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960500000022

第22章 一个患病的谦让的太子——刘强(2)

宫廷之地,无论皇帝多么英明伟大,总免不了成为是非之地。郭皇后的担心也不是没有道理,而这种担心,她时刻都要在刘秀面前表现出来,可表现的手法几乎愚蠢到家。她认为皇帝不宠爱自己,当然,这不是最重要的,她认为皇帝不宠爱自己就会波及刘强的太子之位。一旦刘强的太子之位不保,她这个皇后就更不用说了。她屡屡在刘秀面前大肆放刁,并中伤阴丽华。

很识大体的阴丽华为了平息这种家庭矛盾,主动移居洛阳外的宫室居住。但这一举措并没有让郭圣通安静下来,她反而觉得阴丽华这是在演戏给刘秀看以博得刘秀的同情。她把这种怒火发泄到了其他妃子身上,这种种举动真让刘秀有废她之心。但是,光武帝刘秀始终没有这样做,他只是尽可能地隐忍。刘秀越是如此,郭圣通越觉得刘秀是做了亏心事,到后来,郭圣通几乎疯了,对刘强以外的刘秀的孩子态度极端恶劣,乃至,这些孩子一见到她就如老鼠见了猫一样。刘秀觉得自己忍受得已经仁至义尽,终于,在公元41年十月十九日这一天,下了一纸诏书:“皇后郭圣通,总是满脸的苦大仇深,屡次违背我的心意,不可善待非她所生的孩子。宫廷之中,谁看见她就如同看见了老鹰一样。到了今天这步田地,她已经不具备母仪天下的条件了。贵人阴丽华本是乡间良家女子,在我当平民的时候就嫁给了我。如今就因为皇后的恶劣表现,我们已经三年没有见过面。她的品性,足以母仪天下。对于我和新任皇后来说,是人生和家庭的不幸,更不是国家的福气。谁也不准上书祝贺。”

如果史书记载无误,那么,关于郭圣通,我们就可以得出这样的评价来:患了一种很严重的心理疾病。主要表现在无中生有、害怕、性情暴躁,以致不能正常思考。

我们来看,从其立为皇后的25年到被废的41年,共在皇后之位上十六年,这十六年时间里,她无时无刻不在对刘秀进行百般刁难,并把这种愤恨发泄到其他人身上。略正常一点的人就该明白,如果有人用十六年时间对你百般刁难和责难,并且在你面前总摆出一张驴脸来,你的心情会怎么样?何况是皇帝,有着生杀大权的天下之主。

在她被废后,阴丽华和刘秀总觉得对不起她。其实这种对不起的背后还有一层意思就是,太子刘强。在母以子贵的社会里,母亲被贬的下一步就是儿子被黜。可刘秀实在找不出任何理由来废黜太子而改立阴皇后的儿子刘庄。

况且,他也从来没有想过要这样做。朝中大臣们也没有谁拍皇后的马屁而上疏请求改立太子,一切似乎都显得那么平静,就仿佛根本没有废后一事,仿佛刘强还有一个皇后母亲坐在刘秀身边一样。但这种安静终于被打破了,打破它的人不是别人,正是刘强自己。

心理与生理上的折磨

在东海王刘强病逝,年仅三十四岁。他在遗嘱中说自己不注意身体而得了重病,让父亲和母亲为之担心。从各种零星的史料来分析,刘强对自己的身体是很在乎的。在东海国的六年时间里,政事上有郭竟,生活上有诸多人伺候,刘强又没有什么不良嗜好。那么,他所谓的不注意身体只是对皇帝的客套话而已。

从刘强的一生来看,他的疾病应该与心脏有关。也就是说,一直生活在惶恐中的人心脏肯定有问题。这种人生性敏感,一点点小事都能让他绞尽脑汁。至于更大的事情,比如刘秀对他的特别赏赐,他更是翻来覆去地想。至于他到底在想什么,应该是,得之,若惊;失之,若惊。在这样的情况下,他的心理疾病越来越重,最终导致了生理疾病。

早在他当太子时,刘秀曾经问过他政事。当时东海国附近有妖民作乱,与他在一起的还有当时的东海国国王刘庄。他给父亲的回答是,应该加以剿灭。而刘庄的回答是,放纵之,原因是,这是一群没有组织没有纪律没有奋斗目标的乱民,不用去招抚,也不用去剿灭,关闭所在地之城门,他们闹够了,自然就散了。

