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230200000045

第45章 戴震:教育的作用在“去私去蔽”

一、戴震简介

戴震(1723-1777年):中国清代哲学家、教育家、考据学家。字东原,安徽休宁人。徽派朴学始于江永而成于戴震,戴震是皖学的集大成者。

戴震幼从塾学,遍览诸经及小学之书。生平无嗜好,唯喜读书,博闻强记。自17岁时即有志闻道,已而精通《十三经注疏》。至20岁,在郡城紫阳书院受教于大学者、音韵学家、徽派朴学创始人江永。中年时,因文字狱案,受豪强陷害,过了10余年的流离避难生活。为贫困所迫,曾在纪昀(即纪晓岚)、王安国家任塾师,周围聚积了诸多良师益友,他们之间学术方面的切磋探讨对其学识建树大有裨益,并使他得以与当时考据学的主流相往还。

40岁中举,6次参加会试,均落第。晚年从事著作,讲学于浙东金华书院。乾隆年间修《四库全书》,被召为纂修官、翰林院庶吉士,在四库馆所校书,除《仪礼集释》和《大戴礼记》外,主要有《周髀算经》、《九章算术》、《海岛算经》、《孙子算经》、《五曹算经》、《夏侯阳算经》、《五经算术》等。

他一生著作很多,主要有:《原善》、《孟子字义疏证》、《考工记图注》、《声韵考》、《声类表》、《方言疏证》、《水经注》、《经考》、《原象》、《勾股割圜记》等,后人统编为《戴东原先生全集》。

戴震将自然科学的世界观和训诂考据的方法论作为其治经闻道之本,从而成为“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他对哲学、经学、天文、数学、历史、地理、声韵等均有很深的造诣,尤精于名物训诂,是乾隆考据学派皖派的重要代表人物;对中国古算的恢复和发展,以及天算的教育,均有很大的影响;还创立了古音九类二十五部之说以及阴阳入对转的理论。弟子众多,能传其学者,如小学训诂有段玉裁、王念孙,典章制度有任大椿,测算有孔广森,皆皖派巨子。

他认为教育的作用,在“去私去蔽”——“蔽生于知之失”,“私生于欲之失”,须用扩充学问,合理地节制情欲以造就人才。他反对理学家把“理”与“欲”对立起来,宣称“存理去欲”之说是“以理杀人”。戴震否定人性有先天的善恶,认为智愚的差异乃是后天学习和教育的结果。若“因才而进之以学”,则“虽愚必明”。

在谈到经学教育时,他反对空谈心性,主张“以‘六经’、孔、孟之旨,还之‘六经’、孔、孟”。在市民阶层的影响下,他把经世致用与通经致用的思想结合起来,产生了通经理民的主张。并认为治经应从考据入手,“由字以通其词,由词以通其道。”

戴震治学,贵精不贵博。他说:“知得十件而都不到地,不如知得一件却到地也。”但他并不排斥博,曾说:“仆闻事于经学,盖有三难:淹博难,识断难,精审难。”认为三者具备,方能达到“十分之见”,即“征之古而靡不条贯,合诸道而不留余议,巨细毕究,本末兼察”。他反对学习上食而不化。认为“问学犹饮食,则贵其化,不贵其不化”。

戴震是中国思想史上具有重大影响的一代宗师,给中国的考证学树立了登峰造极的境界,其学生王念孙、段玉裁等都是这一学风的传人与大家,其思想深度和学术水平无疑是中国18世纪的高峰标志。

二、戴震的教育思想

戴震对于教育问题本身,并没有像王夫之、颜元那样有比较缜密的系统的见解,对于教与学的问题也不曾提出多少具体意见。但是,他所提出来的见解,却是有创造性的。他一生从事学术,为清学中坚;一生从事教学,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在他的思想中,已含蕴着新的时代的教育要求的开端,这是非常可贵的。

他的教育思想是唯物主义的,虽是封建道德内立言,但他却在新的解释之中,扬弃了他认为旧的错误的东西,表现了一些新的方向,足以反映出当时理学教育思想已在没落途中,反映出一个新时代的教育趋向。从他的教育思想中,可以见到明清之际早期启蒙教育家的积极意义。

当然,在教育思想上,他过于强调读经,认为有志闻道,非求之六经孔孟不可。这些缺点产生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时代的限制。

戴震的教育思想,主要可归纳以下两个方面:

1教育的作用及目的

他认为人与人之间的素质是有差别的,但只是“等差凡几”,“人虽有智有愚”,但却“大致相近”,“而智愚之甚远者盖鲜”。所以他强调人只要通过学习,虽愚也可以“极而至乎圣人之神明”。他认为愚是可以改变的,只要“加之以学,则日近于智”,“虽愚必明”。因此,他强调“君子慎习而贵学”。

