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6422900000022

第22章 以出世之精神,做入世之事业(3)

正如鲁迅先生解读《红楼梦》时所说:“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不同的人从《道德经》读出的是不同的东西,没有人能够穷尽老子的本意,所谓权谋家从中读出的阴谋之术不过是老子道学中层次最为低下的“微明”境界而已。

老子处世讲求用阴柔,不用刚强,凡事顺其自然,顺势而行,不勉强而为。世间所有的事物——宇宙、自然、社会、人生皆由阴阳组成,相互依存,互不分离。阴与阳,是阴柔、阳刚的辩证统一、一体两面,相辅相成。老子看到了发展着的事物之间的矛盾性,也看到了矛盾事物两个方面的相互转化,以否定达到肯定。

古人常以“阴”字来表达“顺道”,后人因此常常误读了老子的阴柔之学,《汉书·艺文志》云:道家者流,盖出于史官,历记成败存亡祸福古今之道,然后知秉要执本,清虚以自守,卑弱以自持,此君人南面之术也。后世许多人以一己之见将老子归入谋略学的主流,认为老子的谋略学是玩弄阴谋之术,实在有失偏颇。对此,可以从一个历史人物身上找到答案。

陈平,汉初阳武人,一生足智多谋,善于摆脱各种困境,常能立于不败之地。陈平与张良共同辅佐刘邦,为其出谋划策,虽然在刘邦最后评论之所以取得天下之时,仅提到张良、萧何和韩信三人,未对陈平有何评论,但陈平的确是历史水面之下的一位深谋周纳的国相。在刘邦大杀功臣,飞鸟尽,良弓藏,朝廷上下人人自危之时;在吕后当政,宫廷矛盾极其尖锐之时,陈平都能安然立于潮头浪尖,躲过险滩暗礁,其立身处世之高明,令人佩服不已。

太史公司马迁评价陈平时说,汉丞相陈平年轻时,酷爱钻研黄老之说,当他在砧板上分割祭肉之时,便感慨:“嗟乎,使平得宰天下,亦如是肉矣!”陈平彷徨于楚魏之间,最终归附高帝,胸中多妙计,数次解救纷繁的危难,消除国家的祸患。吕后执政时期,诸事多有变故,但陈平竟能自免于祸,安定汉室,保持荣耀的名望终生,被称为贤相,难道不是善始善终吗?假若没有才智和谋略,谁能做到这一步呢?然而,陈平曾经说过:“我经常使用诡秘的计谋,这是道家所禁忌的。我的后代如果被废黜,也就止住了,终归不能再兴起,因为我暗中积下了很多祸因。”果然,此后陈平的曾孙陈掌靠着是卫家亲戚的关系,希望能够接续陈家原来的封号,但终究未能实现。

陈平的话可以为道家老子明证,道家绝不崇尚阴谋。南先生由此而生出一番感慨,玩弄聪明的人心思越多越糟糕,到最后反而害人误己。正所谓“聪明反被聪明误”。做人也是如此,自作聪明不可取,这是为人处世最忌讳的方面,一不小心就会给自己惹来杀身之祸。

《庄子·人间世》中说:“且以巧斗力者,始乎阳,常卒乎阴,泰至则多奇巧。”这段话的意思是指以智巧相互较量的人,开始时平和开朗,后来就常常暗使计谋,达到极点时则大耍阴谋、倍生诡计。无论什么事情恐怕都是这样:开始时相互信任,到头来互相欺诈;开始时单纯细微,临近结束时便变得纷繁巨大。

千百年来,世人对老子道学的理解多半停留在较低的层次,认为老子的思想是消极避让、不思进取的隐士哲学和明哲保身、与世无争的处世哲学,其实这仅仅是流于表面的误读而已。

所谓老庄之“道”,都是出世的修道和入世的行道,相互掺杂,只有利用史实,加以选择,透过事实的表层,才能抓住本质。因此,读老庄如读《孙子兵法》一样,所谓“运用之妙,在乎一心”,应用无方,妙用无穷。与其说老子是一位工于权术的阴谋家,倒不如说他是一位效法天道来谋求人道的思想家。

