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6005300000055

第55章 黄省曾录——良知是造化的精灵(6)

问先生:“孟子从源头上谈性,让人在源头上用功,使性明彻;荀子从流弊上说性,功夫只下在末流上纠正人性,这就费力了。”

先生说:“正是这样。”

王阳明认为,哲学家对于人性的许多争论,在一义下都是可以消融的,因为性最终来说只是同一个本体,并非有不同的本体。这里,阳明把孟子的性善论和荀子的性恶论一体收摄,给出了他自己的圆融的人性论。

46不为气所乱

【原典】

先生曰:“用功到精处,愈着不得言语,说理愈难。若着意在精微上,全体功夫反蔽泥了。”

“杨慈湖不为无见,又著在无声无息上见了。”

“人一日间,古今世界都经过一番,只是人不见耳。夜气清明时,无视无听,无思无作,淡然平怀,就是羲皇世界。平旦时,神清气朗,雍雍穆穆,就是尧舜世界。日中以前,礼仪交会,气象秩然,就是三代世界。日中以后,神气渐昏,往来杂扰,就是春秋战国世界。渐渐昏夜,万物寝息,景象寂廖,就是人消物尽世界。学者信得良知过,不为气所乱,便常做个羲皇已上人。”

【译文】

先生说:“用功到了精深处,愈发不能用言语来表达,说理也愈难。但如果你刻意追求精微,整体的功夫反会受到蒙蔽妨碍了。”

先生说:“杨简(字敬仲,世称慈湖先生,陆九渊的高徒)并不是没有见解,他只是执著在无声无息方面理解认识问题。”

先生说:“人在一天的时间里,会把古今世界全部经历过一遍,只是人不自知罢了。当夜气清明时,人无视无听、无思无作、淡泊恬静,此时就相当于伏羲的时代。早晨时节,人的神清气爽,庄严肃穆,这就相当于尧、舜的时代。上午时分,人们礼仪交往,气象井然,此时就相当于三代的时候。中午之后,人的神气渐昏,往来杂扰,这就相当于春秋战国的时代。黄昏来临,万物寝息,景象寂寥,这就是人消物灭的世界。学者如果能充分相信良知,不被气所扰乱,就能常常做个伏羲时代的人。”

体验原是无法言说,要精深却不要刻意精微。随后,王阳明又用社会状况比方人的精神境界,认为“信得良知过,不为气所乱”,人的精神境界是可以独立地超越社会此状况臻达彼状况的。

47狂者的胸次

【原典】

薛尚谦、邹谦之、马子莘、王汝止侍坐,因叹先生自征宁藩已来,天下谤议益众,请各言其故。有言先生功业势位日隆,天下忌之者日重;有言先生之学日明,故为宋儒争是非者亦日博;有言先生自南都以后,同志信从者日众,而四方排阻者日益力。

先生曰:“诸君之言,信皆有之。但吾一段自知处,诸君俱未道及耳。”

诸友请问。

先生曰:“我在南都以前,尚有些子乡愿的意思在。我今信得这良知真是真非,信手行去,更不着些覆藏。我今才做得个狂者的胸次,使天下之人都说我行不掩言也罢。”

尚谦出曰:“信得此过,方是圣人的真血脉。”

【译文】

薛尚谦、邹谦之、马子莘、王汝止四人与老师同坐,大家慨叹先生自征讨宁藩以来,天下对老师的谤议越来越多。先生让各位说说其中的原因。有的讲先生的功业权势日益显赫,因而会招致越来越多人的嫉妒;有人说先生的学说影响力越来越大,导致那些替宋儒争地位的人也就越来越多;有的说自先生拜南京兵部尚书以后,尊崇先生的人越来越多,来自四面八方的排挤阻挠的人也越来越卖力。

先生说:“各位所言,相信很有可能存在,但我个人有一段自知的地方,各位都没提到。”

大家都询问于先生。

先生说:“我到南京就职以前,尚还玩点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的八面玲珑。现在我相信良知的是非标准,随手拈来,再也不用隐藏着。现在我才有了一个‘狂者’的心情。即使全天下人都说我口无遮拦也没有关系。”

薛尚谦站起来说:“对良知如此之信,才是圣人的真血脉啊!”

