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244300000024

第24章 秋酿(5)

多民族的融合居住,反倒使得种族的隔阂与界限变得模糊起来,京城里的民族裂痕似乎并不存在。这也使得郑燮感到自己这株孤竹幽兰大有归林入圃的感觉。他所交往的朋友中,有不少就是旗人。他发现他们的言谈举止与风度才华甚至要超过汉人。当然,京城也是世故的,充满了政治的雾气烟云。装模作样、招摇过市者不少,官气十足的势利小人也随处可见。在政治气氛浓厚的氛围中,艺术似乎与友情早已退居其次。互相攀附与种族上的优越与自卑习以为常。可是在文人雅士的私下交往中,交谊却是远远超过了利益的。面子在这群人里,显然比银子要值钱得多。特别是那些世代官宦人家的子弟,他们虽然手提鸟笼,吸着鼻烟,逗着蛐蛐,清谈品茗,无所事事,但是却往往有很高的文化修养。尤其在诗词书画领域,表现出极高的鉴赏水平。在这样的氛围中,郑燮的艺术很快得到了赏识与追捧。他如鱼得水,若木逢春,自由萌发得酣畅淋漓。整整一个美丽的金秋,还有漫漫的冬季,郑燮都客居京华。这里实在是太有魅力。郑燮太喜欢这座城市,从正阳门到地安门,他围着皇宫,走遍了九门,看遍了每一条胡同。不光是城市的建筑吸引他,还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精湛的艺术。而真正使他舍不得离开的原因,还在于梦境与现实的反差与感情的归宿。

十一

北京是包容的,这淡化了郑燮内心深处与满人的隔阂。他结交了不少的王公贵族,甚至应邀到皇子允禧府上做客。允禧何许人?康熙帝的二十一子、当今皇上雍正爷的弟弟,他竟然礼贤下士,喜欢郑燮的字画为人,情愿结为艺友。这使得郑燮寒心回暖,如临春风,如沐甘霖。

果然名不虚传,这位热情好客的“紫琼道人”,与乾隆同庚,却显得老成持重,仁厚谦和。他一见郑燮,急忙拱手相迎,恭为上宾。开言谈艺,甚为投缘。

“久闻板桥郑燮大名,今日得见,吾兄果然貌骨不凡,有古贤之风。”

“诚谢王爷抬爱,燮本一介书生,痴迷书画而已,万不敢称贤。”

允禧也不客气,吩咐上茶,随即出示自己的诗词画作,要郑燮评点。郑燮看时,眼前顿然一亮,心想,此人才艺难得。其诗宗唐人,品近河间、东平,优雅清秀,读来若赏供案春兰、殿前幽簧,端庄沉静、音韵严合,颇有富贵君子风度。而其画则肃穆古朴,颇得元人笔意,可谓远希董源、近接文徵明,源头清晰,颇有流韵。郑燮欣赏一过,不禁肃然起敬,原以为皇亲国戚舞文弄墨,多无真功夫,附庸风雅而已。不料允禧却是在诗词绘画上下过苦功夫的,心中不胜欣喜,连连称妙。

允禧闻得,甚为高兴。吩咐铺纸研墨,欣然为郑燮作画。郑燮也回之以谢。两人书画酬作,相见恨晚。许多年后,二人一直保持书信往来关系。郑燮在潍县任上,曾鸿雁传书已贵为郡王的允禧,而允禧亦有诗作《喜得板桥书自潍县寄到》云“二十年前晤郑公,谈谐亲见古人风……”二人友谊之敦厚可见一斑。