老子绝不提倡“厚黑学”,从老子思想中读出阴谋权术的人,不过是假借了圣人之口,企图为权术阴谋找一个圣人出处,老子只不过为后人背了权术的黑锅而已。

以出世心做入世事

朱光潜先生曾用一句话评价弘一法师,即“以出世之精神,做入世之事业”,这句话其实是对老庄哲学的深刻理解。

南先生认为一个修道有悟的人,可以不出差错地做到:“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猎兮其若海,飓兮若无止。” 外表“和光同尘”,混混沌沌,而内心清明洒脱,遗世独立。不以聪明才智高人一等,以平凡庸陋、毫无出奇的姿态示人,行为虽是入世,但心境是出世的,对于个人利益不斤斤计较。 胸襟如海,容纳百川,境界高远,仿佛清风徐吹,回荡于山谷中的天籁之音。

俗人有俗人的生活目的,道人悟道人的生命情调。以道家来讲,人生是没有目的的,亦就是佛家所说“随缘而遇”,以及儒家所说“随遇而安”。但是老子更进一步,随缘而遇还要“顽且鄙”,坚持个性,又不受任何限制。能够用出世的心做入世的事,也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

有一个有趣的故事,是这样说的:一个和尚因为耐不住佛家的寂寞就下山还俗了。不到一个月,因为耐不得尘世的口舌,又上山了。不到一个月,又耐不住青灯古佛的孤寂再度离去。如此三番,寺中禅师对他说:“你干脆不必信佛,脱去袈裟;也不必认真去做俗人,就在庙宇和尘世之间的凉亭那里设一个去处,卖茶如何?”于是这个还俗的和尚就讨了一个媳妇,支起一个茶亭。许多人都如同这个心绪矛盾之人,在入世与出世之间徘徊不决。与其犹豫不决,不如干脆就在二者的中间做个半路之人吧。

可是,很多人不免要问,“怎样才能算是出世之心呢?”简而言之,就是:身做入世事,心在尘缘外。唐朝李泌便为世人演绎了一段出世心境入世行的处世佳话,他睿智的处世态度充分显现了一位政治家、宗教家的高超智慧。该仕则仕,该隐则隐,无为之为,无可无不可。

李泌曾写过一阙《长歌行》,将内心对名利功绩的感受描绘得淋漓尽致。“天覆吾,地载吾,天地生吾有意无。不然绝粒升天衢,不然鸣珂游帝都。焉能不贵复不去,空作昂藏一丈夫。一丈夫兮一丈夫,千生气志是良图。请君看取百年事,业就扁舟泛五湖。”

李泌一生中多次因各种原因离开朝廷这个权力中心。玄宗天宝年间,当时隐居南岳嵩山的李泌上书玄宗,议论时政,颇受重视,遭到杨国忠的嫉恨,毁谤李泌以《感遇诗》讽喻朝政,李泌被送往蕲春郡安置,他索性“潜遁名山,以习隐自适”。自从肃宗灵武即位时起,李泌就一直在肃宗身边,为平叛出谋划策,虽未身担要职,却“权逾宰相”,招来了权臣崔圆、李辅国的猜忌。收复京师后,为了躲避随时都可能发生的灾祸,也由于平叛大局已定,李泌便功成身退,进衡山修道。代宗刚一即位,便强行将李泌召至京师,任命他为翰林学士,使其破戒入俗,李泌顺其自然,当时的权相元载将其视作朝中潜在的威胁,寻找名目再次将李泌逐出。后来,元载被诛,李泌又被召回,却再一次受到重臣常衮的排斥,再次离京。建中年间,泾原兵变,身处危难的德宗又把李泌招至身边。