事情果然如刘庄所料,几个月后,乱民平息。刘秀在这件事上虽然没有怪刘强的卤莽,但却对刘庄的计策表示了赞赏。

我们举这件事,就是想说明,刘庄是有资格当皇帝的,至少在计谋上,他要比刘强胜出一筹。作为中国皇帝里的最优秀最仁义的光武帝刘秀,其对太子的教育肯定也是从儒家的仁义廉耻方面进行的。刘强在这种“仁柔”教育的感化下,其所思所想所作所为必定是以“心思敏感、行事优柔”为主要特点。况且,在那一件事情后,刘强感觉到了父亲不喜用兵,虽然,刘秀是用武力得到了天下。但在得到天下后,聪明的刘秀觉得武力只能解决一时的问题,而不能解决一世。

刘强在太子岁月里正接受父亲所安排的而给他带来的敏感神经时,他的母亲正在后宫闹得风风火火。这让他很矛盾,在他看来,一切事情都可以以和平方式来解决,没有必要用“斗争”来把问题扩大化。这种矛盾在他心里渐渐地成形,就导致了后来他让出太子之位的事件发生。一方面,他认为太子之位是个炸药包,随时都可能爆炸而炸到自己;另一方面,儒家传统中的“母以子贵”让他懂得现在的皇后不是他亲身母亲,自己必须要退出的,最后一方面,他认为一切事情都应该用和平手段来解决,并且一定可以解决。

他所做的这一切并不是功成身退,他本来就没有什么功劳。他让太子位完全是出于传统,包括书本和身边臣子的影响所致。这样的让,显然从内心深处并不是心甘情愿的,总有一点点扭曲的心理在里面。当他让出太子位后,对于过多的赏赐,又让他不安。这种不安也带了点扭曲,就像是一个人怄气把珍贵的瓶子给了别人,而别人拿一上好的夜壶送给他时,他赌气似的不要。在他看来,珍贵的瓶子都已经给了别人,还要一个夜壶干什么。

这是一种扭曲的赌气,一方面,他真的想把最珍贵的东西让出去,一方面,他又觉得自己什么都没有了,那么,对于与这个珍贵东西相同的其他东西要与不要,已经没有区别了。他所受到的教育和耳濡目染的一些事情,让他感觉,皇帝越是给他最好的东西,自己就越是有危险。

在东海的六年和辞去太子位在京城的九年,他无时无刻不在表现自己是一个对任何功名都不在乎的人。确切地说,他是在用自己的这种态度来做给刘秀看,自己确确实实不想要任何东西了。

他以为他所在的政权仍然是以前历史上的政权,仍然要有斗争,必须要有斗争。在这种心态下,刘秀的每一次赏赐,他都惶恐不安。他认为这种赏赐是对自己的迫害,可因为皇帝无戏言,他每次都推脱不掉。

刘秀的发自内心的“道歉”,对刘强来讲却成了一种负担。在这种负担的重压下,他的心脏支持不住了。如果历史可以复制,我们真希望能到他的身边,告诉他,这一切是你应得的,而且什么危险都没有。

事实上,从他到东海国的第四年,他的身体就已经垮了。刘秀和后来的刘庄屡屡派御医为其治病,但效果不佳。其实,他得的是心病,自然需要心药来医治。可御医们根本就不懂,一个在享受上仅次于皇帝的东海王怎么会有心病。由于心理疾病的加重,他的身体每况愈下。当他得知父亲去世后,更是惶恐不安。还是历史,还是历史告诉了他,这个曾经是他自己成全而当上皇帝的弟弟,肯定会对自己有所动作。

特别是发生了刘荆造匿名信事件后,他更是害怕,几乎到了崩溃的边缘。他几乎把功高震主这句话用在了自己身上,他殚精竭虑地想要刘庄相信自己,可他这种心思就如同重拳打在了海绵上,毫无声息。因为这块海绵根本就不具备进攻力,更没有进攻的打算。

