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613700000028

第28章 大事记附录2

罗浮道教大事记主要事略

秦始皇年间(公元前246-前206年)

安期生与神女在罗浮会饮,“为酥为醪之味,散于诸天。”酥醪观由此得名。

东晋咸和二年(公元327年)

葛洪第一次上罗浮建庵炼丹。

咸和八年(公元333年)

葛洪携妻及子侄徒儿二上罗浮,建四庵,“在山积年,悠闲养生,著述不辍。”

咸康年间(公元335-342年)

鲍靓为女鲍潜光建黍珠庵于罗浮山罗汉岩右。鲍靓常“履化双燕访葛洪”于蓬莱阁。后人于此建遗履轩以纪。

建元六年(公元343年)

葛洪“兀然若睡而卒”。“举尸入棺,甚轻如空衣,世以为尸解得仙。”道人在冲虚观后大王凸建衣冠冢以纪。黄野人“得丹一粒于石柱间,服之为地行仙”。

附注:葛洪卒年,另有二说。一说是长宁元年(公元363年),年八十一。另一说为:“东晋升平年间(公元357-361年),葛洪来此修道炼丹,年则75岁以上。”(见《三清山传说》)。

升平三年(公元359年)

单道开至南海,后入罗浮山……春秋百岁后,敕弟子尸置石穴中,后移之石室。

附注:单道开其人,是释是道,史多争议。南北朝(梁)释慧皎所撰《高僧传》,有单道开传。南宋王胃之《罗浮图志》而南宋陈葆光之《三洞群仙录》,元代道士赵道一之《历代真仙高道通鉴》,元代茅山道士张雨之《玄昌录》皆将其归入道教神仙夷。

东晋年间梁卢居罗浮泉源洞录药修炼,丹成仙去。

王佐南来遁居罗浮,“内修九年,神丹亦成。”

兴安元年(公元363年)

南海太守袁宏及弟颖叔,法门支法防登罗浮,寻单道开石室。“见开形骸及香火瓦器犹存。”

隋开皇年间(公元581-600年)

苏元朗来罗浮,居青霞洞,首倡内丹之说。

唐垂拱年间(公元685-688年)

何仙姑在罗浮山得仙人指点,服食云母飞升成仙。

唐长安二年(公元702年)

武后则天派人来罗浮采药迷路,有群象开路,学士张鷟立碑记事。

天宝元年(公元742年)

扩建葛仙祠为都虚观,“置守祠者十家,仍度道士二人,专司祭祠之事。”

天宝二年(公元743年)

唐玄宗派道士申太芝到都虚观设坛求雨。申太芝“恍惚见神人,告以旧藏天乐,度为五野猪,为百姓捉获。寻问桂阳人,野猪已化石。得之,音律谐和。”回京后献皇上。右丞相王维为之作记。

天宝九年(公元750年)

何仙姑现身于罗浮山麻姑坛,“五色祥云,缭绕其间。”

大历九年(公元766年)

何仙姑又现身于罗浮山小石楼峰,广州刺史高翬表奏皇上。

元和四年(公元809年)

循州知府李翱祭罗浮,改葬王野人于佛寺南冈,以正其“仙去空棺”之说。

元和中(公元811-815年)

唐宪宗赐号卢眉娘曰逍遥大师,放归岭南。卢眉娘归居罗浮山水帘洞白鹤观。

会昌五年(公元845年)

唐武宗诏道士赵归真进宫,罗浮山冲虚道士邓元起与轩辕集同往。在赵与邓策划下,武宗下诏灭佛,史称“会昌法难”。

会昌六年(公元846年)

武宗服丹身亡,宣宗继位,杖杀赵归真、邓元起。轩辕集逐归岭南,回罗浮山建轩辕庵。

大中十二年九月(公元858年)

宣宗诏轩辕集进宫诊病。轩辕集至京,月余坚辞还山。京师名流近百人以诗唱酬相送。

大中年间(公元847-859年)

侯道华游罗浮,“得异人传龙虎丹诀,遂得道。”

唐(?)黄龙洞孤青观颓废,改名长春观,迁至君子岩后。

南汉大有末年(公元938-940年)

祯州(即惠州)刺史黄励“以时尚酷法,弃官隐罗浮水帘洞,自号黄野人。”

