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6400400000002

第2章 我们为谁而活?

1955年9月4日,当时在世界上最有影响的两位心理学家同时登上芝加哥美国心理学会年会的讲台,讲台的这一边是行为主义的领袖斯金纳,而在讲台的那一边,则是人本主义大师卡尔罗杰斯。

两位重量级的人物同时登台演讲,是当时绝无仅有的盛事。当两位大师在讲台上相互致意的时候,出席大会的美国心理学会会员顿时鸦雀无声。对于一名心理学工作者来说,实在没有什么事情比现场观摩这一历史盛景更令人激动的了。

人们都在期待着一场精彩的辩论,出席年会的会员都知道,这两位最著名的心理学家的观点迥然不同。

斯金纳认为,一个人的所谓“天性”其实并无重大意义,他成为怎样的人,完全取决于环境强化作用的偶然性,人受他周围环境的控制。而罗杰斯则宣称,人的天性是善良的,人的自由来自于个体的内部,人有自我实现的趋向,人可以自己选择成为怎样的人。

在演讲开始前,那个安静的讲台似乎预示着一场即将到来的激烈的论战。而实际上,人们预想中的火药桶并没有爆炸,因为在两位大师之间,并不仅仅具有对立与歧见。

小的时候,我们不知不觉地就学会了怎样讨老师的喜欢,讨小朋友们的喜欢,讨父母的喜欢。讨老师的喜欢,就可以经常得到小红花。经常得到小红花,就会让父母高兴。父母高兴了,就会受到进一步的奖励。讨小朋友们的喜欢,就会成为“孩子王”,一旦成为“孩子王”,就有了对他们发号施令的特权。

长大了,工作了,我们还是在处处讨别人的喜欢:讨领导的喜欢,讨同事的喜欢,讨客户的喜欢……出门穿衣服,化妆,再也不像小时候那么随便了。

很多时候,我们自己也意识到,我们打扮自己,修饰自己,并不是为了取悦自我,而是做给别人看的:我在别人眼中是什么形象?别人怎么看我?好像我们这辈子就是“为别人而活着”。

我们为什么会把别人的满意看得比自己的满足还要重要?这其中的原因是,我们看重我们的亲人、朋友,我们需要他们的“关怀”,我们需要周围的人给予自己关爱、呵护、温暖、同情、尊重、认可,我们渴望得到我们身边的人的赞扬。

得到关怀是如此重要,以至于有时候我们都搞不清是“为别人活着”还是为自己活着。

从一生下来,我们就被这种“关怀”包围着。老师告诉我们应该怎样做,不应该怎样做;父母告诉我们应该怎样做,不应该怎样做;领导告诉我们应该怎样做,不应该怎样做;朋友告诉我们应该怎样做,不应该怎样做……天长日久,这种“关怀”就内化为我们的行为准则,以至于当老师、父母、领导、朋友都不在身边时,我们也会自觉地按照他们的期望去做,即使越雷池半步,我们也会深感不安,甚至自责内疚。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自尊心。这种自尊心是建立在别人的基础上的。也就是说,我们首先希望别人对自己有好感,然后我们才对自己有好感。

对于这种再简单不过的现实,美国心理学界的人本主义大师罗杰斯却不认可。罗杰斯认为每个人的最终目的应该是忠于他自己的感情,而不应该忠实于别人的感情。

在罗杰斯看来,依赖于他人建立自尊并不是一件好事。为了获得别人的关爱,我们接受了许多外界的条件,这些条件有的与儿童自身的发展是相符合的,有些却是不相符的。罗杰斯认为人的天性里有“自我实现”的趋向,而只有当人忠实于自己的情感的时候,才有可能达到自我实现。所以说,如果为了获得“爱”,背叛了自己的情感是不符合人的天性的。

罗杰斯提出,唯一不妨碍人达到自我实现的方法是,给予人以“无条件的关怀”。所谓“无条件的关怀”,就是指不论儿童做了什么事情,甚至做了很出格的事情,都应该从爱他的目的出发,用理性的、民主的方法来处理。

比如说,如果自己的小孩打了幼儿园里其他的小朋友,家长既不能完全站在自己孩子的立场上说他打得对,也不能劈头盖脸地给孩子一顿揍,把过错完全加在自己孩子头上。正确的方法是既宽容又理性,首先指出不论什么理由打人都是不对的,但应允许孩子陈述自己的理由,并告诉他,假如他不采取打人的方法来处理这件事情,结果会比现在好得多。

