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806100000057

第57章 论养士

真希望现今的草根学士们能为未来的中国文化开出一片新天地,如王通的讲学河汾之间,以草根的力量自我舒展,承流而宣化,则善莫大焉。

汉武帝建元元年(公元前140),汉武帝向“贤良方正”之士策问古今治道,董仲舒对策,极论养士之重要,千年後读来,依然可鉴,直叫我拍案,要不是智齿发炎(本周吾已第二次智齿发炎矣),当要满饮一大白,以快吾心。

董仲舒在对策中提出养士二建议:

一是兴办太学。这次的应策对,让董仲舒很紧张,并非怕考不了高分,而是深深忧虑一种现象。因为当时除了已在朝廷的“贤良方正”百余人,天下所有郡县及诸侯国竟无一人应声,可见人才希缺之程度,董仲舒的口气很吓人,“是王道往往而绝也”。而“不素养士而欲求贤,譬犹不琢玉而求文采”,因此,建议刘彻兴办太学,延请明师,“以养天下之士,数考问以尽其材,则英俊宜可得矣”。

二是举荐人才。董仲舒认为,当时官场有两种现象很不好,一是郡守、县令多草包,不学无术,并不能很好的理解中央的精神,却胡乱作为一气,致使“主德不宣,恩泽不流”、“暴虐百姓,与奸为市”、“群生寡遂,黎民未济”,这六十四个字,文字很美,情况很糟。二是地方官吏多出自达官富人之家,这些人吃饭有余,办事不足。而且官场讲究“十年媳妇熬成婆”,摆资格讲关系成风,造成占茅坑的不拉屎,想拉屎的没茅坑,上下一团死气。因此建议说,诸列侯、郡守、二千石每年举荐“吏民之贤者”二人,到中央来作“郎”(皇帝的侍从,“郎”有点象现在的后备干部,是当时培养官员的主要途径),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择其贤者放任地方。对那些举荐不力,或者举荐关系户的,严加惩办,还怕地方官吏不尽力不成。

董仲舒此一番议论,原文比我的白话要气势横生而一泄千里,这就是古文章的妙处。尤以写官场“占茅坑不拉屎”一节,更是笔意兼致,张施有度,想学实在是学不来啊。

而董仲舒以一人之力,致兴化之功,亦以伟矣。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武帝下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自此郡国岁举孝廉的“察举制”得以确立。汉武帝元朔五年(公元前124年),创建了太学。尽管这两项政策拖了较长时间,或者说其间有很多事情要准备,但武帝时期出现的人才济济局面,与这两项政策所关甚巨。自此以后,丞相多是读书人出身,开启了平民书生的时代。要知道,武帝之前,朝中丞相都是功臣或者功臣之子来当任,先封侯,再拜相,这成了定例。武帝不这样干,元朔五年(公元前124年),他任命公孙弘为相,而公孙弘是布衣出身,当上丞相后,才被封为平津侯,从此结束了功臣列侯子嗣独占相位的局面。

南朝时,齐武帝以国学既立,亲自视察“总明观”,以张支持。“总明观”,宋太宗时设置,以集学士,亦谓之东观。当时,王俭任国立大学校长(国子祭酒),诏于王俭家开学士馆,把总明观的四部藏书也搬他家里去。又诏王俭以家为府,家就是府,府即是家,省得来回跑。

南朝仕林之风气,自宋世祖喜好文学,士大夫悉以文章相尚,无以专经为业者。王俭一改成法,言论造次必于儒者,由是衣冠翕然,更尚儒术。王俭亦以一人之力,将南朝重文轻儒之风气扭了过来,你说他配不配吃冷猪肉!王俭还亲自撰写朝仪、国典,对晋、宋以来故事,熟谙于心,故“当朝理事,断决如流”。所以说官员为什么要读书啊,董仲舒为什么骂那些地方官不学无术啊,原因就在这里了。1960年10月,毛泽东主席在武昌,与湖北省委副秘书长兼荆门县委书记梅白同志闲谈,梅白同志曾在毛泽东身边工作过。毛泽东教他怎么当县委书记,要他学习朱熹。朱熹去南康府(属江西省,故治即今星子县)赴任,第一件事情就是先看《南康志》。“领导者要尊重历史。不懂历史的人,就不能理解现实。你去荆门当县委书记,至少先要知道《荆门县志》。”现在的县委书记,多少人摸过当地县志,不敢说。

