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146000000007

第7章 儿童独立意识完善自身

儿童会努力实现自身的独立,如果没有心理回归倾向。婴儿在脱离母体的那一刻起,就如同离弦的箭一样,朝自身独立的发育方向奔去。他们将不断克服在这个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阻力,全力完善自身,这是由于在儿童的体内具有一种巨大的能力,这种能力在不停地发挥着作用。

生理学家帕西·纳恩先生称这种力量为“具有目的行动”。如果我们想在成人身上找到与此相似的东西,那就有点“主观意愿”了。这是个不大确切的类比,因为主观意愿仅仅是人意识的一部分,且倍受限制,而“具有目的行动”却是指生命的本能,可以说是生命演进的推动力。儿童成长的源泉完全是基于这种力量的存在,发育过程的一切行为都来自于它。如果发育不受任何干扰,一种“生命的愉悦”就会在儿童身上体现出来,他们就会洋溢激情和活力,健康快乐地成长。

儿童对独立的要求,基本体现在这种“自然发展”上。也就是说,只要成人对儿童的自然发展提供必须的帮助,他们就会完成自身的独立。儿童心理发展是这样,他们的身体发育同样如此。因为身体同样具有使发育完备的推动力,而且十分强烈,唯有死亡能阻止它的前进。

接下来,我们将就儿童“自然发展”的各个阶段进行探讨。

新生儿脱离了子宫这个“牢笼”,向独立迈出的第一步。与此同时,出生赋予他强烈意愿去认识外在环境,一个崭新的世界向他敞开,他开始汲取各种知识来完备自己,逐步形成自己的个性。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人天生就有“征服世界的欲望”。

生命发展第一阶段的标志,就是这种“征服世界的欲望”,它表明外在环境对儿童具有吸引力。因此,我们能肯定地说,儿童喜欢这个世界。或者套用凯兹的话:“对儿童来说,这个世界具有丰富的感官刺激。”

感觉器官是婴儿身上最先工作的器官。想象一下,如果这些感官不能汲取信息,它们还有什么用处呢?

环顾四周,我们能看见什么?能看见视野之内的一切东西。侧耳倾听,我们能听见什么?能听见可辨声域内的一切声音。人的感知范围十分广阔,但人并非天生就能分辨这些东西。从声音的角度去说,婴儿最初听到的仅仅是一种混合的音响,随着与周围环境交流经验的积累,才慢慢可以分辨出声音之间的差别,这一过程正好合乎完全形态的心理学。

一个正常儿童的心理发展,首先要吸取所有能够感知的东西,随后对它们一一加以鉴别。如果情况相反,儿童不但不能体会到周围环境的美妙之处,反而有一种恐惧感,这时,外部世界就不再是感官刺激的源泉,而是变成恐惧之源。

显然,以上两种情况差别很大。研究表明,婴儿6个月左右生长过程会走上正常之路,前提是他开始接受外界的影响,从婴儿的身体发育中,可以找到证据。当然,还可以进行一些测试,比方说,6个月大的婴儿开始分泌胃酸,开始长牙,身体开始发育。如此一来,6个月大的婴儿不但能吃母乳,还能吃些与母乳混合的食物,而在此之前,他们无法消化吸收除母乳外的食物。

所以不妨认为,6个月大的婴儿已经可以相对独立,他们好像在说:“我们可以离开母亲了,我们能够独立生活了。”儿童成长为少年的时候,类似情况还会在他们身上发生,那时的他们将会因自己对父母的依赖而倍感羞耻,并尽力回报父母的生养之恩。

大概在6个月左右,有一个重要标志——婴儿的小嘴里终于能吐字发音了,这表明他们顺利完成了语言学习的最初阶段。之后,儿童的发展将迅速加快,直至他们完全独立。儿童从他开始说话的那一刻起,就能表达自己的需求,不再依赖于人。从某种程度上说,他已经是人类成员了,因为语言是人类交流的工具,儿童掌握了语言,也就掌握了他与社会的交流方式。

儿童成长、取得独立的重要一步,就是学会运用语言,开始与他人进行交流。起初混沌朦胧,还什么都不会的婴儿,现在不仅可以听懂他人说话,还可以随意表达自己的思想了,多么令人惊讶,就像他们一觉醒来,就同时具备了倾听和语言表达的能力。

再过6个月,儿童就1岁了,他们开始学会走路,两条腿能够到处走动,随意跑来跑去。如果有生人靠近他,他还会躲避,在身体上,他也自由了。由此可见,人的能力是在逐步发展,循序渐进,最终迈向独立。如今,给儿童提供帮助,并促使他们独立已不再是问题了,因为,他们已经独立了。

