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12400000022

第22章 忙碌的周一 (1)

2006-10-169:49:00

忙碌的周一

忙碌的星期一,9点上班,泡好茶就坐下来各自忙各自的事情,没人说话,连电话都鲜少响起。看完一封很长的报告邮件一阵子感慨。咨询顾问总是说的头头是道,总是善于表达和下判断,其实全部的东西全部的问题我们自己都知道,只是借他的嘴说出来而已。做管理者做到一定级别,说话也要很审慎。明明自己看到的问题却不能自己说出来,一定要一个无关的第三方提出来,才能趁势因势利导的发挥下去。有的建议再好也不能自己提出来自己负责执行,这之间的差别微妙的就只有自己把握了。

很积极的写了几封邮件出去,算是为了工作,却没有人要求我这么做,所以说是“很积极”。其实本来可以借题发挥要求一个国外培训,想想公司一定会要我签卖身契,已经在这里N久,出国培训也不好玩,不如不去。

下午有一个需要fighting的会议,资料上周就已经准备妥当。能fighting总是互有攻守,至少我都了然于心,反正需要做决定的不是我,资料准备好了也就是了,现在的心情不错,连害人的心都没有。所以索性好好的做自己该做的事,能解决的就解决掉算了。

2006-10-1712:58:00

人生不同路

每个人有每个人不同的人生道路要走,就像真理人人都知道,但未必人人都能用到生活中去。好比我讲的一些经历,别人的一些职场感悟,你听了觉得有理,奈何自己又做不到,于是迷惘,所谓拯救。

有些道理需要人生的岁月才能明白。比如一些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也许你努力了完成了,但最后的效果比你没完成还糟糕。有些事可以做但却不能去做,有些事明知不可为却要去做,这当中的分别都是自己体会的。

做什么事之前多想想,即使不能方方面面周全,至少保证自己的利大于失。如果是为了表现自己连自己的领导都得罪了,是为不智。

2006-10-1911:04:00

理智的代价

的确,人太理智了会失去很多乐趣,但人生总是有得有失的。

我觉得工作上我一直是一个相当理智的人,比较能知道有所为和有所不为,可是,有时候看别人像小蜜蜂般漫无头绪的乱撞,摸索中逐渐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这个过程也是一种乐趣。

我也想感性一点,当赏识自己的领导离去,能热泪盈眶的说再见;为了公义两肋插刀,挺身维护,可是,心里知道有些事做出来实为不智。

2006-10-1911:19:00

女上司

和同性的上司,特别是女上司如何沟通的确是个很难的话题。我曾经有过两次这样的机会,后来都没成。一次是因为自己比较怵,觉得女上司比较难相处,所以在心里已经给这个offer扣了分,最终选择了另一个offer;另一次是因为公司的原因没肯让我过去。

不得不承认女人之间比男女之间或者男人之间更难相处的好。女人有宽容大度之心的不多,气量确实不如男人,而且种种家庭责任什么的,使得女人之间竞争更强。但是一旦惺惺相吸,女人之间的友谊也是无坚不摧的。有看过TVB的一部新片《女人晤易做》,两个女人的友谊,从办公室发展起来那么深厚,当然这是大团圆的喜剧结局,女人终于能平衡事业和爱情。

就我自己来说,也是觉得男女之间相处更加容易点。老板是男性,一些交际的场合他会比较照顾女性,平时沟通也容易。而且男老板没太多个人情绪变化,比较好伺候。

换个角度说下属,因为自己也是从小女生过来的,还算比较理解她们。上班化个妆照照镜子,吃吃零食什么的都无所谓的,偶尔褒褒电话粥也无伤大雅,基本上除了像别的男下属一样处理外还能多些理解。但是,不得不承认有时候会有情绪问题,也就是我个人的情绪会影响到工作,会觉得下属做事特别笨,整天拖拖拉拉,办事效率低下。但是这是无分男女的,所以,其实性别差异也不是那么重要,关键还是这个人自己的性格。

女人是容易情绪化一些,但是女人也更能理解女人。除了那种更年期或者比较BT的妇女。

不要说工作,生活中不公平的事情比比皆是,如何处理和看待说穿了很简单:取决于你自己想怎么做。

以前看的一个故事,大鱼和小鱼在大海中碰到,大鱼想吃小鱼,小鱼抱怨说这太不公平了,你每次都吃小鱼,大鱼于是说,那么我给你一个机会吃我,于是小鱼费尽全力咬了大鱼一口,大鱼连鳞甲都没掉一块,然后大鱼一口就吞掉了小鱼。这世上本来就是没有公平可言的,即使有一个所谓公平的机会摆在你面前,你未必也能有这样的能力去利用这个机会。

你不可以选择生活,但你可以选择对待生活的态度,是微笑还是抱怨,积极还是放弃?能看开的尽可能的看开一点也就算了,就算忍不住这口气要去争个是非曲直的,也要看自己有没有这个能力去争论。有的亏既然不得不吃,不如笑着去承受。

