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6177700000028

第28章 走进深山的脚步

翻阅历史记载我们知道,远古的泾源县是一片林深草密、野兽出没、人迹罕至的荒僻之地。自公元前220年秦始皇西巡陇西、北地郡,在泾源建“回中宫”,开通“回中道”、“鸡头道”后,千年之中的泾源曾经燃烧过的烽烟战火,不断熄灭在六盘山茫茫无际的林海深处,早已难寻灰烬残存。唯一留存的,只是先民们与寂寥蛮荒亘古对注的沉默,和对贫穷封闭长久的忍耐。

时光如梭,沧桑故旧。谁可记得,有多少陌生的脚步曾经踏上过这片静寂的湿土地,有几多慈悲的目光曾经见证过这片土地的贫瘠与落后,曾经拯救过这片土地的文明与进步。

我们都知道,在21世纪初,踏入这片贫瘠土地的陌生脚步中,有一支来自南海之滨——福建省的支教队伍走进了宁夏南部山区的泾源。

2000年至2004年,福建省从省内各中学、中专学校选派来宁夏泾源县支援教育工作的教师,前后三批有23人,他们中的大多数被分配到农村基层学校。在为期一年或一学期的支教期间,山区农村的生存环境和教育现状感动着他们,而他们热心工作、真情帮扶的事迹又在感动着身边的人们。

客观直率地说,支教伊始,从气候舒适,条件优越的海滨来到艰苦恶劣的大西北,他们中的许多人登上旅途前的脚步也曾迟疑,也曾沉重,甚至恐惧,然而随着他们的脚步逐渐走近贫困线时,他们的内心随之发生着微妙的、自觉的变化,扶贫支教已经成为每个支教老师的神圣职责和自发意识。一种油然而生的责任感,激励着他们的每一种创意和每一次努力,他们用无私、奉献和爱心书写而就的帮教、助学故事,永远地留在了支教工作过的学校,留在了泾源回汉人民的心里。

下面讲述的人和事只是其中随机采访到的点点滴滴。

来泾源支教的老师们,最需要的一件用品就是照相机。因为在他们许多人的阅历中,还不曾有过贫困若此的真切体验。在亲眼目睹了西部贫困地区学校的困顿和学生家庭的贫苦状况后,他们的第一个想法就是将拍成的“现状”照片,尽快送回原工作单位,以唤起更多的人的爱心关注,以便为贫困地区教育争取到宝贵的捐助物款。

分别来自福建省龙岩永定一中的余荣开和厦门市金鸡亭中学的沈在志就是其中的两位。

2001年9月初新学年开学时,提着行礼走进泾源二中的余荣开、沈在志在校门内停下了脚步:空旷的校园内走动着稀稀疏疏的学生,摆放着几排破旧不堪的砖木、土坯平房——这就是泾源县第二中学吗?

“这是咱们泾源二中。”陪送而来的县教育局的同志介绍道。

简陋的学校让两位支教来的年轻教师有些愕然,然而农村学生家庭的困顿贫弱使他们几近惊悚了。

9月份开学之初,规定的报名时间已超过三天了,全校应有的440名在校生有148名未来报到,面临辍学流失的可能。二中校长、教导主任和班主任们心急如焚,商议继续采取往年的做法——发动全体教师,组成宣传动员小组,分组到服务区的18个行政村走家串户,动员学生入学读书。

辍学的学生大多数都在偏远贫困村,路途遥远,交通不便。学校担心支教老师初到北方,身体不适应,本来没有安排余荣开、沈在志参加动员小组。听到消息后,他俩迫不及待地找到校长赵万仓,请求参加并且要去最偏远的贫困村。

9月份是泾源的多雨季节。

在秋雨朦朦中,滔滔不绝的泾河,气势巍然的泾河源大桥,以及与二中隔河相望、烟雨笼罩中的泾河源小镇,共同构成了一幅江南水乡图。然而,余荣开、沈在志眼下却没有一点观水赏景的闲情逸致。他俩走出学校为他们调剂出的一间宿舍的房门,撑着雨伞,披着雨衣,背着相机、食品,走进了泥泞湿滑的冶家村、底沟村等村落,动员学生入学。

