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6400400000011

第11章 朋友的多少和内心的安全感成正比

20世纪30年代在印度发现的“狼孩”,是人在脱离人类社会后所造成的后果。为了研究合群倾向,心理学家斯坦利沙赫特曾经对一些长期生活在与世隔绝环境中的人进行过研究。他发现,这些曾经经历了长期孤独的人们,都不约而同地说,时时袭上心头的恐惧感伴随他们度过了那段孤独的时光。

孤独会使人体验到恐惧?沙赫特由此联想到:既然孤独会使人体验到恐惧,那么人在恐惧的状况下是不是就会产生要和他人在一起的合群倾向呢?

为了检验自己的假设,沙赫特聘请了一些女大学生来参加实验。沙赫特身穿一身白色的实验服,周围摆满了各种电器设备,并自我介绍是神经病学和精神病学的博士,本次实验是有关电击作用问题的。

为了使被试者产生大小不同的恐惧,沙赫特把被试者分为两组,给两组被试者分别不同的实验用语。对第一组被试者,沙赫特想唤起她们高度的恐惧感,于是便告诉她们:“这种电击会使你感到很痛苦,甚至可能使你遭受伤害,但我向你保证不会是永久的伤害。这项研究将有助于我们进一步理解生命的内容,因此,对你电击强烈一些是不可避免的。”通过如此说明,使被试者感到自己将要经受的是一次很吓人和痛苦的体验。

对第二组被试者,沙赫特只想唤起她们较小的恐惧,因此沙赫特这样告诉被试者:“我向你保证,你将受到的电击电流很小,感觉只是有点发痒或震颤,只有一点点不舒服感。”

这样,尽管两组被试者都被告诉在实验中自己将要遭受电击,但第一组被试者等待的似乎是一种恐怖的体验,而第二组被试者则似乎是一种轻松、无害的体验。沙赫特通过对被试者的测量发现,不同的用语的确引发了被试者不同程度的恐惧:第一组被唤起了高恐惧感,第二组被唤起了低恐惧感。

在测量了恐惧唤起的程度后,沙赫特假装着调试设备,告诉被试者说:“实验要推迟10分钟,你可以到旁边的房间等候,那儿已经有先到的被试者在等待了,你可以和她们在一起等待实验;当然,你也可以自己在旁边等待一会儿。那么,你是要和其他人一起等,还是一个人等,或者无所谓呢?”

实验的结果果然如沙赫特所预料的那样,高度恐惧的被试者比低度恐惧的被试者更希望和其他人一起等待实验的开始,即更加合群,而且,被试者的恐惧越深,合群倾向就越强。由此可以证明,恐惧是引起人们的合群倾向的一个重要因素。那么,为什么恐惧的人更倾向于合群呢?心理学家认为,至少有两个原因:一是为了减小恐惧的感觉,二是为了进行社会对比。

英国心理学家威廉?麦独孤认为,合群行为是人类的一种本能行为,即人不用思维的、天生就具有的行为。在原始社会,在作为个体的人的体能极其有限,连一般的野兽都没有能力一对一抗击的情况下,要从自然界直接掠取食物,只有和大家在一起,才更有可能把猛兽变成自己的囊中之物。因此,个体生存的本能就带来了原始祖先的合群倾向。

另外,一个物种要繁衍和维持下去,只有达到一定的个体数量才可以,因此,种群的生存本能也导致了原始祖先的合群倾向。虽然人类经过了漫长的进化,但这种要和其他人在一起的合群倾向,早已经内化为人的原始本能,使我们生来就有了要融入社会,要和其他人生活在一起的愿望。

心理学家还认为,人之所以具有天生的合群倾向,还因为与动物的婴儿相比,人类婴儿的生长期极为漫长。在这漫长的生长期里,婴儿不但不能自我捕食,连自理能力都没有,即使有母亲呵护,也难挡群兽的攻击。

因此,如果不与庞大的族群生活在一起,根本就不可能长大成人。正是人类婴儿的这种生物因素的制约性,使得人类的孩子在其生命的早期总是要和其他人生活在一起,依靠其他人来满足自己的需要。

这一成长的经历使孩子们懂得了,我只要和其他人在一起,就一定能得到满足。随着不断地从他人那儿得到满足,和他人在一起的倾向逐渐根深蒂固。成年以后,尽管不需要依靠他人也可以生存,但我们已经养成了和他人在一起的生活习惯,并无意识地保持了这种倾向。

