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8014900000033

第33章 四元合一与诗意居住(2)

要死者乃是人的存在,并在本性上规定了人。因为人会死,而去死则是能够以死为死,“只有人去死,而且是不断地去死,只要人保持在大地之上,天空之下,诸神之前”。(VUA,S.152)在四元之中,作为要死者,“人不是存在者的主人。

人是存在的守护者。(W,S.342)死相关于人的生存本性,只有人会死。对海德格尔而言,“存在者也是神”。(S,S.143)天地人神四元都是存在者,但这里并没有至高无上的、规定一切的存在者。天地人神中任何一元,都会使我们想到与之共存的另外三者,但是,我们却没有想到四者的单一之整体。四元之中交织着各种复杂的关联,有待去揭示。

要死者与大地、天空和神圣者之间的关系是复杂的,要死者居住于他们拯救的大地之中,这里的拯救并非意味着从危险中索回某物。同时,既不是开发甚至耗尽,也不是控制与征服,“拯救的本真意义是指,让某物自由地进入其固有的本性之中”。(VuA,S.152)要死者拯救大地,就是要让大地自由地成为大地自身,要死者与大地的关系不是一种主客体的关系,而是互属一体的。

但技术、工业文明与城市化运动却使大地成为了人改造的对象与实践的客体,从而破坏了两者的一体性关联。同时,要死者与天空的关系在于,要死者居住于天空之下,在蓝天下自由生存。要死者在本性上不是干扰天空,而是让天空中的日月星辰任凭运转与漫游,让四季按其自身的节律交替,让黑夜与白昼成其为自身。那么,要死者与神圣者又处于何种关联之中呢?

在海德格尔看来,“他们等待神圣者到来的启示,而不误解神圣者缺席的迹象”。(VuA,S.152)这种等待并不意味着,要死者为自己创造诸神,也不是对偶像的顶礼膜拜。

不如说,这是要死者对幸福的期待,这幸福曾属于居住在天空之下的要死者,却又被剥夺了。要死者居于自己的天性之中,作为死亡而死亡。为此,并非把死作为空无目的,也不是将终点视为暗淡无光,而是有个好死,并接受指引而进入死亡之本性中。

天地人神复杂关联并共属一体,物聚集了四元。桥作为一物,也把天地人神四元聚为整一。海德格尔以桥为例,通过现象学显现的方式,描述了桥何以聚集天地人神为一体。在海德格尔的现象学描述中,桥梁以“轻松和力量”跨过河流,架在并连接河岸两边,使河岸作为河岸而出现。在此,河岸并非沿河流伸展并成为世界线。桥提供了一个广阔的视域,“它使河流、河岸和大地互为近邻”。(VuA,S.154)大地成为河流周围的景观,桥梁指引与伴随河流穿过草地,河床之上的桥墩承受着桥拱的重量,桥拱听任河水自由流淌,桥墩作好了准备随时应对天气的无常变幻。桥实现了人们之间的来来往往。作为跨越的通道,桥聚集在神的面前。总之,“桥梁以自己的方式使大地、天空、神圣者和要死者聚集于它自身”。(VUA,S.155)古代语言把聚集称为物,而桥梁就是这个四元的一个聚集物。

在海德格尔看来,与流俗之观点不同,“但是,桥梁如果是真实的桥梁,决不可能首先是座桥,然后是个象征”。(VuA,S.155)海德格尔既未把桥梁看成是表现,也不把桥梁说成是表象。在这里,桥梁并不是一种象征。他的“桥梁”与这些经典的表述没有什么关系。作为物,桥梁聚集了四元。同时,如果桥不是物,它也决不只是一个桥,它或许还是许多别的东西。但这里的桥却是物,且必定是物。

桥梁是一物,“桥无疑是属于自身种类的一物,因为它以这样一种为它提供了一个场所的方式聚集了四元”。(VuA,S.156)桥本身是一场所,这一场所为四元的聚集之所需,通过这个场所,桥构成了空间的所在和存在的方式。什么是空间呢?“空间在本性上是被产生出来并让其进入边界的场所”。(VuA,S.156)空间不是外在于世界,而是物进入世界之处。桥这一物由此聚集了天地人神之四元。

