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6089200000052

第52章

料敌

汉高帝时,黥布反,帝召薛公以问。对曰:“使布出于上计,东取吴,西取楚,并齐取鲁,传檄燕、赵,固守其所,山东非汉之有也。出中计,东取吴,西取楚,并韩取魏,据敖仓之粟,塞成皋之险,胜败之数未可知也。出下计,东取吴,西取下蔡,归重于越,身归长沙,陛下高枕而卧,汉无事矣。”上曰:“是计将安出?”对曰:“必出下计。布,故郦山之徒也,自致万乘之主。此皆为身,不顾后为百姓万世虑者也,故出下计。”果如薛公揣之,东击荆,荆王刘贾败死,汉终破布。

赵刘曜举军攻洛阳,石勒将亲救之,其长史程遐等以为不可,谏勒。勒大怒,按剑叱遐等出,召徐光而谓之曰:“刘曜勍敌,乘高侯之势,围守洛阳。庸人之情,皆谓锋不可当。然曜带甲十万,攻一城而百日不克,师老卒怠,以吾初锐击之,可一战而擒。若洛阳不守,曜必送死冀州,自河以北,席卷南向,吾事去矣。程遐等不欲吾亲行,卿以为何如?”光对曰:“刘曜乘高侯之势,而不能进临襄国,更守金墉,此其无能为也。县军三时,亡攻战之利。若鸾旗亲驾,必望风败走。天下之计,在今一举。”勒笑曰:“光之言是也。”使内外戒严,有谏者斩。命石堪等各统见众会荥阳,使石季龙进据石门,以左卫石邃都督中军事,勒统步骑四万赴金墉。勒顾谓徐光曰:“曜盛兵成皋关,上计也;阻洛水,其次也;坐守洛阳者,成擒也。”诸军集于成皋。勒见曜无守军,大悦,乃卷甲衔枚出于巩、訾之间。曜陈其军十余万人于城之西。勒自宣阳门升故太极前殿,季龙步卒三万自城之北而西攻其中军,石堪、石聪等各以精骑八千自城西而北击其前锋,大战于西阳。勒躬擐甲胄出自阊阖,夹击之。曜军大溃。于阵擒曜以徇军前。

梁侯景作乱,遣宋子山袭陷郢州,景乘胜西上,号二十万,联旗千里。江左以来,水军之盛,未之有也。元帝闻之,谓御史中丞宗慄曰:“若贼分守巴陵,鼓行西上,荆郢殆危;此上策也。身频长沙,徇地零桂,运粮以至,洞庭非吾有;此中策也。拥众江口,连攻巴陵,锐气尽于坚城,士卒饥于半菽;此下策也,吾安枕而卧,无所多忧。”及次,巴陵王僧辨沈船卧鼓,若将已遁,景遂围城。元帝遣平北将军胡僧祐与居士陆法和大破之。

西魏边将于谨讨梁元帝绎于江陵,长孙俭问谨曰:“为绎之计,欲如何?”谨曰:“耀兵汉沔,席卷渡江,直据丹阳,是其上策。移郭内居民,退保子城,峻其陴堞,以待援至,是其中策。若难于移动,据守罗郭,是其下策。”俭曰:“揣绎定出何策?”谨曰:“必用其下。”俭曰:“彼弃上而用下,何也?”对曰:“萧氏保据江南,绵历数纪。属中原多故,未遑外略,又以我有齐氏之患,必谓力不能分。且绎懦而无谋,多疑少断。愚人难与虑始,皆恋城邑。既恶迁移,当保罗郭,所以用下策也。”谨乃令中山公护及大将军杨忠等,率精骑先据江津,断其走路。梁人立木栅于外城,广轮六十里。寻而谨至,众悉围之。梁主屡遣兵于城南出战,辄为谨所破。旬有六日,外城遂陷,梁主退保子城。翌日,率其太子以下面缚出降。寻杀之。

