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5942200000017

第17章 四逆汤类

四逆汤

治少阴病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手足厥冷,汗出而厥,及膈上有寒饮干呕者;又治太阳发热,头痛脉沉,虽身疼痛,当救其里;又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热不去,内拘急,四肢疼,下利厥逆而恶寒者,均宜以此主之。

甘草(二两炙) 干姜(一两半) 附子(一枚生切) 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

通脉四逆汤

治证同上,而脉微欲绝者宜此。

四逆汤原方干姜用三两,加葱九茎。

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

治阴盛格阳,手足厥冷,脉微欲绝,面赤咽疼烦躁者宜此。

通脉四逆汤加猪胆汁半合。(诸药煎成,去滓,纳胆汁和服。)

四逆加人参汤

治恶寒脉微而复利,利止亡血也。

四逆汤原方加人参一两。

茯苓四逆汤

治发汗,若下之,病仍不解,烦躁者。

四逆加人参汤内更加茯苓四两。

四逆汤中姜附草,四肢逆冷急煎尝。(按:方名“四逆”,必以之治厥逆。《伤寒论·厥阴细,口不渴,以其脏有寒故也,温之无疑。)饮邪干呕亦相当。(寒饮无实物,温之则寒散而饮去呕止。凡治饮皆用温法。)身疼清谷先温里,(凡病皆当先表后里,惟下利清谷,则以扶阳为急,而表证为缓,虽身疼痛,亦当先救其里,俟清谷止而身疼未除者,仍从表治可也。

)不论三阴与太阳。(王晋三《古方选注》曰:四逆汤“凡三阴一阳证中有厥者皆用之,故少汗亡阳亦用之者,以太少为水火之主,非交通中土之气,不能内复真阳,故以生附子、生干姜迎阳归舍,交接于十二经。反复以炙草监之者,亡阳不至于大汗,则阳未必尽亡,故可缓制留中,而为外召阳气之良法。”)表热里寒多汗出,更兼烦躁厥须防。(多汗烦躁,阳气外亡,最有厥脱之虑。)厥而脉绝加葱白,(名通脉四逆汤葱入营通脉)面赤咽疼猪胆 。(名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 猪胆汁苦滑之极,能引阳药直达下焦,所谓“热因寒用”也。)亦有加入人参者,(名四逆加人参汤)亡阳脱血此为良。(此亡阳而更脱血,故加人参以生津益血。)更益茯苓疗肾躁,(肾躁,即阴躁也。必引肾水上泛,故加茯苓镇之。)茯苓四逆汤名彰。(此即真武汤之变方,重用茯苓镇泄肾水。)

白通汤

治少阴病下利脉微,恶寒蜷卧。

葱白(四茎) 干姜(一两) 附子(生切一枚) 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分温两服。服后脉暴出者死,微续者生。(“暴出”乃药力所迫,药力尽则气仍绝;“微续”乃正气自复,故

白通加人尿猪胆汁汤

治少阴病下利不止,厥逆无脉,干呕烦者。

白通汤内加入人尿五合,猪胆汁一合,冲和服。

白通(汤)姜附兼葱白,(此四逆汤去甘草,加葱白。)少阴下利脉微给。(少阴下利脉微,但脏也。

格,故取之”寒气格拒

当归四逆汤

治手足厥寒,脉细欲绝者;并治寒入营络,腰股腿足痛甚良。

当归 桂枝 芍药 细辛(各三两) 甘草 木通(各二两) 大枣(二十五枚) 水八升,煮取

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

治证同当归四逆汤。若其人内有久寒者宜此。

当归四逆汤加吴茱萸二升,生姜半斤,以水六升,清酒六升,煮取五升,去滓,分温五服。

逆乃太通阴阳汤全从茱萸生归四逆汤者,阴血

干姜附子汤

治下后复汗,昼日烦躁不得眠,夜而安静,不呕不渴,无表证,脉沉微,身无干姜(一两) 附子(一枚生切) 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渣,顿服。(当与茯苓四逆汤参看,干姜附子(汤)回阳剂,昼躁夜安阴亦亏。(按:阳虚有二证:有喜阳者,有畏阳者;大抵阴须知不下后附子豫未

真武汤

治少阴伤寒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此为有水气,其人或咳或呕,此汤主之;又治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仍发热,心下悸,头眩,筋惕肉 ,振振欲擗地者。

茯苓 芍药 生姜(各三两) 白术(二两) 附子(炮一枚) 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