此次客居京华,郑燮还结识了一位官场奇人,即时任大中丞的孙勷。此人才高八斗,政声甚好,但却因为人耿介,忠君怜民,在官场可谓一朵带刺的奇葩。他以大理寺少卿致仕,终未至巡抚,平素对于官场陋习十分反感。炙手可热的宰相隆科多曾以巡抚官衔拉拢他,却被他果断拒绝。郑燮同他相识交往当在雍正三年(1725),此时他已告知郑燮,说自己打算辞官云云。这对于郑燮的从政理想,无疑又是一次动摇。对先生的钦佩,也油然而生。他在为孙勷所作《兰花图》上题诗曰:“宿草栽培数十年,根深叶老倍鲜妍。而今归到山中去,满眼名葩是后贤。”字里行间充满了崇敬与认同。来年,即雍正四年,孙勷辞官归故,成为朝野上下关注的事件,也折射出当时官场的龌龊与乱象。

此间,他还拜见了兴化同乡兵部职方司主事孙兆奎。此翁知识渊博,专于论文。郑燮慕名拜访,得到热情的款待。提及家乡特有的鲈脍蕨薇及共同熟识的白发老者,二人心中甚是喜欢。还有鹤儿湾的藕花与龙舌津的粳稻,更是亲切之至。谈到盛兴,郑燮欣然吟诗云:

鹤儿湾畔藕花香,龙舌津边粳稻黄。小艇雾中看日出,青钱柳下买鱼尝。村墟古庙红墙立,天末孤云白带长。借取渔家新箬笠,一竿烟雨入沧浪。

孙翁听得,连连称绝,认为郑燮此唱,置于唐人诗中亦毫不逊色。老主事高兴起来,设家宴招待才子乡党。席间他们继续回忆着家乡的美景与生活,议论着江山文章的永远与荣华富贵的短暂。这一时期,郑燮作诗兴致颇高。往往出口成韵,才惊四座。他本人也最是得意。故诗名大振,索要者日众。他则是有求必应,佳作连连。诗作书画之中充满进取锐气与生活欢快。文人才情得以充分的展示,这为他带来了名利也难免招来嫉妒与非议。

此时,郑燮谈诗论文,也是才华横溢,妙趣横生。加之京华文物古迹遍地,书画精品繁多,他就如同进入了艺术的海洋,得以欣赏许多艺术的精品绝章,更是一大快事。四月六日这天,他有幸见到宋拓唐虞世南《破邪论》序册,兴之所至,题曰:

书法与人品相表里。方炀帝征辽时,世南草檄,袁宝儿顾盼殿上,帝佯优之,命赋一诗而罢,终身不复见用。及太宗皇帝定天下,乃起从之。卓为学者宗师,可不谓神龙出没隐现,各得其时哉!士固有遇有不遇,藉使开皇之末,仍然五季,天下土崩,无复圣天子出,虽终其身蓬室枢户可也,岂区区于仕进乎!夫区区仕进,必不完于炀帝时矣。今观其所书《庙堂碑》及《破邪论序》,介而和,温而栗,峭劲不迫,风雅有度,即其人品,于此见矣。昔有评右军书云:“位重才高,调清词雅,声华未泯,翰牍仍存。”吾于世南亦云。

时乙巳清明后一日。板桥郑燮。

“书法与人品相表里”,“峭劲不迫,风雅有度”,郑燮评价古人书品与人品,其实也正是他自己的人生追求。“士固有遇有不遇,……虽终其身蓬室枢户可也,岂区区与仕进乎!”也可见在仕途与艺术之间,他的态度。能够相得益彰则已,否则宁愿取文艺而舍仕途也。

十二

春天到来的时候,当皇家北海的团城与红墙里探出的宫柳泛绿伸姿,南归的燕子忙着在宫瓦下构筑新巢的时候,诗人心中的梦想与欲望并没有丝毫实现的迹象,他陷入了青春期般的骚动不安。就如同那玉兰花的蓓蕾,聚集了太多再也按捺不住的悸动与欲望。仅仅同田顺郎一道唠嗑厮混,同诗友画家们一同切磋艺术,同官宦子弟达官贵人们杯觞交错已经无法排解,于是郑燮想到了女人,萌发了纳妾的念头。这是当时无可厚非的风尚,也是男权社会中男人们自封的特权。于是在朋友们的精心安排下,娇艳动人的饶氏来到了郑燮的身边。这也许是久久的一个梦想,终于在京城里他的野心全面膨胀之时变为了现实。他也许根本就没有征求家中妻子与长辈阿叔的意见。他的狂放不羁与情绪化的处事风格,决定了他完全是自作主张。这时候的他,其实健康已经有了问题,或许由于饮酒过多和长期无规律的生活及精神的紧张与焦虑,使得他得了渴疾(糖尿病)。这在当时也许并不算什么大病,但是却很难治愈。郑燮在病痛寂寥之时,多么需要一个知冷知热的人来照顾。饶氏的到来,显然使他深深地体会到了异性的温存与情感上的满足。于是在诗中欣慰甜蜜地写道:

碧纱窗外绿芭蕉,书破繁阴坐寂寥。小妇最怜消渴疾,玉盘红颗进冰桃。

这是他的《燕京杂诗》之一。这一时期,郑燮的艺术天地中,破天荒地出现了“小妇人”的形象。过去在他的诗歌中,妻,似乎多与贫病愁苦的日子联系,而如今可爱的“小妇人”,却是酥手托着漂亮的玉盘,送来能够消除渴疾的鲜红的冰镇樱桃。纳娶新欢的日子,显然使得京城的客居充满了浪漫情调,充满了欢乐与慰藉。这样的日子,对于一个浪漫的读书人,那就是天堂。于是忙里偷闲,诗人偏安一隅,闭门疏客,吟诗作画,品菜肴尝鱼,开始了一段安逸舒适的生活。

然而郑燮毕竟不是一个纨绔,更不是玩物丧志的混混,他是有抱负的艺术家,是一个诗人。他的骨子里,充满了难以抗拒的德性良知。这样的日子他似乎过得并不心安理得,心中时时会想到兴化的家,想到妻女和叔婶堂弟,甚至渴望着,有朝一日能够在家乡过上类似的闲居日子:

懒慢从来应接疏,闭门扫地足闲居。荆妻拭砚磨新墨,弱女持笺索楷书。柿叶微霜千点赤,纱厨斜日半窗虚。江南大好秋蔬菜,紫笋红姜煮鲫鱼。

一首《闲居》,乍一看,倒像是描写现实生活的诗,但仔细揣摩,却又是一种梦想,对于未来的想象,并非实际生活的描写。那种恬淡安逸、琐细充实的感觉,是郑燮以往诗中很难见到的。这都是因了饶氏的出现,不乏现实存在的启发。既像是在京华,又像是在兴化老家。亦真亦幻,亦实亦虚。比如诗中“妻”,那个“拭砚磨墨”的人,也许是一个双重的角色,既有饶氏的形象,又有妻的影子。显然是想象中的情形与场景。以这样一种平静而悠闲的姿态写诗,可见此时的郑燮,精神上又处在了“穷则独善其身”的矛盾境地。江山与美人,永远都是一个自强男人心中的梦想。在这二者的天平之上,他那一颗不安分的心永远都是难以平衡到静止状态。像郑燮这样一个前程未卜但也不可限量,却又暂时报国无门的读书人,此二者波动的幅度与频率往往会更加剧烈。当他的笔下美人频频出现,而且津津乐道时,他的眼前往往是渺茫暗淡的。好在郑燮心中的“美人”,除了美女童子,还有诗词书画艺术。此一时刻,在京城里,他的书法与画艺都在高手之间的评论与切磋中得到了很大的长进。然而,他笔下的美人,那欢乐与青春的象征,也是充满了迷人的个性。

此刻,郑燮正在伏案作画。年轻美貌的饶氏,就立在他的身旁。他嗅得到她的身体散发出的阵阵幽香。那是年轻的女性身上特有的青春气息,是能够让一个艺术家激发起欲望与创作灵感的那种独有魅力。郑燮不是神仙,他也是一个生理正常的普通男人,是一个富有激情的天才艺术家。他对于异性甚或是年轻男童的喜欢与迷恋,是喜形于色,甚至情不自禁、溢于言表的。

