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396900000019

第19章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德目体系的构建

关于传统美德教育内容,国内外学者按着自己的理解和体会,各有其说,尚没有统一的定论与界说。如有的学者将传统儒家伦理道德内容概括为强调整体精神,为社会、为民族、为国家的爱国主义思想;推崇仁爱原则,强调“厚德载物”和人际和谐;提倡人伦价值,强调每个人在人伦关系中的权利和义务;追求精神境界,向往理想人格;重视修养践履,强调道德主体的能动作用。有的学者概括为“勤劳苦干、刚健有为;勇于革命、革故鼎新;自强不息、艰苦奋斗;仁民爱人、杀身成仁、为民请命;见利思义、舍身取义、廉洁奉公;尚贤选能、等贵贱、均贫富;诚信谦和、敬业乐群,尊老慈幼、尊师重教;精忠报国、协和万邦。根据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多省市协作研究课题组众多学校实践教材中所使用的德目,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内容规定为15个德目,即:孝敬父母、尊师敬长、团结友爱、立志勤学、自强不息、谦虚礼貌、诚实守信、严己宽人、见义勇为、整洁健身、求索攻坚、勤劳节俭、见利思义、爱国爱民、天下为公,作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德目体系。

所谓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德目体系,就是将若干传统美德教育德目互相联系构成一个整体,使之具有系统性。在构建上述德目体系时,是根据伦理学的理论和分类,按着家庭伦理、学校伦理、社会伦理(含社区伦理)、环境伦理、职业伦理和政治伦理将其联系起来的。其排序是依据青少年在社会化的过程中所接触的社会关系的顺序,由浅入深,由近及远,由低到高而排列的。见表(一)

表(一)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目标体系

如何使这些德目与现行德育对接,并渗透现代意识,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德观、价值观和行为规范体系。现采用表格方式,将15个德目、德目的隐含、与现行德育对接、渗透现代意识等几个板块组合编制如下:见表(二)

表(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德目体系构建

纵横德目隐含儒家伦理道德与现行德育对接渗透现代意识孝敬父母孝、慈、敬、恭伦理教育人伦意识尊师敬长礼、天地君亲师、忠尊师爱生教育重教意识团结友爱仁、协作、和谐、信、义、和、平集体主义教育博爱意识立志勤学智、毅、敏、学、思前途理想教育科学意识自强不息拼搏、进取、砺志挫折教育奋斗意识谦虚礼貌礼仪、温、良、恭、让文明礼仪教育谦恭意识诚实守信诚、信实事求是教育信誉意识严己宽人宽恕公正、克己、容忍、豁达自觉纪律教育律己意识见义勇为义、勇、无畏关心他人教育除恶意识整洁健身正心、修己、养生、贵己环保教育环保意识求索攻坚责任感、勇、毅创造教育竞争意识勤劳节俭节用、勤劳、戒奢艰苦奋斗教育效益意识见利思义利益、道德、义然后利、义利并重无私教育法律意识爱国爱民仁、忠、爱人、保民、利国爱国主义教育民族意识天下为公义、公、廉、忘私、克己、平天下共产主义理想教育民主意识采用表格方式系统展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德目构建网络体系,有以下几个特点:(一)隐含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伦理基本观点儒家伦理经历先秦、两汉、宋明三个主要发展阶段。以孔孟为代表的先秦儒家伦理道德学说比较全面、合理。孔孟以“仁爱”与“仁义”为总纲,提倡礼让、勇武、保民、爱人、尊亲、利国、讲功、谨慎、慈惠、安富、恤贫、节用,团结、互助、庄重、诚实、刚直、宽厚、谦虚、勤敏、公正、廉洁、善良、忍耐、朴素、同情、信义。而孔子的为“仁”,又包括敬、宽、信、敏、惠,刚、毅、木、讷、勇,温、良、恭、俭、让、诚、慈、安、友、和,礼、义、忠、孝、廉等德目。对于这些基本伦理观点,不易简单地、现成的拿来运用。应当尽量选择那些与孔孟儒家伦理观点相同或贴近的现代通用的德目来表达以隐含孔孟的内在的基本精神。如,孝敬父母、立志勤学、诚实守信、严己宽人、自强不息、勤劳节俭、爱国爱民、天下为公,等等。这些德目隐含着儒家伦理基本观点。如立志勤学,隐含儒家伦理观点,总的属“智”的范畴。涉及“敏”、“学”、“思”、“毅”等德目。立志勤学,包括“志”与“学”两个方面。所谓“志”,即是志向、目标、理想、抱负,包蕴着丰富的社会思想内涵和深刻的总体规范指向。“学”,即是学习知识、学习本领、学习社会,包括直接地实践学习与间接地书本学习。“立志”,强调一个“立”字,意在突出后天主观努力和客观影响的综合因素作用。“勤学”,强调一个“勤”字,意在突出后天刻苦学习的重要作用。“立志”与“勤学”两者之间紧密相联,揭示了求知与成才的方向和道德之间的辩证关系。只有立下宏伟坚定的志向,才会产生勤学苦练的决心与毅力,只有坚持不懈的勤学苦思,才能实现宏伟的坚定志向。