海德格尔把作为所在并提供了场所的物称为建筑,“这些事物是一个地方,它为四元提供一个在每种情形之中都给予了空间的场所”。(VuA,S.157)桥与所有其他建筑都是一物,都是一所在,均为天地人神提供居于一处的空间。但此空间与具有数量关系的广延性空间却不同,对此,海德格尔说:“但是,数量大小及其尺度普遍地适宜于拥有广延的万物,决不构成空间和处所的本性的基础,那是数学可以计算的。”(VuA,S.158)因此,数理上讲的空间决不是天地人神四元之场所或其存在的基础,海德格尔在此把他的空间与日常的和科学的空间区分开来。

至于人与空间的关系问题,海德格尔认为:“当我们谈论人和空间,这看起来似乎人站于此处,空间立于彼处。但是,空间并非人的面对之物。空间既不是外在的对象,也非内在的体验。”(VuA,S.158)在这里,海德格尔想表明的是,“空间所固有的特性必定从其本身而来显示自身”。(AED,S.205)空间既不属于人,无论是内在地,还是外在地。两者也不是一种对立之关系,不外在于人,更不是超于或高于人。空间之敞开乃是因为空间被允许进入人的居住,要死者在居住中遭遇空间。

在人与空间的关联中,“人相关于所在,并通过所在关涉到空间,这种关系基于他的居住。人与空间的关系只是居住,即本性的思考”。(VuA,S.160)也即,人由其所在才涉及空间,人与空间的关系在本性上是居住,居住决定了人与空间的关系如此,居住相关于思考与言说。建筑物保护着天地人神四元,使居住之现身得以可能,建筑在这里把四元聚为一物如桥。海德格尔在此显明了人与空间从未被人揭示的独特关联,居住之于人与空间关系的规定性意义得以显现。

针对大地与天空的关系,海德格尔说:“大地和(und)天空———这个说法指示着一种关联。”(EHD,S.156)在海德格尔看来,这里的und(和)虽然表达了这种关联,但这种关联究竟是什么却未道出。他力图为这种关联找到更为根本性的东西,他说:“在此情形下,这种关联就必定归属于一种更为丰富的关系;也正是根据这种关系,大地和天空才获得它们的规定性。”(EHD,S.156)海德格尔把两者的关联归为一种一体性,“大地之为大地,仅仅是作为天空的大地,而天空之为天空,只是由于天空自上而下地对大地产生作用”。(EHD,S.161)由此,海德格尔看到了荷尔德林诗中大地与天空的整体性,“自然在一种特殊的光亮中对诗人显现出来”。(EHD,S.161)大地、天空与诸神都源出于自然整体中的当前化。

大地与天空所属的这种丰富关系,海德格尔从荷尔德林给其朋友波林多夫的一封信中得到了启示,“所以,我们再也用不着奇怪,接着在这封信中得到准备的东西,荷尔德林后来还写了一首歌,这首歌叫做‘希腊’,它想把这种更为丰富的关系带入创建性的词语之中”。(EHD,S.162)这种丰富的关系存在于词语之中。同时,海德格尔根据荷尔德林在早期霍姆堡时期所写的《哲学残篇》,把包含着大地和天空以及它们的关联的整个关系,称为“更为柔和的无限的关系”。(EHD,S.163)在这里,“无限的”一词是在谢林和黑格尔思辨辩证法意义上使用的,旨在表明这种关系不是分立的,而是相互归属的,这种关系凭其中心把它们聚集起来。

在此,海德格尔还谈了与四元密切相关的中心问题。

天地人神四元有中心吗?什么是中心呢?对此,海德格尔认为这个中心存在,但却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中心,“这个中心之所以被称为中心,是因为它起着中介作用;它既不是大地,也不是天空,既不是神,也不是人”。(EHD,S.163)这表明,在这四元中,关联的方式基于作为中介的中心。在这四元中,没有一元处于中心,从而支配与规定其他三元,而正是在这种关系的亲密性中,四元得以相互保持。世界就是由这四元构成,天地人神的纯真的生成的镜子之游戏被称为世界。