“先生,您喝茶。”

完成了一幅作品,当郑燮感到有些倦意,饶氏便用轻柔的嗓音说道。她及时地将一杯热茶递到他的手中,郑燮放松地坐在椅子上休息品茶。他伸出手臂,妾便像一只小猫乖乖地依偎在他的怀中,或是很调皮地为他揉腰捶背。嘴里还说着他喜欢听的甜言蜜语。等他哈哈大笑的时候,饶氏自己却会摇着他的胳膊撒娇。他顿时忘记了作画的疲劳,甚至忘记了所有的烦恼,感到生活的美满。他抬头看看这个眉清目秀的可爱女子,就像头一次见到她时一样的新奇。那时她显得稚嫩矜持。眼下,她却是从容活泼,更像一只忠实的小猫一样恬静柔顺。她显然是一个出身卑微的识字不多的女子,但她聪明可人,艺术感觉是出奇灵敏的,这令郑燮十分的惊讶而欣喜。她似乎天生就懂得颜色的好坏,知道构图如何,能够在艺术天地中与她依赖的男人呼应唱和。这一切,再加上她的天真与善解人意的秉性,就很能令郑燮着迷,并触发他创作的灵感与冲动。于是他放下手中的茶杯,起身要重新作画了。

“先生,我们不画了,累了,歇一会儿吧。”

郑燮却是不听,他嘴里答应着,却站起来,走到画案前,重新拿起了笔。

“我为你画一幅梅花吧,我是很少画梅花的,但是看着你的脸,我就想画梅花了。你说是为什么?”

“是因为我穿着鲜红的裙子吧。”

郑燮扭头瞅她认真的样子,哧哧地笑而不答。

年方二八的饶姑娘,她是喜欢穿大红裙子。当她穿着一领长裙面似梅花地在篱边树下飘然来去,随即招来了欢乐的喜鹊、翩翩的蝴蝶。郑燮就想到了枝头盛开的梅花。而当她像个小姑娘那样撒娇地坐在洒满阳光的青青草地上,眼睛里充满迷人的憧憬,又像是一片可怜的落英。转眼间,她又变成了一只可爱的蝴蝶,在那园子的树林中上下翻飞。珍花怜柳、攀花恋木的样子,又像是天真的小孩子或一只善良纯洁的梅花鹿。遇到陌生的人,则又是一副怯生腼腆的模样,敏捷羞涩的样子实在朴质可爱。每每此时,一旁看着的郑燮,就完全地陶醉了。他突然又记起了那个少年时的王一姐,心中什么怀乡的情绪与渴疾的烦恼,还有对前程的忧虑,统统都化作了一抹知足的笑容,浮现在那清瘦的脸上。作为一个男人,在这一刻,他感到知足。

十三

好日子总是过得飞快。冬春之季,就在这样的气氛中迅速地过去。郑燮身心与才艺都在甜蜜中得到了陶冶与长进,但他自己却是浑然不觉。在满院的蓊郁花香、长夏的蝉鸣与阵雨声中,他常常拥妾而眠,携妾而行,伴妾而乐,品妾之魅,可就是没有想到要她为自己传宗接代。那时候,并没有什么特殊有效的避孕措施,但是半年过去了,饶氏并没有身孕。这当是郑燮所希望的。儿子犉儿的死,使他心有余悸。或许是因为她还过于年轻,在生理上和心理上,都还没有做好生育的准备。二人便在生机勃勃的夏季,如此亲密而平静地度过每一天。甜蜜的日子,并不使人厌倦,反而使感情更加深厚。这是郑燮感情生活中刻骨铭心的一段。

同类推荐
  • 海明威

    海明威

    海明威(ErnestHemingwayl899~1961)美国小说家。1954年度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生于乡村医生家庭,从小喜欢钓鱼、打猎、音乐和绘画,曾作为红十字会车队司机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长期担任驻欧记者,并曾以记者身份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和西班牙内战。晚年患多种疾病,精神十分抑郁,经多次医疗无效,终用猎枪自杀。他的早期长篇小说《太阳照样升起》(1927)、《永别了,武器》(1927)成为表现美国“迷惘的一代”的主要代表作。
  • 华人十大科学家:茅以升

