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334800000028

第28章 帮助孩子养成一套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3)

家长在节假日的时候带领孩子参加一些社会活动,或是逛逛市场,以拓宽视野,增长见识,丰富生活。家长还要注意在活动中启发孩子关心生活、热爱生活、体察生活,学会从丰富多彩的生活中积累作文素材。有些家长总是喜欢把孩子整天关在家中看书、做作业,结果,孩子的生活面很窄,孤陋寡闻,这十分不利于丰富积累孩子的作文素材。

家长要时常检查孩子的作文本,因为孩子接到老师发下来的作文本,往往只看一下得分和评语就过去了,不关心老师对自己作文内容的批改和建议。家长要帮助孩子消化老师的评语,引导孩子琢磨老师的修改意义,让孩子真正理解老师提出的优缺点。同时使他懂得作文中的字、词、句、标点的运用,这样才能逐步提高孩子的写作水平。

家长要与孩子一起展示写作的成果,孩子的写作需要积极的反馈和评价,所以每当孩子创作了好文字,一定要想办法展示出来,使孩子得到鼓励。家长要评选出孩子作文里的好句子,对于孩子的习作,要客观地进行评估。每一篇习作都会有一些写得好、写得真实、甚至写得精彩的好句子,可以和孩子一道将好句子用彩笔划出来,然后和孩子讨论,为什么这些是好句子,当时是怎样想出来的。经常和孩子谈谈有关写作文的事,或就生活中双方都熟悉的事件命题,一起讨论文章的写作方法,拟出写作提纲,作为一种口头练习。

培养孩子看书、读报的良好习惯。要是发现书报上有对孩子写作有帮助的文章,及时推荐给孩子阅读。课外阅读,能丰富孩子的视野和知识积累,有利于激发孩子的写作兴趣,又能起到辅助课堂教学的作用。

孩子好的作文:一是发自内心的,并且用嘴能说出来、能打动人的文字;二是强调经验和感受的,谨防站着说话不腰疼的文字;三是简练而准确的,标点符号精当的文字;四是真诚的文字。

所谓文采和引经据典,所谓中心思想和道德意义等,是不能强求的,一旦强求,很有可能就会使孩子陷进两难境地,提高写作能力就将成为空话了。特别需要提醒的是,应当摒弃以小见大的思维模式,由于以前接受的传统写作教育习惯的问题,包括很多人在内都有这个思维误区,喜欢牵强地将一个小事情比喻成大意义。

孩子的无私帮助会提升自己

“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这句话用在孩子的学习上,具有更现实的意义。因为当孩子主动地帮助别的同学的时候,孩子的大脑处于学习的最佳状态,为此,孩子会努力像老师那样缜密地思考问题。通常不是说“要教给别人一杯,自己得先有一桶”,为了能帮助同学,孩子在心理上就会为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这样一努力,对于知识的掌握和理解就会有一种突飞猛进的效果,很容易就超出孩子自己原来的水平。

从孩子的心理层次上来说,当孩子无私地帮别人的时候,心中是愉悦的,自然而然地就萌生了自豪感,在帮助别人中学会了宽容。当孩子全身心投入的时候,无形之中坚定了自己的自信心,对于下一步的学习,就会更加充满热情和活力,因为孩子的学习价值在帮助别人的时候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孩子在乐于帮助别的同学的时候,对于合作与竞争就会有更深的体会和理解,孩子会认为,竞争的实质就是一种合作。在这种认识下,对于学习来说,孩子会有更高层次上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习起来,就更加从容、豁达、有效。

那么,家长鼓励孩子在哪些方面帮助同学呢?

