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0908800000011

第11章 个体的独立自主(3)

实在论的典型形式是中世纪经院哲学的实在论,但中世纪以安瑟伦为代表的极端实在论是以古希腊柏拉图理念论为基础的,而以托马斯为代表的温和实在论则直接根源于亚里士多德的实体论。对于这两种实在论,莱布尼茨的态度是不同的。极端实在论认为,一般或共相先于个别事物而存在,是独立于个别事物的客观实在。它们是上帝创造个别事物时所依据的原型,这些原型也就是上帝所具有的“理念”。这种观点实际上是柏拉图理念论的翻版。对于这种极端实在论的观点,莱布尼茨是持否定态度的。一方面,他认为实体并不是事物的共相或那些属、种概念,而是能动的形式或灵魂。灵魂虽然不是有广延的形体或现象,但它并不是一类事物的共相或一般。共相是纯粹抽象的东西,它们具有普遍性,而不具有个体性,灵魂则是使个体事物成为该个体的东西,它的本质不是共性或普遍性,而是个体性。另一方面,他认为作为被创造的实体的灵魂是不能独立于形体而存在的,它与形体具有内在的统一性。莱布尼茨与极端实在论者的根本分歧在于,后者主张实体的本性在于普遍性,而前者主张实体的本性在于个体性。从这个意义上看,莱布尼茨与唯名论有一致性,有人甚至把他看作就是一位唯名论者。然而,只是在坚持个体事物是实体的意义上,莱布尼茨与中世纪的唯名论有一致性,而在另外两个重要方面两者存在着差别。一是莱布尼茨不仅认为个别事物是实体,而且认为构成个别事物的简单实体或单子也是实体,这种实体是使个体事物成为个体事物的元素;而唯名论者不可能承认这种不可感知的灵魂的实体性,因为他们否认一般具有实在性的主要理由就是一般不可感知。二是莱布尼茨认为个体事物本身也是由非物质性的单子或灵魂构成的,它们是不朽的,而唯名论者一般都认为个体事物是物质的,而且否认灵魂是不朽的。从这两个方面看,莱布尼茨与实在论,特别是温和实在论有一致性。不过从基本立场和思想倾向来看,不应否认莱布尼茨的实体论更接近唯名论。

对于托马斯的温和实在论,莱布尼茨不但不是持全盘否定的态度,相反从其中借鉴了许多思想观点。首先,托马斯把存在(ens)和事物(res)区别开来,认为存在是现实存在着的活动,事物是存在的本质(esse)。这种把存在理解为活动的思想,显然对莱布尼茨把简单实体和个体事物的本性理解为活动,并据此批评近代实体论有直接影响。其次,托马斯把分的原则看作是宇宙的基本原则,认为上帝的创造物在数量上和种类上都是无限多的,从以后的论述将会看出,托马斯的这种肯定万物和实体的差异性、无限多样性的思想是与莱布尼茨的区别原则和多元实体论相一致的。第三,托马斯不仅认为世界万物是有差异的、无限多样的,而且认为上帝创造的宇宙是一个相互联系、有等级的和谐统一体,其顶端是非物质的天使,天使之下是物质和精神相统一的人类,人类之下是动物,动物之下是植物,最低级的是物质的四元素火、气、水、土。在这个等级系统中,上一等级中最低的存在与下一等级中最高的存在之间是相联系着的,最高级的植物与最低级的动物相类似。托马斯的这种思想对莱布尼茨的普遍和谐原理和连续性原则的提出有直接的启发意义。第四,托马斯根据亚里士多德的质料与形式的理论,主张物质和形式是一切自然物的本质构成部分。物质和形式在自然事物中协和地结合在一起,不可分离地共同构成“个体”。他同时又认为,虽然物质不能离开形式而存在,但形式自身却可以没有物质而存在。托马斯的这种思想是与莱布尼茨把个体事物或复合实体看作是灵魂(实体形式)和形体(次级物质)的统一,并认为只有上帝才是没有形体的纯形式的思想是完全一致的。第五,托马斯还进一步把形式分为实体形式和非实体形式。实体形式是作为精神存在的人的灵魂,非实体形式是人之外的作为非理性存在的一切自然物。他认为实体形式具有精神性和实体性,并因而具有不灭性。非实体形式则不是实体,只是物质的形式,只与物质相联系而存在,不能独立存在。物质是可灭的,因而在构成物破坏之后,这种形式就不再存在了。“实体形式”是莱布尼茨改造近代实体论的一个重要概念。从这里可以看出,这个概念就直接来源于托马斯。

