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807400000005

第5章 (并序)(4)

夫观慧三昧者。当以斯观慧之旨。观彼极乐依正。使此心纯熟。心境理一。而直生于彼土也。道场正观者。以彼虽达观慧之旨。而六根所对尚留尘境。或有退转故。于道场圣像乃至庄严供具。即与极乐依正一体而观。行人虽未离娑婆。以此心观一故。如已生净土矣。于命终时。莫不感应。且如行人忏悔行事清净道场庄严供事。至于一香一华。岂不即彼三谛之理。若不以此谛理。事事之中正念观察。使胜行有归。则于大乘圆顿之道。不能开显。如彼佛土。有无量一一庄严之具。皆从彼佛初修菩萨行时。因行所感。因行既立。果土现前。故庄严具胜妙无尽。我今观果知因。则知三昧道场一一庄严与彼极乐因果无二。岂不亦各各成大三昧。显诸法门圆融微妙。如极乐土等无差别。亦自即彼严具为妙身相。身相供事非彼非此非一非多。依正互融显法界理。如诸佛土不可思议。岂可视为土木所成境耶。故知或境或心或身或土。同一受用自在无碍。经云。以波罗蜜所生一切宝盖。于一切境界清净解所生一切华帐。无生法忍所生一切衣。入金刚法无碍心所生一切铃网。解一切法如幻心所生一切坚固香。周遍佛境界如来座心所生一切宝众妙座。供养佛不懈心所生一切宝幢。解诸法如梦欢喜心所生一切佛所住处宝宫殿。无著善根所生一切宝莲华云等。以是观之。则知极乐依正之境乃是弥陀如来因行所成。今感其果。我此道场既是生净土因。胜劣虽有不同如海如渧。而其气分岂不与同体耶。因是义故。则道场中六根所对香华灯烛胜旛宝盖一切供具。乃至衣服卧具饮食医药诸受用具。一色一香及一微尘。无非三昧。无非法门。皆能使人发乎妙解悟心证圣。虽未闻音。亦能表现念佛三昧诸大法门。亦即一切生佛之身境智无碍。亦能与我同行。为真法侣。行人敢轻视之。使不发妙悟俱生彼国。可乎。经云。禅定持心常一缘。智慧了境同三昧。义亦若是。能作此观。则根境一致。何但我之三业为能修也。又如地狱苦具刀杖剑火。以彼先造恶因所使。皆能摇动为蛇为狗为虫为鸟。穿骨入体。作诸苦事。况道场中诸庄严具。而不依正同源皆解脱法。与我共成三昧者乎。又道场庄严形皆异物。尚能使人发乎妙解。况今所奉尊像。恭敬供养。尽心竭志。如父如母。岂不能令我解脱速生安养。且如一佛二菩萨像置道场中。为的对忏悔之主。余像是伴。总名为正。诸庄严具悉名为依。是则主伴依正。与彼极乐依正。虽粗妙不同。而其像主所有神通愿力。同佛真身。扣之则灵。求之则应。有何差别。既无差别。则于此像岂可但作土木胶漆金彩所成之见。而不作西方极乐大愿相好真身之佛观耶。若于像中不见真身。则其心不一。三昧难成。妙悟不深。失之甚矣。盖今所见之像。与彼真身实无二致。但以彼佛大慈普遍。于无二身。随机应现。示真示化。或示形像。而我亦眼障尚深。于一法中。所见自异。于佛真身。而谓像耳。则知此像岂实像哉。譬如观经三辈九品接引之佛。随其品位。所遣从胜至劣。各各不同。故知我所见像。实亦当我所见。岂佛慈不普。而示我以像哉。虽然见有不同。皆即弥陀一体。又如经说忏彼眼障渐薄。见佛座已。先见一佛二佛。障又薄时。渐渐见佛遍虚空界。以彼例此。若我忏愿求生之心与理相应。先见佛像及化。后能见佛真身。又如华严会上。佛体本一。大菩萨众见佛是广大无量天冠庄严舍那之身。三乘见佛是王宫降生老比丘身。我等凡夫故。应见佛是土木所成之身。不尔。云何普贤观经但忏眼罪而得见佛。是知佛本一体。或真或像。实见者自异耳。又昔有人。刻木为母。母身本木。人有借觅于母。或与或吝。木母亦能形喜愠色与真母同。彼世间孝意所感。尚能若是。况我无量大愿神通之佛即真宝像。不及木母者乎。况古今造像征验不一。或放光明。或示瑞应。乃至身生舍利。水溺火焚不坏者。载之传记。不可具陈。则我道场像主即是弥陀如来真实色身。而我障故。谓是像耳。纵彼直谓是像。亦能入前像观。从像见真。岂不显同体之妙。经云。佛清净身遍一切处。又云。一切诸法无非佛法。何特此像而非佛乎。或问。离一切相。即名为佛。佛身尚非。何况此像与佛同耶。答。若于相非佛。何止于像。离舍那报身。亦非是佛。若一切非佛。即一切是佛。何非佛耶。若知此义。则悟我今所奉尊像不离愿海。具大神方。能摄能受。所有一切方无畏等十八不共大慈大悲常乐我净相好光明。与弥陀全身等无差别。而我于中忏悔行事。当如乞人得近帝王。常怀惭战。畏爱兼抱。渴仰摄受。冀求出离。况复历劫难过。今既遭逢。岂可轻易使胜行不进自作障难耶。又念彼佛。哀悯我故。垂示像身。受我忏悔。既受我忏。则一切重罪定得消灭。必生净土。于是心得欢喜。忽如天廓地清。获得法眼。彼极乐国可如目睹。故知真像一致之说非不甚深。学者宜尽其诚。莫作异解