宋景德中,知宜州刘永规在郡严酷,课澄海卒伐木葺州,廨数不中程即杖之。虽甚,风雨不停,其役众咸怨焉。故澄海军校陈进率所部害永规,拥判官卢成钧为谋主,婴城据命。诏东上阁门,使曹利用等发兵讨之。初奏至,真宗谓王旦等曰:“司天屡言当有兵,方忧远地,牧守不得其人。今果有是,当遣使剪除。”旦言:“利用精于方略,悉心王事。此贼不出三策:保其家属,据城拒守,一也;掠城中赀以趋山林,二也;用此二策不足为虑。若选募骁果,立谋主,直趋广州,贼之上策。然其智识必不及此,犹虑为人诱教尔。”及闻贼分据柳州洛曹县,帝曰:“此不能离窟穴,枉自弃耳。”不久遂平。

后汉末,曹公征荆州,刘琮降,得其水军及步兵。遂遗书孙权云:“今将水军八十万,当与将军会猎于长洲之苑。”将士闻之恐。权延见群下,问以计策,咸曰:“曹操托名汉相,挟天子以征四方,动以朝廷为辞。今日拒之,事更不顺。且将军大势可以拒操者,长江也。刘表治水军蒙冲斗舰千数,操悉浮以沿江。兼有步兵,水陆俱下。此为长江之险已与我共之矣,而势力众寡又不可论。愚谓大计不如迎之。”权将周瑜曰:“不然。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将军以神武雄材,兼仗父兄遗烈,割据江东。地方数十里,兵精足用,英雄乐业。尚当横行天下,为汉家除残去秽。况操自送,而可迎之耶?请为将军筹之:今使北土已安,操无内忧,能旷日持久,来争疆场,又能与我较胜负于舟楫,可乎?今北土既未安,加以马超、韩遂在关西,为操后患。且舍鞍马,仗舟楫与吴越争衡,本非中国所长。又今盛塞马,无藁草。驱中国士众远涉江湖,不习水土,必生疾病。此数事者,用兵之患也,而操皆冒行之。瑜请得精兵三万人,进往夏口,保为将军破之。”权曰:“君言当击,甚与孤合。”权拔刀斫前奏案,曰:“诸将吏敢复言当迎操者,与此案同!”果有赤壁之捷焉。

后汉曹公征张绣于穰,一朝引军退,绣自追之。贾诩曰:“不可追,追必败。”绣不从,大败而还。诩谓绣曰:“更追之,必胜。”绣曰:“不用公言,以至于此。今已败,奈何复追?”诩曰:“兵势有变,亟往必利。”绣信之,遂收散卒追战,果以胜。还,问诩曰:“绣以精兵追退军,而公曰必败;以败卒击胜兵,而公曰必克。悉如公言。何其皆验?”诩曰:“此易知耳。将军虽善用兵,非曹公敌也。军虽新退,曹公必自断后;追兵虽精,将既不敌,彼士亦锐:故知必败。曹公攻将军无失策,力未尽而退,必国内有故。已破将军,必轻军速进,纵留诸将断后,诸将虽勇,亦非将军敌:故虽用败兵而战必胜也。”绣大服。

金人废刘豫,归河南陕西地。楼炤使陕,以便宜欲命三帅分陕而守,以郭浩帅鄜延,杨政帅熙河,吴璾帅秦凤。欲尽移川口诸军陕西。璾曰:“金人反复难信,惧有他变。今我移军陕右,蜀口空虚。敌若自南山要我陕右军,直捣蜀口,我不战自屈矣。当且依山为屯,控其要守,迟其情。见力疲,渐图进据。”炤从之,命璾与杨政两军屯内地保蜀,郭浩一军屯延安以守陕。既而胡世将以四川制置宣抚司事至河池,璾见之曰:“今大兵屯河中府,止隔大庆一桥。尔骑兵疾驰,不五日至川口,吾军远在陕西,缓急不可追集。关隘不葺,粮运断绝,此存亡之秋也。璾家族固不足恤,如国事何?”时朝延恃和忘战,欲废仙人关。于是世将抗奏谓:“当外固欢和,内修守御。今日分兵,当使陕蜀相接。近兵官贺仔谍知撒离喝密谋,曰:要入蜀不难,弃陕西不顾,三五岁南兵必来主之。道路吾已孰知,一发取蜀必矣。敌情如是,万一果然,则我当为伐谋之备。仙人关未宜遽废,鱼关仓亦宜积粮。”于是璾仅以牙校三队赴秦州,留大军守阶成山寨,戒诸将毋得撤备。世将寻置司河池。十年,金人败盟。诏璾节制陕西诸路军马。撒离喝渡河,入长安,趋凤翔。陕右诸军隔在敌后,远近震恐。

