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197900000013

第13章 禅学古史考(1)

关于禅学在古代的传授,史料很残缺;我们没有法子,只能在中国旧译的禅法书及其序跋里面钩出一点比较可信的材料使人知道古代佛教徒的传说里的禅法传授史是什么样子。

印度人是没有历史观念的民族,佛教是一个“无方分(空间)无时分(时间)”的宗教。故佛教的历史在印度就没有可靠的记载。

去年(1927)的夏间,我在上海美国学校的中国学暑期讲习会内讲演了四次“中国禅宗小史”,听讲的有两位印度人,他们听我讲“慧能死于西历713年,道一死于788年,百丈、怀海死于814年,丹霞、天然死于824年,”觉得十分可怪。他们后来到我家里闲谈,说起此事,认为中国民族特别富于历史观念的表现。

他们说:“怎么连佛教和尚的生死年代都记的这样清楚详细!”A关于禅学在古代的传授,史料很残缺;我们没有法子,只能在中国旧译的禅法书及其序跋里面钩出一点比较可信的材料使人知道古代佛教徒的传说里的禅法传授史是个什么样子。

古代翻译的禅法诸书,举其重要的,约有下列各种:

(1)《道地经》一卷(缩刷《藏经》暑六)

“天竺须赖国三藏僧伽罗叉,汉言众护,造。”后汉安息国三藏安世高(约西历148-170)译。凡七章。

(2)《大安般守意经》一卷(宿五)

安世高译。旧录作一卷。今缩《藏》所收乃是康僧会与陈慧注本,注文与经文混合,故分二卷。

(3)《禅行三十七品经》一卷(宿八)

(4)《禅行法想经》一卷(宿八)

以上均安世高译。安世高还有《大小十二门经》各一卷,也是禅书,今不存。

(5)《小道地经》一卷(暑六)

后汉支曜(约185)译。

(6)《禅要经》一卷(暑六)

在后汉录。译人不详。

(7)《修行道地经》七卷(暑六)

众护(僧伽罗叉)造,西晋三藏竺法护译。跋作六卷二十七品,今本有七卷三十章,而目只有二十九章。南条文雄说,末三品依《法华经》。大概此三品是后来加入的。序题“《瑜迦遮复弥经》,晋名‘修行道地’”。跋言太康五年(284)二月二十三日译成。

(8)《坐禅三昧法门经》二卷(暑六)

僧伽罗刹造。姚秦鸠摩罗什(402-412)译。

(9)《禅法要解经》二卷(暑六)

(10)《思惟略要法》一卷(暑六)

(11)《菩萨诃色欲法》一卷(暑六)

以上都是鸠摩罗什译的。

(12)《禅秘要法经》三卷(宿五)

鸠摩罗什译。首行有“后秦弘始年……译”字样。

此书乃众家所造。《高僧传》七,《僧睿传》云:“《禅法要》三卷,始是鸠摩罗陀所制,末是马鸣所说,中间是外国诸圣共造。”僧睿序文中说的更详细:……寻蒙[鸠摩罗什法师]抄撰众家禅要,得此三卷。初四十三偈是鸠摩罗罗陀法师所造。后二十偈是马鸣菩萨之所造也。其中五门是婆须密,僧伽罗叉,沤波崛,僧伽斯那,勒比丘(疑是“胁比丘”之误),马鸣,罗陀《禅要》之中抄集之所出也。六觉中偈,是马鸣菩萨修习之以释六觉也。初观淫恚痴相及其三门,皆僧伽罗叉之所撰也。息门六事,诸论师说也。

(序文见僧佑《出三藏记》九)(13)《修行方便禅经》四卷(即所谓《达摩多罗禅经》)(藏八)达摩多罗与佛大先造。东晋佛陀跋陀罗在庐山(约410)译,慧远作序。序尾有一行云:“《庾伽遮罗浮迷》,译言修行道地。”

(14)《五门禅经要用法》一卷(暑六)

“佛陀蜜多撰,宋罽宾三藏昙摩蜜多(424-440)译。”

(15)《治禅病秘要法》二卷(宿五)

宋居士沮渠京声译。跋言孝建二年(455)译成。

以上译出的禅法书,是依时代的先后排列的。我们可以作一表如下:

