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244300000058

第58章 梦醒(6)

此时郑燮依然还是身健笔健。然而岁月无情,人事更替。李方膺去也,此后黄慎离开扬州回了福建老家。就在郑燮与袁枚相逢后大约半年,在霜花轻洒的晚秋时节,唯一还活在世间的老友金冬心也无声无息地离他而去了。

郑燮此时连痛苦的感觉也已经麻木。他就像一潭无澜的死水,早已经习惯了孤寂中的平静。回想金农的晚境,那整个生命的寒冬,就仿佛是一个出家之人,过得是那样的清苦淡定。在郑燮的印象中,他似乎整日都在同佛相处:诵佛、礼佛、画佛,还无休无止地静心敛气抄写经文。原本喜欢热闹更喜好出行、喜好挥霍的那个金冬心似乎早已不复存在,而另一个于贫困清苦之中与佛相对的金农依然默默地活在人世间。郑燮面对他的造像,默默地为他祈福。

十四

……关山远,征人何处,九月未成衣。柴扉无一事,乾坤偌大,尽可容伊。但著书原错,学剑全非。漫把丝桐遣兴,怕有人户外闻知。如相问,年来踪迹,采药未曾归。

这是故乡黄昏的晚唱,更是郑燮生命的晚景。可谓是心事广袤连广宇。人入老境,万事皆通。

回顾来路,感到了许多的失误与遗憾,比如“著书”原本就是一个错误的选择,而“学剑”则更是想入非非的事情。至于弄弦抚琴,就更是附庸风雅。理想之中的生活还是做个柴门野老,寄情山水,采药不归……然而,连这一丁点儿的理想也是难以遂愿。原因在于他还是有家室之人,便不能像金农那样安心隐居,一年到头,他仍旧不得不乘船往来于扬州与兴化之间,航行于曲曲折折的河渠水道中。

村外、城郊,时而传来亲切的鸡鸣狗吠,还有那熟悉的引车叫卖之声,往往勾起童年的记忆。然而,世事变迁,物是人非。他每次出行,都要在行囊中装些散碎银钱或糖果糕饼之类,随时分散给路上遇到的故人子弟或家乡贫儿。他便成了一个颇受欢迎的乡绅。其实他自己的生活也还并不富裕。

二月,一个晴和的日子,园子的鸟鸣带来了春的气息。郑燮昨夜睡得不错。早饭后感到浑身有了精神。他便吩咐童子沏茶,一边琢磨着要吟诗作画。

近来寂寞独处,饱受渴疾困扰。服药针灸,时好时坏。病病歪歪的,更加多愁善感。眼下茶才沏好,就听到叩门声起。原来是兴化老家的金谷香先生扶杖而来。郑燮一边为他斟茶,一边就琢磨着词句。随即书写一副七言联曰:

烹茶活火还温酒,洗砚余波好灌花。

此日,回到兴化。许多年了,那家老酒楼尚在。他进门环视左右,老老少少,全是些陌生面孔。年轻人都在尽情地饮酒划拳,没有人注意到他这个衣着简朴的孤老头子的存在。那年久变黑的粉墙上自己应酒家之邀书写的诗句尚在:

童仆飘零不可寻,客途长伴一张琴。五更上马披风露,晓月随人出树林。麦秀带烟春郭迥,山光隔岸大江深。劳劳天地成何事,扑碎鞭梢为苦吟。

他感叹着,复回到桌前坐定,呷一口老酒,慢慢地嚼着蚕豆,品着那五香的滋味。店家闻讯赶来,周围就聚了看客。又是喝酒书写,在一片喝彩叫好中,一醉方休,才被墨弟接回拥绿园中歇息。

宦海归来两袖空,逢人卖竹画清风。还愁口说无凭据,暗里赃私遍鲁东。

板桥老人郑燮自赞又自嘲也。乾隆乙酉,客中画并题。

这一年,即乾隆三十年,公元一七六五年,直到梅花岭上的梅花再度开放,扬州至兴化的道上,人们也没有看到那个骨瘦如柴的老人的身影。此时,他病卧在兴化拥绿园中,从春到夏,从秋到冬,忍受着疾病的折磨。但是他的心中,依然没有放弃对人生的思考与对艺术的追求。脑子里时常还会闪烁理想的光芒,呈现出欣慰的微笑。

