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8014900000015

第15章 本性的真理(2)

二、作为自身遮蔽的林中空地

海德格尔揭示了符合论真理思想的问题,从生存论存在论上阐释了真理,并以之与真理的符合论相区分。在此基础上,海德格尔对真理的本性展开了探讨。基于生存论存在论,将真理与此在的展开状态相关联,强调了真理的开放性特征,这种开放性是揭示真理本性的根本之所在;同时,也正是此在和只有此在才能敞开真理和存在。

在中期,海德格尔更多的是从艺术作品入手,去显现真理和存在。何以如此呢?这或许是为了避免早期思想中的形而上学“嫌疑”。存在之被遗忘显现为不思存在之真理,但这并不是什么思想的耽搁,而倒是应当思之为存在之自行遮蔽的结果。存在之遮蔽作为其独有体现而归属于存在的敞开,“这里真理始终被理解为使人的敞开持驻性可能的根据,同时它也表明,人为了对整体存在者作出决断,必须站到如此理解的,作为无蔽状态的真理中去”。不思存在之真理,就是存在的遗忘。

在这里,之所以不思存在之真理,乃因为存在之自行遮蔽所致,存在既遮蔽又敞开。存在者也就当然地成为了思想的对象,存在不再是思想的事情。海德格尔把真理称为“林中空地”(Lichtung),该词源出于动词“lictn”(照亮)。其形容词“ih”(明亮helct的)与“leicht”(轻柔的)是同一个词源。照亮某物就是使某物轻柔、自由与敞开。此林中空地正好显示了真理的开放性,“海德格尔将那作为开放的开放性的真理最后称为林中空地”。

为何对存在者而言,遮蔽也是敞开?为何真理能作为林中空地?乃是由于林中空地总是遮蔽与敞开,也即黑暗与光亮的交织与游戏;同时,林中空地也相关于终结与开端的边界。林中空地是一切在场者与不在场者的敞开之境,“存在的敞开性是一块空地,而且显然是处于有着许多难以走出的林中路的不见光亮的森林中间的空地”。此林中空地常未被关切,即使对哲学也是如此,“虽然哲学谈论理性之光,但并没有关切存在的林中空地”。(ZSD,S.73)理性之光虽与林中空地相关,却极少构成林中空地,达到澄明之境。理性之光借助林中空地,只是为了关涉林中空地中的存在者,却难以关切存在自身。

说到真理,人们一般指这个或那个真理,它意指某种真实的东西,这东西据说是在命题中被表达出来的知识。人们像把一件东西叫做真的一样,把命题称为真的,在这里,“真理意指真实之本性”。(H,S.37)希腊词语’Aλη'θεια即是存在者的无蔽状态,但作为无蔽的真理的本性,即使在希腊思想中,也未曾得到过思考,何况在后世的哲学中呢?无蔽是希腊式此在中遮蔽最深的东西,而符合论中的命题始终是且仅仅只是正确性。近代自笛卡儿以来,人们都一直凭藉一种正确性概念及其各种变形,这正确性关涉表象之正确性。然而,自由是作为陈述之正确性的真理的根据,命题或陈述的本性基础在于存在(论)。

这里的遮蔽并非简单的否定与拒绝,“而是:存在者虽然显现出来,但它显现的不是自身而是他物”。(H,S.40)即一存在者以另一存在者之面目显现出来。显然,“这种遮蔽是一种伪装”。(H,S.40)存在者中间敞开的处所,即为澄明,此澄明不是一个固定场所,而是生发的过程。真理作为无蔽既不是存在者意义上的事物的特性,也不是命题的特性。他也把希腊文的无蔽(真理)译为Unverborgenheit(去蔽),因为无蔽和遮蔽总是纠缠在一起,去蔽是无止境的。

真理的本性是无蔽,它由一种否定而得到实现。这种否定不是匮乏和缺憾,仿佛真理是摆脱了所有遮蔽之物的纯粹无蔽似的,与这种纯粹的无蔽相关的真理并不是真理本身,这种以双重遮蔽方式的否定属于作为无蔽的真理之本性。

对此,海德格尔表述为:“真理在本性上是非真理(Un-wahrheit)。”(H,S.41)但这并不意味着真理根本上是谬误;同时,这也不是说真理不是它自身,而总是从其对立面这一辩证的角度上来说的,“非真理”的本义与这些流俗之看法相去甚远。真理与非真理的关系,也无关于辩证法。