生命发展的必然结果就是这样,大自然赋予生命独立的能力,也就会全力促成这种能力的实现,从而将自由和独立赐予儿童。

学会行走,对儿童的成长来说至关重要,不是简单的出于行走是复杂的肌体活动,证明儿童体质发育的完善,还因为行走出现在儿童1岁左右,恰好与儿童的语言学习和汲取周围环境知识是同时进行的。

在哺乳动物世界里,只有人不能免除学习行走的过程,其他哺乳动物刚出生就会走动,几分钟后甚至还能奔跑。人类则不同,刚生下来的时候,什么都不会做,必须在襁褓中生存一段时间,并且在这期间逐渐培养这些能力。为什么会这样呢?这是因为儿童在站立之前,需要实现身体三个方面的发展。

你可能会认为用两腿站立和行走非常简单,其实颇为复杂,需要几部分复杂的神经结构相互配合。其中关键取决于生长在大脑底部的小脑——控制人的平衡和运动的器官。可以这样认为,儿童能否行走,要取决于小脑的发展。

摆脱对他人的依赖,自行其是,是婴儿的第一本能。在争取独立时,儿童的首要意识就是自我保护,避开外来伤害,避免被他人阻碍,最终实现自己的要求。

一些庸俗之人认为,无所事事是生活的最佳状态,什么事也不做,躺在床上,吃饭穿衣都有人伺候。如果事情真是这样,婴儿出生前的生活最惬意了,那时的他,待在子宫里,不需要为任何事情操心,一切都由妈妈料理。但是,想想婴儿学习语言这一艰难历程吧,为了学会与人交流,即便是在襁褓中,婴儿都担负着繁重的工作。如果无所事事是生命的最佳状态,那么婴儿何必再学习说话,在襁褓里被人呵护不是挺安逸吗?学会说话后,还得学习吃饭、走路,还有动脑思考,这些活动都需要不懈的努力。但是孩子们并没有因此放弃,他们迸发出强烈地进取意识,随着对周围环境的不断熟悉而愈发强烈。

儿童不只是向我们证明了知识的价值,还显示了自然的教育方法是不同于社会教育方法。通过自身的行动,儿童寻求着独立,他们毫不关心学习以外的其他东西,一心掌握自己需要的知识,汲取周围环境的经验。

我们必须弄清楚,给予儿童自由和独立,如同给予一个永不停歇的工作者自由和独立,一旦停止工作,他们就不能生存。这种生存规律适用于所有生物,违背这种规律,只能使其发展倒退。

所有生命都以能量的形式表现出来,这种能量精力充沛,所以,只有通过活动生命才能达到完美。社会的活力来自代代相传的人们。有人企图自己偷懒,把工作推给别人,这种意图违背了自然规律,是生命衰退的体现。这种现象开始于儿童时期,根源在于婴儿出生后的几天里,没有人帮他们去适应周围的环境,以致他们失去了对这个世界的兴趣。这样的儿童无法离开别人的依靠,他们乐于接受别人的帮助,喜欢睡觉而非交朋友。

这些都是退化倾向的表现,用专业术语来说就是“向子宫回归的倾向”,这种倾向试图逃避独立。但是正常的儿童会逐步走向独立。于是,另外一个问题出现了,我们怎样对这些不正常的儿童进行纠正,怎样治疗这种衰退症状。

这些发展有偏差的儿童,厌倦生活的环境,他们眼中只有困难和障碍,在他们看来,这些障碍很难被克服。如今,这种孩子成为儿童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产生了儿童精神病理学。在西方国家,还涌出很多儿童心理病诊所。为了帮助这些儿童,科学家研究出了很多治疗方法,其中的游戏疗法就为我们所熟悉。

儿童的学习环境应该不能有什么障碍,障碍越少越好,最好完全摒除。重视儿童教育的国家,会提供许多富有吸引力的东西在儿童的生活环境里,那些非正常儿童的生活环境更应该如此。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让儿童觉得障碍并不可怕,它很好克服。所以为了帮助儿童发展自身的能力,我们应该尽可能地让儿童去参加他们感兴趣的活动。

儿童生活的环境应多姿多彩,能够激发他们的兴趣,使他们可以汲取经验。只要我们遵循生命发展的基本准则,就可以使有退化倾向的儿童发生改变。使他们不再消极,热爱工作;不再萎靡不振,而是朝气蓬勃;不再因为害怕而逃避,而是热情开朗、兴致勃勃地享受生命的乐趣。

对非正常儿童来说,从懒惰到洋溢活力是一个治疗的过程,这与一个正常儿童从懒惰到洋溢活力是等同的,都不能离开以自然规律为依据的教育。尽管我不打算做理论上的探讨,但是在对此进行详尽阐述前,有必要就“成熟”一词做一下解释,因为就本书的内容来讲,确切理解“成熟”的概念极为重要。

