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244300000013

第13章 春润(6)

十三

经历过青春期云翳变幻般的感情波澜,心潮平静下来,青年郑燮萌发了一个远游的计划。他想走出兴化到扬州去,到南京去,甚至想到京城里看看。“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说来容易躬行难呀。而在此之前,他必须遵照父命办好一件事情——尽快完婚。这也是对世俗人生的一个关照与就范。然而,要你结婚,娶进门的却不是自己所爱的女子,不是那位倾心已久的娇美表妹,也不是青梅竹马相爱默契的王一姐,而是素不相识,甚至不曾见过一面的陌生异性。这对于生性浪漫不羁的郑燮,该是一件多么痛苦的事情。但就是再痛苦,他也不得不这样去做。用世俗的标准衡量,这是一个成年男子的责任和义务,是他脱离弱冠成为顶天立地男子汉的重要标志,是为人子者义不容辞的呀。

二十三岁,在周围人看来早已是一个不能再拖下去的婚龄。郑燮因此麻木地完婚了。完全旧式传统的婚礼,重复了他记忆中阿叔和许多人的婚礼。只是自己扮演的角色,是当初的阿叔和任何一位只是强颜欢笑的新郎。媳妇对于郑燮,用奶奶时常讲的,就像一个实实在在的拴马桩子,野马一样心思的男人,只有结婚娶妻,他狂野的心才能被拴住而安定下来。这就是现实,的的确确的现实。当洞房花烛之夜,面对羞涩胆怯而又陌生的新娘子,那自己将要相伴一生的妻,郑燮心中的滋味绝不会同“金榜题名”相提并论。那一刻,固执的青年,他望着刚刚掀开盖头的陌生少女徐氏,心中想着的还是表妹,还是王一姐,甚至还有那黑眼睛的西邨兰花……两人呆坐无语。久久的沉默中,新娘子哭了。他开始对她心生歉疚,于是才勉强来到她的身边,握住了那双冰凉的手……

果然,世俗的婚配并没有给青年郑燮带来真正的欢乐。他很快决定要实施自己的远游计划。

秋九月,江南依旧炎热,郑燮北上出游京师。这次赴京的初衷也许是受李鱓的影响。李鱓曾于宫廷作《石畔秋英图》,深得皇帝赏识。当初消息传到兴化,郑燮就更添了结识这位乡贤、亲眼一睹大作的念想。如今李鱓虽已离开京华,可那通都大邑,仍然魅力不减。然而到了京师,但见豪门深深,狗马相顾,遭白眼碰冷壁也是难免。他顿时感到失望与茫然。总之,很不适应那声色犬马的庸俗氛围,加之也未能如期见到如愿一睹《石畔秋英图》。想着京师毕竟是皇亲国戚们的天下,乃达官显宦与各类门客、掮夫接踵混迹穿梭往来之名利巨场呀。他厌恶那种明目张胆的势利与毫不掩饰的虚伪、冷酷,更难以忍受那乌烟瘴气的浮躁、嘈杂……这始料不及的一切,令涉世未深的郑燮心生沮丧与厌恶。当时正值北方秋高气爽,他的心中却是阴霾密布。就在实在透不过气时,他突然想到了京郊西山的古刹与红叶。于是逃遁一般,于此日早晨毅然离开闹市,慕名避住远离城郭三十里的玉泉瓮山的漱云轩。

此地遥望,红叶迷人,风景处处养眼,寺院风铃呼应,环境十分的幽雅。生来就不是热衷名利场上出入的角色,郑燮在此,虽又恢复了读书人的起居习惯,但白日漫步山中,观风望景,寻菊赏兰,心境却还是高兴不起来,总有那一团说不清道不明的阴云飘浮眼前。他想京郊的秋色虽艳,终是满目萧然。想到各位前辈的命运与各自的处境,忧愁更添。用他自己的话讲,即是:

感黄叶之半零,望孤云之不返;残阳水面,渺渺寒涛,古寺山腰,凄凄晚磐,栖鸦欲定而犹惊,凉月虽升而未倾……

是夜归来客舍,照例秉烛夜读,温《秋声赋》,深得共鸣。当时是,四野秋色正浓、夜来一片静寂。阵阵秋风吹来,但闻草木萧萧,天籁悠然而至,便进入了宋人欧阳修的创作意境,兴之所至,于是他研墨展纸,借着豆粒般的灯光,静气凝神、恭敬楷书:

欧阳子方夜读书,闻有声自西南来者,悚然而听之,曰‘异哉’!……

以往倒背如流却终不得神会。欧阳夫子,貌似记秋声秋景,实乃托景写人心矣。

……其色惨淡,烟霏云敛;其容清明,天高日晶;其气栗冽,砭人肌骨;其意萧条,山川寂寥;故其为声也,凄凄切切,呼号奋发……

更深夜静,郑燮一面沉沉走笔,一面默默咏诵,渐渐觉得自己对那悚然飘渺的“异声”,有了更为真切的领悟。他边书边诵,陷入忘我之境。至极动情处,不禁潸然落泪。

是年,坊间的消息不少。郑燮记得真切,《聊斋志异》作者蒲松龄去世,年七十有六;同时意大利画家郎世宁来京传教,旋供奉内廷作画并输入西洋技法;英东印度公司与广东清吏签订通商合同;胡以梅笺注的素心堂刻本《唐诗贯珠》终于完成,浩瀚六十卷,可谓文苑壮举……这些个消息,不胫而走,弥漫京城。但无论是文星陨落、西风渐进,还是文典巨制问世,都似乎并未引起青年郑燮的特别反应,也没有在他的诗词书信中留下一鳞半爪的痕迹。可见,当时的郑燮,尽管到了京城,大约还只是生活在自己内心世界的乡野书生。人在京城,心犹散淡,依然保持了沉溺诗文、寄情山水的闲云野鹤般的文人心境。

十四

时间如砥,无声地消磨着一切。读书人的善良软弱与柴米油盐的现实窘迫,使得郑燮彻底接受了命运的安排。徐氏的良善亲和、对他的悉心照料与百依百顺,反倒使他时时感到愧疚。在流水般的日子里,青春年少的浪漫情怀逐渐被冲刷消失着。郑燮现实地体会出糟糠之妻的金贵内涵,开始认真地端详审视这个整日无声无息、任劳任怨的弱女子,终于对她产生出兄妹般深深的同情与怜悯。

在琐细的生活中,郑燮品咂着,发现情与婚,虽然似乎是两回事情,但也不是难以调和。爱情是情感进而性爱的需要,而婚姻,第一等的事情,就是要为家族传宗接代。于是,他同她一道,隐忍一切的不幸,齐心合力,抵御抗争克服着各种的风雨困顿。

郑燮教书、卖字画还要夜夜苦读准备科考。真是苦不堪言,累不堪言。徐夫人也很努力,她从早到晚,努力地迈着小脚操持家务,精打细算地把穷日子过得有模有样。婚后第一胎生下了一个女儿,第二胎又是一个女儿。徐夫人发现公公郑之本的脸拉得越来越长。好在郑燮倒是显得平淡宽容。她自己心中感到了一种不必言说的愧疚。直到结婚第六个年头,她才如愿以偿地为郑家生下了可以算得上传宗接代的宝贝儿子。

郑燮而立之年得子,儿女们带来了天伦之乐,但三个孩子要吃要喝,也加重了本来就很拮据的家庭负担。他除了夜夜寒窗苦读,还要教书、卖字、卖画。人显得更加瘦羸,过早地有了抬头纹。同父亲当年一样,郑燮拼命努力得来的收入,已经无法养活全家。他这才意识到,小小的兴化城里愿意掏钱买字画者,终究寥寥无几。他的眼睛更加急切地望着扬州,望着南京、北京,时常思谋着外出寻找一条挣钱养家的出路。

天刚蒙蒙亮,懂事的大女儿就醒来了,小孩子听到自己的肚子咕咕直叫,便想起饿来。父亲讲过的儿时每天早晨吃烧饼的故事,便又诱惑着她。她不由得扭头看了看熟睡中的母亲。

母亲本能地由睡梦中醒来,睁眼看见由于瘦而眼睛显得更大的女儿。大丫头长得最像她的爸爸,她想。

“乖乖妞,天还早,接着睡。爸爸读书作画熬了半夜,刚睡不大会儿。”

