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0908800000028

第28章 个人自由与社会正义(5)

所有这些方面表明,这个最完善国家是一种神恩的王国、道德的王国、正义的王国。它的基本法则有三条:作为社会最高目的的使所有人获得最大可能的幸福的幸福法则;作为实现这种幸福的基本途径的把别人的幸福看作是自己的爱的法则;作为保证这种幸福实现的制约机制的赏善罚恶的正义法则。这三条法则是这个国家之所以完善的体现,同时也是它之所以完善的保证。但是,莱布尼茨特别强调正义法则的意义,认为正义是社会完善的根本保证,只有普遍的正义才有最完善的国家。其所以如此,一般说来是因为在莱布尼茨那里,构成这个最完善国家的真正成员是人,而人按照他的理解并不就等于精神,也并不就等于意志,因而由人构成的现实社会并不就是精神王国。人固然是被创宇宙中一类最高级的实体,但人并不像上帝。就其知觉方面而言,人包含有模糊性、混乱性;就其欲望方面而言,人包含有冲动和本能。所有这一切,使人不可能成为全善的,相反倒有程度不同地作恶的倾向。既然如此,就要有赏善罚恶的机制,要有对上帝、正义的信念,或者说要有一种神正的信念。只有有了这一切作为保证,人才能成为精神王国的成员,社会才会成为普遍正义的王国。莱布尼茨之所以特别强调精神的永存、回忆和自我意识,认为这对于精神王国来说是根本的,原因就在于此。

关于这一点,莱布尼茨在1693年给《国际外交法典》所写的序中作了具体的讨论。他认为有三种意义的正义:交换的正义、分配的正义和普遍的正义。与此相应也有三种权利:与交换正义相应的是狭义的权利,与分配正义相应的是平等或狭义的仁爱,与普遍正义相应的是虔敬或正直。这三种权利都有最一般的和共同承认的准则:不损害任何人,给每个人他应得的,高尚地(或虔敬地)生活。纯粹的或狭义的权利的准则是没有任何人受到伤害。如果是这样,人们就要按照法则进行活动,否则,他就有战争的权利。他在另一个地方说:“对于那没有必要而有意伤害别人的人,应当有一种战争的权利。”他认为从这里就引出了哲学家们所说的那种“交换的正义”,也就是格劳秀斯所说的“合法要求”。

平等准则,格劳秀斯称之为“道德要求”,超出了狭义权利的严格性,它要求对人人行善。不过这只是就适合每个人或每个人应得的那么多而言的,因为我们不能对所有人都一视同仁。所以分配的正义要求我们给每个人他所应得的。一个国家的政治法律就在于此,它们保证它的国民得到幸福,而且会使那些纯粹具有道德要求的人获得一种合法的要求,就是说,它们要求对别人所履行的是公正的。在最低程度的权利中,不同的人的差异未被考虑,他们都被看作是相同的,而在这一层次,功过被权衡,所以权利、奖赏和惩罚就有了地位。最高的权利则是正直或虔敬。以上所述,只有在尘世生活的关系范围内才能被理解。纯粹的权利或狭义的权利源于保持和平的原则,平等或仁爱是为了更多的东西而奋斗,即每个人尽可能多地对别人行善,他就可以通过别人的幸福来增加自己的幸福。狭义的权利回避不幸,较高的权利趋向幸福,但幸福本身属于道德。哲学家们教导我们应当使这种生命本身以及那使生命成为值得欲望的一切都从属于其他人的伟大利益,以致于我们能为了别人而忍受最大的痛苦。而要实现这一点,必须假设灵魂不朽和上帝存在;必须假设没有正当行为得不到报偿,没有罪恶得不到惩罚;必须确立普遍正义的法则。

