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910000000081

第81章 从易帜拥蒋到以兵谏蒋抗日的少帅

张学良

【传略】张学良(1901~2001),字汉卿,辽宁省海城县人,民国初期,奉系军阀张作霖之长子。1918年,被其父任命为卫队旅的一个营长。1919年2月进入东北讲武堂第一期炮兵科学习。1920年毕业后授炮兵上校军衔,任奉天督军署卫队营营长,后又升任卫队旅第二团团长。同年6月,升任为第三混成旅旅长。同年11月,年方19岁,军衔晋升为陆军少将。1922年第一次直奉战争后,升任奉军第二军军长兼任奉天讲武堂校长。1924年第二次直奉战争后。改任第三军军长。1925年任北京政府军事学院院长。1926年抗击国民革命军有功,军衔晋升为陆军上将,并获得“少帅”称谓。1928年4月任京汉方面奉军总指挥。同年6月4日凌晨,其父火车专列行至皇姑屯时,被日军炸死,于是继任东北保安总司令之职。1928年12月底,宣布东北易帜,服从国民政府,被委任为东北边防军总司令。1930年,蒋(******)、冯(冯玉祥)、阎(阎锡山)中原大战,助蒋有功,蒋委任其为南京政府空军副总司令。1936年12月12日联合西北军杨虎城将军发动“西安事变”,扣留******,实行“兵谏”,逼蒋抗日。“事变”后,陪蒋回南京,遭军事法庭审判,处以10年徒刑。1937年1月,虽被蒋“****”,仍受监禁,由军事委员会对其“严加管束”。1946年移送台湾监禁,直至******父子死后,才彻底得以恢复自由。后定居美国旧金山。2001年10月14日去世,享年101岁。

【影响】张学良在中华民族史上有两大贡献,一是东北易帜,维护了祖国统一;二是西安兵谏,推动了国共两党合作抗日的实现。

日本帝国主义垂涎我国东北由来已久,早在甲午战争以后,日本帝国主义就将东北划为自己的势力范围。日俄战争之后,日本更是将我国的这块富饶的黑土地,视为己有,不容他人染指。

1926年的大革命,国共合作,打倒军阀,使中国的政局发生了重大变化。1927年******在南京建立了国民政府,北方仍在军阀的统治之下,南北抗衡。1928年春,控制了华北军阀的张作霖,自封为“陆海空大元帅”,成为北京政府的最高执政,试图和国民政府北伐军作殊死的抗争。北伐军浴血奋战,奉军节节败退。6月3日,张作霖撤离北京,退回东北大本营。4日凌晨,张作霖专列即将驶进奉天车站,惨遭到日军暗算,专列在皇姑屯被炸。在张遇难的一个星期后,国民政府军队挺进了北京城。此时,除了东北之外,举国高悬国民政府青天白日旗。

国民政府要统一中国,实现东北易帜,当时最大的障碍就是日本帝国主义的阻挠。

日军之所以暗杀张作霖,其目的就是成立一个听命于日本的新政权,妄图将东北从中国的版图分离出去。

张学良子继父业,主政东北后,日本驻奉天总领事林久治朗曾警告少帅,勿与国民政府妥协。张学良并未因此而畏惧。他告日方,将“以民意为归”。少帅深知,日本乃虎狼之邦,指望在日本人的庇护下谋求东北的独立,无异于引狼入室,等于将东北送于日本人的魔掌,必是千古罪人。父亲的惨死使少帅看透了日本人的野心。前车之鉴,不寒而栗。无论是替自家性命,还是替东北父老命运担忧,都促使张学良下决心结束东北的这种孤立无援的地位。张学良要改变自己处境,改变东北的地位,唯一的出路,就是使东北与祖国尽快统一起来。