王阳明悟得的是良知真谛,了悟之后自然通达,通达之后不免狂放。“良知”的信念与实践使其在百死千难的危机中从容应对,并终于化解危机,经受住了人生严峻的考验,这自然更坚定了他对“良知”学说的自信。

48反其言而进之

【原典】

先生锻炼人处,一言之下,感人最深。

一日,王汝止出游归,先生问曰:“游何见?”对曰:“见满街都是圣人。”先生曰:“你看满街人是圣人,满街人到看你是圣人在。”

又一日,董萝石出游而归,见先生曰:“今日见一异事。”先生曰:“何异?”对曰:“见满街人都是圣人。”先生曰:“此亦常事耳,何足为异?”

盖汝止圭角未融,萝石恍见有悟,故问同答异,皆反其言而进之。

【译文】

先生教育指点人时,一句话就能感人至深。

某日,王汝止外出回来。先生问他:“路上看见了什么?”王汝止答道:“满街满巷都是圣人啊!”先生说:“你看到满街人都是圣人,他们看你像个活圣人。”

又一天,董萝石外出回来,看见先生就说:“今天看见一件稀罕事。”先生问:“什么稀罕事?”他答道:“我看到满街满巷都是圣人啊!”先生说:“这是再寻常不过的事了,有什么稀罕的。”

大概王汝止的锋芒尚未磨平,而董萝石恍然有悟,因此,问题相同答案各异,先生都是反着他们的话去启发他们。

王阳明对学生,是因势利导、因材成就,狂者就从狂处成就他,狷者就从狷处成就他。需要剪裁,就反言棒喝。问同答异,针对各个人的不同的坎儿“反其言而进之”,这才是单兵教练的素质教育。

49须做得个愚夫愚妇

【原典】

洪与黄正之、张叔谦、汝中丙戌会试归,为先生道途中讲学,有信有不信。

先生曰:“你们拿一个圣人去与人讲学,人见圣人来,都怕走了,如何讲得行?须做得个愚夫愚妇,方可与人讲学。”

【译文】

、黄正之、张叔谦、王汝中于丙戌年(1526年)参加会试回来,纷纷讲自己途中讲学的事儿,说有的人相信,有的人怀疑。

先生说:“你们用一个圣人架势去给别人讲学,人家看见圣人来了,都给吓跑了,这怎么能讲得好。你得做出一副凡夫俗子的模样,才能给别人讲学。”

这段对话表达了王阳明建立在“万物一体”理论基础上的众生平等的思想,他强调“须做得个愚夫愚妇,方可与人讲学”,看起来是个方法和形式的问题,其实是个对众生的态度问题,若自以为高人一等,居高临下,是讲不成学的,而且也背离了“万物一体”“亲民”的基本原理。

50泰山和平地

【原典】

洪又言:“今日要见人品高下最易。”

先生曰:“何以见之?”

对曰:“先生譬如泰山在前,有不知仰者,须是无目人。”

先生曰:“泰山不如平地大,平地有何可见?”先生一言翦裁,剖破终年为外好高之病,在座者莫不悚惧。

【译文】

又谈到,现在要看出人品的高低来很容易。

先生问:“怎么见得?”

答道:“先生您就像是泰山一样摆在眼前,那些不知道崇拜信奉的人,就是没有眼珠的人。”

先生说:“泰山没有平地广阔,在平地上你又能看到什么了?”先生这一句话,剔除了大家多年的好高骛远之病,在座的人无不有所警惧。

认为,王阳明是圣人,人人都应该尊敬受教,否则人品不高,有眼无珠。阳明觉得过傲,认为儒者必须自己先尊敬平民百姓,平民百姓才会尊敬你,儒者气象是要谦虚下民的,不是高高在上要人民崇拜的。所以用泰山和平地做比,教育和在座的学生。

51念谦之之深

【原典】

癸未春,邹谦之来越问学。居数日,先生送别于浮峰。是夕与希渊诸友移舟宿延寿寺,秉烛夜坐,先生慨怅不已。曰:“江涛烟柳,故人倏在百里外矣。”

一友问曰:“先生何念谦之之深也?”

