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390400000024

第24章

无论站在隆务镇的任何角度去眺望隆务寺,进入视域的首先是金顶红墙的夏日仓府邸。这座雄居高处,气势非凡的独特建筑,是隆务寺的核心。环绕着这个中心,隆务寺依次建成大经堂、小经堂、闻思学院、续部学院、时轮学院、护法殿、弥勒殿、文殊殿等30余座扎仓和大小殿堂,占地接近上千亩,寺僧多达500余人。在整个青海地区,这样的规模也屈指可数。作为藏传佛教寺院,隆务寺融入了很多汉族建筑元素,但它鲜明的藏式建筑风格看上去依然灿然夺目。很多年里,我在藏地的山水村庄间穿越时,最能诱惑我目光的正是色彩鲜亮的藏式建筑。藏传佛教寺院常常会在屋顶、斗拱、彩绘等吸纳汉族建筑的精髓,但在外装饰和内装饰上,均显现出了自身的特点。特别是独具匠心的色彩运用,更是透视出了这个民族对信仰、对自然、对人生的独特感悟。

位于隆务寺中央的大经堂,是隆务寺最大也是最古老的建筑,由第二世夏日仓活佛创建于公元1732年。此后在漫长的岁月中渐渐扩展到今天的规模。大经堂庄严肃穆,色彩和谐,屋顶采用汉式歇山式,有利于光线的进入。建筑的主体为白色,这是雪山和牛奶的颜色,象征着善良和美好,深受藏民族喜爱。厚重的外墙上配有镶了墨绿色边框的藏式梯形窗、流苏的窗罩和彩色檐饰,赭红色的边麻墙上,装饰了金色的铜镜,还有殿顶上金光闪烁的宝瓶、法轮双鹿、法幢等法器,廊房墙面绘着四大天王像,大红漆门与虎头门环,这些元素组合在一起,构成了一种强烈的装饰效果和宗教的神圣感。

走过很多藏传佛教寺院,边麻墙总是十分醒目,在隆务寺的大小经堂、扎仓和囊欠等建筑,边麻墙时时唤起我们对藏族寺院建筑的浓厚兴趣。边麻是青藏高原常见的一种野生灌木。筑建边麻墙的方法是将砍下的灌木枝扎成小捆,泡进赭红色的染液里给其上色,然后用铡刀剁齐,将根部朝向墙外的一端,中间用垂直的木棍将边麻固定在墙体中,最后将做好的外墙面用木槌拍齐。使毛毛糙糙的边麻墙看上去充满质感和力度。

我的目光尚未从大经堂外部的藏传佛教装饰符号中游离出来,又立刻笼罩在大经堂里扑朔迷离的光线中,宽敞的大殿四周不设窗户,只有经堂顶部的侧窗投入一点光亮。昏暗中我看见无数盏酥油灯轻轻摇曳,照亮了宗喀巴大师巨大的镀金像。高达12米的宗喀巴金身塑像,需要我们仰视才能看见他慈悲的目光。在遍布全国乃至世界一些地方的藏传佛教格鲁派的寺院里,供奉的宗喀巴的塑像都是一样高大,所有的人都必须用同一种姿势才能与他的目光相遇。那塑像上的鎏金和镶嵌的无数颗名贵宝石光彩夺目,即使在黑暗中,也能让我们感受到来自他的光芒。藏族人对宗喀巴的尊敬,仅次于佛祖释迦牟尼。因此宗喀巴圆寂的日子,也成为佛教中的一个节日。在西藏,每年到了藏历十月二十五日晚上,信徒们都会将点燃的酥油灯放在自家的窗台上,这一天被称为“甘丹阿曲”,意思是“燃灯节”。

我去拉萨参观大昭寺时,没有赶上这个日子。据说这一天环绕大昭寺的八廓街上桑烟袅袅,整个街道都是转经的信众,从他们口中念诵出的六字真言汇合成了一种令人震撼的乐曲声,在大昭寺的四周回荡。那一天,大昭寺的金顶上摆满了酥油灯。晚上8点整,6000余盏酥油灯同时点燃,伴随庄严的法号,洪亮的锣声,僧人们开始高声念诵怀念高僧大德时才诵读的《米孜麻》经。此时,酥油灯的火苗将大昭寺映照的庄严通亮,寺外的庞大信众,静静驻足,双手合十默默缅怀宗喀巴大师。这样的场面足以令每一个人心生敬畏。