抚士

春秋时,楚师伐宋,围萧,萧溃。楚大夫申公巫臣曰:“师人多寒。”楚子于是巡三军,抚而勉之。三军之士皆如挟纩。

秦缪公尝出而亡其骏马,自往求之。见人已杀其马,方共食其肉。缪公谓曰:“是吾骏马也。”诸人皆惧而起。缪公曰:“吾闻食骏马肉不饮酒者杀人。”即以次饮之酒。杀马者皆惭而去。居三年,晋攻秦缪公,围之。往时食马肉者相谓曰:“可以出死,报食马得酒之恩矣。”遂溃围。缪公卒得以解难胜晋,获惠公以归。此德出而福反也。

晋文侯问政于舅犯,舅犯对曰:“分熟不如分腥,分腥不如分地。割以分民而益其爵禄,是以上得地而民知富,上失地而民知贫。古之所谓致师而战者,其此之谓也。”

魏吴起为将,与士卒最下者同衣食,卧不设席,行不乘骑,亲裹粮与士卒分劳。卒有病疽者,吴起为吮之。卒母闻而哭。或谓其母曰:“子,卒也。而将自吮其疽,何哭为?”母曰:“非然也。往年吴公吮其父,父战不旋踵,遂死于敌。今又吮其子,妾不知其死所矣。是以哭之。”于是击秦,拔其五城。

后汉段飃为破羌将军征西羌,行军仁爱。士卒疾病者,亲自瞻省,争为裹创。在边十余年,未尝一日蓐寝,身与士卒同甘苦,故皆乐为死战。

后汉皇甫规为中郎将,持节监讨零吾等羌,会军中大疫,死者十三四,规亲入庵庐巡视将士,三军感悦,东羌遂乞降。

唐太宗亲征高丽,驾至定州城北门,亲慰抚之。有徒卒一人病不能起,太宗自至床前问其所苦,仍敕州县厚加供给。凡在征人忻然,纵有病者悦以忘疲。师次白囗城,将军李思摩中弩矢,太宗亲为之吮血。由是从行文武竞思奋励。及军回,行次柳城,招集战亡人骸骨,设太牢以祭之。太宗恸哭尽哀,军人无不洒泣。兵士观者归家以告,其父母曰:“吾儿之死,天子哭之,死无所恨。”

宋征河东,太宗每躬擐甲胄,蒙犯矢石,指捴戎旅。左右有谏者,上曰:“将士争效命于锋镝之下,朕岂忍坐观?”士卒闻者,人百其勇,皆冒白刃争为先登。凡控弦之士数十万,列陈于乘舆前,蹲甲交射,矢集于贼城上如猬毛。每给诸军矢石数百万,必顷刻而尽。捕得生口,云:“继元城中募市所射之箭,以十钱易一只。凡得百余万只,聚而贮之。”太宗闻之,笑曰:“此箭为我畜也。”及城降,尽得之。时又以牛革为洞屋,猛士数百,蒙以攻城。上欲亲至其中慰劳士卒,彰德军节度李汉琼泣请曰:“晋阳孤垒,危若累卵。诸军用命,战士贾勇。城堞之下,矢石如雨,陛下奈何以万乘之尊欲亲临之?若不听臣言,臣愿先死。”上甚嘉之。

齐田穰苴为将,阅士卒次舍,井灶饮食,问疾医药,身自抚循之。悉取将军之资粮享士卒;平分粮食,比其羸弱者。三日而后勒兵,病者皆求行,争奋出为之赴战。晋师败走。

汉李广历七郡太守,前后四十余年,赏赐辄分其麾下,饮食与士卒共之。家无余财,终不言生产事。将兵之绝处,见水,士卒不尽饮,不近水,士卒不尽餐,不尝食。士卒以此爱乐为用也。

