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230200000032

第32章 陆九渊:“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2)

陆九渊认为本心不明,就会被所谓邪说、异端等意见所左右,这就必须格物,即格去那些学问、意见所带来的物欲。减除物欲,不但人们疲精神于外,疲精神于书本,去掉因精神在外造成的人为的精神负担,这就是所谓减担。后来明代王守仁讲的“吾辈用功,只求日减,不求日增”,正是受了陆的影响。

存养以发明本心,剥落以解除心蔽,减担以涵养德性,这是陆九渊“切己自反”的道德教育与修养的三项原则方法。以存养为主,剥落、减担是配合存养的,因为要格除一切有损于本心的物欲、意见及其种种精神负担,也是为了“保吾心之良”、“去吾心之害”,从而存养本心、发明本心,实现“明理、立心、做人”的教育目的。

3“道不外索”的教学论

陆九渊从“自存本心”的思想出发,主张“道不外索”,即只向内心探索真理。他说:“人孰吾心,道不外索”。他认为如果只是一味向外求知真理而忽视对本心的认知,那么就会让教学迷失方向,陆九渊把教学途径分为两种:一是“从里面出来”,一是“从外面入去”。前者即从内心认识世界,他认为这是获得真理的唯一正确途径。他也讲“格物”和“研究物理”,但那是在“非由外烁”、乃“天所与我”的前提下来讲的,那样的“格物”与“研究物理”自然不是客观的认识世界,而是一种夸大自我的活动。

陆九渊的教学论思想:

(1)自我学习

陆九渊心学认为“人”,没有人生下来就生而知之,因此要做一个德才兼备的人,就必须接受教育。在接受教育的时候必须“自得、自成、自道,不倚师友载籍。”这样才能做一个有才有德的人。

陆九渊以“传尧舜之道,续孔孟之统”为己任,他主张学以至道,他说:“学不至道,而且以规规小智穿凿傅会,如蛆虫如蟊贼以自适,由君子观之,致可怜悼耳!”所谓“至道”,是学者自己至道,“古之学者为己,所以自昭其明德。己之德已明,然后推其明以及天下。鼓钟于宫,声闻于外,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在我者既尽,亦自不能掩。今之学者,只用心于枝叶,不求实处。”因此,他特别强调学习中的自我作用。“自得,自成,自道,不倚师友载籍”,“‘诚者自诚也,而道自道也。’‘君子以自昭明德。’‘人之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暴谓‘自暴’。弃谓‘自弃’。侮谓‘自侮’。反谓‘自反’。得谓‘自得’。‘祸福无不自己求之者’。圣贤道一个‘自’字煞好。”(《陆九渊集》)

陆九渊所说的“自”,与研究陆九渊的学者所说的“闭目塞听,终日静坐,冥思苦想;收拢此心,五官不去接触外物”并不相同。陆的“自”是强调“有立”,他说:“本之不立,而能以明夫理者,吾未之见也。宇宙之间,典常之昭然,伦类灿然,果何适而无其理也。学者之为学,固所以明是理也。然其畴昔之日,闺门之内,所以慕望期向,服习践行者,盖泯然乎天理之萌蘖,而物欲之蔽,实豪据乎其中而为之主,则其所以为学之本固已厥矣。”“大凡为学须要有所立,《语》云:‘己欲立而立人。’卓然不为流俗所移,乃为有主。须思量天之所以与我者是甚底?为复是要做人否?理会得这个明白,然后方可谓之学问。故孟子曰:‘学问之道,求其放心而已矣。’如博学、审问、明辨、慎思、笃行,亦谓此也。”陆九渊的所谓“有立”,就是“立本”,亦即“求其放心”。陆九渊对詹子南举‘公都子问钧是人也’一章所说的就是“立本”,“某因思是便收此心”,就是“求其放心”。

陆九渊非常重视人在认识中的主体地位,他说:“天地人之才,等耳。人岂可轻?人字又岂可轻?”(《陆九渊集》)“人生天地间,抱五常之性,为庶类之最灵者。”“宇宙之间,如此广阔,吾身立于其中,须大做一个人。”因此,当他的学生朱济道说:“前尚勇决,无迟疑,做得事。后因见先生了,临事即疑恐不是,做事不得。今日中只管悔过惩艾,皆无好处。”陆九渊鼓励说:“请尊兄今自立,正坐拱手,收拾精神,自作主宰。万物皆备于我,有何久阙。当恻隐时自然恻隐,当羞恶时自然羞恶,当宽裕温柔时自然宽裕温柔,当发强刚毅时自然发强刚毅。”

陆九渊虽然说了“学者能常闭门亦佳”,对门人詹子南的“安坐瞑目,用力操存,夜以继日”的行为及其结果也表示赞赏,但这只是谈“为学”,从“君子以自昭明德”出发,强调“自”、“有立”、“求其放心”(《陆九渊集》)。陆九渊认为只有这样才能找到做圣人的真正途径。