(二)与现行学校德育对接

在构建编制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德目体系时,既应注意对隐含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伦理道德观点的揭示,也应注意所选德目与现行学校德育对接,使现行德育内容更加丰富。

如表,立志勤学与前途理想教育结合;孝敬父母与伦理道德教育结合;求索攻坚与创造教育结合;团结友爱与集体主义教育结合;诚实守信与实事求是教育结合;整洁健身与环保教育结合,等等。

在结合时应重点抓住衔接点,衔接点应明确、具体、操作性强。如严己宽人与自觉纪律教育结合,可重点抓住严己这一主要矛盾。引导青少年时时、处处、事事用行为规范约束自己;严于、善于自我批评,学会理解人、体贴人、谅解人、容忍人、公平待人等等。还如勤劳节俭与艰苦奋斗及劳动教育结合,应重点引导青少年树立勤劳节俭光荣,懒惰奢侈可耻的荣辱观;引导学生自觉参加校内外公益劳动,不怕脏、不怕累。通过劳动磨练筋骨、锻炼思想,通过劳动掌握技能,懂得怎样提高劳动效率,学会用双手创造财富的质量意识与效率意识,等等。

(三)注意渗透现代意识

随着改革开放,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新旧体制的转换,给人们带来许许多多新观念、新思想。根据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思想,在编制传统美德教育德目体系时,应根据未来社会对人的各种素质目标要求,做好现代意识的渗透。如,诚实守信,可渗透信誉意识、质量第一意识;求索攻坚,要渗透改革意识、竞争意识;爱国爱民、可渗透民族意识、奉献意识;整洁健身,可渗透环保意识等等。

过去,一般在讲勤劳节俭时,既使结合劳动教育,往往对学生也不注重质量意识、效益意识,认为学生劳动主要是为培养情感磨炼意志,不是为出成果,缺乏对学生培养省时、省力、省功、少投入多产出、讲质重、讲效益的观点。渗透现代化意识,既在劳动生产中,对学生不仅要进行勤劳节俭的教育,培养劳动技术本领,还应培养学生树立现代化的质量观、效益观。

还如诚实守信教育。有的人认为在市场经济活动中,谁诚实守信谁吃亏,谁造假骗人谁赚钱。面对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初期,出现的弄虚造假,掺杂使假、坑、蒙、拐、骗的现象,说明诚实守信教育是非常必要的。坑、蒙、拐、骗现象是市场经济不健全的表现,是小商小贩的行为。而真正搞大市场经济、搞大买卖经营,必须保持信誉,以信以质取胜。靠大道德来支撑。所以,在编制德目体系时,必须把诚实守信与以信取胜的信誉意识结合起来。当然,诚实守信教育,并不排斥经营策略。经营策略与诚实守信并不对立,正确摆布,应是在诚实守信指导下考虑经营策略。离开诚实守信的经营策略是不足取的。

