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960500000019

第19章 末代太子的悲哀——朱慈烺(2)

这时,李邦华看出了崇祯的想法,就极力鼓动崇祯,大意是:你真的不想走,那就死在这里吧,可别让太子也死了啊。要么你和太子一起南下,要么太子一个人南下。只要保住太子,大明凭借半壁江山还有复兴的可能。

但崇祯却道:“诸位,我十五位祖宗辛苦终身,才有此天下,乱贼来我走,还有谁可以让京城百姓与贼拼战?况且,我走如何对得起宗庙社稷?如何对得起祖宗的陵墓?如何对得起京城百万生灵?乱贼虽然猖狂,但我有祖宗保佑,还有诸位爱卿。如果真的不成,我宁愿以身死社稷。”

见皇帝如此坚决,有大臣就提议,请太子监军。崇祯笑道:“我经营天下十七年尚不济,一个孩子能做得什么事。”

他虽然说得这样坚决,但仍旧把南迁事宜提到日程上来。先是命令天津方面收集漕船,在直沽口待命。然后让大学士陈演率百官固请南迁。

老奸巨滑的陈演不干,他害怕到了南京后担劝驾南迁的罪名。这个罪名绝对能让他陈家断子绝孙。

崇祯:此事要先生一担。

陈演:这个……

崇祯:南迁。

陈演:这个……

崇祯:先生怕什么?

陈演:这个……

崇祯:先生怎可在此危难关头退缩?

陈演:臣无能,请求回家享晚年。

崇祯:朕要作,先生偏不作。

陈演:臣无能,罪当死。

崇祯(拍案):你他妈的一死不足蔽辜。

此事不久,大臣李建泰上奏:“乱贼势力越来越大,愿奉太子南下。”崇祯就把这封奏书交给百官们看,大学士范景文等认为可行。但兵科给事中光时亨认为坚决不可,并斥南迁为邪说。又有大臣趁机道:“皇上应该守社稷。”

崇祯的脑袋“嗡”的一下,心想,我和这群混账有什么深仇大恨,居然要让我守快要完蛋了的社稷。

但为了顾全皇帝的面子,他却摆出了自己从没有想过要南迁的样子来,颤声道:“国君死社稷,我还能去哪里?我意已绝,哪都不去,与京城共存亡。”

从这以后,没有人再提到南下之事,也没有人注意到,太子朱慈烺的命运就此定格了。要怪,就只能怪他有这样一个好面子而又不肯承担责任的父亲。

皇太子案,疑点重重

朱慈烺死后,事情并没有人们所想象的那样人死灯灭。在崇祯十七年(1644年)十二月,南明鸿胪寺少卿高梦箕的奴仆穆虎从北方南下,途中遇到一位少年,因此结伴而行。晚上就寝时,穆虎发现少年内衣织有龙纹,惊问其身份,少年自称是皇太子朱慈烺。

其时,朱由崧已经在南京建立弘光政权。得知此事后,便命令太监李继周将太子接到南京。据说,太子在见到李继周时曾问:“迎我进京,皇帝给我做吗?”

李继周摇头,“此事如何哪是我等奴婢所能知晓的!”

顺治二年,也就是公元1645年三月初一,太子来到南京,被交付锦衣卫冯可宗处看管。朱由崧派了两个太监去辨认真伪。两人一见到太子就抱头大哭,还脱下了衣服给太子穿上。朱由崧知道后,大怒,跟两个太监道:“真假未辨,你们就行见太子之礼,混账!”

说完,将两个太监拉了出去斩首,又将李继周也杀了。然后,面谕群臣道:“有一稚子言是先帝东宫,若是真先帝之子即朕之子,当抚养优恤,不令失所。”随令侯、伯、九卿、翰林、科、道等官同往审视。

原总督京营太监卢九德来到太子所居处,正视良久,不说一语。太子大怒,“卢九德,你见我怎不叩头?”

卢九德不由自主地跪下叩头,已经魂不附体。

太子骂道:“才一年不见,你居然肥胖如猪,可见在南京享福不浅啊。”

卢九德上下牙捉对似的厮打,又被太子骂了许久,才张皇而出。见到朱由崧后,回道:“有些相像,却认不真。”

朱由崧陷入了沉思,老实说,他这个皇帝之位来得不易。如果太子是真的,按照祖宗成法,他必须要把皇位让出去。虽然,南京百姓对他这个政权的所作所为已经痛不欲生,但就这样把皇位让出去,实在不情愿。

当南京百姓知道了太子之事后,纷纷要求太子登基称帝。明旧臣、处于长江中游的左良玉在这个时候以保护太子的名义进逼南京;长江以北的黄得功、刘良佐等总兵也上疏要求朱由崧善待太子。危机一触即发,朱由崧如同热锅上的蚂蚁,坐立不安。

他准备再让人辨认太子,而这一次的辨认却是抱着某种目的去的。事实上,朱由崧政权的许多官员都在崇祯朝廷上任职,大多数人都远远地见到过太子朱慈烺。曾经担任东宫讲官的刘正宗、李景廉“皆言太子眉长于目”,他们看了伪太子之后都说“认不清”;朱由崧认为,这是大臣们对自己不满,而刻意地不想认出太子来。

他找来亲信,对太子进行辨认。这些亲信在他的示意下一口咬定太子是假的。并对太子进行严刑拷问,审讯结果出来了:太子是假的,真名叫王之明。

既然王之明承认自己就是王之明了,那么,下面的审讯应该轻松多了,但事实却是,难度依旧,笑料百出。

审问官问道:王之明,你冒充太子该当何罪?