十亩桑麻搆小园,自成农圃自成村。凡葩乱草何能入,惟有芝兰近竹根。

这其实就是郑燮理想之中的天国,他感觉到自己正朝着那里行进。就像入仕的门径,同样是十分的艰难。但是,他不畏征途艰险,依然前行不止。

茅屋一间,新篁数干。雪白纸窗,微浸绿色,此时独坐其中,一盏雨前茶,一方端砚石,一张宣州纸,几笔折枝花,朋友来至,风声竹响,愈喧愈静。家僮扫地,侍女焚香,往来竹阴中。清光映于面上,绝可怜爱。何必十二金钗,梨园百辈,须置此身心于清风静响中也。

这是人间,还是天国?重病中的郑燮,显然已经是感觉到了自己就要离开这个纷繁芜杂的人世而到另一个世界去了。那里是清清爽爽,干干净净的。没有贫富之差,没有贵贱等级之分,没有种族的歧视,没有算计与妒忌,没有势利与虚伪,没有贪婪与奢侈,没有勾心斗角溜须拍马,没有圈套与阴谋,更没有忧谗畏讥与失意烦恼……那才是能够使人“糊涂”的世界。

好友董耻夫的《扬州竹枝词》吟唱到九十八阕:

梦醒扬州一酒瓢,月明何处玉人箫?竹枝词好凭谁赏,绝世风流郑板桥。

老酒、美人、洞箫,依然围绕着这位自称其貌不扬,却是绝代风流的伟大思想家、艺术家,成为了他的标志与象征符号。他是出类拔萃的浪漫主义先驱,更是充满智慧与幽默诙谐的现实主义大师。他对于生与死的态度也同对待艺术的创新一样明智而坦然。在死亡面前,他显然是真正做到了从容面对,视死如归。他在重病甚至是弥留之际,还微笑着为自己作了一副挽联,也是他留给这个世界的最后一件作品,如同俚语山歌,更像是他的拿手小唱,曰:

张长哥,李矮哥,慢慢同行,胆小休教吓我;

地藏王,阎罗王,粗粗相会,面狠好不惊人。

作为一代艺术大师,郑板桥生命的最后一年,即一七六五年,七十三岁的老人,他在诗词书画创作上仍然没有停止奋力探索的脚步。在这一年中的最后日子里,他强忍病痛,留给后世的一张扇面、一副对联和一张墨竹,当属他告别人间的三件墨宝,臻于板桥书画的至高境界。

扇面是为蔚起先生写的:“雾里山疑失,雷鸣雨未休。夕阳开一半,吐出望江楼。”五言一绝,雨雾空濛,雷鸣电闪,残阳如血,声色呼应,堪称绝唱。且用墨清淡,行款随心,不板不凿,可谓神品矣。

对联则最为脍炙人口:“琢开云雷成古器,辟开蒙翳见通衢”,加以别开生面的边款,书法凝重不失飘逸,诗句写实意境浩渺,可谓人书俱老,实乃极品。

《墨竹》则题句为:“参差错落无多竹,引得春风入座来。”奋发自信,春风得意,全不像即将告别人世之病老所言,更见笔力硬朗挺秀,元气饱满充沛,与平日所画相比,更显苍劲飘逸。

郑燮这三件最后的墨宝,是他肉体涅槃前留给人间的精神舍利。充分展现了他“三绝诗书画,政坛一清官”的高超意境与思想品格,也呈现出他辉煌人生的最后高潮。

难得糊涂的郑板桥,终于达到了糊涂境地而长眠故土。一七六五年十二月十二日,他溘然病殁于拥绿园竹丛之中。按照他的遗愿,遗体安葬于兴化管阮庄的“椅把子”地里。坟旁植一片竹林,以遂老人遗愿。

为怀念先贤,他同窗之弟周榘画有一幅《板桥先生行吟图》。画面十分传神逼真,至今被人们奉祀于拥绿园中。郑板桥谢世后,风流余韵绵延三百年,收藏者、追随者、研究者日益众多。有关他为官、从艺的轶闻故事至今仍在扬州、兴化、潍县广为流传。兴化“郑桥板故居”与“郑板桥纪念馆”业已开放。扬州、焦山、范县与潍县也都有相应的纪念陈设。这位人格高尚、独领风骚的艺术大师,必将与他的大量作品一起,长留人间,成为永恒。