诵经大厅为藏式柱梁结构,百余根雕刻着金龙的红色巨柱排排林立,恍若进入了五彩缤纷的森林之间。从殿顶垂落到地面的五色幡幢和柱裙交相辉映,将大经堂装饰得富丽堂皇。除了供奉的释迦牟尼等10余座大小鎏金佛像外,周围的墙壁上,还挂有60多幅唐卡壁画,大多描述的是佛教故事。其中宗喀巴大师生平壁画,隆务祖师噶丹嘉措大师生平的壁画尤为珍贵。难怪有人说隆务寺里的雕梁画栋间处处显示着热贡艺术的惊人绝技。大经堂还在空间的大小、高低、明暗的设计方面都匠心独具,显示了藏族寺院建筑的艺术水准。据说大经堂里还藏有两幅高达30米的巨幅唐卡,用于隆务寺每年的晒佛法会。尽管我没有身临其境,但当巨幅的唐卡在绿草如茵的大地上,在灿烂的阳光下徐徐展开,方圆数十里的群众前来礼佛,想来那场面一定十分壮观。如果举行法会,大经堂可以趺坐1200名僧人诵经,我不知道那汇集合成的声响该是如何融化在大经堂稠密的空气里。

大经堂日复一日的宁静生活,曾一度中断在那个特殊年份里。壁画与佛像遭到严重损毁,只留下残破的外壳,在风中叹息。在经过漫长岁月的修复后,昔日的光彩才一点点回归到我们的目光里。

隆务寺的弥勒殿也是汉藏融合的典型建筑,屋顶为汉式三重檐歇山式,前廊下六根藏式朱红大柱格外醒目,大门两侧的墙面上镶有四大天王的巨幅唐卡,两厢东西墙上分别绘有阿尼玛卿和阿米夏琼山神像。跨过门槛,高达13米的鎏金弥勒佛像立刻扑面而来,弥勒殿里抬头仰望,在佛像安详的目光注视下,我慢慢地感受到了心静如水,也感受到了自己的谦卑弱小。也许,这也正是宗教建筑的神秘之处,在将建筑自身和宗教意蕴合为一体的同时,也升华了信徒们对神佛的尊崇。

提起印经院,我相信每一位藏人都会想到德格这个名字。尽管它隐匿在四川甘孜一个道路并不通达的地方,但这并不影响人们对这个名字的敬意。据说百分之七十以上的藏文化典籍,都收藏在德格印经院中,它有三十多万块雕版、六千多块画版,其中不乏珍本、孤本和绝本的雕版。德格印经院之所以盛名远扬,主要是它的印版、制墨、造纸均采用传统技术制作,其制作流程十分严格,复杂,考究。德格印经院只在特殊的时间段里印经,所以并不是每一个前往德格的人都能目睹到匠人们雕刻印版的场面。我没有去过德格,但我驻足在隆务寺的印经院时,却不断地想起德格。这是因为德格印经院在历史风云变幻中奇迹般地得以保存,也许正是偏远的地理位置成为德格的保护屏障。隆务寺也曾典藏有大量数百年间积存下来的典籍刻板,极其珍贵,却在“文革”中被全部付之一炬。现在我们看到的这个印经院是在1992年由第七世卡索活佛罗藏久美成列重建,也叫卡索如意法雨印经院。卡索活佛曾四处搜求残存的孤本、珍本、秘本,印经院里如今保存的两万余块经版,是僧侣们在20多年里一点点刻成的。这个藏传佛教文化的宝库,对文化传承功不可没,为此黄南州政府多次拨款,对隆务寺的藏经楼进行维修。

在隆务寺四周,还围拢着90余间僧舍,藏语称作“扎康”。僧舍的样式非常简单,是由土木结构的平顶小屋组合出的四合院,里面设有佛堂、起居室和厨房,外墙全部为统一的白色。这是按照格鲁派的规定,僧舍一律不许建楼房起脊,也不准彩画油漆,这样,素净的僧舍与金光闪烁的佛堂强烈反差,更加突出了主寺的华丽与威严。僧舍隔开的小巷曲径通幽,穿行其中,我突然会感到时间的停滞。