李泌屡蹶屡起、屹立不倒的原因,在于其恰当的处世方法和豁达的心态,其行入世,其心出世,所以社稷有难时,义不容辞,视为理所当然;国难平定后,全身而退,没有丝毫留恋。李泌已达到了顺应外物、无我无己的境界,又如儒家中所说,“用之则行,舍之则藏”,“行”则建功立业,“藏”则修身养性,出世入世都充实而平静。李泌所处的时代,战乱频仍,朝廷内外倾轧混乱,若要明哲保身,必须避免卷入争权夺利的斗争之中。心系社稷,远离权力,无视名利,谦退处世,顺其自然,乃李泌处世要诀。

有人说人生不过一杯水而已。上天给了每一个人一杯水,于是,你从里面饮入了生活。杯子的华丽与否显示了一个人的贫与富,杯子只是容器,杯子里的水,清澈透明,无色无味,对任何人都一样。不过在饮入生命时,每个人都有权利加盐、加糖,或是其他,只要自己喜欢,这是每个人生活的权利,全由自己决定。在欲望的驱使下,你或许会不停地往杯子里加入各种东西,但必须适可而止,因为杯子的容量有限。而且无论你加入了什么,最终你必须将其喝完,无论它的味道如何。如果杯中物甘爽可口,你最好啜饮,慢慢品味,因为每个人都只有一杯水,喝完了,杯子便空空如也。

看透了人生的本质,便不会被繁华遮蔽了双眼,人生不过一杯水,用出世的心做入世的事,便能充分品味水的甘甜。

学佛不只为一方世外桃源

学佛究竟是为了什么?为了度化世人,还是为了寻觅一方世外桃源?在很多人的心目中,出家人的生活很潇洒,不用过问任何事,不用牵挂任何人,整日游山玩水,不亦乐乎。于是,很多人也想去学佛,图一份清静。其实这种想法完全误解了禅宗的旨意,禅宗作为中国大乘佛教,讲究的救世度人,大行慈悲,如果想着学佛为消极避世,就像陷入误区,永远不会有所成就。

南怀瑾先生说,一般学佛的人观念错误,认为学佛可以偷懒,可以躲避,以为在“学佛”就可以万事不管。这完全是错误的态度,不但不够小乘,就连基本做人的行为都是错误的。

如果理佛仅仅为了避世,为了躲避世间的痛苦烦恼,那么便只是在寻找一个躲避风雨的“蜗牛壳”。学佛不仅仅是为了寻觅一方世外桃源,有时积极的入世比出世修行更能贴近佛的真谛。

有兄弟三人,虽然没有出家,但是喜好打坐参禅,时日一久,为了求更高的悟境,一起相约出外行脚云游。有一天,在日落时借宿于一个村庄,恰巧这户人家的妇人刚死去丈夫,带了七个子女生活,第二天三兄弟正要上路的时候,最小的弟弟就对两位哥哥道:“你们两位前往参学吧!我决定留在这里不走了。”两位哥哥对于弟弟的变节非常不满,认为太没有志气,出外参学,才见到一个寡妇就动心想留下来,气愤地拂袖而去。

寡妇看到弟弟一表人才,就自愿以身相许。弟弟说:“你丈夫刚死不久,我们马上就结婚实在不好,你应该为丈夫守孝三年,再谈婚事。”三年以后,女方提出结婚的要求,弟弟再次拒绝道:“如果我和你结婚实在对不起你的丈夫,让我也为他守孝三年吧!”三年后,女方又提出要结婚,弟弟再度婉拒道:“为了彼此将来的幸福美满,无愧于心,我们共同为你的丈夫守孝三年再结婚吧!”三年、三年、再三年,经过九年。这一户人家的小儿小女都长大了,弟弟看到他助人的心意已完成,就和妇人道别,独自步上求道的路,最终他成就了佛果。

这位寡妇要独自抚育七个年幼的孩子实在不容易,幸好有人自愿帮助她。弟弟虽然不入山打坐,但甘心帮助一家孤儿寡母,不为世间的五尘六欲所转,反而转变秽土为净域,可以说这位弟弟才是真正懂得禅机的。