2014年6月31日完稿2014年9月4日改定于义耕堂

同类推荐
  • 发明魔术师——爱迪生

    发明魔术师——爱迪生

    名人创造了历史,名人改写了历史,那些走在时代最前列、深深影响和推动了历史进程的名人永远会被广大人民所拥戴、所尊重、所铭记。古往今来,有多少中外名人不断地涌现在人们的目光里,这些出类拔萃、彪炳千古、流芳百世的名人中,有家国天下的政治家,有叱咤风云的军事家,有超乎凡人的思想家,有妙笔生花的文学家,有造福人类的科学家,有想象非凡的艺术家……他们永远不会被人们忘记!
  • 俾斯麦

    俾斯麦

    展现在读者面前的这本书,以事件发展的脉络为序,叙述了俾斯麦一生中经历的重大事件。解放以后,我国只出版过一本英国学者帕麦尔著的《俾斯麦传》,他那是以读者多少已了解那个年代和多少已了解俾斯麦的事迹为基点而写的,对大多数中国读者来说,读来未免吃力。这本书在叙述中夹以介绍了有关的时代背景,特别是文化背景,望对了解传主有所裨益。而在叙述严肃的重大事件之余杂以散文笔调,以趣文逸事点缀其间,不失为一种有意义的尝试。
  • 名人传记丛书——贝多芬

    名人传记丛书——贝多芬

    贝多芬是德国最伟大的音乐家之一,他的一生即是一个天才的艺术家与多舛的命运斗争的过程。年少时被父亲逼着弹琴,母亲早逝;成年后经历了数次失败的恋爱;26岁时听力衰退,45岁时完全失聪……该书着力刻画了贝多芬为追求永恒的艺术而长期忍受苦难、与命运抗争的心路历程,阅读该书可以使读者获得思想和艺术方面的双重收获。
  • 曾巩家族

    曾巩家族

    本书以南丰为中心,时间跨度从曾氏迁居南丰到南宋末年为止,以人物、事件为主线,从文化视角对曾巩家族的家学、家教、家风和家族史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挖掘。
  • 松下幸之助:经营之神铸就百年基业的层层突破

    松下幸之助:经营之神铸就百年基业的层层突破

    古人云: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衰。《财智英雄书系》正是形成于此。这些贯穿古今、横亘中外的财智英雄,或是某一领域的佼佼者,或是某个历史时期的推动人,或是闻名海外的巨商富豪……作为一个个鲜活的个体,他们以不平凡的人生经历和独特的人格魅力感染着众多读者;同时作为一个群体,在他们身上,集中体现着这个国家、这个民族几十年的沧桑巨变。《松下幸之助:经营之神铸就百年基业的层层突破》将带你走近日本松下电器的经营之神、誉满全球的东方之子松下幸之助,带你领略这位“造物先造人”的伟大领袖。
热门推荐
  • 血魂传

    血魂传

    “我孤僻、淡漠、无情,却不冷血,我叫许晓,下面的是二号……“杀杀杀……”活了近二十年的许晓从来都不知道自己内心最底部隐藏着另外一个他,直到……
  • 快穿之虐渣很酸爽系统

    快穿之虐渣很酸爽系统

    某科学修真界总统祝绾绾死后,绑定了一个名叫虐渣很酸爽的系统,从此开始了虐男主、虐白莲、虐极品亲戚、虐熊孩子的酸爽人生。但是……系统发现它家宿主老是偷懒去吃零食是怎么回事啊?祝绾绾从零食堆里抬起头:火锅米饭大盘鸡,拿来拿来别客气!!本书书友群:1027608668无男主无cp
  • 庶女安娘