人们常说患难之中见真情,实质上应该说是患难之中见真性。人们在苦难面前,相同的遭遇,相同的处境,相同的心境,不免会生出同病相怜之心,自然而然地会走到一起,共同携手,共渡难关。

人们以“糟糠之妻不下堂,患难兄弟不言离”来形容在患难之时结下的爱情和友情,认为这种爱情和友情是最纯真、最高尚的。因为在极度落魄和苦难时,人除了内心的真情之外,别的一无所有。我们在患难时不携手就不能生存下去,而到了平安时,恐惧消除了,我们合群的倾向也就小了,情感就会渐渐淡下去。患难中的夫妻最后分道扬镳,生死与共的朋友反目成仇,其中,可能就是这个道理。

渴望社会对比也会使恐惧的人产生合群行为。因为他们想通过了解其他人的恐惧程度和应对措施,并以此决定自己应该如何行事。上述实验中,在被试者们选择和其他人一起等后,沙赫特对这些被试者又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和其他人在一起时不许谈论和本实验有关的任何话题。结果,许多被试者立即表示放弃和其他人在一起等待。

为什么会这样呢?沙赫特认为,这是因为被试者和其他人在一起时,可以从与他人的交流中获取对这件事情的认识,从而确定自己的感受是不是正常,进而达到缓解恐惧的目的。但是,沙赫特不允许被试者和其他人在一起讨论本实验内容,那么被试者就失去了与其他人比较的机会,因此,他们觉得与不与他人待在一起也就无所谓了。

沙赫特在研究中还发现,兄弟姐妹的排行也是影响一个人合群倾向强烈程度的一个重要因素。一般来说,长子长女和独生子女在害怕时比非长子长女有一种更强烈的合群趋势。其深层原因在于:长子长女或独生子女是父母的第一个孩子,年轻的爸爸妈妈初为人父母,对孩子倾注的关爱特别多。孩子们也从这种特别的爱之中体会到了,不论遇到恐惧、悲伤还是饥饿,只要找爸爸妈妈,什么问题都可以解决。渐渐地,他了解到:“他人可以给我带来舒适,减小我的恐惧。”

等第二个孩子出生了,父母没有了初为人父母的那份新鲜感,并且有两个孩子要照顾,没有更多的时间专门关注第二个孩子的痛苦和需要,因此,第二个孩子需要他人关怀的动机没有第一个孩子强烈,合群倾向也就较小。以后其他的孩子出生了,父母更没有专门的时间照顾他们,父母对养育儿女也更为镇定和有经验,因此,以后的孩子的合群倾向就更小了。

人的个性也决定着合群倾向的强弱程度。一般来讲,外向型的人更易合群,具有领袖欲的人更易合群,期望通过与他人交往来体现自己价值的人也更易合群。

另外,人类的合群倾向也是后天教育的结果。人类的实践证明,合群的人不仅会受到群体的保护,还会从群体中得到他所期望的东西。而不合群的人,很可能会成为一个失败者。于是,一个人从儿时起,就被父母老师灌输要与他人团结友爱、和睦相处的道理;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师长也时时在引导着孩子学习从与他人的爱与被爱中体验快乐。渐渐地这种学习就形成了合群的行为习惯,并影响了一个人一生的发展。

尽管合群是人的一种本能,但这种合群行为并不是不加选择的。俗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人们常常选择那些志同道合或意气相投的人交往。“道不同,不相为谋”,如果自己的周围都是一些猥琐小人,那么我们宁愿选择孤独。楚国大诗人屈原感叹“天下混浊,唯我独清”,不甘心与小人为伍,投汨罗江而死。东晋诗人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他的这种隐士生活是多么惬意,难道是他天生喜欢孤独吗?不是的,是他认为与某些人同流合污比孤独更可怕!

那么,有没有喜欢孤独的人呢?自闭症患者就是这样的人。自闭症患者表现为对他人和环境的冷漠,封闭在自己的世界中,不与他人接触,没有眼神与语言的交流。早期人们认为自闭症是由于孩子从小缺乏父母的关爱引起的,这使得自闭症儿童的父母心中充满自责。但随着生物学、心理学的发展,人们认识到自闭症的根本原因是先天的生物学因素。但究竟为什么自闭症病人不喜欢与人接触,而只愿独处,现在仍然是个谜。

