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7507500000021

第21章 南非共和国社会政治小说家理查德·里夫(3)

首先,作者为了突出揭露与批判的主题,采用了“文献文学”的纪实体与小说创作的艺术虚构相结合的手法。作者在展现“三天的事件”时采用的是纪实体,以“力求符合史实”的态度,用文献记录式的语言,几乎是逐日、逐时地记录了三天里的重大事件,以及发生在南非各地的抗议活动与镇压罪行,真实地再现了当年这一事件的全部历史过程。同时,作者又在真实历史背景的基础上,虚构了安德鲁、阿贝、贾斯廷、露丝等人物形象及其命运遭遇,这种纪实加虚构的写作手法,不仅给读者以真实可信之感,而且创造了更为典型、更具概括力、高于生活真实的艺术真实。

其次,作者在小说的情节结构的安排设置上严谨周密,点线结合,纵横勾连,别具特色。

全书共分“导言”与正文三个部分。作者用不到3000字的“导言”,首先简洁扼要地介绍了三天事件的起因、发展过程及斗争形势。

正文的三个部分,则分别描叙了3月28日、29日、30日三天的事件,形成了时间相对集中的三个情节单元。在每一部分即每一个情节单元的开头,先交待当天的斗争形势发展。然后按照时间的发展顺序,描写当天发生的事件。更加巧妙的是,作者在描叙当天的真实事件的同时,又适时插入安德鲁对其过去个人生活的回忆与作者对南非历史的插述,因此形象地揭示了南非殖民当局种族隔离反动统治的发展过程,南非有色人遭受迫害的惨痛历史,以及安德鲁所代表的有色人走上反抗之路的历史过程。这种以真实的历史事件为背景、以安德鲁的个人遭遇为串连情节的主要线索,将重大历史事件与个人命运、生活细节紧密结合,现实与历史相交织的结构方式,既能反映当代南非广阔的社会面貌,又给读者以历史的纵深感,令读者得以清晰地认识南非现代史的发展脉络。

再次,理查德·里夫在创作中采用了典型的批判现实主义的写作手法。由于南非当时的社会背景和19世纪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产生时的社会背景极为相近,南非许多作家在创作中采用了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手法与揭露批判的主题。因此,《紧急状态》选取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在重大历史事件的衬托下塑造典型形象,刻画典型环境,突出揭露批判的重大主题,非常具有代表性。

正像作者在“序言”中明确表示的:“宣布紧急状态是一种机遇,我可以借此集中注意力来观察某些特定的人物”。的确,小说是把安德鲁、阿贝、露丝这些“特定的人物”形象的塑造作为焦点,把他们的故事放在反抗与镇压的社会大背景上,描写他们不同的命运轨迹与探索人生真理的思想变化过程,以此来折射南非白人与有色人知识分子不同的心路历程。

作者不是满足于故事情节的表象描述,而是“把注意力集中在各个人物性格的发展上”。因此,书中的主人公都不是平面的某种符号的代表。在里夫的笔下,阿贝是个家境富裕、教养良好的年轻人,聪明而爱幻想,读书广泛,知识丰富,但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中,他成为一个热衷政治的激进学生。可是,面对统治当局种族主义者残酷的镇压与白色恐怖,他却选择了退却,逃避,离开。阿贝这个人物代表了当时南非社会中一批知识分子的形象,“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他们不是不能认识种族主义统治的罪恶,但是面对残酷的镇压,却缺乏反抗斗争到底的勇气。贾斯廷则是刚好与阿贝相反的形象。贾斯廷的出身教养均不如阿贝,不像阿贝的性格那样精细周到,对事物的理解也不如阿贝深刻,谈论理论也不如阿贝雄辩滔滔,但他生性灵活随和,倾向进步,关注南非的种族统治现实,有色人的贫困、被歧视受压迫等政治问题,而且不因安德鲁的肤色与出身低微而歧视他。他积极参加反抗斗争并且数次遭到逮捕,仍然不畏强暴所屈服。贾斯廷是作者着力歌颂的坚定勇敢的南非反抗者代表。露丝是个善良的白人姑娘,她出身良好,富有教养,同情有色人种的不幸处境,忠于爱情,在与安德鲁的相知相爱、志同道合的斗争中,锻炼成长,软弱的性格逐渐坚强起来。作者对露丝形象的描写,表现的是当时南非更多有正义感的白人对黑人反抗斗争的同情与支持。在这些人物群像的描写与烘托中,作者突出刻画了安德鲁独特的个性:他善良而富于同情心的天性,酷爱读书形成了他的敏感多思,家庭境遇造成他的自卑孤独感,因为珍惜自己的前程而在开始介入社会斗争时表现出的犹豫,在斗争中受到教育和感染而逐渐成熟起来,最后他为殖民当局对群众的镇压所激怒,毅然决然投进斗争的洪流,表现出了坚定的立场与勇敢的精神,这些,形成了一条清晰的性格发展脉络。安德鲁的形象,正是南非大多数人民从对反抗斗争的旁观到最终投身反抗运动的代表。