当你学会这样处理孩子间的纠纷时,你自己的孩子不仅学会了尊重自己的感情,同时还学会了尊重别人的感情。孩子可以按照他自由的想法、发自内心的愿望塑造自己的生活,而不是一味地听从父母和老师的教导,“为别人而生活”。

在当时的美国心理学界,另一位重量级的心理学家与罗杰斯的观点针锋相对,他就是行为主义的领袖斯金纳。

斯金纳对心理学的理论并没有增加什么东西。他认为,有关学习的理论并不需要,并宣称自己没有理论。他真正相信的理论,可用一句话概括出来:我们所做的任何事情和我们自身,是由奖励和惩罚的历史所决定的。他通过研究,形成了这一理论的细节,即所谓强化效应原理。他关心的只是引起行为的环境。

那么,什么原因使他如此出名呢?

斯金纳是一个天生的争议人物、杰出的煽动家和广告人。他第一次在电视上露面时,就搬出一个原由蒙田提出的两难问题:“如果你非得做出选择的话,是烧死自己的孩子呢,还是烧掉书籍?”然后他说,他本人情愿烧死自己的孩子,因为他通过工作对未来所做出的贡献,将远大于通过自己的基因所做出的贡献。可以预料的是,他大大地激起了众怒,因而继续受到邀请,进一步在电视上露面。

而在另一些时间里,他似乎喜欢拿思想深沉的人在谈论和理解人类行为时所使用的术语取乐:

行为仍然归因于人类本性,还有一种广义的“个人差别心理学”,人们在这里用性格特征、能力和潜力等术语以比较和描述人类。几乎每一个关心人类的人都以这种前科学的方式谈论人类的行为。

斯金纳一向嘲笑对人的内心世界所做的理解:

我们大可不必努力发现什么人格、心理状态、感觉、性格特征、计划、目的、意图或其他一些存在于一个能动的人身上的品性,以使自己赶上这个时髦,即对行为进行所谓的真正的科学分析……思想就是行为,错误在于人们将行为分配到意识之中了。

他说,我们需要或能够知道的,是行为的外部起因和该行为的可观察结果,它们将得出“有机体作为一个行为系统的完整图像”。

与此观点相一致的是,他是个严格的决定论者:“我们之所以成为现在的我们,是由我们的历史所决定的。我们热衷于相信自己是可以选择的,是可以行动的……(可)我决不相信人是自由的或是负责的。”“能动的”人是个错觉;好人是因为条件使其成为一个好人,好的社会也奠基于“行为工程”之上,即通过积极的强化措施对行为施以科学控制。

斯金纳是个机敏的表演者,善于讨取公众的欢心。他说话明白流畅,以自我为中心,但从不为此脸红,而且长相迷人。为展示条件反射原理,他教会一只鸽子在玩具钢琴上弹奏曲子,并教一对鸽子打网球:两只鸽子用嘴巴将球推来推去。数百万人在电视记录片上看到了他的表演,他们都认为斯金纳是个了不起的人,至少是位动物专家。他写出一本乌托邦式的小说,《第二个沃尔登》(Walden Two,1948),以表达其对严格受到科学控制的理想社会的展望。在这部小说里,他展现出一幅小型社会的图景,在出生之后,孩子们全部接受奖励(积极的强化)式条件反射训练,以使其形成合作精神和社交能力;在这里,所有的行为都受到控制,所有的控制都服务于整体的利益和幸福。这部小说虽然对话平淡,情节做作,但还是成为极受推崇的畅销书。

罗杰斯和斯金纳都一致认为,心理学的意义在于了解、预测、控制人的行为,心理学的科学方法在预测和控制人的行为上,已然取得了相当大的进步。

但是两者的分歧在于,行为主义者的斯金纳强调行为管理、行为控制,他梦想可以通过行为控制设计一个更令人满意的人类文化。但是人本主义的罗杰斯却对此产生了如下的疑问:谁被控制?谁实施控制?实施什么类型的控制?要得到什么样的结果,达到什么样的目的呢?究竟通过控制在追求什么样的价值呢?