孩子对别人的无私帮助也不是没有“无底线”和原则的,比如代替做作业就不是无私的,恰恰是自私的,孩子代替别人做作业,实质上就是代替同学应付老师,代替了同学思考,实质上就是不想让同学进步。所以,于人于己都是自私的。在下面这类情况下,家长应当鼓励孩子尽力帮助同学:同学因事或者因病不能来上课,需要进行补课;掌握和理解了基本概念以后,可以为同学讲解;考试后一起分析出现错误的具体原因;做作业时遇到难题,可以和同学积极进行讨论。

在鼓励孩子无私帮助同学的同时,家长也要做到如下几点:

首先,家长必须作出榜样。家长要在生活中热心帮助弱者,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在这个社会上,只有互相帮助,才能构成一个完美的世界。当然,帮助别人一定不是为了获取什么,而是一种无私的、坦荡的自觉。

其次,要想帮助别人,就应鼓励孩子从小做起。无论是生活上还是学习上,鼓励孩子帮助同学,事情不分大小,而在于用心、主动去帮助,从小事做起恰恰是培养帮助别人的关键。所谓用心,就是坚定地认为,别人的事情一定比自己的事情重要。

最后,帮助别人要有可实现性。家长需要对孩子强调的帮助别人的原则和道理,一定要有可实现性。结合自己学习的实际,用自己的长处去帮助同学,并逐渐形成方法。

认清网络,帮助孩子回归真实

孩子沉迷于网络让许多家长为之头疼,被这一问题困扰的家长,不妨试试用赏识教育让孩子戒掉网瘾,爱网络,更爱自己。

家长对孩子上网在认识上存在一些误区,错误地认为是网络带坏了自己的孩子。其实不然,孩子上网成瘾根本的原因是教育出了问题。

孩子上网成瘾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家长和孩子的沟通出了问题,许多被家长和老师一贯挑毛病的孩子感到很压抑,在尝试与父母、老师或是自己的小伙伴沟通失败后,只好到网上找陌生人聊天;二是孩子的厌学问题,现在的孩子大多是假学习,不是为自己学习,而是为父母、老师学习,成了被动学习者。孩子在玩网络游戏时,才有了主宰一切的感觉,才重新找回自信。解决了上述这两个问题,孩子戒掉网瘾就不成问题。

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是不是经常犯这些毛病:

第一是唠叨起来没完。

做家长的可以反省一下自己,有没有唠叨个没完的时候,自己去对号入座。

很多孩子说,一听爸爸妈妈唠叨就烦。请你们想一想,夫妻之间老唠叨你还烦呢,做丈夫的唠叨妻子烦,做妻子的唠叨丈夫烦。

其实唠叨个没完是最愚蠢的家教方式之一。希望家长们下决心丢掉,不要再对孩子唠叨个没完。

第二是对孩子的毛病数落不停。

家长在唠叨的同时伴随的就是数落。孩子在家里总是不停地被数落:“你怎么不用功啊?”“你怎么不做作业啊?”“你怎么只知道玩啊?”家长不停的数落就其性质而言比唠叨更具破坏性,因为数落常常带有谴责性质。

家长要将自身的数落别人的毛病彻底戒掉。因为就是这些错误方式在伤害孩子,破坏孩子的学习状态,打击孩子的积极性。

第三是家长对孩子不断训斥。

动不动就训孩子,这也不好,那也不对。

第四是家长对孩子经常打骂。

打骂式的家长为数不多,打骂对孩子的影响更不好,一定要杜绝。

第五是给孩子制定过高的目标,让孩子必须去达标。

家长规定出孩子考试的平均成绩必须达到多少分,名次要进入前几名,上哪所重点中学,考哪所名牌大学,这叫达标式。

达标式也是伤害孩子积极性的家教方式。一个积极上进的孩子会为自己制定目标,家长将脱离孩子实际的高目标强加在孩子身上,孩子会很累,加重了精神负担。

很多孩子考试前感觉情绪非常紧张,为什么?就是因为压力太大,如果考试前不对孩子施加压力,告诉孩子只要考出真实的成绩就行,孩子就不会那么紧张,结果可能会考得更好。面对好成绩,孩子自己倒可能还不满意,觉得某几处丢分太多,愿意继续努力,而家长主动过来安慰孩子,这才是好状态。

第六是家长对孩子学习实行疲劳战术,学校搞题海战术,家长再额外增加学习时间和学习内容。

第七是家长包办式陪读,没完没了地辅导,一天到晚陪着孩子学习。

第八是家长不断在孩子耳边催促,你该做作业了,你该复习……很多孩子说:“我本来准备做作业了,父母一催我反而不想学了。”