他在《原善》中说:“人之血气心知本乎阴阳五行者,性也。如血资饮食,其化也,即为我之血气,非复所饮食之物矣;心知之资于问学,其得之也亦然。以血气言,昔者弱而今者强,是血气之得其养也,以心知言,或者狭小而今者广大,昔者暗昧而今也明察,是心知之得其养也,故曰:虽愚必明。人之血气心智,其天定者往往不齐,得养不得养,遂至于大异。苟知问学犹饮食,则贵其化,不贵其不化。记问之学,入而不化者也。自得之,则居之安,资之深,取之左右逢源,我立心知,极而至乎圣人之神明矣。”

这就是说,只要“慎习”、“贵学”“贵其化”,人的认识就能由“暗昧”到“明察”,即由不知到知;由“狭小”到“广大”即由知得不多到知得更多。如果我们消化和理解了所学的东西,就能牢固地掌握它,各界多了就能运用自如。这样,认识就可能达到同圣人一样的境界。

因此他又说:“人之初生,不食则死;人之幼稚,不学则愚。食以养其身,充之使长;学以养其良,充之至贤人圣人。……才虽美,譬之良玉,成器而宝之,气泽日亲,久能发其光,可宝加乎其前矣;剥之蚀之,弃之不异,久且坏伤无色,可宝减乎其前矣。”

他说得很清楚,人“不学则愚,学以养其良”,人需要教育,如同良玉需要加工琢磨一样,而“充之至于贤人圣人”,便能达到“完其自然,归于自然”的教育目的。

2教育的内容和方法

戴震为了实现“完其自然,归于自然”的人的发展,以“理在事中”的思想出发,提出了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他把“六经”作为教育的主要内容,并分为义理、制数和文章3个科目。他说:“古今学问之途,其大致有三:或事于义理,或事于制数,或事于文章。事于文章者,等而未者也……对人之道在六经,汉儒得其制数而失其义理;宋儒得其义理而失其制数。有人焉,履泰山之巅可以言山;有人焉,跨北海之涯可以言水。二人者不相谋,天地间之巨观,目不会收其可哉?”(《戴东原集》)

戴震在这里并不把义理、制数和文章三者同等看待,他肯定以义理为主,把制数与文章作为用以掌握义理的工具。他认为学生首当通经,这是学问的根本。他说:“士不通经,则材不纯,识不粹,不足以适于化理。”所以他把“六经”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他的门人段玉裁曾对此作了说明:“义理者,文章考核之原也;执乎义理而后能考核,能文章。”又说:“六书九数等事尽我,是犹误轿夫为轿中也。”(段玉裁《戴东原序》)

为了掌握义理,戴震要求学者必须学好制数、名物、音韵等知识,借以深刻领会六经中的义理,甚至连一字一词都不能忽视,他说:“仆自十七岁时,有志闻道,谓非求之六经孔孟不得,非从事于字义制度名物,无以通其语言。宋儒讥训诂之学,轻语言文字;是犹渡江而弃舟楫,欲登高而无梯也。”(《戴先生年谱》)他又说:“经之至者道也;所以明道者,其词也,所以成词者,字也。由字以通其词,由词以通其道必有渐”。(《戴东原集》)“由文字以通乎语言,由语言以通乎古圣贤之心志,譬之适堂坛之必循其阶而不可经躐等。”(《古经解钩沉序》)

他讲得很清楚,由字通词,由词通义,循序渐进,是学习的重要步骤;如果不掌握字或词,便不可能了解义理,所以他认为这就是义理、制数和文章三者的关系,对任何一方都不能偏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掌握经典。由此也反映出戴震治学的严谨态度。

在学习方法上,戴震反对死记硬背或生吞活剥的“食而不化”的办法,认为“食而不化”不可能真正掌握知识。因此,他主张自学自得。他说:“学不足以盖吾之智勇,非自得之学也;犹饮食不足以长吾血气,食而不化者也。”为了很好地掌握知识,他要求学者获得“十分之见”。

他认为:“寻求而获,有十分之见,有未至十分之见。必征之古而靡不条贯,合诸道而不留余议,巨细必究,本未兼察。”这就是说必须历史地、细致地、全面而系统地进行学习,这样才可能达到“十分之见”,才能有所获益。

此外,戴震反对沽名而学。他说:“其得于学,不以人蔽已,不以已自蔽,不为一时之名,亦不期后世之名。”认为为学者不应为了表现自己而挟击前人,也不应依傍过去人物,作前人的尾巴;不应以先入之见为主,也不应私智穿凿附会。凡此都是说,要注重独立思考。而独立思考,又必须“实事求是,不主一家”。正是说他的独立思考精神。由此可见,戴震的为人品德,也是值得后人借鉴。