其次,作者还注意把主人公放在南非反抗与镇压斗争漩涡的中心,放在“紧急状态”这一非常环境中考验,突出其性格成长的过程,注意典型环境对人物性格形成的影响作用,探讨人性发展与社会历史根源的关系。如安德鲁自小在贫民区生活形成了其胆怯自卑的性格;他进入富裕区的二姐家生活后性格就逐渐开朗起来,而大学里相对开明的环境则更多地开阔了他的眼界。小说中还有许多地方体现出了作者的现实主义人物观与刻画人物的非凡功力。如作者笔下的安德鲁并非完美的英雄,作者毫不隐晦其性格上的缺点与思想觉悟的逐渐提高过程。而作者描写的阿贝也不是简单的卑劣胆小鬼,他在与安德鲁发生意见分歧、不主张再参与斗争时,眼见安德鲁遭警察逮捕,是他首先冲上去,带领群众解救了安德鲁,通过这样的情节安排,作者真实地反映出:安德鲁与阿贝的主要分歧在于理论与实践,而并非简单的“好人坏人”之分。书中一些次要角色的刻画也格外成功。如女房东卡罗利森太太,猥琐庸俗,自私狭隘,因为不赞成安德鲁参加反种族主义斗争而决定赶走他,但她却痛恨警察并在警察搜捕时主动掩护帮助了安德鲁。还有,野蛮暴戾的大哥詹姆斯和姐夫肯尼思,善良懦弱的二姐米里安,具有善良长者风范的老校长,勇敢地爱上有色人并与之同甘共苦的白人姑娘露丝,爱憎分明的少年弗尔德里德等,这些五光十色、各具不同性格特征的人物群像,共同组成了一幅千姿百态的南非社会众生相。

同时,作者通过不同人物的性格发展与命运悲剧,指出了造成当代南非社会人群撕裂、人性扭曲与命运悲剧的历史和社会根源,是南非的种族隔离制度和殖民主义统治,这一罪恶制度不仅给黑人和有色人种造成了巨大的伤害,而且给白人种族也带来了严重的心灵创伤。

值得注意的还有,作者在情节内容的设置、人物形象的塑造等方面处处注意运用对比的手法。如作者精心安排的阿贝与安德鲁从家庭环境、肤色到性格特征的处处对比,肤色与出身境遇的不同,自然形成了两个人外向与内倾的两种基本性格。但随着种族主义的日益猖獗,反抗与镇压斗争的深入发展,两个人的性格发展与思想感情演变过程又形成鲜明的对比:安德鲁是更加深入实际斗争,反抗的态度更加热情坚定;阿贝则是更陷入“纯理论”的清谈,对现实斗争则采取回避的态度;每到关键时刻,安德鲁立即采取果断的实际行动,而阿贝则大谈特谈那些不解决实际问题的理论。

但是,作者并不仅仅拘泥于一种表现手法,并没有因为传统批判现实主义手法的运用而排斥其它现代艺术手法。如作者为了准确表现安德鲁作为知识分子精神状态的变化与性格发展,小说很多地方都采用了微妙细腻的心理活动刻画及大量看似无逻辑的、跳跃式的自由联想。为了表现大学初期阶段生活的紧张,在描写中使用了大量简洁的短句并列与快节奏的场景切换。可以看出来,《紧急状态》在传统现实主义表现手法中渗透着现代主义的文学技巧:充满了同一时间的情节并列、回忆、联想的错综使用,无逻辑联系的意识流动等。

