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807400000010

第10章

夫念佛三昧者名一行三昧也。盖彼行人既了深旨。能持一心。惟念彼土。惟忆彼佛。知身土无二。了忆念亦一。乃得名为一行也。虽名一行。亦当以彼一切世出世间无量法门诸功德行以为助道。则往生行疾。是故一切诸行悉为净土而修。无别岐路。名一行耳。譬如众流入海同得海名。万善同归得名一行。以是义故。则一切念处正勤根力觉道四弘六度皆净土行。乃至弹指之善。及散心念佛。或一称名。或举一手一礼一赞。或一瞻仰。乃至或奉一香一水一华一灯一供养具。或一念修习至于十念。或发一施一戒一忍禅定智慧一切善根回向极乐。愿力持故。虽有迟疾。皆得往生。如经所说喻。昔有人。以小滴水寄******。愿不坏不失不异不竭。虽经多劫。要还元水。其人经多劫已。如寄所取果得元水。不坏不竭。此亦如是。以小善根回向极乐。如寄滴水。虽经异生。善根不失亦不坏竭。生彼无疑。是以大乘小乘有漏无漏散心定善事想观慧。皆名一行。悉得往生。惟除外道种性。故云。但辨肯心。必不相赚。又经所谓一称南无佛。皆已成佛道。良可深信。其有因心未起善行未立。身心未屈。先期感应者。不可与其同语也。是故释迦圣主一代至谈。有无量三昧无量解脱。无量行愿总持相应无量法门。惟念佛一门圆摄无外。悉皆具足。如彼大海吞纳众流性无增减。如如意珠置高幢上。能满一切众生愿求。体无亏损。此三昧宝王能摄能具亦复如是。由是义故。始我世尊以此三昧遍告众会非不再三。彼会所有承听大根之士。若文殊等。及三乘圣贤天龙八部。无不倾心而归信也。逮法流东土。有大至人。于彼庐山阐扬遗化。彼信奉者如风行草上。极天下之望。无不美其教焉。自佛至今将二千三百余载。中有圣贤之人高僧巨儒农商仕贾匹夫匹妇奴婢黄门。或自行而劝人。或著文而作誓。重法如宝。轻身若尘。临难不惧。临死不顾。挺身立行。力修此道者。何知其几。或修随喜。或信归依。乃至随得尽己之诚而行者。其数益众。诚所谓列宿尘沙莫况其多也。或有半信不信犹豫不决之人。尚生彼国疑城边地。何况正信行者哉。传记所载万不及一。自古及今咸受其赐。岂笔舌所能尽述。纵欲别修道品。但假自心之力。或有退转着魔之患。惟此法门因仗佛力。修则必成。无复魔业。永不退转。又此三昧非但远魔。亦于人间。一切县官口舌。是非患难。水火盗贼。恶人凶事。乃至一切虎狼虫兽鬼魅妖精。不吉祥事。不能侵害。又亦不为一切疫痢伤寒痈疥下贱眼耳鼻舌诸病所恼。如其愿行无亏。皆能排遣。惟于人中名闻利养甜爱软贼及嗔心嗔火。虽有佛力。盖是自咎。不能救焉。行人当深加精进以攘却之。若一念因循。必为所夺。然彼软魔但能害浅信贪怠失念之人。其精进者如刚火得水反坚。焉敢小近而睥睨也。是故行人因佛捭魔。非止此身安乐。又得三昧成就天人护助。临终正念往生。其往生之际瑞应非一。或天乐盈室。或异香满室。或光明照体。或宝座现前。或弥陀垂臂亲自来迎。或菩萨执台授手而接。乃至预知时至。正念不谬。诸障忽空。自能沐浴加趺。会众说法。叉手告别。或更勉人进道尽偈掷笔合掌而逝。或临终之后举体如生。齿骨数珠烧之不坏。光焰异常五色鲜明。祥物于空盘旋不散。烟所至处舍利流珠触物而生。此耳目之所常有者也。若非平日履践明白精进力感。焉能若是。嗟今之人或有修而无效者。盖彼信根浅薄。因地不真。未曾立行。先欲人知。内则自矜。外欲显曜。使人恭敬供养冀有所得。甚至妄言得见净境。或见小境及梦中善相。未识是非先欲明说。此等卑下必为如上魔侣所惑。愿行退失还随生死苦趣。可不慎哉。虽有道场持诵忏愿仪式。不得不被人知。盖出于不得已。岂可特露其迹使观行倾败哉。是则行人还当审谛密实自行。内怀惭愧勿露其德。至到家时。不被如上强软二魔所惑可也。中有宿障欲灭微见好相。如其不能蕴德闻人之耳。