但他依旧在琢磨,琢磨自己的将来,琢磨怎样才能免去自己本不该得到的一切。一直到他临死,他才彻底地放弃了这种心思。当生理疾病夺去他生命的同时,他的心理疾病却莫名其妙地好了。他的遗嘱中希望皇帝能封他的三个儿女为王,这简直就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按照常理,根本就不可能发生这种事情。但它却在刘强身上发生了,并且发生得那么顺理成章,刘强也是心安理得。

所以,我们说,刘强自从让出太子位,甚至可以说,在他将要让出太子位的时候就已经得上了很严重的精神疾病,并且也注定了他必将死于这种病。

这样一个人,心理承受能力如此差的人,表面看上去是没有做皇帝的资格的。可反过来想一想,如果没有他母亲郭圣通的被废,没有他对历史丑陋一面的了解与他手下诸臣子的影响,他肯定不会走到公元58年那一步。性格决定命运,但同时,读太多的书也不是什么好事。

书中有太多的并不正确的事实,从古到今,历史虽然在重复,但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历史教训与经验是没有的。东汉光武帝时期的那段历史就是一最好的反驳。

没有了宫廷斗争与太子争斗的东汉光武,却出了一次刘强让太子事件,在让人费解的同时也让一些人觉得一切事情的发生都是合乎情理的。出于这种想法的人也患了刘强所患的精神疾病,把一般规律当成了必须该发生的普遍规律。

刘强之死说明了一个问题:任何人都不能不受历史的影响,包括未来的准皇帝——太子。

废皇太后,更立太子

古代的婚姻,不论男女从来不只是个人的私事,是家族的政治、经济上的结盟,是繁衍家族子孙的需要。家族的富贵、繁荣是婚姻双方更关心的大事,既然他们作为家族的代表出现,本身也享受着家族的尊敬,爱戴,是有感情寄托的。古人婚姻感情方面不同于我们现代人的观念,现代的小资们对婚姻的理解是爱情至上,爱情唯一。认为“没有爱情的婚姻是不幸的”,不能理解古人,所以采取激烈批判的态度。

在古代,夫妻双方的感情是基于儒家礼教。如果观念相同,大的思想基础一致,有儒家严格的个人品行规定,又有共同的目标-家族利益。就好比战争年代的革命伴侣。那么非说没有爱情,也不符合实际。

光武先后有两位皇后,结发妻子是阴丽华,郭皇后圣通是光武在河北平王郎时,迎娶的真定王刘杨的外孙女。光武与郭圣通感情很好,建武二年被立为皇后。郭皇后有个弟弟叫郭况,小心谨慎,年始十六,拜黄门侍郎。始终得到光武的宠信,在建武十四年,迁城门校尉。其后,郭后以宠稍衰,数怀怨怼。《汉书·天文上》之古今注,用星象暗示光武同郭后的夫妻关系,说建武六年起,皇后星象就不利了。“建武六年九月丙戍,月犯太微西藩。十一月辛亥,月犯轩辕。”,“七年九月庚子,土入鬼中。”又说“镇星逆行舆鬼,女主贵亲有忧”。“土犯鬼,皇后有忧,失亡其势”,这可能暗示郭后和光武发生了几次冲突,郭后宠衰。特别是建武九年,连续三次月犯轩辕,金犯轩辕。光武已经动了废后之心。建武十七年年初,光武中风发疾,回舂陵后好转,到十月,光武遂废郭后为中山王太后。

废后并没有引起轩然大波,只有郅恽对光武说:“臣闻夫妇之好,父不能得之于子,况臣能得之于君乎?”夫妻之好,不足以外人道,他本意是劝光武不要让天下人议论,光武说:“恽善恕己量主,知我必不有所左右而轻天下也。”天子本来就是要为天下作表率的,家丑不可外扬,君子隐人之过,废后并公开郭后的过错,难免遭人非议。看来光武这么做也是不得已,要以天下为虑,所以他尽量把影响减少到最低程度。郭后次子右翊公刘辅是郭后最喜欢的,光武特别进刘辅为中山王表示安抚,又以常山郡并入中山国。其余九国公沾光,皆即旧封进爵为王。再厚封郭况大国,为阳安侯。到建武二十年,中山王刘辅徙封沛王,郭后为沛太后。沛王不是随便封的,沛公是当年高祖刘邦的爵称。再升郭况为大鸿胪,主管礼宾。