魏田豫为护匈奴中郎将。豫清约俭素,赏赐皆散之将士。每胡狄私遗,悉簿藏官,不入家,家常贫匮。虽殊类咸高豫节。

唐马燧讨田悦,先战,燧誓军中曰;“战胜,请以家财行赏。”既胜,尽出其私财以颁将士。德宗嘉之,诏度支出钱五万贯行赏,还燧家财赏。

唐石雄为澧州刺史。雄临财甚廉,每破贼立功,朝廷时有赐与,余皆不入私室。置于军门,首取一分,余并分给。以此军士感义,皆思奋发。

唐程名振武德初遥授永年令,率兵经略河北。名振夜袭邺,俘其男女千余人。去邺八十里,阅妇女有乳汁者九十余人,悉放遣之,邺中感其仁。

唐朱泚之乱,李晟于畿甸率聚征赋,吏民乐输,守御坚固,由是军不乏食。神策军家族多陷于泚,晟家亦百口在贼中。左右或有言及家者,晟因泣下曰:“乘舆何在,而敢恤家乎?”泚又使晟小吏王无忌之婿诣晟军,且曰:“公家无恙,城中有书问。”晟曰:“尔敢与贼为间!”遽命斩之。时供输不至,盛夏军士或衣裘褐,晟与同甘苦。每以大义奋激士心,士卒无离叛者。

晟既克京师,勒兵屯于含元殿,号令诸军曰:“长安士庶多陷贼庭,若小有震惊,则非伐罪吊人之义也。晟与公等各有家室离别数年,今已成功,相见非晚。五日内不得辄通家信,违命者斩。”乃遣京兆尹李齐运告谕百姓,居人安堵,秋毫无所犯。尚可孤军人有擅取贼马者,晟大将高明虏贼女妓一人,司马亻由取贼马二匹,晟皆立斩之,莫敢仰视。士庶无不感悦,咸歔欷流涕,远方居人亦有经宿方知者。

齐桓公设庭燎,为士之欲造见者,期年而士不至。于是东野鄙人有以九九之术见者,桓公曰:“九九何足以见乎?”鄙人对曰:“臣非以九九为足以见也。臣闻主君设庭燎以待士,期年而士不至。夫士之所以不至者,君天下贤君也,四方之士皆自以论而不及君,故不至也。夫九九薄能耳,而君犹礼之,况贤于九九乎?夫泰山不辞壤石,江海不逆小流,所以成大也。诗云:‘先民有言,询于刍荛。’言博谋也。”桓公曰:“善!”乃因礼之。期月,四方之士相携而并至。

宋吴玠素不为威仪,除宣抚副使,简易如故。常负手步出与军士立语,幕客请曰:“今大敌不远,安知无刺客。万一或有意外,岂不上负朝廷,下孤军民之望哉?”玠谢曰:“诚如君言,然玠意不在此。国家不知玠之不肖,使为宣抚。玠欲不出,恐军民之冤抑而无告者为门吏所隔,无由自达。某所以屡出者,为此也。”幕客乃服。

晋文公围原,命三日之粮,原不降,命去之。谍出曰:“原将降矣。”军吏曰:“请待之。”公曰:“信,国之宝也,人之所庇也。得原失信,何以庇之?所亡滋多。”退一舍而原降。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学生场面描写范文阅读与指导(下)

    学生场面描写范文阅读与指导(下)

    本套书从服务于学生作文的目的出发,提供了学生有效阅读的不同范文,主要包括肖像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心理描写、场面描写、景物描写、风俗描写、叙述方式、抒情方式、话题表达等类文章,同时还提供了相应的阅读与写作把握方法等,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实用性、实践性和指导性,能够全面提高广大学生的阅读和作文能力。
  • 大佬才是最穷的

    大佬才是最穷的

    惊!!南城方家,哦不!方城南家,家有三兄妹,十分团结友爱……大哥:家中公司继承者,南氏集团总裁,却是家中最穷之人。二妹:最年轻有为的钢琴家,只要是她认识的乐器就没她不会的,是家中小宝贝。小妹:青云大一新生,是个爱追星的小迷妹,家中活宝,人人宠爱。然而,有那么一天,家中大哥多吃了一碗饭,就被说成:好吃懒做,浪费家粮……于是,他便被美丽温柔的母亲逐出家门,逼迫走上相亲道路,好能将自己嫁出去……亲爱的哥哥被逼相亲,妹妹们前来相救,谁知两人双双出了“车祸”……后来,两位小妹为家中娶回两位大佬,单身的南大少地位不稳,被家中再次嫌弃,最后,只得草草嫁人……
  • 谋定东宫