则其行必覆。所以远公三睹圣相。平日未尝言也。但除临终时耳。至祷至祷。又此三昧体性虽圆。所解则宜广大。所行则宜尽诸微细条章。革诸猥弊。乃至小罪犹怀大惧。又当解随大乘。行依小学。乃能合此三昧。若知小不自小。小随解圆。圆不离小。小即是大。小大解行一理无分。即超世见。经云。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受持三归。具足众戒。不犯威仪。发菩提心。深信因果。不谤大乘。劝进行者。以上每句是一法行。古人各有法训一章。兹不能述。又复当护人心。勿使夸嫌。动用自若。诵大乘经。解第一义。亲近善友。请问先觉。不执己见。不引己长。志存忍辱。行当依经。听闻正法。不毁僧尼。息世杂善。不贪名利。远离邪恶。处事必忠。将过归己。深诫绮语。一心不乱。视人如佛。捐弃伎能。惟求往生。身必清净。如是等无量善行悉宜修习能助正道。更能割世染心。于憎爱二境无诸留难。凝心如一。必生净土。其功甚大不可尽述。是故于此法中。密修斯行。高而不名。得生彼者。何知其几。然而有名于传记之人如大海之滴耳。岂可量其数哉。若人能依教诫但行此行。尚能利益无量冤业众生。何况父母师长。法门眷属。兄弟姊妹。及平日中解我患难。提挈我者。不得其利。故知但修此行。恩无不报。是以应当一心念佛。阿弥陀佛及二大士境界甚深。于苦海中难得亲近。难得忆念。何以故。能忆念者必解脱故。闻名尚难。何况亲近。经云。若善男子善女人但闻佛名二菩萨名。除无量劫生死之罪。何况忆念。若念佛者。当知此人是人中芬陀利华。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为其胜友。当坐道场生诸佛家。是故十方如来示大舌轮。殷勤劝励。娑婆教主告诫叮咛其辞激切。俾令五浊众生必修此道乃得度世。何以故。盖彼五浊众生身心俱苦。以苦为命。犹水火聚。而佛特于苦处行悲最深正应机宜。如水如月。感应道交故也。是故世尊自成正觉至入涅槃。其音不二。于法说中。始从华严会上。终极法华道场。玉音布告称述何穷。彼会所有大心胜志之士。承顺兹旨。悉皆起愿。而求生也。何况我等末世钝机流浪者哉。有识之流须铭肌骨。自是弥陀愿力不断。代不乏人。圣人以此唱之于前贤者以此继之于后。廓然遍乎十方三世。何止天下。霈然充乎六道四生。奚但人伦。天神向化。鬼物顺之。若人非人无不赞仰。载诸行事。具诸典章。盈溢乎海藏龙宫。遍布乎人间天上。深根固蒂悉应群机。盖皆我弥陀愿力致然也。佛言。最后恶世我法灭时。惟此教典多留百年。以度群有。然则此法岂非我等殿后之至训也。彼飞禽名八八鸲鹆者。堕在愚痴妄想异类之中。以能随人称名亦承三昧力故。尚于埋处生莲。何况于人。人而不如。可谓不知愧矣。余生于末世。正值后五百岁。故人根浅薄疑惑不信。又复异见邪解各执不同。递相诱掖。使彼正行之人多被惑乱伤感盈怀。是故集彼禅教净土诸文及诸经卷。取其极深至要之义。述作此说。类以成编。流布世间。斥邪显正。普愿法界众生。于此说中一见开解了悟真心。知弥陀依正还在西方。达西方依正不离本性。但含识者皆同往生。悉深入其阶位也。更愿先觉不吝慈悲。见未悟人。如法教导。前人若昧。可与随根应病剖析幽微。更为宣说。彼若一念信解行愿必成。往生可期。功莫称述。纵有异报牢固信乐不深。但一句染神亦成缘种。展转利益无尽无穷。劝发之功非不大矣。若人果能如是不师于心。不欺不妄。随此正教。诲人不倦者。纵自不行。即为已行纵自未学。即为已学。何以故。法界一相无自他故。如昔有人。自于一生未曾修行。但能二次悉倾己有。平等一心建会劝人同念佛故。命终之时亦得往生。其事昭著。故知能发慈悲之心。示摄受之相。及能利彼劝人念者。所得弘多。诚为无上法王所使。但不可执己谓定不必修耳。是故三昧甚深法门如海。显利之事岂能尽言。聊记所闻为世劝发