从以上诸多方面可以看出,托马斯对莱布尼茨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深刻的,甚至表面看来莱布尼茨似乎是一个托马斯主义者。但是,莱布尼茨的实体论并不是托马斯实体论的翻版,相反对它进行了根本的改造。这种改造首先表现在,莱布尼茨不像托马斯那样把形式或实体形式看作是“理念”、共相或一般概念,而是把它看作是具有知觉和欲望的灵魂。在托马斯那里,个体事物之所以是实体,是因为其中潜入了某种实体形式或共相,因而这种共相在他那里才是真正的实体,正是在这种意义上托马斯被看作是实在论者。但在莱布尼茨那里,他虽然也把实体形式看作实体,但这种实体形式既不是作为上帝造物的原型的理念,也不是作为事物普遍本质的共相,也不是理性从个别中抽象出来的概念,而是使个体成为个体的特殊本性。因此,在托马斯那里实体形式是一种普遍性的实体,而在莱布尼茨这里实体形式是一种个体性的实体。其次,莱布尼茨不同意托马斯把形式和物质对立起来的做法,而从本体论上把两者统一起来。在托马斯那里,形式是上帝创造世界时创造的,上帝的创造是实体的创造。这种实体或实体形式潜入被动的、潜在的原初物质构成个体事物。而在莱布尼茨看来,原初物质不过是被创造的简单实体本身具有的一种被动性。这种既具有主动性又具有被动性的被创造简单实体本身并不是个体事物,个体事物是由简单实体或单子构成的具有内在统一性或占统治地位的单子的复合体。第三,莱布尼茨不同意把形式分为实体形式和非实体形式,认为形式就是实体形式。托马斯的非实体形式也被看作是实体形式,作为非实体形式的非理性存在物的形式本身被看作是与作为实体形式的人的理性一样具有精神性、实体性、不朽性,尽管两者之间在能动性方面存在着程度上的差异。所有这些不仅表明,莱布尼茨不是托马斯主义者,不是实在论者,而是单子论者;而且表明莱布尼茨在借鉴托马斯的观点的同时克服了其中一些内在的矛盾和难题。

托马斯的哲学是以亚里士多德的哲学为基础的。通过托马斯,莱布尼茨接受了亚里士多德的影响,但另一方面,他又直接从亚里士多德那里继承借鉴了基本的实体论思想,同时又对它进行了必要的改造。从总体上看,亚里士多德的实体论是一种个体实体论。他虽然承认形式是实体或第一实体,但却是在形式使个体事物成为个体的意义上肯定这一点的。这是与那种一般实体论(如理念论、实在论等)、普遍实在论(如毕达哥拉斯派、爱利亚派、泛神论等)根本不同的。正是在这种根本立场上,莱布尼茨继承了亚里士多德。他像亚里士多德一样坚持实体的个体性原则,主张除了纯粹能动的最初实体上帝或神之外,只有个体事物和使个体事物成为个体事物的东西才是实体。然而,我们也应该看到,尽管莱布尼茨继承了亚里士多德的基本立场和许多具体观点,但在一些重要问题上又改造了他的思想。这集中表现在,莱布尼茨虽然也把形式看作是使个体成为个体的本质,看作是实体,但是他不像亚里士多德那样把形式理解为“属”,而是把它理解为充分的、能动的存在或“原始的能动的力”或灵魂。在莱布尼茨看来,灵魂固有的本性是思想或知觉,但思想和知觉不像亚里士多德所说的“属”那样是一种本质,而是一种活动,虽然是一种本质的活动。他在《新论》中明确地指出:“无疑地思想是一种活动而不是一种本质;但这是一种本质的活动,而一切实体都是有这样的本质的活动的”。同时,他虽然像亚里士多德那样把个体理解为形式和质料的结合,但不同意亚里士多德把质料理解为纯粹被动的物质,而是把它理解为由形式或简单实体构成的形体。这两方面的分歧,导致了莱布尼茨与亚里士多德关于个体是什么的一个重大的原则分歧,这就是:是把个体实体的规定性理解为那种普遍性的属、种,还是理解为除了属种外还包括偶性?按照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既然构成个体实体的质料没有任何规定性,那么个体实体的个体性就完全取决于形式;而按莱布尼茨的观点,既然个体实体的形体本身是由一定数量的简单实体或形式构成的,那么个体实体的规定性就不仅仅取决于其中占统治地位的灵魂或形式,而且取决于形体,取决于两者的相互作用。这样,在亚里士多德那里,个体的实体性取决于作为本质的形式或属性,虽然他也承认偶性的存在,但这并非内在的,而是外在的、非决定性的;而在莱布尼茨那里,个体的实体性不仅仅取决于属性,而且还取决于偶性。在亚里士多德那里,个体实体是个体变中不变的本质,这种本质是必然的、永恒的;而在莱布尼茨那里,个体实体是变化的主体,它包含必然、永恒的本质,同时也包含了偶然的、变化的偶性,用莱布尼茨自己的话说,他把实体理解为“完全的存在”或“完全的概念”。莱布尼茨特别强调他与亚里士多德在这方面的分歧,主张个体实体是一个完全的概念,对这一点下面我们将会做进一步的阐述。