遮蔽的否定拒绝把永久的渊源归于去蔽,而伪装的否定把难以取消的严重迷误归于敞开。真理的本性则在于遮蔽与敞开之间的对抗,这是源始争执的对立。敞开之领域发生于存在者之间,“希腊人知道,迷误和欺瞒是怎样威胁着每一个认识,所以问题在于消除迷误,获得关于存在物的原本的正确的观念,如果认识取决于消除迷误,那么真理就是存在物的纯粹无遮蔽性,这就是希腊思想的洞见”。

由此可见,即使是希腊思想的洞见,也未能很好地思真理之本性。对存在者的去蔽,同时也是对存在者的遮蔽。遮蔽是无蔽之根源,先有遮蔽,后有去蔽,最后通过无蔽,真理源于非真理。真理何以是非真理?这得首先揭示真理的存在情况,“因为在遮蔽意义上的尚未被去蔽的东西的渊源范围就属于真理”。(H,S.48)真理作为真理,现身于澄明与双重遮蔽的交织中,只有把自身设立在它的敞开领域中,真理才能成为其自身即敞开性。

敞开的真理总是在遮蔽中通过去蔽而成为自身的,一味被封闭并被规定在理性和命题(陈述)之中的真理不是真理自身。遮蔽之于真理有何意义呢?这在于,“遮蔽状态拒绝给无蔽以去蔽,并且还不允许无蔽成为剥夺,而是为无蔽保存着其固有的最本己的东西”。(W,S.193)早在柏拉图那里,他的“洞穴”比喻中也含有遮蔽与去蔽之争,但柏拉图却更看重去蔽即显现,而忽视了两者之间的关联。

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后世把真理作为“正确性”的观点的提出。在海德格尔看来,不去蔽与不剥夺乃是遮蔽,是为了更好地保存无蔽。因此,遮蔽是一种非去蔽状态(Un-entborgenheit),这对真理的本性来说,就是最本己的和最根本的非真理,非真理关联于存在者整体原本所处的遮蔽状态。

存在者整体的遮蔽状态,即根本性的非真理,比某一存在者的可敞开状态更古老,也比“让存在”本身更古老。让存在就是让存在者整体存在,既是去蔽又是遮蔽。而且,“真理的原本的非本性乃是神秘(dasGeheimnis)”。

(W,S.194)这里的非本性并不是指低于一般之物(如共性、种)这种意义上的含义,非本性是先行成其本性的本性,往往指已脱落了的本性的畸变。这里的神秘无关于神秘主义,也不可能经由理性来通达,更不需要无谓的破解。

这种非本性以其方式保持为本性,这里的神秘是一种遮蔽,正因为遮蔽,本性显现为非本性,也才有神秘。这些说法,并不存在通常所说的矛盾与咬文嚼字。要知道,真理的原初的非本性即非真理的“非”,表明尚未被经验的存在之真理,相对于一般本性和一般真理,“非”是更本源性的。就存在之真理而言,被经验的必然以尚未被经验的为根基。当然,这里的关联无关于因果决定论。

这种遮蔽也是一种自行遮蔽,此在被遗忘,但这遗忘并未消除这种神秘,此神秘乃相关于非本性的真理。作为自身遮蔽的林中空地的真理,其显现是自行发生的,不需要任何具体方式与逻辑程式。同时,真理表明,其遮蔽是自身的,既不是外在事物的遮蔽,也不是各种偏见与流俗观念的遮蔽,否则就不成其为真理。德里达反对把真理看成是在场的观念,反对在场优越于不在场、同一优越于差异。但海德格尔既显现又遮蔽的林中空地,并不能归结为既在场又不在场。德里达对海德格尔存在着明显的误读。

人把存在者作为存在者当做标准,“而在采用标准时,人们却背离了神秘”。(W,S.196)只因为人们固执地趋向于方便可达之物,这与神秘之背离,是一而二,二而一的。在走向最切近的通常之物时,就会与神秘失之交臂,误入歧途,这相关于作为迷误的非真理。迷误属于历史性的人被纳入其中的此之在的内在机制,也是人的历史性命运。何谓迷误呢?“迷误是原初的真理之本性的根本性的反本性(Gegenwesen)。”(W,S.197)作为一种反本性,迷误公开自身作为本性的真理的反面的敞开领域。迷误并不等于错误本身,而是错误的敞开之所和根据。错误也并非差错,而是所有迷误的错综交织。人们通常所认为的判断的不正确性与知识的虚假性的错误都只是迷误的最肤浅的一种。