同类推荐
  • 解读青少年心理文丛:学学聪明的心理战术

    解读青少年心理文丛:学学聪明的心理战术

    《解读青少年心理文丛:学聪明的心理战术》针对青少年朋友当中存在的厌学、耐挫力低、不适应集体生活、处事能力不足等方面的问题,提供合理的解决方案,帮助青少年朋友走出困惑,身心得到良好发展。
  • 幸福是灵魂的香味(美丽情怀卷)

    幸福是灵魂的香味(美丽情怀卷)

    本书叙记的是爱心的奉献与给予、感恩的回报与追忆,柔情的力量与怀念,通过一篇篇感人泪下的故事,一曲曲美丽人生的讴歌,一段段荡气回肠的记录,一首首解读生命的感言,告诉您:真正的幸福是内在的,它只有在人类的灵魂里才能发现。希望这本书能给广大青少年读者朋友,留下美好的青春记忆。
  • 懂管理不如懂心理

    懂管理不如懂心理

    本书选取了管理心理学中的内容精华,在阐述方式上,把枯燥的心理学知识还原为读者喜闻乐见的故事,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对管理作了简单却经典的阐释,帮助管理者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学会激励与领导下属的心理策略,学会管人、用人的心理秘诀。
  • 猛男情结剖析

    猛男情结剖析

    本书是一本为男性提供心理医疗借鉴的实用手册,不仅讨论了男性危机的惊人全貌及它的广泛影响程度,还列举了各种身体形象测试、生活案例供读者参考分析,并有针对性地从医学及心理学两个不同角度提出了科学有效的治疗措施和建议。
  • 每天读一点身边的心理学

    每天读一点身边的心理学

    掌握一定的心理学知识,可以使您与他人的交往变得顺利。也许,还能由此成为游刃有余的社交高手。不仅如此,您还会发现以前未曾了解的真实自我,从而进行自我启发。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大数据:你的规划是什么

    大数据:你的规划是什么

    本书以颠覆性科技为主题,文章包括颠覆商业世界的十个趋势、扬帆海外:中国国企的世界梦、关乎2500亿美元: 如果中国不能填补高技能人才缺口、地方政府融资模式探讨、本土车企如何实现“中国梦”?等。作者为麦肯锡全球各分支机构的董事和顾问等。本书可供中国企业高管和相关研究人员参考、阅读。
  • 逍遥尊主传

    逍遥尊主传

    一个渐冻症患者,患病多年,梦想着能再看一看外面的世界。武侠是男人的童话,是他的精神支柱。他精神仍向往着,灵魂仍深爱着那个遥不可及的世界,渴望着快意恩仇,行走江湖。然而肉体却先于灵魂而死,他停止呼吸时,仍远远眺望,向往着自由和力量。当他再次醒来的时候,眼前是一片萧瑟,身上是粗布直裰,而他,也终于成了自己曾艳羡不已的那种人。在这个世界中,他必将改写一切剧情,镌刻下,属于自己的一片辉煌。逍遥掌门,神功盖世,千秋万载,永生不死。
  • 从此少年不相逢

    从此少年不相逢

    我记得一位考古学家曾经说过:“一千年以前的人,你以为他们为什么而哭,又为什么而笑呢。这个理由,和今天的你是一样的。”你愿意,同我一道,走进那埋藏于诗歌中的岁月吗?
  • 一气隔世

    一气隔世

    不可能实现的修炼方式,在前世和今生的缘分下悄然成真。曾经主宰天地的古神缘何消失,魂火又从何兴起;人类真的不能像妖学道?还是有人已经走得很远?
  • 从任务开始修仙

    从任务开始修仙

    任启一觉醒来回到了高中时代。就在任启为之兴奋的时候系统启动任启灵力:0!!!系统?他的世界观此时完全被改变。一段任务系列的修仙开始了。
  • 杂乱无厘头

    杂乱无厘头

    一切都是想象,一切都是代码。一切都是谎言,一切都是数字。
  • 你是我轮回的爱

    你是我轮回的爱

    关于美妙的感觉狰狞,什么时候烙在了心底?在轮回于世里,刻苦铭心的爱,你我之间是否可以白头偕老,陪伴今生。
  • 一花几人一生

    一花几人一生

    花朵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装饰物,它也是人的情感千丝万缕所衍生的寄托物。问世间情为何物,唯有花解释了这一句,情亦是爱情、友情、亲情等。每一朵花代表了一个篇章代表了几人的人生,不同主人公的所作所为亦是花语也是他们生的去向?
  • 前缘今生

    前缘今生

    当我醒来时,我已经不再是我了,展昭他们还会认得我吗?我们还会再续前缘吗……该作品为《迷失空间》的续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