南汉年间(?)建九天观于罗浮山泉源福地。改长春观为长寿观,迁于幽居洞。

宋大中禅符五年(公元1012年)

张君房编撰成《大宋天宫宝藏》,并依此编《云笈七签》,收录司马承祯《天地宫府图》。罗浮山被定为十大洞天之第七大洞天,七十二福地之三十四福地。

熙宁元丰年间(公元1068-1080年)

九天观因年久颓废,迁建至冲虚观东三里之明福洞,观名也随之改为明福观。

元祐二年(公元1087年)

宋哲宗赐“冲虚观”匾额。都虚观改名冲虚观,沿用至今。

绍圣元年(公元1094年)

苏轼贬惠州,先游罗浮,题“葛洪丹灶”和“明福观”匾额。

绍圣三年(公元1096年)

冲虚观道长邓守安捐资建惠州东新桥。苏轼捐御赐犀带以助,并作《东新桥诗》以记。

政和元年(公元1111年)

冲虚观住持梁智芳募捐重修冲虚观,名道邹葆光“出钱五万,赞其成事”。

政和中(公元1113-1115年)

陈楠提举道箓院事,驻冲虚观, 后被尊为道教南宗四祖。

政和五年(公元1115年)

冲虚观重修全面完工。“罗浮二山诸观为甲”,以至“车马相属于道不绝,而游人逸士,幅巾杖履,往来无虚日也”。霍作《冲虚观记》。

淳熙元年冬十月(公元1174年)

郡守王宁醮于罗浮山,“是日醮坛有五色光华,上亘霄昊,是谓庆云。”冲虚道士白玉蟾为之作《庆云记》。

嘉定六年四月十四日(公元1213年)

陈楠赴福建漳州梁山鹤会,“与一箍桶老者倚角入水而逝”。其徒白玉蟾叹道:“此水解也!”

宣和中(公元1121-1123年)

冲虚观住持邹葆光被召进京,皇上封其为“金坛郎”。罗浮道教因之名彰京师。

嘉定中(公元1213-1218年)

宋宁宗诏罗浮冲虚名道白玉蟾进宫,封其为“紫清明道真人”。

绍定二年(公元1229年)

白玉蟾于“临江慧月寺之江月亭饮酣,跃身江流中”,时人以为水解矣!南宗道教尊其为五祖。

绍定庚寅(公元1230年)

史东岩捐钱三万建广莫庵,道人梁弥仙为住持。(据陈恒《广莫庵记》)

绍定癸已(公元1233年)

陈洹游广莫庵,为之作《广莫庵记》。

附注:《博罗县志》(陶志)载有林同叔《广莫庵》诗。查林同叔为绍兴中(公元1142-1152年)增城县令,果如此,则广莫庵当建在此时之前,未知孰误,待考。

淳祐四年十月(公元1244年)

郡守赵汝驭祭罗浮山,“建见日庵于飞云顶,延山老王宁素居之。”李昂英为之作《飞云顶开略记略》;博罗县主管劝农公事兼军赵希婴于淳祐乙己(公元1245年)作《见日庵》记此事。

淳祐中

逍遥子居茶庵,后人故称逍遥庵。

宋末

迁白鹤观于罗阳西榕溪之畔。酥醪观颓废。

元大德十一年七月(公元1307年)

惠州路总管完颜遣武奉诏祭罗浮,冲虚观道士黄闲真开坛设醮。

至大元年(公元1308年)

惠州路同知完颜可山祭罗浮求雨。冲虚道人黄菊岩祀毕,“阴云密布,油然雨意。”

皇庆间(公元1312-1313年)

赐改筑孤青观旧址为天华庵。

明洪武二十四年十月(公元1391年)

明太祖下诏天下各县只留一观一寺。博罗乃“徙诸观之当毁者,聚其材于南延祥寺之左,建丛林观。”

永乐十七年七月(公元1419年)

诏遣道士黄道常,布政司市舶提举卢善敬设醮罗浮冲虚观,“痤所降玉简,作(玉简)亭复之。”

正德戊寅(公元1518年)

“江南四大才子”之一祝枝山游罗浮。

见“葛洪丹灶泥投洁水,辄有微沤起。玉简亭已废,后为三清殿”。

嘉靖初(公元1522年)

原驻长寿观的博罗道会司迁于冲虚观。

嘉靖己亥(公元1539年)