历史性的人类必然陷入迷误之中,迷误通过使人迷失于道路而彻底支配着人。在海德格尔那里,为了不误入歧途,主要靠经验迷误本身,并力图在此之在的神秘那里,不发生什么差错。对存在者的去蔽,也是对存在者整体的遮蔽,在去蔽与遮蔽的同时,有迷误在运作,“对被遮蔽者的遮蔽与迷误一道都归属于真理的原初本性”。(W,S.198)这正是海德格尔的历史性真理之本性,而“海德格尔历史性的真理是存在论的而不是认识论的,在此它是存在自身的遮蔽和无蔽”。真理的原初意味着,从一种遮蔽状态中被争夺到的东西,真理始终用去蔽的方式去争夺。遮蔽状态有锁闭、保藏、掩蔽、遮盖、蒙蔽和伪装等各种情形,与之相关的是不同的去蔽。

柏拉图的洞喻表明,作为光源的太阳给予所见之物以可见性,但看不只是看可见之物,柏拉图还把太阳比喻为善的理念。柏拉图那里的无蔽却受制于相,但这却预示着一种关于真理思想的一种根本性的变化,“从此以后,真理的本性并非作为无蔽之本性,从其本己的本性丰富性中展开出来,而是转移到相的本性上了。真理之本性放弃了无蔽状态的基本特征”。(W,S.230)这是柏拉图对西方思想的早先规定,也是西方形而上学的开始。

对柏拉图而言,理念是作为共相的客观存在,是事物存在的根据。现象世界是分有理念世界而产生的,因而现象世界中的事物不同程度地符合于理念世界的理念。对理念(相)的看就是对外观的视见,规定了对存在者的行为,这就关联到所谓正确的观看的问题,真理由此就变成了与觉知和陈述相关的正确性。“这种改变,海德格尔认为是在柏拉图的《理想国》中的一段,即关于洞穴的著名寓言中发生的。以前,无蔽状态被认为是真理的标志,但是在柏拉图的那一段落中,真理被规定为智力判断的正确性。”

了真理思想自身的历史性变化。真理的本性决定了,在真理的揭示有其自身的方式,解释学也并非获得真理的方法。也就是说,真理无需任何这些被称为方法甚至方法论的东西。在无蔽与遮蔽之间,对真与假的断定也有一些难度。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有的著述企图从量的角度去回答但量的规定既不能切近海德格尔自己关于无蔽与遮蔽的思想,也无助于对这一问题的理解,质的范畴也同样如此。一切逻辑的和概念化的东西,都难以把握海德格尔的真理思想。无蔽,真理与存在同一。这也正是海德格尔力图回到前苏在作为非形而上学时期的前苏格拉底思想中,真理是格拉底中去探求真理的本性的重要原因。非真理作为自身遮蔽为何是最本源的呢?“因为开端既非光芒,也非黑暗,在其回忆说中,真理是对理念的符合。这也表明而在根本上是林中空地,亦即鉴于自身的遮蔽。”根本性的非真理源出于真理的本性,它相关于存在者整体的遮蔽状态,却比存在者的任一敞开状态更原初。西方形而上学既遮蔽了真理的本性,也遮蔽了真理的非本性和本性的非真理。

同类推荐
  • 孟子(中华国学经典)

    孟子(中华国学经典)

    孟子是鲁国贵族孟孙氏之后,出世时,家道已衰落,是没落贵族的后裔。据说他的父亲名激,在孟轲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孟轲的主要由母亲抚养成人。孟母很重视对孟子的教育,历史上广泛流传着“孟母三迁”、“孟母断机杼”的故事,足见其良苦用心“。在母亲的精心教诲下,孟轲度过了充实的少年时代。本书是继《论语》以后最重要的儒家经典,记述了孟轲一生的主要言行,突出地记述了孟轲主张仁义、反对暴政和武力兼并的政治思想,以及“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主义思想。全书语言生动,比喻深刻,论证有力,文章气势雄伟,在我国历史上具有重大影响。
  • 哲学家们都干了些什么?

    哲学家们都干了些什么?

    这是一本有趣的哲学简明史,也是人类最厉害的天才们自我折磨的历史。哲学家们只想在思考中寻找终极真理,但在他们的争吵中,世界却意外地被改变。从苏格拉底到笛卡尔,从休谟到康德,两千多年的哲学史,一代代哲学家不断思考,并对我们的世界做出形形色色的阐释,而哲学却并没有所谓的终极真理。那么,哲学家们都干了些什么,他们在重复没有意义的活动吗?
  • 菜根谭(第七卷)

    菜根谭(第七卷)

    本书是明还初道人洪应明收集编著的一部论述修养、人生、处世、出世的语录世集,成书于万历年间。作为一部富有汉民族生活伦理思想的著作,它深刻的体现了汉族传统道德生活化的倾向。儒家通俗读物具有儒道真理的结晶,和万古不易的教人传世之道,为旷古稀世的奇珍宝训。对于人的正心修身,养性育德,有不可思议的潜移默化的力量。
  • 孟子、庄子、老子