王俭,东晋名相王导五世孙,其父王僧绰、其叔王僧虔,俱以才情见长。王俭仕宋、齐两朝3个皇帝,一生清心寡欲,无所嗜好,“唯以经国为务”。其身边令史、咨事,常数十人,宾客满席,而王俭应接辨析,傍无留滞,发言下笔,皆有音彩。王夫之称赞其《春诗》说,“二十字如一片云,因日成彩”,王俭的《春诗》一共二首,余读过后,却感觉评论比原作要写得好,这是题外话。王俭个人能力确是了得,口才也好,每博议引证,没人能辨得过他。“每十日一还学监试诸生,巾卷在庭,剑卫、令史,仪容甚盛。”对人才的培养不遗余力。而其死之日,“家无遗财”,只余“手笔典笺”(即文章、表册)在人间。

斯世应当亦有如斯之人,只是余困囿一寓,不得负笈相从,此诚憾事。

注:春诗二首,其一:“兰生已匝苑, 萍开欲尖池。轻风摇杂花,细雨乱业枝。”其二“风光承露照,雾色点兰晖。青荑结翠藻,黄鸟弄春飞。”

同类推荐
  • 大明饕鬄

    大明饕鬄

    说明末战火大汉千秋传颂警醒路,道祖宗千年阖族血泪征战史。彼说,中国之大历千秋万代人文传承,深远悠悠,所长众多,然何以泱泱大国为宵小所窃者三百载,极至天下大乱,道之所丧?又说,神州万里鹤起千行人才皑皑,治世之经典,强国之策论,沧海万粟云云察之不啻千年无终,何以沦为野蛮粪土,外强口食?政治?军事?文化?终其一查,不可居一。为小人者不论天下兴亡,为富贵者不察匹夫疾苦。
  • 混迹时空的猎人

    混迹时空的猎人

    李凡本事平平凡凡的一个人,获得了神秘的系统意外的穿梭到明朝,而且能穿梭各个位面,而且竟然还能回来他就发现自己不再是以前的自己,回到明末不让中国人饱受近代的耻辱。
  • 淳于三国

    淳于三国

    二十一世纪一落寞青年穿越到三国第一酒肉草包、猪一样的队友淳于琼身上,从此,为洗脱这一个标签,以自己的视角观察三国、参与三国、成就三国!
  • 重生之民国大亨

    重生之民国大亨

    重生民国上海滩,康有为叫他杜月笙,年少轻狂是青帮龙头上海滩大亨,他的目标是富甲中国权倾华夏,让列强胆战心惊滚出中华!
  • 续汉统

    续汉统

    “曹操,刘备,陶商愿在此结为异姓兄弟,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皇天后土,实所共鉴。”作为天选之子回到三国,但这种打开方式好像有些不对?逐鹿中原,开万世一系之江山,收猛将、抢地盘、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还是做一风流才子,择明主辅佐,匡扶天下?还是上阵为将,提三尺青锋,黄沙百战,从这个时代的英雄中间杀出一条成名之路?——以上,全部不在陶商的考虑范畴内。平安活下去,他的愿望简单到了极致。但是当历史的车轮向他滚滚碾来,四百年的大汉终于走到了尽头,最为黑暗残酷的四百年乱世在桓灵二朝逐渐揭开帷幕,在这片风雨飘摇中,他这艘小舟还能够选择独善其身么?
热门推荐
  • 黑翼天使之冷清复仇