附子汤

治少阴病身体痛,手足寒,骨节痛,脉沉,口中和,背恶寒者。

附子(二枚生切) 人参(二两) 茯苓 芍药(各三两) 白术(四两) 水八升,煮取三升,去真武汤中用熟附,茯苓术芍生姜互。崇土扶阳泄水邪,少****逆阳虚故。(按:肾之真阳盛芍疼呕利四肢沉,(皆脾胃病,盖水反侮土故也。)悸眩(水气凌心) 惕(阳气欲亡)兼能顾。

(又惟附子生熟分两各异;其补阳镇阴之分岐,只在参、姜一味之转旋。于此等处,大宜着眼。

)但以人参易去姜,温散之功转温补。(真武汤用姜而不用参,是温散以逐水气。附子汤去姜一

(附)浆水散

(刘完素《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 治虚寒水泻,冷汗脉微,甚则呕吐,此为急病;夏暑暴泻亡阳亦宜。

附子 干姜 炙甘草 官桂(各五钱) 高良姜(二钱半) 半夏(二两)为细末,每服三五钱,浆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滓热服。

河间浆水(散)治吐泻,脉微汗冷亡阳者。附姜夏草桂良姜,(此即四逆汤加官桂佐附子,加时为取搅混,暑湿热月,不

(附)回阳返本汤

(陶节庵《伤寒六书》) 治阴盛格阳烦躁。

附子 干姜 人参 麦冬 五味子 炙甘草 腊茶 水一钟煎之,临服入蜜五匙,顿冷服之回阳返本汤陈皮,四逆生脉二方披。(此四逆汤合生脉散,回阳而兼复阴。加陈皮以理气也也。

戴黄连入,(黄连与附子同用,能交水火于顷刻。)但躁不烦不可医。(内热曰“烦”,谓心中懊烦闷,为有根之火,故但烦不躁,及先烦后躁者,皆可治也。外热曰“躁”,谓身体手足扰动,欲坐卧裸衣入井,为无根之火,故但躁不烦,及先躁后烦者,皆不可治也。)