二、个体与单子

像亚里士多德把个体事物和使个体事物成为个体事物的“形式”都看作实体一样,莱布尼茨也把这两者称为实体。他把前者称为“个体实体”,把后者称为“实体形式”、“灵魂”、“力”、“形而上学的点”、“隐德来希”等,后来又把它称为“单子”。他也把前者称为“复合实体”,后者称为“简单实体”。

那么,莱布尼茨为什么要承认有两类实体?对于这个问题,笔者尚未见有研究者研究过。笔者认为,这个问题对于理解莱布尼茨的实体论以及他的整个形而上学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只有说明这个问题,才能了解莱布尼茨是如何论证和确立个体的独立自主的本体论地位的。前面我们已经阐明,论证个体的独立自主的本体论地位是莱布尼茨建立他的形而上学的基本目的,那么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呢?从西方哲学史的角度看,许多哲学家都意识到必须使个体成为实体或使实体个体化,并努力从形而上学的意义上说明个体是实体或实体是个体,原子论者、唯名论者、机械唯物论者都是如此。到莱布尼茨那里,问题不仅仅在于断定个体是实体(当然这一点在他生活的时代仍然是十分重要的),更在于如何给个体是实体提供论证,在于从本体论上阐明个体之所以是实体的形而上学根据。正是出于这种需要,莱布尼茨一方面要断定个体是实体,另一方面更要着力阐明个体何以成为实体,或个体的实体性在于什么。在这个问题上,他从亚里士多德那里受到了启发。亚里士多德首先通过定义规定只有个体才是实体,然后为了给个体的实体性提供充分论证,他又进一步去寻求使个体事物成为实体的东西。他找到了“形式”,认为是这种形式使个体事物成为个体,成为实体,个体的实体性和个体性就在于这种形式。如果说个体是实体,那么使个体成为实体的东西更具有实体性,更应该是实体,因为对于亚里士多德来说,实体的本义是Υcποκε-κι’μευου(英译为substratum),即“在背后(底层)的那个东西”。就是说,实体是其他东西的基础和主体。于是在他那里就有了个体和形式两类实体。莱布尼茨也像亚里士多德那样,首先肯定个体事物的实体地位,然后进而深入研究使个体成为实体的内在规定性,他最初借用经院哲学家的术语称之为“实体形式”或直接用亚里士多德的术语“形式”。他像亚里士多德一样注意到,如果说个体是实体,那么使个体成为实体的东西也应该是实体。但是,如前面已经指出的,莱布尼茨为了克服亚里士多德的“形式”与“质料”的对立,使个体成为充分独立自主的实体,他又使质料形式化,使构成形体的元素实体化。这样,在他那里,就有了构成个体的简单实体与由简单实体构成的个体之别,相对于简单实体而言,个体就是简单实体的复合或复合实体。简单地说,这就是在莱布尼茨那里为什么有两类实体的原因之所在。

同类推荐
  • 人生有何意义

    人生有何意义

    在将近100年前,胡适的同窗问过他一个问题:“小山,你是学哲学的人。像我这样养老婆、喂小孩,就算做了一世的人吗?……”这是我们几乎所有人都曾经思考过的问题,人,为什么活着?怎么活着,才算是有意义的?《人生有何意义》是胡适精选文集,汇集了胡适先生浩如烟海的著作中最富有闪光点、与人生有何意义主题相关的文章,集结成册,一共分为“人生有何意义”“为什么读书”“青年人的苦闷”“不老不朽”四章。胡适深受赫胥黎与约翰·杜威的影响,自称赫胥黎教他怎么怀疑,杜威先生教他怎样思想。他学识渊博,学贯中西,对中国整个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那么他是怎么看待人生的呢......
  • 趣味哲学

    趣味哲学

    本书旨在通过对大量精彩有趣的经济学事件的分析来达到实用为本的目的,让你在精彩有趣的经济学事件中轻松掌握经济学知识,参透理财技巧,明晰赚钱和成功法则。
  • 价值观的力量

    价值观的力量

    《价值观的力量》共分为九章,第一章“中国的月亮”曾经也很圆啊;第二章大悲壮、大不朽之中国;第三章打造中国形象养清正、凛然之气;第四章我们需要一场灵魂拷问第五章亟待雪中送炭莫急锦上添花;第六章“改革创新”当代最深厚的爱国主义;第七章老百姓是天老百姓是地;第八章核心价值观之探究;第九章“和谐、公正、仁爱、共享”。
  • 人生哲理枕边书