    华人十大科学家:茅以升

    茅以升(1896.1.9—1989.11.12),字唐臣,江苏镇江人。土木工程学家、桥梁专家、工程教育家。上世纪30年代,他主持设计并组织修建了钱塘江公路铁路两用大桥,成为中国铁路桥梁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在我国桥梁建设上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他主持我国铁道科学研究院工作30余年,为铁道科学技术进步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是积极倡导土力学学科在工程中应用的开拓者。在工程教育中,始创启发式教育法,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致力教育改革,为我国培养了一大批科学技术人才。长期担任学会领导工作,是我国工程学术团体的创建人之一。《茅以升》由赵泰靖编著,是“华人十大科学家”系列丛书之一。
  • 李清照

    李清照

    全书展现了李清照丰富多彩的一生。李清照的少女生活是快乐的,无拘无束的。她出嫁以后,琴瑟和谐,夫妻恩爱。她与赵明诚一起品尝了宦海风波,一道回家隐居,品赏古玩,诗词唱和。在赵明诚外出读书与做官时,她又备尝离别相思之苦。中年以后,李清照连遭不幸,国破家亡、背井离乡,逃难到了南方。而后,灾难接踵而至。与她相依为命的丈夫赵明诚早逝,欲寻求生活幸福改嫁又被骗,离异后普遍遭亲友冷落,李清照最后在抑郁寡欢中默默辞世。全书通过文献材料梳理,结合李清照诗词创作的赏析,突出了李清照带有叛逆色彩的非同凡响的鲜明个性,揭示其个性与命运之间的某种联系。
  • 华盛顿

    华盛顿

    华盛顿,美国国父、将军、政治家、第一任总统。作为美利坚合众国的奠基人,华盛顿的名字家喻户晓。他开创了一个至今美国人依然遵守的先例,那就是和平移交政权。美国“建国之父”乔治·华盛顿,具有灵活的头脑和超人般的毅力,他一生的作为带给美国人民永无休止的启示,两百多年来,这已成为美国社会进步的无穷动力。华盛顿不是一个像托马斯·杰斐逊、詹姆斯·麦迪逊、亚历山大·汉密尔顿、本杰明·富兰克林及其他一些当代美国领袖那样有创意的、敏锐的思想家。然而,他却比任何一位思想家都更为重要。对于华盛顿来说,无论是在战争中,还是在和平时期,他都起了至关重要的领袖作用,如果没有他,任何政治运动都不可能成功。
  • 冯梦龙民间传说

    冯梦龙民间传说

    寿宁在挖掘传统文化遗存过程中,刘春民同志又带领一批文学工作者,搜集、整理、编纂《冯梦龙寿宁民间传说》一书,这是为研究冯梦龙知寿宁吏治提供了一个独特的横断面。书中作品对习总书记褒奖冯梦龙为官清廉积极响应,希望借此让更多的人了解冯梦龙其人、其事,让更多人认知、效学他写书为人民、做官为人民的高尚情操。愿更多的文学工作者能学习冯梦龙“作而行之”的人格魅力,唯有这样,其作品才能成为经典的传世佳作。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妃子血(全集)

    妃子血(全集)

    烈酒最香,毒花最美,而身兼二者的女子,香浓溢远,足引人沉醉;美丽极致,却毒可致命。她本是西疆黎族之女,因身怀武学秘籍,招致满门被戮。她背负仇恨,不惜潜身妓院,伺机接近仇人。她因为一枚银元,把自己和一个充满野心的帝王纠结在一起。她以绝世的乐音和独创的武学,挣扎于暗淡残酷的命运。她将一把粗制的琵琶血染而艳,几番辗转,悲鸣逐渐强音……这是一场在架空历史背景下的旷世绝恋,爱恨交错,阴谋纠缠,于宫闱,于江湖,诠释着男人与女人之间关于爱的欲念。
  • 限时恋情:薄情首席心尖爱