罗杰斯不喜欢斯金纳所谓的“控制”和“被控制”,对于他所提出的“建设文化工程”也持怀疑的态度。罗杰斯觉得,我们可以自由地进行选择,我们自己可以决定自己成为怎样的人,为什么要受什么“控制”呢?

他非常强调个人选择的重要性,认为这是作为个人的最基本的因素。他说:“我们知道用很多有意义的方式来影响、塑造人的行为和人格,同时,我们也可以自由地进行选择,是发展成为那些别人认为明智的但其实是无主见的、随波逐流的人,还是发展为开拓的、有适应性的、自立的、思维活跃的、自我尊重的个体。当行为接受科学的检验时,它最好理解为是由因果关系所决定的。这是一项科学的事实。但是,个人的负责任的选择是作为个人的最基本的要素,是精神治疗的核心体验,这是存在于任何的科学检验之前的。因为这种选择是我们一生中的伟大的事实。要否认这种责任重大的选择的意义,在我看来,是和否认行为科学的重要意义一样目光短浅。”

罗杰斯对美国当时的教育状况进行过尖锐的批评,认为必须发生根本的改变,否则会产生无法预料的后果。他认为当时美国的教育对如何学习、学习什么都存在错误认识。比如,教师认为学生只要学习好他们传授的知识,并加以融会贯通就行;学生则跟着老师的指挥棒,老师教什么就学什么,缺乏自主性和创新。

罗杰斯认为关于学习过程,有以下事实是必须注意的:人类具有学习的自然倾向。当学生正确了解了学习什么或为什么学习时,学习才有动力,学习效果才最好。那些需要改变学生“自我结构”的学习,往往会被学生抵制。

如果学习必须改变学生的“自我结构”,那也要在威胁程度低的情境下才容易发生。当对学生的“自我结构”威胁很小时,知识可以得到最详尽的领悟,学习的效果最好。即是说,当学生真正意识到,学习不是为了做给家长看,也不是做给老师看,而是为了自己的发展需要时,学习才会变成孩子内在的需要,学习才会变成一件快乐的事情。

基于此,罗杰斯认为“教师”这个词应该由“教育促进者”来代替,强调“教师”的行为应该是创造一种有益于学习的气氛,应该是把学生看成具有自己感情的独特的个体,而不是机械地接受知识的物体。学生应该了解自己的学习内容、学习的价值,积极、主动地进行“自由的学习”。

同类推荐
  • 气场大全集

    气场大全集

    本书集中从现代心理学社会学的角度深入分析了气场对人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告诉读者如何用气场获得幸福、快乐、健康、爱情,以及改变命运的方法、技巧和禁忌。
  • 我对强迫症的理解

    我对强迫症的理解

    《我对强迫症的理解》分为三章:第一章,强迫症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病;第二章,我的强迫症治疗之路;第三章,精神活动的基本规律和强迫症。如果您是一位强迫症患者或是患者家属,我建议您对此书内容的阅读原则是“重治疗,轻理论”。
  • 图说心理学——日常生活中的心理策略(活用版)

    图说心理学——日常生活中的心理策略(活用版)

    《图说心理学:日常生活中的心理策略(活用版)》:每个人都可以使用的心理学策略读本,我们天天都在运用心理学的规律,只是不知道而已。随着心理学知识的普及,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心理学知识的益处,越来越希望得到心理学的帮助,以便让自己生活得更好。
  • 最新职工职业健康指导丛书——女职工心理健康手册

    最新职工职业健康指导丛书——女职工心理健康手册

    这些知识内容包括了职业健康的各个方面,具有很强的系统性、科学性和实用性,简明扼要,易学好懂,十分便于操作和实践,是广大企事业单位用以指导现代职业健康的良好读物。
  • 销售要懂心理学Ⅲ

    销售要懂心理学Ⅲ

    销售中的“望”,通过对客户的外表、衣着、举止、面部表情的细致观察,了解客户的性格、爱好、品味,发现客户心理需求和购买特点。销售中的“闻”,通过聆听客户说话的语气、特点、细节等,发现客户的心理变化以及情感的起伏,去伪存真,找出症结之所在。销售中的“问”,通过有针对性的问,从客户的回答中,发现客户的真实心理,并对其进行因势利导和有效的说服。销售中的“切”,结合之前的观察和了解,进行综合的分析和判断摸清客户的脉搏,读懂客户的心,给客户开出最切合其心理的“药方”。
热门推荐
  • 今天那个女人上热搜了吗

