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910000000005

第5章 与天地君亲并位的万世师表

孔丘

【传略】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昌平乡陬邑(今山东曲阜)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传见《史记》卷四十七《孔子世家》。

孔子先世为宋国贵族,因政治避难迁鲁而没落,故“少也贱,多能鄙事”,青年时做过委吏(管理仓库)、乘田(管理畜养)一类小吏。中年开始聚徒讲学,曾任鲁国中都宰、司空、大司寇,摄行相事三个月。后率弟子周游列国,宣扬礼教仁政,游宋、卫、陈、蔡、齐、楚等国,皆不见用。晚年致力于教育,整理《诗》《书》等古代文献,删改鲁史而成《春秋》,创立编年体史。相传孔子弟子3000人,有成就的贤人高足弟子,《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记载有77人。记载孔子和弟子言行问答的书是《论语》。这是研究孔子及其学说最重要的资料。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后,孔子学说成为2000年来封建文化的正统,影响极大。

【影响】孔子生活在“礼坏乐崩”的春秋晚期,他推崇西周典章制度,以重建周朝文王、武王、周公的事业为己任,政治趋于保守,主张法尧、舜,把上古看做黄金时代,因此不合时宜,这是他周游列国而不遇的主要原因。

孔子怀着救世的精神积极从政,并且有远大的抱负,说只要用他治理国家,一年就可以获得成就。他在鲁国“与闻国政”只有三个月,诛少正卯,堕三都,加强公室权力,干得很有生气。这当然为权贵所不容,孔子被迫出走,抱着一线希望,在诸侯列国中寻找施展政治抱负的机会。可是他奔走了14年,吃尽了苦头,困厄陈国、蔡国,而毫无所获。但孔子并不气馁,他那积极用世和执著追求的精神,深为司马迁敬服,因而司马迁饱蘸墨汁,以极大的热情把孔子事迹写入《孔子世家》中。

孔子的政治理想是以“礼”为治,达到“仁”的境界。“仁者,爱人。”(《孟子》卷八《离娄下》)仁的境界是一个充满了普遍人性爱的社会,上下有序,一片和融。实现“仁”的手段是“礼”。所以《孔子世家》以“礼”为线索叙述孔子一生行迹。孔子幼年时。他还和鲁人南宫敬叔“为儿嬉戏常陈俎豆,设礼容”“年少好礼”“适周问礼”。齐景公问政,他答以“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也讲的是礼。夹谷之会,他辅助鲁定公挫败齐景公,也是以“会通之礼”;他劝定公堕三都,根据的是“臣无藏甲,大夫毋百雉之城”的礼。他由曹去宋,“与弟子习礼大树下”卫灵公问兵阵,他说“俎豆之事则尝闻之,军旅之事未之学也。”他“追步三代之礼”,熟知其沿革损益而盛赞周礼。他删诗,“取可施于礼义”者。他教弟子“以诗书礼乐”。孔子言礼,以身作则,一丝不苟。子贡说,孔子一生恪守的格言就是:名失则愆。孔子死后,以岁“礼失则昏,”“鲁世世相传,时奉祠孔子冢”,这是鲁国人民受孔子精神感召,世世相承,按时行礼来表示对他的悼念。孔子如此重视礼,这是因为他要用礼来区别亲亲,尊尊,长长,男女有别等,为当时混乱的社会提供治世良方。所以他说:“克己复礼,天下归仁。”(《论语?颜渊》)

孔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伟大的教育家。他创办私学,提倡“有教无类”,注重“因材施教”,主张“温故而知新”、“多闻阙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孔子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士”,造就一个知识阶层;同时培养品德修养,成为长者君子。孔子主张“学而优则仕”,让国家政权掌握在高素质的文化人手中。孔子主张“有教无类”,将教育普及于平民,培养了不少出身下层平民的“士”和“君子”。例如“子路,卞之野人;子贡,工之贾人;颜琢邹,盗也;颛孙师,驵也;孔子教之,皆为显士”(《群书治要》卷三十六);“子张,鲁之鄙家”;“仲弓父,贱人”;“子贡、季路,故鄙人也,被文学,服礼义。为天下列士”。(见《吕览》《荀子?大略》)孔子搜集整理古代文献,保存了我国春秋以前的重要文化遗产,也是不朽的功业。秦始皇焚书坑儒,但由于孔子徒众遍天下,民间多保藏了《诗》《书》等典籍。故近人章太炎说:“追惟仲尼闻道之隆,则在六籍。”“令人人知前世废兴,中夏所以创业垂统者,孔氏也。”又说:“微孔子,则学皆在官,民不知古。”(《检论?订孔上》)此外,孔子修《春秋》,开私人修史先例,这在中国历史上也具有创造性的功绩。

孔子办教育,成六艺,在中国古代是空前绝后的伟业。司马迁对此作了高度的评价,他说:“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已焉。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史记?孔子世家赞》)这个评价是中肯得体的,基本符合中国封建社会2000年的历史。

【余论】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曾到孔子故里考察,他为那里的人民按时演礼的淳厚风俗所感动,他无限深情地记录下自己的感动和体会。司马迁说:“《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适鲁,观仲尼庙堂、车服、礼器,诸生以时习礼其家,余祗回留之,不能去云。”《史记?孔子世家赞》)孔子的道德学问,像高山一样使人瞻仰,像大路一样导人遵行。司马迁表达了古代人民崇敬孔子一往情深的思想感情。孔子成为无冕之王,是有原因的。