(2)注重心教

陆九渊强调自立自得,但并没有否认教师的作用。他说:“学者须先立志,志既立,却要遇明师。”“天下若无着实师友,不是各执己见,便是恣情纵欲。”他是一个有着丰富教育经验的人,懂得学生的心理,因此他提倡在教学中要运用心教。第一,注意把道理讲透,“吾之言道,坦然明白,全无粘牙嚼舌处。”第二,注意情绪感染,“吾与人言,多就血脉上感移他,故人之听之者易,非若法令者之为也。”他给学生讲课,往往“从天而下,从肝肺中流出。”第三,针对性强,“老夫无所能,只是识病”,他平常“教人不用学规,有小过,言中其情,或至流汗。有怀于中而不能自晓者,为之条析其故,悉如其心。”他善于推测和揣摩学生心理,常使他们害怕。有远道求学的学生,只要简简单单的说几句话,就知道他们的秉性了。公元1181年,朱熹请陆九渊于白鹿洞书院讲席,朱熹旁听,深为感动,时“天气微冷,而汗出挥扇。”朱熹赞扬陆的心教:“至其所以发明敷畅,则又恳到明白,而皆有以切中学者隐微深痼之病,盖听者莫不竦然动心焉。”

(3)优游读书

陆九渊反对死读书,主张学以致用,找出书中的成败得失类的经验教训,引出有用的东西作为借鉴。他认为当时的人读书只求一知半解,学风很歪。他认为读书不必求多求快,应以精熟为贵,读书不必穷索,而应“优游讽咏,使之浃洽,与日用相协,非但空言虚说”,“读书之法,须是平平淡淡去看,仔细玩味,不可草率。所谓优而柔之,厌而饫之,自然有涣然冰释,怡然理顺的道理。”

(4)致疑切思

陆九渊强调质疑:“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他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认为只有思考,才能省察自身。那么如何独立思考?他主张应注意两点,一是切己而优游,二是急切而不自安。如他所说:“学者读书,先于易晓处沉涵熟复,切己致思,则他难晓者涣然冰释矣”,“学固不可以不思,然思之为道,贵切近而优游。切近则不失己,优游则不滞物”,“若自是之意消,而不自安之意长,则自能尽吐其疑”。他在教学中提倡质疑,并经质疑把怀疑同认识的深化联系起来,这样就避免了落入相对主义。他明确地指出,对古人的书不可盲从迷信,古人的书并非句句是真理,即使是经过孔子删削的书,也要以合不合于“理”加以鉴别。“昔人之书不可以不信,亦不可以必信,顾于理如何耳。盖书可得而伪为也,理不可得而伪为也。”他认为只要合于“理”,即使“非圣人之经”,甚至是“妇人孺子之言”也应吸取。“凡是只看其理如何,不要看其人是谁”。“善学者如关津,不可胡乱放人过”。就是说,读书有如守关,要善于发现和提出问题,对一切的书本,都应该审查鉴别,不能轻易盲从的相信。

4陆九渊教育思想的主要特色

陆九渊虽然强调内心体验与主观扩张;但是他的教育思想路数却不是很清晰。本心是一个具有根源性的伦理精神实体,它不仅是认识对象,同时也是认识主体。所以要“明理、立心”,一种彻悟的过程,有种禅学的顿悟之感。

这是和朱熹是不同的,朱熹一方面讲存心穷理,另一方面又大讲格物,主张从事物上体认天理,并博览群书,采用逐渐积累的方法,把握天理。陆九渊认为朱熹的这种观点,不仅琐碎而且效果不明显,甚至有将人引向歧途之危险。陆九渊认为本心不是逐一扩充而形成和被体认的,只能是整体地形成和被体认的。他在这里援用了人的认识过程中实际存在的一个真实经验——直观效果,也涉及了人的教育心理过程中具有模糊数学中的模糊性问题——诸如直觉、形象联想、模糊识别和情感活动等综合心理反应;这些并非都是荒唐的。

不过,陆九渊所要认识的对象——本源性的伦理实体,是一种神秘的对象。王守仁说:“象山之学,简易直截,孟子之后一人,其学问思辨、致知格物之谈,虽亦不免沿袭之累,然其大本大原,断非余子所及也”。这是抓住了陆九渊教育思想的特色:简易直截,整体明了。

同类推荐
  • 媒介融合与表达自由

    媒介融合与表达自由

    本书系统、细致地梳理了“表达自由”的学理脉络,并结合媒介融合的生态特征论述了其生存的可能性,提出“媒介融台为体,表达自由为用”的观点,并提出“技术前提论”以取代“技术决定论”,指出在法治社会中,表达自由是公民实现其表达权的权利前提-媒介融合则是公民实现其表达权的技术前提。作者关于表达自由,媒介融合及博客自媒体等内容自有心得,而展望媒介融合趋势下我国表达自由的实现前景,更显出其对社会进步所持的理性态度和人文情怀。
  • 餐桌礼仪