独示一愿四义之门第十九

或有问曰。念佛劝发之书吾于古人见之多矣。虽唱和相寻。言有同异。而义岂有异哉。若此集者。除述依正明观慧分折摄显众义等。余如斥妄显真之类。余若未之闻也。虽古之至人。尚未肯尽。如有所待。况某于此而敢轻视哉。余虽不能入直指之道。而亦获新闻之益。敢问何谓而作也。答曰。噫余伤世之不轨道也。而悉逐块陷邪。故为之说。岂余之好辩哉。盖出乎不得已也。又问。此三昧说既详且明。或谓难至。还可以一句而尽其义乎。答。何必一句。亦可以一言而尽。何谓一言。所谓愿也。何谓一句。所谓戒解行向也。然此一部之义不出戒解行向一句。戒解行向一句必从愿起。乃可以一言尽也。或广或略卷舒自由。岂复滞于一隅者哉。何谓为戒。行人既修三昧。若不持戒。虽有信心。为彼世间恶缘杂染相侵相夺。尘劳难遣。毁坏法身。令解入邪不得往生。经云。若一日夜持沙弥戒持具足戒。即得往生。故必当持戒也。何谓为解。行人修此三昧求生极乐。若不以此深慧妙解知净秽两土东西敌立真实不谬。又知即此净秽两土全具我心不离当念。从何法修可得生彼。经云。读诵大乘解第一义乃得往生。故必当正解也。何谓为行。行人求生净土。慧解既正则必依解立行。六时行道三业无亏。直进不退。决期生彼。经云。修行六念回向发愿。一日乃至七日即得往生。故必当立行也。何谓为向。行人欲必往生。于如是戒解行等所生功德。及今一切时处。与无始来大小善根。一一回向净土。临终乃得决生。经云。回向愿求生极乐国。譬如办事于家归家得用。故必当发回向也。此四大法门一句之义能摄一切善法。譬如四时成实谷果各得其要。失一不成。此四法门亦复如是。若失其一。三昧不成。是故须当四义具修乃满一愿也。问。只此一句还成多句。答。多句即一句。一句即多句。多句一句摄义皆尽。不可谓多句义详而一句义阙也。问。若是何不但说一句。答。多句广说。一句略言。广略虽殊。盖各为其机皆能显道。岂可但一句说而废广说也。又问。彼三家村裹匹夫匹妇行公行婆。东西不辨。菽麦不分。此持戒等一言四义懵然无知。或惟一心称名。或但专勤礼拜而得往生。临终征验昭著何也。答。此一心中何法不具。既从慧解信有二土。发行称名回向求生。岂更破乎佛戒。如是四义既具。诸行不立而成。遂得往生成其初愿。岂可名为菽麦东西不分不辨者哉。问。若尔行者但当一心诸行自具。更不必立四义等也。答。若先知四义而一心者。如以基地坚牢故则永无退转。若先一心而具四义者。虽得往生。于中忽遇魔恶邪党。则多有退转。是知还以四义为优也。继时问众将散。忽有承上问意复作问曰。我闻净土劝修之书自古及今作者多矣。其辞义纯善。悉应机宜将遍于人间世。又依教得生者已广。可谓义无余蕴矣。云何于今更有所作。使学者有异解耶。今详此集。义若述古。古人已明。不须更说。义若别立。今人莫解。恐成臆见。若不出二句而说。不知为名耶。为利耶。愿闻其要。答。噫陋矣。子之难诲难明也。吾闻古人立言必祖佛经。既祖佛经。虽一句义。假使大千世界尘数众生皆如普贤。经劫而谈。理趣犹尚不尽。岂古人已说今人不可言哉。岂先佛已说古人不可言哉。不知今人不述古人之言。古人之言行不显。古人不垂今人之诫。今人之志虑无凭。又义虽述古。意趣不重。语虽别立。理不异古。但以世去人逝所解异端。虽决甲疑。复增乙病。乙病既复。丙疾又生。展转多岐流于岐见。又彼圣贤之书虽则山高海积。泯灭者多。后学机迟。卒难寻究。是故于彼广文中。摘其精华简要之义。急欲解当世之惑。集以成帙。尽壬癸之沉痾。岂为利名乎哉。子之所问惭且愧矣。譬如大海添流。海岂厌其深广。巍山如土。山奚恶其崇高。又今人之疑古所未闻。古人之偏今人莫至。去圣既远。故当依经辨明今人之疑也。又如满室并金之药虽贵。若不诊其疾而择其对者用之。非但疾之弗瘳。命亦难保。又经中一义万解万明。何厌乎言之再闻。何惮乎言之未闻也。子当以此三昧披究详明。立大愿行。直进于道求生净土。慎毋更待临行决别之际。爱境惜身。如生龟脱壳。万苦攒心而自悔焉