    今天那个女人上热搜了吗

    神秘掌权人真是小奶狗VS天才继承人真是女流氓虞未末作为全网尊称的女流氓,尽然发挥着这样的气息,有事无事戏耍一下小奶狗傅初终。某私人高中的小胡同里,虞未末“被”调戏了小奶狗,小奶狗命人拍照发网上的图片,目的是与她组成个CP,但谁知就此虞未末获得了个女流氓的称号。由于虞未末的天赋被挖掘,从此就走上了摆弄人设的不归路,导致全网都想被虞未末戏耍一番。小奶狗亲自上阵为妻子洗掉女流氓NG的标签!奈何无用,只好曲线救国。把她娶回家制止她在这条道路上一去不复返~女主:顽童老爷爷培养!父母飘飘田园!男主:一家四口幸福和谐,大人不管不顾,全交小伪装!PS:网络一片净土,全网的宝,人类优秀的基因。
  • 重返2011年

    重返2011年

    卫弘毅眼睛一闭,从2021回到了十年前刚进大学的那一刻。士不可以不弘毅,面对即将来临的懒散、颓废的四年大学生活,卫弘毅决定要拥有一个不一样的人生。
  • 都市绝世高手

    都市绝世高手

    【免费新书】“什么?校霸?流氓?二世祖?”“惹了老子,是虎,你得给我趴着,是龙,你得给我蜷着!”“不服?”“不好意思,哥们祖传老中医,专治各种不服,生死看淡,不服就干!”苏浩如是说!清纯校花,傲娇萝莉,绝色总裁,火爆女警,气质贵妇……周旋在形形色色的美女间,苏浩实在是亚历山大!
  • TFBOYS之奇幻爱恋

    TFBOYS之奇幻爱恋

    我喜欢你,一直都很喜欢你。也许你从未在意我,但是我不会放弃。
  • 一只寒候鸟

    一只寒候鸟

    “我希望的是如别人所说的为你戴上戒指,而不是在回忆里后悔匆匆那年的记忆。”18岁那一年的姜靳在长达五页的手写信里,写下了自己对未来和她的憧憬。方诗霏也在18岁那一年遇到了一辈子忘不了的人。
  • EXO我在霓虹下等你

    EXO我在霓虹下等你

    这是我继《EXO爱真的需要勇气》之后的第二本书。希望大家喜欢多多支持!那天天气很好,初七拿着手里的手机现在灯塔下等着那个日思夜想的少年,等了好久好久直到太阳落山,灯塔在傍晚准时亮起了彩灯。美得让人睁不开眼睛,却也舍不得移开脚步。“鹿晗,你说过会来的,我在霓虹下等你。”
  • 所罗门封印

    所罗门封印

    经书有云,世人过去之世皆有生命,辗转轮回,故称宿命。人自诞生那一刻起,就已经注定了这一世的命运。而在某城中一间不起眼的二手店里,不但做着以物换物的生意,就连别人的命运一样可以交换。当有人走进了这家店里,也就走进了另一番命运之中。只要付出一定代价,可以交换身边任何一个人的命运。
  • 剑葬九天

    剑葬九天

    这是一个武者为尊的世界,天才少年丹田被人打碎,无法凝聚武元,处处受到鄙视、打压,看主角面对悲惨的命运,如何与强者斗争,成为至尊剑神!
  • 大学曾经的遥不可及

    大学曾经的遥不可及

    追逐梦想,一个富有志向远大的孩子,在中学产生了对大学的向往,并且积极拼搏。
  • 超神系统在手,天下我有

    超神系统在手,天下我有

    【2017年火爆系统文】【十万人追读,火爆爽文】【2017年征文参赛作品】如果只是手机被摔,你会怎么想?我猜一定是屏碎破费去换新屏!但是,如果这样想你就彻底low了!一个再平常不过的看屏动作却是改变了一个人的一生经历,本是漫无目的的想要平淡一生的地摊高中生,却在不经意间得到了一个意外的惊喜,手机QQ竟然加上了一个名叫超神的红包群。但,生活有惊才有喜,如果只是加上了一个红包群,这还远远不够,但是,如果是和神仙一起抢红包呢?你猜到了什么,是不是很玄?苏浩天带你一起演绎红包风波。系统在手,天下我有!欢迎加入萌帝仲马粉丝群,群号码:542720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