先生曰:“曾子所谓‘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若谦之者,良近之矣。”

【译文】

嘉靖二年(1523年)的春季,邹谦之来到绍兴问学,盘桓数日辞去,先生一直送到浮峰。这天晚上,先生与蔡希渊等下船到延寿寺借宿,大家秉烛夜坐,先生无限感慨。他说道:“江水奔腾,烟柳飘飞,谦之顷刻间就在百里之外了。”

有位朋友问:“先生为什么对邹谦之的怀恋这么深切呢?”

先生说:“曾子曾说过‘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这样的人,和邹谦之好相像啊!”

《论语·泰伯》篇曾子说:“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昔者吾友尝从事于斯矣。”阳明引用这句话称赞邹谦之。邹谦之就是邹守益(1491—1562年),谦之是其字,号东廓,谥文庄,江西吉安府安福县人,是王阳明的大弟子,江右王门的代表人物。

52天泉证道

【原典】

丁亥年九月,先生起,复征思、田,将命行时,德洪与汝中论学。汝中举先生教言:“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德洪曰:“此意如何?”

汝中曰:“此恐未是究竟话头。若说心体是无善无恶,意亦是无善无恶的意,知亦是无善无恶的知,物是无善无恶的物矣。若说意有善恶,毕竟心体还有善恶在。”

德洪曰:“心体是天命之性,原是无善无恶的。但人有习心,意念上见有善恶在。格致诚正修,此正是复那性体功夫。若原无善恶,功夫亦不消说矣。”

是夕,侍坐天泉桥,各举请正。

先生曰:“我今将行,正要你们来讲破此意。二君之见,正好相资为用,不可各执一边。我这里接人,原有此二种。利根之人,直从本原上悟入,人心本体原是明莹无滞的,原是个未发之中。利根之人,一悟本体即是功夫。人己内外,一齐俱透了。其次不免有习心在,本体受蔽,故且教在意念上实落为善去恶。功夫熟后,渣滓去得尽时,本体亦明尽了。汝中之见,是我这里接利根人的;德洪之见,是我这里为其次立法的。二君相取为用,则中人上下,皆可引入于道。若各执一边,眼前便有失人,便于道体各有未尽。”

既而曰:“以后与朋友讲学,切不可失了我的宗旨。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只依我这话头,随人指点,自没病痛,此原是彻上彻下功夫。利根之人,世亦难过。本体功夫,一悟尽透,此颜子、明道所不敢承当,岂可轻易望人?人有习心,不教他在良知上实用为善去恶功夫,只去悬空想个本体。一切事为俱不着实,不过养成一个虚寂。此个病痛,不是小小,不可不早说破。”

是日德洪、汝中俱有省。

【译文】

嘉靖六年(1527年)九月,朝廷任先生为两广提督兼江西湖广军务及都察院左都御史,平定广西思恩和田州地区叛乱。即将奉命起行时,与王汝中论学。王汝中提起了先生的四句教:“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说:“这几句话你觉得怎样?”

王汝中说:“这几句话大概不能完全说通。如果说心的本体是无善无恶的,那么,意也该是无善无恶的意,知也是无善无恶的知,物也是无善无恶的物。如果说意有善有恶,那么在心体上终究还有善恶存在。”

说:“心体是天命之性,原本是无善无恶的。但人耳闻目见所得的意念上则有善恶在。格物、致知、诚心、正意、修身,其正是要恢复人性本体的功夫。如果意本无善恶,那么,以上的功夫也就不消再说了。”

当晚,二人随侍先生于天泉桥,各人谈了自己的观点,请先生评判。

先生说:“如今,我将要远征,让你们来正是要讲透这几句话所包含的意思。你俩的见解正好相互借重,不可偏执一方。我开导人的技巧,原本有两种:资质特高的人,让他直接从本源上体悟。人心的本体,原是明莹无滞的、未发之中的,这样的人,只要稍悟本体,也就是功夫了,他人和自我、内和外一切都透彻了。另外一种人,资质较差,心不免受到沾染,本体遭蒙蔽,因此需要教他们在意念上存个为善去恶的意,待功夫纯熟后,心中的渣滓去除干净了,本体也就通透明澈了。汝中的见解,就相当于我说的对资质特高的人采取的方法;德洪的见解,就相当于我说的对第二种人采取的方法。两位若互为补充借用,那么,中等资质的人都可以明道。若两位各执一词,在你们面前就会有人不能步入正轨,就不能穷尽道体。”