所谓禅者,如果能活用,好比苦海的舟航、黑夜的明灯,更是救世的良方。修禅不必非要到深山老林,只要你有心,何时何地都可以。

南怀瑾先生说,有些人认为,悟道以后,大概什么都不要,什么也都不相干,一切都不用管,跑到古庙深山,孤零零地坐在那里,就以为成佛了。如果成了这样的佛的话,世上多成一千个佛对我们也没有关系;因为山里早有的是佛,许多石头、泥巴摆在那里,从开天辟地到现在,都可以叫做佛。反正它们对一切事物,一切出世入世的一概不理。其实,那是绝对的自我,看起来很解脱,一切事物不著,实际上是自我,为了自我而已!认为我要这样,因为他下意识里有了这个法相。

学佛并非避世,学佛的最终目的也并非为了自我,而是为了教化、广度众生,这才是禅宗的真谛。

同类推荐
  • 中华神童故事(三)

    中华神童故事(三)

    中国古代有很多神童,他们的故事反应了中国人的智慧。为此,这套故事丛书共精选了众多中国古代名人童年时期的故事,集中体现了他们的聪明与智慧,能给广大儿童读者以智慧的启迪,中华神童故事系列丛书共分为《中华神童故事(一)》、《中华神童故事(二)》、《中华神童故事(三)》和《中华神童故事(四)》四册。
  • 沟通高手

    沟通高手

    “一言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这句话说的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重要性。在这个人与人之间接触越来越频繁的时代,事业的成功、家庭的幸福、人生层次的提升都不能不借助沟通的力量。从一定程度上说,人生的丰富就是人缘的丰富,人生的成功就是人际沟通的成功。
  • 独立的女人更幸福

    独立的女人更幸福

    “《独立的女人更幸福》是一本定位于新时代女性的时尚励志类读本。《独立的女人更幸福》教给女性读者以赏识自我、开发自我的方法,不但如此,还会给女性以自信,让女性更具魅力。这是一本彻头彻尾的“女人成功书”,因为女性的成功也许同男性一样,需要付出努力,需要捕获机遇。但是女性也有自身的优势,那就是女性的“软实力”。《独立的女人更幸福》会依据现实,鼓励女性勇敢地正视自己,拿出自己的优势,运用自己的资本,成为一个成功的人。”
  • 奇迹:发掘你成为千万富翁的潜质

    奇迹:发掘你成为千万富翁的潜质

    这是一本教会你怎么利用自身潜能,单靠自身资源就获得巨大成功的书。对于你来说,你首先要了解自身有哪些潜在能量和可利用资源;其次你该如何挖掘那些沉沉睡去、隐藏至深的能量;再次,你身上的一些宝贵资源,如健康、时间、外貌等该如何利用,才能让它们的价值最大,从而为你创造更大的价值。
  • 女人要懂点创意心理学

    女人要懂点创意心理学

    女人的生活不能一成不变,要充满惊喜和精彩;女人的事业不要原地踏步,要不断突破和进步;女人的装扮和家居设计不要数十年如一日,要能展现出独特的个性与风格……而这一切都需要创意,创意是一种来自于心灵的力量。本书利用诸多心理学方面的知识来帮助女人寻求一种创意生活,让女人们用创意摆脱一成不变的生活,拉近梦想与现实间的距离,同时引导女人们利用自身的天然优势来提升创造力,从而给自己也给他人的生活制造更多的新鲜和惊喜,让生活变得更加美妙,让前途变得更加美好。
热门推荐
  • 异能兵痞在都市

    异能兵痞在都市

    一个被团长辞退的异能兵痞、一个陌生的城市,一段感人的恋情,一个黑道于白道的争斗,特种兵痞是否会靠着自己超凡的异能,在这座城市中称霸那?让我们拭目以待......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玩游戏掌控世界