番禺李时行(青霞子)游罗浮,见苏东坡所题“葛洪丹灶”四字,记冲虚道人蔡天一见何仙姑现身麻姑坛事。归作《游罗浮山记》。

嘉靖己丑(公元1545年)

博罗县令经彥采游罗浮,冲虚道人李栖霞与之解“摄生术”。归作《游罗浮山记》。

万历戊子(公元1590年)

顺德欧大任等游罗浮。“问孤青、白鹤、酥醪三观稍颓,得冲虚观尚宏壮。观丹灶,宋苏轼四字刻焉。”归作《游罗浮山记》。

万历乙卯(公元1615年)

香山(即中山)李孙宸等人游罗浮,见“御史李公所创九龙庵,内祀准提三官诸像”,“冲虚观右祀葛稚川先生,左右列黄野人与哑虎”,左祀列仙朱灵芝、华子期、鲍靓、苏玄朗、罗万象、单道开、轩辕集、黄励诸先生。归作《罗浮游记》。

天启六年

邑人韩日瓒返乡游罗浮,见“葛仙翁丹灶药炉,狐丘虎穴;文皇帝金书玉简,荆棘铜驼;冲虚观一洞道房,十崩九破”,就牵头发动海内外名人募修罗浮诸名胜。东莞袁崇焕、中山何吾驳、南海陈子壮、博罗张萱及尹守衡、崔奇观、李孙宸等分别撰写《募修罗浮诸名胜疏》,鼎力支持重修罗浮诸观。

明(?)

设道会司于长寿观。

崇祯末年(公元1643-1694年)

酥醪观因年久失修而崩塌,“甃石犹有存者,惟观址则荡为寒烟矣。”

康熙中(公元1686-1696年)

冲虚观道士张妙升创建黄龙观于黄龙祠。

清康熙丁卯(公元1687年)

冲虚观年久失修,“金阙廖阳殿、蓬莱阁、澄虚阁、遗履轩各门额无一存矣。”博罗知县陶敬募修冲虚观。惠州提督许贞、知府吕应奎、参将杨彪发动官绅捐输襄成。“经始丁卯(公元1687年)冬,落成戊辰(公元1688年)仲夏。”学使吴云岩补书“稚川丹灶”。

康熙戊辰孟夏(公元1688年)

吴江潘耒等人游罗浮,见“蓬莱阁、遗履轩皆废,唯三清殿存”,“黄冠皆散处村落”。

康熙庚午(公元1690年)

名道杜阳栋来罗浮,“居冲虚观”。

康熙戊寅(公元1698年)

杜阳栋为冲虚观住持。

康熙庚辰(公元1700年)

广州大旱,杜阳栋被延请至广州祈雨,即应验。杜阳栋被聘为广州三元宫住持。

康熙乙酉(公元1705年)

惠州大旱,官绅请杜阳栋祈雨即应。惠州官府即聘其为惠州玄妙观住持。

康熙丙申初(公元1716年)

龙门全真派第十一代传人曾一贯应州县官史之请,为广东大旱开坛求雨,效果显著。道教司委任其为罗浮五观总住持,首驻冲虚观。自此罗浮道教南宗灵宝金丹派为全真龙门派所取代。

康熙乙酉(公元1705年)

曾一山建云霄阁于紫霞祠,“压岩成宇,架木为巢,下临瑶池。”后废。有巨钟一口,移置酥醪观紫霞阁。

康熙辛丑(公元1721年)

惠州知府吴骞编撰《惠阳山水纪胜》。其上册为《罗浮纪胜》,记罗浮山道观庵堂十九所。并客观地指出:旧志称 “东坡宿邓守安馆,托人买丹砂与守安炼丹,实未有其事!”

康熙末年(公元1722年)

曾一贯之徒柯阳桂在浮山苏罗洞,重修酥醪道院。道士孙天杖改建白鹤观于冲虚观西,仍署“雅川东庵”。

雍正五年(公元1707年)

酥醪道院扩建为酥醪观,成为山中名胜。

乾隆乙丑(公元1745年)

六月二十日酥醪观住持柯善智“无疾坐化,寿五十三岁”。

乾隆戊子(公元1768年)

冲虚观住持邓教煌重修葛洪衣冠冡,立碑为记。

乾隆丙申

宋广业编成《罗浮山志会编》二十二卷。对罗浮道观庵堂记述颇详。

乾隆辛丑(公元1781年)

广东运使曾燠游罗浮,撰《罗浮山葛鲍二君祠碑铭》。铭中写道:“浮来傅罗,葛来依鲍。宾主之合,天地之巧。”

乾隆年间(?)