大雨倾盆,情浓于水。两位支教老师污泥溅腿,浑身淋湿,几天来冒雨走访了许多贫困生家庭,内心经受了一次难得的洗礼。他们原以为农村学生辍学的原因主要是思想观念落后,不重视子女上学,而眼前的事实,使他们不得不重新做出判断——贫困使许多在校生放弃了学业。初二(1)班女学生马兰家庭十分困难,父母身体孱弱,微薄的农业收入勉强支撑着四口之家。为了读完中学,好学上进的马兰宁可步行10多里山路,吃自己从家里带来的冷馒头,也要省下车费和食堂伙食费。

沈在志、余荣开用照相机拍摄了许多贫困生家危墙裂垣的住房,空空如也的居室,残破焦黑的炕席,以及在春荒时期用以维系全家生活的两袋土豆和一袋小麦……

萧萧秋雨愁如丝,教育扶贫切似火。

三次走村串户的动员活动结束后,心情异常沉重的余荣开和沈在志冒着细雨与副校长赵维杰赶往县城,将扩印好的一沓照片连同一封长信,分别寄给龙岩永定一中和厦门金鸡亭中学。

远在福建的母校给予了支教老师最大的支持和鼓励,两校的校领导都给各自的支教老师复信鼓励,表示慰问。沈在志所在的金鸡亭中学用邮去的照片在校园里创办了几期扶贫宣传板报,国庆前夕又策划组织“迎国庆——爱心献给贫困地区”展览、捐助活动,为泾源二中贫困生筹集捐款6000余元;余荣开打电话对校长说:“这里的学生太艰苦了,女童辍学、失学情况很严重。”没过一周时间,龙岩永定一中的校长委派政教主任,将1万元捐助款亲自送到宁夏泾源二中。利用这批资金泾源二中120余名贫困生避免了辍学。余荣开、沈在志又各自用自己的部分工资联系资助各1名贫困女童直到完成初中学业。国庆节后,看到那些走访过的几乎辍学、失学的孩子,又能安心地坐在教室里学习了,余荣开和沈在志两位支教老师的脸上,绽露出了轻松的笑意。

在沈在志的相机镜头里记录下的不仅仅是贫困,还有美好难忘的支教生活。夏天天睛气爽的季节里,他与其他青年教师打篮球、郊游或带着学生在校门前清澈的泾河边游戏、朗诵……这一切都留在了照片里,寄回家乡、母校,与家人、同事共同享受人生难得的一次神奇体验。

余荣开好静,也许是职业习惯。他是学计算机专业的,在永定一中教信息技术课。他课余时间与泾源二中的教师下象棋、围棋,讲电脑。余荣开特意带来了永定一中的形象宣传画册给大家看,还积极主动地给校领导和周围教师介绍永定的学校管理模式和教学方法,使大家深受启发。

在计算机已经风靡全球的21世纪初,偏远落后的宁夏山区学校,大多数教师对此还视若尤物,从来没有触摸过。寒假过后的第二学期开学时,余荣开和沈在志各自扛着一台电脑走进了泾源二中。

二中的教师欢呼着,帮助他俩将电脑抬进宿舍里。从那天起,远离县城的泾源二中一度掀起了一股“电脑热”,每天课余时间都有七八名年青教师围在两台电脑前听余荣开、沈在志讲计算机知识。

二中校领导非常支持和感谢两位支教老师,特意为他俩安装了电话线用于上网。那学期从网络资源上调用的考试题、中考信息、教学信息,极大地开阔了二中教师和校领导的眼界和工作空间。校长赵万仓、副校长赵维杰和于万宏、者永生、禹晓源、杨玉红、于谏强、马林成等一批年轻教师在两位支教老师帮助辅导下,都能较熟练地运用微机制表、处理文字、制作课件,成为日后泾源二中计算机培训教学的骨干。

副校长赵维杰赞扬说:“余荣开、沈在志老师工作严谨,教学方法灵活,善于引导学生,他们所教的数学课很受学生欢迎。同时,支教老师也用强烈的时间观念,高度的敬业精神和工作热情为全校老师树立了一个好的榜样。”

余荣开、沈在志积极响应党和国家支援西部,加强西部地区基础教育的号召,热忱参加闽宁帮扶支教活动的事迹报道——《闽风阵阵暖泾水》刊登在2001年12月20日《固原日报》头版上。

2002年6月底,余荣开和沈在志胜利完成了支教任务后,告别了泾水河边的泾源二中,返回家乡福建。两台配置最好的电脑在临别时作为礼物留给了泾源二中,而他们带走的却是一次真切的人生体验和最美好的回忆。