    庶女安娘

    虽已是初秋,还是热气当头,树上的知了仍负隅顽抗地喧闹着。宁康侯府的水汀小筑内,绿纱窗下……
  • 重生之再证仙道

    重生之再证仙道

    林薇薇无法相信自己眼前看到的场景,这个场景太过熟悉,她曾经在生命的最后几十年里回想了无数遍,是心魔幻境?还是回到过去重新得到生命?前世就是在这个秘境,她得到了一枚空间规则戒指,她以为自己就是坊市小说里的女主角,有空间有神兽有功法,从此一飞升天,谁知一开始就是一场阴谋,断绝了她的成仙之路。仙路漫漫,重走一遍。曾经错过的这次要仔细欣赏,曾经丢弃的这次要好好珍惜,曾经的错误,这次要睁大眼睛看个清楚。。。
  • 无人谓我恋江南

    无人谓我恋江南

    曾有言“世人谓我恋长安,其实只恋长安某。”这话若是交给谢韫来讲则应是“无人知我恋江南,举目见江南,不见江南某。”她是北越的公主,为学艺辅佐皇兄而南下;他是南齐的太子,为躲避杀身之祸而北上。一场拖走与被拖走的缘分,让坚毅刻苦的谢韫入了楚楠锋的法眼。一次带路与被带路的出逃,让温柔隐忍的楚楠锋长留谢韫的心间。他为她洗手作羹提笔作画,她为他三千青丝化为白发。“不管你是谁,楚楠锋心里一刻有你,一生便只有你。”“谁说你没有遇到过姑娘的!本姑娘跟你也算青梅竹马,你怎么就不能喜欢我呢!”“怎么办,我已经陷进你的温柔乡了。”“那我们就永远不分开好啦!”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本文1v1。
  • 金符仙

    金符仙

    他本嘉靖年间一书生,只因赶考被杀,吸入混沌,误入仙府,混列仙班……这里有不喜欢男人却很漂亮的仙女,有修炼女人功法却很霸道的男人,有不喜欢男人和女人却喜欢鬼魂的勾魂使,有铁面公正却喜欢受贿的阎王,有大义凛然帅得一踏糊涂却一肚子坏水的仙帝。一切美丽皆从错误开始,一切圆满都以正确结局。错过了前世浮华,便在今生折风波,刺苍穹,一展“鸿”图……各位看官,有票的捧個票场,没票的捧個人场。书友群:171715680(本月(8月)暂时不设验证码,若有验证,则答“金符”则可。)
  • 馨默之约

    馨默之约

    艾馨作为公司一名普通员工在纷繁复杂的工作环境中靠着自己的聪明才智与能力生存下来。在事业与人生观抉择的关键时刻,雯莉作为新员工进入公司,她作为富二代子女具有独立、叛逆的个性,让她成为提拔和栽培艾馨并且共同进步的人,但别有用心的野心让两人最终形同陌路。李默是主人公艾馨的邻居,从小机灵优秀过人,家庭环境让艾馨对李默家有长期的依赖,两人在最要好之际却横遭雯莉夺爱。李默的贪图安逸与勃勃野心让他义无反顾的离艾馨而去,但是雯莉在自己的目的达成之后却对李默横加打击。作为多年的好友或许更确切的说从没放弃过对李默一颗真切的心,艾馨不仅在关键时刻与李默密切合作,更在他被雯莉利用又最终抛弃时坚持陪在他身边给他支持和鼓励,甚至李默被迫远走他乡之际还依然默默的等待与守候多年。两人的默契和艾馨对李默永不放弃的热爱之心让他们最终拥有完美的结局。
  • 再行者

    再行者

    无...................
  • 神秘未婚夫:宠爱重生妻

    神秘未婚夫:宠爱重生妻

    付宝宝自重生之日起就有三个不嫁,一不嫁富二代,二不嫁官二代,三不嫁红二代!重生以后她要默默赚钱,等着去把她前世的爱人找出来。可现在是怎么回事?这个名义上是她未婚夫的男人居然……
  • 符门之古墓惊奇(卷一)(全文)

    符门之古墓惊奇(卷一)(全文)

    在这神秘的都市,僵尸、噬魂兽,都不是传说……符门小子--廖成和他弟弟对未来充满希望,不过,无端端的,他的弟弟却被病害侵身,病毒表症虽只是虚弱以及每晚八时那痛苦的煎熬,但别无他法,廖成只能背着弟弟,一步步地迈开沉重的脚步……这究竟会给他们的闯荡生涯带来什么样的情况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