    玩游戏掌控世界

    眼中世界皆两寸,举头三尺我是神。灵气潮汐席卷全球,古老道统重复光辉,巨龙咆哮于丘陵之巅,精灵闪烁于雨林之间。猫生悠长,且从吃喝玩乐开始。苍转世成了一只猫,在山洞中睁开眼,与蛇为伴,开局游戏机,引导灵气潮汐复苏,直至玩了第二个游戏,严重怀疑猫生。游戏机升级,体验新玩法,邀请玩家吾皇进行深入全真实的角色扮演类型游戏,这就很牛皮,一言不合就改大纲······猫生如戏,且从学会演戏开始,苍泪奔,本猫的吃喝玩乐梦,破了······ps:本书!猫是主角!主角!听说这个封面能够为本猫带来无数的好运以及猫粮小鱼干。不喜勿入,日更1w。←这是玩笑原名:我是一只修仙猫丶苍猫吾皇丶吾皇苍猫丶游戏猫~~最后觉得还是用苍猫吧。
  • 青少年提高逻辑思维能力训练集——逻辑思维法训练

    青少年提高逻辑思维能力训练集——逻辑思维法训练

    当今时代是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也是一个头脑竞争的时代;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一个人想要很好地生存,不仅需要付出勤奋,而且还必须具有智慧。随着人才竞争的日趋激烈和高智能化,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只拥有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因为知识本身并不能告诉我们如何去运用知识,如何去解决问题,如何去创新,而这一切都要靠人的智慧,也就是大脑思维来解决。认真观察周围的人我们也会发现,那些在社会上有所成就的人无不是具有卓越思维能力的人。
  • 夜游野朝

    夜游野朝

    作为一名高中生,在面对强大学习压力的情况下。每晚都会进入另一个世界。
  • 穿越到鹦鹉女神

    穿越到鹦鹉女神

    这是一个穿越过《中华小当家》,又穿越过《射雕英雄传》,才穿越到《鹦鹉女神》的大好青年和皆人抢老婆的故事。注:主人公并没有看过《鹦鹉女神》。
  • 仙缘际会

    仙缘际会

    云随缘,这个有点小聪明的少年,天性懒惰,没大志修行,却卷入一系列的风波中,不得不努力提高自己实力。他擅长自制法器,改造阵法,众多比他修为高的人对他无可奈何。他逃亡途中被迫自卫杀人,死者的妹妹却不知底细爱上了他。他带着那么多秘密和恩怨情仇,如何处理各方面的关系?修行不是杀人夺宝那么简单。不走满地宝物和美女的路线。如果看得高兴请您投个票:)
  • 定义邪典电影(电影学堂)

    定义邪典电影(电影学堂)

    本书是对全球有代表性的邪典电影的一次集中探讨。包括如何界定邪典电影,是谁在运用什么样的文化规则来界定,作为一种具有对抗性的电影类型其洞察力如何,又与主流电影之间形成了怎样的张力,以及邪典电影的分类和体系化进程。作者试图在邪典电影和电视节目成为当代文化的核心之一时,推动对邪典电影的研究。
  • 引魂珠

    引魂珠

    一生很长,陪你一生却很短。她说,这一生有你们就足够了;这一生有你们爱我就足够了;不枉我此生而活,她说,我不怕死,却害怕失去现在所拥有的一切。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琴瑟在御,莫不静好。与子成说,他说:千年的孤寂,己然成习惯;你的到来让我不知所措,我有我想护的人,只能让你委屈;护天下也更想护你;鱼跟熊掌不能兼得护了天下,护不了你
  • 棠来之昱

    棠来之昱

    为了不让姜昱和阮棠在一起,江析权在姜昱出车祸断了肋骨接上之后,关紧大门找人把他肋骨再多打断几根,把他脑袋打破故意想让打成他失忆。都没有让姜昱放弃要去牵小姑娘的手。那年18岁的姜昱碰到了13岁顶着鼻涕泡在盛夏烈日哭唧唧的阮棠,可能是阮棠哭的鼻涕泡比同龄小孩儿子的好看吧。也可能是送了她一袋子冰糖,她收下了吧也可能是搓了她的脑袋,她没反抗吧也可能是看上了她一尘不染的眼睛,里面全是他的倒影吧反正最后是成了他以后在她成年之前好几年的念想。所以以后的日子里面,但凡是想到阮棠的时候他都会往瓶子里投下一颗冰糖,每隔一段时间就想办法送给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