2003年9月新学年开始时,又一批福建支教老师来到了泾源。郑中化、郑志军、陈景煜和阳李四个年轻人分别来自福建省福州市交通职业学校(即二十五中)、三明市六中、福建化工学校和福州一中,他们当中年纪最长的郑中化,其实也只是25岁。

郑中化祖籍湖北,2000年大学毕业后择优录入福州交通职业学校,教高中语文课兼班主任,已有近4年教龄,是学校的年轻骨干教师。郑中化性格内向,儒雅文静,远在异省他乡的退休父母最为牵心惦念的就是独生儿子的婚事了。

郑中化的女友刘红艳,是他大学时的同班同学,毕业后也被福州市屏东中学聘用。从大学临毕业直到现在的五年间,他们俩人始终保持着亲密无间的恋人关系,周围同事和双方家人都衷心地盼望着这对天赐良缘能早开并蒂莲花,但是,这桩婚事却由于双方工作忙一再推迟。虽然同在一个市工作,但是两人间的约会时间非常珍贵。两人都带班,更何况刘红艳带的还是初三毕业班,早出晚归,中午常常不回家,吃方便餐凑合。郑中化笑呵呵地说:“我们都忙习惯了,平常多是电话交谈。”2003年9月郑中化从福州来到遥远的宁夏泾源县支教后,一方面是无尽思念,另一方面为了使郑中化能安心地完成支教任务,刘红艳在征得未婚夫同意后,将结婚的想法通报了双方各自的学校。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这对挚恋了五年之久的年轻人,在双方学校的热情撮合下,即将终成眷属,时间定在了寒假。

此刻,远在大西北支教的郑中化却随同泾源职中老师组成的一支动员学生返校小组,奔波于六盘山区的村村落落。

2003年9月开学初,泾源职中又有大量的初一新生和其他年级的在校生没有报到。副校长张强亲自驾车,率领郑中化、郭勇、张玉玲、马建新4位老师深入乡村,逐家走访了43名农村学生家庭。郑中化发现除个别家庭情况特殊外,95%以上的学生都是因为生活贫困而辍学或凑不齐报名费,迟迟未能到校报到。车扬村有一位学生家,父亲病重卧床多年,母亲含辛茹苦务农,一个五口之家的全部家产,竟然只有一间半房、一头牛和几袋小麦、土豆。一贫如洗的家境让郑中化感到震惊、沉重。

按照标准,一名初中生报到时的所交费用包括:课本费120元,作业本费用10元,练习册费35元,住宿管理费(水、电、暖等)30元,杂费40元,共计235元。235元钱对于发达地区的家庭也许只是孩子一个月的零花钱,但对于这里的一些农村贫困家庭来说却是一年的费用呵!

许多小学毕业生因为经济贫困而被迫放弃继续就学的机会,其中包括许多成绩优异、好学上进的孩子。郑中化将这一切用临行时学校赠送给他的照相机拍摄下来,整理成资料寄回福州交通职业学校。

2004年“元旦”后,郑中化返回福州。

简朴而隆重的婚礼热闹非凡。他与心心相印的未婚妻终于能够“团圆”了。双方学校领导和许多同事、朋友都赶来参加。男方校领导们合买了一枚硕大的金戒指,女方校领导们则馈送了一块珍贵的美玉,共同祝福这对有情人荣华富贵、相依终身。婚礼之间,郑永钦校长问新郎郑中化:“你是咱们学校跨省帮教扶贫第一人,你还有什么要求可以提出来,学校会全力支持。”郑中化表情凝重地说:“我个人倒没什么困难,就是宁夏那边学校的农村贫困学生太需要帮助了!”

寒假过后,蜜月刚满的郑中化告别了爱妻,又登上了西去的列车,奔赴支教岗位。听到他寒假结婚的消息,泾源县职业中学的老师们纷纷表示祝贺,学校向他也赠送了礼物。郑中化的工作热情更高了,他与同伴郑智军发挥特长,同时又积极承担了学校新开设的计算机信息技术课教学任务。

2004年4月是春暖乍寒的季节,福州交通职业学校校长郑永钦等不辞辛苦,亲赴宁夏泾源县职业中学慰问支教老师,并将筹集到的2.2万元捐款亲手交给刚刚任泾源县职业中学校长的赵万仓。

冬去春来夏秋近,四季易节新一年。

一年的支教工作就要结束了,郑中化以他的真情付出换来了支教工作的成绩和名誉。泾源县职业中学校长赵万仓称赞说:“郑中化老师带着一片真情来帮教,付出的比别人都要多!”

