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6177700000016

第16章 艰难的起步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群众发动起来了,资金却像一只拦路猛虎挡在陈春夏的面前。为了争取资金,他跑银川,跑厦门,四处奔波。他不厌其烦地向领导述说,泾源发展经济的重要性、紧迫性。一遍又一遍地将他写的项目报告,他的宏伟规划展现在领导面前。

一个漆黑的夜晚,陈春夏下乡刚回到宿舍,听说自治区财政厅的陶厅长等领导白天在泾源检查完工作,晚上赶到隆德县去了。陈春夏立刻从沙发上弹起来,所有疲劳顿时一扫而光。他二话没说带上项目报告,叫上司机,连夜往隆德赶。“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他这种对事业的执着追求,感动了各级领导,更感动了陶厅长。陶厅长握着陈春夏的手说:“你作为一个挂职干部,能为我们的老百姓这么出力,我很受感动!资金再紧张我也得支持你,给你50万元尽快把泾源的菌草基地建起来,让百姓尽快富起来。”“那我先代表泾源的干部群众谢谢您了!”两双有力的手再次紧紧地握在一起。

接着陈春夏又从自治区扶贫办争取闽宁资金10万元,发动永丰村群众筹措两万元。资金这只拦路虎终于被陈春夏解决了。

按陈春夏当初的设想,菇棚的墙建成土坯,棚顶用竹杆,这样总造价低,72万元,建100座温棚就够了。但县上其他领导认为:土墙造价虽低却不牢固,不美观,并且群众自建速度慢,100座风险大。所以最终决定压缩成50座,由荣盛建筑公司统一建,每座棚造价1.7万元。在建造过程中,施工单位又同有关单位商量把棚内面积放大,棚数减少到25座。

2003年5月,永丰村25座菌草棚如期竣工,共投资47万元。

县上成立了由陈春夏副县长牵头,县扶贫办、县农牧局、县农技推广中心、香水镇等单位领导组成的菌草示范基地建设领导小组。县农技推广中心派副主任陈天喜和6名技术人员常驻永丰村,承担了菇棚的设计、施工和种菇的相关工作,香水镇党委书记马忠学和镇长马有素多次赶到现场给菇农鼓气,激发菇农的生产热情。

没有风险意识就没有胆识可言,根据闽宁两省区签订的协议,实施菌草(双孢菇)种植项目,福建省派技术人员,包技术、包销售。固原市民族职业技术学院,为了把本院对双孢菇的研究成果推向市场,主动向固原市扶贫办、区扶贫办请缨:要求承担泾源双孢菇栽培技术和制菌种供菌种任务。固原市政府为了调动当地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培养一支本土化的科技工作者生力军,通过协调自治区扶贫办,批准了固原市民族职业技术学院的请求,满足了他们的愿望。

固原民族职业技术学院承担该项目后,不敢有丝毫的马糊,院领导昼夜忧思,唯恐技术上出问题,砸了自己的牌子是小事,给国家和百姓造成损失,给闽宁帮扶工程抹了黑那就成了大事。学院及时成立了以院长为组长、副院长和3名高级讲师为组员的领导小组,从负责制种、到技术培训指导,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学院派业务能力强的高级讲师王滨海常驻永丰村,从最基础的工作做起,对农户进行种菇的技术培训和双孢菇栽培技术指导。40岁的王滨海毕业于陕西林业大学,食用菌栽培是他喜爱的专业和研究的课题。他从受命负责此项工作以来没有睡过一个好觉,没有吃过一顿塌实饭。他吃住在永丰村,从菌棚建成后第一次堆料、发酵,到第二次、第三次堆料、翻料,从播种到出菇前后一个月,他都坚守在岗位上,每时每刻都进行观察记录,为永丰村、为学院建立科学依据。因为书本知识和实际操作是两码事,书本上写的东西与他实际操作出入很大。他要为当地建立第一手资料,结合实际建立菌草种植技术档案。为了大家就得舍小家,为了让群众尽快掌握双孢菇栽培技术,王滨海一个多月都没有回固原。陈春夏笑着说:“王老师,你胡子拉碴地回家去嫂子肯定认不得你了。”