母亲压低嗓门说。大丫头不说话,懂事地闭上眼睛装睡了。过不了一会儿,再睁开眼睛,看到母亲还呆呆瞅着自己,赶忙又闭上了眼睛。

徐夫人看着孩子,心里顿时涌起一阵酸楚。她知道,孩子们一睁开眼睛,就会感到饥饿,昨晚喝的糊涂汤早已不知去向。他爸讲过的小时候每天早晨买烧饼吃的故事,成了孩子们的梦想和期盼。

“妈妈。”大丫头忍不住咽着口水同样压低嗓门说,“妈妈,我也要吃阿贵公公的烤炉烧饼。”

徐夫人忍不住眼泪,急忙用手遮住脸,说:“乖孩子,等你爸卖了字画,就给你买烧饼吃。”

“爸爸的字画啥时才能卖掉?”

徐夫人不再说话。这也是她心里甚是担忧的事情,她对此几乎已经绝望。

说话间,二丫头也睁开了眼睛。二丫头长得秀气,眉毛弯弯的,很像徐夫人小时候。

“妈,等爸爸卖了字画,我也要吃烧饼。”不满两岁的二丫头不会压低嗓门,说话也不大清楚。徐夫人忙把她揽在了怀中。小儿子睡得正香,他吃饱了奶。徐夫人自己也觉得饿,肚子空得难受。

说话中,郑燮低微的鼾声突然停下来,他睁开眼睛看到天色尚早,就又闭上了眼睛。徐夫人看见,丈夫比先前又瘦了,颧骨高耸,翘起的下颏尖尖的,胡须就像一丛枯草。二丫头伸手就要去摸,被徐夫人拦住了。

郑燮闭目呆呆地躺着。夫人和孩子们的对话,他在浅睡中都听清了,心里委实难过。“等爸爸卖了字画给你们买烧饼吃”,这样的话,他不知听过多少回了,可是总不能兑现。他感到愧疚,感到没有面目再对他们母子说什么安慰的话了。

于是,他再也躺不住了,不顾徐夫人的劝阻匆匆地穿衣起来出门。字画卖不出去,他打算向好友借一点儿钱。他一路犹豫着来到一位画友的家中,却见他正吃饭,碗里竟是能照见人影儿的稀菜糊涂。他便再也不好开口,只得空着手,慢慢地走回家来。原本是要给妻儿一个惊喜,引来的却是更大的忧愁。

他哀叹一声,瘫坐在椅子上再也不想动了。徐夫人见状,默默地在她的陪嫁箱中翻检,最后拿出一件绸面羊皮坎肩,是娘家的陪嫁品,她每年冬天穿的。

“他爸,把这个当了吧,反正也用不着,给孩子们换烧饼吃吧,再买几斤米。”

郑燮仍然呆坐,无言以对。这样的情形,以前也发生过几次。徐夫人越是这样宽容大度,显得通情达理,他的心里也就越发感到难过。他不能再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看来死守在家门口仅靠教书是无法养活一家人了,他得走出去谋生。这一回,他放弃了卖字画的梦想,决计先听从父亲的劝慰,子承父业,设馆授徒。不知是什么缘由,他没有在兴化设塾,而是离开家乡,到了真州仪征县的江村。这当然不是一个陌生的地方,但他仍然感到新鲜,同时也感到了孤独。这一回来到江村,生计的担子压着,绝不像当年随父亲读书时轻松浪漫。这里的风景,除了一条江水,似乎再没有给他留下更多的印象。授课之余,他倒是有了更多的暇余时间。他潜心作诗填词,习字绘画,还时常吹箫弹琴,结交了新的文友。经常一起唱和的有一位叫吕凉州。吕郎也是一位才子,他们时常一道吟诗作联。