教导主任于叶坦诚地介绍道:“说内心话,两位支教教师刚来时,我担心他们人来心不来,不想交给主要工作。以后才发现他们的敬业精神、奉献精神特别好,放弃了个人的许多利益,一心投入到支教工作中,值得我们所有的老师学习。”

2004年6月支教工作圆满结束后,郑中化和郑志军被评为全县“优秀支教老师”。

告别了六盘山下、泾水源头的泾源县,回到了南国海滨的郑中化,用文字描述了他参加支教工作的真切感受。

泾源县是个美丽的地方,山青水秀。这里又是回族之乡,民风淳朴。这里是泾河的源头,泾河水养育了这一方土地,当然也包括我们这些来支教的人。

当初从繁华的都市远离亲朋好友来到黄土高原时,确实有很多的不适应:紫外线强,脸和手受辐射脱皮,水硬度大,喝了拉肚子,更重要的就是想家。第一学期过来的时候推迟了婚期,第二学期刚结婚,又告别了新婚妻子过来了,留一个寂寞的家给她,感觉很对不起她!

“既来之,则安之。”在当地领导和学校老师的关心帮助下,我不仅适应了这里的生活,而且也能够积极地投身于支教工作中。特别要感谢县政府的陈春夏副县长,他也是从福建过来的挂职干部,他说:“别人吃什么,你就吃什么,肯定能行!”于是我们也能吃辣、吃生蒜头了,喝当地的陈醋也都像当地人一样自然。过年回家一趟反倒不适应了,病了一场!

教师关注的对象大多是学生,这可能是职业敏感吧。我支教的这一年常看到这样的情况:很多学生啃着干馒头上学,还有的学生甚至不吃午饭饿着肚子上课;晚上宿舍熄灯后还有学生就着楼梯口的路灯念英语;冬天,有的学生只穿了一件单薄的毛衣瑟瑟发抖地往学校跑;初中的学生就知道给别人带孩子、当保姆赚学费,还有的学生的学费是借来的、贷来的。有的班主任还收到大把一毛、两毛钱凑起来的学费!

这些情况使我震惊。我时常被学生的这种学习精神和求知欲望所感动,这些正是我们沿海城市的学生所缺少的。在农村走访动员辍学学生返校时,很多学生见到老师都十分兴奋,他们都渴望着回到学校,回到课堂,可是很多人家里实在太穷,没钱上学。

记得有户回民家里总共6口人,3个孩子,3个大人,人多地少,粮食不够吃,大人和孩子衣着破旧,脚趾头露在鞋外面。我拿着相机偷偷进了厨房,厨房里空荡荡,只有锅里面用白开水煮的七八根玉米棒子——这就是他们的口粮。

这样的情况太多了。由于经济困难很多学生上不了学,但是,他们又渴望上学。走访过程中我看到很多孩子都在自己家的墙壁上写上自己的名字,虽然写得不好,但是看得出写得很认真。走访过程中我资助了两个学生,一个念小学六年级,学费是55元,当时身上也就带了60元,刚好;另一个是初一的,我想回学校后给他交学费,回去之后,学校给他减免了。但是贫困学生太多,学校没有能力都减免。

此时的我感觉到,个人的力量如此单薄,一个人能快乐的学习和生活又是多么幸福!于是我争取一切机会和可能,宣传这里的教育,帮助这里的学生,特别是困难的学生。工作之余,我把照下来的照片还有一些资料随信寄到福州。郑永钦校长接到信和照片后十分重视,在学校内组织开展了援助宁夏贫困生捐助活动。市教委领导也十分重视,2004年4月,市教委林主任与郑永钦校长、陈辉主任一同前来泾源调查研究,并且还带来了2.2万元资助金,其中捐助贫困学生40名,每人300元,共12000元;捐给泾源职业中学10000元,用于购置计算机设备。全校师生对宁夏山区教育的支持,成为我圆满完成支教工作任务的精神动力。

为期一年的宁夏支教工作结束了,回想这段经历,心中总会泛起阵阵涟漪。这段经历是我人生旅程中的宝贵财富,它让我学到了很多人生知识,也让我感受到了宁夏人民自强不屈的精神,同时让我看到了宁夏美好的明天!