王之明:我既然被你们说成不是太子,也就罢了,何必要给我改姓名?

审问官:王之明。

王之明不回答。

审问官:为何不应?

王之明:何不喊“明之王”?

审问官大怒,吩咐用刑。

太子高呼:皇天啊上帝。

该年五月十日,清军大举南下,朱由崧到太平府避难。南京百姓这才冲进监狱,把奄奄一息的太子救了出来,并拥其登上皇位。这个皇位只持续了五天,五天后,清军大将多铎进入南京城。他第一件事就是问太子,有人告诉他,哪里有什么太子,是一个叫王之明的人冒充的。

多铎笑道:“你们真愚蠢,如果他承认自己是真太子,朱由崧早就把他杀了。”

一名降臣趁机说道:“是啊,太子本不承认自己是冒充的,都是马士英(一个太监)的安排。”

多铎连连点头,并骂道:“奸臣,奸臣。”

十天后,多铎设宴招待刚擒获的朱由崧,并将他的位置安排在皇太子之下。皇太子对朱由崧道:“你看,你让李继周把我叫来,又不认我,还给我改名,又让人抽打我。这些事,你知道不知道?”朱由崧坐在他下首,不作一语。几个月后,多铎将太子和朱由崧带到了北京,随后都被处死。

惊动一时的皇太子案由此结束,我们真的很希望那个叫王之明的就是朱慈烺,但我们的希望往往都被清廷扼杀了,由不得我们做半分幻想。

朱慈烺和他的身体一样,在这个太子案后就永远地在历史上消失了。随之而起的是朱三太子。朱慈烺一死,作为崇祯帝的儿子们,年龄最大的就是皇三子朱慈炯,确切地说,他就成了大明皇位的合法继承人。于是,“朱三太子”四个字在清初的确闹腾了好久。

大概是在顺治八年,有人冒称是崇祯第三子,被清廷杀了;康熙十二年(1673年),有一个叫杨起隆的冒称是朱三太子,被杀;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又有名为王士元的自称为朱三太子,后被凌迟。这三个人在当时冒充的朱三太子的名字叫朱慈焕,而不是真正的朱三太子朱慈炯。

这些人为什么要冒充一个本不存在的人呢?

朱慈焕本是崇祯帝的第五个儿子,在五岁的时候就死了。据传说他生前对崇祯道:“九莲菩萨说:‘皇上待外戚太薄,所以将让他的儿子们都死掉。’”

这个九莲菩萨就是万历的生母李太后,她曾支持张居正变法。崇祯听了这个小孩子的话后,很惶恐,就封其为“玄机慈应真君”。

这样看来,诸多的朱三太子案频频以朱慈焕为号召,而不是以真的第三子朱慈炯,原因已经很明显了。民间宗教是此类活动的依托,作为“玄机慈应真君”的朱慈焕显然具备这种蛊惑力,于是,诸多的人都选择了他。

中国历史上的末代太子很多,但真正让后人记得的的确太少。一个最主要的原因是,历史往往在每个朝代的末期所关注的焦点是他们的父亲,而不是他们。

朱慈烺能被清初的诸多历史学家所惦记,从这一点来讲,应该算是他的荣幸。对一个死人的惦记往往是活着的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为什么要惦记他,从记载中,我们看不到朱慈烺到底有什么治国才能,他也没有机会施展。可事情恰恰就在这里,他的父亲崇祯连他施展的机会都不给,这可能就是他的悲哀所在了。

真假崇祯太子

崇祯自杀后,李自成入京并未加害太子朱慈烺。而李自成出京时乱军颠沛,太子朱慈烺沦为街边巷口厮养仆役,搬砖乞食。

时年十六七岁的太子虽生在北京,却养在深宫,只去太监常进节家玩过,故而回京就先找到了他。常公公不敢怠慢,但当时已是大清天下,也不敢留他,说他姐姐长平公主在姥爷周奎家,便带太子去见周奎。身为太子外祖父的周奎由于及时献媚于李自成,竟毫发无伤。

多尔衮入京后装模作样殡葬崇祯皇帝、皇后,追谥崇祯为“怀宗端皇帝”,陵号为“思陵”,明白表示天下是取于“贼”,而不是取于明,宣扬清军是为明朝“复仇”。这种政治秀,使得明太子误认为,大顺政权不仅让他活着,还给了他一个“宋王”封号,“仁义”的大清,应该不会比李自成差吧。