过会儿先生又说:“今后和朋友讲学,千万不可抛弃我之学说的宗旨。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你们只要根据我的话因人施教,自然就没有毛病。这原本是上下贯通的功夫。资质特高的人,世上难遇。对本体功夫一悟全透,就是颜回、程颢这样的人都不敢轻易承认,岂敢随便指望他人?人是最容易因耳闻目见得到意念的,你不去教他在良知上做为善去恶的功夫,只去悬空思索一个本体,一切就都落不到实处,这只不过是修养成了一个虚空静寂的坏毛病。这个毛病不是小事情,所以,我不能不早点向你们说破。”

这一天,和王汝中都有很深的感悟。

王阳明晚年提出了被称为“四句教”的学术宗旨。因对四句教的理解不同,王汝中和发生了争执,于是就有了“天泉证道”这段公案的发生。王阳明认为,“四句教”彻上彻下,可以用之教化任何人。在悟道上,可能存在两种方法,虽然针对性不同,但可以相资相须,不可执著一边。天泉证道是王学中一件重要公案,围绕它,晚明乃至明清之际发生过多次争论。

同类推荐
  • 《精神现象学》义解(共2册)

    《精神现象学》义解(共2册)

    本书是一部逐段考释《精神现象学》的评注性著作,是作者多年潜心研究黑格尔哲学与德国古典哲学,吸收国内外学者《精神现象学》研究的前沿成果,并经过多轮课堂教学、同行讨论的锤炼后写作而成的。本书不满足于对国内外某家某派观点的单纯介绍,而是基于自身的判断,对这些观点有取有舍,并重新界定辩证法、规律、理性、精神等关键概念,对黑格尔与现代性的关系、德国古典哲学的特质与思想史地位等问题提出作者独立的见解,堪与西方学者进行对话。因此,本书对于推进我国黑格尔研究和德国古典哲学研究大有裨益。
  • 庄子学院:庄子的逍遥处世

    庄子学院:庄子的逍遥处世

    庄子一生都在追求至道,返璞归真,鄙视功名利禄,求得自身的逍遥,庄子的书大多是通过对各家学派的批判,表达自己的思想。在当今社会,有庄子一样的逍遥心态,会让你保有一份闲适,一份快乐。 中国的哲学源头可追溯到先秦诸子百家思想,其中尤以儒、道两家为主流,而庄周的《庄子》可谓是道家思想的杰出代表。 一部《庄子》,成就了多少文人雅士,比如陶潜,比如李白,相信你也会因此过上流水一样自在、行云一样逍遥的人生!
  • 道家智慧一点通

    道家智慧一点通

    道在低处,不在高处,平常心即是道。立足于百姓平民,将高深莫测的道家智慧用最朴素的语言表述出来,而又不离大道,这是本书最为独特的地方。全书不讲“道可道、名可名”之类的东西,直接点击生活的方方面面,将看似一团乱麻的生活烦恼用道家的智慧梳理得清清楚楚,因为生活就是道,道就是生活,人生之外,别无大道,大道之外也别无人生。
  • 每天一堂北大哲学课

    每天一堂北大哲学课

    《每天一堂北大哲学课》作为中国最具精神魅力的学府,百余年来,北大培养了中国几代最为优秀的学者、智者。他们以博大的、达观的、聪慧的精神风貌,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传播文明与智慧的种子。当我们处在茫然不知所措、希望之光黯然失色的时候,不妨坐下来,翻开这本心灵书,与北大的智者们聊聊天。相信他们的人生哲思会像一把熊熊燃烧的火把,为我们照亮前路。
  • 泰州学派研究(阳明学研究丛书)

    泰州学派研究(阳明学研究丛书)