明福观清初渐圯。住持莫明星募款重修,复原名九天观,沿用至今。

乾隆末(公元1795年)

道士曾复高、胡复安在茶山创建黄仙观,亦名茶山观,祀黄野人。吴城同知恽敬为之写《茶山观记》。

附注:罗浮山中以野人传者有三:东晋葛雅川之隶,一也;南汉祯州刺史黄励,二也;唐处士王体靓,三也。茶山所祀,东晋黄野人也。

嘉庆初(公元1796年)

冲虚观渐坏,陈圆琯为住持,募款重修。“改中殿为三清(殿);改诸仙祠为吕祖祠。又移葛仙祠于中座,改其右为祖堂。”

嘉庆乙亥(公元1815年)

阳湖恽游酥醪观,写《酥醪观记》,盛赞道:“浮山之胜,汇于双髻,符竹,蓬莱三峰;三峰之胜,汇于酥醪观。”

嘉庆年间(公元1796-1820年)

江本源为酥醪观住持。

嘉庆壬申(公元1812年)

黄龙观住持苏空施募款重修黄龙观。“扩宇拓建,增补殿堂。”当年重修时的“黄龙观”石刻门额,至今犹存。

道光己丑(公元1829年)

十二岁入道冲虚的李明彻以八十高龄,亲自设计在广东潄珠冈五凤村建成纯阳道观。两广总督阮元为之题额。其所著《寰天图说》,为广东第一本天文学专著,有极高的学术价值。

道光辛卯(公元1831年)

冲虚观住持陈圆琯无疾而化,年七十一。

道光丁亥(公元1827年)

长乐人温训游罗浮,宿冲虚观,见“白鹤观荒凉,无可玩者”。

道光丁酉(公元1837年)

博罗知县熊炳离游罗浮,为酥醪观所题门联石刻,至今犹存。

道光末(公元1850年)

谢永靖(菊斋)为酥醪观住持。

咸丰年间(公元1851-1861年)

酥醪观住持陈铭圭募建梅花观于小石楼,亦名梅花仙院,以为该地是梅花村故址。后才知地误。

同治乙丑(公元1865年)

谢菊斋病逝。陈铭圭与柯阳桂之徒熊养真共同住持酥醪观。“重修斋堂、辟佛祖山路,创郑仙祠于观中,引山泉曲折数里,汇亭下为池。”建树良多。

同治癸酉

沈道文创建朝元院于罗浮朝元洞,三教合一,共祀老子、孔子和释迦。

同治乙丑前后(公元1864-1866年)

大规模重修冲虚观,其建筑格局,保留至今。

光绪初(公元1875年)

何仙观建水帘洞内,有小屋数椽,其门联云一声“石臼鸣红翠,百尺水帘飞白虹。”

光绪戊寅(公元1878年)

酥醪观住持陈铭珪与熊养真募得白金万两,命王至贤等道士负责重修酥醪观。事经始于光绪四年(公元1878年)四月,至十一月二十日落成。吕廷为之撰《重修酥醪观记碑记》。

光绪己卯(公元1879年)

陈铭珪在酥醪写成《长春道教源流》八卷,搜集全真道教史料颇丰,为后人研究全真道教的必读之作。

光绪辛巳(公元1881年)

陈铭圭在罗浮酥醪观编撰《浮山志》五卷,其中卷一收录黄培芳之《浮山小志》和赖洪禧的《浮山新志》。此志只记浮山,不述罗山,是一本风格独特的罗浮志书。

光绪中(公元1890-1892年)

扩建黄龙观。“增拓堂庑,观故铙天然风景,泉石为山中佳处,游人遂集于此。”

光绪癸卯(公元1903年)

陈铭圭之子陈伯陶迁梅花仙院于左麓。

光绪年间

冲虚观住持温理文重修冲虚观。时冲虚一道士病故,开箱查验遗物,发现有遗款千两。温理文遂将此款悉用于维修上。

光绪甲辰(公元1904年)

冲虚观住持温理文“端坐无疾微笑而化”。县城长寿庵被改为博罗初等小学。

民国壬子(公元1912年)