    谋定东宫

    他,本是大昱国太子的不二人选,却不得已韬光养晦了十九年。她,本是京师六品官吏家中幼女,从未想过嫁入皇家。那一天,他与她相遇了。从此后,他步步为营,扶摇直上。从此后,她尽己所能,暗中相助。看他与她,如何一见倾心,两相情深。看她与他,如何鸾凤和鸣,谋定东宫。
  • 骑士与血

    骑士与血

    如何发展领地,这是一个问题,但阿尔瓦并不担心,丰饶的土地足够展现个人的所有幻想,强大的敌人又如何,用财富碾压他。PS:本书慢热
  • 史上最苟系统

    史上最苟系统

    穿越者石坚本以为有了系统,就可以称王称霸,当爷做祖,拳打武林,脚踢江湖。可他万万没想到,自己这破系统不想着帮他走上人生巅峰,迎娶白富美,称霸武林,反而逼着他当个伏地魔,苟且偷生,猥琐偷鸡!不行,当个lyb,还怎么找女盆友!这是个一心想靠系统开挂走上人生巅峰的男人遇上个不给力的系统,磕磕绊绊闯荡江湖的故事!
  • 那些该被遗忘的故事与路过我的你

    那些该被遗忘的故事与路过我的你

    中州的y大汇聚了天南海北各地的少年们,在这里肆意张扬着自己年轻的活力。梦想,友谊,爱情,亲情,生活,牵绊,在青春的歌声里一起走向社会,努力寻找着人生的方向,上演着人间的悲喜剧。白驹过隙,青春染指,岁月流过,稚涩洗去,紧紧攥着的拳头里到底留住了什么?田勇看不清褪色的青筋血管,孟峰啃不完紧张的大拇指甲。林安松开手看到的却是她的影子,王闫说:没想到吧,你个中二病患者。
  • 清朝十二帝:解密大清皇帝

    清朝十二帝:解密大清皇帝

    大清,一个最后的封建王朝,一个步履蹒跚的大国。多少皇帝,烟飞灰灭,多少故事,《解密大清皇帝》为你讲述十二位大清皇帝的是是非非、论300年大清帝王的功过荣辱:太祖努尔哈赤创立的满八旗和满文为清朝提供了盛世的条件。太宗皇太极建立了关东大清帝国,将族名改称“满洲”。世祖顺治是第一个入主中原的皇帝,却为爱情痴狂。圣祖康熙,他除鳌拜,平三藩,收台湾……开创了一代盛世。世宗雍正,他是一个开明严谨的皇帝,开创了密立储君制。高宗乾隆,他把江山治理得井井有条,但却生性好色喜好奢华。仁宗嘉庆,他唯一可供后世评说的是惩治贪官和珅。宣宗道光,他被称为大清历代皇帝中最节俭的皇帝。文宗咸丰,面对内忧外患的他成为改变大清局势转折点的皇帝。穆宗同治,最后的嫡传皇帝“同治中兴”挽不回大清朝的颓势。德宗光绪,只是傀儡的他在慈禧和外国列强的无尽屈辱中挣扎。末代皇帝溥仪,在隆裕与袁世凯的交易中,他成了完结大清朝的人。更多精彩尽在《解密大清皇帝》!
  • 三十二本天书

    三十二本天书

    万物重生,人类降世。他们本应该过上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平淡生活,为何天降天书指引他们走上了修行之路?难道一切的一切都是定数?冥冥之中自有安排?还是...一个少年,慢慢揭开了这个世界的真实面目。
  • 转身有你,此生无憾

    转身有你,此生无憾

    走过世界,看破因果,甘心平凡,读懂洒脱。
  • 清清子衿

    清清子衿

    如果这世上真的有天使的话,他相信她就是他的小天使,可以很温柔,可以娇憨可人,可以聪明懂事,可以让他忘记忧愁,可以让他完全的放松,可以让他疲累的心好好的休憩……她很美好,可他却把她给吓坏了,他后悔不已,不知道她能不能原谅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