一个狂风大作的深夜,他怕群众的温棚被风吹开,一个多月的辛勤劳动便会付诸东流,他和陈春夏的心血也将白费,便拿着手电一个一个地检查,帮助群众及时盖好温棚。村干部赶来了,群众也都陆续赶来了,一双双手紧紧地同他相握,用任何语言表达他们此时的心情,都显得苍白无力。这一握胜似千言万语!这一握是贫困的群众对知识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新理念的感谢,这种理念被固原民族职业技术学院激活了。农户们一改往日那按部就班的生活方式。这边派出精英在泾源给群众办培训班,掰烂咬碎地讲解,手把手地教;那边投入大量资金,购置了先进的设备,建立了上规模的制种基地,配备了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精选优良菌种,严把制种的各个环节,大胆进行技术实践,按期高质量地制作菌种1万余瓶,供永丰村使用。

我们在采访这位固原民族职业技术学院的高级讲师王滨海时,他书卷气很浓,脸上时不时地浮现出一种殚精竭虑的神情。他谈到双孢菇的培育、种植技术时侃侃而谈,如数家珍,最后他说:“我必须把双孢菇试种成功,干不好我没脸见人!”多么有志气的科技工作者,难怪陈春夏和永丰村的村民对他由不相信,到相信,再到尊敬,最后发展到情同手足的亲兄弟一般。

陈春夏以他过人的胆识和智慧,提出在这个封闭的具有浓厚的传统观念的地方种植蘑菇,引导群众走发展之路,带着群众干前人想都没有想过的事。

思路决定着出路,出路和先进的思想决定着发展,按陈春夏的思路:政府投入1.7万元把菇棚建成了,种菇所需的麦草、牛粪应由群众来自行解决,有麦草和牛、羊粪的就地利用,没有的自己出钱买——这些东西在农村花不了多少钱。如果政府全部大包大揽,反而滋长群众的依赖思想,他们没有任何投入就没有风险意识,干好干坏他们心不痛。有人听说麦草、牛粪钱政府不出,却等待着、观望着,出工不出力应付着,只有几户人家在抓紧堆料。陈春夏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把群众组织起来开会反复讲,会后又挨门挨户一家一家耐心细致地做思想工作。夜里12点了,其他人都进入了梦乡,陈春夏还拖着疲惫的身子苦口婆心地给群众做思想工作。他深知群众积极性不高,是不想投入,说明群众有顾虑,他们担心投入没有回报。在这样的环境,男人的一生厮守着镢头锄头,不离地头,坚守着老婆娃娃热炕头,女人除了一天三顿饭,围着锅台转外,大多数都是与男人一道,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从家里出来就走入地里,从土地走出来就又回到家里。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重复着这样的生活,只有贫困是永远走不出的迷宫,他们从生命的开始浑然走到生命的终结,他们会把这一切归结为命中注定本该如此。于是,他们便无怨无悔,祖祖辈辈在这块不产生希望的土地上,依旧虔诚地守望着、耕作着。他们一生就认准了这片土地,把生与死交给了这片并没有为他们带来富裕、幸福的土地,从他们那里永远听不到对这片土地的埋怨和诅咒。要说他们有错的话,那就是他们对土地太忠诚、太宽容、太信赖、太执着了。执着到对土地不抱过多的想法的程度。

陈春夏强烈地意识到:眼前要让群众转变观念,单凭说教解决不了问题,农民最注重实效,说得再好,不如让他们看到实效。他们种蘑菇积极性不高,是因为他们从来没有听说过,没有见过在麦草和牛粪里会长出蘑菇,更谈不上相信效益了。

菌草技术是知识创新的产物,是知识经济。它是中国十大扶贫状元、中国农村科技十大杰出人物、福建省农林大学林占喜教授从上个世纪80年代初,为解决我国菌草生产中生态平衡、“菌林矛盾”等问题而开始了“以草代木”发展菌业的研究成果,该成果曾荣获国家专利三项、国际发明日内瓦州政府奖、法国国土整治规划部奖、中国专利局优秀专利等14项大奖。