冲虚观住持余宗耀、梁信友先后对冲虚观作了维修。“在观西扩建数十间砖瓦房以备香客之用。”

民国乙卯(公元1915年)

冲虚观住持余子谦筑双燕亭于会仙桥旁,以记鲍靓“履化双燕会葛洪”之仙事。陈伯陶为之作《双燕亭记》。

民国辛酉(年1921公元)

陈伯陶在香港九龙以九龙真逸的笔名,写成《罗浮指南》,原名《罗浮补志》。对历代罗浮道观及名道多有补述。

民国巳已(公元1929年)

广州黄大仙祠住持梁仁庵携黄大仙神像及相关法器,到香港创建黄大仙祠。酥醪观住持张寓泉发动“同人募集巨金,重修殿宇,经始于巳已五月,落成于庚午(公元1930年)五月。”张寓泉亲撰《重修酥醪观碑铭》,文中开篇称:“觅桃花于洞口,谁人识路?割蓬莱之左股,何日浮来?”颇有文采。此碑刻至今仍镶于大殿内壁。

民国中(公元1921-1925年)

陈伯陶在香港九龙隐居期间,增补明陈琏《罗浮山志》十卷为《罗浮志补》十五卷(又名《增补罗浮山志》),以偿其父陈铭圭欲辑《罗浮山志》而未了之心愿。

民国庚午夏(公元1930年)

东莞何仁山游茶山,见黄仙观“岁久将圯,道士黄圆升、圆空募修之,金罄而工未竟”,就与张介如、家菊明、张棣圃等人谋所,以助成之,凡四阅月而工竣。何仁山为之写《改建茶山黄仙观,添建右道室碑记》称:“罗浮二山,浮山为胜;浮山诸山,以茶山胜。”

民国庚午(公元1930年)

秋酥醪观住持陈永焘道长羽化,道人公推伍永跫、陈圆是道长继任。

民国壬午(公元1942年)

冲虚古观被改为罗浮中学校址,但不久停办。

民国乙酉(公元1945年)

东江纵队的江北支队、西北支队和纵队领导机关先后集结罗浮山。东纵司令部就设在冲虚观,政治部设在白鹤观,机关报《前进报》社设在朝元院。这些道观的道教活动全部停止。7月6日至20日,中共广东省临时委员会在冲虚观召开扩大会议,一时之间,冲虚古观成为中共广东省党政军的指挥中心。

1950年至1951年

博罗县政府在冲虚观复办罗浮中学,先后招收两个班,不久校址迁九潭赤沥。

1954年7月

解放军0146部队进驻罗浮山。冲虚观被用作一九九医院。

1955年

白鹤观身居军事禁区,年久失修而颓废,罗浮山部队后在原址改建“松鹤轩”,以作为军内接待之用。

1958年

在大炼钢铁之风的影响下,黄龙观后古树被砍伐殆尽,观中铜铁之物被收缴一空,道教活动难以开展。

五六十年代

九天观被用作“三只铁锅起家”的罗浮山制药厂的厂房。

“文革”期间

罗浮道教活动全面停止,道士尽数遗散回乡。冲虚观在军事禁区内幸得完整保存。

1968年

酥醪观大殿被改作酥醪小学校舍。两侧偏殿被改作大队仓库。

1978年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宗教政策逐渐落实,罗浮道观活动逐步恢复。

1978年10月10日

博县人民政府公布第一批县级重点保护单位。“文革”后幸存的冲虚观、酥醪观、九天观榜上有名。

1979年

冲虚观被广东省人民政府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83年

冲虚观被国务院批准为对外开放的全国二十二座重点宫观之一。

1985年2月26日

省武警中队罗浮山医院营区(含朱明洞景区、冲虚观)移交回博罗县人民政府接管,由道人黄诚通、余信昌、赖保荣等处理观中事务。

1985年

粤港两地道协在冲虚观举办“万缘大醮”,追悼抗战阵亡将士和受难同胞。

1986年1月4日

在香港圆玄学院等道门中人和港澳热心人士的大力扶持下,冲虚古观重修全面竣工。中国道协会会长黎遇航、香港道教协会副主席吴耀东、圆玄学院副主席赵镇东等玄门高道,各级领导及信众近两万人参加了崇升仪式。