光武屡次到郭况府第,共会公卿诸侯亲家饮宴,赏赐金钱缣帛,丰盛莫比,京师号郭况家为“金穴”。二十六年,郭后母郭主薨,光武亲临丧送葬,百官大会,遣使者迎郭后父郭昌丧柩,与郭主合葬,追赠郭昌阳安侯,谥曰思侯,郭家风光无限。可以看出光武以富贵、荣耀弥补郭后被废带来的羞辱和失落。郭况与阴皇后之子交往甚密,阴皇后几个皇子与郭后皇子之间也没有隔阂,所以可以推断出郭后没有流露出过度的怨恨,光武处置是公道的。

二十八年,郭后在平静中死去,葬于北芒,她的遗憾是不能和光武合葬了。

光武感情上仍有歉疚,就下诏命淯阳公主许配郭况子郭璜,明帝即位后,郭况与明帝亲舅舅阴识、阴就并为特进,数授赏赐,恩宠俱渥。明帝礼待阴、郭两家,每事必均。永平二年,郭况卒,赠赐甚厚,明帝亲自临丧,谥曰节侯,子郭璜嗣阳安侯位。郭后废后引起的政治麻烦和感情风波总算风平浪静了。

郭后死后不久,她最喜欢的沛王刘辅却牵涉到一起大案。

沛王刘辅,喜欢结交名流,当时光武对王子们管得也松,诸王在京师,竞修名誉,争礼四方宾客。寿光侯刘鲤是更始儿子,得幸于刘辅。刘鲤怨恨刘盆子害死其父,就通过刘辅结交宾客,报复杀死盆子兄故式侯刘恭,事后,刘辅被牵连坐进大狱,三日乃得出。宾客牵连而死者多达千人。这是光武时期最大的案件,自是后,诸王宾客多坐刑罚。因郭后死,光武不必顾忌母子情深,令各诸王就国,郭后最小的儿子刘焉留下。

阴丽华是光武的第二位皇后,阴丽华很早就被光武倾慕,那时她还不到十三岁。光武在建武元年接回阴丽华,与郭圣通同被册封为贵人,过了一年,光武对立谁为皇后,仍然难以取舍。建武二年,光武以阴氏雅性宽仁,欲立以为后,阴氏坚决推辞掉。理由是郭氏有子,拒不肯当,遂立郭皇后,光武这时恐怕宠爱郭圣通可能更多点,刘杨谋反也没有影响对郭氏的感情,他只是觉得阴氏有母仪之德。光武是个极讲情义的大丈夫,对于未能立阴丽华为后,始终耿耿于怀。日子越久,越觉亏待了阴氏。在建武九年他说:“吾微贱之时,娶于阴氏,因将兵征伐,遂各别离。幸得安全,俱脱虎口。”虎口余生,光武表达与阴氏患难之情难以忘却。光武继续说:我因为阴贵人有母仪之美,应该立为后,但是她坚决推辞弗敢当,列于媵妾。媵妾是送女子出嫁的侍女,地位很低。既然是自幼倾慕,结发夫妻,怎么反成了媵妾呢?这里光武又表达出对阴氏甘愿让位的嘉许,对阴氏的亏欠,更有些许不平。光武说:我赞扬她的德义,答应封她的诸位兄弟。但是未及封土,却遭遇祸难。当时阴氏母亲邓氏和阴氏最小弟弟阴在来京路上被盗贼所杀。光武在诏书里表达了“愍伤于怀”。他引小雅说:“将恐将惧,惟予与汝。将安将乐,汝转弃予。”这首诗引自《诗经·小雅·谷风》,第一段是:习习谷风,维风及雨。将恐将惧,维予与女。将安将乐,女转弃予。

同类推荐
  • 于右任传

    于右任传

    本书主要介绍了国民党元老于右任先生丰富多彩而又曲折复杂的人生道路,也介绍了他的晚年生活。
  • 岳飞传

    岳飞传

    本书是一部叙述南宋抗金名将岳飞壮丽一生的传奇小说,也是古代英雄传奇小说中的经典作品。岳飞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民族英雄,是一位有胆有识、智勇双全的军事统帅。他武艺高强,用兵如神,训练了一支纪律严明、作战勇敢的抗金武装——岳家军,为挽救民族的危亡与敌人作殊死的斗争,屡战屡胜,最终却被昏庸的宋高宗和阴险的奸臣秦桧害死。他气壮山河的爱国情怀和高超的军事才能,至今仍受到人们的敬仰和缅情,“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美名也传颂至今。
  • 雄才伟略的政治家(1)