菌草技术从刚一创立,就受到中国政府和国际社会的高度重视,被列为国家八五、九五星火计划的重中之重,被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列为南南合作的首选项目。

1996年11月27日至29日,来自中国、巴西、巴布亚新几内亚、伊拉克、印度尼西亚、斯里兰卡、澳大利亚、美国等八个国家的代表参加了在中国福州召开的科技发展与环境、资源——1996福州菌草业发展国际研讨会。会上围绕“科技发展与环资”这一主题,与会代表就菌草业所涉及的专业技术、产业发展、国际合作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交流。这对我国的菌草业发展起到催化剂的作用。2002年国内已有32个省区361个县市开始应用这一技术,同时该技术已传播到日本、美国、巴布亚新几内亚等52个国家和地区,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良好的国际影响。

于是菌草技术像雨后春笋,从沿海传向内地,从城市传向农村,很多人得益于菌草技术发家致富。宁夏固原市的彭阳县、隆德县的菌草种植技术在林占喜教授和他的学生黄国勇的指导下,相继试种成功,开辟了西海固种菌草的先河,林占喜教授的名字和他的事迹在西海固大地上广泛传颂着。

2003年6月,陈春夏得到消息:林占喜教授要到彭阳县和隆德县讲课。他不想放过这个绝好的机会。他决定带30户正在种菌草的永丰村民和全县已确定第二批种植菌草的白面镇的龙潭村、香水镇的园子村、六盘山镇的什字村、大湾乡的董庄村、兴盛乡的兴明村的村干部和乡农技干部,涉农部门负责人前往彭阳、隆德两县听课、学习、观摩。令他没想到的是群众却不想去,并且态度还很坚决。在全国其他地方,听说有这样的培训,人们都千里迢迢自费去听课。陈春夏急了,这样千载难逢的机会决不能让群众错过,花多大代价都要把群众送出去开眼界、长见识。陈春夏决定闽宁办掏车费、管饭,掏误工补贴,让他们到彭阳、隆德去观摩、学习。有人说,陈春夏这人真傻,与其费这么大的力,还不如每家给几个钱,倒落个自己轻松自在,不也是一种帮扶吗?县长马崇林听后大发雷霆地说:“尽胡扯蛋!你们以为陈县长让群众种下的蘑菇仅仅是给一户给几户的吗?你们的眼光怎么就这么短浅,那收获的不只是钱,是一个新型产业的普及,是一种新思想的根植!”说闲话的人都感到汗颜。陈春夏不管别人怎么想,他认为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已经失去了许多次接受科技、智力投资的机会。对农民来说,今天的科技培训投入,就是明天的产出。花有限的资金让他们出去开眼界、长见识,刺激一下他们麻木的神经和致富的愿望,一旦他们的观念转变,得到回报将是无限的。

东南沿海地区领先了,西部落后了,而且落后将近半个世纪!这不正是知识和科技的落后,拉开了南北的差距吗?

陈县长雇车、管饭,掏误工补贴让大家出外学习种植蘑菇的消息传出后,大家把肋条当算盘拨拉了一会儿觉得值,管吃管喝还能到外面转转,再赚5块钱,太值得了!于是大家一通气,都打算去遛一趟。

翌日上午8时,陈春夏和赴彭阳的群众按约定的时间出发,但镇的一位领导却迟迟不来。10分钟,20分钟过去,依然不见人影,陈春夏又急又气,驱车来到他家,见他还没有起床,陈春夏严厉地批评说:“你的时间观念怎么这么差?我们怎么给群众解释?你自己都这么做,还怎么做下级和群众的工作?”