“成熟”起初是遗传学和胚胎学的概念,用以表示生殖细胞受精前的发展过程,就是由不成熟发展到成熟。这个概念被借用到儿童心理学后,具有了更多内涵,它表示一种成长调节机制,该机制确保每个器官的发育平衡。虽然哈诺德·盖塞尔并没有提出一个精准的概念,但他还是发展了这一理论。如果我领会地对的话,他的意思应该是:生命个体的发展遵循一定的法则,这些法则必须被遵守,因为生命本能支配着儿童的学习过程,生命赋予儿童的某种特性和倾向会引导他们去学习,还有学习什么、如何学习。我们可以这样理解,盖塞尔认为,外在指令根本无法约束儿童的这些功能。

毫无疑问,在儿童身体发育方面,盖塞尔的观点是正确的,正如前面所说,在儿童的各个行走器官发育成熟之前,教他们走路是天方夜谭。同理,儿童的心理发育没有到某种程度之前,也不可能学会说话。

我的朋友都知道我始终坚持的观点:儿童的成长完全遵循着自然的规律。这些规律被我视为儿童教育的基础。从生物学的角度讲,盖塞尔的说法毋庸置疑,但对儿童的精神成长来说则未必合宜。比方说,他认为“和身体发育一样,儿童的大脑发育也是一定发展过程的结果”,这种说法绝对不确切。假设把一个儿童留在荒岛上,除了给他必要的食物,其他什么都不让他接触,接触不到人类,完全自由发展,这个儿童的身体发育可能很正常,但心理发展肯定有问题,那个一度家喻户晓的“艾维伦野人”男孩就是一个最好的例证。

事实证明,我们不可能凭空造就一个天才,教育能做的,只是促使一个人充分发挥自身的潜力。当然,既然我们承认“生物成熟”的过程,也就应该接受“心理成熟”的过程,因为在胚胎发育过程中,两者是同时进行的。关于这些,前面的章节也有论述。

目前,人类还无法全过程的认识器官的成长,因为器官的发育是一个无序和波动的过程。胚胎的发育有一些活动点,这些活动点只存在很短的时间,各个器官出现在这些活动点附近,器官出现之后,活动点就消逝了。另外,器官的成长过程中还存在某些敏感期,而这些敏感期极大地影响着动物的行为。对此,荷兰生物学家德·弗雷斯已经做了不少研究。让我们感兴趣的是,这些敏感期对动物行为的作用与儿童的心理发展是一致的。这就是说,生命发展的规律与人类的本性相统一,两者彼此适应。

对生命个体来说,“成熟”的过程中不仅取决于基因功能,同时还受到环境的影响,在个体的成熟过程中,环境因素所起的作用非常重要。

心理成熟需要来自环境的经验。在不同的发展阶段,环境经验也存在不同形态,这是由于在发展过程中,“具有目的行动”时刻转换着类型,环境经验也就以不同面目呈现在个体面前。

由于环境经验反复不停地出现,一项新的功能在人的意识领域出现了,一个特定模式被建立起来了。当然,肉眼不能看到这些。看上去,外在经验的重复活动与新生功能之间,并不存在直接的联系,因为这些功能一旦出现,环境经验随即消失了,而新功能一经建立,儿童的注意力就发生了转移,以便发展另一种功能。要是儿童无法这样连续地汲取环境经验,他对环境的敏感性就会失去,从而影响他的发育成熟。

心理学课本这样定义“成熟”的概念:“成熟,是来自遗传的结构变化,该变化主要来源于遗传基因,但在某种程度上,也是生物体与环境之间彼此作用的结果。”

以我们的认识,可以这样理解,人在出生之时,大脑结构中就存有一种力量——“具有目的行动”。

总而言之,影响着个体成长和心理发展有几个方面的机制:具有吸收力的大脑、“星云”、敏感期。这些都是人类的特征,源于生物种类的遗传,但是它们的作用,只有通过个体的自由活动,在环境中吸取经验才能发挥。

同类推荐
  • 妈妈学校

    妈妈学校

    让孩子幸福成长,是妈妈追求的终极目标。妈妈应该如何做才能陪伴孩子走过铺就人生幸福底色的小学阶段呢?风靡亚洲的“妈妈学校”创始人徐亨淑,在7年的时间里接触了3000多名小学生家长,她根据这些妈妈们咨询的案例,按照小学年级划分为4个阶段,以“观察—行动—分享”的形式,讲述了孩子在小学各阶段的身心发展规律,遇到的各种诸如入学适应、学习习惯养成、性格塑造等方面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和妈妈们分享了她的育儿理念以及作为成功母亲的宝贵经验。
  • 你不可不知的100个教子误区