(张奇虹)

同类推荐
  • 比尔盖茨(中外名人传记青少版)

    比尔盖茨(中外名人传记青少版)

    呈现在大家面前的这本传记并没有十分完整地描绘出比尔·盖茨的全貌,却是尽量全面地写出他作为一个普通人的成才经历。走向成功的道路是漫长的,充满荆棘的。比尔·盖茨白手起家,经过几十年的奋斗,终于取得了成功,文字可以记下这些事件、却不能表达个中辛酸。他成长中的挑战,他创业过程中的波折,这一切都造就了一个活生生的英雄形象,也同样给了我们很大的启发。现在就让我们带着这些疑问走近比尔·盖茨,来了解这个伟大人物不平凡的经历吧!
  • 撒切尔夫人

    撒切尔夫人

    本书是著名传记作家、深度知情者、撒切尔夫人一家长达四十多年的老朋友,差点成为撒切尔夫人女婿的英国内阁大臣乔纳森·艾特肯的扛鼎之作。
  • 曾国藩全书(第七卷)

    曾国藩全书(第七卷)

    本书辑录古典文学语言的精华,它言简意赅;形象生动,成语故事则让儿童在妙趣无穷的故事中熟知一定的成语。从而对学习语言产生浓厚的兴趣,对儿童丰富词汇、增长知识大有益处。科学研究表明儿童在学龄前及小学低年级这一阶段是知识启蒙,道德启蒙的最佳时期,这些内容健康,浅易显懂的成语故事,必将会使儿童终身受益。
  • 洛克菲勒传

    洛克菲勒传

    洛克菲勒和洛克勒菲家族,在中国读者群中似曾相识——它就是美国石油大王和华尔街金融寡头的代名词,是一个多世纪来美国一大资本垄断的王朝标志。美孚石油公司、大通曼哈顿银行、洛克菲勒基金会等等,都是有白皆碑的金圆帝国响当当的超级富豪,而福特、基辛格、腊斯克等一度叱吒风云的人物,又何尝不跟洛克菲勒家族有着极深的渊源和千丝万缕的联系……
  • 李冰传

    李冰传

    李冰是战国晚期秦国的蜀郡守。他主持修建的全世界现存年代最久的水利工程——都江堰,历经2200多年的岁月仍运转如常,灌溉面积超过800万亩,奠定了成都平原“天府之国”的基础,他因此被蜀人尊为“川主”。本书通过大量的文献考证和遗迹考古,对李冰所处的时代、地域背景及其生平经历、水利功绩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和客观的评价,恢复了因资料稀少而略显模糊的李冰的真实形象,不仅是一本严肃的人物传记,同时具有极高的学术和文献价值。
热门推荐
  • 战天圣记

    战天圣记

    既然天不容我,我便以力斩天,成就无上仙圣。
  • 你是阳光我是影

    你是阳光我是影

    如果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活法,世界上有那么多人,谁和谁才是同道中人,谁和谁又是背道而驰,谁又羡慕着谁的人生?
  • 总裁的俏新娘

    总裁的俏新娘

    裴若琳,一个性格内向、高挑的女孩儿,拥有姣好的面容,其实那副厚厚的眼镜的下面是一双美丽、勾魂的眼眸,掩饰了她的妩媚,她的妖娆。宁凝,一个外表帅气的亿万总裁,冷酷惜情,内敛,是无数女孩儿的梦中情人。当两个闷葫芦爆发激情的时候,他们之间又将怎样展开爱情的追逐!
  • 一拳之剑圣

    一拳之剑圣

    常年困扰于学校12点断WIFE的某人终于在看某漫画的时候摆脱了这日复一日的命运。“喂,我才看了一话啊喂!”“后面剧情是什么啊喂!”(无后宫为什么无后宫,因为根本就没有几个女角色。单女主为什么单女主,因为作者和ONE老师都是坚定的龙卷党。)【没看过一拳也能看懂,因为主角也没来得及看。。。】
  • 常幕帖

    常幕帖

    以三人为不同视角,从不同的方面解决各种异变的故事。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解忧处

    解忧处

    当代中小学生平日生活烦恼总结及解决方式。
  • 长寿就这么简单

    长寿就这么简单

    本书《每天一堂长寿课(长寿就这么简单)》亮点包括:十二时辰,时时蕴涵养生之道;从头到脚,处处直言长寿真经;21种另类养生方,方方奇妙;33个养生好习惯,个个灵验;……?如果您觉得这些还不过瘾,那么还有——7部国学经典为您的健康掌舵;12位国学大师亲传长寿之秘。
  • 十七岁的那株向日葵

    十七岁的那株向日葵

    培根说,把痛苦告诉给你的知心朋友,痛苦就会减掉一半;把快乐与你的朋友分享,快乐就会一分为二。友谊的作用就是这么神奇!通过本书的故事,我们知道怀有一颗真诚的心,将心比心,你就会得到真正友情的回报。不管岁月流逝多久多远,依然记得那份曾经共有的情谊。蓦然回首,已不再是孤寂的独行人。
  • 略诸经论念佛法门往生净土集卷上

    略诸经论念佛法门往生净土集卷上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