    餐桌礼仪

    本书包括中西餐不同的入座次序、餐具的使用方式、进食次序等礼仪。
  • 教师教学质量提升手册

    教师教学质量提升手册

    为了指导教师的身心健康和职业发展,我们特地编辑了这套“教师职业发展与健康指导”图书,分为《教师爱岗敬业教育手册》、《教师职业道德与素质手册》、《教师教学质量提升手册》、《教师快乐工作手册》、《教师工作减压手册》、《教师文化娱乐手册》、《教师饮食保健手册》、《教师身体健康手册》、《教师医疗预防手册》、《教师心理健康手册》10册。本图书除了对教师的职业发展规划给予一定指导外,同时还对教师的身心健康进行了鞭辟入里的分析研究,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实践性和实用性,非常适合大中小学学校领导、教师,以及在校专业大学生和有关人员阅读,也是各级图书馆陈列收藏的最佳版本。
  • 全脑超能分析力

    全脑超能分析力

    成功的学习,决不单纯是积累知识,而是在学习上突破,因为,知识积累只是量变,而方法突破可以带来质的飞跃。
  • 辅导员手记

    辅导员手记

    中共北京市委教育工作委员会、首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组编的《首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丛书:辅导员手记》没有华丽的词藻,有的只是辅导员工作和成长的真实记录;没有高深的理论,有的只是辅导员工作和成长的思考体会;没有超凡的创造,有的只是辅导员工作和成长的创新经验。在这本书里,您将看到他们的无私付出和积极心态,触摸到他们的工作激情和创新动力,体会到他们日常面临的各种挑战和令人称赞的智慧才华,感受到他们促进学生成长发展的“正能量”,从而进一步准确把握当代北京高校辅导员的工作、思想和心理状态,深刻理解他们肩负的使命和责任,并油然而生崇高的敬意!
热门推荐
  • 不灭神魔

    不灭神魔

    当纨绔叶凡从猴子手中偷掉一个桃子之后,一切就都改变了。少年就此踏上了练功复仇之路。这一路有妹子同行,有强敌环伺,有好友相助,也有内奸暗算,总归是多姿多彩。俢奇功,斩大敌,神魔不灭,美女江山尽在我手,看叶凡今世如何逆天!读者群:338295592,希望大家踊跃加群,讨论剧情,提出建议,神语会继续努力!
  • 星辰下的第一道光

    星辰下的第一道光

    当地球资源枯竭,环境恶化,一艘承载着全人类希望的诺亚方舟,在浩瀚无垠的宇宙中缓缓行驶。它能否为人类寻找到新的家园?当两千年前中州大陆爆发过一场大战后,大陆上的灵力开始逐渐衰退,林凡就是这个后灵力时代的一个普通少年。他又将怎样谱写自己的命运呢?征服者征服被征服者,再征服者征服征服者。谁将是星辰下的第一道光?
  • 王稳健的超级人生

    王稳健的超级人生

    平凡少年王稳健,掉落山崖获得仙人真传,从此走上人生巅峰。
  • 麻姑

    麻姑

    当星辰从你眼中坠落,世间还有什么能够永恒?星宿王萧仙贵历行人间凡世,寻找伟大圣贤魂魄炼化星魂,却一时不察,引发星罗乱陨,导致大地文明消亡。万年后,为了那团水晶火焰,他重现人间……海精灵麻姑奉骊渊海母之命守护曙光岛,镇岛之宝“遗烬珠”却被一名突然出现的人类男子盗走,她骑着风鲟锲而不舍地追了下去,命运的终点,一团水晶火焰正静候它的“飞蛾”……为你而来,为你而去,命中注定为你燃起一团水晶火焰……
  • 动乱乾坤

    动乱乾坤

    我军某导弹部队连长吴天龙,因在地震中抢救战友,之后穿越到了道塔大陆。道塔大陆以逆流之河为界,河北岸为近卫军团守卫的圣塔大陆,河南岸为天灾军团守卫的暗塔大陆。穿越之后的吴天龙在道塔大陆经历无数奇遇,斗神诛魔,不甚爽哉;至宝神器,尽收囊中。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月亮湾的月亮

    月亮湾的月亮

    历史在波澜中前进,时代在曲折中前行,人在沉浮中找寻真我。致敬脱贫攻坚,讲述扶贫故事
  • 靖难英雄记

    靖难英雄记

    千百年前,大将白起攻城略地,搜罗了很多金银财宝,秘密就藏在将军令之中。自他被秦王杀死后,将军令下落不明,一直以来,传说纷纭。时值明朝建文年间,传言将军令重现江湖,一时之间,江湖掀起腥风血雨。建文帝大力削藩,朱棣为求自保,网络江湖侠客,为其效命。加之朝中奸佞作祟,朱棣打起清君侧的名号,以靖国难。本书以“靖难之役”为历史背景,故名《靖难英雄记》。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