请做家长的体会一下,本来你想干点事,想收拾一下屋子,想擦擦地,你爱人提醒一下,你快收拾收拾屋子吧,快擦擦地吧,你可能就不愿意干了。你本来主动要做的事情,本来还想得到别人欣赏的事情,别人一催,你反而不想做了,人之常情。在别人的催促下干,做起来也没有什么意思。小孩的心理其实和大人一样。

第九是家长愁眉苦脸地看着孩子,处处为孩子操心。

父母的面孔对孩子有最大的影响。请大家想一想,小时候父母对你的态度,父母要是对你不理解,呵斥你一下,苦着脸或高兴,对你有着怎样大的影响啊。

孩子回到家里,面对的是数落的脸、唠叨的脸、训斥的脸、打骂的脸、愁眉苦脸的脸、催促的脸,这让孩子在家中彻底失去了生活的乐趣。

家长的这张脸有时候决定了一切,一切尽布脸上。孩子能够读懂的东西首先在家长的脸上。所以孩子才会选择逃离现实的生活,躲避在网络的虚拟世界。

解决这个问题,家长不妨对自己的孩子竖起大拇指,用赏识教育走进孩子的心里。

与孩子实现良好沟通,首先要给孩子安全感。这并不简单地指孩子表现好了就表扬几句,而且要做到孩子表现不好了,家长也能够雪中送炭。孩子的人生就像跑道,家长是拉拉队,跑步的时候拉拉队都在喊“加油”、“不放弃”,但在现实生活中,许多对孩子失望的家长只会说“完蛋了”、“失败了”、“孩子废掉了”,一路给孩子不住地喝倒彩,家长的沮丧也只会给孩子带来沮丧。带给孩子安全感的是家长充满爱意的眼神和目光,如果家长始终以骄傲的目光看着孩子,他迟早会成为父母的骄傲。

同类推荐
  • 能力立体培养方案(儿童素质培养丛书)

    能力立体培养方案(儿童素质培养丛书)

    创造,是人类文明不断发展的动力,一个人的创造力是由知识、智力和非智力等多方面的因素决定的。因此,如果想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具有创造力的人,必须注意培养孩子的创造性思维。
  • 听听孩子的心里话

    听听孩子的心里话

    教育孩子不是驾驭孩子,教育的大智慧是源于了解孩子内心真实的感受。要想培养出一个身心健康的孩子,请先多听听孩子的心声,不要忽略孩子的感受!《听听孩子的心里话》:你家的孩子成天跟你讨价还价、磨磨叽叽吗?先别着急,也别上火,看看书中这个叫杜小豆的孩子,正在和妈妈的“斗智斗勇”中快乐地成长着。这不仅仅是一个个发生在孩子身上的片段,更是一部快乐教育成果的检验报告。每个孩子都会经历他们注定要经历的故事,而故事的色彩与味道,父母是有导演权的。从这本书中,我们可以看到:开明妈妈把“斯宾塞的快乐教育理念”融入到教育的方方面面,这样,世界上就多了一个快乐的小豆,一个身心健康的小豆。
  • 斯宾塞的快乐教育

    斯宾塞的快乐教育

    小斯宾塞是作者赫伯特·斯宾塞的侄子,因为一次不幸,失去了父母,于是被作者收养。在家乡的小镇上,小斯宾塞的生活是幸福的,因为他接受的是名符其实的快乐教育。尽管小斯宾塞的天资并不聪颖,但在作者的教育下,他14岁就以优异的成绩被剑桥大学破格录取,后来顺利取得博士学位,成为著名的植物学家。那么何为快乐教育?作者告诉我们,教育的目的是让孩子成为快乐的人,因此教育的方法或手段也应当是快乐的。而教育孩子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少对孩子发布命令,要用积极的暗示令他们看见希望,让他们能够快乐成长。
  • 培养了不起的女孩