    在16世纪中国思想史上,阳明后学的“泰州学派”产生了广泛的思想影响。我们发现泰州学派的思想特征有浓厚的社会取向、政治取向以及宗教取向;其思想立场大多有取于阳明心学的“现成良知”说,同时又有“回归孔孟”的思想诉求。他们的思想言行既是阳明心学的产物,同时又极大地推动了阳明心学运动向下层社会的迅速渗透以及儒学世俗化的整体进程。
热门推荐
  • 陌笙寻

    陌笙寻

    浮华一生,为此,不知所终。寻找的是情,还是…………一个没有多少用的简介(本作者玻璃心,不喜欢请你走开,不要留下恶意伤害语言)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绝世女神君:誓要轻狂天下

    绝世女神君:誓要轻狂天下

    她胆小懦弱,本是高贵千金小姐,却沦落为山村受虐养女。养姐心狠,抢走了她的珍爱之物,夺走了属于她的璀璨人生。养母心毒,谋钱不成,将她乱棍打死,丢弃乱葬岗!那一日,念回大陆六月飞雪,21世纪异能杀手逆天重生!
  • 穿书后我成了大佬心头宝

    穿书后我成了大佬心头宝

    温千千,史上头一位被水呛导致穿书的吊逼目前正处于尴尬的境地“千千~你当我女朋友好不好啊?”看着眼前语无伦次眼神飘忽还纠结的绕手指的小奶狗温千千满头黑线,作为一名真实年龄近20岁的母胎单身穿书者,实在是不好意思老牛吃嫩草,咱一老阿姨怎么好意思嚯嚯啊!!!于是某只义正言辞(语重心长)“你还有大半年才成年呢,我可是资深老司机,你啊还是好好学习,不要想这些乱七八糟的,。。。”“哦~你确定?”刚才的小奶狗好像变了一个人似的,原本低着的头抬了起来,那双妖冶的红瞳暴露在温千千眼中,竟让温千千莫名心虚。温千千故作镇定,胡乱抓起一杯奶茶嘬了一口。吞咽的动作还没做完,一声轻笑便传入耳中,“千千,那是我,喝过的。”温千千猛一抬头,再次撞进了那一双盛满细碎星光带有丝丝笑意的眼睛。下一秒,某个自称老司机的小朋友愣是涨红了整张脸。听着耳边淡淡隐忍的笑声,温千千憋了一口气,酸了鼻子红了眼眶。边上的罪魁祸首小心翼翼将心尖尖轻搂入怀,“我可不是什么好人,我伪装三年蓄谋已久,可就是为了把你拐回家,我的老阿姨。”——你是一只伪装着狼皮的小羊羔我才是一头真正披着羊皮的狼你逃不掉的
  • 忘年之恋

    忘年之恋

    还记得初恋吗?那么的刻骨铭心难以忘记,但是很少有一起走到最后的,后来就会有一些让我们刻骨铭心的人出现,我们爱上他了,不过他已婚了
  • 自己的心路历程

    自己的心路历程

    步入50知天命之年的我,回忆自己经过的这段历程,自孩提起难忘的童年少年以及上学工作,建立家庭…一个多角色的女人,特别想用文字记录自己的心路历程
  • 血荒传说

    血荒传说

    在武的世界里,成就神话!为不愿被辱没,刻苦修行,只为踏上巅峰
  • 扫雷战车科技知识(上)(最具震撼性的装甲战车科技)

    扫雷战车科技知识(上)(最具震撼性的装甲战车科技)

    军事科学是一门范围广博、内容丰富的综合性科学,它涉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技术科学等众多学科,而军事科学则围绕高科技战争进行,学习现代军事高技术知识,使我们能够了解现代科技前沿,了解武器发展的形势,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并培养我们的忧患意识与爱国意识,使我们不断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用以建设我们强大的国家,用以作为我们强大的精神力量。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让我心动的你

    让我心动的你

    多么神奇的缘分让“我”刚刚降临世界的那一天就认识了你四岁的幼儿园六岁的小学13岁的初中十六岁的高中十九岁的大学24岁的社会从出生那天开始就注定让我和你的世界环环相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