第2世纪的晚年安世高译《道地经》,《大安般经》等。

支曜译《小道地经》。

第3世纪的晚年284年,竺法护在敦煌译《修行道地经》的全文。

第5世纪的初期鸠摩罗什在长安译各种禅经。(约在404[年])佛陀跋陀罗在庐山译《达摩多罗禅经》。(约在410[年])昙摩蜜多在建业译《五门禅经》。(约在450[年])这表上可以看出印度禅法逐渐输入中国的历史。安世高等译的书,都很简略,不很容易懂得。故《道地经》有道安等的章句,而《安般经》有道安的注及陈慧等的注本。法护译的是僧伽罗叉的全文,但其书远在敦煌,又不久即遭大乱,似乎不很流通。故5世纪初年慧远作《禅经》序云:每慨大教东流,禅数尤寡。三业无统,斯道殆废。顷鸠摩耆婆(即鸠摩罗什,Kumarajiva)宣马鸣所述,乃有此业。虽其道未融,盖是为山于一篑。

故其时僧睿序罗什所出《禅经》云:此土先出《修行》,《大小十二门》,《大小安般》,虽是其事,既不根悉,又无受法。学者之戒,盖阙如也。

以此推知禅法之推行是5世纪以后的事。5世纪初期,北有罗什,南有慧远,其所出诸书又都是提要钩元的书,故印度的禅法遂稍稍流行于中国。

据近代学者的考证,释迦牟尼大概生于纪元前6世纪(约560),死于前5世纪(约480)。故鸠摩罗什时代上距释迦不过八九百年,可算是“去古未远”。这八九百年中的传说之中,含有一些史料,其可信之程度总稍胜于后世的种种传法说。故我们研究印度禅学的传授,应该先研究这些较古的史料。

佛教的禅法的来源很古,《奥义书》(Upanishads)中已有禅定之法,其名为“瑜伽”(Yoga)。(看忽滑谷快天《禅学思想史》上卷,页三九-五二。)此种书在佛教产生时已成为很有势力的经典,故佛教不免受他的影响。数论一派(Sānkbya,印度六家哲学之一。)也注重“瑜伽”。稍后起之瑜伽一派(六家之一),更把禅定作为主要的修行法门,故其学派即称瑜伽。(看忽滑谷快天同书上,页六六-八四)佛教之禅法也名为“瑜伽”,习禅者名为“瑜伽遮罗”,禅法名为“瑜伽遮罗布迷”,即是“瑜伽师地”,译言“修行道地”。故法护译的僧伽罗叉的《修行道地经》序题:

《瑜伽遮复弥经》,晋名修行道地。

故庐山译出的《达摩多罗禅经》序末说:《庾伽遮罗浮迷》,译言修行道地。

僧佑记录此经,也说:《禅经修行方便》二卷。一名《庾伽遮罗浮迷》,译言修行道地。一名《不净观经》,凡有十七品。

可见僧伽罗叉的书,和达摩多罗与佛大先合作的书,都叫做《瑜伽遮罗布迷》(Yogāchārabhūmi)都可译作《瑜伽师地论》(《高僧传》。

二,《佛陀跋陀罗传》,他译有《修行方便论》,本不称“经”也)。

南条文雄的《明藏目录》于《道地经》下注原名为Mārgabhumi

又于《修行道地经》下注原名为Karyāmārgabhūmi

又于《达摩多罗禅经》下注原名为Dharmatara Dhyana-sutra

这都是出于臆测的,全没有根据。

这个书名关系不小。我们因此可以知道这时期的禅法上承《奥义书》,中间与外学胜论派及瑜伽派相关,下接唯识宗的瑜伽师地。

汉晋时代译的许多禅法书之中,从不提及无着(Asanga)弟兄之名。大概无着弟兄的时代很晚,其年代约在第4或第5世纪。péri说他们的年代在280[年]至360[年]之间,似乎还过早。(参考Eliot,Hinduism and Buddnism,Vol. Ⅱ,P65.)他们不过是“瑜伽遮罗”的后起之秀。试取无着的《瑜伽师地论》(玄奘译本)与法护,罗什,佛陀跋陀罗诸人译的各种《瑜伽师地论》相比较,便可知道他们的内容大致相同,演变的线索也很明显。不过无着所造更多烦琐的分析,遂成为唯识的烦琐哲学。更进一步,便成了下流的密宗了。

在中国方面,赖有中国古代思想的抵抗力,这种烦琐的分析同中国人的头脑不能相容。中国的文字也不配玩这种分析牛毛的把戏,故5世纪以下的禅学趋势便是越变越简单3,直到呵佛骂祖而后止!