辟断空邪说第六

释迦如来一代圣教。一本于善恶果报因缘诸法。为始终不易之正教也。虽有百非超脱之句。岂必离乎因缘法哉。奈何今时有一等断人善根极恶阐提之辈。不识佛祖为人破执除疑解粘去缚之谈。随他脚后跟转。妄谓除此心外诸行皆空。无佛无法。非善非恶。错认妄识是真。谓此心外无法可得。遂即拨无因果排斥罪福。言一切菩萨诸佛形像秖是个金银铜铁土块木头。一大藏教亦秖是个树皮。揩不净底故纸。本非真实。何足依凭。于一切善行功德。无不一一扫除谓言着相。一路谈他之短。显己之长。或存所参话头而又谓不可固执。索性使人内外空索索溪达地了。即乃潜行诸恶及淫怒痴等。反谓于道无碍。自赚赚他。内心腐烂殆不可闻。譬如师子身中虫。自食师子身中肉。此等见解其类甚多。必是天魔波旬昔恨未消所遣来者。令同我形服坏我道法而无遗余。呜呼痛哉。若如彼见。谓形像非佛。不知何者是佛。纸墨非经。不知何者是经。若自心是佛。何物非心。而独谓圣人之像非心非佛耶。又心既是佛。何人无心。而独谓汝心是佛。使人非像非经耶。不知众生之心全体在迷。必假圣人形像经法。而表见之使人有所悟解也。若有悟解。则识生佛真心平等遍一切处。经云。诸佛说空法为度于有故。若复着于空。诸佛所不化。又云。宁可说有如须弥山。不可说无如芥子许。纵证空法。犹滞小乘。岂能如大菩萨等。从空入有证于俗假。于众生界如佛度生者也。是故小乘空见是大乘菩萨所弃。佛说空法是未了义。又佛说空法。乃即有显空。空不离有。得名真空。今人说空。离有方空。空成断见。深为可畏。如陷坑宑永不可出。永嘉云。弃有着空病亦然。还如避溺而投火。斯之谓也。善星比丘妄说法空。宝莲香比丘尼私行****。生陷泥犁。岂不是后人龟鉴。后人不以为戒。复蹈其已覆之辙。如盲引盲众。使师及弟子自甘没溺。可悲甚矣。又若孝子。闻父过恶。以承彼生育之恩。犹尚不忍。况我释氏之子负出世恩。于佛形像法言恣意轻毁。安然不惧。可不痛伤。此人必向五无间狱大热猛焰之中。各各自受今日谬解之报。岂虚语哉。纵是德山丹霞亦但如文殊等。一时为人破执显理耳。岂欲以此教后世耶。今为其后者不识先人之方便。更吃彼已吐之唾。一向谬谓拆佛殿烧木佛是究道之行。可谓颠倒。若遵彼遗说。惟能烧拆便是道者。今天下释子皆当如文殊师利。以剑自随。有佛杀佛。无佛斫像。即是道矣。更不须以佛所传定慧等学而为道耶。又佛法门得久住者。全赖经像形服威仪善行乘法而已。不知舍是何据而得久住者哉。是故佛说。于诸经像敬之不至。尚获大罪。况更轻毁。罪逆可知。妙经有云。提婆达多昔作仙人阿私陀时。为释迦师。释迦自以其身而为床座奉上供养。令我具足六度相好金色无畏摄法。乃至不共神通道力。