    限时恋情:薄情首席心尖爱

    十五岁,第一次牵手,她又羞又急,想甩开,他一脸镇定:“只是帮你暖手而已,谁像你那么小气,不要多想!”十六岁,第一次接吻,她急的想哭,转身就跑,他追上她,拉住她的手臂:“我只是看你唇边有棉花糖而已,不会那么小气吧!”她眼睛红红的,眼泪登时就流出来了,抽噎着,委屈的低吼:“你流氓!”他义正言辞:“流氓哪里会这样,流氓都是这样的!”他突然捧着她的头,对准她的唇瓣亲了下去。她气的跺脚,他却不给她机会再跑。“是你自己要问,我只是告诉你什么是流氓而已!”他说的一脸无辜。她气的说不出话来:“你……你无耻!”宋俊熙笑着凑近她:“要我告诉你无耻是如何么?”时间太长,我怕等不到你,距离太远,我怕追不上你,爱情……
  • 羡仙行于天

    羡仙行于天

    位面之子墨羽降生于星罗大陆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爱情三部曲《愿你喜》《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被偏爱的有恃无恐》为您讲解
  • 江山如画,美人风云

    江山如画,美人风云

    她对他一见倾心,而他却只是利用她他对她一见倾心,他只为得她心,而舍弃了江山,然而最终两人能在一起吗?三生三世,情丝难断,两人又是重逢。……
  • 贵妃传:小乞丐的崛起路

    贵妃传:小乞丐的崛起路

    从街边蝼蚁般的小乞丐,到独宠天下的皇妃……苏白表示这都是命,半点不由人。原本只想着求得一餐温饱,却不想一不留神就成功了!果然,这梦想要有,万一实现了呢!一梦千年,此番回归,只为与你相遇——鲁衡麟。
  • 庶女谋天

    庶女谋天

    她,离悠悠,古医派的一品大药师穿越到一个贫瘠的大陆,一个不受宠的庶女身上。一身修为化为虚无,父不慈,母还弱,一堆琐事接踵而来。让她烦不胜烦。好在,苍天有眼,没了灵力,她弄出了仙力!啥?自个渣爹是个大人物?用丹药灌他!什么?皇帝要算计她?我仙力在手,打个仗我也就江湖走一走!漠北的大人物居然是自己以前的死对头,不用说,今天就砍他!当所有人看到她作为天下独宠大丹师的时候,纷纷捂脸懊恼悔不当初啊!某太子整整衣衫道:“看你们还嫌弃乞丐不?”众人默,看到一身影,某太子连忙跑过去“大丹师,我求娶!”
  • 给心灵做个按摩

    给心灵做个按摩

    本书依据人们工作的性质和环境,针对许许多多困扰他们身心健康的问题,深入剖析产生的原因,循循善诱,提出了一系列实用、有效的帮助职场人解除情绪困境的方法,如掌控不良情绪法、保持良好心态法、自我暗示法、宣泄调节法、催眠疗法、色彩疗法等。
  • 她失忆之后

    她失忆之后

    全英高的人都知道,霍明艳喜欢她的青梅竹马奚赫,爱而不得,死缠烂打多年。在一次摔下楼梯后,霍明艳失忆了。她失忆之后,喜欢上睁开眼看见的第一个人,奚赫的小弟——奚焕。
  • 侯门贵族

    侯门贵族

    他重生在受尽屈辱的没落家族却幸运的拥有可以购买一切物品的虚拟领地以至于最年轻的天才剑士最富有的商界富豪最出奇的军事指挥最猥琐的政坛小人都将会成为他的代名词-----------------------------在这个侠客与剑士并肩的世界他探索遗失的魔法与那些停留在上古的天道玄术并融合这些力量,击败阻挡在面前所有的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