“众人拾柴火焰高”,“同舟共济海让路”,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我衷心希望有更多的人都来关心西部教育,援助西部教育,因为那将会成为你人生中最难忘、最美好的一次体验。

郑中化于2004年8月有感

捐资助学是善举,兴学育人是美德。“爱人者,人亦爱之。”

在教育帮扶中,来自福建的支教老师以及资助者,他们都是怀着一种责任感、义务感和善良美好的同情心参与到支教帮扶的行列中的。无论是以组织形式还是个人自发形式实施的扶助行为,都充满了深厚、纯洁、真诚的情谊。

这种情谊是付出也是收获。它既是一种赠与,也是一种回报。

在泾源一中支教的几届老师中,有来自福州一中的包维奇、郭振山、陈斌、林浩源、阳李,有来自福建师大附中的张峰、丁家件、林臻,有来自福建商业学校和化工学校的毛行宇、张景惶等。

泾源一中校长盛文海认为:支教老师克服生活困难,坚持做好支教工作,主要是基于对贫困地区学生的一片真挚感情。把新观念、新方法以及敬业尽责的优秀职业风范和美好的师生感情留给了我们,功不可没,情不可忘。

包维杰、张峰、丁家件、郭振山等都是业务能力好、责任心强深受师生好评的优秀老师。特别是福州一中来的包维奇,作为一名即将退休的50余岁的女教师,能够克服气候、生活中的各种困难,认真备课,耐心辅导,坚持带好初一英语课,在学校师生中有很好的口碑。

来自福建轻工业学校的林育男和来自厦门河厝小学的游新来泾源支教时,根据工作需要,他俩被留在了县教育局教研室。林育男的妻子因为从事推销工作不能照顾孩子,在来宁夏前,夫妻俩以每月800元的生活辅导费,把年仅8岁的孩子寄养在一位老师家。林育男来泾源开始支教工作后,当看到泾源县教育局教研室的电教设备缺乏时,又积极从轻工学校争取捐助了一台数码摄像机,极大方便了教研活动的筹划实施。

游新承担着小学英语教学研究任务。热情开朗的游新能吃苦,适应性强,在短短的两个学期里亲自策划组织了10所学校的英语课改试验。他与基层小学的老师吃住在一起,讲解交流,亲自上示范课,用他的亲和力鼓动和激发年轻教师大胆地参与创新教学试验。他创立的一项教研课题被列为宁夏回族自治区2001年-2002年度教研选题。2002年6月支教工作结束,游新在告别泾源前,将自己赶写出来的一篇教学论文——《如何调动和激励小学生英语学习兴趣》,郑重地递交给教研室主任穆金才:“这全当是我的一点心意或礼物吧!”

穆金才钦佩地说:“游新是一位素质很好的支教老师,工作能力强,表达能力好,对山区教育深情关注,对我县农村小学英语教学和师资培训的贡献很大。”林育男和游新两人都被评为宁夏当年度的优秀支教队员。

女童是贫困地区教育对象中的弱势群体。尤其是回族女童,入学率低,辍学率高,接受教育时限短的问题一直是宁夏基础教育的难点之一。上世纪90年代以来,通过建立寄宿制回民中小学、开办回族女子中小学和回族女子班,并利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教学项目,宁夏在296所学校推广了女童教育经验,通过优化女童社会、家庭、学校三方面的教育环境,使全区女童平均入学率达到95%以上。

但是,受传统观念的约束影响,贫困山区农村女童入学问题仍不容忽视。在农村尤其是贫困偏远的乡村因为“重男轻女”思想根深蒂固,女童所承受的辍学、失学的压力比男童大得多。因此,福建支教老师以及许多慷慨解囊的捐助人不约而同地把关注的目光集中在女童身上。

在泾源县闽宁兴盛九年制学校支教的叶金质是福建电子工业学校老师,为了使2000元的资助金能更好地发挥作用,他仔细起草了“贫困学生助学金使用协议书”,由乡教委、学校和学生家长三方签字,共同保证50名学生(其中大部分为女童)接受义务教育。

福建师范大学附中支教老师陈玉琴完成支教任务返回福建后,还多次写信给她工作过的兴盛九年制学校女童,鼓励她们鼓足勇气完成初中学业,将来成为有用之材。她写道:

回到福建,常常会想起你们,想起我们在一起度过的难忘时光。宁夏深深地印在了我的心中,在我的脑海里。福建的海滨风光、闽南风情常常与你们那里的六盘山和回族风情重叠在一起,我有时也分不清到底哪里更美,更让我牵挂。照片洗出来了,看到照片就想起了你们每个同学、每张笑脸,不知什么时候还能再去宁夏!