    人生哲理枕边书

    米兰·昆德拉说:“生活是一张永远无法完成的草图,是一次永远无法正式上演的彩排,人们在面对抉择时接近没有判断的依据。我们既不能把它们与我们以前的生活相比,也无法使其完美之后再来度过。”人生是从生到死的过程,对人生多一些思考,生活才会少一些盲目。
  • 求学集

    求学集

    “求学”,既有作者对不懈追求学问的自励,也有对继续求学医院的表达。收入本书的文稿主要是作者于2008年1月至2012年7月期间的作品。其时,作者在北京联合大学和北京市人大常委会机关任职。本书主要是对作者这段那时间工作和学习的一种记录,或一种既你那,包括论文、调研报告、读书笔记、讲稿等。
热门推荐
  • 俏丫鬟之升职追夫记

    俏丫鬟之升职追夫记

    【1V1,穿越暖文,男女身心干净,古灵精怪女主VS霸道毒舌男主】论穿越,有比她更惨的吗——穿越到了一个八岁的难民的身上。讲梦想,有比她更务实的吗——吃饱,喝足,富可敌国。谈爱情,有比她更厚脸皮的吗——主子,你要不要考虑娶我一下……一朝穿越,迟婉婉从一个光荣的人民教师变成了一个灾区难民,还是没爹没娘的那种。而名震天下的楚国王爷,萧岐,便成了迟婉婉一眼相中的金主大大。本想卖惨求荣,讨点吃食,却被某人无情识破。在她死皮赖脸的自我推销下,她终于成功的入住王府,成了他府上的一名小丫鬟。本想安安静静的做个小丫鬟,却成了一步步的升职和攻克Boss之旅。岂料金主大大却很是受用:“你这样的人才,堪当大用”“主子爷是在考虑给在下加薪吗”某女狗腿子的说道。“送你天下如何……”“算了,我还是比较喜欢当丫鬟,这种有追求的职业......”“送你便接着,不必和我客气”“......”
  • 慕笙归来

    慕笙归来

    一句下意识讲的话,成了真……一个下意识的回答,成了真……万物皆有灵,世界那么大,却让他们遇见……都说冤有头债有主,可是他们的无冤无仇,却造就了一段美好的婚姻,一段感情有头无尾进行着。他的突然消失,是她崩溃的源头;他在婚礼上,对她说对不起。“安宇轩,你个混蛋!为什么要丢下我,你到底去了哪里!”“易小姐你好,我叫安宇轩,本名慕霆琛。”“安先生你好,我叫易冉,本名顾忆笙。”无论多远,我都会第一时间出现在你面前。——慕霆琛即使你弃我离去,我也无法仇恨。——顾忆笙高冷男友vs腹黑女友(附:原是软萌女友,但是本仙写不出软萌的,只能苦哈哈的改成强势了,是真的强势!!!)
  • 如果爱情像水一样

    如果爱情像水一样

    一封莫名其妙的推荐信,一次命中注定的相遇。一生取用不竭的家底,一个亘古不灭的传承。且看一个低调而不随便的家伙,如何变成一个随便高调的男人。我只能告诉你,这是个真实的故事。
  • 查理九世之花若离枝

    查理九世之花若离枝

    我对你是一百年的等待,带着守护任务降临的我,却带来一次次灾难。明知道不可能,却还是忍不住尝试,怪我太贪心!这次,我决定换我食言,哪怕你要怨我一辈子我也无怨无悔。亚瑟啊!你说花离开了树枝还能活多久呢?呵呵,告诉你吧!不过是,昙花一现。
  • 王爷:请你滚粗吧

    王爷:请你滚粗吧

    问世间情为何物?是福?为何它让她从天堂跌入地狱,所有东西化为乌有?是祸?为何它让她感到无比的满足,死也足亦?前世,她被他所伤,成为了凤家五小姐;今生,她羽翼丰满,却终究逃不过那场情劫。
  • 猎邪行

    猎邪行

    天地大变、黑暗笼罩、邪恶遍布。是外星入侵还是神话再现。科学与神学的碰撞,光明与黑暗的交锋、正义与邪恶的争斗。上古有何秘辛,轮回有何奥秘,星空之中又有什么?一切从一个行走在黑暗之中的猎人开始。
  • 李荒魂

    李荒魂

    这是一个魂力的世界,每一个修行之人为变得更加强大而拼命修行!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猫叫了

    猫叫了

    人有人的规则,妖有妖的限制,世间千奇百怪。有灵兽想要修炼成人,逆天改命只为了一个情字。你也有属于自己的执念吗?
  • 南木终究北雪

    南木终究北雪

    自小生活在农村的杜微安因为一场地震,唯一的外婆去世了,被一名记者收养,也离开了那个曾经与青梅竹马的秦楠生活过的地方。原本个性开朗的杜微安因此变成了一个唯唯诺诺的小姑娘。秦楠念念不忘,杜微安念念不忘,他们终究还是在长大后的某一天相遇、相知、相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