,内心产生了一丝隐秘的渴望。——如果我能看见就好了。——我想看见她。......穆幼安:喜欢上一个人,就是能为了他而让自己变得更好。——因为你,我愿意热爱这个世界,并为之付出一切。
  • 万劫传说

    万劫传说

    未曾出生,父亡。十岁,母亡。命运注定他多灾多难,但不畏艰险,不惧困难,迎难而上。漫漫修行路,受劫9999次,不曾放弃。即使家破人亡,妻离子散,朋友暗算,师门欺骗,只为心中的信念,也要坚持到底!
  • 诱婚入局:独宠小萌妻

    诱婚入局:独宠小萌妻

    都是醉酒惹的祸,一不小心睡了花美男,丢了身子不说,还要被送警察局,嘤嘤婴~“把我强睡了,就想跑?”“老混蛋,就算是我睡了你,那也是我吃亏啊!”俗话说的好,总裁不能惯,越惯越混蛋。这是一个呆萌小蛮女对阵腹黑大/boss的故事。他,是天上的巨龙;她,是地上的蚂蚁,岁月弹指如画,再相遇,他发誓把她捧在掌心里,绝不再让她离开他的身边半步!心尖上的宠爱,疼你无极限。
  • 天水伊人

    天水伊人

    飘雪山庄与当朝皇宫关系密切,其两个女儿以超凡的舞技天外飘雪闻名天下,而霍伊水在其姐姐嫁入皇宫不满一年离奇死后,皇帝不心朝事,于是下诏霍伊水入宫,为查真相她无奈再次嫁入皇宫,却在途中却遭人暗算,苏小环假冒她入宫,而流落在外的失去记忆的霍伊水却意外遇见了陆一风,阴差阳错的来到了皇室当中,从而上演了一出皇庭闹剧……
  • 鲁滨逊漂流记

    鲁滨逊漂流记

    《鲁滨逊漂流记》是丹尼尔·笛福于1719年出版的小说。这本书以书信体说理小说,书名人物为主人公的一个虚构了的自传性的故事。小说讲述了一位海难的幸存者鲁滨逊在一个偏僻荒凉的热带小岛-特立尼达拉岛上度过28年的故事,而其伙伴是主人公从食人族手中救下的一个被俘虏的土著人。由于当天是星期五,因而给该土著人命名为“星期五”。在经历了野人、俘虏之后,在岛上以总督自居,成为荒岛的统治者。后协助经过荒岛的英国航船平定叛乱水手,并乘船离开荒岛,返回英国。在进入文明社会后,鲁滨逊依靠巴西种植园的收入成为富翁,并娶妻生子,过起安定的生活。
  • 坦格尼尔

    坦格尼尔

    因为学习成绩的原因,十七岁的任炎决定放弃读高中,来到坦格尼尔打工,那么,等待他的将是什么呢?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日本国志

    日本国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世说旧注

    世说旧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每个人都在说谎

    每个人都在说谎

    十七岁“小姐”林依在一晚入住“留下伊人”时,被人残杀在房间内。之后凶手还将其的子宫掏出,留下“救赎”二字。十天后,被委托调查一起失踪案的私家侦探赵一泽在宾馆305号房的浴盆里发现了死者,已是高度腐败,无法确定死亡时间。在房间也没发现任何有用线索的情况下,警方只得将所有希望都寄托在门外的监控录像上。而那监控录像显示,当晚进入过305号房间的人一共有六人,他们的证词完全重合,却产生了六个不一样的故事,到底是谁在说谎?还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