    黑翼天使之冷清复仇

    一场巨大的阴谋,让她的幸福支离破碎,使她坠落成黑翼天使,使她蜕变成黑暗中的女王。这一切,究竟是谁的阴谋?谁的过错?她那充满荆棘的复仇之路,结局究竟会如何呢?
  • EXO谢谢让我遇见你

    EXO谢谢让我遇见你

    EXO,谢谢我们可以相遇,梦奇雪,谢谢老天爷让我遇见你
  • 纨绔嫡女:邪王逆宠小小妻

    纨绔嫡女:邪王逆宠小小妻

    她,是夜凌国有名的傻子嫡小姐。一个华丽丽的雷劈穿越。顿时间变的物是人非。一场宫宴,她的纨绔冷酷发挥到了极致。各类男子的追逐挑衅与赌注,高人言,这些不过是早就注定,何去何从,任你选择。那个每每都能吸引她目光的男子,一直淡然无所谓。却不知,发起怒来,足以毁天灭地!“女人,是否记得,你的三魂七魄一直都在想我。”女子错愕的看着那高处的男子无奈一笑“你我终究不能在一起,若我死了,忘了我。”男子闻言顿时浑身气息一变,冰冷蚀骨的气息一发不可收拾!“若你死了,我便纳天下女子为妾,立你最恨之人为妻。”
  • 天堂湖

    天堂湖

    游牧藏民儿女在城里上学,放假了进山找家里人,大雪封山没有找到家人,而且还没有干粮了·····
  • 宋医生听说你打脸了

    宋医生听说你打脸了

    又凶又甜又撩伪仙女×前期高冷后期骚操作直男江予乔对宋逾一见钟情。她约宋逾一起吃饭,私心里当然是希望只有两人。宋逾:“你不介意我多带个人吧。”“……”——后来,她如愿到宋逾家,仅有两人的早餐。还没来得及欣赏完出浴美男的美色,某人一脸警惕的拉高领子,反正就是不该露的该露的都没露。——婚后的某天,江予乔出差回来就见到某人穿着浴袍坐在沙发上一副淡定的等她扑过来的样子。“这是干嘛?家里没粮了?还需要你出卖美色去挣口饭吃?”“自然是等你回家给我交粮。”某人再往下扯了扯领子,嘴角上扬,眼神魅惑勾人。最后没能扛过诱惑的江某人被压住时忍不住怒吼:“宋逾你不是人!”“乖,我是你老公。”
  • 一世之雄

    一世之雄

    元灵大陆,灵修为尊!狄十一生来便无元灵。但六年人质生活,磨不平少年的强者之心;生为废材之身,却挡不住少年的英雄之梦;一朝得逆天可进阶元灵逆大夜。从此踏上属于他的英雄征程。雄霸天下,威震九天星河!成就一世英雄传说!
  • 极脉焚天

    极脉焚天

    叶玄穿越至数百年后一个小小的叶家。本以为能够安安稳稳地追寻修炼、锻造之道。却没想到叶家悄然掀起了一场风波......
  • 归凤为妖

    归凤为妖

    -妖妃现,惑帝王,乱江山,所谓咒言,不过归凤山一场阴谋-十岁那年,一句非君不嫁,你只当童言无忌,一笑了之。十二那年,一曲芳心暗许,你只当懵懂无知,知作未闻。十五那年,一段私定终身,你只当任性胡闹,不置可否。十七那年,一身凤冠霞帔,一队迎亲人马,一日锣鼓喧天,满城桃花如送嫁一般铺就红妆万里,任人践踏,如那自负天真的七年,一场青涩年少,一场痴缠过往。沈筠,你既当一切不过纸上戏言,又谈何真情?
  • 是有花否

    是有花否

    别管我,我正在思考写什么题材,立什么人设
  • 无师

    无师

    “师父?不需要!传道?不在乎!”“真不知道你跟谁学的这些。”“当然是跟我师父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