    你不可不知的100个教子误区

    《你不可不知的100个教子误区(畅销双色版)》一书,正是奉献给广大家长和老师们的一部科学性、针对性、实用性很强的自学读物和教材。这本书组织了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国外的若干教育专家和教授,集结了南京市金陵中学河西分校的诸多老师的教育智慧共同撰写而成。全书内容丰富,针对性强。广大家长和教育工作者可以从中借鉴,掌握正确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避免造成劳而无功、事倍功半、事与愿违、一事无成等各种失误。
  • 好父母棒孩子

    好父母棒孩子

    “孩子身上无小事”,这句话说得非常准确,表明抓好孩子的成长因素,让孩子成为最棒的孩子,是一个系统的培养和塑造过程。
  • 孩子,我们一起成长:好父母好教育好未来

    孩子,我们一起成长:好父母好教育好未来

    孩子的成长只有一次,如果教育方法错误,就可能误了孩子一生!因此,为人父母,我们就要像卡尔·威特那样,选择正确的教育方法,把每个孩子都培养成才。这是父母义不容辞的责任。《孩子,我们一起成长:好父母好教育好未来》由林越编著,结合目前家庭教育方面的实际情况,总结概括了十个方面的核心问题,并且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教育方法,帮助父母革新自己的教育理念,从孩子的真正需要出发,提升自己的教育效能,让孩子不断进步、健康成长。《孩子,我们一起成长:好父母好教育好未来》适合广大家长阅读。
  • 中国式家庭教育的误区

    中国式家庭教育的误区

    社会上的竞争,本质上就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的竞争实际上也是家长的竞争。无数事实证明,教育孩子首先不要输在家庭教育上,家长在教育孩子时所犯的错误少了,孩子就变好了。要解决孩子的问题,必须先解决家长的问题。因此,如何科学有效地开展好家庭教育,如何使孩子成材,已经成为每一位家长必须学习的课程。反观今天的家庭教育,很多家长走进了重智轻德、重知轻能的家庭教育误区,在教育培养孩子的过程中,造成孩子孤僻冷漠、心理脆弱……
热门推荐
  • 带着系统都市游

    带着系统都市游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贱则无敌。看杨戬如何笑傲都市。
  • 谪仙血

    谪仙血

    “你还想活着出去吗?”黑暗中一个嘶哑的声音压低了喉咙说到。“死了,是不是一切就都结束了。”另一个声音有气无力的答到,“来吧,让我解脱吧”。“哼,废物”,一根火柴撕破黑夜,露出一个赤裸着血红上身的东西,“嘶”,ta嘴角的香烟发出了一声呻吟,猛的亮起一团红光,火柴摔在了地上,但并未熄灭,仍旧一跳一跳的挣扎着燃烧着,那人赤裸着的双腿竟然也是血一般的红色。“既然斗志全无,那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说着,血红的双脚向另一个角落移动着。“嘿”,角落里的声音用力的笑了下但却只发出了一个气音,地上的火柴已经完全被吞噬,那火苗挣扎的更加剧烈了,角落里发出咯吱咯吱的如同骨头生锈了的声音,一双黑眸映出了那跳动的火苗“我,看见你了”…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21世纪外国文学研究新视野

    21世纪外国文学研究新视野

    本书通过对21世纪外国主要作家的研究,运用新的理论视角解读2000年以来世界主要国家的文学作品。本书不仅研究内容新而且研究视角新,与时俱进,凸显21世纪以来外国文学的发展趋势。出版后该书将为外语学科专业的师生、爱好者和研究者提供理论参考和方法借鉴。
  • 魅影魔踪系列2

    魅影魔踪系列2

    风云人物四海牛郎,佼佼出群,雄心勃勃。他恩威并施,四出网罗牛鬼蛇神,胁迫地方士绅名宿,拉帮结社,并冒用九州冥魔之名,在冥魔家乡大开山门,与九州冥魔势不两立,千方百计诱杀冥魔,取而代之,一步步实现其雄踞武林霸主之位的方针大计。
  • 系统是个大反派

    系统是个大反派

    这是类游戏的神秘空间。这里的每个人都拥有着绝对的公平公正,没有任何人能忤逆系统。如何才能离开突出重围活着回到都市?运气?实力?还是勇气?
  • 启幕武林

    启幕武林

    天晁国圣上驾崩,一度被压制的天晁十一州的武林星火复燃,出身小镖局的鲁子奇,会在其中经历怎样的际遇……
  • 锦衣笑傲行

    锦衣笑傲行

    新书《好风青云路》发布,请广大书友支持。
  • 守仙录

    守仙录

    守池小仙负责看守仙界通往人界的通道已有两千多年,一直兢兢业业,眼看就要挨到轮换了,仙界可以唯一一位从天地浩劫里活下来的古仙就落在了这幽掖池边。
  • 我反派

    我反派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你等着,三年后可敢与现在的废物一战?生死由天!”药婉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