1928年7月2日,张学良密电南京国民政府,“易帜必行”。1928年底,张学良抓住日本内阁处于内外交困的机遇,于12月29日,率东北三省军政要员,通电全国,服从国民政府,宣布东北易帜。这一天,东北军大本营降下了张作霖时代的五色旗,升起了青天白日旗,国民政府实现了统一。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日本进攻沈阳,张学良请命南京政府,******以避免与日军发生军事冲突,仰仗国际联盟裁决为理由,命令不予抵抗。张学良执行了******的命令,丢失了领土,丢弃了自己的部下,导致东北父老乡亲惨遭日寇蹂躏;张自己也流离失所,寄人篱下。更为让张学良懊丧的是:由于南京政府宣传有方,在世人看来,似乎不抵抗是他自作主张,使张处于举国痛斥,皆曰可杀的境地。张学良背上了“不抵抗将军”的罪名,替人受过,无从辩解。何去何从,孙夫人宋庆龄曾这样激励张学良:“你必须有所作为,将功补过,抹掉你的耻辱。”

1935年,张学良率东北军受命围剿陕北红军。1936年12月4日,******抵达西安,来布置完成剿共大业,彻底消灭残余红军的最后军事行动。当蒋走下飞机,数百名东北军官兵,聚集在机场,向******请愿:停止剿共,打回东北,收复国土。蒋大怒,拒绝接受。

12月7日,张学良与******进行了长达3个小时的谈话。张学良劝蒋抗日,无结果而终。

12月9日,西安数以万计的青年学生,群情激昂,向临潼进发,向蒋请愿。蒋令张学良,武力拦截。张急忙驱车追上学生队伍。有一个学生,泣不成声,跑到张面前说:“东北沦陷五年,你们还在打内战!我们不怕死,我们以死来挽救国家。”

听此言,少帅亦声泪俱下,向学生们保证:“请相信张学良,我和你们是一样的心!你们请回,一周之内,我用事实回答你们。”12月10日,******决定撤换张学良,调东北军于福建;逮捕东北军、西北军的所有可疑军官。

张学良、杨虎城已有觉察,危机迫在眉睫。苦谏不成,只好“兵谏”。

12月11日晚,张学良与杨虎城约定,东北军负责逮捕******,西北军负责逮捕在西安的南京高级军政要员。12日凌晨,少帅警卫营营长孙铭九带兵奔赴临潼。临潼交战中,蒋的大部分卫士被杀,蒋则身着睡衣赤着脚,隐藏在假山上的岩石夹缝中。孙铭九见蒋,说道:“委员长,奉张副司令的命令,接您回城。”蒋却说:“如果你是我的同志,就开枪把我打死,我要死在这里。”孙回答:“这不是东北军的叛乱,我们只是拥护领袖抗战打日本。”于是,孙背蒋走下假山。蒋被东北军带回了西安。

俘蒋之后,张、杨联名通电全国。电文主张:改组南京政府,容纳各党各派共同负责救国;停止一切内战;立即释放上海被俘之爱国领袖;释放全国一切之******;开放民众爱国运动;保障人民集会结社一切政治自由;切实遵行总理遗嘱;立即召开救国会议。同时,张学良还打电报给****中央,通报事变经过,邀请****中央派代表来西安,共商抗日救国大计。

****中央接到张学良的电报,立即决定派******、博古、王稼祥作为****的代表,前往西安。解决西安事变的方针,****确定:反对任何形式的新内战,和平解决西安事变;联合南京政府中的抗日力量,争取中间力量,反对亲日派;同情西安事件,给张、杨军事上、政治上的实际援助;与张、杨联合起来,准备南京的“讨伐”以防御战促其反省,制止内战。

******到达西安后,劝说张学良,目前中国所需要的是举国一致的抗战,而不仅仅限于西安一隅;中国所需要的是统一和合作,而不是分裂和内战。若是前者得以实现,就必须尽快争取******抗日;只要******改变国策,答应抗日,就体面地释放,并拥护他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领袖。

******的意见,实际上是与少帅不谋而合,逼蒋抗日,乃是张发动“兵谏”的初衷。12日,事变成功,张还发了二封私人电报,一封是给蒋夫人的,“学良平电文说:生从不负人,耿耿此心,可质天日,敬请夫人放心”,一封是给孔祥熙的,电文说:“弟爱护介公,八年如一日,今不敢以私害公,暂请介公留住西安,促其反省,决不妄加危害。”这二封私人电报,反映了少帅“兵谏”的本意。