山光扑面因新雨,江水回头为晚潮。

这是他在江边,与吕郎对出的一副联。生动工巧,可谓是上乘之对。但是总觉得缺少激情。

十五

那些日子,郑燮时常往返于江村与兴化之间,路途的劳顿与寂寞,也使他留下不少记录的诗文。这时候的郑燮,减了青年人的轻狂与浪漫,倒多了几分成年人对人生艰辛的感悟。

童仆飘零不可寻,客途长伴一张琴。五更上马披风露,晓月随人出树林。麦秀带烟春郭迥,山光隔岸大江深。劳劳天地成何事,扑碎鞭梢为苦吟。

也就在这一时期,失宠的李鱓,于宫廷“乞归”。青年郑燮心中的榜样似乎垮了。这对于艰难生计中并未放弃科考理想的郑燮,无疑又是一个致命打击,也进一步加深了他对于异族统治者的成见裂痕。他一时陷入了深深的痛苦。后又听说李鱓到了山东藤县任知县,但不久,这位曾于一阁楼与万柳庄作画轰动京城,还曾经于热河行宫向康熙献画并被供奉内宫,在南书房行走,随宫廷大画师蒋廷锡习画、诗文更是名震公卿的传奇人物,终还是不能适应官场的习气,干脆辞官归来,到扬州卖画为生。这使得郑燮下了最后的决心,他决定辞去教书的营生,去扬州了。他希望能够结识李鱓,成为挚友。

“父亲,我得到扬州去卖字画,听说那边有钱的主儿多,字画走俏。”

临行那日,他才对父亲讲。“行吗?”父亲的精神已经大不如前,经常卧病,也无力管束成年的儿子。郑燮拿定了主意,他就行动,他没有同任何人商量,就辞去书馆教书的差事背起行囊出发了。徐夫人怀里抱着儿子,含着眼泪送丈夫出门,两个女儿围在她的身边,向爸爸挥手告别。费妈也在偷偷地抹眼泪。古人送亲人远行,总有一种生离死别的感觉。况且这还意味着郑燮一段人生的结束与开启。他自己的心中也是复杂,说不清是兴奋还是不安。

同类推荐
  • 名人传记丛书——李世民

    名人传记丛书——李世民

    本书写了李世民如何从从战功赫赫的少年英雄成长为励精图治的伟大帝王的人生历程。他少年时驰骋于战场,所向披靡;成为帝王后,广纳贤才、收服四夷,开创了流传千古的“贞观之治”,终成为文武兼治的一代圣帝仁君。
  • 车尔尼雪夫斯基

    车尔尼雪夫斯基

    车尔尼雪夫斯基(1828一1889),俄国革命家、哲学家、作家和批评家。1828年7月生于萨拉托夫城一个神父家庭。18岁进彼得堡大学文史系。从此经常接近先进知识分子团体彼得拉舍夫斯基小组,潜心研究黑格尔唯心主义哲学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哲学,对法国空想社会主义也产生浓厚的兴趣。1850年大学毕业,次年重返萨拉托夫,在中学教授语文,宣传进步思想。
  • 明朝大书生:王世贞传

    明朝大书生:王世贞传

    王世贞,大明王朝一代大名士。他在当时的名气超越了我们现在所熟知的严嵩、张居正等高官显宦,文坛名声盛极一时。他虽仕途坎坷却依旧内心强大,终至集政坛高官、风流名士、文坛盟主、万贯富豪于一身,“粉丝”无数,为天下读书人所追慕。本书是作者积五年之功推出的力作,不同于一般的人物传记,而是以朝堂政治为舞台,梳理读书人进入仕途后身份认同、适应、蜕变过程;描述朝堂中人为人处世与自我定位对仕途的深刻影响;揭示传统制度失效背景下体制内外读书人的迷茫、纠结和难以捉摸的个人命运,足可管窥大明社会生活和读书人群像。要想了解大明政治与文化,这本书不可不看。此外,王世贞身上也是谜团重重,世传他才是天下第一奇书《金瓶梅》的真正作者,关于这一点,本书也给出了令人信服的解读。
  • 我生有涯愿无尽:梁漱溟自述文录

    我生有涯愿无尽:梁漱溟自述文录

    《我生有涯愿无尽——漱溟自述文录》是最完整的梁漱溟自传。梁漱溟自称不是哲学家、国学家,只是“问题中人”,以“认识老中国,建设新中国”相号召,毕生所求惟在人生与社会(中国)两大问题的解答。从清末,历民国,到新中国,北大教书,乡建运动,发起民盟,廷争面折,时代变迁,世相百态,作者皆以细腻坦诚的笔触客观叙述,九十多年人生轨迹中自学之历程、情感之所依、思想之嬗变以及以天下兴亡为己任之社会实践等诸多方面纤毫毕现。本书由梁漱溟长子梁培宽先生历时27年,前后增删5次,编纂而成,是了解梁漱溟先生的人生经历、学术思想以及生活感悟的最可靠资料。
  • 荀子进取人生(传世名家经典文丛)