玉米成熟了吧?我知道香嫩可口的玉米棒子营养丰富,那是你们一年四季都在等待品尝的美味佳肴,一年只能收获一次、享用一次。真希望你们吃得白胖白胖,有更好的学习精力。

收获需要付出,需要等待;美好的人生也需要付出和等待。我希望你好好读书,发奋图强,不要中断学业,力争将来考上大学,报答你的姐姐——她在外地打工挣钱为你攒学费。我也会尽一切可能,争取尽可能多的机会帮助你们。请向丁婷、马丽娟、鹏飞兄弟俩及所有同学转达我的问候,祝愿你们共同进步、天天快乐!

陈玉琴

2001年8月22日于师大附中

幸运可爱的乡村小姑娘马小红在2001年秋季开学后,还高兴地收到了来自福建的陌生小伙伴的来信。福建农林大学附中的陈蕊姐弟俩,给远在宁夏的马小红寄来了第一封信和第一件礼物。她在信中说:

今天早晨的语文课上,班主任老师讲述了你们的学习生活情况,同学们都很感动,大家都要捐献一些学习用品帮助你们。第二天,老师们迅速打包邮寄给了你们,希望对你们的学习能有帮助。

这是我平生写的第一封信,而且寄给一位素不相识的远方的女孩子,我不知道你是什么模样,但我早就希望能有一位西部的小朋友,我们可以相互帮助、交流,共渡人生难关。

聪明可人的陈蕊和读小学四年级的弟弟陈醒,在与西部的“红脸蛋”女孩马小红的通信中,互送照片,相互勉励,相互安慰,逐渐建立起了亲密友好的感情。特区孩子的热情、细心、柔和与善解人意与西部地区孩子的直率、坦诚与纯真善良的人性品格相互渗透、相互融化,他们的人格更加完美,他们的心态更加健康。在相互交流中,他们学会了以勇敢的态度面对困难,迎接挑战;以学有所成,只争朝夕的心态读书上学,以宽容、善良、互助的心态善待别人。

谁能否认,在教育现代化的步伐才刚刚走近我们校园的围墙时,以“手拉手”、“结对帮扶”形式组织实施的“南北”学生互助交流活动,不是一种很好的人生教育和情感教育的方法呢?

据新华社福州6月4日电:厦门金尚中学近日为刚刚迈入青春期的200多名初二学生播放了记录一位孕妇剖腹产全过程的D V 短片。亲眼目睹母亲迎接新生命所承受的巨大痛苦,那些整天抱怨父母不理解自己的孩子们震惊之余,流下了愧疚的眼泪。

这则报道同样令人震惊。它从一个侧面证明了在物质生活相对优裕的发达地区,许多孩子的“精神饥饿”、“情感饥饿”症的诊治,是多么需要更多的人际交流、情感沟通和情绪的宣泄啊!

浪漫的诗人,朴实的行动。

2003年秋,福建省福清市一位青年诗人马勇,通过宁夏支教老师林育男、高任民联系推荐,资助了泾源二中初二年级学生兰金莲,以实际行动,为他浪漫、柔情的诗集增添了一首深情的助教之歌。

马勇在他的第一本新诗集《雪中的书生》作者简介中写道:

“马帝尔·古寒山,本名马勇。男,回族,归侨子女,农村长大,种过田,放过牛,挖过草药,做过民工;也教过中学英语,任过外企公司总经理等等。毕业于福建银行学校国际金融专业,现供职于中国银行福建省福清支行。”