    培养了不起的女孩

    本书通过几十个具体、生动的育女案例,从培养新时代需要的女性入手,逐层展开,阐述了培养女孩的好心态、好性格、好习惯的重要性。本书指出,女孩子天生感情细腻,又善于提成饰自己的感受,所以,作为父母要给予女儿更细致的关心和爱,多和女儿交流,不要吝啬赞美之词,让她感到自己是出色的、重要的!
  • 育儿是件简单的事:宝贝出生第一年

    育儿是件简单的事:宝贝出生第一年

    本书是一部纪实小说。讲述了作者从听到女儿第一声哭响起,漫长的育儿之路的养育经历。
热门推荐
  • 都市校园之邪尊

    都市校园之邪尊

    他只是一个少年,同样他只是一个普通人,因为报仇离开了共和国,四年后……看年少的他如何成就一条巅峰之路,但他却不知道巅峰之路的后面,等待他的却是……
  • 那些年的罪

    那些年的罪

    曾经的经历,现如今的回忆。还是那么的刻骨铭心!————青春的那些年
  • 风眷尘

    风眷尘

    前世她身为神族之主身不由已,他为了复活她,打开混沌棋盘,时光倒逝,来到了她封神前在凡尘间最后一个劫,一个足以改变六界的时期。这一世,她是风小小,一个中了蛊永远长不大却?的最开心的小姑娘,他是默默陪她成长的仙君哥哥。她有师父的纵容,全仙山师兄妹的宠溺,无比疼她的哥哥,爱她胜自己的仙君哥哥,她的命运也从此发生了改变……
  • 逍遥寻仙纪

    逍遥寻仙纪

    修真少年体内竟然藏有一头上古魔兽,哦多茄!这是修真界的鸣人?但这究竟是福是祸?少年又该如何抉择他的修真之路?桃花运大开!修真少年被各式各样的美女围绕,但这是一部纯爱的小说呢!主角又怎么在万花丛中独采一支,找到自己的真爱呢?人性的真诚和扭曲交织了整部小说,《寻仙纪》带你们走入一个刺激而又微虐心的修真世界!
  • 易春秋

    易春秋

    一个略显平淡的故事,讲述了几个人,一段往事。若愿细读,或能在某个瞬间,重温心中久违的画面,又或者,拾得些许点滴,如易经,如玄学,如香道及中医。秉烛夜读,或有其趣,如有所悟,当谢机缘。
  • 学生的观念素质教育与升级方案(下)

    学生的观念素质教育与升级方案(下)

    素质教育主要着眼干广大学生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是以注重培养广大学生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
  • 娘子,为夫错了

    娘子,为夫错了

    她只想做个好妻子,安分的过日子,可为什么事情总往她身上挤?当她终于抬起头,不再自卑,跳出沉默的生活。他又找到了她,但她已经不在需要他!
  • 大家小书:红楼小讲

    大家小书:红楼小讲

    本书主体部分曾连载于报纸副刊,结集成书后,颇为各界读者喜爱。《红楼小讲》全书深入浅出,不枝不蔓,辞采焕然,娓娓有致,对《红楼梦》的人物、故事及前呼后应、手挥目送的笔法等多方面内容进行了精当的解说点评,尤其是对《红楼梦》的主旨、精神,再三致意,是一部可以引领普通读者了解、体悟《红楼梦》真谛的入门读物。
  • 永恒之精灵女皇

    永恒之精灵女皇

    他、一个21世纪的无业宅男,在一次玩《魔兽争霸》使用暗夜精灵族输了比赛。大骂老天SB。结果刚出门就被一道雷劈中。再醒来时,发现自己已不在过去的世界里。脑袋里好还多出什么精灵系统,哈哈,难道自己就是传说的人生赢家,从此脚踩高富帅,迎娶白富美,等等,这个胸口这个两个肉团怎么回事。下面也是空荡荡的。难道。。。。。。
  • 宇宙特别见闻

    宇宙特别见闻

    如果对于科学没有办法解释的事情都归咎于魔法,那么一定就是科学的还不到位。一个充斥着异类种族的世界,一段波澜壮阔的冒险!.......其实也没有那么多波澜壮阔,只是一个特别的小女孩的成长故事罢了。本《异常生物见闻录》世界观为蓝本的后续同人特别篇.......