人对生活,对不公平的涵养往往需要生活的阅历去积累,年少气盛也是正常的。有的东西真的是年纪大了,才会知道有所为有所不为。

2006-10-2314:10:00

会议中的聆听者

下午很简短的开了一个会,作为聆听者,并不需要我发什么言,这样的会如果人多往往容易走神,幸好今天就三个人而已。小圆桌坐下来,连走神的机会都没有。

以前在一本书里面看过,如果没有办法反抗,不如好好享受这个过程。说的真对,开会的过程即使不享受,大部分时候也能有所得。比如今天这个会,如果是我去主持,可能就不是这个方向发展。不同的人能有不同的风格,虽然目的都一样,但到达罗马的路径却可以有千万条。学习下别人的前进方式也不错。

生活中不缺乏美,缺乏的是发现美的眼睛,套用在职场就是,职场中不缺乏知识,缺乏的是去发现学习的眼睛。同样一个会,有人无聊到快睡着,有人勉强去听只是为了一个information,还有人会用心看别人是怎么处理事情的,然后有所得。

与其抱怨没有人教你,不如想想自己为什么没自己去学的勇气和智慧?

2006-10-2414:04:00

在外企学习

没事做的时候又觉得满无聊的,一些组织结构上的整合,原本竞争的部门现在属于一个team,尽管有的事情上还是有矛盾冲突,但已经没什么意义去内耗了,自然就担待掉了。人的确是有很大主观性的,要“寸土不让”还是“理解万岁”都是一念之间。

在办公室溜达,看到有人聊天,小窗口慌忙的切换,其实我看的一清二楚,我以前也聊天,也干过这样的切换,唯一值得骄傲的是我切换的速度肯定快过她们。有人在看网路连载小说、看图片,这些都不奇怪,唯一一个让我眼前一亮的是有人居然在钻研专业内容,大致看了两眼,一些很理论的专业知识,实用性不大,但能看得进去倒是值得赞许的。这个小姑娘是我招进来的,比较好学,但有时候不得章法,我自己觉得是提点过她的,但似乎她没太明白,毕竟我没义务去培养她,能做到的只是有问必答而已。而且我相信,在职场中对下属能做到有问必答的并不是多数。

回座位自己索性也开始钻研一点知识。真的通过公司组织的培训学到的东西几乎没有,通过同事教我的东西也少之又少,领导是曾经教过不少,但也不是学校意义上那种教,只是他处事的方式你可以看,可以领悟罢了。我从来不抱怨没有人带我,很多不会的东西都可以问人,不一定是同事。最多初学的时候比别人多花一点时间而已。

操作机器,大到机床,小到复印机,不会用是可以指望别人教你,但知识的积累和学习则不然,自己学的成分才重要。

2006-10-2513:10:00

关于沟通

人与人的相处绝对的是一门艺术。感情的培养也有很多方式。我是一个比较主观的人,第一眼看不顺的人,很难去扭转看法。当然也有过特例。曾经一个很看不顺的同事,有次地铁居然碰见,共乘了很长一段,平时不怎么交谈的我们那天居然聊得很不错,一下子扭转了对他的看法。后来时常提醒自己不要被第一印象蒙蔽,要多给自己看不顺的人一点交流的机会,也许能发现别人的闪光点。

大学毕业之前我都是一个相对内向的人,玩的熟的朋友除外,其他的时候都比较不会主动和谁沟通,最初是害羞的成分,再后来就是自视过高,不太看得起人了。毕业以后,不知道从几何起,彻底变成一个非常外向的人,连坐taxi都可以和司机聊到很开心。

沟通的能力也就逐渐练出来了,可以很简单的沟通去得到我想要的信息。举个例子。一次一个比较有型的客户过来,大家纷纷猜测他的个人状况。正好是六一前夕,我只是聊天的时候简单问了一句话,六一带小孩去公园吗?对方很腼腆,说,我还没女朋友呢。于是一下子知道。这就是所谓问话的技巧,如果,他已婚已育,自然会回答去或者不去,已婚未育,他也会直说自己还没小孩,如果没结婚但有稳定的女友了,也会说些玩笑话,诸如没人肯帮他生孩子之类,而真正什么都没有的人才会直接回答,自己还没女朋友。

同类推荐
  • 岛上书店

    岛上书店

    岛上书店是间维多利亚风格的小屋,门廊上挂着褪色的招牌,上面写着:没有谁是一座孤岛,每本书都是一个世界。A.J.费克里,人近中年,在一座与世隔绝的小岛上,经营一家书店。命运从未眷顾过他,爱妻去世,书店危机,就连唯一值钱的宝贝也遭窃。他的人生陷入僵局,他的内心沦为荒岛。就在此时,一个神秘的包袱出现在书店中,意外地拯救了陷于孤独绝境中的A.J.,成为了连接他和小姨子伊斯梅、警长兰比亚斯、出版社女业务员阿米莉娅之间的纽带,为他的生活带来了转机。小岛上的几个生命紧紧相依,走出了人生的困境,而所有对书和生活的热爱都周而复始,愈加汹涌。
  • 解体之源

    解体之源

    被掏空内脏的尸体,按“圆周率”被分割……军训时男女教师之间的深夜探秘……房价上涨所引发的分尸血案……在一连阐述了七件分尸案后,“我”总结出了所有的“解体之因”,构成一份讲义。故事本该到此为止,不料出现了突破讲义的“第八因”。
  • 打街