佛塔是寺院建筑无法缺失的一个重要零件,不同寺院的佛塔,只是在规模、数量和大小上有所差异,佛塔的位置明示了佛塔的作用。“八塔”是格鲁派寺院建筑的标志。为纪念佛祖释迦牟尼一生的八大功德,我们可以看到在隆务寺北面,矗立着八座佛塔,和著名的塔尔寺的“八塔”取自相同的名字与寓意。在整个热贡地区,人口密集的乡镇或村庄,与寺院相依的各种佛塔随处可见,它们色彩绚丽,造型别致,在藏区享有盛名。距离隆务寺不远的郭麻日寺,我见到了有着安多藏区第一佛塔美誉的时轮金刚塔。听说这座塔高33米,塔基周长33米,塔心藏有十世班禅大师袈裟和生活用具的巨型藏式佛塔花费了5年才得以建成。此刻,佛塔伴随着夕阳的西下,幻化成一个巨大的剪影,远远望去,恍若一个沉默不语的智者。

同类推荐
  • 诗歌:悠久诗歌大国

    诗歌:悠久诗歌大国

    本书介绍了秦汉、六朝、唐代、宋代、明清的诗歌。 本套作品根据中华文化形态的结构模式,共分为10套,每套冠以具有丰富内涵的套书名。再以归类细分的形式或约定俗成的说法,每套分为10册,每册冠以别具深意的主标题书名和明确直观的副标题书名。每套自成体系,每册相互补充,横向开拓,纵向深入,全景式反映了整个中华文化的博大规模,凝聚性体现了整个中华文化的厚重精深,可以说是全面展现中华文化的大博览。因此,非常适合广大读者阅读和珍藏,也非常适合各级图书馆装备和陈列。
  • 大家小书:有琴一张

    大家小书:有琴一张

    资先生在这本书的前言提到,“在不同的契机中还不止一次为自己录了音,留下纪念。衰年自得,有忘年之乐。最近几年撰写回忆录时,围绕音乐生活的忆旧怀新不断涌现出来。于是接受出版社建议,在早已绝版的《锦瑟无端》小册子的基础上,加入新的内容,续成一本小书,雪泥鸿爪,以飨同好。无以名之,想起欧阳修自号‘六一居士’,‘六一’之中我得其三:书一万卷、琴一张、老翁(媪)一个,遂以《有琴一张》为名。”
  • 名人佳作——散文随笔篇

    名人佳作——散文随笔篇

    散文作为一种轻灵而又自由的文体,往往通过生活中偶发的、片断的事象,去反映其复杂的背景和深广的内涵,使得“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
  • 岁月如歌

    岁月如歌

    对于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中国传统书画作品,许多人视传其神为畏途,但是席小平在一部书中记录、欣赏、分析、评论流派情趣各异的书画作品毫无吃力之感,反而极逞笔力,将一幅幅用线条与色彩勾勒的作品演变成一场场文字的盛宴与语言的狂欢。在欣赏和探寻书画家们的艺术成就时,席小平专于白描,但是在倾注感情时却不吝笔墨,他的描写从底蕴到语言都是民族的,不论是人物、山水、花鸟还是翎毛、走兽、虫鱼等内容,不论是工笔、写意还是勾勒、设色等技法,都有富于中国传统的文人化阐示。从《诗经》流传下来的“赋比兴”手法在席小平手中运用娴熟,只有中国人才能理解的铺陈、比喻、起兴成为席小平散文的一大特色。
  • 青春1968

    青春1968

    到目前为止,这是我接触的知青题材作品中史料容量、思想深度、作者评述最具历史价值的作品。翻开这部书,犹如推开一道沉重的历史之门,扑面而来的,却是豪情满怀的鲜活人生:纯真的理想,没有墓碑的爱情和生命,以及柔韧亮丽的人性之花……北大荒知青们可歌可泣的真实故事,读来无不为之动容。我们可以看看来自国内外的一些评论——美国的《世界日报》在报道中说:“上个世纪60年代开始,中国有2000万城市青年奔赴农村边疆,这是中国历史上空前绝后的一幕,在作家出版社出版的贾宏图最新长篇纪实文学《我们的故事》中,完全呈现。”
热门推荐
  • 九龙传记