事变10天之后,12月22日,蒋夫人协同宋子文、端纳等人来到西安。蒋夫人的到来加速了西安事变的解决。少帅把******引见给蒋夫人。******向蒋夫人申明,中国现阶段,除了蒋委员长之外,谁也没有资格成为国家领袖。我们不是说委员长不抗日,只是说他在抗日问题上态度不明确,行动不迅速。******还为蒋不愿意与他们讨论国策而感到遗憾。周与蒋夫人会谈的结果,蒋夫人答应劝说蒋接受谈判,周则答应说服杨虎城尽早放蒋。

12月24日,少帅安排******与******见了面。周向蒋表示了共产党愿意支持******作为国家领袖,蒋则表示,“我们肯定不会打内战了,希望我们再度合作。”

12月25日圣诞节。蒋夫人对少帅说,他能给她的最好的圣诞礼物就是释放委员长。25日下午,少帅将一份拟好的手令交给了杨虎城,手令要求东北军在他不在陕西期间听从杨虎城将军的指挥,而他自己则负荆请罪,陪同******回南京。

少帅“赴京请罪”,世人多不能理解。杨虎城认为这是一个糊涂念头。******遗憾地说,我来晚了一步,如果我在场,一定阻止少帅的这种江湖义气。博古则批评说,少帅的这种堂吉诃德式的行为,是受英雄主义的变态心理驱使的人所做出的一种荒唐行为。唯有******不这样看,他说:“如果没有12月25日张汉卿送******先生回京一举,如果不依照******先生处置西安事变的善后办法,则和平解决就不可能。”其结果将会是“兵祸连年,不知要弄到何种地步,必然要给日本一个最好的机会,中国也许因此亡国,至少也要受到极大损害”。******的评价是中肯的。

张学良陪蒋回京之举,给“西安兵谏”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然而对他自己来说却成了一出英勇壮烈的历史悲剧的主角。

【余论】少帅张学良是我们中华民族史上一位声威显赫,极富传奇色彩的英雄人物。英雄的业绩之一是东北易帜。清朝末年的东北处于日俄夹攻之中,随时都有被他人掠去的危险。“易帜”,给了觊觎我国东北的日本帝国主义者以沉重的打击,促成了国家的统一,在当时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下,向世界庄严地宣告:东北是中国人的东北,他人不得染指。英雄业绩之二是“西安兵谏”。八年抗战,是中华民族史上光辉的一页。“西安兵谏”,促成了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实现,促成了中华民族全民抗战的形成,这在世界二战史上也是光辉的一章。“兵谏”还为****的发展提供了一个难得的机遇,******牢牢地抓住了这个机遇。中国共产党永远不忘张学良这个朋友。

(张树桐)

同类推荐
  • 硅谷接班人扎克伯格

    硅谷接班人扎克伯格

    本书是国内迄今最新、最翔实的扎克伯格传记。作者以第一手的资料,描绘了“脸谱”背后的那张“脸谱”,讲述了 一个“屌丝”是如何成为全球极品“高帅富”的励志故事。 作者以最精简的文字、最精彩的案例,重点披露了扎克伯格的创业历程、青春记忆、爱情婚姻等许多不为人知的秘密,同时穿插了其他几位关键创业人物的经历,详细分析他们的恩恩怨怨、是是非非,呈现了一个真实、全面的马克?扎克伯格。
  • 通鉴载道:司马光传

    通鉴载道:司马光传

    司马光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史学家和经学家,所著《资治通鉴》为中华古史学经典绝品。他品行高洁,而为时人所赞叹。本传系统叙述司马光生平,突出其史学成就,文笔也较为清丽。——文史专家王曾瑜本传富有独特的个性视角,传人传事,客观真实。作者在短小生动的章节叙述中,见人见事见故事见性格见品德见作为,将传主的繁复人生给予公正生动的文学呈现,很好地写出了司马光在社会大变革时期行为“泥古”与道德坚守的性格形象。——文学专家李炳银《通鉴载道--司马光传》历史上的司马光不仅是一位私德高尚的政治家,同时也是一位伟大的历史学家。本书以详实的历史资料和客观的视角,用生动幽默的文学语言为读者再现了一个立体的司马光的形象。
  • 汪精卫的元首梦