    雄才伟略的政治家(1)

    本书精选荟萃了古今中外各行各业具有代表性的有关名人,其中有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谋略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教育家、科学家、发明家、探险家、经济学家、企业家等,阅读这些名人的成长故事,能够领略他们的人生追求与思想力量,使我们受到启迪和教益,使我们能够很好地把握人生的关健时点,指导我们走好人生道路,取得事业发展。
  • 一个人的诗歌史(第三部)

    一个人的诗歌史(第三部)

    《一个人的诗歌史(第三部)》是刘春的“诗歌史”系列著作的第三部。沿袭前两部的整体风格,精辟地论述了近二十个著名诗人的作品和生活经历。其中有孟浪、王寅、陈东东等上个世纪80年代一举成名的诗坛高人,有伊沙、蓝蓝、张执浩、杜涯等90年代引人注目的骁将,还有朵渔、江非、余地等新世纪异军突起的“70后”新秀。全书文风鲜活,见解新颖,具有极强的可读性、现场性和资料性。
  • 与郑和相遇海上

    与郑和相遇海上

    绕过好望角世界第一人,揭开人类“大航海”时代的序幕,开辟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破解郑和船队之谜。人类“大航海”先驱郑和下西洋六百年祭(1405-2005)!“既是一部弥足珍贵的学术著作,又是一部语言精美的文学读物,更是一部弘扬我国古代文明的极好教材!”
热门推荐
  • 伶人一梦

    伶人一梦

    这不过是一个故事。不写家国天下,不书人生起落,这只是,关乎两个人的故事。他是戏子,便始终都是戏子,做不得英雄,承不起天下。只是恰好,她喜欢他。她呢?她连一个给自己的定位都找不到,只知道,只要他好,她便好。在他眼中,她不过是个孩子,可她,却将他宠成了一个孩子。我想写的,就只是这两个人;我所写的,也不过是一个故事。
  • TFBOYS青春誓言

    TFBOYS青春誓言

    三位千金和三位明星发生了一段段故事,他们会发生怎样的火花呢?让我们拭目以待!!!
  • 这座城市有替身使者

    这座城市有替身使者

    【超能力战斗】【智斗为主】皇嘉,一个普普通通的超能力者在这座陌生的城市遇到了与他同样是超能力者,志同道合的伙伴们。而在半年之内...他们要组成最强的乐队,称霸这个名为西尼的沿海城市!可时间越是紧迫,碍事的家伙也越来越多!【伪JoJo同人】
  • 六十种曲青衫记

    六十种曲青衫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魔法师梅林传

    魔法师梅林传

    本职不是写手,打发时间写的,最好不要追,作品介绍稍后再完善。
  • 皇室战争之带着皮卡闯末日

    皇室战争之带着皮卡闯末日

    带上萝莉小皮卡,末日走哪都不怕,一把砍刀走天下。科技会,军阀,主角团。在这末日里,谁才能笑到最后?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他日云

    他日云

    在这个世界上,王念只想做个俗人,偶尔贪贪财,好好色,不想进入什么纷争之中。
  • 异界邪龙风流录

    异界邪龙风流录

    在这个世界里,什么样的美女才是最好的呢?风骚的暗精灵?纯洁的精灵?妩媚的狐女?美丽的人族少女?高贵的龙女?绝色的美女,就在这里,看张行如何从一个奴隶翻身做主人,网罗所有的美女吧!等级划分:人级武士地级武士天级武士,武师大武师圣武师神武师武神每一级分九个阶。
  • 青梅竹马童养媳

    青梅竹马童养媳

    她不过是一个小小佣人的女儿。从小跟着父亲母亲住在邵家。一次车祸,父亲的舍身相救,临终唯一的希望,就是希望她可以找到终身依靠。有恩必报的邵老爷子出于感激,定下了所谓的婚约。那年,他只有六岁,她也只有八岁了,自然父亲说什么,他们就听什么。从此,她成了他的童养媳,自然也成了他的专属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