莱布尼茨认为,虽然道德的尊严和光荣以及由美德带来的心灵的喜悦感觉肯定都是思想或心灵的善,而且确实是最大的善,但并非所有人,特别是那些没有受良好教育和具有作为自由人生活的习惯的人,都能为这种想象所感动。因此,不能用它们去说服所有人,也不能用它们去克服所有的罪恶。“为了要通过一个普遍的证明确立一切高尚的东西都是有益的,而一切卑贱的东西都是有害的,我们必须假设灵魂不朽和宇宙的统治者上帝。这样,我们就可以把所有人都看作是在最完善的国家中生活,这个国家在这样的一位君主统治之下,即人们既不能在智慧方面欺骗他,也不能在能力方面躲避他,而且他是如此值得爱,以致于为这样的君主服务是最幸福的。因此正如基督所教导的,凡为他耗费灵魂的人,都将获得它,他的能力和神意使每一权利都变成事实,除非由于自己,否则就没有人会受到伤害,没有正当行为不得到报偿,没有罪恶不得到惩罚。正如基督所神圣地教导的,我们的所有头发都是数过的,不会无缘无故地掉下来,甚至没有一口水会白白地给予那口渴的人;因而在宇宙的这个共和国内没有任何东西被忽略。”普遍的正义正是以此为根据的,它包括所有其他的美德。这对并不涉及其他任何人的利益的事情也完全适用。例如,我们不应该滥用我们自己的身体和财产,尽管它们超出了人类的法则,但仍然为自然的法则所禁止,就是说被神的王国的永恒法则所禁止,因为我们自己和我们的一切都属于上帝。任何人都不应该滥用他的财产,如果说这对国家是有益的,那对宇宙的利益来说更重要。正是从这里,最高的准则获得了它的力量,它要求我们高尚地即虔敬地生活。正是在这种意义上,有学问的人们已经正确地指出,自然法则和国家法则都应遵循基督教的教义。

在莱布尼茨看来,正义的法则之所以必要,根源在于人的欲望本身。就人是有理性的精神而言,“真正的幸福应该永远是我们欲望的目标,但它是否这样是有怀疑的余地的”。他认为,幸福是一种不同于快乐的东西,它是一种持久的、理性的快乐,“是一种持续的快乐”。欲望只有受理性的引导,它才会趋向幸福。然而欲望并不一定就有理性的指导,就接受理性的指导,相反它倾向于当前的快乐,而不是幸福。“除非欲望是受理性的引导,它是趋向当前的快乐而不是趋向幸福即持久的快乐的”。幸福可以说是通过快乐的一条道路,而快乐只是走向幸福的一步和上升的一级阶梯,它虽然是按照当前印象或即时的欲望所能走的最短路线,然而这并非是最好的路线。“人们想走最短的路就可能不是走在正路上”。他说:“这些欲望就像一块石头的趋向似的,它采取笔直的、但并不始终是最好的路线落向地球中心,并不能预先见到它会碰上岩石并把自己撞得粉碎,而如果它有心灵并有办法转弯,是会更好地接近它的目标的。我们也就是这样,笔直地走向当前的快乐而有时就掉进了悲惨的深渊。”既然人有走向深渊的可能,如果没有制约机制,那就有可能真的掉进深渊。莱布尼茨认为,在这种情况下,理性是能够发生作用的,它能用关于未来的善或恶的想象来与当前的快乐相抗衡,它可以好好想一想,并可以提醒要留心。尽可能多想一想,就会“使灵魂充满一种合理欢乐和一种伴随着光明的快乐”。

但他也承认,“在有一些情况下,没有办法来证明最正直的就是最有用的。因此只有对上帝和灵魂不死的考虑,才使得德性和正义的义务成为绝对不可避免的。”莱布尼茨也注意到,很多人似乎也知道灵魂不死、上帝正义,知道天堂地狱,但这一切似乎都不能使他们追求真正的幸福。他认为,这只是因对这一切缺乏深刻的信念而造成的。在《新论》中,当斐拉莱特谈到许多人虽然也承认天堂的难以形容的快乐是可能的,却仍甘愿满足于他们在现世所享受的幸福。对此莱布尼茨作了回答:“这部分地是由于人们常常很少深信;而他们虽然口头这样说,却有一种隐藏的不信支配着他们的灵魂深处;因为他们从来没有理解那些证实了灵魂不死的正确理由,灵魂不死是和上帝的正义相配称的,它是真的宗教的基础,或者是他们已不再记得曾有过这种理解,可是,要深信就必须有这种理解,或记得有过这种理解。其实甚至很少人想着如真的宗教和甚至真的理性所教人那样的来世是可能的,也远远不是把它设想为概然的,更不必说是确实的了。”在莱布尼茨看来,没有什么比真理更强有力,只要人们好好地认识真理和发扬真理,人们就能趋向真理。他相信,我们能够使青年习惯于在道德的实践中来寻求他们的最大快乐,使成年人为自己立下一些法则并养成遵守它们的习惯,使他们在背离这些法则时感到非常不安。