示念佛灭罪义门第二十

同类推荐
  • 大乘广五蕴论

    大乘广五蕴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岭南风物记

    岭南风物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仲夏纪

    仲夏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王常宗集

    王常宗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幼科释谜

    幼科释谜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拢苍天

    拢苍天

    陇家绝顶天才陇天,天赋傲世群雄,渡劫意外失败却凝聚神魂,而后借胎重生,我虽陨落一次,可我依旧能傲世群雄!
  • TF故事与你,清风伴酒

    TF故事与你,清风伴酒

    她说:“我开始了一次很远很久的旅行,一路上经历了千难万险。我没想到友情的一路如此坎坷。”他说:“相遇是缘分注定的开始。”这次莫名的相遇,不知是命中注定,还是缘分未尽。我说,“遇见你们,是我最美的意外。”拥有你如果真的是注定,我一定用尽所有,把最好的给你,影子在下雨天也会缺席,可是,默默陪你的人,狂风豪雨都一直会在。谁不是一边受伤,一边学会坚强。交友+Q1517452831(注明要写小说两字,谢谢(*°?°)=3)文笔较渣,轻喷
  • 古炎修魂记

    古炎修魂记

    逆天武魂,吞噬天地,四大兽王,伴我同行。所有武魂任我挑,五湖四海任我游,一剑斩断尘世恨,快意恩仇度一生!这本书只有一个女主,这本书只有一个位面,这本书少了些套路,多了些善美,我写的不是小说,而是自己童年的梦想。
  • 异次元魔法学校

    异次元魔法学校

    一张奇怪的录取通知,00后少年的一段奇妙求学之旅。
  • 他心中的白月光

    他心中的白月光

    miss--有着思念,想念,错过的意思,我以为你的意思是思念,会像光一样指引着我,可到最后却是压垮她的最后一根稻草公元1789.4.13她彻底消失在了这个世界,她的一切都归了林瑶,林瑶,你一定要活下去他为什么要这样做,如果不是她,司家可能还立足于世界,所有都变了,这个世界上再无思念,也没有肆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一不小心真穿越啦

    一不小心真穿越啦

    讲述了姚望川在旅游途中发生了一件奇怪的事,被一条寻找镇定之宝的真龙一起穿梭到上古时期。她醒来时,成了上官明府的千金小姐,上官老爷和夫人都对她疼爱有加。没想到她在故宫小贩那随便买的心锁项链就是龙族的镇定之宝,她的到来给上官明府、整个龙族造成不幸的灾难。
  • 学会了爱但蹉跎了岁月蹉跎了你

    学会了爱但蹉跎了岁月蹉跎了你

    吴益皓永远忘记不了葛晴晴,那个曾给他带来无限伤痛的人。他选择了成为一个对爱情不专一不负责的负心人来让自己解脱,终于他遇见了葛雯雯,一个与葛晴晴有几分相似的女人,当他发现葛雯雯与葛晴晴的关系后,他终于解开了自己的心结,也学会了如何去爱。
  • 步步荣锦

    步步荣锦

    初见,一场错认。再见,不欢而散。她口无遮拦,扬言杀父之仇不共戴天,惹得他勃然大怒。他眸色冷若寒冰,“这仇你找皇上去报!”可原来,他就是皇上。自古最是无情帝王家。你有你的如花美眷,我有我的知己蓝颜。管他爱不爱谁,她只想手握江山,权倾天下。==道友,你手中的推荐票与贫道有缘,贫道要把它们带走。贫道亦将此宝书赠于你,请速速加入书架。已有完结作品《腹黑总裁毒舌妻》,欢迎跳坑。
  • 九天仙吟

    九天仙吟

    《易经》有云:“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元者,善之长也…亨者,嘉之会也…利者,义之和也…贞者,事之干也”。一切有为法…皆是因果…缘起则生…缘尽时灭…不外如是…………何为大世?是辉煌鼎盛的超级文明?还是于万千生灵中诞生至强者?当繁华落尽,便是衰败和动乱,你将何去何从?或执掌镇世古旗扫清纷扰乱世?亦或持旷世神兵荡平万千邪祟?又或是登临杀道极巅!斩尽世间一切罪恶?还是以浩瀚天碑镇压这无情大道?最恐怖的时代来临,一位位人杰应劫而生,挤身一个大世是否能追溯到罪恶的源头?(新人新书,请多支持,此书绝不阉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