    孟子、庄子、老子

    本书收录了儒家和道家的经典著作:《孟子》、《庄子》和《老子》三部。其中,《孟子》是记载孟轲言行的书;《庄子》则是庄子学派关于伦理、哲学、政治、人生、学术的论文汇编;《老子》又名《道德经》,是春秋时期楚国思想家老聃的杰作,其“无为而治”是思想最为著名。
  • 人是一根会思考的芦苇:帕斯卡的哲思语录

    人是一根会思考的芦苇:帕斯卡的哲思语录

    本书是法国著名哲学家帕斯卡的经典作品选编。全书由思考入题,讲述道德、信仰、思维等人生主题。解答了许多哲学回答不了的问题: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帕斯卡洞悉了宇宙的真相,窥见了人类的奥秘。在他看来,人就像芦苇一样脆弱,但因有思想而伟大。翻开本书,直抵人生的终极秘密。
热门推荐
  • 我的男友是女孩

    我的男友是女孩

    男人可以爱上男人吗?白领平民巧遇千金假小子,一场机缘邂逅,两个人展开了暧昧的同居。他发现自己爱上“他”,在痛苦中挣扎。之后竟发现,原来“他”是女人!好家伙,骗财骗色骗感情啊!不行!他要好好的教训教训她!
  • 魔王战记

    魔王战记

    在一个不为人知的地方,有这样一个种族,魔族,魔族人骄傲血腥残暴把力量看做了比自己生命还要重要的东西为了得到力量不择手段这就是魔族在魔族里最强者就是魔王本作的主人公就是这样一位梦想着能够当上魔王的魔族少年故事就从这里开始了………
  • 凤舞九天:绝色魔妃倾天下

    凤舞九天:绝色魔妃倾天下

    21世纪金牌特工穿越异世,——千云大陆。这片土地因她,风云涌起。离家出了个痴傻的二小姐,那个痴傻的弱女就宛如离家的一个污点,人尽皆知,但是人们却不知她的身躯里早已是另一个强大的灵魂。她从小结下的娃娃亲被退,转眼又被污蔑偷窃,再者有人试图下药,痴傻也罢,竟被人如此欺讽,你们是不是该尝尝害人害己的滋味?离惜可不是好欺负的!当她独自一人在异世闯荡,面对种种困难时,有名男子挡在她身前,溺宠一笑,说:“我来护你。”
  • 篮场掌控者

    篮场掌控者

    “只要我站在篮球场上,我就能掌控一切。”——张辰“球队拥有他就拥有了全部,他天生是个征服者,无论是对手还是队友,无论是球员还是球迷。”——帕特-莱利“奥尼尔只要在三秒区内拿球,五个人包夹也无济于事,而那个家伙,整场比赛派五个人围着他都没用。”——菲尔-杰克逊“那个家伙既能防守帕克、吉诺比利,又能防守邓肯,比赛没法打了,联盟应该干点什么。”格雷格-波波维奇“我一定要击败他,否则我永不退役。”科比-布莱恩特“他是我的偶像,对,我的很多技巧都模仿了他。”——勒布朗-詹姆斯
  • 生命的灯光

    生命的灯光

    这是一部跨越30年历史的长篇现实主义题材的小说,也是一部与时代变迁密切相连的家族史。故事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山东济南,在新时代浪潮的冲击下,传统城市工人家庭赵今时一家三代人,正面临着物质和精神生活的重建。在创业、励志、奋斗中他们执着追求着更加美好的生活,他们在不同的生活环境中,划出不同的亲情、友情、爱情交织的生命轨迹。当他们各自走过30年,才发现了生命的真正意义和价值,于是他们又开始努力调整自己人生的方向……
  • 天香传

    天香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未来追溯

    未来追溯

    我们死去前是什么模样?为什么再一次醒来?像怪物一样在世界上苟活,原来死亡并不可怕,可怕是我们无法死亡。
  • 云云流殇

    云云流殇

    他与她并无爱慕之情,他却将她宠上了天!他是摄政王,她是流浪孤儿。他将她养成了无所不能的顶级暗卫,却不知她爱惨了他……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殷社传说

    殷社传说

    数千年前,仙灵精怪还与人为伴、为邻而居、高饮美酒。而在,数千年之后,仙灵精怪早已成为书中童话故事、神话传说了。艳阳高照、正日当午,仙灵精怪不再为邻、为伴,他们隐藏在芸芸众生当中当一名“正常人”,而魍魉鬼怪深陷人类的虚幻迷醉红尘当中,为祸人间。一位少年不经意间踏进了这个世界,从此开始了降妖除魔的事业?世界也从此走向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