“我错了,下次再不会这样……”这位领导面红耳赤,神情尴尬。若在平时,陈春夏的批评会是很娓婉的,但此时他神情十分严肃,因为他现在要带着镇、县扶贫办、涉农部门负责人及永丰村30位村民和有关乡镇农技干部、村干部一行50人去彭阳县。

在彭阳县,林教授为听众上的第一课是:菌草技术现状、菌草业发展前景、菌草产业发展模式。林教授讲得深入浅出,用通俗的语言详细讲解菌草效益、菌草技术、菌草业前景以及菌草技术应用情况,菌草业发展的前景等。林教授引经据典,旁征博引,中国的、外国的,从古讲到今,从南讲到北,最后落到西海固地区。他说:“你们这里属逆温带气候,冬暖夏凉,十分适宜夏季菇类生产;麦草丰富且价格低廉,作为菌草培养料,可大大降低生产成本;政府送技术上门,这么好的致富项目,赚钱的机会可千万不能错过。”林占喜字字千钧,掷地有声,语重心长。这位名振中外的菌草专家,用精确的数据、资料严密地论证了在西海固地区种菌草的可行性。一双双被贫困挡住视线的眼睛睁大了,一张张激动的脸上挂满了敬意。掌声,暴风骤雨般的掌声,从一双双粗糙有力的大手里暴发出来……有人站出来向林教授鞠躬,表示感谢。深情的一躬代表了贫困山区群众对林教授的无限敬意!

科学技术就是生产力,谁掌握了科学技术谁就拥有了金钱。这是听课的村民们最深刻的感受和体会。

随后,陈春夏又带领他们到彭阳县蘑菇种植示范园区实地观摩、学习、取经。百闻不如一见,当地村民正忙着采菇,鲜嫩的蘑菇,又大又白又嫩,是那么的惹人眼馋。他们高兴地给泾源人介绍着。通过实地观看,和彭阳县人交谈技术、效益,他们心里的疑虑全然消除了。特别是当他们看到,人从这边采菇,那边的蘑菇奇迹般地长出来,一斤蘑菇2.5元钱,贩子上门抢着收购,一手交货,一手交钱,这让平日里足不出户的永丰人大开了眼界。钱原来来得这么容易!

回到县城,他们激动的心情还没有减弱,陈春夏又热情地请他们吃饭。对他们来说,一个县级干部,一个外来挂职的干部,放下架子,请农民吃饭,这种违反常规的事让永丰村的村民受宠若惊。村民林占德眼里浸着热泪说:“我活了50多岁还是头一回碰上这好事!”党支部书记冯天武说:“吃吧!这是陈县长的一片心意,吃饱吃美,下去把蘑菇种好多赚些钱就是对陈县长最大的感谢!”这话把大家都逗乐了,咱赚了钱是对陈县长的最大感谢,这话太有意思了,好像不大合乎情理,但是太正确了,陈县长不就是希望咱们富起来么?大家笑得那样开心,那样纯真。生命因得到尊重、信任,而变得更为年轻了。

为了加深种植户的印象,陈春夏又以同样的方法组织他们去隆德参观学习。回来后,永丰村菌草示范园33座温棚所堆的料已发酵好,群众立刻投入到紧张的上料阶段。为把耽误的时间夺回来,他们已不顾白天黑夜了,男人、女人、老人、娃娃全家出动,投入到紧张的堆料、上料、加温、翻料工作中去。寂静的村庄骚动起来,轰轰烈烈,热火朝天,几乎每天都会有新闻发生,这个小村庄格外引人瞩目,村民们信心百倍,一个个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掌握了菇棚内的温度、湿度、堆料、上料、翻料、播种、加温、消毒等技术,觉得自己由原本不太起眼的角色开始重要起来——成为懂科学、懂技术的人了,越发显得自豪和精神,连走路的脚步声都很有力,脑子也开始奇思异想,敢追求新事物了。

他们知道了菇棚内的浇水、通风、换气、覆土、吃料发菌、病虫防治,进行翻堆铺料过程中,一个环节都不能省略。在堆料过程中,培养料的质量把关,温度的测定,翻料时间的确定,播种后每天都必须观察两次以上,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出菇时更是要随时查看,掌握喷水时间,每户都能做到规范操作。