《紧急状态》可以说是典型地体现了20世纪南非文学的重要特征——文学与政治结合紧密,同时,它又是一部具有较高艺术水准的优秀现实主义小说。

同类推荐
  • 名家散文:像音乐一样无疆

    名家散文:像音乐一样无疆

    本书属文学类,散文、随笔作品集。通过作者本人对美国社会各方面的深切观察和体会,主要从两个角度娓娓道来作者在海外的所见,所闻,所思。全书分两辑,上辑通过作者儿子在美国上初中高中大学的经历,对美国的教育制度,教育环境,和小留学生的生存状况以及他们和家长及社会的相互互动进行了细致,生动,引人入胜的描绘。作品的第二辑题名为美国风情录,作者用短小精干的篇幅对美国的方方面面进行了展示和分析,读来清新可喜,生动有趣。书中通过留意生活中平凡的点点滴滴,刻画出令人难以忘怀的人生轨迹,给读者带来感动和启示,值得读者细细体会。
  • 朱自清散文

    朱自清散文

    《朱自清散文》为现代散文大家朱自清散文精选集,本书稿所收入的篇目大多广为流传,包括历来都被作为白话美文典范收入各类语文教材的一些篇目,例如《春》《背影》《荷塘月色》等。朱自清在语言运用上颇下功夫,朴实中见其生动,再加上对中国古典诗词十分熟悉,常常信手拈来,成为作品的有机组成部分,富有浓郁的中国特色。本书共分四辑:揽胜记游的“屐痕处处”、抒情忆人的“荷塘月色”、感悟觉世的“雅俗共赏”、指摘时弊的“生命的价格”。除了朱自清为读者熟知的一些写景抒情或回忆故人的名篇外,还收入了朱自清相对不太为人所知的一些关注社会生活、针砭时弊、富有哲理的篇目,使读者更全面地了解这位散文大家、民主战士的风骨。
  • 酒和宋词之间的时光

    酒和宋词之间的时光

    本书是重庆诗人哑铁(原名吴沛)最新创作的诗集。全书共有89首诗作,分为三辑——“黎明被一只鸟惊醒”、“禅意的黄桷树”和“酒和宋词之间的时光”,另附有若干评论。本诗集充满了乡土气息,手法兼具现代与传统,其中既有作者对生活的感悟,也有作者的游历,更有作者对家乡——重庆武隆的喀斯特奇境的吟咏。
  • 莎士比亚情诗录

    莎士比亚情诗录

    本书收录了《罗密欧与朱丽叶》、《十四行诗集》、《莎士比亚全集》等书中的情诗录百余篇。书后还附有莎士比亚年谱。
  • 不惑卮言

    不惑卮言

    近几年来,国内学界对文学经典问题的讨论非常热烈,大家围绕经典的含义,经典的建构、解构与重构等问题,从文化逻辑、消费关系、民族身份、图像扩张、传播机制等方面展开了深入的探讨,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理论观点。但是,这些著述不能被看做是对于经典问题的一劳永逸式的解决,相反,这个老话题当中却蕴藏着许多新问题,需要我们从多个角度去理解和认识。
热门推荐
  • 子不曰花期

    子不曰花期

    叛逆青春里的她,激烈、执着、孤独而不善争辩,在茫茫人群里从来都是“透明人”的一类,只是她仍然坚持梦想逆风奔袭,纵然“被迫”背对最亲近而孤独的母亲,也从未想过放弃。直到母亲突然因为人为车祸去世,再归来时她已经只剩自己,还有那一只她坚持养的小狗,突然陷入孤立无援的世界,十六岁的她又该何去何从?直到他父亲以“被救者”身份出现在她面前,一切都在莫名其妙朝不可预期的方向发展,她按照约定住进那一座奢华豪宅里,像不速之客闯进自小生活富裕奢侈的他的世界,莫名其妙与他开始同进同出的别样生活。只是性情冷漠的她到底能不能改变任性娇纵的他,还是她其实什么都改变不了?直到她准备离开,他才幡然醒悟,原来一切早已超出自己的预期,她对于独立的坚持,就像她对孤独的习惯一样深,所以离开或许早已注定,可面对自己她真的至始至终毫无留恋吗?那些关于冲突、梦想、亲情、苦难、选择、责任和孤独等等青春议题的苦苦冥想到底又塑造了谁?懂得她的伤口,始终不懂该如何治愈她的他,到底还有没有勇气追上她,追上重新走入平凡人生的她?
  • 想象大师