香港圆玄学院资助25万港元重修九天观全面完工,当天举行隆重的重修开光仪式。

1987年9月10日

博罗县人大副主任李锦能,博罗县人民政府副县长饶洪贵与博罗县教育局长邬榕添在教师节到酥醪小学慰问教师。见校址残破,光线严重不足,遂与当地领导商定将小学撤出道观拨款择址另建。

1988年

冲虚古观自筹420万元进行全面维修。为确保维修质量,特聘请广州美术学院专家教授参与壁画与艺术构件的修复工作。

1989年

主管部门批准酥醪观恢复道教活动。香港圆玄学院及邓国才先生鼎力支持重修酥醪观竣工。

1990年

冲虚古观被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91年5月29日

全国政协副主席叶选平视察罗浮山冲虚观。

1991年12月

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姬鹏飞视察罗浮山及有关宫观,并题写“罗浮山”题幅。

1992年

香港青松观主候宝垣在博罗县长黄仕芳等人陪同下,视察罗浮山黄龙观旧址,与博罗县人民政府签订了“重建黄龙观协议书”。

1992年7月1日

中顾委委员刘澜涛视察罗浮山。

1992年

惠州市道教协会成立,第一届会长赖保荣,副会长王诚廉。

1995年10月8日

耗资近五千万元的黄龙古观全面完工,并举行了盛大的开光仪式。以后又陆续扩建,总投资超亿元。

1995年12月

惠州市道教协会第二届代表会议召开。选出会长赖保荣,副会长王诚廉、黄伟新。

1997年5月22日

中共中央统战部副部长、国家宗教局长张声作在省市有关领导陪同下,视察罗浮山冲虚观,与道长、道士及工作人员座谈,了解有关宗族政策的落实。

1998年10月

惠州道教协会第三届会议召开。正副会长连任。

1998年11月

圆玄道院在广州花都新华九潭建成。冲虚观住持赖保荣兼任住持。

1999年7月

时任广东省道教协会会长赖保荣随中国道教代表团访问澳大利亚黄大仙祠,并参加开光仪式。

2006年4月

赖保荣会长,黄健虹、冯腾飞副会长一行十人参加海南保安文笔峰玉蟾宫竣工开光祈福大法会。

2006年12月

以赖保荣为团长的广东道教港澳参观团一行16人走访了香港道教联合会和港澳地区的一些重要宫观。

2007年11月23-29日,2008年5月4-6日

广东省道教协会在罗浮山黄龙古观举办首届宣道会,来自惠州各县及珠江三角洲宫观的24名道长参加了培训。著名道教学者陈耀庭讲授了《传道学》,张尚仁教授和公孙清高道长分别讲授了《道德经》的知识和应用;黄龙观道长梁俊雄道长讲授“道教礼仪和科仪”,李大会教授讲授“道教的历史与现状”,夏志前博士讲授“道教全真派在岭南的发展”,汤伟侠博士讲授《太上三十六部尊经》。

2008年5月31日

冲虚观住持赖保荣以中国道协副会长的身份,参加了中国道协与四川道协合办的“中国道教为汶川地震祈福、追荐、赈灾大法会”。冲虚观捐资15万元,黄龙古观捐资8万元。

6月5日

广东省民族宗教委员会主任陈绿平主任一行视察黄龙观。梁俊雄道长介绍了黄龙古观的历史与现状及当前的管理情况。

9月26日

中国道协副会长、广东道协会长、冲虚观住持赖保荣道长在“广东道教文化系列活动”的重头戏,“广州市道教文化节暨纯阳道观复观二十周年庆典”上致辞。指出:“通过这些活动,推动我省道教,加强道教文化建设,营造道教文化氛围,提高道教文化品位,充分显示了新时期道教崇尚自然,营造和谐社会的新风貌。”

10月8日

惠州市道协第五次代表会议召开,赖保荣连任会长,罗浮山黄龙古观黄建虹道长,罗浮山黄龙宫曾祥发道长当选为副会长。

10月10日

德国森州德中友好协会主席哈佩·曼弗雷德率领德国文化代表团研究中华文化的学者16人,专程到罗浮山朝拜。参观了冲虚古观和黄龙古观。黄龙观为代表团举行了一场道教祈福法会。