向往美好的生活,必须要付诸于实践,永丰人掌握了种菇技术,谁心里不乐呢?他们知道了蘑菇在分类学上隶属真菌门、担子菌亚门、层菌纲、无隔担子菌亚纲、伞菌目、蘑菇科、蘑菇属目。目前,各国广泛种植的白色蘑菇,由于其微观组织的每个担子上大多数只长有两个孢子,因而又称“双孢蘑菇”。他们也懂得了种双孢菇主料中麦草和牛(羊)粪比例各占47%,预湿后草肥分层建堆发酵7天,进行第二次翻堆,第三次翻堆后,进棚堆在架上,进行加温除杂菌,辅料中尿素占1%,过磷酸钙占2%,碳酸钙占1%。出菇期采菇的标准、方法,换潮的处理措施,这些技术性很强的活,在过去他们连想都不敢想,现在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操作得如此熟练。

有一份耕耘就必然有一份回报。进入8月底,永丰村的菇棚出菇了!一个个圆圆胖胖的双孢菇,出腐草牛粪泥土而不染,像一个个“白雪公主”鲜活丰盈,十分惹人喜爱。大蘑菇在菇床上争着抢着长胖长大;小蘑菇也不甘示弱,一个劲地你追我赶吸收养分,生机勃勃地长满了整个菇床。菇棚内一片素白,一片干净,一片晶莹。一切喧嚣声在这里变得软弱无力,宁静的菇棚因双孢菇变得妩媚动人,好一个银白色的世界!村民们沉重的脸上终于爬上了笑纹,同时又被梦幻般的蘑菇世界惊呆了!他们从这头采,那头的蘑菇就像施了魔法般长出来!全家人都采不过来,亲友们也赶来帮忙。棚外,贩子在争着抢着收购,他们麻利地称菇付钱,一张张崭新的票子不断流进永丰村人的钱袋子。他们才知道这不是在做梦,不是陈春夏在哄骗他们,他们没有想到科学原来是这般有神力。

双孢菇长出一茬后,它们的历史使命就已经结束了。一个菇棚200多个平方米,每平方米产菇15斤-20斤,每斤收购价为2.5元,一个菇棚收入在7500元左右。此时此刻,村民们激动的心情,难以用语言表达。还是村里的文化人脑子转得快,他们用对联的形式写出他们对陈春夏和科技人员朴素的感激之情:

东风化雨棚棚金,科技引路处处春。

百花吐艳三春好,闽宁帮扶万象新。

村民们争相索要贴在各自菇棚的门前,期待来年招财进宝。

同类推荐
  • 从湖到海的涛声

    从湖到海的涛声

    用左脑不断学习新知识的西方人,当然乐于接受新知识,时代对他们太紧迫,已没有时间完全领会,只能靠问答式来获取答案,如我们日常生活中向别人请教怎样操作机器,我们只要知道让其怎样运转,再探究是无意义的。而那沉默者,只有在深刻体味世界,远离快速运转的机器时才有可能,将欣赏于自然,乐于从整体上把握。
  • 楼王之谜

    楼王之谜

    《楼王之谜》是一部另类的现实题材图书,从另外一个角度,对房地产开发题材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对现代社会的道德伦理,社会安全和谐进行了关照,这种关照是准确的,明晰的。它采取的表现手法是智慧的、悬疑的。它的情感表现是有浓度的、真实的。这是一部用全新的视角演绎的发生在现实生活中,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故事。
  • 海韵

    海韵

    作者热爱生活,热爱大海,热爱山水。在他的诗里,一草一木,一山一水,无不透露着诗歌的灵气。大海更给予他创作的源泉,写海的诗思绪万千,哲理深邃,情感丰富。写爱情的诗灵动缠绵,别具一格。《海韵》是他的第一本诗集。诗集分:上辑,大海放歌,童年的记忆,中辑,放牧春光,故乡的思念,下辑,爱的旅程,山水寄情。
  • 蓉城未眠

    蓉城未眠

    本书以散文的形式叙写生活里一些看似琐碎的事,却含有深刻的哲理性。作者用她敏锐的心思,以淡然的文笔细细诉说着这个城市以及与这个城市有关的故事。然而,这里的天空无论阴霾或晴朗在作者笔下又有了不一样的色彩。不管你是否喜欢蓉城,只要你还热爱着自己的生活,总会从书中文字里发现有那么点点滴滴,能感动或触动你。
  • 德政工程:国家安居工程正式启动