    九龙传记

    圣域龙族,千年前的辉煌成就。如今没落成三流家族,一代不如一代,然而当曙光走向千年之后,一个为了查询父母失踪之谜的少年。为了完成对爷爷的承诺,一步步重现家族的辉煌,最终重现家族昔日的辉煌。当年家族的落魄少年最终成为站在大陆的最高峰。
  • 从此后,只有死别再无生离

    从此后,只有死别再无生离

    “沫沫,狐狸精勾引你老公!”什么!?梁笑沫掀桌,虽然他们这桩协议婚姻有效期仅为三年,但他要偷吃眼睛也睁大点,那可是连她好友恋情都介入过的第三者。为了帮好友出气,梁笑沫毅然决定勾回老公,气死狐狸精。这下狐狸精该夹着尾巴跑了吧?可怎么办?自己也脱不了身了!
  • 雨人机枪手

    雨人机枪手

    一个说话都困难的乡间白痴,在革命队伍里如何被锻造成了作战天才。家庭般的温暖、理解和爱,将这个雨人式的少年身上的天赋异禀完全激发出来,将他从有晕枪症的伙夫,变成了天才机枪手。这是一部战争与人的小说。它将深度呈现战争的另一面,即人的潜质,人的力量和人性之美如何在血与火中完满地发掘出来,展示出人类智慧和能力的极致化状态。这是一部以个人成长为叙述主线的史诗化的小说。当然,小说主要着墨的还是这样一个人——小名叫狗蛋,入伍的时候,指导员觉得此名不雅,随手改名叫高丹……
  • 给羊成群先生的信

    给羊成群先生的信

    一个偶然的机会,年轻的羊门口同学与回乡探亲的北京大学教授羊成群先生建立了联系,并且为羊成群先生提供自己的见闻,用作他写作的素材,故事就从羊门口的出生开始了。。。
  • 情异浓

    情异浓

    这是一个学院豪门黑帮的综合故事,男主腹黑傲娇,女主冰山护短,还有男活宝女活宝,且看他们大闹校园,校园闹不够,就去闹豪门,黑帮只是一个助力。————————————————————————————♂“喂,本少哪里不好,这么嫌弃我(??_??)”♀“那你会什么?╮(╯▽╰)╭”♂“……暖被窝,打架,提款机(?????)”♀“……最后一个什么意思╭(°A°`)╮”♂“给你买吃的,好多好多吃的(???_??)?”♀“成交!本菇凉勉强收了你,快,买东西吃去~\(≧▽≦)/~”♂“不考虑考虑第一个吗╭(°A°`)╮”♀【人已跑路】♂“诶诶诶╭(°A°`)╮等等我(?_?)”
  • 上帝宠儿

    上帝宠儿

    每个人来到这世上都有个或大或小的梦想!那么请牢牢记住自己的梦想,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空间内想要获得幸福,就请时刻记住自己最初的祈愿。什么都可能不真实,唯独心,你的心不会骗你!她,孤独的背负恶魔宠儿的标签活着,但是.......他们一群未曾受人理睬的、劣根深重的存在,但是.......一群孤独的心彼此靠近,彼此温暖、彼此守护、相遇相知相伴,一直一直........她说:“我在神树下只祈求不忘初心......”
  • 柔情陷阱:冷少绝宠复仇妻

    柔情陷阱:冷少绝宠复仇妻

    他是杀害她父亲的凶手。她接近他,“保护”他,目的是毁了他。他是富可敌国的豪门公子,撩拨她,“欺负”她,只是为了看穿她。她几次出手要置他于死地,他明知危险,却故意掉进设好的陷阱,当她终于发现他的安排时,“容先生,你在耍我吗?”他却笑笑,“你就是毒如罂粟,我也心甘情愿。”
  • 向阳的葵

    向阳的葵

    起点不是你,但愿余生都是你!青春一起奋斗,人生一起努力!青春甜甜的恋爱~
  • 重见青春

    重见青春

    人生有多少个十年?从学校毕业后的你,是否迷茫过,彷徨过,快乐过?如果有重新再来一次的机会,上一个十年你会不会选择不一样的人生?这是一个虚构的故事,讲述了一个在社会中迷失自己普通人,在一次意外中回到了十年前高考的时候,从此品尝了截然不同的人生百味。谨以此书献给那些在记忆中留下那么些遗憾的我们,还有那些年,不曾忘怀的青春
  • 这次真的成狗了

    这次真的成狗了

    一次车祸我重生成狗,且看我如何去选择自己的狗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