编制构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德目体系,是一个探索。其目的就是将传统美德集中起来,将隐含的传统伦理道德观点与革命传统相结合,与现行德育相对接,并赋予现代内容,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德观、价值观和行为准则体系。实践看这样构建有以下几点好处:一是系统整体。从表的由上至下,由左至右,纵横联系,可以反映中国伦理道德是呈立体、网状体系的。向人们揭示一个道理:前源流水,百代流淌、不可分割,即前一个社会的道德教育影响下一社会的道德教育,下一社会道德教育凝聚了上一社会的道德教育成果。社会主义道德教育绝不会脱离各阶级道德教育的历史长河,必然接受这条长河的前源流水,忽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继承性,轻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的必要性是错误的。

二是明确基础。通过传统美德德目与现行德育对接的图示、比较,可以揭示这样一个道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是中华根的教育,是学校德育的基础,学校德育应纳入这个轨道有效地开展。从图示中可以看出现行学校德育(除政治教育)在传统道德教育中均可以找到,而且其每个德目又是该项德育的主要内容与标志。

三是寓涵新意。儒家伦理随着社会发展、时代变迁,其一些德目内容也随之变化,赋予新意,为当代服务。其有些德目的意涵丰富,由于受到时代局限,理解没有到位,随着历史前进,其意涵逐渐显露出来。也有些德目经过改造,赋予现代内容,使其意涵扩大,仍不失其精华。为了编制构建德目体系,说明意图,对有些传统美德德目含义来源,其意联系较多,根据其需要与主旨,在编建中采用一个写在表中,并不是固定不变的,根据需要,可以突出其另一个意涵。

四是纲举目张。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德目体系图示,简单明确,一目了然,纵横系统,纲举目张,便于记忆操作。和其它事物一样,优点突出,缺点往往也明显。本章介绍的15个德目,对中国丰富的伦理道德资源,无论如何也不可能穷尽,有的还可能失之偏颇,尚需进一步发展与完善,其德目选取是动态的,并不是固定不变的,是可以加减的。

同类推荐
  • 兰州历史文化(二)

    兰州历史文化(二)

    兰州是甘肃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位于青藏、内蒙古、黄土三大高原交汇地带,居南北之中,扼东西要塞,黄河横穿境内,地势沿河起伏。悠久的历史、绚丽的文化,形成了集民族文化、黄河文化、丝路文化于一身的兰州历史文化。这种文化结构,不仅奠定了兰州人民纯厚朴实的文化基质,而且影响着一代代兰州人的物质和精神生活。一个城市的历史文化是她的文脉传承。挖掘整理、弘扬光大使其绵延不绝,是当代人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兰州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但由于种种原因,保存于地面上的历史文化遗存并不多,因此,通过文字记载,保存历史记忆显得尤为重要
  • 生肖文化:春牛辟地

    生肖文化:春牛辟地

    本书研讨生肖牛的文化蕴涵,侧重说明人与动物的互动关系,以及该种动物在中国文化传统中的多方面投影和表现。
  • 烟花三月的繁华都市

    烟花三月的繁华都市

    本书介绍了中国及世界各地的繁华都市,其中有充满时代气息的古老皇都北京、著名的国际大都市上海、中西文化交融的都市澳门等中国的繁华之地,以及伦敦、巴黎、雅典等国外著名的繁华城市。
  • 中国古代敬老养老风俗——中国风俗文华集萃

    中国古代敬老养老风俗——中国风俗文华集萃

    该书分为十一章,内容包括老人的标准、敬老和养老的礼仪、历代王朝对老人的优待、封建王朝敬老的特殊庆典、老年官员的致仕等。
  • 民间风情:三百六十行

    民间风情:三百六十行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是我们再耳熟能详不过的话。社会百业,就是我们俗称的三百六十行。所谓三百六十行的行,最早似乎是指街巷所设的贩卖摊和商店的行列,这点可以在唐人小说文献中得以证明。传统的三百六十行,是我国农耕社会中的各行各业,特别是指人们赖以为生产、生活,即与衣食住行用等紧密相联的手工业、商业的泛称。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王座不让坐