2009年5月2日

冲虚观隆重举行“纪念葛洪仙师诞辰(农历四月初八)1726周年暨惠州市罗浮山道教养生研究院成立庆典”。市县有关领导和各界特邀嘉宾近200人参加大会。中国道协副会长、广东省道协会长、冲虚观主持赖保荣任罗浮道教养生研究院理事长,知名养生研究专家黎明任院长。

2009年5月8日

罗浮山冲虚古观举行纪念祈福法会,纪念纯阳祖师吕洞宾诞辰1210周年,以发扬吕祖精神,弘扬道教文化,祈福祖国统一和世界和平。冲虚观全体道士和罗浮山兄弟道观的部分道侣共四十多人组成祈福法事队伍。

5月9-10日

冲虚观举办“为汶川地震灾民祈福,为地震罹难亡灵超度大法会”。

2009年6月20日

广东省道协副会长、黄龙古观住持黄建虹赴北京参加由国家宗教局举办的“道教中青年骨干人士培训班”。

2009年7月31日

国家民族宗教事务局叶小文一行视察罗浮山冲虚古观和黄龙古观,高度赞扬和肯定了冲虚观在广东乃至全国道教宫观中所处的突出地位和所作的良好表率。对香港青松观在黄龙古观的贡献给予充分的肯定,并题写了“气象万千,道气长存”的条幅。

2009年8月26-30日

罗浮山冲虚古观举行了为期五天的中元大法会。法会期间,还举行了“为8.8台湾风水灾生还者祈福,为遇难亡灵超度”大法会。

2009年10月13-14日

广东道协第四次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冲虚观住持赖保荣连任会长,黄龙古观住持黄健虹、惠州元妙观住持叶青春当选为副会长。来自14个地级市道协的137名道教人员代表参加了会议。

12月10-16日

“广东省道教戊子年启建第四届万缘法会”隆重召开。除圆玄道观为主坛外,召设广州道教、南海道教、罗浮山道教、江门道教、揭阳道教和香港道教六个分坛。“广东圆玄道观十周年志庆”和“道教与养生研讨会”同时举行。

同类推荐
  • 道教史

    道教史

    《道教史(精装典藏本)》是一部道教通史,以时间为经,以教派分化为纬,全面系统地介绍了道教产生、发展和流传的历史。全书所记时限始于道教产生前的秦汉社会状况和思想渊源,止于当代道教在世界各地的传播。所记内容涉及道教及各支派的经籍、教义、人物、教制、教职等等,同时兼及道教的节日、礼俗、圣地、遗迹、建筑、文学、艺术等等。在对道教作全面考察的同时,《道教史(精装典藏本)》中还对道教与中国古代政治、社会、经济、文化、思想的关系,作了深刻的分析,对一些重要史事和学术问题也提出了不少新的见解。
  • 星云日记42:检查心念

    星云日记42:检查心念

    本书为“星云日记”系列的第四十二册。收录星云大师1996年7月1日至8月31日期间的日记,分为“检查心念”、“拥有一切”、“开发心田”、“包容力”四部分。日记详细记载了星云大师每日的弘法行程、心得、计划,熔佛法、哲学、文学、慈心悲愿于一炉,实为一代高僧之心灵剖白与济世旅程,为现代佛教历史的进展保存或提供了至为珍贵的第一手资料,亦为吾人陶冶心性之良方、修养精神之津梁,从中可获得许多做人做事的启示与新知。
  • 罗浮道教史略

    罗浮道教史略

    本书介绍了罗浮道教的历史发展,收录了罗浮道教诗词楹联,对罗浮道教两千年来的历史作了史料性的梳理,为中国道教史增添了一道风景。
  • 道家文化常识

    道家文化常识

    本书系统介绍了中国哲学--道家与中国本土宗教--道教的发展和演变,突出表现了其在中国对思想、文化及社会的影响和作用,旨在提升大众的文化修养,普及中国传统文化知识。
  • 量子佛学

    量子佛学

    量子佛学将对以下内容作出论述:一、命运真的存在吗?如何改变命运?二、人生真如梦境一样是虚幻的吗?一个人活着的生命意义究竟是什么?三、到底是心在脑中,还是脑也无非是心中一物?终极的答案究竟是什么?四、灵魂真的存在吗?为什么是“无我”的?这与灵魂是否存在有什么关系?五、如何悟道?涅槃境界究竟在哪里?又如何证入涅槃?六、真正修入禅定到底入的是什么?真实入定境界到底是什么感觉?如何入定?入定的基本步骤和细节是什么?七、所谓“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禅宗六祖慧能因“见性“而悟道,那么如何见性?见性是见什么?如何通过量子佛学方式快速见性?本书将以前所未有的科学方式,让你直趋明心见性和顿悟佛学实相。
热门推荐
  • 带着魔兽军团闯万界