    德政工程:国家安居工程正式启动

    共和国故事主要讲述建国以后,我们国家六十年来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它从政治、经济、军事、科学、文化等方面加以阐述,《德政工程:国家安居工程正式启动》主要讲述国家安居工程正式启动等相关情况。
热门推荐
  • 中国饮食文化概论

    中国饮食文化概论

    中国饮食文化是一种艺术,涉及饮与食两个方面。本书共分8章,对中国饮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食文化、酒文化、茶文化进行深入的研究与全面系统的论述。本书强化知识的应用与可操作性,深入浅出,难易适度,适用性强,学术性与普及性兼顾,理论性与应用性并重,知识性、科学性、实用性、创造性相结合,借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本书主要适用于高等职业院校旅游管理、餐饮管理与服务等相关专业教学使用,也可作为饮食文化的学习参考书。
  • 降头

    降头

    当奶奶把她的故事将给我听后我的命运也随之改变。降头,一个发源于东南亚的邪术彻底颠覆了我的观念,儿时种种怪事接连不断上演,就在谜底一个接一个被揭开后却显露出更大的阴谋。偶然相遇的人没有征兆的接连死去,悬空的头颅将我一次次逼到生死边缘,一切看似意外的恐怖事件暴露出重重破绽……
  • 七国之战

    七国之战

    在一片古老的土地上居住着各种部落有兽族人族大天使族炎族水族木灵族魔族七大族群分别带领各自部落争夺领土形成了七大国家而弱小的族群或是投靠或是隐居不与争斗但是兽族却不甘心领土分裂想一统天下在魔族的促使下发起了部落战争故事也就此展开各个部落的厮杀阴谋各个部落的兴衰与崛起
  • 半步歌谣

    半步歌谣

    现实的火焰疯狂烧着双眼,梦想的清泉为何远在天边。
  • 千玺微笑晒过绿草原

    千玺微笑晒过绿草原

    一场说不清的事件,一个巨大的阴谋渐渐浮出水面,是谁在主使这一切,又是谁,成了阴谋的道具,是谁,成了最后的赢家,
  • 墨风行侠记

    墨风行侠记

    漆黑的夜晚,皓月悬空,皎洁的月光照亮了在黑夜中行人的道路。十岁的墨风仰望夜空,看到明亮的圆月,突然明白了此生的理想和抱负!从此,墨风靠着对理想坚定的信念开始了一场冒险的旅途!天地有正气,行侠济苍生!
  • 冰山少爷爱上我

    冰山少爷爱上我

    他爱上了她,可她却忘了和他在一起的美好回忆
  • 大明施氏

    大明施氏

    施文康回到了崇祯元年,本该是自己祖宗的施琅,竟成了自己的弟弟。施氏家族与他流着同一血脉,在这个大变局的世界中,施氏到底该何去何从?
  • 奔跑的37℃男人

    奔跑的37℃男人

    该书收录了作者近几年创作的部份散文随笔与时评作品,也是作者在30岁来临之前,为自己献上的一份特别的生日礼物,被称为“80后男孩的青春记忆”。为什么自称为“奔跑的37℃男人”?作者张吟丰认为自己凡事要“保持37℃的理性和沉稳,不让38℃的高热烧昏头脑,也不让36℃的冷漠封闭自己”,“而奔跑,又恰是人生的一种姿势,是激情的体现和写照,是对生命本质的理解和尊重,是对生活最为炽烈和深沉的爱”,于是便有了这本集子的问世。
  • 重生把遗憾填满

    重生把遗憾填满

    每个人的一生中总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遗憾,当你回首往事或悲或喜或轻叹,只是时光荏苒我们无力改变那些遂只能大步向前。羲和之未扬,若华和光,她的名字便取自这句楚辞天问里的若华二字。上有系统在手,下有魔瞳左右,这是一场彻底的视觉盛宴,更是丑小鸭到白天鹅的华丽蜕变。鉴宝赌石,金融股市,她在黑白两道里玩转的风生水起。重来的一世是惊天的逆转,亦是对那些曾经的挞伐,是对无力涉及的遗憾填补,更是由金手指加持的成神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