中间虽有玄奘、窥基的大卖气力,而中国思想终走不上唯识的烦琐哲学上去;虽有不空、金刚智同许多帝后的提倡,而中国居然不曾堕落成为真言宗与喇嘛教的国家。

我们现在要研究古禅学的传授略史。庐山译出的《禅经》有小序云:……佛灭度后,尊者大迦叶,尊者阿难,尊者末田地,尊者舍那婆斯,尊者优波崛,尊者婆须密,尊者僧伽罗叉,尊者达摩多罗,乃至尊者不若密多罗,诸持法者,以此慧灯次第传授。我今如其所闻而说是义。

此是佛大先的口气,故有达摩多罗而无佛大先自己。我们应该先考定佛大先的年代。

佛大先即佛陀斯那(Buddhasena)。《禅要秘密治病经》有后记云:河西王从弟大沮渠安阳侯,于于阗国衢摩帝大寺,从天竺比丘大乘沙门佛陀斯那。其人天才特拔,诸国独步。诵半亿偈,兼明禅法;内外综博,无籍不练。故世人咸曰“人中师子”。沮3渠亲面禀受,忆诵无滞。以宋孝建二年九月八日(四五五),于竹园精舍书出此经,至其月二十五日讫。尼慧浚为檀越。(《出三藏记》九)据《开元释教录》四:

安阳侯沮渠京声,即河西王蒙逊从弟,少时尝度流沙,到于阗国,于瞿摩帝大寺遇天竺法师佛陀斯那,安阳从之咨问道义。以茂虔(即牧犍)承和年中译《禅法要解》一部。

《高僧传》二,《昙无谶传》后附《安阳侯传》,也说他从于阗高昌东归,回到河西,即译出《禅要》。又说:及伪魏吞并西凉,乃南奔于宋……初出《弥勒》《观世音》二观经。后竹园寺慧浚尼复请出《禅经》。安阳既通习积久,临笔无滞,旬有七日,出为五卷。

沮渠王国被灭时在承和七年,当宋元嘉十六年己卯(439)。其译《禅经》,在宋孝建二年(455)。《开元录》记载有误。也许他在河西,曾译初本;后在南方受请,又重译一本,故十七日而译成。沮渠蒙逊开国在四○一年;《僧传》说安阳侯少时在于阗见着佛大先,大概佛大先当四百年时还生存。

同类推荐
  • 圣经故事:使徒行述

    圣经故事:使徒行述

    《圣经故事:使徒行述》分册,是《圣经故事》的第四分册,讲述耶稣门徒的故事并介绍使徒的书信作品,对应《圣经·新约》的后23卷。使徒保罗原本是迫害基督徒的急先锋,但在去往大马士革的路上得到神启,归信了基督,从此冒着巨大风险坚定不移地展开三次传教,曾被投放监狱,依然坚持信仰直到最后被杀害。本册同时也讲述了基督教早期领袖彼得、基督耶稣厚爱的门徒约翰等其他使徒传播基督之道的故事。由于早期基督教是被罗马帝国禁止的,这些使徒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迫害,然而他们都展现出了强烈的大无畏精神,对后人有相当大的榜样作用。
  • 星云日记25:感动的修行

    星云日记25:感动的修行

    本书为“星云日记”系列的第二十五册。收录星云大师1993年9月1日至10月31日期间的日记,分为“热闹场中作道场”、“接受的习惯”、“感动的修行”、“同体与共生”四部分。日记详细记载了星云大师每日的弘法行程、心得、计划,熔佛法、哲学、文学、慈心悲愿于一炉,实为一代高僧之心灵剖白与济世旅程,为现代佛教历史的进展保存或提供了至为珍贵的第一手资料,亦为吾人陶冶心性之良方、修养精神之津梁,从中可获得许多做人做事的启示与新知。
  • 圣经故事(2册)

    圣经故事(2册)

    《圣经》是世界上流传范围最广、对人类影响最大、在全球发行量最多的一部书,它不仅是一部宗教经典,也是整个西方文明的基石,对西方社会、政治、教育、思想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也成为全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 静心·舍得·放下之舍得

    静心·舍得·放下之舍得

    太虚法师致力于佛教改革,提倡人间佛教,是中国近代佛教改革运动中的一位理论家和实践家。1927年,出国巡回讲学,遍历英、德、法、荷、比、美等国家,弘扬佛法。在巴黎首建世界佛学院,开创了中国僧人跨越欧美弘传佛教的先河。法师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振兴佛教、建设新佛教文化的事业,虽出家为僧,但救世济民之心让人感佩,是一位侠骨热肠的高僧。
  • 圣经故事:爱的胜利