    带着魔兽军团闯万界

    “什么,你有百万大军!”“哦,我有千万魔兽!”穿越异位面,掌控洪荒镇兽塔,龙逍驯化亿万魔兽,率领魔兽军团纵横千万位面。独抗上古神魔,摧毁混沌神庭,重建天地秩序,魔兽主宰开启洪荒世界新纪元。
  • 邪恶王爷宠妻成瘾

    邪恶王爷宠妻成瘾

    前生她没见到的人,这一生必须见到!什么?他居然不认识她?必须认识!什么?他要娶别人了?不行,只能娶她!某人弱弱的问了一句,“为什么?”她拍桌,“清醒点!我前生为你而死,今生为你而生,你居然还敢娶别人!”
  • 千云生前传

    千云生前传

    一个小人物的故事,一段大时代的哀歌。什么样的人会自掘坟墓寻找希望?一千年生云,一千年雨落,这就是千云生。本书已完结,为系列丛书一,欢迎大家去看系列丛书二《我有一柄摄魂幡》
  • 鬼蛮女君

    鬼蛮女君

    她是各仙宗资质最高的少宗主她一眼万年深陷情中耀眼的光芒招来妒忌,惨遭陷害。被众仙丢弃至鬼蛮之地,受尽折磨。恨,在心里扎下了根。她卷土重来,携众鬼闯进异世纷纭......
  • 我家妹妹是个小兔仙

    我家妹妹是个小兔仙

    本是天上的兔子精,因不小心吃了仙药化形。而被赶下天庭坠入人间。并且历劫一世。究竟会发生怎样的事情呢?苏萌萌八零的时代。破草屋。还有一个憨厚的父亲弱弱的母亲。,三个哥哥,哎,就只能靠我自己啦!(某某:媳妇,还有我呢。哼(ˉ(∞)ˉ)唧)
  • 打破临界

    打破临界

    亘古以来,这个世界一股神秘的强大力量所封印,犹如囚笼一般,但是每隔千载,神秘的升天之门便会开启一次,传说,踏入那道门,可通向未知,寻找并且能解开远古的秘辛!浩荡激情并且凶险弥漫的世界,谁有实力,便可称霸一方,操控风云,夺得造化!少年以平民之身,崛起于茫茫大荒,自古出现并藏身于其体内的神秘白珠究竟是何物?竟能使他踏入非凡领域。。。。====================作者Q号;1805280923
  • 我与奶狗男友的网恋奔现

    我与奶狗男友的网恋奔现

    暑假的相遇,本以为面临的是快餐式的爱情,却不曾想......
  • 风笑叶醉影

    风笑叶醉影

    她误闯误撞进入一个陌生的时空,和一群‘陌生人’发生了一段段感人心扉的故事。他,看似叛逆不羁实胸怀大志;他,看似文雅书生实拥统治一方的霸气;她本是万事无忧的公主,却在巨变后选择隐居江湖;他原本是天真的孩子,但战争将他磨砺成一把利剑;她看似不近人情,却是最在意亲情。他看似唯命是从,却也是不畏强权的英雄;从胆小懦弱到金戈铁马亦处变不惊,从自以为是居高自傲到沉着冷静处事周全,这世上没有恶贯满盈的人,也没有完美无缺的人。是亲人?是朋友?是敌人?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春风笑看叶醉影,朝阳醉眺漠孤烟。古今执手傲沙场,直破长空愿为翎!执子之手,并战沙场!
  • 反复镜界

    反复镜界

    总有一个人,会代替已死的人去世,她(他)的命,就是你给我的报酬。
  • 涅槃传说之倾斜的天秤座(下)

    涅槃传说之倾斜的天秤座(下)

    当“一夜百年天下惊,黑衣白发见清风”的清风伯爵遭遇“涅槃圣者”的时候,沉睡在他体内的另一个灵魂逐渐醒来。自战神复活的那一刻起,一个迷惘的神祗就踏上了漫长的追寻之路,于是,众神之战拉开了序幕,人类世界由此而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