    王座不让坐

    这里有江湖,却不似江湖!这里有三司,却不似三司!身患怪病无药可医,面临退学处理,无奈进行符灵测试,谁知,意外觉醒黑金王座,只是……王座不肯让他坐!“什么!你个座椅不让坐!要你何用!”王座悻悻然,化为流光显出几个字:人家第一次嘛!“噗!”
  • 远古战帝

    远古战帝

    他-金甲金枪征战远古天下;他-脚跨赤火神驹玩转修行世界;重情铁血、坚毅勇猛。为亲,他可屠戮仙魔;为友,他可舍己忘死;为爱,他可与天下为敌!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我有整个宇宙想讲给你听

    我有整个宇宙想讲给你听

    【随笔短篇*不定时更新】相传这世上有这样一种人:他们是介于地球与其他星球之间的存在,不论时间、地点,共同维护着各个星球之间的平衡状态,他们被称为“星际人”;一间宿舍、四个女生,一时的贪玩心竟不慎招来鬼魂,夜半哭声?白衣女鬼?各种惊悚的怪事频频发生,随着身边的朋友陆续神秘失踪、离奇死亡,她们终于意识到逃不掉了……
  • 舍得,是富有的开始

    舍得,是富有的开始

    舍得既是一种处世的哲学,也是一种做人做事的艺术。舍与得就如水与火、天与地、阴与阳一样,既对立又统一,相生相克,相辅相成,存于天地,存于人世,存于心间,其间微妙的细节,囊括了万物运行的所有机理。万事万物均在舍得之中,才能达到和谐,达到统一。你若真正把握了舍与得的机理和尺度,便等于把握了人生的钥匙和成功的机遇。要知道,百年人生,也不过就是一舍一得的重复。
  • 孙中山与中国革命(下)

    孙中山与中国革命(下)

    十多年前,我曾很高兴地为史扶邻教授的名著《孙中山与中国革命的起源》中译本写过一篇前言,说到这本书有三个重要优点:第一,富有历史感,把孙中山初期走过的道路作为一个有血有肉的发展过程来考察,并且力图探索和说明事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发展;第二,把个人传记同对当时整个历史环境的考察结合起来,写的虽是孙中山的传记,读者却能从中看到一个时代,并且多少感觉到时代脉搏的跳动;第三,搜集了他所能得到的一切历史资料,包括国外的资料,经过认真的考订,作出自己的判断。同时,也提出一些商榷性的意见。
  • 剑圣拯救世界

    剑圣拯救世界

    虚空将吞噬世界。拥有神秘玉石之人,得到抵抗虚空的力量。想要更强,那就去掠夺。即便是剑圣,也想要拯救世界。
  • 楠楠有涵

    楠楠有涵

    她是司徒家族里的唯一继承人,为了司徒家的秘密苦苦支撑。他是宫家三少爷,被全城女人所追捧,被家人利用。众人:“听说了吗?那个司徒家的继承人娶了宫家那个花花公子。”没听错就是娶,堂堂司徒家继承人怎么可能嫁人呢?司徒楠:“进了我司徒家怎么可能只吃饭,不干活呢?”宫绍涵:“这个水性杨花的坏女人,撩拨了我,就想跑,没门!”江城:“总裁不过是想借颗种子,有什么好得意的。”宫绍涵:“我就是得意,不像某些人巴巴的想借,可楠楠也看不上呢。”夜非:“别欺负我家媳妇!”江城:“滚”这是现代版的霸女强上弓,强强对决,夜夜笙歌。
  • 惟剑仙

    惟剑仙

    惟,仙侠至尊也!剑,兵之王者也!仙,悟脱于生死,永恒也!惟剑仙,天之剑,地之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