马勇从小学习成绩优异,以后又是一名才华横溢的年轻诗人,曾在海内处许多报刊杂志上发表过作品并多次获奖。2003年8月他的散文诗《彼岸之歌》获得西安国际文化艺术节“秦皇杯”文学大赛一等奖。同年他又被黑龙江《雪国诗刊》杂志社授予“全国十大探索诗人”的称号。尽管现在他的诗名鹊起,收入稳定、生活安逸,但是少年时命运多桀、颠沛流离的困苦经历和许多好心人对他的帮助,造就了他侠义忠骨、坦诚热情的个性,使他对困难中的莘莘学子充满无限同情。他对朋友林育男说:“我想尽我个人的微薄之力,救助1名贫困学生,作为对社会的报答。”事后,在宁夏泾源县教育局支教的林育男和在泾源县第二中学支教的高任民老师,为他推荐了品学兼优、好学上进,但家境贫寒的兰金莲同学。

兰金莲是泾源二中初二年级学生,家住泾河源镇冶家村,离学校有10多里路程。全家五口人一年的生活费用,全靠父亲在外打工挣来的两千块钱。兰金莲与妹妹、弟弟三人虽然都是初中、小学在校生,但家庭经济困窘使他们姐弟三人随时面临辍学。2003年5月至2004年7月,马勇真情无价的资助和关心,使兰金莲姐弟三人求学的道路突然宽敞,充满阳光。

马勇在信中告诉兰金莲同学说:“我过去也非常贫苦,非常艰难,但我一直在努力。我也是农村出身,深知农村孩子读书的艰辛。但是,逆境往往造就人才,社会上的成功者,没有一个不是经历过艰苦奋斗的过程,一蹴而就的事情根本不存在。我曾采访过一个非常成功的企业家:‘留给儿女最有价值的经验是什么?’他回答:‘能吃尽酸冷苦辣!’只要你决心、信心、恒心‘三心’一贯,加上巧心,你一定会抵达你人生的彼岸!”

对贫困学生深深同情的诗人马勇用他艰难曲折,矢志拼搏的人生经验,启发、鼓励远在大西北深山僻谷的兰金莲同学。同时,在短短一年时间内,他从自己有限的工资收入中省出1550元钱,先后数次寄给困境中的兰金莲姐弟,用于购买学习资料、自行车及生活费,还为他们订阅了2004年度《读者》杂志。2004年5月23日,中考前的兰金莲同学又收到了马勇热情鼓励的信:

春天来了,渔汛起潮了。

海风,在新鲜的鱼腥味中很温柔,

千万只渔船迎风扬帆,

驶进大海,捕捞初春的希望……

同类推荐
  • 赤岸:邓小平在晋冀鲁豫

    赤岸:邓小平在晋冀鲁豫

    赤岸是一个小山村的名字。她位于晋冀豫三省交界处太行山脉深深的皱褶里,像蜂巢一样,简单又丰富,默默地悬挂在高高的崖壁上,浸润着风雨,黏附着阳光。小村的脚下有一条河,叫漳河。漳河浩浩而下,哗哗作响,喧响在历史里,流淌在《诗经》里,于是,就有了采桑人杨柳依依的柔媚,就有了楚霸王破釜沉舟的豪壮。漳河在历史上一直是一条大河,她和黄河一起,哺育了广袤的中原文化。
  • 他们看我不顺眼

    他们看我不顺眼

    《他们看我不顺眼》收录了柳恋春近年来创作发表的24个短篇小说,其中多为公开发表的小说和省级文学刊物获奖作品。
  • 唐代骈体公牍文论稿:以陆贽为中心

    唐代骈体公牍文论稿:以陆贽为中心

    本书在“儒道与文学”的大框架下,以陆贽的文化品格为依托,对陆贽骈体公牍文的创作进行总体考察,进而分析了唐宋时期骈体公牍文发生的变化和陆贽在其中的作用与影响,以及在唐宋文化转型的大背景下,陆贽改革骈体公牍文所产生的重要影响和意义。全书分为上、中、下三编,共九章,分别对唐前骈体公牍文文体与文风的嬗变、唐代骈体公牍文的社会文化背景、陆贽之前唐代骈体公牍文的新气象、陆贽的政治理想与文化心理等进行了研究。既有宏观的论述,又有微观的考察,视野开阔,颇有新意。
  • 沉重的肉身