这四元处于物之物化之中,“我们把在物之物化中留居的天、地、人、神的合一的四元整体称为世界”。(UzS,S.22)此镜子式的游戏在本性上是光与影的游戏,“在镜子之游戏中,四元的四者同时游戏且相互传递游戏。只是因为同戏和传戏的特性,游戏自身不是为了各自自身,也不只是为了他者,而是为了相互的交互生成”。海德格尔通过对四元及其关联的独特阐释,克服了人类中心主义(以人为中心),也有别于神学目的论(以神为中心),“海德格尔的哲学既不是无神论,也不是有神论,而是对上帝从中消失的世界的描述”。存在既不能作超自然的附会,也不是上帝的代名词。也有人认为,在海德格尔那里,上帝的位置为虚无所取代。但这种看法并未理解海德格尔的虚无之意义。同时,四元也不是自然主义(以天或地为中心),海德格尔使自己的思想与这些各种各样的观点有效地区分开来。凡人与诸神幸福地和睦相处,一直是海德格尔的渴望。

天地人神四元任何一元都不能孤立地、片面地持存与运行,“在这个意义上,就没有任何一元是有限的”。(EHD,S.170)四元中的每一元均为无限,其关联亦为无限。失去三元,任何一元也不复存在。天地人神之世界最终为语言所聚集,“作为宁静的排钟,语言是聚集,而所聚集就是世界,亦即四元,它是天地人神的游戏”。由天地之关联可揭示四元之关联,同时,天地之关联必然是四元关系的一部分,“因此,大地和天空以及它们的关联,归属于四元的更为丰富的关系”。(EHD,S.170)四元之中的任何两元之关联都是如此。天地人神四元之圆舞显现了世界和谐之美。

三、语言家园中的诗意居住

在富足且又贫乏的技术时代,诗人返乡寻找家园,实现居住。为此,必须涉及到建筑、居住与思想的密切关联。在寻找家园的途中,诗人作诗并运思,为了诗意地居住在语言的家园之中。居住又必然相关于建筑,建筑之于居住又有何意义呢?对寻找家园的人们,两者的关联又有何启示呢?我们那真正的家园是什么,它在哪里?我们又如何去实现那诗意般的居住?

同类推荐
  • 弗洛姆:有爱才有幸福

    弗洛姆:有爱才有幸福

    本书是新世界出版社本年度之末隆重推出的“思想大师谈人生系列”其一。丛书第一批共四本,主要是听现代西方的思想大师讲人生哲理。本书请弗洛姆出场,宣讲他“有爱才有幸福”的人生哲理,本书是领悟人类情感、获得最优心理的必读书。弗洛姆是现代思想中的“情爱大师”。他对现代人的研究和批判,对现代人心理状况的准确诊断,被称为“综合了弗洛伊德和马克思的学说”,使他成为现代心理学领域最权威的典范。他提出爱是一门实践的艺术,呼吁只有用爱才能拯救人类,使他成为美国最著名、最受欢迎的心理学家。
  • 听冯友兰讲中国哲学

    听冯友兰讲中国哲学

    本书系统地讲解了中国哲学的发展和演变,介绍了我国古代哲学中具有典型意义的思想及其代表人物。而且,本书对冯友兰有争议的思想,也试图根据自己的理解加以改造,并补充了一些新颖的内容,使本书增加了更多的哲学容量。
  • 老子说人生

    老子说人生

    本丛书从做人的角度全新解读老庄,书中的故事与哲理双双吸引人。本丛书观点独特,文字脱俗,插图亦是一流,实是同类书的样板!本书采撷老子思想精华,畅说人生哲理。每章先讲一个故事,说明一个人生哲理。再链接《老子》相关原文进行解读,将老子的思想通俗化、具体化,把玄之又玄变为实实在在。本书说理就说透,绝不绕来绕去,故作高深。有网友评本书:一天就可以读完,但一年后还可以再读。
  • 每天读点《道德经》

    每天读点《道德经》

    《道德经》(又名《老子》)一书分为81章,由“道经”和“德经”两部分组成。尽管全书只有五千余字,但从古至今,研究《(道德经》的文字已经有几千万字之多,注解《道德经》的名家也有数十家。可以说,《道德经》是世界文化史上最具原创性和启发性的著作之一。本书从《道德经》中挑选出近百个影响深远、富有哲理的句子,分为人生之道、处世之道、修身之道、成功之道、社交之道、管理之道、谋略之道、思辨之道等章节,其中既有原文、译文,还有后人评注、人生感悟,能让大家更清楚地了解老子有关治国、为人处世和个人修身方面一系列的观点。若能把它用于实践,希冀能成就自己的事业,实现完满的人生。
  • 左手李叔同右手南怀瑾