成佛度生等者。皆因达多善知识也。今释迦已得证果。欲相成其道。不说法空。但逆赞其法。微损佛足小指。尚不逃于地狱长劫之痛。何况后五百岁。断人善根妄说法空者。岂能免苦果耶。又佛说法空。盖欲令人体空断恶。奈何不识佛意。而反滞空退善。岂不颠倒。又彼于诸不善尚说无碍。不知善法何碍而欲不修。古人以不落因果答学者问。而五百世堕野狐身。非百丈老人。不能脱之。况今妄说法空拨无因果。不惧后世。恣意妄谈。非止毁于经像。又将素食之人比之牛羊。说法之人叱为虚解。罪将安极。不知慧解如人之目。道行如人之足。有目无足。虽见而不能行。有足无目。虽行而不能见。以不见故必堕坑堑。以不行故奚到宝所。虽不能到。还识是非。既堕坑堑。身命俱失。如经所谓五度如盲般若如导。以如盲故行必堕凶。以如导故必到宝所。岂可反叱经教之谈为虚解也。然则解行虽各为要。设使有行无解。莫若慧解为优。譬如罗汉应供象身挂缨。其义可了。又若有解无行。菩提可发。有行无解。难会圆乘。故知文殊解深为诸佛之师。普贤行大作群生之父。岂可偏滞一隅而自执也。禅宗南岳尚以不似一物不无修证不可污染。为悟道入门之要旨。况今人邪见若是之深。岂不速疾陷于极苦之处。楞严云。自谓已足。忽有无端大我慢起。心中尚轻十方如来。何况下位声闻缘觉。又云。忽然归向永灭。拨无因果。一向入空。空心现前。乃至心生长断灭解。不礼塔庙。摧毁经像。谓檀越言。此是金铜。或是土木。经是树叶。或是叠华。肉身真常不自恭敬。却崇土木。实为颠倒。其深信者从其毁碎。埋弃地中。疑误众生。入无间狱。失于正受。当从沦坠。则知世尊于妄说法空之人。及未得谓得未证谓证者。预已授其入狱之记。明鉴若是。今人岂能逃佛所记哉。或曰。彼达多入狱无苦。我奚畏焉。不知达多因心欲逆赞释迦之道。故在地狱非但无苦。且如三禅天乐。然以身口似谤故。在地狱之中。还如身口所作。具受无量种苦。佛师尚尔。况今人效之。使人于经像间不生尊敬。视犹土木。待如故纸。令彼不识因果。薄于罪福。远佛教诫。近五逆行。如是恶报其能免乎

开示禅佛不二法门第七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一等庶女:腹黑世子妃

    一等庶女:腹黑世子妃

    无人问津?自生自灭?不就是个庶女身份,有那么惹人看不起吗?她偏就不信这个邪。步步为营,千般计较,只为着头上一片青天。偏偏造化弄人让她当个冲喜新娘,冲喜就冲喜,高攀就高攀,任凭你阴谋阳谋,都叫你有来无回自作自受!祖母精明,婆婆嫌弃,更有小鬼阴险,且看小小庶女如何扭转局面,翻身做主!
  • 枫叶之国的青春岁月