    沉重的肉身

    孙红蕾分配到红旗机械厂当工人之前,本是市体委女子篮球队的一名队员。在球场上,趁人不备将篮球“忽”地一下灌进篮筐是她的拿手好戏,用现在的话讲,她就是一个灌篮高手。孙红蕾在体委的领导下打了若干年的篮球之后,她的退役年龄就到了,这时候,她的高中同学们纷纷大学毕业参加了工作,而她层次又上不去,她该怎么办呢?好在那个年代,咱们国家的企业除了搞生产经营以外,还要承担许多社会责任,甚至政治责任,诸如文教、宣传、卫生、体育,甚至计划生育等。因此一个企业经常需要吸纳很多与生产经营毫无关系的、五花八门的人才,孙红蕾就这样被吸收到红旗机械厂当了一名库管工。红旗机械厂之所以愿意吸纳孙红蕾进厂,原因在于该厂的王厂长是一名篮球运动爱好者。
  • 名家散文:散文是会生长的

    名家散文:散文是会生长的

    本书是散文、随笔作品集。是针对中小学生的阅读需求,把作者数十年在写作路上的阶段性成品一一展示出来,力求通过作品本身的不断进步与精彩,提供给读者一个“探求成长”的视角,吸取教训,获知经验,从而在人生的道路上,象“散文是会生长的”的一样,自己也能不断地长大成人。而对于更广泛的成人读者来说,《散文是会生长的》则提供了一个“逆视角”,重在总结既有人生的种种感悟,以更智慧更勇敢地面向未来。这是一部特色明确,内涵丰富的佳作!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快穿之学渣改造计划

    快穿之学渣改造计划

    “叮,发现学渣一枚,请好好接受改造,争取早日成为学霸!”系统。“学渣怎么了?学渣也是有人权的!我不想,我不要!”沈洛洛。“叮,准备投放到末世世界!”系统。然后“哇,我要回家,妈妈,有丧尸咬我!”沈洛洛面对冲她张卡大嘴的丧尸,崩溃大哭。“想回家,没问题!请宿主解开这道高数题,就可以回去了!”沈洛洛只得含泪趴在丧尸堆中学高数。再后来,有人问:沈洛洛,你的学习那么好,有什么诀窍吗?沈洛洛露出不堪回首的神情:我也不想学啊!可是不学真要命啊!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侠气凛然

    侠气凛然

    生前太多束缚,穿越之后,在那漫天神佛妖孽的世界,怎么才能做一个“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的大侠?——横刀立马之间,侠气凛然!
  • 神奇大厨系统

    神奇大厨系统

    有志青年被领导设计陷害,意外获得大厨系统,瞬间逆袭
  • 惊世逆袭:盛宠逆天杀妃

    惊世逆袭:盛宠逆天杀妃

    二十一世纪金牌杀手孤七被组织杀害,一朝变成第一世家叶家天资愚钝,生性卑懦怯弱的七小姐叶未澜,一睁眼就手撕白莲堂妹和伪善渣男,以强横姿态横扫整座北辰学院,从人人可欺变成人人畏惧的存在。当蒙尘的明珠绽放出奇异光彩,又会在以修炼灵力为主的北辰大陆掀起怎样的一片风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虹七之慎重开局

    虹七之慎重开局

    十分突兀的穿越到了虹七世界,还变成了虹猫。虽然我最近嗑虹猫蓝兔这对童年cp有点上头,但是你一下让我变成一只橘猫,还要喜欢上一只兔子,这是不是太为难人...额...猫了。我就算是饿死......等等,我眼睛上装了人类滤镜吗?说好的森林大地,动物世界呢?
  • exo之念殇

    exo之念殇

    【先甜后虐】【新手著作】【雨念殇】:“明明那么信任你们,为什么!为什么你们就是不愿相信我……”说完,她便随着清风消逝而去。朴灿烈:你走后,我好像忘了怎么笑。边伯贤:小念,我愿一直陪着你,因为我是你的光啊……鹿晗:不是说好了的,你会一直陪着我的。吴世勋:小念,没了你,巧克力奶茶也没有味道了呢……张艺兴:在你最伤心的时候,我却没呢治愈你……黄子韬:好像把时间停在,你在我身旁的时候。吴亦凡:没我的允许,你怎么可以走。金俊勉:你走了,也带走了我的心。都暻秀:再也听不见你叫我嘟嘟了。金钟大:捉迷藏不好玩,你快出来啊。金钟仁:我喜欢做梦,因为可以看见你。
  • 校园生活01

    校园生活01

    一个看似普普通通的校园,肖邦扎堆在一个普通的班级。虽然他对每个人都是以微笑面对的,但没有人会注意他,就连他经历过什么事也不了解。
  • 神女暮卿

    神女暮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