(附)附姜白通汤

(喻嘉言《医门法律》) 治猝暴中寒,厥逆,呕吐泻利,色清气冷,肌肤凛栗无汗,阴盛没阳之证。

附子(炮) 干姜(炮各五钱) 葱白(五茎取汁) 猪胆(大者半枚) 水二大盏,煎附、姜二味留白二寸许,熨二三饼;又散阳回,身温

(附)附姜汤

(喻嘉言《医门法律》) 治猝暴中寒,其人腠理素疏,自汗淋漓,身冷,手足或外显假热躁烦,乃阴盛于内,逼其阳亡于外,即前方不用葱白也。

附子(炮) 干姜(炮各五钱) 水二大盏,煎至一盏,加猪胆汁一蛤壳,和温冷服。

不用葱熨

(附)附姜归桂汤

(喻嘉言《医门法律》) 治中寒用附姜汤后,第二服随用此方继之。因寒伤营血,故用此兼理营分之寒。

附子(炮) 干姜(炮) 当归 肉桂(各二钱五分) 水二大盏,煎减半,入蜜一蛤壳,温服。

(附)附姜归桂参甘汤

(喻嘉言《医门法律》) 治阳气将回,阴寒少杀,略有端绪,第三服附子(炮) 干姜(炮) 当归 肉桂(各一钱半) 人参 甘草(炙各二钱) 水二大盏,煨姜三

(附)辛温平补汤

(喻嘉言《医门法律》) 治中寒服前三方后,阳已回,身温色活,手足不除,第四方即用此平调脏腑营卫。

附子(炮) 干姜(炮) 肉桂(各五分) 当归 人参 甘草(炙) 黄 (蜜炙) 白术(土炒)至一盏,入蜜五蛤

(附)甘寒补气汤

(喻嘉言《医门法律》) 治中寒服前药后,诸证尽除,但经络间微有顽痰药服之不能通快者,第五方用此。

人参 麦冬 白芍(酒炒各一钱) 黄 (蜜炙一钱二分) 生地黄(二钱) 甘草(炙七分) 丹附姜白通(汤)治中寒,吐泻厥冷身无汗。还须艾炷灸关元,(脐下一寸五分名“气海”,二行其严令,埋没微阳,肌肤冻裂,无汗而丧神守,急用附子、干姜,加葱白以散寒,加猪汁引入阴分。然恐药力不胜,熨葱灼艾,外内协攻,乃足破其坚凝。少缓须臾,必无及矣”)魄汗淋漓阳外亡,但将附子干姜唤,(名附姜汤)此即前方除去葱,专主回阳勿兼散。(其人肾阳素扰,腠理素疏,阴盛于内,必逼其阳亡于外,魄汗淋漓,脊项强硬,用附子、姜、猪胆汁,即不可加葱及熨灼,盖恐助其散,令气随汗脱,而阳无由内返也。宜扑止其陡进前药,随加固护腠理。不尔,恐其阳复越也。)寒邪入中必伤营,当归肉桂宜参赞附姜归桂汤 附、姜专主回阳,而其所中寒邪,必先伤营血,故服附姜汤后,即须当桂,以驱营分之寒,才得药病相当也。)俾得阳和阴少衰,附姜归桂参甘(汤)灌。(服后,阳气将回,阴寒少杀,即须加入人参、甘草,调元转饷,收功帷幄。不尔,姜、附直将犯上无等,必堕前功也。)利止身温汗亦收,辛温平补汤宜按, 术芍味入前方阴阳毋间断。(服附姜归桂参甘汤二三剂后,觉其阳明在躬,运动颇轻,神情颇悦,、五味、白芍、白术大队阴阳平补,不可歇手。盖重阴见 ,浪子初归,斯时摇摇若怠缓不为善后,必堕前功也。)经络之间微有痰,休养其阴痰乃涣,甘寒补气(汤)甘, 地芍丹梨竹爨。(用平补后,已示销兵放马,偃武崇文之意。兹复有顽痰留积经但宜甘寒助气开通,不宜辛辣助热壅塞。盖辛辣之味,始先不得已而用其毒,今阳既安即宜休养其阴,故但宜甘寒补气,缓缓调之,斯为善后之计耳。)次第编成共六方,嘉费深心纂。长沙《猝病论》虽亡,从此寻求思过半。(汉张仲景先师着《伤寒论》十卷传经阳病,《猝病论》六卷,治猝暴阴病。生民不幸,《猝病论》当世即已失传。嗣后辈出,从未有阐扬之者。惟韩祗和于中寒一门,微有发明,诲人以用附子、干姜为急为仲景之徒矣。清季喻嘉言尚论仲景《伤寒论》,凡于阴病见端,当以回阳为治者,之。乃复着《阴病论》,并度金针,畅言妙蕴,观其所订六方,次第精详,深合仲景心且《猝病论》亡,难以征信。然取《伤寒》《金匮》治虚寒之方绎之,见治热病杂病者,用药且若此,而治暴病中寒之说,可深信不疑矣。嗟乎!猝中寒邪,阳微阴盛,急之候,设非姜、附之猛,斩关直入,何以迅扫阴氛,挽回阳气,百中能有一活耶来,霍乱盛行,顷即肢冷脉伏,面青音哑,旋见烦躁而死。虽当夏暑,讵非阴邪入中三危证乎?余有感于斯,故纂喻氏方论,约编歌诀,表彰厥功,以鉴世之得失,且以自警也

(附)益元汤

(陶节庵《伤寒六书》) 治面赤身热,不烦而躁,饮水不入口,名戴阳证。

附子(炮) 干姜 艾叶 黄连 知母 人参 麦冬 五味子 甘草 加入姜、枣、葱白煎,益元(汤)艾附与干姜,麦味知连参草将,姜枣葱煎入童便,(姜、附、艾叶回阳,协人参、附丽,赤

(附)回阳救急汤

(陶节庵《伤寒六书》) 治三阴中寒,初病身不热,头不痛,恶寒战栗,引衣自盖,蜷卧沉重,腹痛吐泻,口中不渴,或指甲、唇青,口吐涎沫,或无脉力。

附子(炮) 干姜 肉桂 人参 白术 茯苓 半夏 陈皮 甘草 五味子 水二钟,姜三片回阳救急(汤)用六君,(参、苓、术、草、半夏、陈皮,名六君子汤。)桂附干姜五味群,加药,祛用也。)

(附)四维散

(张介宾《新方八阵》) 治脾肾虚寒,滑脱之甚,或泄痢不止,或气虚下陷,脱不能禁者,无出此方之右。

人参(一两) 制附子(二钱) 干姜(炒黄二钱) 甘草(炙一二钱) 乌梅肉(五分或一钱酌其蒸一饭顷,四维散治痢无休,脾肾虚寒滑脱瘳,参附乌梅姜炙草,二阴脱血并堪投。(参、附、姜、甘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河灯愿

    河灯愿

    桥蓝听姑姑说评说上的男子很好看,谷外还有好吃的糖葫芦,便偷偷的跑出谷外,遇见了冷峻的元彻,就认为他是评书上的男子,死死的跟着他回了元家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宿主是个自恋狂