    打街

    本书是一本短篇小说集,整理和收录了作家曹向荣的16篇短篇小说。作品呈现出了丰富、复杂而鲜活的社会现实。作家曹向荣跟大多数普通人一样,一直生活在底层,亲身经历了城市的一系列变化,她用她细腻、敏感的艺术感受力,真实地记录着当下的社会生活。他笔下的人物身份不同,但各个鲜活而富有个性,塑造的故事逼真地再现了现实生活的丰富与生动,真实地折射出当今人们的内心世界和生存状态。作品呈现一种自然、真且又原汁原味的特色。
  • 春明外史

    春明外史

    男主人公杨杏园旅居北平,以卖文编报为生,与青楼雏妓梨云一见倾心。不幸,梨云因病而亡。其后,杨杏园又结识落魄才女李冬青,以诗文相赠,感情愈见深厚。但李冬青终因身有隐疾,佳期难成,黯然离开北平。杨杏园亦因抑郁成疾而终。
  • 大湘西演义

    大湘西演义

    本书30余万字,有100余幅珍贵摄影插图。全书内容涉及100余年来的湘西近现代史。书中描写了田兴恕、田应诏、陈渠珍、熊希龄、沈从文、贺龙、贺英、贺满姑、周燮卿、顾家齐、张平、瞿伯阶、“彭叫驴子”等百余名湘西正反面知名人物的传奇经历和事迹,同时对湘西土匪剥皮、剜心等残忍事件以及民间放蛊赶尸等奇特风俗传说均有记述。并披露了湘西许多鲜为人知的秘史。该书史料翔实,可读性很强,极具收藏价值。
热门推荐
  • 阴胎之地狱重生

    阴胎之地狱重生

    “叮铃铃”一声电话铃声在偌大的房间里响起。林菀,跟平常一样接起了电话。“喂。”“你的孩子有危险!”电话里传来了一阵陌生男人的声音。林菀,心中一惊,看了看摇篮里正在熟悉的小孩,松了口气。便挂了这个无稽之谈的电话。第二天,林菀一想到那个电话,心中依然十分的不安。当她去查那个电话的归属地时,结果却让她了冷汗之下,因为那个电话的归属地——正是她家。那么,昨天那个陌生男人到底是谁......
  • 留夏录

    留夏录

    小时候,虽然手机和电脑不常见,也没有WI-FI,但是这样的童年,我们玩的很开心……手抄歌词本、收藏卡片和小人书、跳橡皮筋、123木头人……那年,一群小伙伴们围着一个黑白电视看着西游记、还珠格格,即使看不懂;那年,我们的口袋里只有几角钱,却吃辣条和冰棍吃的津津有味;那年,我们到处跑,上山捡柴下田拾禾穗并不觉得辛苦,那时我们能记住的只有欢乐。那样难忘的童年也许正在渐渐消失……
  • 无厘头之路1

    无厘头之路1

    在无厘头的世界,什么都有可能。你可能想不到,但你可以看一下。
  • 无法摘下的面具

    无法摘下的面具

    “我是演员,演员演戏的时候就好比带着面具。”“可是我听说,面具戴的久了,就摘不下来了。”“......”“所谓微表情,不是说控制面部肌肉就够的,要由心而发。心真的抽痛,自然会带得眉头微皱,眼底自然会有黯色。”“那,我看到你演心痛时,你就是真的心痛了?”“…………”“像你做这行的,还会有真心诚意的吻么?”“那我今天就让你知道,什么叫真心诚意的吻!”“唔......”
  • 最强妖兽系统2

    最强妖兽系统2

    萧龙自从三十年前目睹了叶天走的情景后自己唯一可以较量的人也没有了。他去过地狱,找鬼帝切磋过,但没人是他的对手天界,元界,中位面,下位面,都找遍了,没人是他的对手。
  • 李小智的大学生活

    李小智的大学生活

    回忆冲淡了对时光的忧伤,那一种美好慢慢的让人身心舒畅;回忆充斥了苦涩的味道,那一种说不上的让人遗忘了悲伤。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华山。
  • 青元天

    青元天

    少年志,红颜劫,情字何解?彼有道,忆轮回,胜负兴衰。一日长,千载登仙路;一夕短,万古一瞬间。
  • 火影忍者檀月篇

    火影忍者檀月篇

    《火影之鬼灯檀月》 讲述了一个普通的天罗士兵在火影世界中寻找自我的故事。 余琦在称为天罗的最终兵器前到底经历了什么……我都会在这本书中一一解答。 ps:因为主角的介入故事肯定不会和原著一样,如果有什么疑问的话欢迎留言评论……本书的主旨是“追求和理想”阅读时注意书中人物的心理变化……最后……如果你不知道余琦是谁请阅读作者的前一本书。独立世界观作品《神裔黎殇录》衍生人物余琦的故事。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网游之最强神豪系统

    网游之最强神豪系统

    (每日五更!)全息网游《夜灵大陆》开启,神豪系统降临,唐秋一路嚣张,登临世界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