同类推荐
  • 电视与未成年人心理

    电视与未成年人心理

    本书从传播心理视角出发,结合大众传播学、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以及教育学等相关理论,全面、系统地论述了与未成年人心理发展特点相适应的电视接触特点及使用模式:在现实收视情境中,通过质的研究方法获取数据,考察中国电视节目与未成年人心理的应对,并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进而提出传者素养提高与未成年人媒介教育两方面的改善策略。
  • 社会发展的逻辑

    社会发展的逻辑

    本书包括了“原初社会:神灵支配型社会”、“古代社会:权力支配型社会”、“近现代社会:资本支配型社会”、“未来社会:超越资本支配型社会”这四个部分的内容。本书由章笑刀编著。
  • 有一种责任叫教育

    有一种责任叫教育

    本书从教学方面讲教师的责任讲学生道德的培养教学生为人处事的技巧讲学生交友之道注重学生的心理等六个方面,阐述了作为一位教师如何更加完善教育。
  • 聚焦中国新课改-新课改之备课上课

    聚焦中国新课改-新课改之备课上课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浪潮滚滚而来,新课程体系在课程功能、结构、内容、实施、评价和管理等方面都较原来的课程有了重大创新和突破。这场改革给教师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和不可多得的机遇,可以说,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将使我国的中小学教师队伍发生一次历史性的变化。每一位教师都将在这场变革面前掂出自己的分量,找到自己的位置,做出自己的回答。
  •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概要-改过篇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概要-改过篇

    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全党全社会必须共同承担的重大任务。各级党委和政府都要把思想统一到中央精神上来,切实担负起政治责任,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领导。要把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胡锦涛
热门推荐
  • 外地人在北京的七年

    外地人在北京的七年

    如果那个夏天我能管住自己的腿,不踏进网吧的话,也许以后的一切都将不同了......
  • 楚隐墨香残

    楚隐墨香残

    想要超然物外,却卷入世俗纷争;想要明哲保身,却被推到风口浪尖;想要独自一人终老,却始终藕断丝连。当真是剪不断,理还乱!且看这一抹残香——荡漾心头。
  • 重生之书界纵横

    重生之书界纵横

    一书一世界,一界一轮回,这是一个穿越在书的世界里故事。可是当你在某处待了十年二十年甚至上万年以后,你还会记得你来自何方将要去何处吗?当你已经是一代霸主天下无双的时候,你还想做回那个只比普通人不普通不平凡的你吗?当你得到了一切幸福,妻妾成群,儿孙满堂,你还打算回去那个你一无所有只有你的右手陪伴的日子吗?似真似幻却该如何选择。
  • 男友是竹马

    男友是竹马

    简简单单的女孩白小和竹马胡秋看看有什么糖糖喽
  • 伏煞记

    伏煞记

    你相信缘分吗?微澜国边远小镇玥镇百年一遇的“星石雨”夜,十三岁的少年古凌可去镇外寻找星石路上遇到了从星石国伴星石而来的少女梓琳,在帮梓琳寻找回家之路的同时,古凌可也走上了一条不一样的人生之路……世人修行,分四阶八境,四阶为天地玄黄,其中天阶最高,黄阶最低,每一阶又分为上品和下品二境:黄阶下品,下灵境;黄阶上品,中灵境;玄阶下品,上灵境;玄阶上品,承师境;地阶下品,豪强境;地阶上品,地贤境;天阶下品,圣境;天阶上品,王境。人生,就是一场修行!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 神曰:不可盗

    神曰:不可盗

    本只是当作一次下山历练,却被种种阴谋所包围,大BOSS为她保驾护航,男一男二却老想着要了她的命,持着各自以为的真相,苏灵珏是否会走上不归路,前世记忆归来,她又是否真是别人口中身负罪孽的杀人凶手。杀戮,背叛,利用,一念神殒,一念成魔,是敌是友,可万世敬仰,却成千古罪人,只是,神曰:再起时,天地可倾也
  • 恋馨伤曲

    恋馨伤曲

    蔓珠红舞,沙华凌乱,恋馨不幸,觞步黎长。发羽乌歌,白裙纷扬,恋馨不幸,伤不离肠。暗……白色,圣洁美好……无尽黑暗……却夹杂着血与痛………彼岸花飞,让我着白裙一舞圆梦……终了………
  • 玲珑鼎

    玲珑鼎

    武元大陆,唯有武元天赋之上!无天赋者,任人鱼肉!我,宇文枫,没有武元天赋,但我有奇缘!我心骄扬,谁能挡我,谁敢挡我!
  • 梦之孤影

    梦之孤影

    这个故事结构架空,我称之为现时界,其中会出现异能使用者。宋氏小姐,生长环境决定她虽然有能力但也自负好强,一直瞧不起软弱无能的人,及其厌恶没钱瞎得瑟的人。其父亲年轻时手段不干净,留下了把柄和仇家,他们趁机想借此推到宋氏势力。宋琦,她将何去何从。
  • 奇迹与魔法

    奇迹与魔法

    一个幸运的人如何坚持自己走到最后的治愈文,充满欢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