    荀子进取人生(传世名家经典文丛)

    人生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有着太多太多的智慧等待着我们去汲取、领悟;思想是一片宽广无垠的大海,有着太浓太浓的魅力吸引我们去畅游其中。名家的人生,闪烁智慧的光芒,为我们折射出人生的光彩,波荡出生活的弦音;名家的人生,尽显思想的魅力,引领我们享受心灵的美丽旅途,体味生命的丰富元素。驰骋于睿智的思想海洋,让我们的精神变得充盈,心灵变得纯净而通透。
热门推荐
  • 妖怪公寓的日常

    妖怪公寓的日常

    这是一个为了替欠下高额欠款下落不明的父亲还债打工,而不得不和各路妖魔鬼怪打交道的少年的故事。这是一群欢脱的非人类少女(?)和一个普通(?)男主各种脱线的欢乐日常。我们的口号是“用梗说话,节操什么的丢掉就好~”以上……
  • 诛天斩道

    诛天斩道

    靠,修个仙而已。你丫的弄这么多美女回来是几个意思?还有你个小萝莉,别以为我不会打你屁股。还有你个混球!那可是极品法宝,你也给我吃了。
  • 太阳系的后花园

    太阳系的后花园

    我叫吴凡,一个孤儿,过着每个孤儿都一样的自立人生。但是,从我去看海后,我穿越了,人生就这样改变了,但是这个世界一点都不美好,把我的包子都吐出来了。但也有美好的一面,比如当个贴身仆人…
  • 我的不正常修仙

    我的不正常修仙

    修仙者上天入地,无所不能,在修炼率达到百分之九十九的修仙界却有这样一群人无法修炼。作为穿二代的纪缘就是那百分之一不能修炼的人,被迫无奈只能被身为穿越者的爹送回老家地球,本以为平凡一生只能靠老爹堆天材地宝长生的纪缘,在高考后却收到一张天庭国子监的录取通知书,还被身为重生者的老妈三声五令不得拒绝,否则禁足十万年……
  • 我才是正室

    我才是正室

    我才是正室,这个家还由不得她们那么嚣张,即使,即使到最后他还是不爱我……
  • 零亿契

    零亿契

    为了她,若是一切,少年也能做的出来。“以生为契,契命莫离。以死为契,契命莫弃。生死契你,莫离莫弃。”再踏前一步,便是永恒。便如此,轮回相依。再转身一顾,即是念成。即如此,来世怜惜。若一跃:跃尽山河阑干,越尽千秋万载,阅尽瀚海惊鸿。若一契:契尽零亿,期不尽山蓝海夕,祈不尽福祸休祲。若拿出少年志气:生死契你、轮回契你、山海契你,零亿契你。刃破指尖,血指印契。“我既契君,君莫弃彼。”纵身一跃,不见深渊。烟火迷蒙。东京城,灯华人欢,喧嚣依旧。
  • 李承乾

    李承乾

    一个三流大学中文系毕业,没权没势,连工作都连番碰壁的三无屌丝男穿越回了大唐,成为了历史上有名的倒霉皇太子李承乾。且看他如何逆天改命,斗世家,争皇位,灭突厥,平吐蕃,镇伏四夷,安定天下,打造一个远超先古的绝代盛世。
  • 我有几百个马甲

    我有几百个马甲

    你要抓的是小偷陈安,和我王牌侦探陈安有什么关系?是不是想让我格斗家陈安给你松松筋骨?还是想让我整蛊专家陈安给你来个惊喜?什么是国际马甲王啊?(战术后仰)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乱世争雄之群英时代

    乱世争雄之群英时代

    这是一个文与武的盛世,历朝历代的强者将横空出世,百家再一次布局天下。项霸王硬扛天下群英、白起战韩信、庞涓再战孙武、卧龙凤雏勇斗天下智者,嬴政、刘秀、李世民、朱元璋,蚩尤破封出世,谁才是这一时代的王者,历史与现实的对碰,谁才将称皇称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