莱布尼茨的所有这些陈述表明,他所设想的那种上帝之城是最完善的,但并不等于现实社会就是完善的,或者说,社会在本性上是完善的,社会在实际上并不就是完善的,正如自由是人的本性,而现实中的人并不一定就是自由的一样。它的完善性、和谐性需要通过正义的法则来实现。只有所有人都相信灵魂不死、上帝公正、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才可能达到人人都以别人的幸福为幸福、大家彼此相爱的完美社会。有普遍正义,才有普遍幸福,才有普遍和平。如果说这种社会本来就是完善的,那也是由于普遍正义这一法则起作用的结果,是以上帝的公正作为保障的。因此,正义是社会的完善性的根本保证和集中体现,也是社会作为普遍和谐的整体即社会作为社会的根本规定性和标志。

同类推荐
  • 虚幻与批判——马克思恩格斯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理论研究

    虚幻与批判——马克思恩格斯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理论研究

    本书在评价当前马克思恩格斯政治理论研究中的两种倾向,即认为马克思恩格斯没有政治理论或把他们的政治理论等同于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批判理论对他们理论体系形成的作用和影响,以及这一理论在其整个理论体系中的重要地位。本书从马克思恩格斯政治理论的基本内容,即分析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理论基础——阶级理论和国家理论出发,把马克思恩格斯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论。
  • 周易江湖:趣说《周易》的技法与实例

    周易江湖:趣说《周易》的技法与实例

    《周易》是出了名的扑朔迷离、晦涩难懂,那么,古人是怎么读《周易》的呢?是怎么用《周易》的呢?本书从考察最贴近《周易》诞生时代的历史文献入手,详细讲解《左传》里的丰富卦例,再和曲折离奇的历史事件结合起来——叙述是有趣的,讲解是易懂的,史料是扎实的,分析和启发是可以让你当成智力游戏一样来玩的。
  • 戴建业精读老子

    戴建业精读老子

    《老子》,又名《道德经》,是中国古代一部抽象的哲学著作,也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它被誉为“万经之王”,千百年来,深刻影响着中华民族性格的形成。戴建业教授以深厚的学养、风趣的文笔、独到的视角,用随笔的形式深入浅出地为大众阐释老子的思想,解读古老智慧在现代社会中的意义。逐篇精讲《老子》,讲透老子智慧。为读者解答:为什么高者应就低?为什么柔能胜刚?为什么拙能胜巧?……戴教授把老子请上前台,面对这个时代发言,拂去我们的孤独、焦虑、痛苦,帮助我们找回心灵的宁静。
  • 启迪智慧的金钥匙:逻辑思维方法纵横谈

    启迪智慧的金钥匙:逻辑思维方法纵横谈

    本书吸收了当代形式逻辑的新成果,又兼收了非形式逻辑的新观点,运用辨证逻辑的思维方法,通过一系列案例,对逻辑学的基本原理作了通俗的讲解。
  • 治学·修身·养性

    治学·修身·养性

    古往今来,世人对治学·修身·养性有着不同的研究,但真正能悟透的人少之又少。只有博学多才的圣人,才能在自己的天地里享受心灵的闲适。圣人之所以能做到身心如一的平静,是因为他们具有异于常人的智慧,他们凭借一双犀利之眼看穿了人世间的是是非非,向往安宁与恬适的生命方式,力图避开现实留给人们的烦恼,追求心灵的自由。
热门推荐
  • 我是马拉拉