    汪精卫的元首梦

    本书是《中国现代史演义》系列之一:《中国现代史演义》以演义体的形式,叙述了从辛亥革命孙中山缔造共和到今天海峡两岸企盼统一的现状。它把孙中山、蒋介石、毛泽东、邓小平历史巨人在百年中国历史上的惊涛骇浪表现的淋漓尽致。该书还展现了当今海峡两岸重要人物的重大活动。这是一本给读者以深思的书。
  • 历史上那些帝王们

    历史上那些帝王们

    帝王是历代牛人中的牛人,作为一个国家、一个政权的最高统治者,每一位帝王的身上都笼罩着传奇色彩。帝王头上闪耀着让人仰慕的历史光环,同样也有着被人津津乐道的另一面。本书作者用全新的视角、理性的思维、翔实的史料和过硬的考证,寻根究底,探幽发微,从容揭开帝王们的神秘面纱,向读者展示了中国帝王鲜为人知的另一副面孔。
  • 谢志峰艺术人生

    谢志峰艺术人生

    本书展示了谢志峰先生丰富多彩的艺术人生,叙述了谢志峰收藏的历史渊源及其文物收藏系列的精华,并从艺术的角度探讨了谢志峰收藏之外,还揭示了他在诗、书、画、陶艺等方面的综合艺术修养。
热门推荐
  • 家有情兽相公

    家有情兽相公

    一穿过来就要嫁人的倒霉蛋,既然逃不掉,那就嫁吧,嫁过去捞点银子再想想跑路的问题。可是,这个相公实在是太好了,吃饭的时候会帮忙夹菜,睡觉的时候不但会暖床,啥,还会讲宫中野史,江湖秘辛给娘子当催眠曲听,无聊的时候会带娘子到处玩。好吧,既然相公这么好,那就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做个被相公溺宠的乖乖米虫吧。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桃花续世情

    桃花续世情

    不论生与死不论苦与乐无论这世间会变成怎么样你是我的终究逃不走
  • 国际条约与世界秩序

    国际条约与世界秩序

    “政治前沿新知识文库”以“资政”为视角,聚焦于“国家治理”中公共政策与公共管理、社会建设与社会发展、政府与政党权威、文化、政治与网络、国际问题与国际战略等方面的重大问题,将各学科研究的前沿知识与“国家治理”实践中的重要政治、政策问题结合起来,以中高级党政领导干部和公务员为读者对象,致力于更新其执政理念,提升其执政能力,努力打造一项影响深远的出版工程。
  • 欠你的,宠回来

    欠你的,宠回来

    她掏心掏肺的爱上他,然后挖心挖肺的疼。再次重生后,她学了乖,任凭他万千宠爱,只抱定铁石心肠:这一世,绝不再为你心动!说什么还君独宠,对不起,皇上,已经晚了!
  • 总裁恋爱攻略

    总裁恋爱攻略

    “许诗茵,你这辈子都逃不出我的手掌心”“叶一铭,有病去吃药,你别太过分了!”面对强势的他,许诗茵再一次软下来“开个条件,怎么样你才能放过我”“放过你?”男人冷哼一声,眼底闪过一抹情愫“这辈子是不可能了”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三宝太监西洋记

    三宝太监西洋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誓约者

    誓约者

    一块石板,一个时代。(讲个故事,仅此而已)
  • 另一艘船儿

    另一艘船儿

    诗集内容主要收集了从2010年上网六年来书写爱情、亲情、友情,乡情诗歌百余首。每一首诗都倾注了作者的热爱和真情。后记则选用作者爱人三年前送给作者的生日礼物,一篇《山翠赋》见证作者的诗写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