    想象大师

    这个世界是一个人脑中的想象情景能够变成现实的世界,有的人想象一根柔弱的小草,现实世界里就会出现一根小草,有的人想象雄壮的星际舰队,现实世界里就会出现星际舰队。路随风是一个普通的大学生,正在学习如何将自己的想象变成现实,根据想象力测试,路随风的想象力特点是能够想象出各式各样的星际飞船,这是一种十分强大的想象能力。虽然路随风的想象能力已经很强大了,但是他还是不满足,继续追求更加强大的想象能力,为此,他参加了一个文明遗迹的探险活动,得到了一个创世神一般的想象能力,他可以想象任何东西,都可以变成现实。如果他缺钱花,就可以想象一张纸币,现实里他就能够拥有一张纸币。如果他缺美女,就可以想象一个美女,现实里他就能够拥有一个美女。如果他缺乏英俊的外表,就可以想象自己成为了一个俊男,现实里他就可以成为这样的俊男。走上想象大师道路的路随风,需要不断地修炼自己的想象能力,让自己的想象能力更加犀利。
  • 凡俗江湖

    凡俗江湖

    江湖,虽离庙堂遥远,却也联系天下。凡夫,虽处人间之底,却也心系江湖。人间四苦,爱别离、怨长久、求不得、放不下,短短十二字,道尽江湖路远。
  • 白狐.D

    白狐.D

    葛鹏和周维是青梅竹马的玩伴,从小如同亲兄妹般度过孩童时期。每当周维伤心难过时,葛鹏总会守在她身边付出关心,而周维同样依赖葛鹏,使两人逐渐培养出男女之情。富家女宜兰因收购酒店的项目来到香港。巨额的债务和被抵押的公寓让周维绝望,她欲自杀换得保险金摆脱困境,宜兰在危急时刻将她救起,并向葛鹏提出用百亿买他三天时间,葛鹏如约得到十亿报酬,却与妻子周维产生了隔阂。葛鹏渐渐迷失本性,贪恋宜兰的权势,企图谋杀周维。大难不死的周维用另外的身份活了下来,与闵晨结婚生子。葛鹏如期与富家女宜兰结婚。一次偶然的相遇,葛鹏发现周维并没有死,而是以另外的身份活着。
  • 愿每一颗流浪的心得到归宿

    愿每一颗流浪的心得到归宿

    这本书的主要内容是作者在东南亚、南亚旅行游记。末末旅行的时间很长,因为她有一个理想,就是在许多星球之上,都留下足迹。虽然她有时也会迷惘,会怀疑离我们最近的地方,是否路途最远。但就是在路上,她懂得了如何与自己、他人与世界相处。
  • 企喻歌

    企喻歌

    男儿欲作健,结伴不须多。鹞子经天飞,群雀两向波。大唐文明元年,天下一副百姓安乐,河清海晏的盛景。却怎料天象丕变,荧惑星突入太微垣,京师洛阳怪事频发,竟有妖异横行的预兆。作为一个普通人,京洛少年元曈和挚友怀荒从追讨弹弓伊始,竟无意间卷入一场诡谲多变的战局。在经历洛神所托,京中异变,仙山学艺,重返洛阳之后,少年元曈面对亲情、友情、正义,师门与情愫之间的冲突,最终慢慢开始成长。
  • 大叔人设居然崩了

    大叔人设居然崩了

    现实中,这个大叔是一个毒舌的某上市CEO.在和平精英中,这个大叔居然是一个装小学生玩的小菜鸡。碰到厉害的女性角色就叫姐姐;碰到厉害的男性角色就叫哥哥。玩的乐此不疲,直到某一天,掉了马甲。
  • 遥远的拂晓

    遥远的拂晓

    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问题。但当我用西瓜刀削掉至亲之人半个脑袋的时候,我想我已经决定了去路。
  • 脑洞社的日常脑洞

    脑洞社的日常脑洞

    脑洞社信条:1、只要脑洞够大,怎么都行。2、只要说得过去,怎么都行。3、只要故事合理,怎么都行。4、只要大家开心,怎么都行。
  • 明月炉

    明月炉

    那场烈火,燃尽了那雕梁画栋的流光殿,也燃尽了人间最后一朵富贵花。那漫天的殷红,像烧着了天空,皎皎明月,如置身熔炉。很多很多年后,她孤身漫步在同样熙攘的街道,人流在她身旁不断穿梭,凡尘橘黄色的灯光点亮了亘古的寂寂长夜,她依旧会想起,那青衣少年站在灯火阑珊处,像临世的谪仙踏着人世滚滚烟尘而来,他说,你拿了我的祖传玉佩,以后就要嫁给我哦,小公主。那双眼,盛着世间最干净的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