    我是马拉拉

    《我是马拉拉》一个关于勇气和梦想的故事。这是2014年诺贝尔和平奖获奖者巴基斯坦少女马拉拉和英国知名战地记者克里斯蒂娜拉姆合著的马拉拉自传。16岁的女孩马拉拉优素福扎伊出生在巴基斯坦斯瓦特河谷地区的一个普通家庭,因倡导女性受教育权利而惨遭武装分子枪击头部,但是,她奇迹生还。本书记录了马拉拉在艰难处境中,如何坚持上学,坚持抗争的艰辛历程,同时也讲述了在她头部遭受枪击后如何顽强生存下来的励志故事。这段不平凡的经历,让她从斯瓦特地区的偏僻山谷,走进联合国发表演说,走上了为争取女性的受教育权而不懈奋战的道路,同时也成为2014年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也是诺贝尔和平奖创建以来最年轻的获得者。
  • 甜美丫头:俘获校草心

    甜美丫头:俘获校草心

    他们从小“青梅竹马”,她看见他抱着她的好朋友有说有笑的,她在和他的生日宴会上,下定决心要和他取消从小就定下的娃娃亲婚约,在宴会的第二天,江辰溪向雪儿表白,因为他的出现,雪儿答应了江辰溪做他女朋友,没想到,一答应就成了一辈子,从女朋友变成老婆,他们的爱情故事就这样幸福延续……
  • 你好玛丽苏

    你好玛丽苏

    我是艾斯克王国的史上最强公主,艾斯克王国因为我而充满希望。世人尊称我为圣樱公主!在我五岁那年,一场大火打破了我生活的宁静...四大家族,准备迎接我的复仇吧!可是...为什么...会陷入痛苦之中...幕后黑手到底是谁?!这一切究竟是怎么回事......妈妈...姐姐...我究竟该相信谁......Allthisisbeautiful,...
  • 魔狙九天

    魔狙九天

    唐毅杰别看他是一个不起眼的年轻人,但是如果你具体的了解了他,就会知道他的恐怖,近近六年就成了国际雇佣兵杀手的强者,六年戎马生涯,让他厌倦了,他想着该回家去报仇了,然后找个几媳妇再说……
  • 荣乱

    荣乱

    大荣王朝行至末年,太后一党,皇帝一党,朝臣各投明主。北方政权渐渐兴起,此时圣人匆匆离世,锦王被太后调至宫中,怎样的权利斗争在等待着他?又有什么秘密等待着他来挖掘?在权利与欲望面前孰恶孰善,谁又能独善其身?一个王朝乱,一个时代乱,人心更乱。
  • 斗罗大陆之龙武盛唐

    斗罗大陆之龙武盛唐

    草根少年意外穿越,在斗罗大陆会遇到什么样的奇艺遭遇。偶遇唐三,开启开挂人生。逆天少年,重走成神之路。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酥夙的快穿之旅

    酥夙的快穿之旅

    酥酥可萌可甜可咸也超凶(-^〇^-)夙夙是个超级大魔王,超级喜欢酥酥ヾ(^▽^*)))酥酥:你是谁丫(☆_☆)内心:⊙?⊙,这个小哥哥好帅!最初——夙夙:又是一个花痴少女!哼!也不瞧瞧自己什么身份!巴拉巴拉(ノ`⊿?)ノ最后——夙夙:⊙?⊙,这个漂亮的媳妇是我的,我的。咳咳,我是夙夙…夙。你的你的…亲爱的…〃?〃
  • 驭灵大师

    驭灵大师

    一片光使他重归了世界,使他踏上冒险未知而又新颖的征途,他的“武力”区于世界,已脱离潮流,可是他却遇强则强、逆流而上…
  • 杀手天帝

    杀手天帝

    一名副业杀手女孩儿飞升后竟惊喜的发现:我原来是天帝!这么厉害的吗?!可是……帝位早就被人抢走,好不容易恢复真实记忆的自己还修为低下,怎样才能抢回帝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