    圣经故事:爱的胜利

    《爱的胜利》分册,是《圣经故事》的第五分册,本卷回顾了基督教会一千九百年来的历史,讲述了基督教历史上重要的人物和事件,并在卷末复述了《圣经》最后一卷《启示录》中的故事。
热门推荐
  • 守护甜心之曼珠沙华

    守护甜心之曼珠沙华

    那一天,地狱的血色曼珠沙华盛开。她叫月雪·陌雪,恶魔注定了她此生的道路,只有---复仇!她活着也只有一个意义---复仇!
  • 幻之蕊

    幻之蕊

    逍遥自在,活出自己~女主穿越了,废话,这本来就是穿越文,不穿越我也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 凌霄花开木棉不散

    凌霄花开木棉不散

    一个人的青春,该是什么颜色,是五彩缤纷,还是黑白宁静!一个人的执着,能到什么地步,是时间治愈,还是地老天荒!凌霄和苏小棉,相遇于年少,情牵在年少,错过在年少,彼此的青春在各自最璀璨的岁月里,悄然绽放!世界上最残酷的事情,莫过于,彼此相爱的两个人,因为误会分离。而最残忍的事情,就是在你死后,我终于学会忘记,勉力接受幸福的那一刻,你却出现!凌霄花开木棉不散,曾是幸福的泡沫,如今,变成活下去的意义!
  • 爆笑五行群侠传

    爆笑五行群侠传

    五行轮回,变化乾坤,天下武功,唯我独尊!一个八岁懵懂少年郎身无绝世武功却有宝物五行蝎子镯相助,乱斗金庸古龙群侠爆笑武林,偕五位兄弟邪不正黄药食(又称飞钱侠)、毒不死欧阳疯(又称蛤蟆侠)、帝王枪断欲(又称蜘蛛侠)、丐中丐乔疯(又称打狗侠)、不戒僧虚足(又称冰封侠)笑傲江湖,京城大战创下了天下五绝“东邪、西毒、南帝、北丐、中神通”之美誉!同时也造就了钢铁侠游毯子、神叨侠杨扩、花侠花不缺、水侠江笑鱼等英雄传说!大内密探凌凌漆和海外高手占士邦决战紫禁之巅,护驾有功一解身世之谜,威震五行门之雄风,更胜其父云凌天之豪气!欲知详情如何,一切尽在《爆笑五行群侠传》!
  • 发现创造与传奇故事

    发现创造与传奇故事

    在我国,玻璃古称“玻绲”、“颇绲”、“水玉”。1975年在陕西宝鸡发现西周墓葬出土文物中有上千件玻璃管、玻璃珠。经科学鉴定,这是一种铅钡玻璃,与西方的钠钙玻璃分别属于两个不同的玻璃系统,说明了早在3000年前的西周时期,我国就已经开始制造玻璃了。战国至秦汉时期,玻璃制造业进一步发展,有俗称“蜻蜓眼”的多色玻璃珠。三国以后,玻璃制造方法一度失传。北魏时期,大月氏商人到山西大同传授烧制玻璃技术。后来玻璃制造技术得到了不断发展。
  • W时空之神皇

    W时空之神皇

    被誉为同辈最强异人的他,明明战神盟炎国分部的管理者,却被安排来保护一个学生,然而这才是他一生的起点…
  • 墓剑英雄

    墓剑英雄

    江湖数百年,英雄去了又来,谁主浮沉,本书将把你带进一个全新的江湖,一起领略江湖儿女的侠与情。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彼方的花

    彼方的花

    「彼方」,是世界的间隙,两个不同世界的交界。有关彼方的传说很多,但是最吸引人的,「彼方的花」,存在于传说之中的天域之花,却没有一个人曾经真正目睹过它。据传看到「彼方的花」的人,将会得到永恒的幸福,但也有记载中描述,此花会带来巨大的灾难。许多年来,无数人尽其一生,翻山越岭,为了传说中的神秘花朵甘愿付出自己的一切。而据传为彼方之花的存在之地,东方的人类国家——古拉国。年轻的公主芷,身世成谜的谷雨,一代剑术鬼才萱,魔法师枫桥,还有更多的人,在不觉中,都已卷入了这场风波之中。故事由此展开......
  • 犹太家教智慧

    犹太家教智慧

    本书用通俗幽默的写作风格,描述出这个民族的文化精神、成功黄金律、生命教育、美德教育、健康教育、处世教育、享乐教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