    枫叶之国的青春岁月

    本作品是根据自己早年在国外读大学的真是经历为基础,以日记形式呈现。希望通过这部作品和朋友们分享在留学过程中的个人成长经历。
  • 暗武邪尊

    暗武邪尊

    与天奋斗,其乐无穷!与地奋斗,其乐无穷!与人奋斗,其乐无穷。
  • 此生谁渡

    此生谁渡

    末世初渡,遍地狼烟!两个大世界的交锋,隐藏了多少秘辛?世间法尽失,民何以聊生?纵然王者逝去,英杰灰飞,逝者已矣,但世上却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在那末日之战的交锋战场上,曾死去无数风流人物,先辈前贤,但是,这些曾震动九天十地的人物,却并未真正逝去,他们,还存在这片世间!一切,究竟为何?
  • 殷总,宠妻无度

    殷总,宠妻无度

    姜绮姝无论如何都没有想到,当她惨遭背叛,生死一线时救她的人会是商界杀伐果断,独勇如狼的殷腾。他强势进入她的人生,告诉她:“从此以后,姜绮姝是我的人,只能对我一人嬉笑怒骂、撒娇温柔。”在外时,他帮她撕仇人虐渣男,宠她上天;独处时,他戏谑、招引,只喜欢看姜绮姝在乎他时撒泼甩赖的小模样。“殷腾,你喜怒无常,到底想怎么样?”“小姝,我只想把灵魂都揉进你的骨子里,一辈子,赖上你!”
  • 女子轮回修仙传

    女子轮回修仙传

    现代都市女强人阴差阳错与黄中李树融合,得到黄中李的传承,从此走上了一条崭新的道路。简单地说,就是一小女子走了大运开启了修仙之路。千辛万苦来到了灵界,努力升级打怪,争取早日飞升。可是,老爹、老娘你们怎么会是重生滴?!前世还是炮灰!那个宝物多多,美男多多,灵兽多多的女人又是谁?这个出口就是“夫子说”的人是我这世的亲哥哥?那个天天傲娇的吃货竟是我堂哥!修仙之路注定不平凡。。。
  • 人间异传

    人间异传

    有些人走夜路,总感觉背后有人,有一双即将抓住自己的手。那种感觉用科学的解释称之为心理恐慌,而我,则称它暗物质。在人间,还有一种古老的传统说法:“亡灵”。
  • 有缘修个仙

    有缘修个仙

    凡家村孤女凡義,聪明绝顶,却灵根低劣,因渣爹父亲留下的一块空间玉佩,因缘巧合进入梨花宗,拜在梨花宗少宗主门下,踏上修真之路,收妖宠炼符箓,最终逆袭成仙。
  • 腹黑小姐别太狠

    腹黑小姐别太狠

    无意帮他狙击杀手,他却还想赖着她,她转身,只留下一个华丽的背影给他,任由他在身后狼狈得咬牙切齿……10年忍辱负重的她不反击并不代表她懦弱,随着身世之谜逐渐明朗,杀父弑母之仇也是时候了断,欠了的血债总是要还的……李傲雪脸上那抹富有深意嗜血的笑容,让人发寒,她在等着钟声的响起,那是她与这里的终结,不!应该是说开始……
  • 毫无保留

    毫无保留

    单都好的第一次表白被姜直全程目睹;单都好的第一次犯傻是对着姜直;单都好的第一次被训斥是当着姜直的面;单都好的第一次心动对象也是姜直……从小到大在感情方面是空白的单都好决定了,既然这么多第一次都与姜直有关,“我愿意空出内心二分之一的感情来对待你。”姜直:“不,我想要百分之百。”于是在姜直的攻势下,单都好满心满眼都是姜直“我愿意对你毫无保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