同类推荐
  • 袁世凯的正面与侧面

    袁世凯的正面与侧面

    他被许多人认为是无耻、腹黑、阴鸷的小人然而他又是清末的治世能臣,民国的开国总统,中国现代军事的开创者。他是一个谜,一个今天史学家也很难盖棺定论的谜。通过对他不断的发挖可窥见大变局时代政客复杂而微妙的内心世界,以及官场的潜规则。
  • 左宗棠传

    左宗棠传

    《左宗棠传》是国内首部原版引进的由西方学者撰写的左宗棠传记!终生不败的谋略全解,大器晚成的悲喜人生!智慧与杀伐、谋略与权术,中央帝国最后的不败大将!
  • 政治军事谋略家成才故事

    政治军事谋略家成才故事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在这个漫漫的历史长河中,为了中华民族的发展和兴旺,一批批优秀人物前赴后继,不懈努力,才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这些卓越人物中有腹藏治国良策的政治家,有胸怀万卷兵书的军事家,有发明创造的科学家,有吟诗作画的文学家和艺术家,还有那些为建立新中国而奋斗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他们身上,传承着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展示了中国人民的优秀品质。从他们身上表现出来的人格魅力,教育了一代又一代的炎黄子孙,同样也会继续激励我们为中华崛起而读书,为了祖国的繁荣和富强而奋斗!
  • 史玉柱的人生江湖

    史玉柱的人生江湖

    本书以传记的方式,以史玉柱的各个方面入手,由梦想、人生、方向、创业、投资、成败、个性、高度、团队、人才十个角度入手,题目涉及当代社会人们最容易出现困惑的问题,并针对问题给出了史玉柱的选择,同时也提出了一些中肯的建议,以期令读者得以从这种传奇商人的经历中,获得有利于自身发展的一些经验、建议。
  • 黄兴自述(上下)

    黄兴自述(上下)

    黄兴是实干家,许多重要的革命活动由黄兴所发动并亲自参与。他出生入死多回,最终积劳成疾而中年逝世,是推翻清朝的统治、开创民国的元勋。《黄兴自述(套装上下册)》以黄兴一生的重大事件为主线,结合黄兴的自述,条分缕析地探讨黄兴一生行事、思想发展的轨迹及有关事件,图文并茂,相互映衬,广大读者可以通过阅读看到一个立体而生动的黄兴形象。
热门推荐
  • 嘴角微微上翘

    嘴角微微上翘

    在你看来,过去的事情是否就真的已经过去了?为何在我这它就过不去呢?
  • 外挂之神女降临

    外挂之神女降临

    一手神灵镯:且看我闯神灵大陆!!!!!!!!!!!
  • 杀影修罗

    杀影修罗

    一代杀神重生异界。却被苍天给诅咒。少年一夜白头。天不容我。那我必逆天而行。。。一场杀影修罗的故事从此展开
  • 快穿之宿主有点狂

    快穿之宿主有点狂

    “自打我绑定宿主以来,就独得宿主的毒舌,我劝她要雨露均沾,她不听非虐我非虐我。”系统心里苦。穿越三千小世界,不为别的,就是为了不听自己老爹的唠叨。白莲花?绿茶?不在怕。哼,宿主毒舌说遍天下无敌手,啧,敢动手,打的连你爸爸都不认得。
  • 心的地图

    心的地图

    那天晚上,我梦到了小时候的我,梦到了~在温暖的月光下,坐在我床边的爸爸和妈妈,一起唱着摇篮曲给我听。原来,我最爱的人从未离开过我,原来,王天宇没有骗我,我真的是幸运的。
  • 翎鬣之旅

    翎鬣之旅

    因为意外翎鬣穿越到了异界。因为意外翎鬣捡到了一颗恶魔果实。因为意外翎鬣打开了镇压伊利丹的魔阵。因为意外翎鬣被异界大陆的世界政府所通缉。因为意外翎鬣成为了俯瞰异世大陆的混世大魔王。这不是海贼,这不是魔兽世界,这是一场奇幻的旅程。
  • 我脑海中的你们

    我脑海中的你们

    絮叨往事絮叨往事絮叨往事絮叨往事絮叨往事絮叨往事
  • 渡魂使

    渡魂使

    一块奇异的牌子,竟是一纸打开“那边”世界的通行证,恐怖而又神秘的职业,年轻的继承人,现实还是故事?
  • 我要吃龙

    我要吃龙

    一个立志要尝遍天下美食的美食家被人忽悠龙是天底下最美味的食物,他相信了于是开始漫长的寻龙之旅。
  • 凤求九天

    凤求九天

    上古时期女娲后代遣留人间。天下素有传言:此女为妖,则天下诛;此女为仙,则天下乱。统而言之:此女存,则天下不可安生。凤婳自小生长在婳山,有师傅疼,有师兄护,有师姐顾,整日随师兄弟逍遥快活,好生自在。直至下山遇见顾恪,遇见凤九天,遇见她的宿命,走向人生不归路。是魔是仙,仅存一念之间。“凤婳,天下之大,你可愿做我这小小痞夫之妻,一世一双人,闯荡江湖,救济天下?”“如愿最后是你,朕愿以江山为聘礼,自此后宫,只许你一人。婳儿,你可愿与朕执手看这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