    左手李叔同右手南怀瑾

    佛家说:“一切众生本来是佛。”儒家说:“人人可做尧舜。”道家说:“人人皆有仙缘。”这就是说,每个人天然是一座宝库,一旦发掘出来,价值何等惊人!然而,多数人身怀异宝,却庸庸碌碌了此一生,最后埋于荒丘之下,这又是何等浪费! 而李叔同、南怀瑾两位大师却凭着他们那一点点素心慧眼,做了一世高人。为什么多数人不能充分实现生命价值呢?本书将为你指点迷津!
热门推荐
  • 所有设定都混在一起了

    所有设定都混在一起了

    完全停止,废作,当做中二产物,不要抱着思想来看
  • 音止

    音止

    宫徵因一次意外撞坏了南御的玉佩,意外放出玉佩里封存的古老音符,从而被南御要求到各个朝代里去寻找丢失的音符。在不断穿越的过程中,宫徵发现每一个承载着音符的朝代似乎都和她有着一种莫名的联系,而南御也在刻意的回避这个问题。突然出现在她面前的所谓的“仙境”。不断帮助她寻找音符的陌生人。他们的目的,却是引领她,找寻她。“原来,命运,是早就注定了的。”“你要相信,上天是公平的。”忘笙,忘生,忘却前世今生。呐,你有想要忘却的事情吗?不过,需要付出代价哦。
  • 续路成仙

    续路成仙

    天玄仙路断,无人可成仙。汝欲羽化仙,唯有续仙路。少年洛寒,身怀九灵图,一人一图,踏路修仙,屠天骄、灭道子,得机缘,窃仙法,一路披荆斩棘,用仙骨,续仙路,成仙道。我要成仙,无人可挡——洛寒九木已有55W字完本作品《超级邪皇在校园》,人品有保证,放心入坑。推荐、收藏,都投进碗里吧,拜谢。
  • 中小学生综合实践活动-文明礼仪伴我行

    中小学生综合实践活动-文明礼仪伴我行

    综合实践活动是现代教育中的个性内容、体验内容和反思内容,与传统教育片面追求教育个体的发展、共性和知识有所不同,综合实践活动提供了一个相对独立的学习生态化空间,学生是这个空间的主导者,学生具有整个活动绝对的支配权和主导权,能够以自我和团队为中心,推动活动的进行。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更谋求独立完成整个活动,而不是聆听教诲和听取指导。教师在综合实践活动这个生态化空间里,只是一个绝对的引导者、指导者和旁观者。
  • 九天炼神诀

    九天炼神诀

    三载缠绵,无非梦幻泡影,一朝梦醒,却是红粉骷髅。这是一个天才铸剑师,以魔入道,问剑天下的故事。
  • 空间之农门福妃

    空间之农门福妃

    穿越而来,还好老天是亲妈,附带了金手指。严子灵这辈子只想着种种田,修修仙;择一城终老,遇一人白首,护一家平安。
  • 我当兵的那些年

    我当兵的那些年

    WJ部队服役的萧云飞,在完成各类任务的时候,因为战友的牺牲而悲痛不已。再一次遭袭击后,受伤晕倒,醒来后却得到父母被杀的噩耗。心有不甘的萧云飞毅然退伍,踏上了为父母,为战友复仇的道路。险恶的人生路,遍布荆棘的复仇之路,冤冤相报何时了,是放过那些仇人,还是将他们尽数消灭……小七书友群:130289784
  • 异界屠宰场

    异界屠宰场

    无量量劫到来,以原始最初之地“地球”为开端。这场以屠宰场之名为轨迹的量劫无穷无尽,最初受劫的李默本以为这天地才是起源,殊不知他自己才是这无量量劫的依始。“天地殊途,是以替也。既赐我命,那便代也。”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常用熟语典故探源

    常用熟语典故探源

    本书以问答形式阐述常用语的渊源问题。把一些“随口能说,一听就懂,深问不知为什么”的问题,追根溯源,一一作答,把它的来龙去脉及其典故所在介绍给读者。文字通俗易懂,知识性、趣味性和可读性较强,能给读者打开智慧的大门,带来新的启示与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