    宿主是个自恋狂

    在家吃着苹果的叶染,意外被死神找上门,因为死神的误判,悲惨少女从此走向了寻找传说中的神的不归路……上一秒——死神内心毫无波澜:你已经死了。叶染一苹果扔过去然后一顿胖揍:你tm才死,敢诅咒我?我打死你……下一秒——死神默默从怀里掏出生死簿,指着她被划掉的名字:诺,叶染,死期………六………六十年后?!!!叶染狠狠掐住死神的脖子:我tm不打死你我不姓叶!还我命来!
  • 权宠冷妃:侯府商女狠绝色

    权宠冷妃:侯府商女狠绝色

    她是丞相府嫡女,才貌双绝,京城无数的权贵公子踏破了门槛前来求娶,她却最终选了侯府最为恶名昭彰的纨绔少爷言奚辰。外人皆替她惋惜,她自己也知道,这言奚辰的确不是个东西。捧妾室,踩原配,加上层出不断的刁难,她杜若蘅通通接下。直到后来,这不是东西的纨绔少爷恢复了记忆,众人才见识到什么叫追妻火葬场。“快,把夫人请回来!”“侯爷,夫人说她已经把您休了!”
  • 时光抹不掉思念

    时光抹不掉思念

    “小沫,可能我们真的不合适。”“分手吧。”她还没从恐惧晃过神,却又经历了失去,凌墨涵从来没说过分手两个字,哪怕她过去常常任性的提出,他也从没说过,她打了好多电话给他,但他却再没接起,决意分手。那一刻,她才意识到这次是真的要分了...曾经她问:“凌墨涵,我会是你的一辈子吗?他说:“我把我的一辈子都给你,你愿意吗?时光过去,承诺变成泡沫,一句“我不想最后我们连朋友都做不了”,彻底断了他们。五年陌路,直到再遇,他却发现唯有她的笑容能拂过心尖;她才明白芸芸众生,再也找不到一个他;这一次他承诺:“以后只有你有丢下我的资格。”心好像又活了,可是承诺还能当真吗?
  • 我叫黎户枫

    我叫黎户枫

    我叫黎户枫,一名普通高校的普通学生。我的生活只有你想不到,没有我遇不到。你想看到我这个屌丝逆袭翻身?不,你看不到的!不过你能看到我是如何将隐藏在自己身边的阴谋诡计一一揭开!危机四伏的校园,因我的存在而平平安安,你信么?不信来看!
  • 武侠之大武宗

    武侠之大武宗

    这是一代武宗的传奇人生,描述着元末明初的整个武林,各门各派的江湖高手,每位大侠的传奇故事。武林中有少林,武当泰山北斗,江湖上丐帮明教各种高人云集。六脉神剑,降龙十八掌九阴九阳各路传奇绝学……且看绝世豪侠如何闯荡江湖成长为一代宗师。让我们一起品味这一位当世武林传奇人物不一样的武侠人生。
  • 当代文坛点将录(一)

    当代文坛点将录(一)

    《当代文坛点将录》共五卷,收录五十位作家。文章大都出自名家之手,或为文坛名家或传主的亲友,或同被写的传主关系密切。他们写出的关于某一名家的创作背后的故事或花絮都是第一手材料,对于了解被写名家的创作与生活均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可以满足一般读者对著名作家的窥私欲。
  • 一日为徒终身为妻

    一日为徒终身为妻

    某女主是网游里一级一级棒的大神⊙▽⊙,在称霸一个游戏之后,便会淡然离开然后寻找下一个游戏准备继续称霸。这不,某女主找到了一个名字叫天空之舞滴游戏,只不过刚进这游戏时女主只有一级,一级也就算了,可是,为什么她会突然变成一个上百级大神的徒弟啊!“师父,游戏里交往结婚是不是有礼包捏!”“恩”某男淡淡的回答。“是吗?”“你想要礼包?”某男问。“想啊!”某女主回答。某男听了嘴角勾起一丝坏笑,说:“我有办法哦,只要你配合一下我就行。”当她再次玩另一个游戏恋舞ol的时候,他们竟又莫名其妙的成了夫妻。
  • 木冉阑珊辰灯火

    木冉阑珊辰灯火

    蓦然回首,她看见了那个站在灯火处一直观望着她的人。她疑惑着,步履阑珊地走过去跟他打了个招呼。就一眼,她才知道原来他就是她命中注定的缘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